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现在他读通学,晚上时间一大把。

    张云峰学的很用心,但在厨艺方面他的悟性不太高,不过这也没什么,以后生意好了,开了连锁店,做鱼粉的事儿哪还轮得着他一个老板动手,只是这些天里,哥俩天天晚餐都得吃栖凤渡鱼粉。

    对于张云起来说,这玩意像米饭一样,真吃不腻,反倒是前世他在外边打拼的时候,吃不到正宗的栖凤渡鱼粉,就特怀念。

    这种感觉应当每个人都会有,毕竟一个人在外面漂久了,习惯会改,口音会变,但口味是永远不会变的,因为你永远会记得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对于张云起来说,栖凤渡鱼粉、江川烧鸡公一直是他心头挚爱,前世有一段时间他在职场上混的不如意,辞职了,搞起了餐饮,他专程请了一个栖凤渡的老师傅,那个老师傅跟他关系很铁,见他喜欢吃鱼粉,就教了他最传统正宗的栖凤渡鱼粉的做法。

    后面那个老师傅年纪大了,退了休,回家养老,但两人一直有联系,张云起记得有一次在电话里跟他闲聊,老师傅感叹说:“现在栖凤渡鱼粉虽然名气大,但论味道已经比不得当年了,因为以前像我这种出身栖凤渡又干这行的老人很多,但是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死的死,退休的退休,现在就是本地人煮,也煮不出传统栖凤渡鱼粉的味道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张云起依稀还能记起这句话。

    他能够理解老师傅话里面的无奈,但其实任何事情都遵循着这一规律,过度商业化后,失去产品的本真在所难免。

    在后世,栖凤渡鱼粉在江川的地位就相当于重庆酸辣粉、桂林卤粉、柳州螺蛳粉,作为江川市最具代表的食物,栖凤渡鱼粉遍布江川大街小巷,但是味道却早已经不复当年,无数商家为了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能提辣提鲜,用死鱼熬汤,往汤料里加入大量辣椒素和味精,味道差不说,还害人健康。

    这门生意以后要让大哥张云峰来掌舵,但是不管赚多少钱,把连锁店开到哪里去,张云起都希望他都能够恪守一些最基本的底线,所以在教他烹制张记栖凤渡鱼粉的时候,张云起也会偶尔谈谈这些,告诉他做餐饮要有自己的品质和格调,不管怎么样,至少对待消费者不能没有良心。

    至于栖凤渡鱼粉的做法,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又不简单。

    首先,粉必须是干切粉,而且得是手工制作的干切粉。这个很好办,手工制作的干切粉附近菜市场上到处都有得卖。92年不比后世,自熟米粉机市面上寥寥无几。

    至于汤料,这是一碗栖凤渡鱼粉正不正宗、好不好吃的关键。

    它由各种调料熬制而成,里面少不了鱼、姜、蒜和辣椒,那鱼必须是鲢鱼,而且必须是早晨买来的活生生的鲢鱼,容不得半点假,用隔夜的或放在冰箱里的鱼来做,汤料就肯定不会鲜,辣而且鲜才能构成正宗栖凤渡鱼粉的特殊风味。

    鱼粉出锅后,除了撒上香菜、香葱、酸萝卜、海带丝和花生米这些基本的佐料之外,还必须得添加一种特殊的调料:豆膏。

    用江川市的土话来讲,豆膏也叫豆油,但豆油可不是大豆油,实际上它是一种颜色发黑的膏状物,味道略重,是江川市人挚爱的一种日常调料品,但喜欢的人觉得很香,不喜的人会觉得很臭,就像螺蛳粉一样,而且除了江川市一带,其他地区好像没得豆膏卖,前世张云起住在省城里津市的时候,想吃这玩意儿,还得让他老妈邮寄。

    有一天晚上,张云起在厨房里教张云峰做栖凤渡鱼粉的时候,张云峰突然问他说:“对了,云起,你从小都没去过栖凤渡,怎么会做他们那边的鱼粉”

