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只是他并不知道,有一件事情,在乾清宫中发生了。
顺治看着,上面呈上了的文书,冷笑一声,“啪”的一声,扔到了图海身上,说道“多尔衮怎么办,难道多尔衮与这一件事情没有关联吗”
下面的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苏克萨哈立即会意,说道“奴才参睿亲王多尔衮图谋不轨,幸而天佑陛下,多尔衮受天罚而死。”
顺治一听,大为顺耳。说道“可有证据。”
苏克萨哈立即说道“有。”
顺治说道“你竖起找来。”
苏克萨哈立即说道“喳。”
一时间下面的人面面相觑,有眼的人都能看出来,苏克萨哈根本不是去找证据了,而是去造证据了。
反正多尔衮已经死了。
往死人身上泼污水,也没有什么事情。难道皇帝还能鞭尸不成。
只是他们决计想差了顺治对多尔衮的恨意。
苏克萨哈手脚很快,不过一夜功夫,就准备了多尔衮十八项大罪,三十六项小罪。看上面写的,多尔衮简直是罪大恶极,即便是五马分尸都不够。
见此,顺治轻轻一笑,说道“传旨。”
立即有翰林学士在一片准备了拟诏了。
顺治说道“英亲王阿济格,以及其子犯上作乱,虽然已死,剥夺一切爵位,其子嗣贬为庶人,发宁古塔为披甲人为奴。”
要感谢满人斗争的一个潜规则,就是不株连。
盖因满人太少了一点,一旦任何一个大贵族诛九族,都能将满清权贵全部牵扯进去。八旗就那么多人,怎么够杀
故而罪及己身。
所以八旗之中,有很多父亲因谋反罪名被处
死,儿子也能得到重用的事例。
只是阿济格一生功业,一点都没有留下来。
随即是豫王府的处置。
“豫王府闭门思过,不得圣喻,不得出门一步。”
这几乎是圈进了。
这也是看到,豫亲王临阵倒戈,立下大功的分上。否则的话,、说不得是下什么狠手的。
最后,是睿亲王府。
顺治冷冷的说道“多尔衮生前大逆不道,剥夺所以追封,并废除睿亲王世袭,令多尔搏回豫亲王府,令刑部,开棺戮尸,以儆效尤者。”
此言一出,正在拟旨的翰林学士,都吓呆了。不敢下笔。
顺治的目光冷冷的逼过去,就好像是刀锋一样,这名翰林学士,立即写了下来。
顺治这边做出的处置,立即就有人禀告皇太后。
皇太后听了大吃一惊,二话不说了,立即来乾清宫见顺治,当头就问对多尔衮的处置。
道“你要对多尔衮开棺戮尸”
顺治毕恭毕敬的站在皇太后面前,说道“是。”
“绝对不行。”皇太后说道“多尔衮下北京,扫平北方,为我大清入关,定鼎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劳苦功高,即便是你夺他皇帝追封,废了睿亲王世袭,也不当开棺戮尸。”
“要知道,多尔衮旧部遍布天下,你这样做,于大局不利。”
顺治说道“额娘,而今阿济格兵败授首,真正穷追猛打,一网打尽的时候,只有将两白旗清理干净,孩儿才能掌控朝廷大权。”
“事情不是这么办。”皇太后说道。
“那是怎么办的”顺治的脸色顿时冷了,说道“就如你与多尔衮一般,关起门来办。”
此话一出,大殿之中,所有声音都静止了。
只有母子两人的呼吸之声。
这才是顺治最恨多尔衮的事情。
多尔衮处理朝政时间长了,长长就休息在宫中,这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这时空之中,多尔衮并没有请皇父摄政王。
但是并不意味多尔衮与皇太后布木布泰之间,就没有一腿。
其实多尔衮与皇太后之间的私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乐见其成。
特别是满洲老人。
在他们看来,收继妻,本来就是常事,女真风俗之中,这种事情太常见了,就是努尔哈赤,对他妃子与代善的某种关系,也是视而不见,因为当时按照规矩,这女人将来就是代善的。
在很多满洲老人看来,多尔衮没有儿子,他又与皇太后有这样的关系,这才是将来多尔
衮将朝政还给顺治的基础。
很坚实的基础。
