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琅骑竹马
之所以他们最后会沦为酱油党,那是因为与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的那几个人太妖孽了:曹操、刘备……无一不是雄才大略之辈!
公孙瓒便是如此,打了半辈子仗,杀了半辈子人,他做过很多对事,也做过很多错事,赫赫功绩和白骨堆砌的战场,荣耀光照了他的一生。
无论功过,他的战绩,和作用,还是不容磨灭的。
幽州,作为汉朝最北边的地方,由于这里毗邻北方各少数民族,因此幽州的故事,既离不开帝国朝廷,也离不开与外族的分分合合。
对大汉帝国的历任执政者而言,幽州无疑是让他们最头疼的一块国土之一,因为这里有着最为纷乱复杂的势力。
东汉末期,跟幽州有关的最主要两个少数民族,是乌桓和鲜卑。
这两个民族,都是殷商时期一个叫“东胡”的少数民族后裔。
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冒顿带兵消灭了东胡,据说东胡剩余的族人分别逃往“乌桓山”和“鲜卑山”,并从此繁衍生息,他们也以各自的山为族名,乌桓族和鲜卑族就这样诞生了。
西汉时,部分乌桓人开始内迁。
不过,外族毕竟是狼子野心。
这些内迁的乌桓人尽管曾经长期受到汉朝的庇护,但是并没有真正感谢过汉朝给予他们的帮助,三郡乌桓实力最强大,经常带领其他各个小的内迁部落参与抢劫郡县,甚至勾结叛党发动叛乱。
但是由于东汉末期帝国统治力衰退,根本无力顾及这些乌桓人的胡作非为,所以他们相当肆无忌惮。
当然,乌桓也不都是这样,内迁的乌桓人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汉朝征为士兵,他们一般都驻扎在幽州的各处边防,零散的被编制在很多部队中,时常会被派遣抵抗乌桓或鲜卑人的入侵。
因此可以这样说,到东汉末期,乌桓族还仍然处于极度零散的分裂状态,一部分留守塞外故土,后来融入到鲜卑族之中,另一部分内迁,零散分布于幽州的各郡县,有的跟别人抢汉朝,有的跟别人保护汉朝。
鲜卑的情况比乌桓好很多,北匈奴没落后,鲜卑占据了原来匈奴的故地,乌桓内迁后,鲜卑又占有了他们的土地,鲜卑族因此而逐渐强盛。
不久之后,鲜卑就出现了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檀石槐。【…# !最快更新】
他统一了鲜卑原来零散的各部落,把鲜卑的实力推向顶峰。
檀石槐死后,他儿子和连率领的鲜卑又一度陷入了半分裂状态,檀石槐的孙子步度根虽然继位,但他的另一个孙子扶罗韩拥兵自重,称霸一方,而原本弱小的轲比能部落又逐渐强大起来。
汉朝这边首先出场的标志性代表人物,便是公孙瓒。
他本是一个举孝廉的小小郎官,逐渐混到了涿县县令的位子。
当时凉州发生韩遂、边章叛乱,朝廷准备征发幽
七百五十八 袁绍非庸人
袁绍麾下骑兵之前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给击溃后,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而在乌桓等族靠拢之后,袁绍的短板便被解决了。
有了战马提供,财大气粗的袁绍,顿时一下子腾出数千上万的骑兵。
可以说乌桓是早就投靠了袁绍的,当然了,他们的投靠实际上看起来更像是结盟,那些乌桓人仍然拥有自治权,军队方面也不是袁绍能够随意就能调动的了的。
鲜卑更不用说了,他们本就没有完全的选择投靠袁绍,一部分在幽州鲜于辅、齐周的带领下,鲜卑联合刘虞旧部别树一帜,自己扛起了一面大旗,幽州之内战火燃烧。
当然,无论是乌桓还是鲜卑,表面上依旧对袁绍表现出了暧昧,这样一个有实力的大军阀更适合去利用,而不是惹恼他。
东汉末年,诸郡乌丸部首领各自称王,位处东北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落形成同盟关系,故称之为三郡乌丸。
三郡乌丸的首领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
蹋顿在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时主动遣使与袁绍和亲,并帮助袁绍与公孙瓒作战。
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丸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
“史书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
为此,幽州的公孙瓒压力愈发的沉重起来。
“袁绍匹夫,真是卑鄙无耻啊啊啊!居然还敢和外族联手,哼!无耻之徒!眼下大汉江山破败,诸侯割据称雄,天下必将会陷入长时间的攻伐当中!”
