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他坐的位置最差,而且并不打算把这个宝座让出去,不过他虽然没想过当尖子生,但也不能让成绩滑坡的太厉害,和班上同学一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学习挺刻苦。

    10月16号那天,张云起在教室里看书到深夜十点多,最后一个锁门离开教室,走在清冷的校园里,有月光洒下,香樟树叶铺到了路的尽头,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他突然找到了点儿前世念书那会儿的感觉,不管是读书还是贩卖掌上机,心里比较纯粹充实。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一样,需要的是一种专注,心里没有杂念,朝着一个目标撒丫子奔就完事了。当然,你不一定是最快的,但你一定是快乐的。

    回到宿舍,张云起被宿舍门头刘老头拦住了,他拿了张小纸条递给张云起,说有你的电话。

    张云起甩了根黄鹤楼给刘老头,按照纸条上的电话打了过去。

    接电话的是市三中的便利店老板,叫周金福,一个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奸诈市侩味的中年男人,张云起为了让他同意贩卖掌上机,跟他唠了三个小时,但目前处于试卖阶段,搁他那儿的五台掌上机已经卖了十多天。

    周金福在电话里说道:“小张呐,这大晚上的去哪里了等你几个小时了都。”

    张云起笑呵呵地说:“不好意思,今晚我有个应酬,封阳县来了三个比较大的经销商,跟我对接卖掌上机的事儿,后边又去金凯大酒店唱了会儿卡拉ok。”

    逼还是要装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不装逼,尤其是遇到像周金福这种兜里钢镚没多少,却满身市侩气的便利店老板,他必须要把装逼事业进行到底,没辙呀,要是让周金福知道自己是个普通学生,他根本就不会把你放眼里,砍价都能把你砍到亲妈爆炸。

    “小张,看你年纪轻轻的,生意做的倒是不错嘛,老哥我长这么大都还没不知道卡拉ok是啥子样呢。”周金福在电话里有那么一丁点儿羡慕的意思。

    “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找几个学生妹在一个包厢里聊聊天唱唱歌,完了还能摸摸,没啥意思,你想玩改天有机会我请你,不过周老板,你找我有事吗没事的话我这边可还有应酬。”

    “哦,是这么回事,你搁在我这儿试卖的五台掌上机都卖掉了,感觉这玩意儿还可以,学生都挺喜欢的,明儿过来把账结了,再给我搞点货。”

    “明天呀,明天我没时间,要去封阳县送货,人家可是一百台的量,推不掉,后天吧,后天我尽量抽点时间去你那里一趟,不过周老板,你这次是搞批发还是代售”

    “批发和代售你给什么价”

    “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嘛,代售要45,批发40。”

    “呵呵,这不是明面上的价嘛,小张,咱这可是长久生意,怎么着也得给我一点实惠吧”

    “那还真就不好意思了,人情归人情,生




第二十八章 奋斗的年代
    在很长的―段时间里,张云起的学习生活似乎变得很平静,按部就班,许多事情―遍又―遍地重复进行着,上课,下课,再上课,再下课,打篮球,卖俄罗斯方块掌上机,给经销商送货,吃饭,睡觉,背后议论女生臀部的宽度,胸部的厚度……

    校园的生活自有其固定的格式,但他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因为在这固定的格式里,周围的那些青春洋溢的同学们总是会去创造许多新的细节,一次与―次不―样。

    人在这么大岁数时,总是容易满足的。

    这次打篮球与上次打篮球,只要换了―个人,或只要球滚进篮筐里去的样子不―样,大家伙儿就绝不可能把两次打篮球看成是―种重复的活动,即使觉得重复,也还是饶有兴味,就像小孩子对固定不变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感兴趣一样。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哪怕是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学生,这个时候也变得格外勤奋,同学们抱着书本行色匆匆,食堂吃饭争分夺秒。张云起醒得早,每天天不亮他爬起来出去跑步的时候,都能看见学校各个角落里遍布着晨读的学生,而在深夜时,路灯下、厕所里,聚集着大批捧着书本的身影。

    从他们的身上,张云起感知到了一种奋进的力量,其实不得不承认,中国的90年代是一个信仰奋斗的年代,小的时候,他最常听到的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爸是李刚”这种言论在9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等于是承认自我不努力的耻辱!而在后世,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司空惯见,甚至值得炫耀的事情。

    环境是很能感染人的。

    在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重点高中里,八校联盟联合中考的紧张气氛也分散了张云起贩卖掌上机的激情,虽然他的目标比较简单,当一个成绩过得去的中等生,但中等生也是要拿分的。

    其他学科倒是还好,他学起来很通畅,少有遇到过不去的坎,唯独英语,他的基础实在太差了,啃起来很吃力,有时候他真想给教育部的老爷们写封信,告诉他们祖国幅员辽阔,够自己折腾的了,压根就没有去大洋彼岸捣乱的想法,学这玩意儿干鸟用