但是就如很多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代沟一样。
入主中原之中,顺治皇帝是受着儒家教育。对这样的情况,深恶痛绝,简直以为是奇耻大辱。不堪忍受。
甚至将多尔衮开棺戮尸,都不解气。
对布木布泰来说,这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特别是这一句话,从顺治口中说出来。
黄台吉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顺治非长,非嫡,非贵,却能当皇帝
布木布泰在里面的牺牲,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儿子能坐稳这个位置,布木布泰做了多少事情,而今却被儿子如此说。
布木布泰冷冷的说道“任何人都有资格说我,就你不行。”
顺治跪在地面,说道“额娘,孩儿失言,只是事到如今,圣旨已下,总不能朝令夕改吧。还请额娘原谅孩儿这一遭。”
布木布泰听了,一阵头晕,她知道,如果她再给多尔衮说话,岂不是坐实了她与多尔衮的私情。她毕竟知道,今时不如往日了。
往日在辽东,统治多为女真部落,这样的事情从来不少,见怪不怪,而今统治的关内的花花江山,就要按汉人的规矩了。
这一件事情,真要是坐实,对满清皇室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且这种事情上,辟谣也是没有用的。
布木布泰说道“罢罢罢,这江山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你想做什么事情,就去做吧,今后我什么也不管了。”
布木布泰回到慈宁宫之中,什么事情都不做了。什么事情也不管了,只是青灯古佛,日日诵经,只是不知道为谁而诵经。
顺治憋屈几年的恨意全部爆发出来,多尔衮果然被开棺戮尸,而郑王见状,也立即推到了头上摄政王的名号。
顺治八年,顺治帝真正的掌控了朝廷大权。
对多尔衮余党的清洗,也越刮越烈。一时间京师之中,人心惶惶的。
郑亲王见状不对,拼死力谏,才令所谓多尔衮余党从轻发落。
但是所谓的多尔衮余党是什么
是入关之中立功最大的两白旗将士,如果天下太平,顺治这么样做,自然没有什么错,但是而今是什么时候。是大争之世。
就在顺治用酷烈手段,建立起自己权威的时候,这个消息也传到了江南。
南京城中,张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失态仰天长啸,说道“天助我也。”
他等得,几乎要放弃的北伐良机,终于到了。张轩立即召见各部,开启御前会议。
第三十五章 四川战事
第三十五章四川战事
“杀。”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大队船只停在长江江面之上,在长江以南,更是无数旗帜招展。
在昭武四年二月。张轩一声令下,昭武四年北伐之战就在四川,拉开了帷幕。
李定国整合,云南,贵州,chongqg三地兵马,其中战兵十余万之众,与吴三桂所部想匹敌。
只是有一个让吴三桂胜不了的优点,那就是船只,是水师。
吴三桂在四川,并非没有训练水师,没有督造船只。
只是四川一地之力,又如何能比得上,大夏全国之力。
故而李定国没有想北上还好,勉强的局面还能维持住,毕竟夏朝与吴三桂的暗中交易还是在进行之中。
在正月听到,北京城中的消息之后,吴三桂就知道大事不妙。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大事不妙如此之快。快到吴三桂反应不过来。
正月末,双方盐马贸易,还在进行之中,到了二月初,夏军的水师,突然袭击。
在短短数日之内,将吴三桂的水师力量全部给摧毁了。
让吴三桂在四川境内,几乎没有一支可用的水师。
接下来,就是李定国大举压上,第一战就是泸州。
眼前就是李定国强渡长江的情形,在夏军水师的火炮的掩护之下,无数士卒乘小船,渡过长江,在北岸立下营地。