    张云起想了一下,找了个借口:“上个学期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栖凤渡镇玩,有个朋友是栖凤渡镇的,他老爸煮了这个粉招待我们,我吃了后觉得很不错,当时就冒出了干这个的想法,然后就请教了下那个朋友的爸爸怎么做栖凤渡鱼粉。”

    听弟弟这么说,张云峰笑道:“这就是眼力吗出去玩也能发现商机,你天生就是一个做生意的料子啊。”

    张云起道:“想要做好生意,赚大钱,光有眼力可不成,埋头苦干更不可取。”

    张云峰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那需要什么”

    “资本、眼光、能力、机遇,还有运气。”

    这句话说的很笼统,但张云起体会还是挺深的,因为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能力大小先不谈,眼光他有,重生就是最大的机遇和运气,但是还没什么资本,虽说这大半年来他赚了一些钱,身边的亲人




第十九章 天使
    经过筛选,舞蹈队成员定了下来。

    除了初见,还有于小蕊、钱浅,孙晓丽等五个女孩。

    至于赞助舞蹈队的经费,舞蹈队六个女孩,一个人200,一共1200。这笔钱张云起已经给林月英,林月英想着自己拿在手里也不稳妥,就提前分给了她们。

    排练舞蹈的地方,学校早就已经做了安排,就是平时168班上音乐课的音乐室。每天中午放学和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的时间,初见在内的班上六个女孩子就在音乐室里排练。

    《洛神》这个从汉朝不断演化至今的中国传统舞蹈是由一个主舞和五个伴舞组成的,伴舞在这个舞蹈当中相当于古代的宫女,活儿比较轻松,只要手持大型宫扇成弧形移动,偶尔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从而给主舞营造一种众星捧月的氛围,所以除了主舞和五个伴舞的舞蹈服之外,还需要大型宫扇这个道具。

    舞蹈服饰比较容易搞定,张云起出钱让林月英去采购,至于宫扇,这玩意儿一时半会儿比较难搞出来,他就让舞蹈队拿普通扇子先应付着,而真正要到校庆文艺汇演上用的宫扇,他想了半天,最后想起了余林,余大老板见多识广,指不定就有门路,于是他给余林打了个电话,向他打听哪里有定制宫扇的地方。

    余林直接说:“文楼街,街道入口左侧就有一家专门制作手工扇的地方,你可以去看看。”

    当天中午放学后,张云起就打车跑到文楼街,找到那家纯手工制扇店后,他让老板给他定制五把大宫廷扇,长0.8米,宽0.5米,宫扇前面秀一个江川市一中校门的山水图案,后面秀一排金色大字:“张记栖凤渡鱼粉店恭祝市一中88周年校庆圆满举行!”

    谈好之后,临了走人,张云起还特地向老板强调了一遍:“字体一定要大,一定要亮眼!”

    这次校庆文艺汇演,为了凑齐班上的舞蹈队他花了千把块钱,不少了,怎么着也得让这笔广告费花的物超所值,让全校师生都能记住他的张记栖凤渡鱼粉。

    当然,利用舞蹈队打广告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张云起还想利用校庆这个热点搞一套营销组合拳出来。

    回到学校后,张云起找到班长林月英问:“班长,你有没有认识学生会的人”

    “你想干啥”

    林月英警惕地看着张云起,自从经过张云起赞助班上舞蹈队的事儿后,她算是看清了这个家伙的真面目,一句话总结就是无利不起早,跟他扯什么朋友感情啊同学友谊啊班集体荣誉啊都是瞎扯淡。

    张云起笑道:“其实也没啥大的事儿,就是眼瞧着距离校庆文艺汇演越来越近了,学生会那边肯定已经有了校庆活动的流程表,我想提前看一下。”

    林月英盯着张云起:“看这个干嘛你”

    张云起笑道:“校庆再怎么说也算是学校几年一度的大事儿了,我作为市一中的一份子,关心关心嘛。”

    搞份校庆活动流程也不是什么大事,林月英说道:“好吧,明天学生会那边要开会,到时候我找熟人给你复印一份。”

