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名剑山庄
如此一来,他们也要绞尽脑汁。
更不要说,礼部还有其他工作,比如关于生员的管理。
因为丈量田亩关系到生员优免范围,这些都是礼部负责的,如是等等,很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满朝文臣都忙得好像转轮一般,礼部
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文安之很清楚的感受到,他老了。他即便是将这些繁多的政务分给他几个副手,也承担不起来了。
所以告老之事,就要提上议程了。
只是文家被难,家中子弟零散,没有几个人了。他是文家所有的希望。他一旦去了,如何保证文家在大夏政坛上的影响力,却是一个问题,这就是文安之为张轩献上这个计策,并愿意承担黑锅的原因所在。
他希望张轩能记住这一分人情,等他死后,能施恩于子孙。
他观张轩所做所为,虽然严苛,但也不像是忘恩负义之辈。
不过,他的心思,张轩当时并没有想到,是回去之后,细细推敲,才把握住文安之这分心意。
文安之派出的使臣,不是别人,正是吴梅村。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使臣,一个使臣要代表国家的体面。必须文采,应变能力,名望,甚至相貌都有要求,而且吴梅村这一段时间在张轩身边,看似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但是在外人面前,吴梅村已经是张轩的心腹了。
这一件事情办下来,吴梅村也能放出去独挡一面了。
毕竟如郑廉一般,吴梅村总不能在张轩身边一辈子。
当吴梅村出使到扬州之后,这个消息迅速来到了北京。
阿济格听了,心中一动,顿时觉得打瞌睡遇见了枕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阿济格毕竟不是多尔衮,多尔衮的威望,是阿济格所没有的,他迫切需要建立威信,不仅仅是皇帝那边看,也给两白旗的人看。
而如今南朝遣使商议牛庄之战的俘虏事宜。他立即觉得机会来了。
将已经分为奴隶的俘虏再次集中起来,先与吴梅村谈。
阿济格狮子大开口,大提三千多俘虏,总要要十万两白银。
不过吴梅村与南京方面商议过后,却是同意了。
十万两银子,对清廷或许重要一些,但是对于张轩来说,却并不是那么重要。
有了这个开头之外,阿济格派人细细与吴梅村谈,吴梅村得了文安之的暗示,一副要与清廷建立与辽宋一般的关系,让顺治称张轩为叔。如此前提之下,双方才能继续谈下去。
阿济格对顺治的颜面似乎不在意。很快就同意了。
随即双方的谈判就进入细节之中,只是如此一来,双方的分歧就大了。
总体来说,谈判的事情,有这样几样。
首先是划地,将
两方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划分开来,首先是就是辽东金州卫,与鸭绿江以西,千山以东,这一片狭长的沿海地带,因为从这里能直接威胁到辽东盛京。
但是吴梅村决计不同意。
阿济格这方面提出,让四川让出川南等地。交换这些地方。
当然了阿济格也不傻子,之所以让川南,是因为川南以及岌岌可危了。
李定国这一两年虽然没有大打,但是小打,却没有少过,而且川南多有土司,这些土司在清夏之间来回摇摆,吴三桂虽然压也派人争取,但是总就比不上夏朝钱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的地方都是控制在吴三桂手里。
吴三桂听闻多尔衮死了,跋扈之态,越发嚣张。
阿济格自然要打压一番。
这一件事情,双方唇枪舌战,议论不绝。暂且谈不拢。
第二件事情,就是互市。
南北之间,有太多的东西可以互补了。
两淮之间的盐,与南方的粮食,都是极其需要的。
纵然张轩在盐政上采取非常措施,又大力开采川盐,但是夏朝民间,盐价腾高,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提高产量,并非一日两日就行了,而今张轩措施能让各省百姓能吃上盐,已经不错了。
至于粮食,南方本来就是主要产粮区。
这几年没有打仗,虽然谈不上风调雨顺,但是张轩的治理还算得力,民间元气恢复了,粮食也有几分积累。但是清廷这边,北方赤地千里,绝非一日可以恢复的,更不要说,清廷连年征战,几乎是竭泽而渔了。
