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袁兵收了。

    从那以后,晚自习旷课名单上,再也没有过张云起的名字。

     




第三十一章 穷作贱
    跑了一段时间的市场,张云起拿下的便利店越来越多,算算已经有二十七家,他渐渐地有点力不从心了。

    俄罗斯方块掌上机成本不低,那些小卖部、便利店做的都是小本买卖,加上店老板刚刚做掌上机,对市场的信心不够强,为了降低风险,经销商一般进货都是五台、十台的数量,进货数量少,送货次数就多,张云起每天一边上学,一边给五六家商铺送货,偶尔还要跑市场,辛苦可想而知。

    其实累点倒不算啥,有钱挣嘛,关键是他的时间不够用,每天下午放学后,他骑着掉链子的自行车绕着江川城一家一家去送,经常搞到深更半夜热饭都吃不上一口,回头经销商为了等他也要跟着熬到很晚,天天跟他抱怨说来的太晚了,要求白天送货。

    张云起知道这么搞下去不是办法,得找个人给自己送货。

    他想到的第一个人是王贵兵。

    但很快就否决了。

    王贵兵已经掌握了进货渠道,如果再把销售渠道给他,等到跟经销商混熟了,那他随时可以把自己一脚踹开单干。老话怎么说来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目前来说,王贵兵表现的是还不错,但没有不错到让他毫无防备。

    剔除了王贵兵,张云起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不适合干这事儿,他想了很久,最后想到了大姐张秋兰。

    大姐没有工作,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也没什么事情,而且他那个外甥已经五个多月大了,完全可以让亲家母带。

    这么想着,张云起准备去大姐家一趟。

    周五上完最后一节自习课,张云起来到学校车棚里推出自己的二八大杠,刚刚坐上去,后来就来了一个人影,他扭头一看,是赵涵。

    赵涵说:“你这是要去哪”

    张云起道:“我姐家,龙景园罐头厂。”

    赵涵道:“那正好顺路,我家在马桥头,本来打算坐公交的,现在你送我吧。”

    说完,不等张云起同意,赵涵直接坐在张云起的后座上,张云起有点不适应赵涵这股子越来越热情奔放的劲儿,笑着说:“我不是江川市人,可不知道马桥头在哪儿。”

    赵涵道:“你笨死算了,直接开吧,我来指路。”

    张云起说那成吧。

    他开着自行车冲出校门口,穿过江川市的大街小巷,路上赵涵不时地挥着手给张云起指路,每当她挥一次手臂,张云起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背部给她那高高的胸脯摩擦一下。

    就在不断的摩擦当中,张云起的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赵涵的一些行为已经超出了一个好朋友的界限,平时也对他有点过分的关注。

    张云起清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到了马桥头后,张云起等赵涵下了车后,直接奔往龙景园罐头厂厂区大院,到了他大姐张秋兰家已经七点多了。

    姐夫牛奋上晚班不在,大姐张秋兰和亲家母在家,张云起进门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气氛有点压抑,亲家公住的卧室里时不时传来骂声,特别难听。

    张云起问他大姐:“怎么了”

    张秋兰就说:“今晚没好菜,嫌难吃。”

    张云起坐下后又问了几句,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他这个亲家公,六年前工作出了事故导致半身不遂,一直在床上躺着,长年的卧床不起和孤僻的环境导致他的脾气相当暴躁,家里有什么事稍不顺心就破口大骂。

    今晚家里没有菜,亲家妈妈做了一份土豆汤,让大姐给亲家公送过去,亲家公吃了两口嫌难吃,把碗给扔了,对着大姐和亲家母喋喋不休骂了几十分钟才停下。

    说来说去,还是穷作贱的。

    &



第三十二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
    周末的两天,天气晴朗。

    张云起带着大姐张秋兰跑市场。

    这是岗前培训,他想让大姐了解一下这些经销商,熟悉整个送货的流程。

    去第一家经销商的路上,张云起告诉大姐张秋兰:“我跟你说下流程,其实很简单,经销商缺货的时候,会给我打电话送货,我再打电话给你,告诉你送货的地址和数量。第二天,你就按照地址发货收款,晚上九点半我下晚自习后,你再跟我核对一下账目就成了。”

    张云起说的很简单,不过张秋兰心里还有些七上八下,心里没底,但一天走下来,把二十七家便利店都逛了一遍后,她就轻松了很多,这个活儿确实没啥难度。

    唯一叫她有些吃不消的是,那些个便利店老板天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嘴巴子又尖又利索,满嘴的脏话和荤段子,而让她更加惊讶的是,她这个弟弟面对这些个市侩的小老板一点不怯场。

