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余青青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靠在床架上说:“雨菲,你跟张云起认识很久了吧,学校里传的你们的事儿是不是真的?”
李雨菲没有应声。
她侧了下头,转身坐在靠窗户的一张空床上,床上的被单整整齐齐叠放着,干净整洁,似乎这铺床的主人不是经常睡这里。
床头旁边放着一本书,是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李雨菲知道这是张云起最喜欢的一本书,她拿到手里打开,看见扉页上写着一个问题:“如果可以,你回到16岁的夏天,在学校操场上遇到自己,还有4分钟打上课铃,你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
这个问题的下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曾经气势如虹希望持剑屠龙的少年,我不会再让你失望了。”
李雨菲伸手摸了摸上面的钢笔字,窗外万籁俱寂,夜幕低垂,她的那颗心仿佛在天空上悠悠的荡。
第四十章 交锋
星期天,冬日晴。
张云起又和薛建忠见面了。
还是那么的亲热,那么的如浴春风。
当然,眼下龙景园罐头厂职工拦街闹事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注意,市长杨家荣亲自出面过问,要求城南区区长薛建忠三天内拿出一套可行性的龙景园罐头厂收购方案,从根本上解决罐头厂的产权问题,债务问题,还有两百多号职工的安置问题。
薛建忠内心压力是很大的。
他有点悔不当初,但心里更多的是对张云起的怨气,这小子办事不太守规矩。
双方在接待室展开初步谈判的时候,简单的客套了几句,他就忍不住说:“张总,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呀。”
张云起听出了霍建忠话里有话,龙景园罐头厂职工闹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前边谈的承包经营方案一直架在半空中没进展,他又一直不露面,王贵兵陪着薛建忠东拉西扯,就是定不下来。
霍建忠对此有想法很正常。
张云起笑呵呵的:“没办法,最近一直在忙,马上期末考了,学业重要。”
这个逼装得霍建忠哑口无言。
过了好一会儿,区长大人才皮笑肉不笑地说:“说起来我那个儿子也在市一中念书,成绩还不错,不过跟你一比可真的是有点儿上不了台面了。”
“霍区长过奖。”张云起笑笑,觉得霍建忠太看得上他儿子了,他儿子叫霍小光,在市一中鼎鼎有名,坏的流脓。
霍建忠又道:“张总,对了,前面咱们谈的是承包经营,怎么突然改变想法要收购龙景园罐头厂?”
张云起道:“这个主要还是想替区里和霍区长分担一些烦恼,承包经营不能解决罐头厂的产权问题,也没有固定的盈利保证,又要平白挖掉城南区地方财政的收入,风险大,直接收购的话,可以减少区里的财政负担,罐头厂也可以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走向市场,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毫无疑问,不管承包经营还是直接收购罐头厂,张云起都是为了赚钱,但霍建忠觉得这个家伙的这番话还是有见地的,符合目前的国家政策风向。
从1979年开始,国企改革经历了第一阶段的经营权改革和第二阶段的所有权层面改革,在所有权层面改革当中,有一种重要的思路就是国企改革的产权制度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张云起前面提出的企业承包制。
城南区其实也有不少这样的企业,在承包制推行伊始,确实调动区里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区里经济的发展,亏损面也逐年下降,但是在推行承包制期间,却出现了企业增效、经济增长、地方收入反而下降的状况。
霍建忠经常读报,他就发现这一两年来全国各界都在强烈批评和反对承包经营制,一种普遍的批评认为,在经过了放权让利之后,国家财政已无力继续让利,而承包制又必须向企业做了更大幅度的让利,致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
当然,霍建忠个人觉得,承包制最大的弊端是对企业行为的约束是软的无力的,企业只负盈,不负亏!这就造成了企业承包者的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行为”。
所以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国家的大方向是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在今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
说来说去,从产权上动手才是目前国企改革的大趋势。霍建忠很清楚这一点。不过龙景园罐头厂采取承包经营制也好,搞产权改造也罢,他都觉得可行的原因是资方决定的,龙景园罐头厂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人投资,什么改革制度都是空口白话,但两百多张嘴巴却是实打实的等着救命!
这也是霍建忠觉得张云起办事不地道,但眼下拿他没有办法的原因,尤其是经过了昨天龙景园罐头厂职工闹事的事情后,安抚罐头厂职工尽快脱困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于是连夜制定了两个收购方案。
霍建忠拿了一份资料递给张云起,道:“关于贵公司收购龙景园罐头厂的事情,区里面也根据实际情况连夜进行了探讨,初步定了两个方案。”
“霍区长请说。”
张云起接过资料翻阅了起来。
霍建忠道:“我说个大概情况,第一个方案是把全部资产卖给贵公司,区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第二个方案是罐头厂的国有资产由贵公司全部买断,区政府不再控股。土地有偿使用,缴纳土地使用费。张总,你对这两套方案有什么想法?”