所以说,清廷官府粮食尚有一些,但是民间早已缺粮,缺的厉害。
这一件事情,吴梅村虽然没有直接点头,却是暗示可以通过的。毕竟这一件事情,是两便之事。
至于阿济格其他的事情都是小节了。
只是谈判也是需要时间的,在谈判期间,双方都约束双方士卒休战,从武兴年间开始的,双方斥候见面就厮杀,必取对方首级而后快的局面,得到了缓解。而今双方的斥候,即便是远远的看见了对方,也是遥遥对峙,剑拔弩张,然后缓缓的后退,只到双方退到百步之外,才敢转身回去。
一时间,似乎两国真有休战之意,从崇祯年间天下大乱到而今,二十余年,天下方才有一丝太平之色。在南京很多士子大臣,并不知道这议和的虚实,反而欢欣鼓舞,对他们来说,不打仗却是一件好事。至于枢密院却不知道按住了多少封下面将领的奏书。
第二十八章 阿济格教子
第二十八章阿济格教子
阿济格听了下面人回报。
清廷这边负责谈判的是冯铨。
冯铨乃是明朝阉党中人,名声很坏,但是在多尔衮入京的时候,选择了迎降,被多尔衮看重,成为多尔衮线上的人。甚至投降清廷的一些东林党人,还攻击冯铨,冯铨在多尔衮面前说,他在明朝的时候,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只是而今是清廷之臣,前朝之事,早已该一笔勾销,而这些人不过是想重启党争,将多尔衮当成崇祯一般糊弄。
多尔衮大怒,连杀好些人。
不过,冯铨能做到这番事情,他的节操又能高到什么地方去。
作为官场老人,而今的局面如何能看不清楚。
多尔衮一死,他就想这跳船的可能。
只是而今没有找到机会而已。
阿济格听了冯铨的汇报,挥挥手让冯铨走了,对身边几个儿子,说道“你觉得南朝真有议和之意吗”
一个儿子说道“看南朝所为,重新划界之事,恐怕不成,但是互市之意,甚诚。估计真有议和之心。”
阿济格看着这个儿子。傅勒赫,算是他剩余儿子之中,年纪最大的儿子了,但是说的话,甚不得阿济格之心,阿济格根本不说话。
“孩儿以为,这不过是南朝的缓兵之计。”一个声音说道。
阿济格一看,却是他另外一个儿子劳亲。劳亲继续说道“南朝兵锋虽利,想来敢战之兵,不过十余万而已,当是当初跟随老贼入江南的班底,或者南朝那位平定湖广之地收降的明军。”
“而父王在朝鲜数破夏军,细细算来,夏军折损精锐七八万之多,跨海而来,自然都是精锐,这些人折损太多,南朝那位的位置恐怕不稳当了。所以,南朝那位才想缓一缓,休养生息。”
阿济格说道“不错,多劳你说的对,而今天下两虎相争,这张轩虽然借着裙带子起来的,但是打仗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不可小窥。他想做什么,不要听他说,要看他如此做。”
“这数年来,南朝与荷兰打了一仗,与我朝争四川,争朝鲜,处处开战,特别是朝鲜之战,我朝损失不少,夏军也有损失,特别是粮草,火炮,数战以来,我军俘获南朝火炮,就有数百门之多。”
“兵员或许易得。但是这火炮却未必容易。”
“南朝想缓一口气,却是真的。”
傅勒赫立即说道
“孩儿知错了,如此说来,我们不该与南朝谈。”
阿济格摇摇头说道“错了,我朝也要缓一口气了。”
他对傅勒赫彻底失望了,一摆手说道“劳亲留下来,其他人都退了吧。”
“喳。”几个儿子都退了下去。
只有劳亲站着,劳亲是三子,乃是傅勒赫的弟弟,但是阿济格却最看重,阿济格说道“你大哥死的早,你二哥有是一个不成器的,而今我英王一脉将来,就要你担着了。”
劳亲心中一喜,说道“父亲过奖了。”
阿济格说道“我阿济格的儿子,这样的话就不要讲了。今日留下来你,却是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阿济格随即如此如此细细道来。
劳亲听了,双目瞪圆,脸上露出骇然之色,说道“父王,这”
阿济格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今这一件事情,只有交给你来做了。”
“孩儿明白,只是父亲而今真到了这个地步了郑王前番过来,父王不是答应他,与朝廷共度时艰。”劳亲说道“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南朝可乘之机”
阿济格说道“你知道什么我总就不是你九叔。”
“你九叔在,则谁都不敢动,连一个念头都不敢起,而我却不行了,济尔哈朗或许是真心的,但是他能做了皇太后的主,皇太后可不是吃素的,看他那些手腕,以柔克刚,将你九叔吃得死死的就知道了。”
