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虞奇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虞太史令

    五皇子拿起筷子尝了尝,然后说“嗯,好算不错,四哥,你尝尝。”

    四皇子点点头,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他们吃着吃着,一群和尚提着水桶走了过来,四皇子看着他们水桶底部是尖的,不由好奇,这样水桶岂不是放不稳。

    这时候五皇子解释说“四哥,这天星山没有泉水,这山中僧人要喝水,只能到山下来打,这样锻炼下,兴国寺和尚的下盘都十分稳。”

    四皇子点点头,只见为首的一人对着掌柜说“来两坛酒,快快,放到这里面。”

    掌柜惊慌地摇头,对着为首那个和尚说“小师傅,主持可是交代过我们,不准卖酒给你们。”

    “你怕主持就不怕我们,快快,将酒放在里面,这件事你不说我不说,主持怎么知道”

    掌柜还是摇头,那和尚不由生气,这时候五皇子开口说“真是怪事天天有,今天特别多,这山里的和尚,不喝水,跑来喝酒了。”

    “佛爷劝你别管这些闲事,否则担心祸从口出。”

    五皇子看着和尚,笑着说“我天天礼敬三宝,日日唱着净口咒,不说往生极乐,至少也可以无病无灾,小师傅,你说是吧。”

    “你既然是一位善男子,那么就别管我们的事情,要上香的话,明日敢早。”

    五皇子摇摇头说“可是这件事,我想菩萨都看不过去了,哪有出家人喝酒的,而且强买强卖。”

    这五个和尚听到这话,对着五皇子说“看来你是要管这件闲事了,那么你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说着五个和尚打着五行拳攻击五皇子,五皇子见到这个情况,不由一笑,也用同样的招式攻击过去。

    只见五皇子后发先至,不到十息功夫,这个和尚都倒在地上,看着这个情况,五皇子拍拍手说“真是不堪一击,兴国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那五个和尚吃了亏,也不敢多说什么拿起水桶就离开这里。

    这时候饭也准备好了,四皇子和五皇子也坐下来吃饭。

    吃完之后,两人休息了一会儿才山。

    到山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五皇子对着四皇子说“天色已晚,我们不如暂且休息一晚上在拜访,四哥你看如何”

    四皇子笑着说“今日看你教训那五个和尚,本藩觉得这兴国寺也不过如此,说什么武林圣地,不过如此,我们不如夜间探访一番。”

    五皇子虽然想着盛名之下无虚士,但是想到以自己的武功,就算兴国寺僧人再厉害,自己也能应付。

    于是二人直接翻墙而入,进入到兴国寺大殿前,四皇子见四周没有动静,不由笑着说“五弟,看来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两人放松心态,从这里走到后院,这才踏入后院,四周顿时传来风声,两人停住脚步,背靠背,打望四周。

    只见他们八方都站着三个和尚,其中一个踩在两人肩上,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二十四个和尚都拿着戒棍,对着他们大喝一声,攻击过来。

    五皇子见他们来势汹汹,不由拔出腰间软剑,四皇子继续用着自己折扇。

    这二十四人配合的亲密无间,虽然只有二十四根戒棍,但是在他们配合下,却如同千跟一般。只见棍影重重,密不透风。

    两人武功虽然高,但是也被戒棍锁在一个小圈子里面,突围不得。

    四皇子见到这个情况,不由咬牙说“罢了,今天我们总要跑出一个。五弟,你注意了。”

    说着四皇子不顾一切,整个人冲了出去。这二十四人虽然是武僧,但也是出家人,下意识收手,免得四皇子死在戒棍下。

    不过就算如此,有几根戒棍还是来不及,打在四皇子身上,四皇子一个踉跄,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五皇子见到这个情况,二话不说,快速抱起四皇子,冲了出去,僧人见他们识趣离开,于是也不追,继续回到原位上。

