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虞奇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虞太史令

    北上便是京淮,上古本无,因为宋哀帝无道,欲从西京南巡,于是开凿帝江,后历代定都西京,为联系山东诸府,大兴修炼,后魏武帝定都永安之后,淮水绕永安,遂名京淮。

    再北便是帝江,上古之时,玄帝出生帝江,建立远玄国,以帝江而下,后五王相禅,接定都帝江左右。然西北出现西人,晏元府出现北狄,赵、曹、宋、陈四朝之时,北方皆以被蛮夷所占,后魏武帝起兵幽燕府,攻克蛮夷,设晏元府,上阳府,以三府为基,承天授命,尽收陈地。而魏武帝北征云歌府后,重病不起。后魏孝帝,魏惠帝,魏仁帝,皆重文治,魏仁帝殡天之后,子嗣相争,魏哀帝,魏泯帝,魏殇帝,魏元帝皆英年早逝,到魏哀帝崇圣年间,百官贪权,上下相争,各地叛乱,终被虞替

    最北就是护洛,和帝江同源,不过流经北方四府府,乃是北狄的母亲河,上古之时,因为北狄不知舟船,无法过洛而攻华族,五王相禅,哲王之子商云不肖,起兵相争,败伯劳于帝江,伯劳之子太安北渡护洛,授北狄舟车甲车之术,北狄遂成华族之患,后历朝南迁,直至魏武挥鞭,追亡逐北,武帝性甚仁,虽收其地,但设四城,以通贸易,城立之时有卿云之兆,北狄怀恩做卿云之歌,君臣融融,顾名云歌府。

    各地的小知识也有很多,不一一贴了。

    除了地形,还有人物小传。

    比如魏末的武英将军。

    言家,历代都是执掌朝政大权,现任言家家主便是执掌天下兵马的言太师,言太师只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体弱多病,受不了疆场之苦,而这个儿子也只生了一个女儿言灵,言家的重任就只能交给上言灵。

    言灵虽然身为女人,但是懂事以来,穿着多是戎装,很少女儿装扮,言灵也以男儿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十六岁便随着元帅王长军东征西讨,四年之后,成为朝廷十将军之一的武英将军,有了自己的军队,虎英军,镇守西北,让西域各国不敢东进一步。

    首次和高皇帝相识,便是高皇帝前往天山寻找天山雪莲,两人在漫漫雪原中相处了三天,找到雪莲的时候,更是合力战守护雪莲的异兽摩蹉,高皇帝的红莲剑法和言灵的赤阳刀法相辅相成,如同天造地设一般,此战之后,言灵对高皇帝有了好感。

    高皇帝为了报答这次采取雪莲之恩,于是不顾重伤之身,和言灵一起前往骊山剿匪,言灵艺高人胆大,决定孤身试探山寨,言灵化作翩翩公子进入到了山寨里面,以自己的机智和辩论,躲过了几次杀机。

    到了后面的剿灭的时候,言灵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凭借一支百人军队就剿灭了这山寨一千多山贼,可惜山贼头子诈死,等待机会暗放冷箭,高皇帝为言灵挡了这一箭,受了箭上之毒,奄奄一息

    言灵找到了神医,神医告诉言灵这毒险恶异常,必须以女子纯阴之力才能治疗,而且高皇帝的命只有一天时间了,让言灵好生考虑,言灵见高皇帝如此,无奈只好舍己救人了,在高皇帝醒来之后,表示自己想要迎娶言灵,言灵拒绝了。高皇帝无奈,和她在月下谈天,知道了言灵不能随便嫁人,她为了朝廷,必须要嫁给王长军。

    王长军是贫民出身,但是十分有军事才华,他拜入言太师门下,成为最得利的弟子,但是因为出身问题,被朝中贵族而藐视,自己嫁给他,他成为言家之人之后,才能进展才华,帮助朝廷平定四方叛乱

    男主知道王长军大了言灵整整十六岁,他询问言灵是否爱王长军,言灵摇头说没有什么爱不爱,只要有利朝廷,她都会去作。高皇帝不是滋味,留下一朵百花环给言灵就离开了。

    在言灵出嫁的前夕,高皇帝让属下大肆传播言灵亦




第六十章宫中生变
    刘向紧握手中的刀,听到外面传来人的声音,呼吸不由粗重了几分。

    经过漫长的等待,铁板外面露出一丝火光,刘向弯着身子,静静等待。

    铁板吱吱呀呀的往上升,外面的火光映照出刘向紧绷的脸。等到这铁板完全提起来,刘向拉着自己父亲瞬间冲了出去,他手中长刀挥舞着,形成一道屏障保护着他们。

    刘向如野马脱缰,径直向大门冲去,这突发的意外,让外面护卫措手不及,大门还未关上,刘向已经突出重围。

    几位护卫正准备提刀赶上,其他囚犯也趁乱杀了出来,护卫长权衡之后,只好大声说“先将这些人拿下,再去处理那两个逃犯。”

