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半生为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篆文
沈徽扬起下颌,傲然道,“为君者,本就是千秋公案翻云雨,任人评说。孤不在乎。”
他是横了心才会说这话,容与心口狠狠一疼,摇头道,“倘若秦王有能力和您一竞高下,又怎会有今日被逐封地的下场。他对您没有威胁!殿下果真忌惮他,大可以削减藩镇兵力,甚至还可以召他的子嗣进京为质,实在没有必要杀他,毕竟他是您的亲兄长。”
沈徽不出声,似乎在斟酌他的话。容与无声长叹,自觉已是尽力而为,唯有垂首等待他最后的决端。
“沈彻,孤可以不杀。”看着面前满眼流露惊喜的人,沈彻只是淡淡一笑,“杨存周不能留,他劝孤禅位,是对储君无丝毫敬畏,且不尊圣意,这样罪大恶极的人,孤必是要杀一方能儆百。”
脑中思绪再度凌乱,容与半晌说不出一个字,试图努力再劝,可心里也知道沈徽已然让步,一个帝王不能做到让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敬爱,那么至少可以做到令人心生畏惧。
沉默之下,容与咬着唇不说话。沈徽见他这幅模样,倒有些不忍,“这二人都是动摇国本的祸乱,你劝我不杀沈彻,我可以听,那么杨存周就必须死。”
容与睫毛微微一颤,这话已是给足了自己面子,再不识时务地劝谏,恐怕就只能叫做不识好歹了。
沉沉颔首,他十分感激的冲沈徽笑了一笑。
三日后,奉监国太子谕,以无人臣礼将大理寺卿杨存周下狱,大理寺丞,宗人府中允、赞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诸人均连坐入狱。至此,朝堂之上再无人敢提国本之争。
这件事过去以后,沈徽对容与的态度愈发温和起来,他们彼此像是存了默契,只字不提任何有关沈彻的话题,当然也包括那日,容与听到的,皇帝想要召长子回京的事。
傍晚时分,依旧去东暖阁探望昏迷中的皇帝,在进殿前一刻,沈徽忽然一反常态,叫容与一并跟进去。容与只略一迟疑,便听从吩咐没有多问。
在暖阁外侍立,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容与望见床上昏睡的皇帝,那张脸呈现出一股灰败之气,呼吸似不均匀,而每呼出一口气,都带着一种腐坏的味道。
沈徽就坐在榻前,脸上倒是没有一点嫌恶的神态,轻声唤着父皇。
皇帝迷迷瞪瞪的,仿佛听到了,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浑浊凝滞,盯着沈徽看了许久,像是在努力辨认,良久才吐出一口气,无力的说,“是你啊,彻儿呢?朕不是让他回来……他走到哪里了……”
这样的开场白,就是容与听着,都替沈徽感到难过,可他却笑着回答,“大哥应该快到涿郡附近了,父皇怎么只想着他,儿臣来,您不高兴么?”
皇帝半闭了眼睛,“朕只是想看看他罢了。”
“父皇喜欢看他的脸,





半生为奴 分卷阅读18
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是么?”沈徽浅笑着,“可就为了那张脸,您似乎也太过偏心了些。”
皇帝的呼吸变得更沉重了,略微睁大眼盯着沈徽的脸,“朕偏心么?如果偏心又怎么会立你为储君,朕知道你心里有怨,但彻儿是长子,若不是他不适合大位,朕绝不会废长立幼,你应该知足了。只是,这个位置并不好做,你日后就会明白。”他说的很慢,说到最后已是气喘连连。
沈徽轻轻顺着皇帝的胸口,笑容飘渺,一字一顿道,“是么?儿臣却觉得没有那么难,是父皇想得太多,太放不下。儿臣日后也不会因自己喜好对子女有所偏颇,不过说真的,什么父子、夫妻、兄弟,和这个位置比起来,都不重要,天家无亲情,这话连外头黄口小儿都知道的。”
皇帝霍然张开双眼,瞪视着他,“你说什么,你,你是不是对彻儿做了什么……他这么久还没回来,你是不是……你,你怎么敢……”
“父皇多虑了,儿臣可没您想的那么坏,我不杀大哥,只是,没有传他回来罢了,想来这会儿,大哥应该已经快到西安府了。”
皇帝挣了挣,下死劲想撑起身子,可努力数次还是没成功,终是颓丧地倒在床上,只是缓缓伸出手指向沈徽,“你……竟然敢抗旨。”
沈徽的笑意更深了,“有什么不敢呢,这天下很快就是儿臣的了。儿臣可不能在这个时候让您和大哥相见,万一您又动了易储之心,儿臣岂不是要冤死了。”
闲闲的笑着,那对凤目中光四射,“其实您等这一天也好久了,这样不就可以早点见到母妃了么?”
