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虞奇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虞太史令

    林志奇见到这个情况,大声说“好一个不懂礼的丫头,前辈暂且站一旁,让晚辈教训教训一下他。”

    这林志奇说着,拔出剑说“小丫头出招吧。”

    林志奇作为名门正派弟子,自然先出声提醒,见江离郡主没有搭理自己,怒气更甚,一剑刺了过来。

    他这一剑刺过来,玉玲珑直接抓起筷子筒,丢了过去,筷筒里面的筷子激射而出,如同一把把利剑,刺向林志奇。

    林志奇收剑防守,守的滴水不漏,不过他只是注意到了筷




第九十七章往事如烟
    听到这话,玉玲珑愣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询问说“安姐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具体不好说,只是圣人应该没有见到汪文忠公,或者说,汪文忠公死的时间应该在东巡前后。我今天问那人,发现在弘道年间还没有人见过汪文忠公,但到了升明年间,这看到汪文忠公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妹妹,若不是今天见到那字画,我也不会怀疑这件事。如今看来,汪文忠公活着的消息,是有人刻意散布的。”

    说着,江离郡主拿出今年的茶杯,对着玉玲珑说“你仔细看上面的汪文忠公。”玉玲珑点点头,发现这个骑鹿的人,白发长须,仙风道骨,倒是一副仙人气派。

    “嗯不对,汪文忠公的画像我在麒麟阁见过,汪文忠公貌美如妇人,而且汪文忠公没有胡须,这在朝中还是趣谈。”

    “是呀,山上那字画的汪文忠公也是黑发无须,这些自称见过的,却画出这种图,岂不是有些古怪。”

    玉玲珑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对着江离郡主说“不知道姐姐,你想到了什么。”

    江离郡主看着齐云山方向,叹气一声说“或许是汪文忠公真的在天定二年就死了,当初圣人肯定是知道的,不过圣人要借助汪文忠公,才秘而不发,更让四圣司的人制造一种假象,让世人知道汪文忠公还在。”

    听到这话,玉玲珑小声地说“安姐姐,你是怀疑九谏不是汪文忠公呈上的”

    “嗯,毕竟圣人需要一个替罪羊,外人不知道九谏最后一谏是什么,你我心知肚明,若这个不是汪文忠公告诉圣人的,而是圣人自己的主意,岂不是有损圣人颜面,天下人会怎么看圣人。”江离郡主说完,玉玲珑茫然的点点头。

    她知道自己父亲告诉过他们,这九谏最后一谏就是若是前八谏没有用,圣人与诸国公兵谏孝懿太后,恭请孝懿太后奉还大政。

    至于这最后一谏有没有实行,她父亲就没有告诉过她了。

    朝廷说的消息就是孝懿太后在癸未年感觉年老,于是归换大政,那一年是升明十三年,第二年,朝廷就改年号为大化。

    当然这次归还,按照朝廷的说法,是子孝母慈,其乐融融,双方没有任何矛盾。大化元年,孝懿太后就离开京城,前往丰城,到了大化三年,孝懿太后病逝在丰城。这三年,孝懿太后都没有回过京城。

    接下来大化年间,吴家子弟纷纷病逝,就连吴家嫡系也夭折了,关于这件事,民间众所纷纭。圣人也曾下诏要严查真相,这查了多少年都没有结果。最后雍国公过继,在那里之后,吴家也没有死亡。

    雍国公过继的那年是大化八年,第二年圣人就改了年号,改为如今的垂宪。

    就虞朝来说,只有垂宪年间才算是安稳,其他时候,不止民间动荡,朝廷也是。弘道年间,二妃摄政,升明年间,孝懿太后把持朝政,江山有鼎摇之忧,至于大化,不少官员罢官病逝。

    玉玲珑现在回想起来,看样子,这九谏最后一谏应该是用了。

    不过这话她可不敢乱说,要是被人听到,会给靖国公带来麻烦的。

    江离郡主和玉玲珑一样的心思,不过她想的更多,她知道为什么圣人要假借汪文忠公的名号,毕竟当时的圣人,可不是圣明神武,在诸位国公眼中只是傀儡而已。圣人若是告诉国公这个计划,这些国公未必会信,不过这个计划出被誉为大虞第一谋士汪文忠公之手,他们还会考虑一下。

