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流修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潮1
“诸位,别来无恙!”
话音落下,那漩涡之中又有着数道法相跨界而来。
共计五道法相在京都上方巍然挺立,造成的压迫感异常强大。
于此同时,一道道鼓声响起,天际漩涡之中有着滔天海水涌出,那浪花之中,一个个虾兵蟹将密密麻麻犹如河中泥沙数不胜数。
虽然东海龙宫普通水军无法和天军相比,但是数量上却是有着优势,要多少有多少。
随着这些水族加入战场,顿时使得天军压力减轻不少。
&
第三十二章、抉择,大吴入神庭
“各为其主罢了!”陈鸿宇立在敖广身旁,神色沉静。
闻言,吴王也不再言语,便要抬手出拳。
“嗯此时怎么可能还让你再轰出这一拳。”
敖广神色不虞,要不是先前这吴王出手太快,加上这里还有一个秦晖拖住,他怎么可能等到现在。
手中一道紫色符篆浮现,缕缕气机在上边浮沉。
“去!”
霎时间,那紫色符篆直接化作了一条小龙朝着吴王而去。
在吴王手还未抬起之时,这紫色小龙便已经没入了那吴王体内。
“儒界本源都被儒圣苏子掌控,虽然王朝也可执掌气运之道,但毕竟有着缺陷。
再加上他们并非是整个世界大一统的王朝,因此这吴王依旧不可以彻底突破真仙界限。
此时,有着这一道东海龙君赐予的符篆,可以直接阻断他与气运天柱的联系。
短时间之内,这吴王只能使用他自身修为。”
说着,敖广化出真身朝着秦晖而去。身体四周有着阮河景象在其中浮沉。
“鸿宇,我东辰神庭与千余年前入侵此界的修士不同,可以求同存异,不必赶尽杀绝。
因此,此界修士就有着招揽的可能。
此次东海龙君曾言,允许我们便宜行事,必要时可以直接许诺助大吴一统儒界。
此时,我们几兄弟去对付这些实封大儒,你趁机劝降吴王。
吴王与气运天柱的联系被阻隔,此时实力只是相当于筑基境界,想必你可以和他好好谈一谈此事。”
闻言,陈鸿宇不敢迟疑,身形一转就朝着皇宫落去。
此时天际之上已经成为了大吴和东海龙宫五位龙君的战场。
这一边,六道才气通天彻地,言语之间,就有万千景象浮现,镇压而下。
另一边,五位龙君一字排开,法相之间隐隐有着阵势勾连,有着巨大水幕浮现将种种意向阻拦。
而在远处京城的正上方,龙宫天军以及数量众多的龙宫水军则是与京都的儒修打的难解难分。
皇极殿,陈鸿宇稳步走入其中,就可以看得到吴王神色疲惫的坐在龙椅之上。
“许相公!”白公公身上文气升腾而起,手中御笔散发着强烈的气机,甚至让陈鸿宇感到心惊。
“安心,我来此并非是要与你做过一场,而是想要和陛下谈一谈。
即便陛下与气运天柱的联系已经被阻隔,但是大吴建国千年,太祖更是依旧在文渊阁之中统领一方儒修。
遗留下的手段肯定是层出不穷,我怎么可能伤害到陛下。”
即便如此,白公公和周围一干内侍依旧拦在身前,远处甚至还有着察觉到此处变化的官员不断朝着皇极殿赶来。
就在此时,就听得吴王幽幽道:“白公公,你们退下吧。”
“陛下”白公公转头有些错愕的看着龙椅上揉着眉头的年少天子。
“出去!”吴王声音淡漠,“也别让其他官员进来,朕不需要所谓的救驾。
现在,朕也想和许相好好谈一谈。”
听出吴王语气中的愤怒与不容置疑之色,白公公连忙领着身旁内侍出来皇极殿守在殿门处。
“许相,你可曾记得当年皇极殿奏对之时,你所对之言”吴王双眼微眯,似是在回忆。
陈鸿宇身形挺直,知道这是吴王对他行为有着怨言,在讽刺他。
“立国有三计:有万世不易之计;有终岁应办之计;有因时苟且之计。
当时,陛下为了尽快安定局势,因此选择了终岁应办之计。
微臣也并未辜负陛下期望,成功鼎革天下,稳定了大吴局势,甚至陛下刚刚的天子龙拳能够有那么大的威力也有部分变法的功劳在其中。”
皇极殿之中,你一言我一语,君臣二人暗藏机锋。
片刻之后,陈鸿宇不再迟疑,开始劝降。
&
第三十三章、大家都是影帝
闻言,吴王闭目仰躺在龙椅之上,手指轻轻敲击。
“真是讽刺!”
