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少年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邓丁
90年代是中国彩票最火爆的年代,在江川的一些广场上,经常能看到人潮汹涌,大奖成堆,武警保安左右护卫的火爆场面,近在眼前的奖品和获奖者催化了市井百姓们购买彩票的热情。张云起至今还记得,前世有一次云溪邻村有个人在封阳县城刮了一辆面包车,这消息迅速蔓延方圆几里的村庄,顿时就炸开了锅,老百姓们纷纷涌入封阳县城刮奖,就连他那勤俭的老妈也眼馋不过,带着发大财的梦扯着他去了,然后刮了一个面盆回来。
他说道:“这事情由李厂长负责,回头跟民政局对接一下看看,有问题就请杨市长出面。龙景园刚刚转让,政府还是要给予一定政策支持的。”
李季林点头说成。
走彩票这条路线他觉得相当可行,尤其是有点后悔以前怎么没想到,反正和民政局都是国家单位,当初这事儿好摆平的很,如果能把罐头当做彩票安慰性质的奖品,那就是一条固定的大销路。
张云起又说道:“第三,全民营销,龙景园罐头厂238名职工现在不都闲的没事干吗?过年前,给他们补发放一个月工资,但如果想要多挣钱,过个有吃有喝的好年,就全都得给我动起来卖罐头拿提成,包括爹妈叔姨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可以拉来卖罐头,至于怎么卖,去哪里卖,自由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这里我就一句话,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能卖罐头的就是好职工!我们要给高提成,还要搞评比,每周张贴销售红榜贴在龙景园厂大门口,广播宣传,拿出一笔钱出来表彰销售冠亚季军。”
张云起的这一番话,让众人的销售思路陡然清晰起来,大家都在笔记本上记录,不过装模做样也好,郑重其事也罢,他的想法当然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但确实有框架,有方向,能激励职工。
张云起道:“谁是市场科科长?”
这时坐在会议室靠后门一侧的一个青年兴奋的站了起来,毕竟是第一个被老板点名的,格外积极:“张总,是我,赵腾峰。”
张云起点头:“从现在开始,你负责的市场科正式解散。”
赵腾峰整个人都蒙了,他没想到老板第一个点名找他,竟然就是为了告诉他这个噩耗!过了许久,他才不甘心问:“老板,解散市场科的理由是什么?”
张云起乐了,反问:“几十万箱罐头卖不出去,要这个市场科有何用?”
赵腾峰面红耳赤:“那怎么安置市场科的那些职工?”
张云起道:“现在龙景园罐头厂是全员营销,全员跑市场,每个人都需要凭本事吃饭,你市场科更应该首当其冲!在明年开春开工之前,销售排名前三十的职工全部纳入联众,升职加薪,成立专门的罐头事业部负责龙景园的全线产品销售,由张秋兰张总带领。联众是一家专业的贸易公司,我相信他们在销售这一块更加专业,有更多的销售渠道。至于现在市场科的那些职工,明年开春动工时,销售业绩进不了前四十名的,全部给安置费下岗分流!”
说到这里,张云起在寂静之中盯着勾着脑袋的赵腾峰,问:“赵科长,这个业绩目标,你和你的团队没问题吧?”
“没问题!”赵腾峰咬着牙说的这句话。
“很好。”张云起扭头望向其他面面相觑管理层,又问:“谁是宣传科科长?”
“张,张总,您好,我是宣传科科长廖辉。”一个矮胖矮胖的青年站了起来,三十来岁的样子,头有点小秃,大冬天的,额头上竟然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张云起道:“廖科长,关于龙景园职工销售罐头的具体实施方案由你这边起草,今晚七点前交给王贵兵王总,等我这边审定之后,明天早上九点下达到每一位龙景园职工手中,立即实施下去。”
说完之后,张云起见廖辉没有作声,他那张肥脸上的表情十分便秘,问:“有问题?”