    大门被训速关上,在门外的侍卫甚至用方石将门抵住,门内的侍卫快速组成方阵迎击逃出的囚犯。

    这群犯人虽然身手不凡,但是因为带着锁链,十层功夫只能发挥一成,很快就落入到下风。

    其中一个大汉不甘心地说“早知道那个小子这么狡猾,我们就不浪费功力给他打通经脉。”

    他们原本想着刘向修习的是佛门正宗心法,也是一位侠义道上的,遇到这种事情,应该和他们同进退才是,没想到刘向出来之后,径直逃了,丝毫不顾他们的安危。

    护卫对于这些人没有留情,刀刀落在要害,反正进到天牢里,几乎没有站着出去的。

    犯人们接连被杀死,叛乱被平息了,护卫们展开了搜索,如今九门已经关闭,他们倒是不担心这两个逃犯能够逃出去。

    刘向这时候已经到了自己和苟二约定的地方,发现苟二没有在这里,不由叹息一声,心中想着苟二一定是见势不妙,脚底抹油了。

    但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你来了,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暂时躲一下,一会儿就可以离开了。”刘向转头一看,原来是苟二灰头土脸的不知从哪个角落刚跑出来。

    苟二这话让刘向摸不着头脑,不过很快他就听到外面大喊着“不好了,不好了,走水了,走水了。”

    刘向小心探头查探,只见东边冒着红光,将那里照的红彤彤。

    苟二微微一笑说“我等不到你,担心你出了什么事情,于是就想到这个法子。”

    刘向本来还想责怪苟二将事情弄大了,但是想到自己劫天牢,已经是死路一条了,再加上这么一条,也不算什么了。

    这时候坐忘阁外,李星野快步走到门口,对着里面说“圣人,不好了,宫中走水了,还请圣人暂避回禄。”

    过了一会儿,在里面伺候的九功将门打开,对着李星野说“大统领,进来说话吧。”

    这时候皇帝披着一件披风,坐在榻上对着李星野说“这件事查清楚没有,是人为还是无意。”

    李星野连忙说“应该是人为,天牢那边有人劫狱,不过已经平定了,只是走脱了两个犯人。”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用回避,他们不过想要趁乱离开,告诉御林军,严加守卫,不得擅离职守。”

    李星野答了一声诺,皇帝询问道“如今是什么时辰了。”

    “子初,圣人还是早些安歇吧。”

    皇帝没有再说什么,打了一个哈欠,挥挥手让李星野退下。

    这李星野退下不到一个时辰,再次敲门,幸运的是皇帝还没有睡着,立马召见他。

    “圣人,七皇子听说宫中失火,带着三千人准备从长春门进入救火。”

    “放肆,立马派彩凤军前去长春门驻守,告诉文源,宫中大火已经被扑灭,让他带着人回去。”

    李星野说了一声诺,正将退下,皇帝对着九功说;“为朕穿甲,朕要亲自前去长春门看看。”

    李星野听到这话,吓了一跳,不过不敢说什么,吩咐完手下,立马亲自带着几位精锐护卫到了坐忘阁。

    这时候皇帝已经穿好甲胄,坐着御舆到了长春门。

    此时彩凤军已经在城门前列阵以待,而不久之后,七皇子也穿着甲胄,带着三千士兵来到门前。

    飞凤军的一位总督对着七皇子喊到“殿下,圣人有令,宫中大火已经扑灭,速速离开,不能擅自带军进宫。”

    七皇子一脸戾气地说“曹安国,速速给我让开,我听到宫中有变,特带兵前来救驾。你若是执意阻拦,那么别管我不客气,按照谋逆论处了。”

    曹安国听到这话,拿起马背上的令旗打了一个旗语,顿时四周彩凤军将士,拉弓搭箭,长刀出鞘。

    七皇子见到这个情况,冷笑地说“曹安国大逆不道,意图谋反,你们若是不想受到株连,就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彩凤军士兵没有理会,七皇子也挥动令旗,让自己亲兵攻击上去。一时间,双方厮杀起来。

    皇帝站在城墙,不由气的直发抖,他伸出手,一个护卫识趣的将弓递上,皇帝亲自拉弓搭箭,瞄准七皇子。

    李星野等人顿时吓得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李星野还不断地说着“还请圣人三思,还请圣人三思。”

    皇帝冷哼一声,羽箭如同流星一样射了出去,然后转身离



第六十一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没有。”刘远用尽全身的力气挤出这两个字,说完,再也坚持不住,瘫在地上,如同一滩软泥一样。

    皇帝也没有再对刘远说什么,而是望向刘向,说“你叫什么”

    “罪民刘向,见过圣人。”

    皇帝点点头,思索了一番说“你曾经说过,什么罪你都可以承担,只要不处罚你父亲就可以吧。”

    “罪民不敢奢求圣人能赦免我们的罪,只希望圣人能够怜我父年老,时日不多,能让我父安心晚年。任何处罚都让我这个儿子担下吧。”

    皇帝沉声询问说“按照《大虞律》你们两人都要处斩,不过怜在你一片孝心,那么朕可以赦免你父亲,不过你却要被凌迟,你愿意吗”

    “多谢圣人开恩,多谢圣人开恩,小的愿意,小的愿意。”

