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总想抛弃朕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延琦
唔,这样算来,倒的确办了不少事。
段二端了杯酒,叹道,“今次北辽一定没有想到你会亲自出征,原本只是想趁乱占些便宜,却没料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且要消停好一阵子了!”
宇文泓哼笑一声,“此番算是便宜他们,若不是阿淳被他们掳走,朕一定会拿下他们过半疆土。”
那件事段濡尘倒也听说了,不由得叹道,“人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真是没想到,高祖皇帝竟会有宇文铭这等子孙,连同外敌祸害自家!”
想到那个可恶的人,宇文泓脸色也绷了起来,喝下一口酒,方出声道,“幸而这江山没有落在他的手里,否则,先帝也大约要愧对祖宗了。”
段濡尘点了点头,一时没再说什么。
却忽然听他问道,“段二,你说,女人果真都是这样想的吗?”
这没头没尾的话叫段濡尘不由得一愣,“什么?”
他却径直道,“一定是的,她一定觉得自己委屈。否则她方才也不会同你大姐说,‘不会叫你三妹受委屈’……”
段濡尘这才明白过来他问的是什么,原来还是关于自己长姐提到的,两国之间不同的婚姻制度。
正所谓大梁的三妻四妾,委屈女人,或许大姐说者无心,却叫他听者有意了……
段濡尘不直接回答,而是启发道,“你若真的爱她,可以试着与她换位思考一下,倘若你是她,会希望她除过你还有别人吗?”
宇文泓当即摇头,“绝不可能!”
而后却叹道,“我知道了。”
他望向窗外幽深的夜色,又道,“那……该想一个法子才是。”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宇文泓说要找个法子,其实法子近在眼前,单看他有没有这个决心与魄力而已。
其实就算身为好友,段濡尘对此事都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只是出乎意料的,第二日午后,宫廷间开始流传起一个惊人的消息,皇帝颁旨,废黜六宫了。
这着实不是件易事,就算宇文泓身为皇帝,要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也着实很了一番力气。
的确,上一次段二来京时与他提及一夫一妻的制度,他还曾觉得这离自己很是遥远,但当历经这么多的事情后,他的想法开始一步步动摇,他开始赞同段二的说法,甚至到了今日,强烈的要把这想法变成现实。
与段二交谈过后,第二日,他便召见众臣。
然而当众人齐聚御书房,他将自己的想法乍一说出,却立即引来了反对之声,无论是宗正,礼部尚书,还是几位内阁大学士,众人无不对他的想法表示震惊。
其实也算意料之中,毕竟这些人不是他,无法清楚的理解他的感受。
宗正寺卿率先道:“陛下,设立六宫乃是祖宗礼法,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如果公然对抗废黜,恐会激起民怨天怒……”
祖宗礼法,历代规矩是不错,可是民怨天怒是什么?
宇文泓听到这里不由得好笑,反问道,“朕自己的家事,谈何民怨天怒?难道民意就是想朕多找几个女人吗?”
宗正寺卿被这话一噎,但又觉得还是不能让他任意妄为,急着又想谏言,宇文泓抬手一拦,只道:“朕并没有非要以此来要求别人,朕只是自己觉得心累,不想要这么多女人,朕身为帝王,难道连这点自由都没有?”
闻言宗正寺卿倒是一时没说什么,中极殿大学士阮宿却道:“陛下,废黜六宫虽是您的家务事,但后宫与前朝紧密相连,如此做,难不会引起前朝动。,再者,六宫嫔妃名义上已是您的女人,如今陡然被废,岂不等同于弃妇?此事于她们而言,岂不也是不公平?”
宇文泓叹息一声,“众卿有所不知,其实当时她们入宫,并非朕的意思,但太后原是为朕着想,朕当然不能否决她的好心。只是事已至此,就算六宫不废,朕或许终其一生,也不能记住她们中的大多数是谁,强留宫中,除过滋生祸心,对她们而言,难道也算公平?”
他顿了顿,继续道,“朕会尽量妥善安置,只是但有骂名,朕背就背了,无妨。”
然他虽是说无妨,宗正依然不肯退让,又道,“陛下虽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66
决意要背负骂名,但破坏祖宗礼法,将来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这话的分量可着实不轻,此言一出,只见殿中立的大臣们都是一顿,委实替宗正捏了把汗。
然皇帝今日得脾气出奇的好,竟没有立刻火冒三丈,只是凉凉一笑,道,“你给朕扣了好大一顶帽子!皇嗣的事朕当然明白,有皇后在,朕总不至于子孙凋敝。但朕以为,朕对天下苍生负责,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会无脸面见祖宗!再说……”
他将目光钉在宗正脸上,声音陡然冷了起来,质问道,“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不该是那个勾结外敌祸乱江山的宇文铭吗?”