    不过这些都是她的猜测,这种事情,她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就好比茶杯上的画,就算是画师臆想的,也不能代表升明年间出现的汪文忠公是假的,或许是汪文忠公故意在人面前出现,引起圣人的注意,将九谏呈上。

    她现在能够肯定的就是,知道这件事真相的就只有圣人唯一一个人,当初在齐云山上,圣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只有他一人知道了。

    在两人沉思的时候,若水仙子端着菜肴走了上来,笑着说“两位妹妹肯定不习惯坐在桌子上吃,于是我特意端过来,不过这吃饭就没有乐声相伴了。”

    江离郡主笑着说有心了,接过菜肴,和玉玲珑用晚膳。

    这吃了没有一会儿,她们就听到脚步声,然后就看到仲昌意急忙地跑过来,对着若水仙子说“仙子,晚膳已经准备好了。”

    若水仙子微笑的点点头,然后准备和仲昌意一起离开这里,这时候仲昌意看着江离郡主说“这不是昨天见到的那位郡主娘娘吗仙子,你怎么带……”这话说到一半,仲昌意就觉得不妥,闭上嘴不在说什么。

    若水仙子笑着说“是的,不过她们是我的客人,这件事我已经告诉过冰娥妹妹了,冰娥妹妹也没有反对。好了,你一个男人家站在这里,未免不妥,快快走吧。”仲昌意听到这话,连忙道歉说打扰了,然后离开这里。



第九十八章二贤祠
    魏思思没有说话,这魏朝末年,最为严重的就是寒贵之争,魏武帝建立魏朝的时候,得到世家贵族相助很大,于是注重世家子弟,尤其是重要的四辅太宰,太师,太保,太傅都是由世家贵族担任,其中到了魏明帝的时候,魏明帝大力提拔寒士。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魏明帝没有想到,这件事导致了寒贵相斗,这争斗经过明、灵两位皇帝的时候,越演越烈,到了成帝的时候,寒贵相斗已经威胁国本了。到了哀帝的时候,当时的兵马大元帅王长军是寒士出身,在剿灭魔教的时候,因为和贵族相斗,故意拥贼自重,围而不剿,这样一则空耗军费,二则让贼做大。

    而贵族也借着这件事,不断拆王长军的台,在双方的斗争下,魔教不断壮大,终于杀出重围,大败魏军,占领了半壁江山。本来这时候,魏朝还有机会,但是朝中贵族将责任全都推给王长军,逼着王长军三月剿灭魔教。

    王长军当时也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想着魔教如今锐不可当,应该缓缓图之,凭借坚城要塞挫其锐气,这魔教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多失败几次,内部必定会生变。结果贵族这么一逼,王长军也破罐破摔,率领自己亲兵和魔教决战在武凉府的平原上。

    这一战是王长军全军覆没,不过也重伤了魔教,为后来言太师平定魔教省下不少麻烦。

    魔教虽然平定,但是魏朝已经元气大伤了,后来加上西平王和各处叛乱,魏朝终于走向末路了。

    江离郡主见魏思思没有多说什么,于是对着魏思思说“而国朝对于寒贵之间,处理十分得当,寒贵相处其乐融融。”

    这一点魏思思倒是没有反对,虞朝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两举制度,察举和科举并行。无论贵族和寒士都有出路。不过魏思思不认为这个办法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如今这个制度还没有露出什么弊端而已。

    江离郡主打了一个哈欠,魏思思也不想再说下去,也是对着江离郡主说“多有打扰,还请恕罪。”江离郡主说无妨,也没有多挽留。

    第二天,江离郡主准备去二贤祠去看看,她和玉玲玲才出门,魏思思等人也恰好要出门,大家打了招呼,发现都是出去游玩,于是就顺路一起去了。

    他们先是到了夏祠,这位夏尚书是魏朝的兵部尚书,在虞朝北伐的时候,前来金阳府督战,当时魏帝就准备退回幽燕府这个龙兴之地,但是因为朝臣的反对,一直没有机会,于是让夏沧水来这里,若是魏帝准备回幽燕府,夏沧水就要调集金阳府的士兵前来护驾。