    五皇子带着四皇子出了寺庙,见四皇子面如金纸,出气多,进气少,不由慌了神,立马将四皇子放在地上,按住四皇子的督脉,运功为四皇子疗伤。不过他刚才在寺




第一百零九章出家
    慈恩师太说完,也不在等传灯说什么,转身离开这里,前往本尘的禅房,进入禅房,双方行礼坐下之后,慈恩师太先是道歉,。说自己管教不严,给本尘添麻烦了。

    本尘连说没事,然后思索了一番,询问慈恩师太说:“传灯师想必是想到这个住持,这住持的位置,老衲让给他倒也是无妨,只是不知道传灯师是否愿意帮助殿下你光复大魏。”

    慈恩师太摇头说:“本尘大和尚,这件事还是不用再提了,传灯这人,已经没有这个心了,这主持位置交给他,反而会坏了大事。让他关在面壁洞也好,希望他有一天能够醒悟过来,不要浪费他一生好武艺。”

    慈恩师太说到这里,对着本尘说:“明年三月,魏山长又要带一批人进入山中习武,主持,你可以为现在习武的义士安排出路了。”

    “好的,这些人老衲都安排在知县衙门当差,等到时机到了,他们就会杀了县令,响应王师。这布置了二十年,希望能够早点看到结果。”

    慈恩师太有些担心地说:“我只是担心,这么多年,不知道这些义士是否还心在鬼府,二十年,能改变很多东西。若是有人出首的话,这个计划不是功亏一篑吗”

    本尘笑着说:“这点太傅早就有安排,同年进入到寺中的,老衲用兴国寺的名义将他们分别送到其他寺庙,等到他们武功学成,老衲在修书给寺的主持,让主持安排,他们最多就是知道彼此俗家的名字,不知道对方的下落。就算出首,只要老衲不交出名册,朝廷又如何能查出。”

    本尘说着,站起身来,走到书架,捣鼓了一会儿,从一个暗格里面拿出一个册子,然后对着慈恩师太说:“师太,这花名册老衲就交给你了。”

    “这名册还是大和尚你收着吧,贫尼不敢越俎代庖。”

    本尘说这个册子还是放在慈恩师太那边比较好,这些时间,本尘察觉到了朝廷有些不对劲,朝廷原本对武林的事情不闻不问,完全不当一回事,但是这段时间却变了,朝廷对于江湖上关心太多,甚至还准备设置武林主事这种不伦不类的官职。

    “殿下,老衲担心会出事,老衲身死倒是无关紧要,若是连累了殿下大事,老衲就是百死难辞其咎了。”

    慈恩师太见本尘说的如此严厉,于是接过册子,对着本尘说:“大和尚,若是大魏真的能够中兴,你将是中兴国师。”

    本尘念了一声佛号,对着慈恩师太说:“殿下,老衲并不贪图什么国师,老衲只是知道,当初老衲要舍身求福的时候,是殿下你救了老衲一命,昔日恩情,老衲历历在目。”

    慈恩师太也会想起来,那是她弟弟当政的第二年,天下大乱,当时她弟弟病急乱投医,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消弭这场大祸。

    当时京中的大圣慈恩寺住持也迫于无奈,上奏说有一个僧人决定舍身求福,为天下谋取太平。魏哀帝也答应了这件事,这个舍身的就是当时还是小沙弥的本尘,本尘因为年龄最小,又一向沉默不讨人喜,于是就选为舍身的人选。

    当时的慈恩师太也信奉佛法,听到这个消息,到了大圣慈恩寺,见到本尘才知道这个舍身是被逼迫的。于是出面,救下本尘,然后以一个木人代替。

    想到这件事,慈恩师太不由心中一悲,想到了很多事情,想到了和自己一起修行佛法的妹妹,还有自己那自命不凡的弟弟。

    可惜妹妹远嫁玄武国,自己的弟弟也在国破的时候,自杀殉国了,自剩下她孤零零地活在这世间。

    她活着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复兴大魏,从姚家手里,将江山重新抢回来。

    慈恩师太修心多年,这一点波澜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慈恩师太对着本尘说:“东海最近不平,我有些放心不下。等到东海平定了,再来此地和大和尚相谈。”