这话说得众人心中一震,而原本据理力争的宗正也一下意识到自己失言,忙下跪道,“老臣失言,请陛下降罪。”
宇文泓冷哼一声,“自然是要降罪!即日起罚俸三月,回家闭门思过!”
宗正周身一颤,再无话可说,只得磕头谢恩,倒退着出了御书房的门。
皇帝快刀斩乱麻,抓住宗正一个口误就把人打发了出去,这下可好,满殿大臣一时无人再敢上前谏言,就算想说什么,也得先把说辞在心间酝酿再三,以再赴宗正后尘。
于是殿间一时安静下来。
诚然,他们中的大多数出身官宦世家,家中亦是妻妾成群,但也有一夫一妻恩爱敬重的典范,只是宇文泓身为皇帝坐拥天下,竟也能有此想法,实属不易。
无论如何,后宫是他自己的后宫,他要遣妾,谁还能以死谏言硬拦着不成?所以纵使争辩持续了大半天的时间,废黜六宫的圣旨终于降了下来。
旨意一经颁布,即刻引发不小的震撼,男子们们震惊于皇帝的决心,妇人家却愈加羡慕当今的这位皇后娘娘。
至于那些被遣出的嫔妃,有想不开的流泪伤怀,怨念皇帝无情,当然,背后骂皇后的也不是没有。但也有想得开的,如那位邹淑仪一般,对于能后恢复自由身回到民间,正是求之不得。
总而言之,在宫中耽误了大半的青春,眼看着总是得不到君心,那趁着尚未人老珠黄出宫去,又焉知不能柳暗花明?
~~
棠梨宫。
六宫被撤,人手需要重新安排,着实不是项小工程,宫中接连忙活了几日,才终于恢复平静。
午后的阳光最好,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时候。
倚波打外头回来,进殿前先悄声问值守的宫人,“娘娘可睡醒了?”
小宫女点头答道,“回姑姑,娘娘刚醒不久,春萍宵雨姑姑现下正伺候娘娘梳头呢。”
倚波便明白了,推门而入,唤道,“娘娘,奴婢回来了。”
静瑶正坐在镜前,听见动静往镜子里看过一眼,问道,“事情都办好了吗?”
倚波道是,“娘娘放心,几处宫殿都已经清扫完毕,每处留下四名宫人值守洒扫,其余人等交还尚宫局与直殿监重新整编。”
静瑶点了点头,又沉吟道,“这下恐怕要多出许多人手……这样吧,叫尚宫局与直殿监好好统计一下,放一部分出宫算了,也不必非要等到年满二十五,若有着急想嫁人的,就出去成家吧。”
这话一出,几人脸上都有些微微的喜色,倚波道了声是,宵雨也在旁赞道,“娘娘仁慈,是宫人之福。”
春萍也附和,静瑶从镜子里看看三人,意有所指的说,“你们呢?可有想出宫嫁人的,大可说出来,本宫一定成全。”
春萍忙道,“多谢娘娘恩典,奴婢并没有心上人,愿一直在宫中侍奉娘娘。”
宵雨也道,“奴婢也是,奴婢家中早已没什么亲人了,奴婢情愿一辈子侍奉娘娘。”
这两人先一步表了态,倒把倚波落在了后面,倚波急忙道,“奴婢也愿意永远陪着娘娘……”
话音刚落,就见静瑶“哦”了一声,故意逗道,“你若永远陪着我,那魏大夫可怎么办?”