    可惜的是,没有想到是京城先被围住,夏沧水准备去派兵解围,但是当时金阳府总督严六奇暗中和虞朝勾结,按兵不动。等到魏都被攻破,严六奇受降,夏沧水一时激愤,来到这单墨城,自己的家乡,组建义兵,在这里死守了六十四日,这城也成为魏朝最后的一块领地。

    单墨城的人感其忠烈,于是立祠。至于虞朝,认为人都死了,立个祠堂让人祭奠也好,于是也没有多管这件事。

    魏思思他们到了,看到上面写着“一代兴亡关气数;千秋庙貌伴江山。”

    魏思思见到这对联,询问说“不知道这对联是什么人写的”

    庙祝这时候笑着走过来说“这是本地父母官写的,不知道姑娘认为如何”

    “好,好的很,不愧是当地县太爷,真是有水平,有水平。”

    庙祝也是一个精明人,能听出魏思思这是说的反话,但也不敢多嘴,连说好好,然后就离开了。

    白车晋和云昭南这时候也反应过来,皱着眉头,只剩下仲昌意一个人纳闷,询问说“魏姑娘,这对联怎么了,好像你们对着对联有些不满。”

    魏思思开口说“这对联关是看字面上倒是不错,不过意思却不好,他这上联就是说是魏朝灭亡是气数已经尽了,这夏沧水不用守着这单墨城,应该按照气数,早早归顺真命天子才是。”仲昌意听到这话,不用大怒说“这种没有节气的匾额,挂在这里,真是大煞风景,大煞风景,待我拆了他,免得玷污了夏尚书的英灵。”

    “少帮主,暂且息怒,其实这对联挂在这里,也没有什么,若是没有这对联,这祠堂朝廷能不能留下,还是一回事。”若水仙子笑着阻止仲昌意,这时候魏思思也开口说“仙子说的不错,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得罪县老爷,这是非对错,也不是区区一副对联能够道得明白的。”

    接下来一行人继续看,只见后面写还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哀。”

    这一对对联倒是写的浅白,仲昌意也看懂了,对着众人说“这对联倒是写的不错,嗯,太史这是一个史官吗”仲昌意看到后面落笔是写的太史某某。

    “不是,应该是一个翰林编修,国朝翰林有修史之责,于是可以称之为太史。”魏思思对着仲昌意说着,仲昌意疑惑地说“既然是



第九十九章口舌之争
    安华容调皮的眨眨眼睛说:“这个是自然,不过姐姐……”安华容话说到一半,看了看玉玲珑,一把握着玉玲珑的手,亲昵如同小猫一般蹭了蹭玉玲珑,开口说:“玉姐姐要和我待在一起,这外面这么乱,要是没有玉姐姐的保护,小妹我担心自己会遇到危险。”

    江离郡主无奈地说:“你不用瞎担心了,你是国公的女儿,堂堂的千金小姐,在这太平盛世,谁敢危害你呢”

    “这可说不定了,我听母亲说着,这天下有些人还不死心,意图想要复魏,他们杀人如麻,嗜血如命,要是遇到我们这些人,直接一刀要了我们的性命。”安华容说到后面,好像很惊恐的样子。

    萧总管笑着说:“四小姐,这不过夫人吓你的,这朗朗乾坤,天平盛世,哪有什么乱贼,你真的多心了。”说完,他对江离郡主说:“三小姐,小的就先回去了。”

    江离郡主点点头,等萧总管离开之后,铁胆神侯走了过来,对着江离郡主说:“不知道郡主娘娘是否准备回连家,若是郡主娘娘不嫌弃的话,可以在鄙处暂且落脚歇歇。”