    本尘说一声好,让人送慈恩师太离开,慈恩师太从山门离开的时候,见到四皇子两人站在大门那里,她也没有打招呼,离开这里。

    四皇子也看到慈恩师太,询问五皇子说:“五弟,你对江湖事情了如指掌,可知道这位师太的来历”

    “这天下有三个师太武功最高,一个三界神尼,一个是南海神尼,还有一个雷音神尼。三界神尼法号优昙,是你母后的师尊,不过很多年都没有出现了。南海神尼法号大悲,很多年前就到了祥云山修行去了。至于雷音神尼,法号慈恩,在小雷音山修行,这三位神尼一般都不在江湖走动,这位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位。”

    四皇子点点头,对着五皇子说:“昨日神尼救命之恩,本藩不能忘记,日后一定会到三处拜访,然后再图报答。”

    五皇子看着四皇子,小声地说:“四哥,你的伤势不要紧吧,你不如在山下养伤,等到伤好了之后,再来找这群秃驴的麻烦。”

    四皇子笑着说:“要养伤的话,哪有这兴国寺好,听说



第一百一十章国事
    四皇子合十,对着本尘说:“多谢主持大和尚,了因知道了。”

    主持带着四皇子到了大雄宝殿,将四皇子的介绍给寺里的和尚,说是一个富家公子,因为仰慕佛法,于是来带发修行三个月。

    关于这件事,这些和尚倒是没有意外,这件事倒是一件常态,虞朝虽然让释道都奉贤妃为掌教真人,但也投桃报李,尊崇释道,当时不少公子哥都有带发修行的经历,闲的无聊的他们,将这种带发修行当做一种谈资。

    四皇子也被一个小沙弥带到房间,换上僧服,坐在床上,不由哑然失笑。

    他在这里笑的时候,深宫之中的坐忘阁之中,皇帝也坐在那里笑着,在皇帝身边陪同的是文妃,而下面跪着的大臣真是吴元。

    皇帝笑着对吴元说:“吴元,看到你跪在地上的样子,朕每次都想笑,也不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

    文妃这时候笑着对皇帝说:“吴大人也老了,圣人你还是给一张案几扶着吧。”

    皇帝点点头,在一旁伺候的九思连忙将拿来一个案几,吴元道谢之后扶几而坐。

    皇帝看着吴元,再次说:“吴元,你和朕同岁,没有想到,你如今坐下都要扶着案几了,可惜本朝按照古制,要不到时可以给你一根椅子坐下来,比这样要舒服多了。”

    “圣人再上,这样小臣已经很满足了,其实这古礼,习惯了也一样,臣的家中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椅子了,想必多年以后,椅子就会彻底消失了。”

    皇帝听到吴元之话,沉声说:“若是真的这样,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朕听说,很多人对于古礼不满,准备恢复魏礼,你在沧海府这么多年,可曾有所耳闻。”

    “臣倒是有所听闻,不过一些书生迂腐之见,他们言比好古,法则唐虞。若圣人真的返古回虞,他们又有不满。他们不过特立独行,想要自标清高,众人说清,他们非要说浊,如此腐儒之言,不足为信。”吴元谨慎地回答,圣人听了之后点点头,对着文妃笑着说:“吴元朕早就说过,是一个贴心的人,可是如今朝中的大臣,就没有他那么贴心了。”

    “他和圣人都是同一个奶娘养大的,自然是明白圣人你的心意,圣人让他在东海办的事情,他哪件不是办的妥妥帖帖的。”文妃笑着说了出来。

    吴元和皇帝的关系,知道的人很少,文妃年幼的时候,因为汪文忠公的原因,就许配给皇帝当太子妃,所以对皇帝的小时候往事了如指掌。皇帝小时候,孝懿太后忙着协助高皇帝征战天下,无暇照顾皇帝,于是孝懿太后将皇帝托付自己的弟妹,也就是吴元的母亲照顾。