这话一出,就见倚波“唰”一下红了脸,娇嗔道,“娘娘……”
加之春萍宵雨还在一旁捂嘴直笑,真叫人无地自容。
所幸头也梳完了,静瑶咳了一声,将二人支出去,留下倚波,道,“我是说真的,不如你也趁这次机会出宫吧,别叫魏大夫等急了。”
倚波依然有些扭捏,绞着手中的帕子,道,“娘娘别打趣我了,什么急不急,我跟他……八字还没一撇呢……”
静瑶挑了挑眉,“上回你摔伤了手,他专门给你配药,天天留在御药房等你,这样若还算没一撇,那什么才算?你这话若是传到他耳朵里,该叫他多伤心。”
倚波一顿,想到那时魏子元对自己的照料,不由得满目温柔。
静瑶又道,“说句不好听的,眼看着都二十多了,放在民间也算老姑娘了,现在不想着赶紧嫁给他,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她掏心掏肺的,倚波倒也不再扭捏了,却是叹了口气道,“娘娘说的奴婢都明白,只是当真舍不得您……您瞧,眼看小殿下马上就要周岁,您肚子里的小皇嗣也要出生了,奴婢虽然愚笨,到底能为您跑跑腿,若是这个当口离开,就怕您忙不过来。”
这倒也是个问题,静瑶垂眼看自己的肚子,眼看着越来越鼓,行动也愈加笨拙了,再过几天宫里要提彦儿庆周岁,身边还真是离不了人。
虽然人手不缺,但如倚波这般真心实意对她的,实在难得,她就更加不能生生拖着她,叫她白耗青春啊。
她想了想,道,“那就再等几天,等过了年,天气暖和些,我把肚子里的这个生出来,一定把你送上花轿。”说着怕倚波又推脱,她特意补充道,“难得为了你下回旨,别辜负我。”
倚波一愣,这才意识到,她这道旨意竟是为自己下的……
一瞬间,心间被温热堆得满满当当,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句,倚波红着眼眶道,“谢娘娘,您心了!”
静瑶笑笑,“不要这么见外,你帮我那么多,我也不过尽自己所能回报你。”
说着又叹道,“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一辈子能遇见一个真心待你的人,才是最紧要的。”
倚波点了点头,同她道,“陛下对娘娘何尝不是如此?您看,为了您废黜六宫,这可着实世间罕见,您不知道,天下女子有多羡慕您。”
说着无意间想起往事,又掩唇笑道,“想当初您还百般不愿入后宫,甚至还密谋着要逃走来着……”
静瑶闻言也回想了那一段,也笑了起来,却也坦荡承认说,“当时傻呗,幸好没有逃成……”
话还未说完,听见门外传来男人的声音,“在说什么?”
两人一惊,齐齐往门外看去,却见是宇文泓来了。
倚波赶紧上前行礼,静瑶也走过去问,“陛下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宇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67
文泓解下厚厚的大氅,故意逗她说,“午间同段二小酌几杯,这会儿乏了,想过来歇歇觉,成吗?”
静瑶抿唇笑,知道他在卖乖,便顺势哄道,“哪里还有不成的,臣妾才起来,褥子还是暖的呢,陛下快去吧!”
宇文泓闻言有些遗憾,“你不睡了吗?”
静瑶忍笑道,“臣妾睡足了,再睡下去,晚上该睡不着了。”
说着牵着他的手,将他亲自送到床边。
他张开手,乖乖由她替自己更衣,想起来方才所见,好奇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么,仿佛笑得很开心?”
静瑶稍稍一愣,心想若是叫他知道方才在说当初谋划逃走的事,会不会引来他的奚落?她便咳了咳,找了个借口道,“臣妾说既然清了东西六宫,多出来许多人手,不如就放一批宫人出去……顺便说到了倚波的终身大事,奴婢打算,等二宝出生,就把她嫁出去。”
宇文泓对此没意见,只是夸她会持家,将要躺下去时,又恋恋不舍的捧着她的肚子问道,“宝儿,你是男是女?要打算什么时候出来啊?”