原本自己要夺权压制防备的秦晖此时却是与龙宫修士死战不退。
而,平日里备受自己看重视为嫡系的明廉系官员却是来劝自己投入东辰麾下。
“一统儒界,一统儒界!”
不过,也正是这样,司马珣等人算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
如果投入神庭麾下,将来不但能够一统儒界,还能借此在神庭之中获取更高的地位。
反之,如果抵死顽抗,可能只能在神庭大军之下化为飞灰。
而且,儒界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家与国家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各种明争暗斗。
如果不是有着儒界至宝文渊阁,恐怕儒界早就已经被拿下。
这般想着,随着想法变换,吴王顿时觉得司马珣等人又顺眼了一些。
这般想着,吴王直接自龙椅之上起身。
“不错,我儒界亿万生灵何其无辜,我大吴百姓何其无辜。
今日,为了我大吴子民着想,我即便是背负骂名又何妨”
言语之间,满是激烈悲壮之情。
陈鸿宇与司马珣等人对视一眼,齐齐拜下。
“陛下圣明!陛下今日之选择都是为了我大吴百姓着想,想必我大吴的百姓士人知道也不会怪罪于您。”
就在此时,陈鸿宇就听得司马珣再次开口。
“陛下在位十七载,海内河清,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君臣善睦。
更是发起了弘光变法,使得我大吴国力在乱局之中依旧蒸蒸日上。
陛下之英名神武,概述历代皇帝,足以比肩太祖。”
吴王站在龙椅旁边,神色略微有些懵逼。
这些大臣宰相平日里向自己阐述政事的时候,都会先来两句好听的话。
但是现在什么时候来,你给我说这个
司马珣神色沉着:“此番陛下实则准备死战不退,以维护历代先王荣耀。
然,陛下顾及大吴百姓存亡之续,又思及大吴儒学传承,最终在臣下几人死谏之下,终于改变了想法。
为大吴亿万生灵、儒学传承,陛下甘愿背负骂名投入神庭麾下。
陛下所言所行,是大吴之幸呐!”
说着,司马珣甚至带上了一丝哭腔。
同时,身后几位明廉系大佬与他一同跪倒在地。
“臣等,代大吴亿万生灵谢过陛下!”
一旁,陈鸿宇已经全然懵逼。
在亲眼目睹了吴王归降神庭的事件始末之后,他只觉得司马珣等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全然崩塌。
……
京都城郊天际之上,一道道光华在天空中绽放。
几位大儒言出法随,念动间就有异象纷呈,恒压而下。
敖广手中一柄幽蓝色剑器散发耀眼灵光。
“儒界底蕴与我东辰比起来还是有些不如,此刻有了东海龙君赐予的六阶剑器,镇压这些大儒应当毫无问题,只需要等待援军进入儒界便可。”
一剑,天际之上似有涓涓细流汇聚。
两剑,这涓涓细流汇聚一处,成为一片湖泊。
三件,湖泊壮大,化为一方汪洋大海。
这汪洋大海之中,一道道剑气在其中肆意游弋。
“斩!”