张云起听到这话乐了。
他怎么可能没有想法,直接合上资料说道:“既然谈具体的收购方案,那我就直接说了,霍区长,龙景园罐头厂的情况我也有做过调查,第一点,龙景园罐头厂的生产设备相当落后,只有一条70年代的罐装线,不仅生产速度慢,而且极大提高了人力成本,导致一个小破厂居然需要200号工人。”
张云起看着霍建忠的脸色,继续说道:“第二点,就我所知道的,龙景园罐头厂的地皮、厂房、机器、商标、库存等等全部资产都加起来,评估价是1100万,但同时欠了庞大的外债,银行500多万,供货商300多万。而目前龙景园罐头厂已经停产7个月,停薪11个月,加上这两百多号职工的工资,已经资不抵债,接近于破产的边缘,又或者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张云起说的这些都是实情。
如果不是这样,市政府不会求他接盘。
当然,眼下除了他,也不会有人接盘。
因为收购龙景园罐头厂意味着背上近千万的债务,如果还要恢复生产,安顿员工,所需的花费肯定远远超过设备和厂房本身的价值。虽说罐头厂那几十亩地皮位于市中心,毗邻裕仙街,距离湘南学院不远,未来的商业开发价值不可估量,但在这个年代,江川市有这个远见的人应当是极少数的,按照一般人惯有的逻辑来说,花那么大的代价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国企,还要伺候一帮子效率低下的国企职工大爷,肯定是完全不如重新开厂的。
然而现在,霍建忠给的两套收购方案里都凭空挖掉了土地这块的价值,大大降低了罐头厂的收购价值。在张云起眼里,如果没有那块地皮,罐头厂的价值是负一千万,他不知道是不是上次谈承包经营没给好处,霍建忠故意拿捏他。
不过想了想,张云起又觉得不大可能。
霍建忠的政治嗅觉不至于那么低,气度不可能那么小,经过昨天龙景园罐头厂职工闹事的事情后,他应该清楚他的处境不太妙,市长杨家荣肯定会质疑他的办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尽快配合自己接盘龙景园罐头厂安置好200号职工才是他的燃眉大事。
这么想来,霍建忠不愿意把地皮纳入整体收购方案当中,大概是因为产权改革这个禁区他还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93年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才刚刚拉开序幕,卖国有资产本身就容易让人质疑搞私有化,引起社会各方的反对和指责,动不动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败家子”、“千古罪人”、“私有化的突击队长”……每一项帽子都能压死人!
霍建忠不敢做“霍卖光”是正常的。
张云起能说什么呢?诚然,国企产权制度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国有资本流失,滋养了一大批钻进国家的心脏部位汲取巨额财富的吸血鬼,但是这场浩荡的改革运动的伟大功绩不可抹杀,它没能阻挡大型国企进行资本垄断,但至少让一大批中小企业完成了投资体制的改革,养活了千千万万个像龙景园罐头厂那两百多号吃不起饭的普通工人。
是非对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张云起不是白莲花,改革大潮滚滚向前,没有人可以阻挡,自问问心无愧就好,他继续道:“霍区长,在龙景园罐头厂接近破产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收购,不但要承担近千万的债务,公司还要投入巨额资金安顿职工和恢复生产,所以如果地皮不包含在收购方案里面,甚至还要缴纳使用费,你觉得这个罐头厂值一千万吗?这个不合理,恐怕要不起。”
霍建忠也知道张云起说的是实情,咳嗽了两声说:“张总,这只是初步洽谈,你可以提你的收购方案。”
张云起道:“我的方案是收购龙景园罐头厂的全部资产,包括地皮。”
霍建忠道:“那你愿意出多少资金?”
张云起道:“这个没有。”
霍建忠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张云起重复道:“0元收购龙景园罐头厂全部资产。”
******
第四十一章 爱过
摸着石头过河。
这句话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浩荡历史之中的一句经典名言,那些年在墙体宣传栏和电视新闻上经常能看到听到,后世很多人都以为,这句话是我们伟大的总设计师说的,其实不是,他出自于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奠基人陈耘,然而不管是谁说的,这句话都充分的说明了一点:国有企业改革是不断试错、改进、再试错、再改进的过程。
在这个不断试错改进的闯关过程当中,步子迈得大的地方政府是会遭受非议的,工人们闹、调查组突击检查、社会舆论扣“资本主义走狗”的大帽子,因为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场运动会将中国带向何方,也没有人敢笃定这场运动就不是下一轮十年浩劫。
张云起自然是个例外。
他知道。
他甚至是知道再过20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巨擘之一,新制度经济学鼻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里·科斯,都会在他撰写的《变革中国》提道:“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运动,是二战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
当然,就眼下的情况来说,张云起也很清楚霍建忠没有直接拍板的勇气和权力,他提出的这个龙景园罐头厂收购方案,说白了点就是白送,这在眼下的江川市乃至于整个湘南省的国企产权改革当中,肯定是绝无仅有的头一例。
要知道,这可不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持续深化的九零年代末期,九零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全国各地到处都是“霍卖光”、“霍送光”。
然而在93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才拉开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开了没一个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才刚刚颁布,各地方政府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城南区区政府接受他的收购方案,口子开的相当大,步子迈的相当大,如果改制效果不成功,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在社会上带来非常大的非议和反对,霍建忠他顶不了也不可能敢顶!
