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张云峰想了一下,说道:“那我这几天和牛奋一起去市二中找找门面,等办好手续开业之后我管市二中的鱼粉店,市一中这家店子就交给老妈管理,到时候这边再招两个服务员和厨师,老妈管钱就成,至于两家店子的采购,我看可以交给牛奋。”
牛奋是自己亲姐夫,干采购当然没问题,张云起问道:“他不打算在罐头厂干了?”
张云峰和妹夫牛奋年龄相仿,两个人比较谈得来,也很了解,他说道:“龙景园罐头厂的情况你也知道啊,估计离倒闭不远了,实在没奔头,牛奋老是说自己这个国企工人跟无业游民一样,虽然现在秋兰那边能挣大钱,家里的条件变好了,但他觉得自己活的太没劲了,他本来想辞职跟着秋兰进联众的,但秋兰不同意。”
张云起问道:“为什么不同意?”
张云峰犹豫了一下,才说:“秋兰怕你有意见,下面的员工有想法,不好管理。本来以前下边就有员工说她能当上副总经理全靠老板姐姐的身份,现在哪还敢把自己丈夫塞进公司啊。当然,我也不了解这里面的情况,这话是牛奋喝了酒后跟我说的,他本来想找你说的,但没好开这个口。”
张云起想了想,点头说道:“这个以后再说吧,总之看他自己,如果要辞职就跟着你干,马上就是开学季了,市二中店最好是卡着九月一号这个时间点开业,到时候联合市一中店一起搞一次促销,比如找学生发传单,还有就是在店子里搞一些吸引眼球的活动。”
张云峰下意识问:“什么活动?”
张云起道:“这个比较简单,比如中考成绩超过550分的高一新生,可以凭借成绩单在鱼粉店3折吃一次鱼粉,另外我们可以每天在店里抽取幸运座位,坐到指定位置的顾客可享受免单或者免费赠品的优惠,只是时间上会比较赶,你要尽快找好门面把鱼粉店装修好。”
张云峰想了想道:“后面这个促销活动挺好的,前面那个活动,550分的这个条件是不是低了点?能考市一中市二中的高一新生,考550分的可是不少,这得砸不少钱进去。”
张云起道:“中考成绩设立550分这个条件是为了把高一新生遴选出来,分数高了很多学生达不到要求,范围太小,引不起营销效应,那就失去了这个活动的意义,分数太低了没必要,那些缴纳建校费进一中二中的学生,大多数不会在乎这点儿小钱,总之咱们的目的就是让高一新生品尝一下张记栖凤渡鱼粉的味道,然后转化为我们的消费用户,毕竟两个学校加起来好几千号新生,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不求赚钱,差不多能把成本收回来就可以了。”
张云起这么一说,张云峰就觉得是这么回事:“那我这两天把门面找好尽快把鱼粉店装修起来。”
张云起点头,想了想,他又问道:“晓楠姐这个暑假没回云溪村?”
张云峰一怔:“是啊,怎么了?”
张云起没回答,继续问:“她一次都没回去过?”
张云峰道:“回去了一次,住了两天就上来了。”
张云起听明白了,说:“放暑假她不回云溪村,在学校里住宿舍干嘛?”