他每说一句,皇帝的呼吸就更急促慌乱一些,不到片刻,那呼出的气已比吸进的要多,苍白枯瘦的手紧紧捂住胸口,身体也在不断发抖。
沈徽却轻轻巧巧的站了起来,平静地看着这一幕,忽然回首瞥了容与一眼,粲然笑道,“父皇说我抗旨,其实我早就抗了,您说要杀的人我可一直都没杀,且还留在身边,一直留到了今天。”
说完,冲容与点了点头,示意他进入暖阁。
一道惊雷在容与脑中炸响,怪不得他能安然无恙从北三所出来,原来是沈徽矫旨的结果。其实早该想到了,皇帝处死了早前举发沈彻的内侍,当然没有理由容许他还活在世上。
容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迈进暖阁中的,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满脑子都只有一个问题,沈徽究竟为什么要留自己性命,难道就是为了今天,让他再度成为压倒局势的最后一颗棋子。
“父皇,”沈徽柔声叫着,“您睁眼看看,他是谁?”
皇帝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好像使出浑身的力气才把眼睛撑开,浑浊的目光落在容与半垂着的脸上。
容与下意识把头压低些,掉开视线,心里只在盼着,希望他不要认出自己来。
可惜事与愿违,皇帝侧过头仔细的盯着他,在某一刻陡然间记起了,他曾经见过这张脸,一瞬间,他双目圆睁,捂着胸口的手指霍地指向目光闪烁的年轻内侍。
容与暗道不好,余光瞥见他枯瘦的手上暴起一道道的青筋,指尖不停的抖动,再抖动。
但那抖动却是越来越弱,终于随着手臂轰然下落而停了下来。
暖阁之中有着死一样的安静,静得诡异难言。
容与听到了自己牙齿发出的颤抖声音,他知道皇帝罹患的是心脏疾病,禁不得刺激,震怒之下极容易引发心梗。
如果是这个落局,他不知道该不该伸手援救。出于一个医科生本能的反应,他很想尽力去救活这个人,然而冷静思量,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倘若皇帝恢复神智,很难说接下来要死多少人。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沈徽的破釜沉舟,何尝不是把自己逼上绝路,容与踌躇着,强迫自己抬眼看向榻上。
然后他看见皇帝一动不动,面容青紫而扭曲,一双眼睛圆睁着,似乎在昭示着无穷无尽的愤恨和不甘。
第13章夜访
升平三十九年二月十七,皇帝崩于养心殿东暖阁。
大行皇帝大殓后,梓宫停于乾清宫正殿,遵遗诏,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遂于三日后在灵前即位,定年号为天授。
连续三日,在京文武百官及三品以上命妇均着丧服于思善门外哭灵。
阖宫上下一片缟素,容与换了素服,头戴乌纱,腰系黑色犀角带,跪在宫女内侍队伍中。
司礼监掌印高谦一声“举哀”,周围瞬间哭声雷动,哀戚和哭嚎响彻云霄。容与做不到痛哭失声,同样的,他也忘不掉大行皇帝临去时那张脸。
远远看着沈徽率众在灵前祭拜,想着此刻那泫然欲泣的俊美面孔,总觉得下一瞬,就会和养心殿里浅笑得意又衔着幽恨的模样重叠在一起。
其实并没有多介怀沈徽当日的举动,毕竟他已做了足够多努力,却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于他而言,也有无法释怀的悲哀和伤痛吧。
何况是一个帝王,无心无情自是常态,容与只是不明白,沈徽为什么到现在还留着自己,见证过那样一幕的人,就算不赐死也合该流放了,莫非他这个人还有什么剩余价值可供挖掘?
