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总想抛弃朕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延琦
宇文泓抚抚她的背,道,“今次太后并没有传朕去见她,也未派人去乾明宫,看来并未意见。放心,这是已经入了宗正玉牒的,不会有变动。”
静瑶不由得有些奇怪,太后这么安静?
似乎不太像她的作风啊……
今次福宁宫风平浪静,宇文泓其实也有几分纳罕,他自定下主意时,就做好了准备迎接太后的质疑,没料到太后居然没什么反应……
莫非母后已经想通了?不再干涉他的事了?
这个猜测叫宇文泓觉得宽慰,然而静瑶却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那日洗尘宴上太后的打算落了空,那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这老太太这么要面子的人,都能把宾客闪下自己先行,可见心中怒火,况且今早还又叫了邹淑仪分她的权,怎么看也不像是没有意见的样子啊?
她还想同宇文泓说些什么,抬眼看向他,却见他一脸惬意,半点没有担忧的样子,她只好暂时将话憋住。
太后究竟怎么想的,她也不确定,现在提醒他小心,万一他并不当回事,没准儿还会叫他不开心。
毕竟这是亲生母子。
可她又怕太后憋着要使什么大招,一时间犹豫不定,只好自己琢磨。
他此时衣襟微敞,她的长睫毛忽闪,带起胸前簌簌微风,他垂首下来,在她耳边哑声问道,“怎么还不睡?再不睡,小心朕……”
他话未说完,吓得她赶紧从他怀里撤了出来,迅速拉上被子闭上眼,说,“臣妾困得厉害,陛下也早点歇着吧,明日太后寿诞,您可要出面的。”
宇文泓却勾唇一笑,从背后贴了上去,仍然将她拥住,共同入了眠。
~~
打铁要趁热,喜事也不能拖,为了防止太后再使什么幺蛾子,静瑶决定赶快帮李尚林把亲事定下来。
左右万事俱备,只看大理王后肯不肯点头了。
趁着刚刚晋位的热乎劲,静瑶做东,在棠梨宫里设宴,道是梨花开得正好,邀请大理王后与段菁菁过来赏花。
段后很给面子,接下邀请后,便携段菁菁如约而至。
此时的棠梨宫正是梨花如云,馨香四溢。
段后与女儿踏进院门,顿时被这美丽的景象吸引,静瑶得了通传,亲自出门迎接,同段后道,“万分感谢王后与公主赏脸莅临,二位到来,真是让棠梨宫蓬荜生辉。”
王后笑道,“贵妃娘娘客气了,久闻棠梨宫大名,能来此做客,是我们母女的荣幸。”
说着示意身边的女官上前,递上准备的礼物,又道:“昨日听见了娘娘的喜事,小小礼物为娘娘道贺,不成敬意。”
静瑶打眼望去,见是一对冰玉手镯,质地极为通透水灵,一看就是上上乘的宝贝。
她赶忙叫人接过,谢道,“王后实在客气,快请移步进去歇息吧。”
王后点头,随她往里进,段菁菁则乖巧跟在身后。
段三公主今日出奇的安静,她心里知道今日的会面意味着什么,因为关乎自己的终身,是以格外娇羞些。
梨花园里有座沁香亭,在此赏景饮酒两不耽误,静瑶亲自把段家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12
母女领到此处,主宾分别落座后,叫人烹茶。
几杯香茶过后,客气话也说的差不多了,静瑶便咳了一声,同王后道,“请恕我失礼,其实今日邀王后前来,还有一桩要事相商。”
“哦?”
其实一听她说这话,王后便有预感了,点头道,“娘娘客气了,请但说无妨。”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为了感激众仙女们的支持,今天微薄相册又更新啦2333。
为配合严打,中间某省略段落,移至微薄延琦l相册《蜜里调油》。
作者君:鱼儿,你还是要相信亲妈的,一出场就给你发一辆豪车。
皇桑:没。过。瘾。。。。。
第一百零九章
见大理王后应下,静瑶便道,“去年三公主来我大梁做客,我们相处过一段时日,心中十分喜欢公主的率真坦荡。我一直有个私念,今次难得见到王后,想征得您的应允。”
“我娘家有个弟弟,如今正是弱冠之年,别无长处,胜在品貌尚且端良。去年在科考中得了功名,如今有幸得陛下赏识,在朝中任职。今日斗胆,想代他向王后提亲,求娶三公主为妻,不知您意下如何?”