    张云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上课。

    下午放学后,王小凯拉他去音乐室看初见她们排练。

    张云起想了想说成。

    去之前,他和王小凯两人去小卖店买了一些饮料和膨化零食,这样子就能打着犒劳舞蹈队的旗子光明正大看美女了嘛。

    &n



第二十章 难为你了
    林子昊的出现,也引起了音乐室里的人的注意。

    几个伴舞的女孩看到他都有些发愣,个别人的动作都迟缓了下来,王小凯拉了拉身边的张云起,说道:“看到门口那人没”

    张云起扫了一眼门口的男生:“怎么了”

    王小凯低声说:“林子昊,上次在教室门口打了于仁礼和邹正的那个初三学生的表哥,高二的,在学校里风头很盛,那天叫了一伙高年级学生在咱们教室走廊上打于仁礼和邹正的时候,后面初见出去也不知道跟这个林子昊说了什么,那伙人才放过了于仁礼和邹正。”

    张云起点头,扭头又望向林子昊,林子昊也看到了他,两人的目光有过刹那的交汇,林子昊就移开目光再次望向正在跳舞的初见,过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他似乎只是路过。

    一曲《洛神》跳完之后,张云起和王小凯才走上去把饮料和零食送上去,大伙开了会儿玩笑,几个女孩还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几句刚才经过的林子昊,于小蕊扫了眼初见,说道:“林子昊怎么会来这里呀不会是……”

    王小凯连忙打岔道:“人家只是路过的啦,想些啥呀,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王小凯这么一说,大家就很识趣地停止了这个话题。几个女孩换了衣服后,背着书包离开,她们见张云起在,下意识地就没有叫初见。王小凯也很爱自作聪明,他跟着几个女孩屁股后边走了,这样一来,张云起和初见就留在了最后面。

    两人一起穿过校园的时候,初见那张小脸上一直都是红彤彤的。

    来到校门口停车棚,张云起推出自行车送初见回家。

    路上两人聊了聊最近的一些事儿,初见告诉张云起说,现在她已经没有去新街口的哪个小餐馆打工了。张云起就笑道:“这样挺好,现在你精神气色都好了很多,以后在学习上也不要太拼命,多参加一起班上的活动,像这次参加班上的舞蹈队就挺好。”

    初见抿嘴笑着说好。

    到了红山弄,张云起停下自行车。

    初见下车之后,从书包里掏出两百块钱,递给张云起说:“给你,云起,这两百块钱是月英给我的,她告诉我说这是你给我们班舞蹈队的赞助费。”

    张云起怔了一下,说:“对呀,赞助费,这个钱是你应得的。”

    初见看着张云起的眼神很清澈:“我参加班上的舞蹈队,是自己喜欢,还有就是想像你说的那样,多多参加班上的活动,不能要你钱的。”

    张云起接了两百块钱,说:“那改天我请你吃东西”

    “嗯。”初见笑着点头。

    “那我走了。”张云起跳上自行车,临走之前扭头看了眼初见,初见垫着脚尖向他挥手,那张小脸上的笑容淡然又温暖。

    林月英这妹子平时咋咋呼呼风风火火的,但作为班长,办起事儿来可一点都不含糊。第二天去学生会开完会之后,她就把市一中88周年的校庆活动流程表给了张云起。

    张云起拿着流程表仔细研究了一番。

    校庆为期两天,4月8号到4月9号。

    4月8号下午搞校友座谈会,4月9号上午搞校庆活动开幕式和杰出校友学术讲座以及杰出校友事迹报告会,晚上7点到9点是为期两天校庆的重头戏,将在体育馆举行88周年校庆文艺汇演。

    这些对张云起没什么用,他要重点了解了的是这两天时间里,邀请来的杰出校友和一些领导们吃饭的问题。

    这次校庆活动很紧凑,学校可能是为了方便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或者是让这群校友们重温一下母校食堂的口味,这两天的早餐、中餐和晚餐三餐都在学校的食堂里解决。