“也许是十年!亦或者是一百年!无论多长时间,死伤的都是汉人而不是那些异族!等到我们汉人最虚弱的时候,这些异族就会像狼群一样攻掠中原大地!。”
公孙瓒大声咆哮着,目光之中满是愤慨。
当然也有无奈,毕竟,袁绍就已经让他很难受了,再加上骁勇的乌桓和鲜卑骑兵,如今白马义从重创的公孙瓒,也是有些无能为力了。
最终,他决定不得不放弃蓟县,转而选择固守另外的坚城易京。
易京距离蓟县并不远,当初刘虞对公孙瓒很敌视,为了自保,公孙瓒率领部队撤出蓟县,在旁边的易京铸起牢固的防御工事。
这一决定后来奏效,帮助公孙瓒扛住了刘虞十万人的突然袭击,由此可见,易京的防御有多么坚固。
即便如此,公孙瓒也不简单能够讨好。
毕竟,他的对手袁绍,也不简单!
滚滚长江,大浪淘沙,历史之上的袁绍纵然失败了,但他毕竟强大过,辉煌过,荣耀过。
袁绍,其实并非是一个无能的人。
袁绍早期的想法导致董卓来到京城,这间接导致了一系列血腥事件。
后来袁绍又计划一举歼灭曹操,但是他在官渡战役中被打败了。
因此,袁绍在民众中的形象基本上是“英俊而无能”。
事实上,袁绍并非无能。
官渡之战只是一场战斗,失败了而已。
袁绍仍然强大,曹操远不能消灭袁绍。官渡之战就像曹操的赤壁之战。
虽然败了,但他们不能否认袁绍和曹操的能力。
古代的行军和战斗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保证在每一场战斗中获胜。
曹操一样强大,但他还是被张绣的长子和典韦将军殴打致死,差点被吕布杀死,并被周瑜烧死在赤壁。
七百五十九 重返幽州
在从陈则的口中,了解到袁军的大致兵力驻防区之后,高郅便特意派遣斥候,于相关地段,进行详细而又缜密的调查。
在确认相关的讯息与陈则所告诉的相差不多的时候,又由荀攸特意汇总,仔细思索分析之后,给高郅他们确认了接下来的路线。
说起来,还真的是不得不承认,一个厉害的智者,对于军队指挥、规划,当真是都有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借助着陈则提供的讯息,荀攸他制造出了一条专属的路线,完美的帮助高郅他们绕开了大量的袁军驻扎,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战斗,同时,还想办法走了一条便捷迅速的路线。
人马从风,精骑大军犹如长龙,蜿蜒曲折,一路南下。
目光远眺,视线之中,他们距离幽州的地盘,愈发的接近了。
再过一段路程,他们就算是彻底的脱离冀州了。
“驾!驾驾!”队列之中的高郅,目光微微一动,视线挪到前方的一人身上,想了想,而后轻踢马肚,加速上前。
“不知这位兄弟,如何称呼”高郅目光一转,投向一旁的一名年约十岁的骑士。
“回禀高将军,某名王颀。”没有浓厚的气势,没有强大的战意,但见一个身披乌黑皮甲的少年骑士挺身而出。
“哦,王颀”高郅点了点头,喃喃自语两声。
他注意此人有段时间了,这应该是一个骑将的好苗子。
之前的一次战斗中,高郅无意之中碰巧看到王颀骑马冲锋,挑杀敌人的场景。
此人的实力,似乎也还不错。
不过,更吸引高郅的,还是他的骑术和气势。
要知道,作为骑将,在奔驰的过程中骑手全靠自己的双腿控制战马的方向和速度,身体必须保持一定的平稳,才能顺利冲锋。
在这个时候,需要考验的除了骑手的眼力、臂力、以及对时机和目标的判断力外,最重要的就是骑手和胯下战马的默契度了。
一名好的骑手,必须对胯下战马的产地、脾气、身体状况,奔跑的速度、奔跑的节奏都了如指掌才行。
反过来,战马对骑手的命令也必须足够的熟悉。
要知道骑马作战时,敌我交锋往往只是战马交措的一瞬间,手快者胜,手慢者死。
而这时候骑手发出命令的方式往往就是在马脖子上轻轻的一拍,或者用脚轻轻一磕马的肚子。
战马则要根据主人拍击的不同部位和力度的大小,做出相对的动作,是加速,是减速,是闪避,还是跳跃……。
人马合一,这种默契度绝不是三天五天就能练出来的,所以最好的骑手往往都是和自己的战马同吃,同睡。
望着眼前的王颀,高郅目光之中,闪烁着些许光亮。
毕竟,他也是需要有一些能够给予帮助支持的手下。
眼前的王颀,他这段时间有所观察,对方有着股干劲,打仗也不怕死,性格也够刚强倔犟,而且对自己还非常的尊重,却是一个可以善用的好副将的人选。
人才,都是需要得到重视的。
要知道,现在天下诸侯手上的精锐都不少,可那是因为黄巾之乱刚结束没几年。
这些精锐虽多,但也是有限的,没了就没了。
如今虽然也是天下大乱,但各地格局还都算稳定一点,除了幽并之地,根本不像当年黄巾之乱一样疯狂,每天都在打仗、每天都在死人,能够活下来的一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