哭灵过后转过头就要忙着迁宫,容与指挥宫女内侍各处打点拾,自己则在翠云馆整理翰墨书籍,恰逢高谦来找他,还没等他迎出去,高谦已含笑踱着步子先走了进来。
一眼看上去,高谦瘦了不少,犹是显得更加苍老。容与仍向从前一样对他行礼如仪,他却拱手还礼,微微笑道,“你很快会擢升司礼监掌印,而我则是日薄西山,你不必对我这个老朽这般客气。”
容与淡淡一笑,知道高谦说的实话,自新帝登基,所有人都认为,他不日就将升至宫中内侍最高品阶,掌内宫一切事务。
不过三五天的功夫,他已明显感受到旁人的礼遇客气,内中自然也包含不少奉迎谄媚。那么相对的,高谦想必也会遭受一些前所未有的冷遇所谓人走茶凉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多少有些替他难过,容与欠身道,“掌印关怀提点,小人不敢忘记。您正当壮年,不该出此自伤之言。”
高谦微微一怔,旋即笑着点头,“皇上没有选错人,我也没有看走眼,你虽年少得意,却没有骄矜之气,知进退守本分,且又知书识字,更强过我当年。”拍拍容与的肩,复道,“以后好好侍奉,应该能有机会,在皇上身边见证一个锦绣盛世。”
容与低头




半生为奴 分卷阅读19
不语,对他的夸赞自觉受之有愧,至于所谓盛世更是缥缈,养心殿里发生过的事,至今还是如影随形,他明白自己没有选择权,可跟着沈徽这样的主子,只怕未必有机会善始善终。
高谦打量他的神情,似猜到他在想什么,摇头叹了口气,“过去的事情就忘了吧,人要朝前看。那个时候,皇上救你是为不忍看你无辜受戮,虽是矫旨,但也是为顾念你一片忠心。再要为这个想不开,就是辜负他一番好意。前头的路还长呢,须知日久见人心,侍奉好皇上是你的职责本分。说到这个,眼下我也刚好有一件事要找你帮忙。”
容与抬眼询问,“大人有什么吩咐?”
“不是吩咐,是求你相助。”高谦摆手,脸上泛起忧容,“大行皇帝梓宫即将迁往寿皇殿,皇上却迟迟不下旨让秦王回京,外头辅臣们如今是各怀心思,言官们又都眼巴巴地盯着,毕竟秦王是大行皇帝长子,父亲去世儿子却不来奔丧,别说是皇家就是民间也于礼不合。”
这倒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容与皱眉问,“那皇上对这事有什么说法?”
高谦轻轻叹气,“只说仿孝宗时国丧制度,分封在外的亲王公主同外埠官员一样,在本地致丧即可。这倒也是不错,旁人挑不出大错漏,可到底大行皇帝生前很是钟爱秦王。”
就是因为太过钟爱那位,才惹出这一位的怨怼。沈徽对兄长那样介怀,又岂会让他轻易再踏进京畿。
容与不大想惹这个麻烦,但仍是礼貌的问,“那么掌印觉得,小人能做些什么?”
“自然是希望你去劝说皇上,”高谦见他立时蹙眉,愈发微笑道,“不要小看自己,你在皇上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我是瞧着皇上长大的,很清楚他的性子,他绝少肯信人,却独独肯信你。你不妨趁皇上心情好的时候进言,秦王上京,限制其从扈人数也就是了,何况眼下朝中凡支持秦王者均已肃清,我看没有人会冒天下之大不违再提国本之争。皇上大可以放心,此举还显示主君宽厚大度,何乐而不为呢?”
这话不无道理,其实沈徽想必也清楚,沈彻早就没有实力和他相争,然则他真正在意的是大行皇帝临终前那份念念不忘,这么深的心结,恐怕不是轻易能解开的。
容与舔唇笑笑,很诚实的说,“掌印的意思,小人都明白,也会尽力一试,至于成与不成,小人就不敢担保了。”
高谦听他应下,微微松了口气,“既这么着,我替秦王先谢过你了。你是个有福气的人,也懂得积福,这样很好。”
果真是福气么?容与不确定的笑笑。高谦轻轻拍了拍他以示鼓励,随后便向他告辞。
容与送他出去,临别一刻,又没能按捺住心中疑惑,问道,“掌印方才说替秦王谢我,可小人知道,掌印其实更在意皇上。这件事明知道会为皇上不喜,为何还要极力促成呢?”
高谦本已走到门口,闻言又再度回首,却没有看容与,目光倏忽间变得空幻而缥缈,“这是我能为大行皇帝,做的最后一点事了。”
清矍的脸上泛起一丝笑容,就在那一刻,容与忽然觉得他的笑颇有打动人心的味道。
然而高谦托付的事到底还是让他犯难,一时半会儿也没想清楚要如何规劝沈徽,遑论他对高谦的话持存疑态度说沈徽很是信任他,这一点他完全没有任何自觉和自信。
辗转想了好久,连睡意都全消。他索性起身,找了本书翻看,因着大行皇帝丧礼期间,宫中蜡烛灯火用度都要削减,于是只能就着一盏灯的微芒艰难阅读,联想起古人凿壁偷光的神,越发自叹弗如。
忽然听外面有人轻轻叩门,大约是上夜内侍嫌他浪催他早些就寝。无奈起身去开门,结果令他万分惊骇,门外站着的居然是孤身一人的沈徽。
容与瞬间失语,缓过神来,仍是错愕,“皇上,您找臣有事?”