滔天剑气海洋恒压而去,直接将一个个异象破碎,朝着几位大儒而去。
“敖广兄长果然厉害,看这般景象,兄长恐怕已经是元神圆满了,距离大乘真仙也只有一线之隔了!”
边上,几位龙君看着那横亘天际的剑气汪洋感慨。
“也难怪此次进入儒界会由敖广兄长主持,想必是东海龙君早就知道敖广兄长进境了。”
听到几位族弟言语,敖广不由抚了抚胡须,“几位族弟谬赞了。虽然刚刚已经有一位实封大儒级别的战力离去,但是剩下这几位实封大儒都
第三十四章、秦晖死战,文渊阁现
如果说,东辰神庭是要彻底灭掉大吴,那么大吴士子必然是全部以死抵抗。
但是现在,东辰神庭表示可以接受投降,就会有一部分士人在经过衡量之后投入东辰神庭麾下。
而现在,就连大吴的吴王陛下都决定投入东辰神庭麾下,那么所谓的死不投降就没有了意义。
两国交战,你准备以死捍卫国家,结果你们这一方战力最强、权势最大的人率先投降,那你的拼死抵抗就显得毫无意义。
此刻,这些大吴士人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只不过,碍于气节礼义等等方面,他们又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例如吴王,他必须是为了天下苍生存亡,甘愿背负骂名的形象,一次来甩脱懦弱君王的形象。
再例如身后的几个影帝,即便他们本来就准备投入东辰麾下,但是此时还是要装出悲戚之情,如吴王一样,是为了天下苍生做出的抉择。
也唯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声名。
毕竟,大部分的底层士人还是都有着气节这个东西的。
而且在天地封禁解除的现在,声名转化出的才气对于修为的推动也很是可观。
“其实他们这种想法说直白一些,就是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对方。
反正大吴投入神庭麾下不会损失什么,甚至可以在神庭的帮助下一统儒界。
只不过,这种行为说起来有些不光彩而已。”
心思转动,陈鸿宇瞟了司马珣几人一眼。
对于明廉系这些大佬来说,陈鸿宇自认为还是很了解的。
明廉系比较务实,更注重实际上的得失。
例如此次投入神庭,包括主动揽责给吴王台阶下都是如此。
一方面,这种行为可以避免大吴百姓死伤过多,毕竟一旦这些修士交战起来,凡人连余波都无法抵挡。
另一方面,投入神庭麾下,不但没有什么损失,还可以继续将学术传承下去,学派也可以继续存活。
最重要的,大吴投入神庭麾下,吴王仍旧是吴王,甚至是为了千金买马骨吴王可能走上更高的位置。
司马珣主动背锅,替吴王分担投入神庭的影响,实则也是一种抱大腿行为。
也不能说这样的做法就一定是不好的,毕竟对他们来说学术学派的传承才是最重要。
换做他处在司马珣的位置上,他也会做出同样地选择。
思绪间,他又想起了第一世所在世界的儒家。
“铁打的儒家,流水的王朝!”
……
此时,气运龙柱之中,吴王的声音传遍天下。
“永思厥咎,在予一人……”
声音浩荡威严,但是其中的含义却是让诸多士人有些错愕。
东辰与大吴双方的厮杀也逐渐停止。
天际之上,秦晖原本坚毅的面容一下子垮了下来,眼中似是失去了光彩。
“大吴,亡了!非亡似亡啊!”
听见他的感慨,身旁几位大儒也是神色沉重。
这位小吴王当真是没有一点气节,他们这些老家伙还在拼死抵抗,没想到他自己昭告天下投入东辰神庭麾下。
心神转动,秦晖看向了皇极殿外的明廉系诸人。
“陛下本就年幼,心智不坚,再加上被东辰神庭一方用那符篆隔绝了与气运天柱的联系,导致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因此心智动摇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推一把,陛下又怎么可能走出这一步!”
“那许平本就是东辰卧底,此刻看来,明廉系必然也早就被他拉拢,刚刚陛下也一定是被他们劝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