其实这些情况,不仅那日段菁菁亲口交代过,王后这几日也私下调查过,确定李尚林确实是个难得的好青年,她心里也放了心。
方才静瑶说有事相商,其实王后便猜的差不多了,心间有所准备,此时不慌不忙,笑答说,“娘娘过谦了,李公子着实是个人才,菁菁大了,这婚事也是该提上日程。只是有件事不知娘娘是否了解,我大理国自建国一来,一直奉行一夫一妻,男子除过妻子,不得有其他的女人,否则会以通奸罪受处。菁菁从小在此种环境下成长,我们自然也希望她的夫君能遵从我们的章法,娶了她后,绝对要敛心性,不可处处留情。否则,就算大梁富庶繁华,我们也绝不舍女儿远嫁。”
王后也算实在人,并不多周旋,这番话是娘家人该有的态度,也是他们大理王室的底线。
王后其实很满意李尚林,尤其昨日听闻,李家跟着这惠贵妃一同受了封,心间便是了然了,看来这大梁皇帝也是有意促成这门婚事。
既然李家已经成了侯门,又有贵妃及皇长子在宫中支撑,想来这荣华富贵的基石也已经够硬了,门第没有了问题,方才所说的那一点,就成了她仅存的忧虑。
在王后眼中,这大梁哪哪儿都好,就是三妻四妾实的陋习叫人难以接受,菁菁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苦,若是在这样的大事上吃了亏,那她非得心疼死。
所以得先说好,若不能保证对她的女儿一心一意,那谁也不用谈。
王后亮出了自己的原则,语气或许有些微微的硬了,但静瑶并不介意,她也是女子,也是母亲,非常理解王后的想法,甚至……有些羡慕段菁菁。
她点头道,“我甚为认同王后的话,此前也专门同舍弟提过此事,他亦深知贵国此项风俗,曾在我面前保证,若能尚三公主,定会一心一意对她。”
大理王后点了点头,有了这个保证,还算满意。
自古求亲之事急不得,需要给人考虑的时间,静瑶明白这一点,也没打算大理王后当即就能应下。
说完这个,她主动举杯道,“怀恩候府诚意求娶,万望王后能认真考量。我饮酒不便,只能以茶代酒,这一杯,敬王后。”
王后也应声举杯,道:“贵妃客气了,我会同国君好好商议,一定尽早给您回复。”
静瑶道了声谢,喝过这杯茶,此事就算先搁下了,她已经表达诚意,成不成,就看王后的意思了。
终于进展到成亲这一步,段菁菁忍不住在心底雀跃欢呼,只是碍于母后在旁,不敢轻易显露欣喜,任凭着静瑶同母后商议,自己并不插嘴。
知道棠梨宫里有小婴儿,段后也没有过多打扰,简单用过一些酒菜,便带着段菁菁告了辞。
回程的轿辇上,王后神色如常,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的模样,虽然知道母后一贯淡定,但事关自己,段菁菁却无法按捺。
母后是怎么想的?刚才惠贵妃已经将话说的十分诚恳,母后究竟同不同意呢?
她在旁边觑觑母后的脸色,欲言又止。
王后察觉到了,半阖着眼皮瞧她,淡声问,“怎么了?”
段菁菁抿抿唇,酒窝闪了闪,厚着脸皮问道,“母后,您告诉儿臣,您是怎么想的……”
瞧这副沉不住气的模样,王后叹了口气,“一看就叫人吃得死死的,往后成了亲,可怎么好?”
往后成了亲……
这叫段菁菁眼睛一亮,顾不得害羞,先兴奋问道,“母后同意了?”
王后睨她一眼,似笑非笑,“同意什么,你的终身大事,不必问你父王的意见啊?等有空了我同你父王去信,看看他怎么说。”
母后没有直接否定,必然是有戏的,段菁菁高兴起来,一不做二不休,决定继续厚着脸皮黏缠,抱着母后的胳膊道,“惠贵妃还等着呢,咱们不好叫人家等太久的,您别等有空了,回去就去信,好吗?”
