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虞奇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虞太史令

    接下来的几天,皇帝丝毫没有透露口风,一如往常的接受朝臣的祝贺。

    到了初三下午,皇帝找来李星野,对着李星野说了这件事,李星野吓得只磕头说:“圣人三思,圣人三思。”

    “再思即可,何用三思这件事非是你所能明白的,你去找七个护卫来就是了。”

    李星野见皇帝这么说,于是连忙安排护卫,皇帝又让人从库房里面找出八把宝剑,他自己佩戴一把,剩下七位护卫一人一把,初四鸡鸣时分,皇帝就骑着马和七位护卫一起离开紫禁城,在临走的时候,皇帝交给李星野一个折子,对着李星野说:“回去拆开,按照这上面指示去做。”

    “臣惶恐,还请圣人以龙体为重。你们七人都是宫中一流的好手,其他事情,本统领也不用多交代,你们明白就是。”

    “下官明白。”

    皇帝有些不耐烦地说:“这些事情不要再提了,速速出发吧。”

    一行人出了宫,然后径直离开京城,向南,穿过南直隶,到了继圣府。

    这一天已经初十了,皇帝到了继圣府的忠县,于是前去游玩丽正湖,丽正湖是北方四大名湖,烟波浩渺,湖中峋石林立,倒是别有一番风趣。

    皇帝租了一条船,然后开始欣赏这湖光山色,等到他从湖中回来,已经是傍晚时分。

    湖边有一个茶楼,皇帝带着一行人走了进去,只见里面只坐着三个人,两个彪壮的汉子,还有一座上坐着一个女子。

    皇帝见到那个女子的容貌,神情一愣,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悠哉地坐下来,对着掌柜说:“不知道这里还有弓鱼没有,老夫我早就听闻清蒸弓鱼是本地一绝。”

    “这位客官,有有,不过这弓鱼极难捕捉,这银钱上……”

    老板话还没有说完,一个侍卫就拿出一枚金叶子丢给老板,对着老板说:“这位老爷要吃什么就上什么,少啰嗦。”老板点点头,收起金叶子里面退下,这时候那两人看了看皇帝一行人,然后一个人说:“这时候不早了,我们也应该回去了。”

    说完,两人就一同离开这里,等到他们离开之后,那个女子走了过来,对着皇帝说:“这位老爷,看来你这弓鱼是吃不成了,这两人怕是见财起意,这是回去叫人了。”

    皇帝笑着说:“这位姑娘,你说笑了吧,这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哪有那么多暴客强人。”

    “郎朗乾坤倒还算的上,不过太平盛世还差着远呢,这位老爷,看来你在居家纳福久了,连外面是什么世道都不知道了。”

    听到女子这话,一位侍卫不由沉声喝道:“尤那女子,怎敢在我老爷面前危言耸听,这世道安康,天下天平,人人所知,你又怎么能欺瞒我家老爷。”

    皇帝微微一笑,伸出手,阻止侍卫,然后对着女子说:“姑娘请坐,坐下来慢慢谈谈,这些人要去邀人来,也需要一点时间,赵甲,去县城帮老夫找一张琴来,老夫见今晚夜色不错,准备夜游丽正湖。”

    赵甲恭敬说了一声诺,然后离开这里,那个女子坐下来,对着皇帝说:“唉,这位老丈,看来你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棺材没有见到,就先把眼泪流了,那岂不是亏本了。姑娘,你若是不忙,吃了弓鱼再走,这弓鱼可是稀缺的很,老夫虽然吃过,但都已经死了,这鱼就要吃一个鲜,死了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多谢老丈,既然老丈你不信的话,那么本姑娘遇上这件事了,就只有管到底了。老丈,实不相瞒,小女子可是朝廷钦犯,如今也坐在你面前。你看着上面,画的是不是本姑娘呢”

    听到这话,




第一百一十二章才高八斗
    等皇帝收剑的时候,赵甲已经拿着一个琴囊回来了,皇帝微微一笑,让赵甲将琴囊放在船上,然后对着虞慧儿说:“姑娘,上船吧。”