廖辉说:“张总,这,罐头厂停厂那么久了,副科长和两名职工现在都不在,手底下没人,有些资料我还要去找,今晚出来,怕有点赶。”
张云起“哆哆”敲了两下桌子,说道:“这是我在这里最后一次强调这句话:龙景园是一家全资民营企业,高效是对这家企业全体员工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以前罐头厂的那种一个命令政策半个月都不能落实下去的情况,请诸位不要让我看见。当然,廖科长,你也可以说这么短的时间这个方案你做不了,可以,让隔壁联众宣传部做。”
廖辉脸都红了。
面对这个强势的老板,他知道他只要敢说做不了,大概下一秒就可以打包滚蛋。
******
Ps.发烧,晕晕乎乎写的这章,也不知道写的好不好。
第五十章 屈服
在一家公司里面,大多数上班一族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就是老板或者是上级关于你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导致你神经敏感,他夸你一句,你能高兴半天,他说你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会忿忿不平觉得工作就是浪费生命。
这就是上位者施加的压力。当有一天你混到那个份上,你能给一个人绝大好处,也能让他转瞬间一无所有。那么,你对他自然就能够形成这种压力。然而,在一家正常的大公司,靠这种压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那绝对不是很好的上下级关系。
对于张云起来说,这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只是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初期见面和和气气的,这群在国企呆惯了的老油条根本不会把他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做到上行下效,绝对的服从。另一方面,他需要借助联盛入主龙景园的契机,在极短的时间把人心涣散龙景园罐头厂职工拧成一股绳,解决罐头积压的几十万箱罐头。
这是眼下联盛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别看联盛的门面工程搞得大气上档次,实际上面临的局面十分凶险艰难,核心问题还是资金有限,联盛筹建资金150万元,一辆虎头奔就花了75万,牌照10万,加上办公室租金还有按照张云起高标准的装修要求,直接干掉了一百来万。
眼下,联盛账户上趴着的钱不多,什么报纸打广告电视台打广告卖罐头,没钱都是扯犊子,但是,如果不能在年底前把积压的罐头卖掉回收一部分资金,向市长杨家荣和职工们拍着胸脯保证的正月初八罐头厂恢复生产的承诺,只会是个笑话。
但虎头奔必须买,联盛装修也必须大气上档次,如果说后世的人虚荣浮夸,那么现在的人就是愚昧加虚荣浮夸!从来都是看车看衣不看人。
有一辆豪车,绝对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以前那会儿,龙景园罐头厂的有些职工见过他,知道他是张秋兰的弟弟,但是能把他这么一个高中生跟龙景园新老板的身份对应起来的寥寥无几,前两天,张云起就听姐夫牛奋跟他说,罐头厂的一些职工跟人吹牛逼聊罐头厂转让给联盛的事儿,张口闭口就是知道我们罐头厂的新老板不,开上百万虎头奔的,整个江川市唯一一辆!豪吧?
豪不豪张云起自己都不能论断,但至少从这一点上看的出来,到目前为止,龙景园罐头厂的职工对联盛是相当认可的。
趁着这股势,张云起得让整个龙景园罐头厂的人都动起来,搞人海战术,在年前这段时间给他卖力卖罐头,所以,他首先就得让这群龙景园罐头厂管理层完全听命于他这个新老板,如果短时间之内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那成,给劳资屈服!
“财务科科长,明天你需要把工资给罐头厂全体职工发放下去,我还需要一份近两年来罐头厂详细的财务报表,资产盘点表,具体的你跟联盛的财务对接。”
“采购科科长,你需要把以前欠款的罐头厂供应商资料整理出来给我,按照欠款由高到低来排,还有,你这一块的工作以后由牛奋牛总分管。”
“人事科科长,你给我制定一个考勤制度出来,从明天起,所有职工都必须按时上班考勤。不愿意配合公司政策卖罐头的职工,就给我打扫厂子卫生拔草扫路,总之,请不要再让我听到哪个职工待在家里或者是跑外面卖红薯卖烧烤赚外快,否则,请你直接向我提交辞职报告!”