哎,这小女子动了春心,可真是一刻都留不住。
王后叹了口气,轻点女儿的额头,却终是没说不字。
罢了,她也年轻过,能理解女儿的心情,倒还好,看来这李尚林,倒像那么回事。
~~
眼看着自己的寿诞在即,却冷不防的到晋封李妙淳的消息,此时的太后甚为诧异。
当着诸位宗亲,太后还强撑着,等这福宁宫里清净下来,老太太的脸色就没法看了。
临近晌午,前来请安的人终于散了,侍茶的春桃送了莲子羹来,瞧见暖榻上的太后脸色阴沉,一股子怒气要发作的模样,吓得大气不敢出,匆忙搁下碗盏,便匆匆退了出去。
韩嬷嬷心里头暗叹,上前请示道,“娘娘,甜羹做好了,您吃一碗吧。”
太后终于肯出声,却是冷笑一声道,“陛下可真是愈发厉害了,封个贵妃就跟家常便饭似的,连招呼也不打一声,眼中大约没有哀家这个母后了。”
韩嬷嬷虽是太后的人,却也清楚着呢,皇帝敢同太后打招呼吗,以太后对李妙淳的看法,封妃都是不该的,更何况现在是贵妃。
但心里头就算清楚,也不敢明说,韩嬷嬷试着劝道,“陛下甚是喜爱皇长子,常言道母凭子贵,此次册封,大约念在惠贵妃生养皇长子的功劳。太后这几日宫里热闹,陛下此举,是喜上添喜啊……”
“荒唐!”
韩嬷嬷话未说完,只听太后打断道,“哀家做寿就做寿,这个节骨眼儿,叫李妙淳来凑什么热闹!你甭为他们说什么好话,哀家心里清楚,他这是因着那日哀家给他说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13
亲的事,故意跟哀家作对!越知道哀家看不上她,越来抬举她!”
这话里怒气尽显,可实在不妙,从前太后再怎么生气,好歹也不会说皇帝什么,今次可倒好,对皇帝的不满尽显。
幸亏这殿中没有外人,否则若叫外人听了去,还不知要生出多少风波来。
哎,太后自己的孩子,别人能说什么呢?韩嬷嬷只好无力劝道,“娘娘可千万别生气,明日可就是您的寿诞了,今次陛下特意下旨大办,宗亲们进京,连番邦都派了使臣来,您可得高兴,否则岂不叫外人看了笑话?”
太后哼道,“哀家的笑话他们还看少了吗?哀家好心好意要给他定下段家那个丫头,结果呢,他丝毫不领情……”
总算提起那夜的事了,这才是太后生气的起因。
韩嬷嬷试着劝解,“奴婢也知娘娘是好心,可是您看,这段三公主也说自己另有意中人呢,想来就算陛下愿意,她也未必就愿意啊。”
太后冷笑,“她不愿意?国家大事面前,还有她不愿意的余地?哀家看上她,是她们大理国的福气,否则她还以为我大梁国土上选不出来贤良淑德的贵女来当皇后?”
话说到此,太后又忽然一顿,隐约觉得情况有些不对,赶忙问道,“听说皇帝此次,还一并给她那个死去的爹追封了爵位?”
韩嬷嬷点头,“回娘娘,听闻,陛下的确给惠贵妃的父亲封了怀恩候。”
太后听完后沉吟,“一个死人也能追封,皇帝此次这样大手笔,到底是想干什么?”
这话可叫韩嬷嬷不太好接,到底要干什么,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抬眼去看太后,却发现太后渐渐皱起眉来,“他一步一步给她抬位份,该不会……”
话未说完,却听门外宫人进来通报,“启禀太后,邹淑容求见。”
这个时辰邹淑容来做什么?
太后顿了顿,答道,“传吧。”
宫人应是,躬身去门外传话,须臾,就见邹淑容脸色发白,被两个宫女搀着迈进了殿中。
见她这幅模样,太后不由得很是意外,忙问,“这是怎么了?前两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邹淑容虚弱的给太后行了礼,又虚弱的回话说,“启禀太后,臣妾不争气,不小心染了风寒……”话未说完,一阵咳嗽。
贴身宫女香兰忙给主子轻轻拍背顺了顺气,待主子平复下来,又替主子开口回话,“启禀太后娘娘,我们娘娘前日身体不适,请御医诊断后说是受凉,交代要好好修养。”
瞧这副模样,站也站不稳,话都说不完,的确是病得厉害,太后便发话说,“那便回去歇着,还跑出来做什么?有什么事派个人来交代一声就是。”
邹淑容气理顺了一些,忙回答说,“太后看得起臣妾,前几日才叫臣妾帮着料理宫事,现在又病了……臣妾觉得对不住太后,特来此请罪。”
太后便明白了,这是跟她撂挑子呢。
这病来得也真是时候!