    后来皇帝很少提自己奶妈的事情,吴元一家自然也不敢乱提,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对着吴元说:“本来朕也想要提拔你到三司,只是觉得你在东海更加方便,于是就让你去当一个小小的织造,你不会在心里怨恨朕吧。哈哈哈”

    听到皇帝的笑声,吴元心中暗自心惊,他可是明白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皇帝若是不动声色的话,那么就说明没有危险,若是皇帝笑着说,那么就表示接下来要好好思量,一步走错,就会有生命之危。

    “小臣的本领,圣人知道的一清二楚,小臣当一个织造已经竭尽心力,至于三司之位,是万万不敢想。”

    皇帝继续笑着说:“织造虽然小,但是每年可是有百万两银子入库,这个肥差,别人争破头了,也争不到了,朕也算待你不薄了。对了,文渊在沧海府追查真凶,追查如何”

    吴元恭敬地说:“礼亲王正在努力缉拿,如今他已经真凶的下落了。”

    “是吗怎么不见他奏章禀告”

    “礼亲王为人最为谨慎,他准备将这一群逆贼一网打尽,到时候献俘阙下,让圣人你开心。”

    皇帝听到这话,笑着说:“文渊这人,办事倒是可靠,可惜就是为人懒散了一点,若是上那他全心全意捉拿真凶,哪里需要这么长时间。”

    “按照小臣看,礼亲王这人倒不是懒散,他喜欢放长线钓大鱼,看似优哉游哉,实际上已经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就等敌人自投来。”

    皇帝听到这个夸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沉默起来。吴元见到这个情况,心中明白自己说错了话,但是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他也不敢辩解,思索自己哪里说错了,还方便补救。

    文妃见到这个情况,笑着对着皇帝说:“圣人,今天找吴大人来,还没有说正事,关于文渊的事情,等下再谈吧。”

    皇帝闷闷不乐的喝了一口茶,然后对着吴元说:“吴元,你回到东海之后,把文渊看好了,他的一举一动,你都要详尽地写在纸上。若是朕知道你为他隐瞒了什么,吴元,你应该朕的脾气。”

    吴元连声说着不敢,皇帝看着吴元,对着吴元再次说:“像是神剑岛那样的事情,朕



第一百一十一章狂士
    过了两刻钟的时间,苏友方来到坐忘阁,皇帝笑着对苏友方说:“不知道你姑姑现在有空没有,若是有时间的话,你将这一封信交给她。”皇帝说完,将一封早已经准备好的信交给苏友方,苏友方恭恭敬敬地接过这封信,询问皇帝是否还有其他事情,皇帝说没有了,让苏友方离开。

    接下来,皇帝就处理政务,到了晚上,他来到了文妃所在的长信宫,文妃出来迎接,一同用过晚膳之后,皇帝和文妃到了宁馨局,坐下之后,圣人对着文妃说:“过了元旦,初四朕就要前去东海了。关于朝政,还是由你们四人处理,关于祭天的事情,就由文津代朕祭天,你们在身边相助,他也曾经替朕祭天过,自然不会出多大问题。”

    文妃听到这话,准备说什么,最后还是止住不提。

    “其他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好交代,朝廷有你们四人在,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圣人,为何匆匆忙忙初四就要离开这兵马一时间还不能调动,不如等出宵之后在离开。”

    皇帝平静地说:“这一次朕不用等平妃了,你告诉平妃,她带着人在东岳等朕就是了,朕这一次离京,是微服离开。”

    文妃听到这话,连忙说:“圣人,这,这恐怕不妥。”

    “无妨,朕自有打算,这事情不用在多提了,早些休息吧。”
1...3435363738...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