但眼下的现实情况是,龙景园罐头厂近千万的债务就挂在那里,两百多号衣食无着的职工等着吃饭,除了张云起,即便是白送,江川市也没有资方敢接愿意接!
这事儿,已经由不得霍建忠来抉择了。
说实在的,他现在很难办,张云起在根本性问题上寸步不让,那就没法继续谈下去,他只能依照张云起提出的龙景园罐头厂收购方案准备向市政府领导汇报,至于眼下,双方经过初次探底之后,也没啥好掰扯的,直接鸣金收兵。
离开接待室后,张云起和一起来的王贵兵谈了谈公司的筹建。新公司注册、找办公地点以及办公室装修,这些事情很繁琐,他管顾不过来,让王贵兵负责操办。
走到门口的时候,张云起又想起一件事情:“对了,回头你找找段永平帮个忙,在那边搞一辆豪车,到时候把车折进新公司的资产里面。”
王贵兵老早就在研究买车的事情了。
他堂堂一个副总,骑摩托车老觉得太掉价,这段时间都是打的士。
他就一直琢磨着买辆桑塔纳,十来万,贵是贵了点儿,但也没啥,主要是开出去绝对拉风!
现在老板要以新公司的名义买豪车,这个好!不过这年头国内找不到几家4S店,买豪车基本靠“进口”,但他知道相比于内地的那些二道贩子,沿海发达地区开风气之先,这玩意儿多,还特么的便宜,有路子随随便便能打个七八折,因为不用交关税。
他问道:“老板,你中意啥什么价位什么牌子的,二十来万的帕萨特怎么样?”
张云起觉得这家伙有点瞧不起人:“不怎么样,起步价60万的,挑公爵宝马虎头奔这几个牌子。”
王贵兵心惊胆战的竖大拇指:“大气!老板!”
******
一天后,是酸爽的星期一。
张云起又开启了自己苦逼的求学之路。
英语老师洛琳是越来越漂亮感性了。
她每周的英语辅导课一直风雨无阻,张云起也没有辜负她的一番好意,从不缺席,也很认真,没事的时候,晚上回家会跟妹妹春兰一块儿搞搞学习,英语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不过或许是渐渐熟了,也可能是张云起比较成熟,在辅导之余,洛琳跟他聊天的范围越来越广,生活、人生、梦想、家庭,都能有一搭没一搭的扯一会儿。
私下里,两人像忘年之交,但张云起可没其他的想法,人家庭幸福美满,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不过和这样的女人聊天也确实比较有意思,能深入!因为她成熟、知性、略显饱满,有思想,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晏诗倒是还是一样的丑。
当然,再丑的人都是人!都有人权!都不应该受到歧视!都有向学霸张云起请教题目的权利!
张云起对待晏诗的态度是真好,教她做题目的时候,耐心得像前世教他亲妈玩微信,没辙啊,这小妹纸容易自卑,又老是爱找他请教题目,稍有不慎就会让她感觉到人生一片晦暗。
老班王明榛依然活的像世外高人,当这老头子的学生,座位自由换,班长轮流当,成绩考得再差也不会挨骂,只要不违反规矩,几乎就是放养,除了吹着两撇玩世不恭的小胡子在讲台上装逼,他也从来不鸟人,那怕是在厕所便槽前,也总是一副老子要日天的吊样。
班上的女生们每天的话题还是充满了幼稚的趣味,一到课间的时候,就把对某个明星的鸡毛蒜皮当成一个很时尚的、很前沿的话题来谈论,并以此炫耀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或者以做了哪个明星的粉丝为荣。反倒是王小凯,经常能说出一些发人深省震耳发聩的高见。
打个比方,有一次张云起在男生宿舍睡午觉,王小凯在上铺看《毛选》,睡在下铺的田壮壮拿着几张纸看的津津有味。
那是一本黄色封面的武侠小说,只不过被班上男生撕成了无数份,撕份也充满了抖腿大军的无穷智慧,极其有章法,每一小份前几页必有“惊心动魄的大战”描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