    虞慧儿点点头,皇帝也上了船,船夫摇着这乌篷船,到了湖中心,一个护卫将香点燃,把琴桌备好,然后皇帝才坐下来弹琴。

    慈恩师太也喜欢音乐,虞慧儿自幼耳濡目染,虽然自己不会弹奏乐器,但是他人弹奏什么她还是知道。

    听了一会儿,她就听出了,轻声念道:“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这是诗经小雅的白驹,虞慧儿明白这首诗既可以是明主盼望贤臣能够重新回来,也可以指男子思望自己的佳人重新。无论何种意思,就是对往日的一种追忆,希望能够再回到昔日。

    虞慧儿看着皇帝脸上沉痛的神情,想必是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皇帝弹奏完毕,放声大哭起来,众人不由吃惊起来,心想这是怎么回事,不过皇帝哭过之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笑着询问虞慧儿说:“老夫平时放浪形骸惯了,让姑娘你受惊了。”

    虞慧儿见这些侍卫都吃惊,心想这不过是假话,不过她也不愿意追究什么,只是好奇的问:“老丈,你为什么弹奏这首白驹呢你是思念朋友,还是思念亲人。”

    “说来不怕姑娘笑话,老夫思念的只是梦中的一个姑娘”

    “梦中的姑娘”

    “是呀,文人之间,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总是幻想美人解忧,这现实既然不得,自有在梦中寻,所谓神女有梦,到底是神女入梦,还是梦有神女,这分不清道不明,才被文人传唱多年。”

    虞慧儿似懂非懂点点头,看着皇帝说:“没有想到老丈你如此洒脱的人,也会有不得志的时候。”

    “哈哈,那是年少不得志而已,所以希望神女入梦,这么多年了,老夫早就不需要神女再次入梦,为老夫宽忧解怀,只是……”说到最后,皇帝声音有些低沉喃喃不可及地说到:“若是可以,老夫多希望再次能够见她一面。”

    说着,皇帝对着护卫说:“纸笔都准备好了吗”护卫早就有准备,从行囊里面拿出上等文房四宝,然后开始研磨。

    皇帝开始望着四周,开始画了起来,虞慧儿在一旁看着,心中倒是有些佩服,这人倒是才情不错,既可以弹奏琴曲,又能挥笔作画。

    虞慧儿看着皇帝画的就是这丽日湖的夜景,不过画满湖景之后,皇帝突然在湖中心画起一座大山,山中烟雾缥缈,有仙鹤,枯松和仙宫,在仙宫之中,隐约勾勒出一个女子的身影。皇帝在空白处也写上一首诗。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垂宪十三年正月初三,六废老人于丽正湖录玉溪生过圣女祠。”

    诗是用颜体写成,而后面这个题跋,虞慧儿倒是看不懂,好像是瘦金体,但是又没有瘦金体的金石气,字不算丑,但是也算不上好看。这时候皇帝对着赵甲说:“将六废老人印拿出来。”赵甲从怀中取出几枚印章,仔细看过之后,取出一枚印章,然后皇帝盖上去之后。微微一笑。

    这时候虞慧儿拍掌说:“老丈真是好文采,题诗作画,一气呵成。”皇帝思索了一番,笑着说:“今日有趣,我送你一副字如何”

    虞慧儿见他兴趣来了,笑着说:“可惜小女子没有读过几本书,胸中墨水有限,恐怕老丈……”

    “无妨无妨,你我投缘,老夫也好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一次了。”

    说着,皇帝再次拿出纸笔,开始笔走游龙,字若飞凤,这个虞慧儿知道,是怀草,这种字体学的人很多,但是能写好的人不多。眼前这个吴常乐是她见到写怀草最为好的了。

    写好之后,她看了一看,读了起来。

    “洞庭青草伴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累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溪空阔,尽汲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弦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下面的题也和前面一样,只不过这是录张于湖的念奴娇。

    “好,这万象为宾客,也只有张于湖这种状元才写的出来,普通落魄文人,哪有这般魄力。”

    虞慧儿赞赏了一下词,然后又夸奖了皇帝,说皇帝的草书,就算怀素再世,也不过如此了。

    皇帝只是笑着说:“可惜,老夫虽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很少能弹琴下棋,写书作画。上天让老夫事事比人强,但却没有让老夫的儿子比我强。”