说完了顿觉不妥,堂堂九五至尊要找他,不过打发人传唤一声就是,何用亲自前来,于是更加不解沈徽这是什么意思。
看他一味愣神,沈徽轻笑了一下,挥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朕来找你,你就让朕站在门外说话么?”
容与慌忙侧身让路,迎他进来。沈徽好似兴致不错,只四下打量整个房间,之后点点头,大约是满意容与拾的尚算整洁干净。
他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顺手指着榻上让容与也坐,容与告了罪,方惴惴不安的坐下,还是忍不住问他,来找自己是否有什么要吩咐。
“朕睡不着,想找人说话儿,”他顿了一下,笑着问容与,“你这有酒么?”
容与顿时大窘,别说他没有喝酒的习惯,更别提时下正值国丧,除非他活得不耐烦,如何敢在房里私自藏酒。
沈徽也恍然明白过来,哂笑道,“猜到你不会有的,无须紧张。朕只不过是想喝点酒也许便能睡得着了。”
此时已近三更,明日卯时他还要上朝,即便现在睡着也睡不了几个时辰,容与心念一动,试探的问,“皇上想喝茶么?臣为您煮茶可好?”
沈徽想了想,点点头。容与便取了他这里最好的阳羡贡茶,原本也是他赐下的。一面煮水,一面仔细筛过茶叶,点汤之后捧了茶盏奉于他,“臣这里没什么好水,不能和阳羡茶相配,皇上讲究尝一些吧。”
抿一口,他淡淡笑道,“也罢了,味儿还算好,有些回甘的意思,正适合解朕心里的苦。”
容与忙问,“皇上近来身体不适么?明日臣去请太医……”
沈徽摆手打断他,轻声一叹,“朕的不适,太医是治不好的。”
转着手中茶盏,他幽幽再道,“容与,那天在暖阁里发生的事儿,你会不会觉得朕太过冷血了?”
容与一凛,没想到他竟会这样问,不过这个问题自己却是想过的,只可惜直到今天也没想清楚答案,实在不想骗他,只好摇摇头不说话。
沈徽撇嘴轻笑,“朕从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也觉得自己没有做错,这个天下只有交给朕才能治理好,”垂下眼,微蹙着眉,他脸上有一抹苦笑,“可惜父皇不这么觉得。”
容与不由抬眼看他,见他脱去鹤氅,里头不过穿了件素白袍,头发散着,一多半披在肩上,平日干冷峻的脸在灯火下,显得有些幽暗,又好像有些柔软,垂下的眼睫盖住了眼里的神情,不过能猜得出,那对凤目里应该蕴藉着一抹深深的遗憾。
恍惚间心揪着疼了一下,容与脱口而出,“大行皇帝也是这么觉得,那日他说的很清楚,他知道,只有




半生为奴 分卷阅读20
您才是承继大位最合适的人选。”
“是么?那为什么他从不对朕好好笑上一笑,就像……对大哥那样?为什么那么喜爱大哥,他究竟好在哪里?”沈徽忽地挥挥手,满脸自嘲,“算了,朕早就不关心这个问题了,父母兄弟,这些缘分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可能是吧,容与无声喟叹,譬如自己那么想要抓牢这些情感,不是也在失去的时候毫无办法么?因此他无言以对。
沈徽对他的沉默没有不满,又抿了一口茶,把玩起茶盏,片刻出神之后,他低低的道,“容与,我已经没有亲人了。”
第14章未了愿
这是沈徽即位以来,第一次以“我”这个称谓来自称。
容与在心底叹息,很想安慰他。正要开口,他忽然伸手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别说朕还有个大哥,他算不上什么亲人。”
“臣没有要说这个。”容与想都没想,摇头否认,“倒是想给皇上讲讲自己的事。您曾经问过,臣是否家中长子,臣回答说还有个姐姐,皇上记得么?”