吴三桂倒是想派轻骑冲之,击之于半渡之中。
只是看着江上战船,已经还冒着硝烟的炮口,就知道不可能了。
有数十门火炮压阵,根本不可能打败对方,即便能击溃,损失也决计不下,而骑兵是吴三桂的命根子,是万万不能再折损了。
吴三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夏军一点点的在长江北岸立起一座大营来。
他更知道,当夏军在长江北岸立下营寨之后,等待他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了。
“报,chongqg夏军西进,已经连破数县。而今已破隆昌。”下面人汇报道。
吴三桂本来难看的脸色更加崩不住了。
他知道贺虎头并不是想要与李定国在泸州城下汇合,而是先长驱直入先断他后路,两路夹击要将他吴三桂困在泸州城中。
以夏军的火炮水平,虽然这吴三桂在泸州城上花了大功夫。
但是长期围攻,也决计是守不住了。
自从上一次与李定国交锋之后,吴三桂就有相当一段时间,并没有在成都,就是在泸州,将泸州打造成用来遏制夏军的重镇。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
,他已经高估夏军了,当李定国大举压上的时候,他依旧没有反抗之力。
吴三桂心中暗骂“顺治小儿,搞得什么事情。”
对于夏军的进攻,吴三桂有预感的,特别是顺治下令清查多尔衮余党的时候,吴三桂就觉得夏军必然动手。
什么是多尔衮余党,真的说起来,他吴三桂也是多尔衮余党了。
毕竟当初接受他投降的,就是多尔衮。
这一弄,不让下面人心惶惶才怪。
别的方面,吴三桂没有注意,他只是注意一点,就是西北方面。
陕西甘陕一带,是多铎,与阿济格合力打下来的,西北将门有一部分投靠了顺治,但是大部分与多铎,阿济格的牵连不浅。
此刻,恐怕没有人会支援四川方面。再说吴三桂之前做过什么,他自己也心知肚明。他在清廷早已打入另册之中。
四川只能靠自己了。
既然如此,吴三桂更加不可能守坚守泸州了。
他立即做出了决定,下令撤军。
不过,他也不是易与之辈,不撤往成都,先去回回chongqg夏军。断夏军一臂再说。
吴三桂大举撤退,根本瞒不过人。
几乎在吴三桂大军撤出泸州的同时,李定国带队渡过了长江,进入泸州城。
这旗开得胜,几乎兵不血刃的攻下泸州一城,让下面将领都很高兴。但是秦猛有些担心,向李定国进言道“王爷,吴三桂似乎是向贺将军那边去了,贺将军只有偏师,不过两万之众,面对吴三桂大军,恐怕挡不住。还请王爷速速派兵支援。”
秦猛一开口,顿时有一些人想起来了,也纷纷赞同。
毕竟贺虎头与张轩的关系,与罗玉娇的关系,在这里都不是秘密。如果贺虎头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对南京可就不好交代了。
只是李定国陷入沉思,却没有发言。
秦猛心中焦急,暗道“王爷不是见死不救的人。”
李定国好一阵子,才抬起头来,说道“贺将军的实力,我是知道,即便是吴三桂想拿下贺将军也是不容易的。只是而今吴三桂以一时之气,却露了一个大破绽。”
秦猛说道“破绽哪里。”
李定国说道“成都。”
“吴三桂在川中的军事部署,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成都,一个核心就是泸州,其中成都为其根本之地,而泸州不过用以捍卫成都而已。”
“而泸州兵马,并不是在泸州,而是以泸州为中心,南防我等,东防chongqg。”
“成都兵力,
与泸州兵马几乎对半分。”
“如果吴三桂放弃泸州之后,直接撤回成都,即便不撤回成都,靠近成都布防,到时候我们只能一战战打下去了。”
“而如今,他大军为围攻贺虎头。从泸州到成都之间,难免兵力不足,如此一来,我军长驱直入,猛攻成都,只要成都一下,吴三桂在川中,如何能够立足,最多不过撤回汉中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