算了,扶不上墙就是扶不上墙,白自己看得起她!
太后登时垮下脸来,凉声道,“既这样,那就好好歇着吧,你到底没福气,哀家另择贤能便是。”
太后脸色不好看,邹淑容却松了口气,忙叫丫鬟撑着躬身谢恩,而后不再碍眼,知趣的退出了殿中。
回到景福宫,香兰担忧的看她,“娘娘,此次差事倒是卸了,但奴婢看着太后很不高兴,往后会不会找您麻烦啊?”
此次可是真的病了,邹淑容又咳了两声,喘着粗气道,“太后最多甩个冷脸,要事得罪了惠妃,哦不,是惠贵妃,那可是没命啊,我宁愿不招太后待见,也还想多活几年!”
主子从小就是胆小怕事的性子,香兰叹了口气,“现在好了,太后了您的差事,惠贵妃总不会再给您找麻烦了……可您这身子总得快些好起来啊!”
邹淑容也叹了口气,“我知道,我也想快点好啊……不说了,你快点去端药吧。”
香兰乖乖应是,垂首往小厨房里去了。
第一百一十章
原就不痛快着,经历邹淑容这一出,太后的脸色可就更难看了,哼道,“一个一个的,就没有顶用的!”
韩嬷嬷对静瑶没什么意见,心里倒想说,棠梨宫的那位不就很顶用么,又能生皇子又能管事,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呢,只可惜您看不上眼,硬是嫌弃人家的出身啊!
只可惜这话只敢在心里想,太后眼下似乎有些魔怔,硬是纠结出身,看不过皇帝宠李妙淳。
太后钻进了牛角尖,开始事事往坏处想,忽然又道,“听说今儿棠梨宫做东请了段家母女?”
韩嬷嬷垂首道是。
太后长长的出了口气,“昨日晋了位份,今日就做主请客,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架势,哀家从前倒是小看了她……”
话听到此,韩嬷嬷终于忍不住劝道,“娘娘不妨往好处想想,段三公主去年来时就与惠贵妃交好,此时正是梨花盛放的时节,摆一桌赏花宴也不是什么大事……”
太后可不会想的这么简单,又联想到皇帝近来的表现,顿觉事情不妙,一拍坐榻,道,“不成,不能叫皇帝如此下去。”
~~
第二日,风和日丽。
无论宇文泓登基前后,过去每年都会尽心为太后庆祝寿诞,但如今次这般声势浩大的庆典,还是头一回。
今次除过各王府女眷,朝中命妇,皇室中的男丁及重要的近臣也需入宫向皇太后贺寿,太常寺与尚膳监特在流云殿备了宴席,以招待今日入宫的宾客。
这般阵仗,可比元正时的朝仪还要浩大,以此可见皇帝对太后的拳拳孝心。
众人都道,太后与皇帝母慈子孝,可真是大梁幸事。
巳初,流云殿外奏起礼乐,前来贺寿的宾客们都身着礼服,恭候皇帝与太后驾临。
然而等了近一刻钟,却仍未见有动静。
这叫众人渐渐生出疑惑,大家都知太后注重面子,怎么到现在还不现身?
莫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身为后妃,今日静瑶也在殿中等着,连彦儿也穿了特制的小礼服在旁候着,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她也开始奇怪起来,现在皇室宗亲候在殿中,大臣命妇们亦在殿外候着,连段家母女等番邦宾客都已经来了,太后怎么迟了这么久?
更奇怪的是,皇帝该同太后一同现身的,怎么连他也没来?
皇帝不在,眼下殿中份最高的,除过她就是安王了,眼看着瞻儿彦儿等小皇孙们就要等不住了,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尤其上年宇文铭叛乱一事叫众人还心有余悸,安王想了想,踱步至她跟前问道,“贵妃娘娘,太后与陛下迟迟不现身,莫不是有什么事?”
静瑶无奈道,“本宫也不知道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14
,但今早陛下离开棠梨宫时还好好的,也一直未听说福宁宫有什么消息……”
她边说着,忽然想起了昨夜睡前同宇文泓说的话,心间忽然有些没底,现在这样,莫不是太后因为昨日册封自己的事,在为难皇帝?