看来今日果然是喝了些酒的样子,说话都不似寻常,静瑶笑了笑,学了他的语气替孩子回答,“父皇安心歇着,宝儿过完年就能出来了。”
他懒洋洋的,唇角却翘得老高。
静瑶也弯起唇角,俯身在他额间轻吻一下,又帮他盖好被子,放下床帐,叫他好好睡去。
作者有话要说:皇桑:我很乖~~
第一百四十五章
转眼进了腊月。
腊月初有件大事,那便是彦儿的周岁礼。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周岁礼乃是极很重要的事,而同样的,对于一国而言,皇长子的周岁礼也自然不容忽视。
太常寺与礼部以及宫中提前半月便开始筹备,到了腊月初二这一天,在宫中为小家伙举办了隆重的生日宴。
临近年末,大理国的贵宾们原本急着赶回去,但为了观礼,也特意推后了行程。
棠梨宫一大早便开始热闹,皇室中的几位王妃都带来了自家府中的小娃儿,段家二嫂沐琬也带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来,段菁菁也特意赶早进宫,都为了能提前见到皇长子的尊荣。
彦儿非常争气,归功于自十个月起就萌发的走路兴趣,终于赶在生辰前半个月学会了走路。小家伙仿佛知道今日是自己的大日子,一早就醒了来,等着乳母宫女们给自己换上新裁制的小礼服,便挣扎着下了地,自己在房中走。
走了一会儿,眼看宾客们陆续到来,尤其还来了好几位小娃儿,乳母们便将他抱去了皇后正殿中。
彦儿毫不眼生,很高兴的同小客人们一起玩,最喜欢的,便是段家那位比自己大半岁的小哥哥段延熙,以及安王府自己的小堂哥宇文瞻,三个小家伙聚在一起,时不时的还以“婴语”来交流。
大人们自然听不懂,但眼见小娃儿们咿咿呀呀连并着手舞足蹈,也是笑得十分满足。
见孩子们玩儿的好,静瑶便放心的同身边的客人们交谈。
宾客们之中,原本数安王妃与她最亲近,但自打见到来做客的沐琬,两人也身为投机,不过半月的功夫,倒也熟稔许多,今日她便特意叫了两人一同说话。
静瑶先是瞅瞅安王妃的大肚子,问道,“我记得你比我早半月来着,现如今感受如何?”
安王妃道,“谢娘娘关怀,就是晚上入睡时有些不舒服,其他都好。”说完又问她,“娘娘觉得如何?”
静瑶抚了抚肚子,道,“大约是近来孩子长得快些,本宫只是觉得有时候腰痛难忍。”
对于这些经验,已经生过两胎的沐琬很有发言权,出声安抚二人道,“这些都是不了的,再忍忍吧,等生出来身体就舒服了。”
静瑶点头笑笑,便顺嘴问她,“听闻诸位明日便要启程了?眼看着好不容易来一次,怎么不多住些时日?”
沐琬解释道,“我们大理也过年节,眼下都入了腊月,如果此时再不启程,恐怕无法赶回去同家人团聚了,所以只好尽早上路。”
静瑶闻言点了点头,不无遗憾地说,“此次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沐琬笑道,“不瞒娘娘,大理的书院已经动工了,今次出发前,母后还特意叮嘱我们,等书院落成时,诚意邀请您驾临大理,亲眼看看书院。这毕竟是您与母后共同促成的。”
静瑶闻言眼睛一亮,“这么快?”
沐琬嗯了一声,“母后说既是好事,当然要趁热打铁,现在我国民众对书院很是期待,工匠们也不敢怠慢,照目前的效率看,预计来年秋天就可竣工了。”
这件事确实是由她同大理王后共同促成,原本只是一个想法,没想到眼看着就要变成了现实。
静瑶自然是满怀期盼,便应道,“听闻大理风光绝佳,等我得了空,一定过去看看。”
沐琬很是期待,忙道,“太好了,若娘娘驾临大理,我们一定尽情款待。”
正在说话的当口,忽然见倚波过来提醒说,“娘娘,吉时已到,该行拈周礼了。”
“拈周礼”即民间所说的“抓周”,是小娃儿周岁礼的重头戏。
本次皇长子的拈周礼特意设在了柔仪殿中,为的就是地方大,容得下许多人。
静瑶便点头说,“那好,咱们带彦儿过去吧。”
倚波忙在前头开路,静瑶母子连同安王妃,沐琬等宾朋一同去了柔仪殿。
~~
此刻的柔仪殿中已经置好了一张坐榻,通体的红色,彰显着喜庆,上头也已放好拈周礼常见的物件,与民间不同的是,还多了几样特别的,比如金印还有铁弓。
毕竟彦儿是皇子,在某些人看来,等会他对什么感兴趣,足可以关乎大梁未来的命运呢!
是以此刻柔仪殿中皇亲国戚文武重臣齐聚,众人满怀期待,都想等着看看皇长子会抓什么。
眼看着宇文泓也从前头过来了,礼官便不敢耽搁,说了声,“吉时已到,请小殿下上座。”
彦儿抬头瞧了瞧这说话的人,正想咧嘴笑,忽然被乳母抱去了座榻上。等小家伙坐定后发现,原来这榻上这么好玩,摆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呢!