见他点头,容与继续说,“臣甫一初生就累母亲亡故,四岁时父亲离家再无音讯,惟剩下姐姐一人,那时她不过才十岁。臣家境不算好,亲戚们也不富裕,偶尔接济我们姐弟两顿,终究不是常事。姐姐为了养活我,小小年纪去大户人家做工,赚取微薄的一点酬劳。待年纪再长些,又为让臣安心读书,一咬牙把自己卖给了一个男人。臣当是年纪小,见家里日子宽裕起来,还天真的以为是姐姐能干,只看她穿戴体面,却不知背后辛酸。直到很久以后,才明白姐姐是牺牲了自己来成全我。”
他说的是前世经历,无论隔了多久,也还是如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
连同心底的酸楚亦然,轻吸了下鼻子,他接着道,“臣曾发誓要好好读书,将来有一天回报姐姐照拂之恩,让她过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惜事与愿违,不过一场大火就轻而易举的夺去了她的性命。那一刻臣才真切体会,人们常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何等的伤痛无奈。”
如果时光能倒流,回到曾经三口之家其乐融融的时点该有多好,当然,也许现在那个时空里就是这个样子。
“臣有时候会想,要是她在的时候臣能多陪陪她,多关怀她就好了。倘若能重来一回,她说的话臣一定都会听,再不会为了捉弄她把虫子洒在她床上,不会扯了她的石榴红裙做旌旗玩,更加不会让她轻贱自己,耽误青春年华。只是往事不可追,臣再也没有机会了。”
容与说得很慢,一面看着沈徽的表情,沈徽也听的很认真,淡淡的问,“后来呢,你又是怎样入宫的?”
那又是另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了,属于这个身体本主的凄凉过往,容与言简意赅,“亲戚们实在养不活,臣就被卖入了宫。”
眼里漾起一星怜惜,沈徽摇头,“你一定很难过,可怎么熬过来的呢?”
容与回想刚穿越时,知道自身处境后那种伤心绝望,点头说是,“臣一度也想了结自己,可是想到姐姐那么辛苦也要抚育我,一定不想让我恣意轻生,她曾经说过,无论如何要好好活下去,那是她最后的心愿。”
“也是个苦命的人。”嘴角浮起一个苍凉的笑,沈徽道,“你和朕一样,都没有亲人了。”
容与一笑,起身为他再续了一盏茶,“不过臣尚有思念,也有亲人未尽的嘱托。其实皇上也一样,也有亲人未了的心愿等您去实现,皇上还记得么?”
沈徽眼中的神黯了下去,倦倦道,“你是想劝朕,替父皇完成最后的愿望?”
没有犹豫,容与点头。沈徽微微一哂,“兜了这么大圈子,原来还是想替沈彻说话,你就不怕朕生气?”
容与坦率说怕,“可还是要说。臣不是替秦王说话,是替皇上的父亲,大行皇帝说这些话,毕竟,臣也有愧于大行皇帝。”
挑了挑嘴角,沈徽不置可否,良久站起身来。容与知道他要回去了,连忙起身恭送。他只是摆手示意不必,之后平静的说,“别只记得自己欠别人的,这个世上,亦有很多人欠你良多。”
三日后,皇帝下旨,着秦王赴皇陵为大行皇帝守灵一年。虽然还是没有让沈彻进京,但也算曲线救国,完成了升平帝最后的心愿。
随后下达的另一道旨意,是擢升容与为司礼监掌印。
升了官职,做的事情却和以往差不多,沈徽如今把南书房全权交给他打理,容与也乐得清静,镇日待在里头整理文房书籍。可巧司礼监秉笔冯瑞过来找他,说按规矩选了几个小内侍伺候他,这会儿人齐了,带来请他过目。
四五个八九岁大的孩子排成一行,规规矩矩垂手站着,一声咳嗽都不闻,显见着是被调理的极懂规矩才送进来给他挑。容与见他们脸上分明还是一团懵懂稚嫩,心里一阵不忍。
“我也用不着人服侍,还是放回去各司其职吧。”
冯瑞只当他对这几个不满意,陪笑道,“要是看着都不喜欢,我再去挑一道也使得,只是您有什么要求知会一声,我也好照着吩咐办,下回保准能让您满意。”
听这话的意思,容与知道对方会错意,恐怕内务府又要为难几个孩子。又见其中一个个子最小的,虽然稚气未脱,但面庞清秀,尤其两只眼睛漆黑明亮,颇有神,看上去像是个伶俐的,便对冯瑞说,“太多了,我实在用不着这么些,不如留下一个,其他几个打发到司礼监供职,都还小呢,千万别难为他们,往后你多提点就是了。”
走到那孩子面前,他俯下身,柔声问,“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那小内侍欠身答道,“小人叫林升,今年十岁了。”
容与笑着冲他点头,又对冯瑞道,“就留下这一个吧。”
1...45678...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