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奇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虞太史令
那对夫妻听到这话,于是停下来,那个妇女笑眯眯地询问说“你眼力不错,不过你怎么知道老娘这马是一匹好马呢”
护卫只是见着两人的马俊朗不凡,一般人听到这夸赞,也就一笑,谦虚几句,哪有像这妇人一样追着询问的。
妇人看到护卫回答不出来,面色一沉地说“你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么就是骗老娘,老娘对于你们这些骗子,可是从来不会手软。”
眼见妇人脸上露着凶光,四位护卫也握紧腰刀,将江离郡主保护起来。
“两位的马可以
第九十四章山中土坟
江离郡主轻轻捏了一下玉玲珑的右手,然后对着九世秀才说“你的恩情不用还了,不过本宫倒是好奇你到底是谁”
“酸秀才绰号九世秀才,那日在神剑岛,多谢郡主相助,才能让剑师安然无恙地回来。”九世秀才恭敬的行礼,然后再次说“原来玉箫郎君的弟子也在郡主身边,这个人情,酸秀才真是枉做小人了。”
九世秀才说着,走到尉迟泰身边,询问尉迟泰有事没有,尉迟泰红着脸不好说,这伤倒是小事,不过他们两人面子可算是丢大了,被一个还没有及笄的女子打败。
江离郡主看着九世秀才,询问说“九世之仇,真的可以复吗”九世秀才听到这个问题,神情凝重地说“九世之仇,必定能复。”
玉玲珑有些不懂,询问江离郡主他们在说些什么,江离郡主告诉玉玲珑,这九世秀才的九世,是公羊家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九世之仇,是可以复仇的。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中原北边已经被狄人占领,赵朝迁移到西京过了四代了,然后曹朝也到了第五代。
董生劝说当时曹孝武帝,九世之仇,如今可复,于是曹孝武帝励精图治,花费二十年,将北狄再次赶到护洛边。后世说的九世之仇,特指国仇,九世秀才这里,也是指虞朝灭了魏朝的仇恨,魏朝遗民就算花费九世时间,也要报仇。
玉玲珑明白点点头,对着江离郡主说“安姐姐,以后你就当我的老师吧。”江离郡主轻轻一笑,没有回答。思索这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九世秀才望着江离郡主,思索了一番,询问说“郡主,不知道你们上齐云山所谓何事”
“为汪文忠公上香。”江离郡主将来意说了出来,九世秀才点点头,让尉迟泰夫妻上马,对着他们说“有劳两位去城中找到我那个徒弟,让他们直接去飞云山,不用等我这个酸秀才了。”
尉迟泰听到这话,对着九世秀才说“姜大侠,是否要我们为你把风”九世秀才笑着说“不用了,酸秀才不会和他们动手的,最多今天晚上,酸秀才就会到飞云山来找你们的。”
见九世秀才这么说,尉迟泰夫妻也不再多谈什么,微微拱手,然后离开这里。
等到两人骑着马离开之后,九世秀才对着江离郡主说“郡主,若是不介意的话,酸秀才就和你们一起上去。”
江离郡主没有反对,一行人继续前进了,这山路越走越险峻了,玉玲珑也开始拉着江离郡主登山。
这走到山腰一处平台的时候,玉玲珑看到路边有着两颗树,这两颗树虽然在路两边,但是它们树冠却连在一起,玉玲珑好奇的询问说“这两颗树好奇怪,竟然连在一起。”
“这就是著名的夫妻树,不远处有一块望夫石。这是曹朝时候的传说了,丈夫出海不归,妻子在这里眺望,然后化作石头。后来有好事之人,故作美好,说丈夫回来了,就埋在左边这颗树下,而妻子埋在右边这颗树下,两人真情不渝,于是连在一起。”
江离郡主说完,这时候九世秀才补充说“然而左边埋得的是曹朝有名学士小夏侯,而右边埋得是西朝魏诗人梅和灵。”听到九世秀才这个解释,玉玲珑忍不住笑了出来说“这夫妻树下,原来是两个男人呀。”
“这件事古来有之,错点鸳鸯。不过世人喜欢,哪管这事到底如何就如同,我思宗哀皇帝,何尝是一个无道昏君,但是在虞朝的说书人嘴里,我哀皇帝就是一个无恶不作,人神共愤的昏君了。”
江离郡主见九世秀才有着不平之气,开口询问说“魏哀帝若不是无道,任用小人,怎么会将这万里江山给丢了。”
“那是因为魔教率先作乱,动摇国本,后因西平王谋逆,导致国库空虚,这才给了长乐侯可趁之机。”
江离郡主听到九世秀才这么说,也不再解释什么。
他们继续前进,不一会儿,就看到两人坐在路上,隔着大约三丈,双手挥舞,似乎在切磋什么。
江离郡主不由微微不悦地说“这齐云山似乎人太多了一些。”