张云峰讷讷的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云起道:“我也就是随便问问,你还是想想张国瑞杀上来该怎么应对吧。”
第十章 跌份
第二天,张云峰按照张云起的意见忙起了开分店的事宜。
市二中大门口的街道上转租的店面还挺多的,但有意向卖的挺少,张云峰和牛奋跑了三天,最后看中了一家以前搞饭店的门面,其实这家店子以前生意挺好,店家老板好像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儿不干了,具体的张云峰不清楚,他找到房东的时候谈的时候门面已经关门一个多月,他把和房东谈的情况告知了弟弟张云起,其他的都没问题,不过房东只想租,不打算卖门面。
张云起说:“钱到位,什么事儿都好商量,你告诉老板,600块一平米,看他卖不卖。”
张云峰不知道弟弟是怎么想的,家里的房子在市中心,还搁在市一中教育局这种闹中取静环境优良交通便利的黄金地段,买的时候每平米不过450块钱。虽说商铺的价格普遍比房价高出一截,但在那个年代也只是限于西门街的那一块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市二中门口人流量是不少,然而这附近的地段他打听到的价格也就在每平米500以下,这每平米直接高出100块,真不便宜。不过有钱确实什么都好商量,张云峰和牛奋跑到市二中找到门面老板面谈,前边双方扯了一会儿皮,等到他开出600块一平米的价格的时候,老板没犹豫,卖。
店铺四十个平米,600块一平米也就是两万四,上半年市一中栖凤渡鱼粉店每个月的盈利都维持在一万以上,进账了四万多,拥有充足的资金运营第二家分店,后续办手续搞营业执照装修的事儿张云起也没参与。
初见在市公安局参加什么社会实践,这是纪灵整出的幺蛾子,她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整理文档。张云起好久没见过初见人,也不是太了解情况,但他知道好像是要警校出来的应届大学生才能有这样的机会。
至于纪灵呢。这丫头的暑假生活过得相当的滋润舒服,天天十一二点起床,爸妈忙的天天不着家,她就天天方便面解决,方便面吃腻了,就打电话叫张云起过来投食。有一次,张云起做了一顿麻辣小龙虾,虽然这玩意儿是后世湘南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但在那个年头还不流行,纪灵没吃过,馋的不知道东南西北。
不知道是不是瞎折腾,最近纪灵喜欢上了音乐,学吉他。
她老妈在湘南音乐学院给她找了个资深女音乐老师,一周去学两次,纪灵老是拉张云起一起去,刚开始张云起内心是拒绝的,但去了之后就来了兴趣,一起上课,没过几天,他就懂了看简谱和五线谱和读谱,小半个月后,他抱着吉他给纪灵唱了一首《告白气球》。
当时是在水榭云都的家里,下午,天空很蓝,太阳很大,透过窗外的梧桐树树叶洒在沙发上,光点斑驳,纪灵两条又长又白的腿盘着坐在上面,笑得小脸开了花,只是笑着笑着,她突然就不笑了,问:“这是什么歌?”
张云起想了想,笑着说:“随便乱哼的,没名字。”
王小凯田壮壮杨伟哥仨都是江川人,暑假没少跑到张记栖凤渡鱼粉店找张云起玩,那个年代的学生能玩的地方无非是游戏厅,张云起跟他们去了几次,本来他还想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把,但实在是一点感觉都找不到,每次玩个两三把就累的不行,于是把他们全给叫到联众贸易,给安排了一波兼职的活儿,接待客户,介绍小霸王电脑学习机,成单了,还给提成。
张云起在外边开公司的事儿对谁都没说过,对谁也都没瞒过,王小凯田壮壮杨伟哥仨早就知道,说实在的,虽然他们亲眼瞅着张云起是如何从卖俄罗斯方块掌上机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上的,但身边搁这么一有钱有能力的哥们,田壮壮很不适应,杨伟稍微不适应,王小凯则是相当的适应。
王小凯就没把自己当成外人,张云起让他来联众打暑假工,这小子扯虎皮拉大旗玩的贼溜,在西门街的地摊上买了一套廉价西装,脑袋瓜子上抹了小半斤头油,标榜着联众大老板最铁的哥们的身份招摇撞骗,骗前台小妹妹,骗分销商,骗终端销售商,牛逼吹的是天花乱坠,现在又正处于小霸王电脑学习机的爆发期,这门生意也确实挺好做,联众贸易每个月的盈利早就破了百万,半个月不到,王小凯的提成也超过了一千多块。
王小凯长这么大就没碰过这么多钱,发工资的那天,乐成了傻逼。
春风得意马蹄疾。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张云起刚好和总经理余林聊完工作,王小凯就笑嘿嘿地跑了进来,他扫了眼张云起的茶杯,没水,立马满上,双手奉过去,然后站在张云起斜对面,腆着笑脸,只是他刚想张嘴说话,一直盯着他的张云起就已经摆起了手:“我不知道你想干嘛,你也最好别跟我提。”
王小凯道:“为啥?”
