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总之北京城中双方势力开始犬牙参差。

    只不过,之前是多尔衮势大能压制住其他各旗,两黄旗只能自保,守住皇城就行。而今多尔衮去了,皇太后合纵连横,将很多人收拢过来。局面变得混沌起来,到底谁是谁的人。

    只要在图穷匕见的时候,才能知道。

    而今就是了。

    似乎,阿济格在政治上的手段太差了一点,北京其他各部都没有发动。或者发动的,都被平息了,真正鏖战起来的,只有皇宫之中。这样的局面如何不让阿济格心中烦闷。

    “一定要拿下乾清宫,要福临小儿的人头。”阿济格心中暗道。

    这也是他唯一的生路了。




第三十一章 除夕宫变三
    第三十一章除夕宫变三

    北京城的黑暗之中,一个人在辗转反侧。

    这个人就是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后来做到康熙朝的辅政大臣,但是此刻,他却不是顺治的心腹,而是多尔衮线上的人。

    因为他是镶白旗人。

    是多尔衮与多铎的奴才。

    后世他之所以能坐到辅政大臣的原因,就是他对多尔衮反手一击。向顺治证明了自己,而且顺治又不能将两白旗的所有人都都弄死,总要给两白旗的人看到宽大所在。

    毕竟不管怎么说。

    两白旗的人,还是东虏自己人。

    而今同样的情况下,苏克萨哈也闻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毕竟,阿济格这么大的动静,即便是用了李代桃僵之计,将麾下的精锐一个个的挑出来,收纳到自己府邸之中。

    这样的行动,或许能瞒得过顺治,瞒得过别人,但是能瞒得过两白旗自己人吗

    这一段时间,苏克萨哈一直失眠。

    心中反复抉择,到底该跟谁走。

    如果多尔衮在的话,苏克萨哈决计不有半点犹豫,他一定会跟着多尔衮走。

    只是而今多尔衮不在了,在原来的历史上,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死后,上书告发多尔衮谋逆,才得了顺治的接纳。

    而今也是如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苏克萨哈犹豫了数日,最后做了决定。他决定投靠顺治。

    在他看来,阿济格失势的趋势不可扭转,而今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在他想来,如果阿济格能安安分分交出兵权,作为一富贵王爷,说不定,还能得一个善终,但是而今这作为,求一全尸而不可得。

    只是他没有想过,以阿济格的性子,怎么可能安安分分去做一个闲人,任顺治拿捏

    他虽然做了决定,但是什么时候投靠过去,却也需要时机,就决定了他今后的前程。

    当时他仅仅是一个猜测,又没有准确的时间与证据,草草的告发,说不定被当成炮灰,被顺治用来安抚阿济格。

    唯有在发动的时候,及时告发,才能救主于危难之际,才能将功劳最大化。

    这也是阿济格的安排有误,阿济格担心两白旗麾下的将领,也有很多人不可靠了,所以才决定临时通知。

    面对阿济格这边打起来,才通知,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毕竟是除夕,很多人都没有在军营之中,都在家中。

    在家中就有一个问题。

    前文说道,八旗就是爱新觉罗加上几个满洲老姓,这大家族,再加上下面

    几十个小家族。

    很多家族之中,有人在两白旗麾下效力,也有人在两黄旗。

    如此想要整顿兵马,却是需要时间。

    苏克萨哈却是其中的有心人。他在皇宫打响的第一时间,就去找郑亲王。

    而今皇宫之中情况不明。他就是想投靠也找不到人,来郑王这里却最好不过了,世人都知道,郑王乃是太宗皇帝重臣,一心扶保今上。

    即便今上活不过今日,新帝也要郑王支持。

    郑亲王济尔哈朗听苏克萨哈一说,大吃一惊,立即派出人通知各部,并派人通知各家家丁。

    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沸腾起来。

    但是双方总就没有打起来。

    济尔哈朗单身进了豫王府。

    此事豫亲王府之中,也是惶恐不安。

    阿济格行事,几乎撇下了豫亲王府。

    当然了也有而今的豫亲王府人丁不旺的原因。

    多铎死的时候,年纪尚轻,他的八个儿子,长子才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刚刚两三岁。已经袭爵的次子多尼,才十几岁。