    每到一家店子,这些店老板总会跟弟弟抱怨几句,说什么掌上机价格贵、利润空间小之类的,但是弟弟总能和和气气的解决,一股子成年男人做派的味道。总之这一天下来,这个弟弟刷新了她的认知。

    第二天,张秋兰再次跟张云起跑市场。

    这次是实战,给几家经销商送货,张云起不再插手,全程让大姐张秋兰送货填单收款,他就在旁边跟着,虽然大姐和经销商们交流起来还很生涩,但她拥有九零年代普通妇女的典型特质,耐心踏实,活儿办的没毛病。

    晚上,张云起带着姐姐找了家大餐厅吃了饭,约定好每天晚上九点半对数后,他直接回了学校。

    次日是星期一。

    期中考试今天公布成绩。

    还没上课呢,同学们就七七八八来的差不多了,三五成堆聚在一起讨论成绩,这是今天的热门话题。

    “马上就要发试卷了,王小凯,你对了答案没估计能考多少分”坐在张云起前面的林月英心不在焉地问王小凯。

    王小凯苦着一张脸说:“别提了,前边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好几科都没发挥好,估计五百分不到,过几天开家长会我妈饶不了我。”

    林月英道:“有那么夸张吗,五百分在我们班上算不错了。”

    这时候她看见了张云起从教室外面走进来,立马问道:“张云起,你还没对答案估计自己能考多少分”

    “没,估计也就一般吧。”

    凭借前世十多年的学霸经验,张云起觉得自己这次考的不怎么样,不过他不怎么在意,在意了没什么卵用,考都考完了,就听天由命吧。

    张云起打开课桌,那个时候的课桌是长方形木箱结构的,他打开木板从里面拿了一本英语课本,合上木板正准备早读,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他再次打开木板,望向课桌里面,里面有一封深黄色的信封。

    张云起怔了怔,然后拿起信封,外面写着“张云起亲启”几个字,他打开信封,将里面的信纸掏出来,是一张粉红色的信纸,上面的钢笔字娟秀清丽,还有一股淡淡的纸香味。

    这显然是一封情书。

    张云起很有几分意外,居然有人给自己写这玩意儿,他心想哥在学校里已经够低调的了,能不能求放过

    没多想,张云起直接把信纸塞进信封扔进课桌里面,他对这玩意儿不感冒,心里也没什么窃喜和得意,都四十多岁的油腻大叔了,不至于,而且虽然他人不咋地,上辈子倒也收到过几次情书。

    野百合也有春天嘛。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读初三上学期的时候,他第一次收到情



第三十三章 苹果
    十一月,24节气中的小雪。

    张云起重生的6个月后,江川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半期测试成绩公布。

    凛冬过境,一中校园内一片萧瑟,但是坐落期间的一栋栋教学楼里,走廊的各个年级各个班级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本次半期考试的成绩单,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江立华走入了高一年级168班,宣布成绩,这也是新学期开端以来的第一战。战果即将揭晓。

    有人说,高中就是一场分水岭,将不同的人命运摆在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

    从1986年拉开帷幕的中国应试教育走到了1992年的年末,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应试教育“重灾区”已经缓过了神,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越发功利,越发现实。

    尽管教室里那一双双纯净的眼睛里还是充斥着一片茫然,但是在以成绩决定境遇的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在期盼着看到那一纸书写的未来。

    “刘小川,468分。”

    “钱悦,452分。等等,这张纸条也带下去,慌什么!”

    “林月英,568分。”

    江立华每念到一个名字,就会上去一个人接过成绩单。

    林月英拿下自己的成绩,班级排名第14,这次期中考试总分750,尽管排名已经算比较靠前了,但568的成绩还是让她情绪有点小低落,估计在好一点的班级都进不了前二十名。

    走下来的时候,她环顾了全班一眼,心想自己班上的实力真的有点差劲,现在唯一期待的就是张云起的成绩了,张云起这家伙可是中考状元,不知道这次会考出多逆天的分数,但班上知道他是中考状元的人寥寥无几,估计成绩爆出来的时候,能惊掉一地眼珠子。

    惊掉大家一地眼珠子的是初见。

    当她688分的期中考试成绩爆出来后,引发了全班的轰动。

    这个成绩不说是全班,只怕在整个年级组也是名列前茅,众人哗然之间,对这个长相和智慧并重的女孩,有点五味陈杂,充满了不同的看法,从前亲切变得敬畏,亦有一些男生看着她的眼神变得火热起来。