张云起说:“因为我肯定不答应。”
王小凯给呛得半死:“没必要这样吧,这可是好事,指不定你乐意。”
张云起点头:“成,你说吧。”
王小凯立马凑上来道:“我说实话,我来联众也有一段时间了,必须得承认,赚钱确实赚钱,但全靠着小霸王电脑学习机这玩意儿好做,都是分销商主动求上门要市场份额,真正牛逼的销售经理也就小猫两三只,其他的销售太弱了,真入不了我的眼,老板,张总,你不觉得我很适合这个岗位吗?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打个暑假工,小半个月,给的点那么低都能拿到一千多块的提成,要是转正式工,一个月的业绩**十万不轻轻松松的事儿嘛。”
张云起乐了:“说来说去,你这是不打算上学,想转联众贸易的正式工?”
王小凯的脸笑得跟菊花一样灿烂:“还是张总懂我。”
张云起道:“第一、别拍马屁,第二、你不想上学,这玩意儿我觉得你去问问你的爸妈比较合适;第三、你想要转正式工,能给公司盈利的人我当然不会拒绝,但我也不想把你招进来,然后回头你爸妈杀到公司拧着你的耳朵吊起来捶,多跌份呐,你可是堂堂联众大老板最铁的哥们。”
第十一章 盛夏的尾巴
没有出乎张云起的意料,这个暑假的末梢,张晓楠的亲爹、云溪村的头号强人张国瑞总算找上门了。
那天刚好是市一中初高中部的军训,张晓楠带了初一一个班,要参加军训,所以她在学校里,她老爸张国瑞上来给她送东西,也不知道是特意还只是路过,张国瑞来了一趟市一中张记栖凤渡鱼粉店,只是那天张云峰和老妈刚好在市二中的张记栖凤渡鱼粉店忙装修的事情,没在,只有张云起和妹妹小小两个人守市一中的鱼粉店。
张国瑞是提着一袋子新鲜花生上门的,张云起非常热情的接下了,并且亲手做了一碗栖凤渡鱼粉,还买了几碟子卤菜,搞了两瓶老燕京,张国瑞大清早赶到市里还没吃早饭,倒也不客套,和张云起边吃边聊,吃完之后就吧嗒吧嗒抽起了旱烟棒,这几个小时他没看到几个客人上门吃鱼粉,冷冷清清的,他忍不住问张云起说:“你们家这鱼粉店租金很贵吧?”
张云起说:“还行,一年八千四。”
张国瑞拿旱烟棒的手抖了一下,神情讶异道:“这么贵。”顿了一顿,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语气有点过分的关心和吃惊,于是放缓了语气说:“这一晌午店子里连个吃粉的客人都没有,这生意行吗?”
张云起道:“生意是我大哥在做,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一个月赚个一两万压力不是很大。”
张国瑞看了张云起好几眼,意味深长,随后他掐灭烟蒂起身说:“你妈和你大哥都不在,那我先回村里了,改天再来吧。”
张云起说:“要不你在这边住一晚上,明天再下去?”