……
一条条命令下达下去,除了张云起的声音,会议室里只有“收到”这两个字。
不再有质疑,也没了推诿。
会议的最后,张云起叫张秋兰把最重要的罐头销售奖励方案今晚弄出来:“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奖励方案得大气,必须能充分调动职工们的销售热情,这样吧,10个点起步,25个点打顶,卖出去一定数额还有叠加现金奖励,按阶梯式来搞。张总,今晚7点前把方案做出来,我审定之后,明天交由龙景园宣传科发放到每一位职工手中。”
在座的龙景园罐头厂科长全程听着张云起不容置疑的指示,一个个都把腰板挺得笔直,他们算是领略到了这位年纪轻轻的罐头厂新老板的大手笔,大气派,大魄力,前面那一连串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加超高的提成方式,完全就是不计成本的霸王硬上弓!
要知道,如今市面上的那些罐头产品价格本来就是一降再降,利润奇低,再被他们老板这么一搞,那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单论他们龙景园罐头厂的情况,如果罐头堆积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等过期了可是一根毛都收不回来,所以,现在就算是亏本卖了,至少也能快速去库存变现,回笼部分资金。
以前李季林当家做主那会儿,如果他敢这么搞,罐头也不是说完全卖不出去,有了资金,龙景园指不定就还有生路。可惜,他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的魄力,更没有这位新老板的强势果决和说一不二。
在座的都是龙景园的老职工了,罐头厂有哪些问题,他们门儿清,但真要说怎么去根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都能唠上一天一夜,不过,有一点是明摆着的,龙景园罐头厂作为一家刚刚被收购净资产接近负数的“破厂”企业,想要起死回生,确实需要这样一位强势果断的领导人。
亦如此刻,高坐首席的这位年轻人,他根本就不理那些纠缠不清已乱成麻的问题,完全信任自己的判断,直接决策,下面的人只需要执行,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天天开会天天嘴巴干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李季林被架在上面是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下达一个指示也难以落实到位,试问在这样的情形下,厂子还要怎么去发展?
离开会议室的时候,龙景园罐头厂的管理层们再没有来时的高谈阔论,有的科长心事重重,有的科长眉头紧皱,也有的科长踌躇满志。
只是,在这位强势又有主见的大老板的领导之下,龙景园的未来俨然已经迎来了全新的转机,而他们,再也不会有天天喝茶看报纸的悠闲日子,他们,正站在转机口淘汰和更进一步的分界线上。
尤其是当他们乘坐电梯来到燕泉大厦门口,准备前去参加联盛在春华大酒店准备的酒宴,看见那辆挂着湘08.88888车牌的黑色奔驰S320出现在大门口,接他们那位年轻的大老板离开时,那样的感受,格外的强烈。
******
第五十一章 最怕我甘愿
1993年的冬至,是在刺骨寒风中来的。
这一天的张妈大早就起来忙碌了,她先是在市一中的鱼粉店子里熬制鱼汤,准备榨粉和调料,去菜市场买了晚上包荞麦米饺需要的墨鱼猪肉和韭菜大葱,做完这些,又走路回家,给小小穿衣服,梳头发,挨个叮嘱一个个打扮的干净利索忙赶着出门的子女们,晚上早些回家,最后,她还给张秋兰打了一个电话,嘱咐她带外孙天天早点回娘家过冬至。
直到这时候,张妈才算是结束了冬至这天第一阶段的工作,她换了衣服,一边往鱼粉店走,一边开始念想着今晚一家人过冬至的一些事情。
其实,按理来说,如今的老张家吃穿不愁,早已经过上了那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富人家生活,可张妈有时候总觉得心里面空空的,相比于以前苦穷那会儿,五个子女已经没小时候的亲热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除了还不晓事的小小,个个都有自己的盼头,家里总是冷冷清清的,一家人好好坐在吃一顿饭也实在不容易。