她心间忐忑,打眼一瞧,见春旺正候在殿中,忙伸手召他靠进,悄声吩咐说,“去福宁宫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
春旺赶紧应声,出了流云殿,往福宁宫去了。
~~
福宁宫。
宇文泓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被自己的母后威胁。
此时流云殿中钟磬洋洋,宾朋贵客文武群臣衣冠济济,都在等候太后与他的现身,他自己也特意穿了衮服,一早来接母后共赴流云殿,却没料到,自己会被关在殿门外,连进都进不去。
初时他很惊讶,立刻皱眉问福宁宫的宫人,“太后是怎么了?”
母后毕竟上了些年纪,千万别出什么事才好。
哪知却见福宁宫总管福禄一脸奇怪的神色,支吾了半天,只是道,“启禀陛下,太后安好,只是请您恕罪,奴才等谨遵太后懿旨,不敢忤逆,只能有劳您亲自前去问问了。”
他一怔,这是什么话?
心间忽然有了些不好的预感,他走至门口,试着问道,“母后,吉时已到,儿子邀您共赴流云殿。”
稍等了一会儿,那门里才有回音,太后的声音凉凉的,“陛下眼中既然没有哀家,何必跑这一趟?不如早些回去歇着吧!”
耳听这话,宇文泓心间顿时一沉,太后居然在同自己拿乔。
原因他大约能猜到……看来阿淳的担忧果然没错,倒是自己太天真,居然会以为太后已经想通了。
他有些恼怒,但也明白,今日是母后生辰,不该置气,何况外头还有一帮人在等。
他顾全大局,试图劝道,“这是什么话,您是儿子的生母,儿子心中怎么会没有您?母后莫要再同朕玩笑了,流云殿众人齐聚,就等着给您贺寿呢,您就快些出来吧!”
太后的声音没打算动摇,依然凉声叹道,“哀家甚觉悲哀,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又有什么值当众人庆贺的?陛下叫他们都散了吧。”
宇文泓此时已经皱起眉头,面色不佳,殿外的宫人眼见,都晓得陛下已经动怒了,也都在心中捏了把汗。
寻常没人胆敢挑战他的耐性,但这里头的人是自己的生母,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人,太后倒是捏准了。
他只得又试图好言哄道,“母后生养儿子,劳苦功高,又岂会无颜面对祖宗?吉时已到,您快些出来吧,否则再耽搁下去,岂不要叫外人看了笑话?”
说着他加重语气,“若是儿子哪里惹了您生气,等寿宴完毕,一定前来请罪,只是今日特殊,您就不要再同儿子玩笑了,快些开门吧。”
宫中上下苦苦筹备多时,就为着这一天,况且他下令为母后办圣寿节,也是为着哄她开心,他实在想不到,竟会在这样的时刻被逼。
却没料到尽管他好话说尽,那殿中依然只传来太后一声冷笑,“笑话便笑话吧,任凭别人说什么,左右哀家早就沦为笑话了。陛下将哀家的好心视而不见,后宫大事自己随意定夺,根本无需哀家拿什么主意,哀家就算被人笑话,也碍不到陛下什么事。”
呵,这话说的。
这果然是在为说亲与晋封阿淳的事上跟自己过不去。
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他不想再浪时间,索性沉声吩咐里头守门的宫人,“给朕开门!”
短短四个字,将他愤怒尽显,外头侯着的福宁宫总管福禄忍不住一哆嗦,院中其余宫人早已吓得脸色惨白。
门里头有太后坐镇,守门的两个宫女就算想给皇帝开门,也碍于太后,不敢轻举妄动,但心里头确实怕极了的,互相觑了觑,俱都脸色惨白。
眼看着话说完,那门里头仍然没有动静,宇文泓没了耐性,冷声吩咐福鼎,“叫人来,给朕撞门。”
撞门?
这可了不得,殿中宫女们顿时更加慌了,韩嬷嬷也赶紧劝太后,“娘娘,若是陛下今日撞了门,可真成笑话了……”
“他敢!”
太后怒喝一声。
不过想来也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又发话道,“罢了,把门打开吧。”
韩嬷嬷赶忙应是,朝守门的宫女使眼色,这两个丫头总算松了口气,把门打开了。
吱呀一声响,厚重的殿门朝里开启,宇文泓沉了口气,大步迈进来,果然瞧见太后正在窗底下的暖榻上坐着。
太后不是别人,他不可能强拉硬拽的将人带去流云殿,也不可能在今日生辰之际跟她吵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