    这样的年纪,如何能掌握住局面。

    五子多尔搏过继给多尔衮。继承睿亲王爵位,不过年纪尚小,此刻还养在豫亲王府中,这才是阿济格能借用睿亲王府的原因所在。

    多尼尚小,这样的大事,根本不敢做主。

    郑亲王直接见得是多尼的母亲,也就是多铎的继福晋达哲。

    达哲乃是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姑姑。虽然她年纪要比皇太后小,这样的事情,在大家族之中,屡见不鲜。

    郑亲王见了达哲立即说道“长话短说,这一段时间朝政都在皇太后手中,一旦阿济格得逞,能够放过科尔沁吗”

    达哲一时间心乱如麻,说道“我是科尔沁的女儿,却是爱新觉罗的媳妇,这一件事情却是顾不上科尔沁了。”

    这是蒙古女人习惯。

    “好。”郑亲王说道“而今阿济格所依仗的乃是两白旗。是多尔衮与多铎的部众,一旦他得势之后,能够多尼更多吗”

    “多尼而今已经是铁帽子王了。”

    “功高不赏,下场是什么不除掉多尼与多尔博,难道让他们两个人长大,与阿济格争部众吗”

    “一旦阿济格所为不成,豫亲王府与睿亲王府会是什么下场,不用说你们也知道,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搏一个未知的结果,真得值得吗”

    “如果多铎或者多尔衮在,我自然是不发一言,根本不会来这里,但是他们两人都不在了,多尼你是觉得,你的能力能超过你父亲与你伯父吗

    ”

    多尼脸色惶恐,说道“这哪里能比”

    达哲叹息一声,说道“罢了,只要郑亲王答应我一事,你让母子做什么,我都答应。”

    郑亲王说道“请讲。”

    达哲说道“我是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没有别的心思,就是想将两家的爵位传下去而已,只要朝廷答应事后不追究,一切如故,郑亲王说什么,我们做什么。”

    “好。”郑亲王大声说道。

    随即令豫亲王府中,传多尼之令,令各部人马按兵不动。

    随即郑亲王也派人将两白旗各部都看住了。

    大部分两白旗将领,接了多尼与阿济格两道不同的命令,限于纠结之中,这一纠结,就发现两黄旗各部已经有了防备。

    除非要把北京城打烂,否则只能罢手了。

    所以整个内城,都没有怎么打就平息下来了。

    郑亲王做完这一些之后,火速增援皇宫。

    虽然缓了一点,但是此刻已经胜券在握,即便是阿济格杀了顺治,也控制不了北京,控制不了北京,就掌握不了清廷大权,剩下的不过是一场最后的疯狂而已。

    只是这个时候,顺治却不知道。

    顺治已经自己已经死到临头了。

    因为乾清宫其他方向都响起了喊杀之声,乾清宫已经被包围了,顺治即便是想跑,也无路可跑了。

    乾清宫的大门,也支撑不住了。

    虽然有太监侍卫堵门,但是厚实的大门,被阿济格派人浇了火油,然后焚烧,再撞击,被火一烧,这大门就坚持不住了,立即破碎开来。

    遏必隆大喊一声,带着侍卫在乾清宫门前,与阿济格所部厮杀,虽然乾清宫门下地方狭小,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

    一是遏必隆以拼命之态,居然将阿济格所部给挡住了。

    但是顺治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听见厮杀之声,早已吓坏了,虽然穿着一身盔甲,手中拿着弓箭,但是不住的颤抖,根本发不出一根箭矢出来。

    即便是皇太后布木布泰,一直平静如水的脸色,也有一点点的慌乱之色,手中不住转着念珠,不知道念得什么佛经。

    也没有丝毫办法可言。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外面喊杀之声,顿时强了起来,有一侍卫来报,说道“有一大军从端门杀过来,已经与叛军交上手了。”

    顺治顿时大喜,说道“好好。”