“而即便皇太后也以大局为重,小皇帝呢”
“小皇帝可是长大了。”
劳亲心中一凛,的确紧张起来。小皇帝少年心性,劳亲早就听说了一些,多尔衮在的时候,小皇帝一是不敢,二是他那些小伎俩,根本不过多尔衮的眼。而今会如何,他也料不准。
阿济格悠悠一叹,说道“你说,小皇帝如果将我英王府一门灭门了,郑王会说什么”
“什么也不会说。”劳亲说道。
阿济格说道“我这一辈子不服气你九叔,但是私下也不得不承认,我这一辈子都比不上老九。老九留下的局面,只有老九能撑得住,我是撑不住的,而今不过老九余威尚在,下面的人才向我靠拢,但是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冯铨以为我不知道,他每次来见我之后,都将所见所闻,密报大内吗”
劳亲大吃一惊,说道“这老奴敢”
阿济格冷笑一声,说道“有什么不敢的,
汉臣之中没有一个信得过的。这种局面,汉人反而比我们适合。但是我们满人处理这样的局面也有我们的办法。”他转过头来,死死的盯着劳亲,说道“你明白吗”
劳亲只觉得自己好像被猛虎盯住了,浑身上下血液都僵直了,说道“明白。”
阿济格连上神情微微一松,说道“我这几个儿子之中,只有你最有出息,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只要能做成,明年我当皇帝,你自然是皇太子了。”阿济格说道“阿玛留下基业,也轮到我来做主了。”
劳亲听见了皇太子这三个字,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动,一时间面红耳赤。说道“阿玛放心,这一件事情孩儿定然办得妥妥当当的。”
这一场生死赌局,劳亲知道自己早已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即便他不答应,等父王事败之后,他们英王府一脉,能得了好吗所以他只有华山一条路,冲上去,要么成为皇太子,将来的皇帝。要么就是一死。
这是他们满人的传统,权力之争,从来是刀剑来说话。
阿济格说道“下去准备吧,时间不到,万万不可漏了马脚。否则你我父子死无葬身之地了。”
劳亲说道“阿玛,孩儿亲自盯着。决计不会出一丝纰漏。“
阿济格让劳亲下去之后,阿济格的脸上露出一丝落寂之色。
虽然阿济格对南朝的实力判断有误,他不能理解张轩怎么可能这么快的暴兵,以为在朝鲜遇见的夏军是夏军之中的精锐,而不是夏军的一般水准,其实他判断不错。
朝鲜夏军是精锐,但是仅仅一般精锐,最少江北大营,南京大营,已经襄阳镇,等部都训练的差不多了,只需打上几仗,就与朝鲜夏军差不多了。也不理解夏军军火生产能力。几百门炮的缺口,今年就补上了。
但是他依然知道,他掀起的这一场内乱,定然会让南朝趁虚而入,但是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正如他说的,他无力掌握多尔衮留下的盘子,他已经嗅到了很多乱流,冯铨所为,决计不是冯铨一个这样做。时间越长,越发不利于他。
故而他这样做,即便掌控北京,做了皇帝,恐怕局势也不会太稳定,于大清大局不利。
但是大清不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吗所以我爱新觉罗阿济格才是大局,让他为大清大局牺牲自己,却是不可能的事情。阿济格已经决定,将顺治这个年号,结束在今年。
明年大清将有一个新的年号。
第二十九章 除夕宫变
第二十九章除夕宫变
夏昭武三年,清顺治七年的下半年,很是平静的过去了。
平静的好像没有发生上半年的牛庄之战一般。
双方的贸易也发展起来了,就在扬州。
半年之内,夏朝向清廷输入粮食两百多万石。这两百多万石,此刻还都储存在淮安。这里有大量的粮仓都是明代运河上用来转运储备粮食的仓库,一时间还运不到北京。
不过即便如此,有这么多粮食储备。清廷的粮食危机大大缓解了。
危机缓解之后,清廷甚至有能力减免一些地方欠税。一时间地面上也平静下来,赦那些抗税的百姓无罪,并令地面官员好生安置,又下了开垦荒地的命令。
而阿济格似乎也知道清廷的危机所在,一副要与郑王配合默契,同舟共济之事,甚至还正儿八经的上奏说一件事情,就是顺治皇帝亲政之事。阿济格松口,让顺治在一两年之后亲政,而今就可以习政,朝廷所有的奏折都要让顺治过目。
一时间,北京城之中和睦之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