    初见的优秀无容置疑,就算是班主任江立华脸上也是笑呵呵的,对初见的欢喜溢于言表,但看到本来极为期待的张云起的成绩单时,他脸上的表情就有点沉闷了。

    “张云起,625分。”

    江立华将张云起的成绩单放在桌子边缘,教室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哗然,很窸窣,不轰动,但这份成绩放在168班显然不低,是目前除了初见以外的最高分。

    在同学们的注目下,张云起径直走到了讲台上面,拿起那份成绩单下来,成绩单上面有他的名次,168班第二名。

    这并不代表他考的有多好,625分的分数肯定进不了全校前一百名,完全对不起县中考状元的身份,这只能说明他们班的实力有多差劲,矮子里拔将军,他只是在一群菜鸡当中拔尖了一把。

    “张云起,你来我办公室一趟,其他人自习。”公布完成绩之后,江立华背着手走了,离开时不冷不热地扔下这句话。

    教室里很安静,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张云起身上,带着一丝羡慕的感觉,大概是觉得张云起要受表扬了,每次成绩公布班主任都会找成绩优异的学生谈心的。

    期间还有些知道真实情况的,如林月英、于小蕊和赵涵,她们默默地看着张云起,初见蹙了眉,只有傻不拉几的王小凯笑呵呵地拍了下张云起的肩膀说:“老班够看重你的呀,第一个叫你去办公室,啧啧,还是成绩好的学生有人权。”

    张云起笑了笑,看了眼江立华的背影,起身离开教室,来到江立华的办公室。

    江立华拿着成绩单看着张云起,这回他没有客客气气的让张云起找椅子坐,直接道:“这次考试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张云起心想不管我满不满意,你肯定是不满意的:“总体来说不错,但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我一定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考个更好的成绩。”

    张云起轻飘飘的一句话,把江立华想要说的话全给堵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了,对待这么一个思想成熟,成绩不差的好苗子,好多时候他都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nb



第三十四章 这笔钱会要回来的
    课间的时候,168班教室里很热闹,同学们交头接耳讨论的热火朝天,内容自然是刚刚发下来的期中考试成绩。

    张云起啃着苹果来到自己的位置上,还没坐下去呢,前头的王小凯就凑了过来,敲着课桌说:“喂喂喂,小张同学,老班找你干嘛”

    张云起道:“老班说我成绩这么好,以后少跟班上的那些差生混在一起。”

    “比如”

    “比如你王小凯。”

    王小凯嘴都气歪了:“真的假的”

    张云起把苹果核往垃圾桶里一扔,说道:“我这人没啥优点,就是诚实。”

    王小凯嘿了一声:“我就奇了怪了,凭啥成绩差的就不能和成绩好的玩儿一起了人毛嗲嗲都说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群众,在我们班上差生不就是群众嘛!再说了,没我们这些交建校费进来给市一中门面工程添砖加瓦的群众,他江立华喝西北风去呀。”

    张云起乐了:“凯子你挺有见地的呀。”

    王小凯拍拍张云起的肩膀:“回头多看看《毛选》,你也能达到我这种境界。”

    “那么有深度有内涵有哲理的东西不适合我看,我还是看我的小黄书吧。”张云起翻开黄颜色的英语作业本做作业。

    上午有三节课,上完之后,中午吃完饭睡了一个小时觉,下午照常来教室里上课,晚上上晚自习,现在张云起不用亲自送货,他的小日子过得还挺逍遥自在的。

    目前他手头上有三员大将,客服是刘老头,物流是大姐张秋兰,进货王贵兵负责,其实说起来,这套阵容连草台班子都算不上,就一群游兵散勇,但这又不是做火箭飞机生意,没点技术含量的买卖,能对付过去就得了。

    张云起呢,每天就是看看送货单,花二十来分钟跟大姐对对账,然后每周末去大姐家收钱。他这个小老板当的相当滋润。

    上完晚上的晚自习,王小凯几个要出去买夜宵,张云起没去,他还要对账,就一个人回了宿舍,没过多久,大姐张秋兰的电话就来了。

    对账之前,张云起想起来掌上机的存货不多了,就问他大姐:“现在你那里还有多少存货”

    张秋兰道:“下午送完货我清点了一下,还剩136台。”

    这点货估计就只能撑个两三天,但他资金不充裕,只能尽可能的多卖些掌上机,让货款回拢才考虑进货。

    国庆节他进了800台掌上机,卖了一个半月,前面个把月生意很不好,平均下来,一家经销商每天卖一台,后来还是经过经销商们自己的初期推广和口碑传递,生意才慢慢起来了,他手头上攥着27家经销商,现在每家的销量终于突破了两台,平均每天总销量已经超过了六十台。
1...1314151617...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