九世秀才笑着说“郡主,他们最多待到腊月二十八,等到飞云山的事情解决了,他们就会立马下山。”
“哦,原来他们是藏在这里,免得四圣司发现。”江离郡主轻声说,意味深长地看着九世秀才。九世秀才点点头,没有否认这件事。
玉玲珑看着两人,开口说;“左边那个是齐云五子的张凌云,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他还没有死。”
九世秀才诧异地看着玉玲珑,这张凌云都四十年没有出现在江湖之中了,这个小丫头是怎么会认识的。
玉玲珑也没有说出来,这次前来,玉箫郎君可是将齐云五子的特征说给玉玲珑,这个特征不是长相,而是武功上的习惯,同一套剑法,在不同的人手中使用出来,就是不同的,而这个张凌云的特点就是使用齐云剑法的时候,都会微微上刺那么一丁点。
九世秀才也没有多问,带着他们继续上山,这走了半个时辰,一行人才到了山顶上面。山顶上有一个土坟,连边都没有用石头圈起来,
第九十五章说书人
两人将纸钱焚烧完毕之后,站起身来,江离郡主四处打望了一下,发现不远处有一座茅屋,两人走了过去,一个护卫将篱笆门打开,一行人进入到院子里面。
院子里面已经满是杂草,一片荒凉。不过茅屋却倒是显得比较新,好像有人居住一般。
这屋子每年知府都会派人整修一下,文妃有时候来祭拜,就会在这屋里歇息一会儿,这门倒是没有锁,她们推门而入,见到里面倒是十分简陋,一张云床,一个蒲团,墙壁上挂着一个道字,然后还有一幅画。
画上面画着齐云山的风景,然后一个道人盘坐在一颗树下,似乎在坐禅,又似乎在远眺。
上面还提着一首诗“放我修行拂袖还,朝游丹峰卧苍田。渴饮长生不老酒,饥餐龙虎紫金丹。闲时观山游野景,闷来潇洒抱琴弹。若问小臣归何处,身心只在齐云山。”
这是当年汪文忠公辞行的时候,面对高皇帝挽留而写的一首诗。
玉玲珑也听说过这首诗,倒是没有在意,不过江离郡主看着上面的诗,有些疑惑地说“奇怪,奇怪,为什么后面要用绝笔二字。”
玉玲珑听到这话,仔细一看,发现上面写着壬戌年冬汪帝象绝笔书。
“壬戌年,嗯,今年是癸卯年,算下来,应该是天定二年。”玉玲珑推算了一下,然后也疑惑地说“不对呀,天定二年秋,汪文忠公请辞,后来圣人不是山中看到过他吗怎么会说绝笔呢”
江离郡主也疑惑的摇摇头,心中想着若是那时候汪文忠公重病不起,担心会死才会留下这个绝笔,但是后来好了,这画后面也应该补充一下才是。
不过这四十年前的事情,她也是在弄清楚,只好将疑问藏在肚子里面,吊念一下汪文忠公,就离开这里了。
她们下山的时候,却没有见到任何人,心想这些人或许另外找地方藏起来,两人也不多事,下山去了。
到了山下,玉玲珑询问江离郡主,是不是去连千山的家里,江离郡主看了看天色,发现天色尚早,于是和玉玲珑说“我们去县城里面逛逛,看看这城里的热闹。”
玉玲珑也是少年心性,也点头答应了,她们一行人于是前往到县城里面。
进入城中,日已偏西,她们找了一个茶楼坐下之后,看到一个说书人坐在那里,准备说书。
二人也听了起来。只见那说书人惊堂木一拍。
“人世繁华转眼空,仙愚与贵贱,化清风。纵然聪敏可怜童,匆匆匆,顷刻变苍翁。未若证神通,来去皆自在,向天宫。莫疑,当驾四青骢,红尘弃,胜负谈笑中。”
“列位看官,可知这首《小寒山》是何人所做这首词乃是安国公大司农汪文忠先生所做。话说天定初年,太祖高皇帝御极,天下平定,四方无事。忽一日,设朝聚集文武两班,三司四妃。诸位大臣奏议完毕。班中突出一人,紫袍金授,见帝不拜,启奏曰“吾皇万岁,臣看如今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一日十瑞,百姓昭穆,万邦协和。臣欲慕道修行,还请吾皇乞骸。”
“卿为何要去山中修道。”高祖问曰。
汪先生回曰“臣有十怕,故要进入深山修行。”
“朕带卿不薄,总摄百官,列土封侯,剑履进殿,见帝不拜,何有十怕且说来于朕听”
“赦臣之罪,方敢启齿。”
“朕赦之。”
“听臣所说。有诗为证。”
“一,怕火院锁牢缠。
二,怕家眷收煎熬。
三,怕病患缠身体。
四,怕有病服药亡。
五,怕有难哭黄天。
六,怕气断身亡死。
七,怕采木花棺桲
八,怕牢中诉冤难
九,怕身葬荒郊外。
十,怕大虞律上亡。”
高祖宽之“爱卿多虑,朕赐你丹书铁券,指山河为誓,以日月为盟,卿之后代与皇家共治天下。”
“吾皇曾许诺大司衡,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刀兵不死,见男儿不死。这五不死犹在耳畔,而大司衡已经命归九泉,国灭土收!”