小家伙扭头四处看看,有些眼花缭乱,而此时包括帝后在内的众人俱都屏息静气,就等着看小家伙要先拿什么。
彦儿其实什么都想拿,但目光一扫,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便微微伏了俯身,一个伸手就把东西拿在了手中。
此时众人都是眼睛一亮,原来小家伙拿在手中的是一本《孟子》。
彦儿不仅把书拿在了手中,还试着用小胖手翻开看,一脸的认真,见此情景,东阁大学士林鸿朗笑赞道,“
皇后总想抛弃朕 分卷阅读268
黑发就知勤学早,小殿下有此好学之心真是难道。”
为了夸赞彦儿,难为老先生还特意将劝学诗中的名句做了更改,静瑶笑笑,替彦儿谢道,“大学士过奖了。”
其实心里却是明白的,小家伙一直想拿自己桌上的书卷,倚波她们怕他撕坏,总是高高放起来,如此一来,却叫小家伙愈加好奇,今日上来就拿书,大约是好奇久了的缘故。
说着看了看宇文泓,却见他正朝自己看来,微微笑道,“不错,读书修身养性,彦儿很会选。”
静瑶抿唇一笑,又听他道,“还有这么多,彦儿还会选什么?”
静瑶便看了看乳母,乳母会意,上前将小家伙手里的书卷哄走,又道,“殿下,您瞧还有怎么多好玩的呢,您再选选看?”
彦儿今日倒好脾气,正在玩儿的物件被拿走,也并不发怒,只是转眼又看向榻上,忽然眼睛一亮,有了目标。
那东西离自己有些远,小家伙便往前一探,由坐变成了爬的姿势,往前挪了一下,方把东西拽在手里。
原来是枚印章。
其实这才是众人最期待的一幕,眼见皇长子将印章握在手中,且很是好奇的把玩,一旁的几位大臣方放了心,另一位大学士阮宿也出声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小殿下选了这印章,日后必有雄才大略,乃是江山之福!”
彦儿是正儿八经嫡出的皇子,众人自然毫不吝惜溢美之词,静瑶微微笑笑,抬眼看了看宇文泓,就见宇文泓微微点头,“彦儿不错。”
面上笑得也是和煦。
皇长子先摸了书卷,再摸金印,接下来后来又去摸了一支笔,却始终没理会那些普通玩具,这叫忠心耿耿的大臣们颇为放心,接连有人出来称赞。
拈周礼结束,柔仪殿顺势摆起了酒宴,众人入座,为小殿下庆贺寿辰。
晚间入睡前,宇文泓回忆起白日的事,不忘夸奖静瑶,“今日彦儿委实不错,书本,金印与笔,这都是干大事的象征,可见朕的儿子并非纨绔啊。”
静瑶忍不住笑笑,本想谦虚几句,但见他一脸得意,便顺势哄道,“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陛下神武,彦儿受您的言传身教,当然是不差的……”
宇文泓点了点头,信心满满,甚至开始规划道,“时间不早,朕该为彦儿寻太傅了……你觉得林鸿朗与阮宿,谁更好些?”
静瑶想了想,微微皱眉说,“臣妾身在后宫,对这二位都不甚了解,这件事,还是陛下定夺吧。”
宇文泓便道了声好吧,自己琢磨去了。
只是没过多久,又听见他在微微叹息,引得静瑶忙问道,“陛下怎么了?”
宇文泓微微有点失望,“朕自幼习武,十四岁便上战场,却没料到,彦儿对习武一点都不感兴趣……”
静瑶一怔,旋即想了起来,拈周礼的时候,彦儿从头至尾都没有去抓那张铁弓,这是叫他介怀了?
她笑了笑,赶忙安慰道,“彦儿向来好动,兴许长大了也喜欢强身健体呢,陛下无需在意拈周礼的事,今日小家伙拿的都是平时不常见且好拿握的,那把弓那么大,他也知道自己拿不起来,才放着没管的。”
说着又道,“兴许等再过阵子,他会缠着您叫他习武呢。”
这样一说,似乎也很有道理,宇文泓嗯了一声,终于不那么在意了,转眼看见她的孕肚,伸手摸了摸,又自我安抚道,“也没关系,彦儿若真不喜武就算了,还有老二,老三……总有一个可以培养。”
静瑶忍不住娇嗔,“老二还没出来,就想着老三了……”
宇文泓挑了挑眉,“自然会有的,我们时间还多,生上几个,也不成问题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