    可别以为市一中食堂的饭菜都是给猪吃的,那只是对学生而言,学校食堂一共有三层,一层代表一个等级。

    一楼是给学生吃的大锅饭,味道就别提了,简直是每个从市一中走出去的人的学生时代的阴影;二楼的小炒味道相当不错,大部分单身年轻老师和有钱的学生都是在这里解决吃饭问题;至于三楼,环境相当清雅高档,里面的饭菜张云起没尝过,总之有领导来学校视察一般都是安排在三楼就餐。

    了解了领导们的用餐安排后,张云起开始着手张记栖凤渡鱼粉的下一步推广计划,他找的第一个人就是市一中食堂管理处副主任黄小明。

    黄小明负责管理学校食堂厨房这一块,他也是田壮壮的小舅,田壮壮这家伙长得这么肥头大耳也不是没原因的。

    张云起知道这层关系,还是今年年初开学的时候,黄小明喊田壮壮吃饭,田壮壮就把他和王小凯、杨伟哥仨都捎上了,所以他和黄小明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聊的还挺愉快。

    这天的上午,张云起看完流程表之后,直接请假回到家里,他亲自下厨做了一碗栖凤渡鱼粉,然后用保温盒装好,提着回到学校找到黄小明的办公室。

    黄小明对张云起还有点印象,外甥的好哥们,见他进来,愣了一下才说:“小张啊,你怎么来我这里了”

    张云起笑着说:“黄主任,是这样的,我哥准备在市一中门口对面开一家鱼粉店,你在餐饮这块是专家,所以想请你品尝一下,看看味道怎么样。”

    黄小明盯着张云起看了两眼,很有点意味深长,但他没说啥,只是笑着说:“成,那我就尝尝吧。”

    张云起打开保温盒,一股浓郁的香辣味道溢了出来。



第二十一章 假证
    春分过后,清明将近。

    在张云起忙着蹭热度的同时,市一中校庆的筹备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周三的那天上午,在办公楼举行的校庆工作负责人会议上,校长王道忠为此次校庆定下基调,十个字:高规格,高档次,高影响力!

    在这个大的基调下,校庆筹备小组成员领任务分头行动,在这里面的重中之重是邀请政府各级领导,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市一中走出去的各类名人,毕竟大人物的出场才能给市一中校庆背书,像那些企业家教育家作家,只要有个“家”字头衔的人物,统统打电话或者是送请柬往他家。

    距离校庆文艺汇演节目评选的时间越来越近,168班的舞蹈队排练的也特别勤快,毕竟节目已经上马,如果半路被腰斩,谁心里都不好受,所以最近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只要在学校里的时候,初见、于小蕊六个女孩子基本上都呆在音乐室排练。

    张云起则充当了她们的后勤部队。

    每天拉着王小凯给她们打包中饭,供应各种水果零食饮料。

    周四的那天中午,张云起和王小凯在学校外面吃完中饭后,提着给班上舞蹈队打包的盒饭和水果,路面校门口的时候,王小凯突然盯着斜对面的一家店子惊讶地说道:“这里什么时候又开了一家店子搞得可真奢华,也不晓得卖啥东西的。”

    张云起顺着王小凯的目光看过去,不免笑了起来。

    王小凯说的那家店子是他家的鱼粉店,经过大半个月的日夜赶工,门面装修已经接近尾声,电路改造、贴砖、墙面漆、大堂吊顶都已完工,现在木工在打柜子和做隔墙,估计两三天时间就能搞好,这几天大哥张云峰和姐夫牛奋把桌椅和厨具买来,就等着4月10号那天开业。

    从外面看起来,他家的鱼粉店整体效果已经初见端倪,临街的这一面墙几乎全部被掏空,两边装上了落地玻璃,中间是对开的玻璃门,门柱被漆成红色,门头上是一个红色的大灯箱,上面镶着字,是张云起设计的“张记栖凤渡鱼粉店”招牌,不过现在被一整块塑料布挡着。整体看起来,和以前的书店一比,真是两个天地。
1...2627282930...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