    当然,他只是想想,写了也没卵用,九零年代初三大热,留学热,下海热,英语热,好多人都是靠着英语骗吃骗喝的。眼下的现实情况是,自己英语水平不好,那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张云起的目标很简单,及格!别让江立华有借口给他喂屎。

    于是他比平时提早了半个小时起床,每天跑完步就加入到晨读的队伍当中,背到七点半直接去教室早读,白天按部就班的学习,中午给掌上机经销商送货,晚自习的时间则全部用来学英语。每一天,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

    一段时间下来,他确实很累,不过也觉得充实,可能对很多数人来说,六点起床很困难,背单词很困难,静下心来很困难……但总有一些人,五点可以起床,一天背六课单词,耐心读完一本书,谁也没有超能力,那他们靠的是啥一个字,逼!所以讲,人还是靠逼的,逼才是第一动力。

    在168班,英语最好的是初见,张云起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她。

    最开始时初见很有几分诧异,从张云起问的题目她能感觉到他的英语底子确实有些差,但她知道张云起是中考状元,中考状元不大可能存在偏科的情况,不过她探听别人的女孩,辅导张云起的时候很用心。

    有一次上晚自习,初见拿着看完的《荆棘鸟》去张云起那里还书,张云起正好有道英语题目不会,拉着初见请教。

    在辅导的时候,初见看见张云起的课桌上有一本《追



第二十九章 姑娘,对上眼了?
    11月8号,市一中期中考试如约而至。

    那一天,张云起和以往一样,五点半起床,在寂静无人的校园里跑步,晨读,然后吃早餐,到了八点半,他才和室友杨伟一起去考场。

    张云起的考试地点是35号考场。

    本来以他的中考成绩,1号考场前五个座位之中,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他估计是因为自己没有报考江川市一中,开学前几天后补进来的,连成绩都没来得及录入进去,差不多就是一黑户口,成绩记录为零,就给分到了排名最后面的35号考场。

    赵涵也在35号考场,她成绩不好,缴建校费进来的,平时聊天的时候,张云起听她说以后想学艺术。

    除此之外,这个考场里还有两个认识的人,周庆和赵松润,张云起笑呵呵地向他们点头,周庆和赵松润立马就把脑袋撇了过去,贼鸡儿小气了点。

    这次中考一共九门科目,历时三天。

    第一天考语文和政治、生物,张云起感觉自己发挥还算可以,基本上没有遇到做不出的题目,但他比较稳重,做完之后就反复检查试卷,因为疏忽大意而失分是最可惜的,他不会放这种低级错误。

    杨伟坐在张云起后面,第一堂语文考试提前半小时就交了试卷,他站在教室外面等张云起,等了半个小时张云起才出来,他有点鸡儿蛋碎地说:“大哥,你有必要那么认真么大家都是一群狗肉包子,再怎么装也上不了席面,随便填完不就得了。”

    张云起笑笑说:“考得好考不好另说,态度总得端正点吧,伟哥,后边的考试你提前交卷就先走吧,不用等我。”

    杨伟说成。

    哥俩勾肩搭背去食堂吃中饭。

    下午考试,杨伟提前交卷走了。

    张云起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距离交卷还有十来分钟的时候,他第三次检查完试卷,才放下笔准备交卷。

    这个时候教室里只剩下三个人,他,赵涵,还有一个不认识的女孩。

    赵涵坐在张云起左边的位置上,对错不论,二十分钟前她就已经把试卷填满了,但她没有急着交卷,坐在位置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云起,看着张云起认真的侧脸,那副专注的模样还挺帅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她对她们那个小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已经很了解了,唯独这个张云起,看不透,摸不准,平时聚在一起的时候,张云起话不多,很沉静,有一股内敛的成熟气质,偶尔说上几句话,又显得风趣幽默,充满了才情,很吸引人。

    走了会儿神,赵涵看见张云起起身交试卷,她立马就跟着把试卷交了,然后和张云起一起离开教室来到走廊上,她问道:“张云起,你考的怎么样”

    张云起说还行。

    赵涵又问:“你去教室还是去食堂吃饭”

    张云起道:“去食堂吃饭。”

    赵涵点头说道:“那我去教室了。”

    张云起说成,然后目送赵涵离开。

    第二天上午考试结束后,赵涵再一次踩着时间和张云起同时交卷。

    和昨天一样,两人只是简单的扯了几句,张云起转身要走的时候,赵涵突然说:“对了,我今天从家里带菜来了,一个人吃不完,你要不要一起吃”

    张云起想了一下,点头说好。

    赵涵带的是好菜,清蒸鲈鱼和糖醋排骨,但是已经冷了,在外面的餐馆让老板热了一下,张云起又点了两个小菜,买了两瓶饮料,两个人一起吃。

    吃饭的时候,张云起问赵涵:“你怎么知道我是中考状元的”