所以说别看现在天下各诸侯手上的精锐都不少,但一损失多了就难以补充了。
而人才,也是一样,死一个就少一个。
“呵呵,王颀,你也使枪嘿嘿,我也一样。”高郅突然话风一转。。
&
七百六十 公孙当发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多事情,只有见得越多,才会知晓得越多。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见识了如此多次的战斗,高郅也就一直以此自勉。
不过生活,到底都是讲究的是松弛有度,一味的紧绷也不是什么好事。
是故,借着此次重返幽州,高郅也就给众人一点休憩放松的机会。
还真别说,这时陡然的放松下来,接连杀伐不断的众人,也是突兀的感觉到,一下子轻松不少。
一时之间,也不知谁先泼得谁,竟然就着河水,相互泼起水来,随后一发不可收拾,笑笑闹闹。
荀攸在一旁也只是微笑,不由心道:“终是平安抵达了!”
此情此景,连带着他自己的心情也是彻底放松下来。
高郅与之对视一眼,二人皆笑。
男人,一个人什么也不怕,可一旦有了牵挂,那就麻烦了,什么是撤肘,什么是顾忌,什么是男人的不得已这些只有男人自己知道。
这段时间里面,高郅他的神经亦是绷得很紧。
毕竟,所谓的超级高手,也是血肉之躯,个人武力虽然强大,但是也不能左右一场万人级别的战争。
就像是神雕侠侣里面,整个中原武林都在抵挡蒙古大军,最后还是扭转不了大局,南宋该灭亡还是得灭亡。
再好比之前的董卓,实力不可谓不强大,即便是现在,亦是高郅见过最为厉害的人物,却也不一样倒在了围攻之下
所以,高手之间在于单挑,高手对战高手,实力与实力的碰撞,这才是强大武将的真正意义。
当然了,也不能否认,有时候,一名强大的武将,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多的。
“高将军,绝对会越来越强大!”牛莽轻声呢喃。
他也是一个将军,这段时间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士卒的战斗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战斗力日新月异,这让他对跟随高郅的信心大涨,同时也对高郅的前途充满了希望。
...洗了个凉水澡,浑身却是清净了不少,众人又开始生火,准备吃食,借着这个空挡,荀攸拉着高郅,选了一个稍微偏僻的地方,二人对坐,商讨事宜。
“长恭,虽然我们已经抵达幽州,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袁绍的大军,也不是不可能打向幽州的,如今即便是公孙瓒,也是只能收缩防线。”荀攸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毕竟战场上风云迭起,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幽州冀州的地盘又接壤而并,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不多,一旦有什么最新战况,等我们再做出反应,恐怕黄花菜都凉了。”高郅同样的点了点头。
二人如今也是已经渐渐地产生了默契,当下,商讨着调派一股骑兵,外出巡逻,一面与公孙瓒取得联系。
他们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这个时候的幽州,已然是风雨欲来的氛围。
...
整整半个月,整个幽州都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上至官员,下至黎民百姓,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再度席卷二洲乃至数洲归属的战争,即将来临。
而在渔阳郡城郊外的大营里,这十几天来杀声整天,公孙瓒征召的士卒们在演练着阵法,为即将到来的拼杀,做最后一场预热。
多达一万五千名的义军,也没有让人失望,虽然手里拿的是被淘汰的劣质兵器,但是每一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抓住了最后的一段时间苦练本领,明确伐袁的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