    这时候刘远也开口说“圣人,这罪都我儿为了救我才犯下,还请圣人责罚我,不要连累我儿,一切责罚,罪民都愿担。”

    皇帝听到这话,看着他们父子,思索了一番,叹息一声说“罢了,刘远,你回去围场去吧,至于刘向,你死罪能免,活罪难逃,你去天山关,为大将军王效力吧,若是你能活下来,那就是上天怜悯你一点孝心。若是死了,也算恕罪了。”

    刘氏父子连忙磕头谢恩,皇帝看了看李星野,李星野知意,让人带着他们下去了。

    在两人退下之后,李星野小声地说“圣人,这样的惩罚会不会太轻了。”

    “真是好笑,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朕的儿子却要想着要杀了我,丝毫没有父子之情。刘远什么都没有,却有一个好儿子,比起他来,朕反而惭愧。”说着皇帝自我嘲笑了一番,李星野小声地说“不知道圣人明天准备怎么处置七殿下。”

    “到时候看他了,朕累了,你们先去吧,告诉朝臣,明天不用上早朝了。”

    李星野说了一声是,倒退着出了门,将消息传了下去。

    才至卯时,七皇子的事朝臣已经通晓了,三皇子闻言,急忙来到九皇子府上。

    这时候九皇子正在和手下比剑,见到三皇子到来,笑着说“三哥,什么风将你吹来了。”九皇子说着,伸出手邀请三皇子到了书房。

    双方坐定,三皇子急切说道“九弟,你应该听说你七哥的事情了吧,我现在急得就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担心文源他不能活着离开御书房。”

    九皇子喝了一口茶,轻松地说“三哥,七哥的事情你就不用担心,父皇绝对不会为难他的。你应该知道父皇的为人,他对臣工极为严厉,眼睛容不得半点沙子,但是对于我们兄弟,却十分宽厚,大哥亲自刺杀他,不也活得好好的。”

    “这件事不同,大哥那是已经有些疯了,父皇才不追究,难道现在要让文源也装疯吗”三皇子急切地说着,心中暗自恼怒,到了这个时候,九皇子还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安心,安心,三哥,七哥最多会被关到三省殿而已,哪里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你别忘了,他们的母后雅妃娘娘都没有着急,三哥你急什么”九皇子还是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让三皇子不住的摇头

    “你又不是不知道雅妃一向不管,那年六弟病的只剩下一条命,雅妃没有去看一眼。如今六弟身体又不好……五弟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帮他的,只有我们了。虽然我们不同母,但也是同父兄弟,如今七第有难,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理。”

    九皇子看着自己哥哥着急的样子,勉强板着脸认真对自己这个亲哥哥说“三哥,你就是太仁慈了,这种事情我们急有什么用,我们若是去求父皇,反而会惹得父皇不快。三哥,你且随我去外面看看,就知道七哥是否有事情了。”

    在九皇子带着三皇子离开府邸的时候,七皇子也英姿飒爽的走入御书房之中。

    他脸上带着自信地笑容,丝毫不像是来认罪,而是来御书房领赏的。

    这时候皇帝正在批阅奏章,看到七皇子这个样子,也没有多说什么,平静地说“文源,你来了。”

    “儿臣见过圣人,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皇帝说完,继续看着奏折,不再理会站在那里的文源。

    文源知道皇帝的心意,开口说“圣人,你是不是觉得儿臣昨天晚上做错了”

    “哦,听你这话,文源你还认为你没有做错”

    七皇子挺胸抬头说“圣人你自幼让我读《兵法》,这些年我倒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皇帝放下走奏折,有些疑惑地看着七皇子,询问七皇子说“是吗不知道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儿臣就明白一个字,那就是争,无论战场也好,朝堂也好,只有争才能赢,才能胜。”七皇子说完,看着皇帝点点头,然后继续得意地说“这皇位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争来,既然父皇你不准备将这大若之位传给我,那么儿臣就要争了。”

    七皇子说着,语调再次高了几分说“这先下手为强,父皇



第六十二章母子之情
    听到平妃这么说,三皇子才放下心来,这时候九皇子笑着说“三哥还在担心七哥会不会有事,如今听到母后你这么说,我们总算放心了。”

    平妃看着三皇子,思索了一番说“文澜,这件事你还是莫要多问,你以后可以去看文汇,但是不能去看文源。”

    “母后,儿臣不太懂,为什么不能去看七弟呢”

    “你不懂就不懂,很多事情,说的太明白,反而让人生厌,你只要记住本宫这话就是了。你放心,本宫这也是为了你好,难道本宫还会害你这个亲身儿子吗”

    三皇子见平妃不愿意说,于是只好闷着说了一声是。

    三皇子不能去,但是六皇子不能不去,在当天下午,六皇子到了三省殿,进入到七皇子所在的房间,对着七皇子说“七弟,你没有事情吧。”

    七皇子正在那里抄写《兵法》,看到六皇子,随口说“六哥,你来这里干什么,是先看我的笑话吗”

    六皇子听到这话,心中一急,忍不住咳嗽起来,然后说“七弟,我怎么会笑话你呢。你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谢天谢地,父皇只是让你在这里抄书,没有处罚你。”
1...2021222324...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