“既然爱卿执意如此,那么朕也不在阻扰。不知道爱卿要何处仙山修行”
“臣有诗为证放我修行拂袖还,朝游丹峰卧苍田。
渴饮长生不老酒,饥餐龙虎紫金丹。
闲时观山游野景,闷来潇洒抱琴弹。
若问小臣归何处,身心只在齐云山。”
言罢,太祖高皇帝准奏,将那千里齐云山送给汪文忠公做修行道场,那首《小寒山》便写在齐云山山壁之上。王文忠公何等富贵荣华,尚且修道为贫。可见老话说的好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n
第九十六章传闻
他们三人被谁杀的,在江湖之中一直是一个迷,如今归藏上下都在追查凶手,更是承诺,无论是谁,告诉归藏派凶手是谁,就赏银五百两。若是抓住了或者杀了那个凶手,更有宝物相赠。
在场武林人士听到说书人这么说,于是好奇起来,一个人询问说“难道你知道凶手,为什么不去告诉归藏派领赏呢”
“小老儿知道的是一点风闻,怎么敢贸然说领赏,小老儿姑妄言之,诸位看官姑且听之就是了。杀了归藏三道的就是赵大侠的儿子赵定虏,这个小赵相公,那是魔星转世,祸胎投生,从小到达就是只知道干坏事,从来没有干过一件好事。赵大侠打也没用,劝也没用,本来想杀了,但毕竟是自己亲生骨肉,怎么能下去手。”
“还好这小赵相公虽然全是干的坏事,但也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无非是偷鸡摸狗,戏弄邻里,众人见到他父亲赵大侠的面子,也没有多追究。可惜,十年前,小赵公子就闯出大祸了,他为了一个女子,在泰安城杀了极为厉害的人物,怕他父亲追究,于是消失的无影无踪。赵大侠也听闻了这件事,一气之下,就一命呜呼了。这位大爷,小老儿说的不错吧。”
说书人看着给金豆的那个人,只见那人点点头,继续说“不错,不过那位小赵相公应该还有一个女儿,不知道那个女的在什么地方。”
众人听这人这么闻,不由怀疑起来,这人莫非就是那位赵定虏
“这个,小老儿就不清楚了,在赵大侠病逝之后,他的孙女被人接走了。”
“那个人是不是姓计,名字叫淳化”
“这个,这个,小老儿不清楚,小老儿就是一个说书的,哪里知道那么事情。”
见这人咄咄逼人,一个侠客看不惯了,站起来说“阁下是谁何苦这么咄咄逼人。”
那人听到这话,看到四周侠客不满的看着自己,心想这双拳难敌四手,这些人要是单打独斗,自己倒是不怕。可是要一起上的话,他可有把握对付。
这时候铁胆神侯从外面走来,笑着说“志齐呀志齐,你到了这里,为什么不告诉老夫呢来来,诸位,老夫像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归藏如今最杰出的弟子林志奇,已经得到归藏掌门玉虚先生的真传了。”
在场众人没有想到,眼前这人竟然是归藏门人,不由齐声说着失敬失敬。林志奇也说着不敢不敢,然后说自己奉师命来探查赵定虏的下落,没有立即去拜访铁胆神侯,还请铁胆神侯原谅。
铁胆神侯笑着说无妨无妨,然后询问林志奇,是否已经确定了赵定虏杀了归藏三道,林志奇点点头,然后对着说书人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不止查到了是赵定虏的下落,还查出了,这赵燕然乃是魔教余孽,魔教被剿灭后,赵燕然隐藏再此地,暗中联络魔教余孽,准备兴兵作乱。”
林志奇说到这里,冷笑地说“还好他死的早,否则他逃不出一个车裂分尸。你们这些人还是少夸赞他比较好,否则的话,祸从口出。”
见林志奇这个样子,江离郡主平静地说到“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阁下最先夸奖赵燕然,还贬低国朝汪文忠公。”
林志奇听到这话一愣,然后怫然说“我那不过说反话,想要引蛇出洞而已。”
江离郡主没有再说什么,脸上挂着一丝轻蔑的笑意,这笑容让林志奇不由肝火大动,呵斥说“哪里来黄毛丫头,也敢嘲笑道爷,你若是好好道歉,道爷还可以饶你一命。”
江离郡主拿起茶杯,打量茶杯上的花纹,似乎没有听到林志奇这话。
这时候铁胆神侯看到江离郡主身边的护卫,伸手拦住林志奇,对着江离郡主说“这位姑娘,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侠义道也讲宁多一个朋友,不多一个敌人。老夫认为,两位这个梁子就此揭过。”
说到这里,铁胆神侯倒了一杯茶,然后用手一丢,茶杯不急不忙地飞了过去,正好落在江离郡主面前。看到铁胆神侯施展这一手功夫,在场众人不由齐声喝彩,称赞铁胆神侯这一手漂亮。铁胆神侯也举起一杯茶说“两位不过口角之争,何必闹得如此僵呢”
说罢,铁胆神侯将茶一饮而尽,然后看着江离郡主,不过江离郡主也没有理会,还是观察这拿茶杯花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铁胆神侯见到这个情况,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怒气,就算江离郡主不愿意揭过梁子,也要看在他铁胆神侯的面子上说上几句,怎么能这样不理不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