    江离郡主说好,反正住在什么地方都是住,她也没有多在意。

    铁胆神侯立马让人去布置房间,这一耽误,差不多就是中午了,用了午膳之后,江离郡主一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没有想到天色突然转阴,吹起寒风来。

    除了玉玲珑有内力护身,不觉寒冷,江离郡主姐妹都觉得有些冷,于是三人就在家里围炉谈话。

    这一阴就到腊月二十七,在腊月二十七下午才开始放晴。

    见到这个情况,安华容笑着说:“这个妙云子真是运气好,明天要开宗立派,今天老天就晴了起来。”

    江离郡主点点头,一行人在家中也憋得无聊,于是准备出去散散心。

    她们在城外玩耍了一个时辰,安华容有些累了,于是一行人就找了旁边的一个茶馆休息一下。

    这走进茶馆,安华容就看到这个茶馆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一首词。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尽。落拓江湖,且吩咐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安华容念了出来,询问茶博士说:“这个词是谁写的,倒是写的头挺有趣的。不过国朝以文章取士,这写诗词想要封侯可真是难矣哉!”

    茶博士苦笑地说:“这是我家老爷随手写的,发发恼骚而已。实不相瞒,我家老爷从十二岁入考,到如今四十八岁,还没有脱去白巾。”

    茶博士说完,安华容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江离郡主摇摇头,对着安华容说:“你不是口渴吗喝喝茶润润喉吧。”

    安华容只好端起茶杯喝了下去,这时候门外恰好叶慕魏和姜碧漪两人来这里,叶慕魏走进来,还是照例让小二将桌椅擦一遍,然后才让姜碧漪坐下。

    见到这个情况,安华容摇头说:“可惜,可惜,好好的一朵鲜花,竟然插在了……”说到这里,安华容咂咂嘴,似乎很惋惜。

    叶慕魏听到这话,脸色一变,但是见到安华容三人都是女子,也不好发作。

    这时候安华容再次说:“这位姑娘,你若是还没没有嫁给这人的话,小女子我劝你还是不要嫁了,这人表面对你体贴,心里却不以为然,擦个桌子都要假手他人,更别说其他事情了。”

    姜碧漪听到这话,看着安华容,倒是有了知己的感觉,自己这个大师兄给她就是这个感觉,表面看着细心周到,但总是给她一种作伪的感觉。不过这种话,她不好直说,如今听到安华容说出来,她倒是有一种痛快的感觉。

    叶慕魏脸色一变,他也不是什么好好先生,这时候姜碧漪开口说:“师兄,旁人言语,理会他做什么。”叶慕魏只好笑着说:“师妹你说的对。”坐下之后,叶慕魏气愤不过,不由转头看了安华容几眼。

    安华容顿时大声地说:“真是亏你有着一副好皮囊,原来这么不忠,你是不是在打本姑娘注意。”

    叶慕魏忍不住反驳说:“你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就算丢在乡间当别人童养媳,也没有人要的,姑娘太过自作多情了吧。”

    安华容听到这话,拉着玉玲珑的手,对着玉玲珑说:“玉姐姐,快帮我教训一下这个无礼小子,最好把他脸给毁了,免得他在引诱其他良家妇女。”

    玉玲珑还没有说话的时候,茶馆后面的厨房传来一个声音说:“这位相公,未免太过小气,怎么会和一个姑娘计较呢”那声音主人说着,走了出来。众人一看,这人不过十五六岁,穿着青衿,是一位读书人。

    叶慕魏怫然地回答:“这位小兄弟,是这位姑娘再三辱骂在下,在下才说了一句。”

    “这位姑娘自然有错,不过相公,你骂的话也不太雅。区区不才,愿做一个和事佬,希望两位能够放下成见,揭过这个梁子。”

    叶慕魏本来就是一肚




第一百章纷至沓来
    “我在看,这两个男子,一个道姑。这两个男子都喜欢一个道姑,道姑应该怎么办。要是两个道姑喜欢一个男的就好办了,效仿虞之二妃就是了。可惜这道姑却不能嫁给两个,难,难。不过今天怎么都是看到两个男的喜欢一个女的。”
1...3233343536...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