    赵涵就笑,说不告诉你。

    这姑娘的嘴巴有点大,笑起来很媚。

    她穿着一件粉色外套,里面是一件浅白色连衣裙,领口挺深,她年纪不大,但那对胸口已经发育的初具规模,随着笑声微微颤动着,加上高挑的身材和细细的腰肢,真是让人鸡儿梆硬的性感。

    张云起觉得这女孩很有几分舒淇的味道,可惜班上里的小处男们眼睛里有屎,不识货。

    赵涵察觉到了张云起打量她的目光,嘴角勾起,不动声色地说:“云起,我倒是挺好奇的,我天天那么努力搞学习,成绩还是那么渣,你在学习之余还要分心卖掌上机,怎么就成绩这么好”

    “那是以前,现在我成绩一般。”张云起说了一句大实话。

    赵涵不信,说道:“在好朋友面前没必要这么低调,而且你这么热心卖掌上机,肯定赚了不少钱吧”

    张云起道:“我家里穷,读个书不容易,卖掌上机只是勤工俭学。”

    这句话赵涵同样不信,尽管对这个男生充满了好奇,但张云起不愿意说,再刨根问底就太没意思了。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赵涵见张云起的情绪不错,就说道:“对了,云起,下午我们考哪一科来着”

    张云起往嘴里塞了一



第三十章 傻姑娘
    第二天下午,考数学。

    张云起在宿舍里睡了个午觉,两点起来到考场的时候,同学们三三两两都到了,让他意外的是,前面几场考试来的比较早的赵涵,直到考试铃声响起来的时候,才从考场门口走进来。

    经过张云起的课桌时,赵涵低声说不抄了。

    张云起没有做声,眼睛余光看着赵涵,赵涵的脚步没有停顿,直接来到右下的位置坐下,神色如常。

    张云起把试卷做完之后,不动声色地瞟了眼赵涵,赵涵埋着头在认真做题目,并没有半分抬头往他这边看的意思。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赵涵和张云起同时交试卷。

    两人一起出门,赵涵本以为张云起一定会很好奇地问她为什么突然不抄了,她也想好了怎么回答,但是从头至尾张云起都没问,她心里痒得难受。

    这个男生,真的捉摸不透!

    第三天考英语、物理、化学。

    英语是张云起最low逼的科目,他的目标很简单,150的总分,考个90分及格。其实想想也挺特么的不是滋味,他堂堂的一代学霸,竟然有一天会沦落到以及格作为追求目标。

    等老师下发了试卷,张云起打开从头浏览了一遍,没想象中的那么难,但也有好些看不懂的题目。

    没多想,他拿起笔做了起来。

    在沙沙的笔尖触碰试卷的声音中,时间如水般流逝,直到透过玻璃洒进来的阳光变得恍惚,由清晨的凉爽到午后的炙热,最后变成黄昏的温润,江川市八校联盟期中大考就悄然结束了。

    就这样,高一半学期过去了。

    就在同学们三五成堆聚在一起对照答案的时候,就在某个学霸为做错了的一道选择题捶胸顿足的时候,张云起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宿舍,拎起掌上机,一头撞向了社会这所大熔炉里,扎进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事业当中。毕竟,他还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活的像不知妻美的强哥那样,家里奶茶色的红旗不倒,大洋彼岸的彩旗飘飘。

    每一天,中午十二点下课后,张云起就会跑到校外小餐馆花1块钱打包一份盒饭,踩着单车在江川市各大中学、居民小区找便利店推销掌上机,基本上每天找两三家吧,有时候走狗屎运全都谈得下来,但那是极少数。

    到了两点,他赶回学校上课。

    下午五点半下课之后,他立马离开学校去给经销商们送货。

    缺货的经销商会把电话打到男生宿舍里,刘老头接到了,就把他们的名字,进货数量、方式以及送货地址记下来,然后当天晚上提交给张云起。

    张云起就趁着晚上的这段时间去送货。

    对他来说,晚自习迟到是家常便饭,有的时候,遇到要送货的经销商太多,他搞到**点才能回学校,也懒得上晚自习了,直接回宿舍睡觉。

    市一中在晚自习这块管理其实很严格的,有专门的老师坐班,还有学生负责清点人数,168班负责晚自习清点人数的是纪律委员袁华,一个在同学们眼里特铁面无私的家伙。

    有一次,王小凯田壮壮翘课跑到游戏厅玩,袁兵记了他们的名字,王小凯跑去找他说情,但怎么说都没用,回头他就把名单交给了江立华,当天,王小凯哥俩就给江立华拎到办公室臭骂了一顿。

    张云起晚自习经常迟到不来,他也找了袁兵,但不是求情,他拿着一台掌上机放在袁兵的面前,非常直接地说:“别让我的名字出现在旷课名单上,这是你的酬劳。”
1...1213141516...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