    皇太后却说道“叛军退了。”

    “暂时退了,遏必隆统领正盯着。”

    “将门给堵死。”皇太后淡淡的说。



第三十二章 除夕宫变四
    第三十二章除夕宫变四

    “对,将门给堵死。”顺治立即明白,来到的或许与阿济格是敌对,但对自己的态度,未必是和善。

    经此一难,顺治谁也不信任,也不敢信任。

    随着郑亲王到达,阿济格的命运就到了尾声。

    阿济格知道孰轻孰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放弃对乾清宫的进攻,而今却放弃,就意味着有让阿济格不得不放弃的理由。

    因为多劳死了。

    与鳌拜比起来,多劳还是太嫩了。

    鳌拜人数虽然少,但是杀进杀去,如入无人之际,甚至一度让下面士卒恐惧不前,多劳大怒,亲自带着亲兵上前督战。

    多劳才不会以为自己能胜得过名声在外,阵斩张献忠的猛将。所以他仅仅是督战,让下面士卒更加奋勇杀敌而已。

    只是他只要一露头,就被鳌拜看见了。

    鳌拜眼睛微微一眯,此刻他不知道杀了多少,所有胡子都染成了红色,远远看上去,就好像一个红色雄狮一般。

    他几步上前,硬生生闯了过去,三步杀人,五步诛一双,脚步不停,手中兵器不停,居然一路之上,没有人让鳌拜躲一下,停一下。

    一口气杀进百余步,来到多劳身前。

    多劳本来是在督战,万万没有督着,就被鳌拜杀过来。

    多劳虽然武艺不行,但是也是跟着阿济格杀过战场的,军事素质,眼光却是不错的。他一眼就看出来,逃是不可能逃了。

    因为太近了。

    只要咬着冲上去。

    只是他如何是鳌拜的对手,只是一招,他的人头就被鳌拜斩下来了,鳌拜将多劳的人头高高举起来,说道“多劳人头在此,尔等何不早降。”

    多劳一死,剩下的叛军失去了组织,就在这个时候,济尔哈朗到了,他一到就是带着大队人马,几乎将整个广场都堵得结结实实的,大军压境趁势一击,顿时将阿济格所部给击溃了。

    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接近尾声了。

    这毕竟是一场政变,当阿济格麾下的将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自然有人选择了投降。

    有一人投降,就好像是瘟疫一般蔓延开来,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都是兵器打在广场上地砖的声音。

    阿济格除却数百亲卫之外,都已经组织不起来了。

    阿济格的亲卫都是跟随阿济格出生入死的亲兵,不知道经历过多少险战恶战,早已与阿济格同生共死了。

    即便是这样的局面,依然不离不弃。

    话说,如果阿济格没有这一

    番本事,他也不是名将了。

    这样的局面下,阿济格自然知道大势已去,他看着多劳孤零零的人头插在长枪上面,双眼之中,犹有不可思议的目光。

    阿济格一举手中的兵器,指着多劳人头的方向,说道“杀。”

    说阿济格残暴也好,不仁也罢,但是阿济格毕竟是老奴的儿子,心中有一分骄傲,到了如此地步,决计不会屈膝投降的。

    他这一次冲锋,与其说是要杀敌,不如说是求死。

    求战死。

    阿济格的冲击,自然被人挡下来。鳌拜更是一不做而不休,阵斩阿济格。

    随即以郑亲王为首,一批满汉大臣,跪智啊乾清宫门外请罪。

    只是乾清宫门被堵住严严实实的。

    一时间并没有开启。

    皇太后与顺治坐着,遏必隆在一边伺候,皇太后说道“礼亲王杰书到了吗”

    遏必隆说道“已经到了。”

    太皇太后说道“打开乾清宫宫门,让诸位大臣进来。”

    顺治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好办法。”

    不管怎么说,乾清宫中还有数百护卫。即便是勇如鳌拜,在乾清宫之中,性命都在他们手中。

    有这作为保险,敢进来的,大抵都是忠臣。

    皇太后看顺治,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1...621622623624625...6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