张国瑞摆了摆手,说:“算了,你婶子身体不好,家里的哪些牲口还要我伺候,得回去。”
张云起没有再挽留,把张国瑞送到门口的时候,张国瑞迟疑了一下,说:“云起呀,你知道你晓楠姐和你大哥……”
张云起点头说:“是的。”
张国瑞沉默片刻,最后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张记栖凤渡鱼粉店,张云起看着他背着蛇皮袋在烈日下远去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佝偻了很多,丝毫找不到小时候面对他时的那种敬畏感。
还在暑假期间,鱼粉店生意很寡淡,而市一中军训是封闭式的,那些新生被关在学校里也出不来。张国瑞离开之后,张云起守着店子也没什么事情,拿着新买的高二资料书看了起来。他每天看个把小时书,主要是巩固一下知识,提前预习高二知识。
对于他来说,或许刚刚回到这个时代的那个暑假,接触这些初中知识高中知识还有点儿难,就是心态上有一道坎,一个经历了社会上各种的操蛋事儿的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拿着初高中教材犯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心灵不沉静了,杂了,他以前是个学霸,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真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
现在呢,真正的沉下心去看,去学,也能找回那种感觉,或许是智识的宽广和缜密的思维以及年轻人旺盛的精力,很多知识点都不会觉得难,比较容易就能举一反三。
学习之余,也有很多同学约他出去玩,游泳、喝酒、吃夜宵、打台球、打篮球,张云起很少拒绝,年轻嘛,得学会珍惜这样没心没肺的荒唐日子,毕竟这个世界有太多东西一旦逝去就将无法倒转,比如青春,比如初心,比如友情。
有的时候,张云起和凯子两个人踩着人字拖吃着一毛钱的老冰棍,在江川市的大街小巷兜兜转转,压马路,看漂亮妹子,哥俩就这么没心没肺地生活着,成长着,渡过了悠长的盛夏时节,转眼到了九月一号,并不轰烈但让人期待的高二上学期来临了。
早上九点,吃过早餐后,张云起骑着自行车开往一中。
一路穿过江川市的大街小巷,领略江川市的风土人情,去补课的初中生边吃早餐边急匆匆地赶路,小朋友被妈妈拽着去上补习班,却小脸嘟起表示抗议,还有那些高中新生,带着阳光灿烂的笑脸,大步朝市一中进发。这些久违而熟悉的画面落在张云起的眼中,有着特别不一样的感受。
他对全新的高中生活的憧憬油然而生。
第一次报道有点儿抓瞎,因为高二已经进行了文理科分班,张云起选择的是文科班,但具体不知道是那个班,他在人山人海的公告栏前找了会儿,自己的班没看到,倒是看到了纪灵的。这丫头在118班,也是文科。
“云起,你在找自己的班号?”
张云起听到有人叫他,扭头,就看到带着许久不见的李雨菲站在不远处的地方,手捧着一杯饮料,咬着吸管迎着阳光微笑看他,他楞了一下,笑道:“对啊,还没找到。”
李雨菲说:“刚好我知道,那一起走吧。”
张云起迟疑了会儿,点头说好。
李雨菲转身走在前头,张云起跟在她身后,刚刚开学,路上学生很多,张云起一点也不惊讶的发现,这一路上,没有一个男生的注意力是不被李雨菲吸引的,眼前的女孩也确实好看,穿着花漾雪纺裙,那一头细笔软直的长发下映掩的白皙小脸,在阳光下,透出晶莹的白。
两人很快来到第一教学楼,四楼的156班,李雨菲停下脚步,扭头看张云起,张云起说:“你也在这个班吧?”
李雨菲点头:“对。”
张云起道:“那进去吧。”
张云起率先推门走进教室,他扫了眼教室的学生,有些意外的发现好多认识的人,都是高一年级的老同学,尤其是那一群男生,两个月不见,有点儿分外可亲。
初见也在,她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她也看到了张云起,抿嘴笑了笑,神情淡然而温暖,如青荷初绽。
按道理来说,这个女孩在市一中是极有名声的,尤其是经过百年校庆的那一曲《洛神》和学校里最拉风的男生林子昊的倾慕。只是很奇怪,同学们已经来的七七八八,教室里的位置也没剩下多少,但是初见旁边的位置上并没有人坐。
张云起想了想,直接走过去,走向教室的最后一排,那个区域是以前他在高一168班坐了足足一年的专属宝座,而凯子坐在旁边,正满脸兴奋的对他招手。
张云起的屁股刚刚挨到椅子,就看到走进来的李雨菲,她目光扫了扫教室,最后落在了坐在窗户下的初见身上,没有迟疑,在新班里的男生们有些凝滞的注视下,这个从初中部就很有名气的年纪大美女,背着粉红书包坐在初见的旁边。
那一刻,张云起感觉到教室里的温度似乎炙热了起来,尽管初见和李雨菲这两个女孩互相报以微笑,但男生们丝毫没有如浴春风的感觉,在这个盛夏的尾巴里,似乎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他们。
第十二章 人生谁能一路高歌
在教室里打了半天摆子,张云起才搞清楚了高二文理科的分班规则,以前168班选择理科的学生全部被剔除了出去,分到其他理科班,而像张云起王小凯这一批高一168班选择文科的学生全都在,并且把其他高一选择文科的学生加到这个班里面,形成了现在的高二文科156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