云起是管顾不住了,嘴巴子会说,办起事情来又叫人一等一的刮目相看,干点啥都指不上他的不对,很多时候晚上回家,他第一句话常常是:“妈,我在外面吃过了。”
秋兰呢,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本来回家的次数就少,现在做了老板,更不消指望,娘家门都摸不着,那些几百上千块的衣服保健品倒是隔三差五叫牛奋往家里稍。
剩下两个女儿,小小贪玩,天天泡在零食堆里,不省心,春兰倒是好,这闺女打小懂事上进,不爱玩,上学就好好学习,放学就帮她看鱼粉店。
最叫张妈忧心的是云峰。
如今的云峰已是事业上的大忙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市二中鱼粉店忙事,晚饭也在那边解决,最近这些时日里,又谋划着要在市六中开第三家鱼粉店,已经在准备招人租门面装修。
张妈看着这个大儿子没明没黑地操劳事业,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不管不顾,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云峰和晓楠好的事情,她是知晓的。
本来还很高兴,晓楠那个女娃自然是没得说的,吃公家饭的教师,人又好,心地善良,整个龙湾镇的十里八乡,绝对挑不出第二个来,张妈心里是一百个满意,然而时间一久,她就看出了点味道,两个娃娃的感情一直没有进展,更不消说谈婚论嫁,云峰又总是不愿跟她提这事,最近这些日子,都没有看见他来市一中和晓楠见面谈感情。
张妈心里急呀!
眼看着年关又到了,这个大儿子直接奔着25岁去了,村里那些和他同岁的后生,哪个不是婆娘热炕头娃娃打酱油?明明年纪已经到了山梁上,明明心里也有晓楠,他却丝毫还没有想要成婚的念头。
这已经成了张妈的一块心病。
再这样熬磨下去,迟早误了儿子一辈子的大事!所以,最近她心里一直想着,无论如何,这桩事情都应该定下来了,有个说法了。
刚好,今天冬至,可以把晓楠叫到家里来好好唠唠,所以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张妈就特地拉着张云峰嘱咐说:“冬至学校不放假,晓楠一个女娃娃在学校怪孤单的,晚上叫她回家一起吃荞麦米饺。”
张云峰“嗯嗯”两声,夹着包出门,也算是应了下来。
然而,晚上回来的时候,张云峰还是和早上出门的时候一样,一个人夹着包,只是脸上多了些许冬日的风霜。
这叫张妈好不失望,问:“晓楠呢?”
张云峰一脸疲倦地说:“不来了,人家在她二叔家里过。”
张妈默然无语。
过了半晌,她才叹着气回厨房,“砰砰砰砰砰”剁起了肉馅。
那时候张云起正坐在客厅里,跟小小用小霸王电脑学习机玩《超级马里奥》,他老妈的声音挺大的,他全听进了耳朵里。
他发现自打上次张国瑞上来江川找大哥张云峰谈过一次后,大哥跟张晓楠的联系好像就没以前那么热络了,印象之中,张晓楠都好长一段时间没来家里吃过饭。
其实那次他还多嘴劝了大哥一句,那什么来着:人,得他妈的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大哥倒是当真听进去了,一头扎进卖鱼粉的大业中完全不知道回头是岸,一天到晚都在市二中那边忙事业,也就晚上回家和早上出门的时候,兄弟俩能打个照面,大哥人又跟闷葫芦似的,除了跟他说说鱼粉店的一些问题,感情方面的烦心事,一律憋在肚子里。
现在大哥和张晓楠是什么个状况。张云起实在不大清楚,而且有一点他也挺不能理解的,要是搁以前家里穷那会儿,确实配不上人家,被张国瑞嫌这嫌那,也只能咽着这口窝囊气,然而现在,她张晓楠一个公派教师加教育局副局长亲侄女的身份,难道真就那么金贵吗?他家也不差嘛!真搞不懂大哥有啥好纠结的,行就行,不行拉倒,他看着老妈那样的神情,再这样下去怕不得气坏身体,这件纠缠了那么久的事情,不管好不好,确实应该有一个了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