    虞慧儿劝说:“老丈



第一百一十三章闷闷不乐
    虞慧儿想到了吴家的传说,不由暗自叹了一口气。

    吴家是在陈朝出现的,当时候陈朝正在向河左扩张,现在的贤贺府在陈朝是襄州和荷州,至于怀华府,还在白蛮手里。这吴家祖先吴思平抱着男人何不带吴钩的心思,独自一人到了怀华府。

    这也算是凑巧,吴思平在那里爱上了一个酋长的女儿,那酋长见吴思平豪情不凡,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在吴思平呆在那里十年之后,在怀化府出现了一条怪蟒,白蛮几次调兵去围剿,但是怀华府号称十万大山,几次围剿都是无功而返。

    这蟒蛇也颇为机灵,大军一退,就再出来祸害。

    吴思平见到这个情况,告别了家人,独自一人前去深山之中寻找,这一去就是三个月,等到人找到的时候,那蟒蛇死在一处山谷之中,众人发现蟒蛇是从肚子里面破开而死,也在蛇肚子里面找到了吴思平的玉佩,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因为这件功劳,白蛮众人封吴思平的吴誉为主,在吴思平杀死巨蟒的身边修建了一座塔,里面供奉着吴思平的神像还有蛇骨,俗称蛇骨塔,在蛇骨塔附近,白蛮修建了一座城,这座城就是现在怀华府的首府安义城。

    后来魏军攻破了安义城,吴家这个化外之王也当不了,怀华府的就有只有一个南宁王,历代南宁王也比较尊敬吴家,借助吴家的力量管理这块魏朝最南方府县。

    当初吴听雨本来是要嫁给东安王世子的,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嫁给了长乐侯,也就是后来的虞高帝。吴听雨凭借家族的影响力,让南宁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南宁王认为虞高帝不过三千军队,东南府厢军就足以剿灭,于是乐得送人情给吴家。他也没有想到,这样最后导致虞军做大,将他曹家给取代。

    虞慧儿听到自己师尊谈到这里的时候,每次都叹气,因为虞高帝是长乐侯,又有吴家为首的世家作为后盾,河左四府的总督都是采取赶而不剿,将虞军赶到对方辖区就完事。若是当时东南总督不顾一切,全力围剿的话,这天下哪里又会姓姚。

    虞慧儿思索之间,外面的喊杀声消失了,这时候赵甲对着船家坐了一个手势,船家将船慢慢摇了过去,靠了岸边,赵甲不动声色的将琴收好,然后背在身上。幸运的是,他们留在马厩里面的马还在,于是赵甲骑上马,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皇帝悠哉起了床,侍卫等人将洗漱的物品早就准备好了,洗漱完毕之后,侍卫对着皇帝说:“老爷,衣服只用等下到了县城才能换了,行囊之中已经没有可以换的。”

    皇帝点点头,这时候侍卫早就让人弄好早点了,皇帝看着油条和豆浆,笑着说:“这个伙食还算不错,来,虞姑娘,坐下来陪老夫聊聊。”

    虞慧儿也没有客气,拿起油条吃了起来,虽然经过虞朝这么多年休养生息,百姓还算能填饱肚子,不过像是油条这种白面做成的,一般人还真舍不得,更不用说那用来炸的一锅油。在民间,除了过年,平时很少有吃到油的机会。

    至于豆浆,这个大豆磨成的,一般人倒是能够弄,不过很多人还是舍不得喝,与其弄成豆浆,不如直接点成豆腐,这样也可以当一道菜来用。

    虞慧儿吃着,对着皇帝说:“没有想到吴老丈你这些手下倒是贴心,去县城里面,还不忘记带一点早点给你。”

    皇帝一笑,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一群衙役压着两个人到了茶楼来,衙役只是知道京城里面来了一个大官,还不知道这个大官身份,于是只是行普通礼节,没有行大礼。

    皇帝也没有在意,看着这两人,这两人就是昨天在茶楼匆匆而去的两人,皇帝看着他们精神萎靡,脸上还有鞭痕,手中也红肿,有些不悦,他一向告诫臣工,对待犯人也要以德服人,这人犯罪,不过利欲遮蔽了四心,衙门的责任不止要惩戒,还要治化。

    “你们县令对他们用刑了”

    一个捕头较为机灵,连忙说:“没有,我家县令老爷,知道朝廷以礼治天下,以德化天下,从不滥用刑罚,这两人身上的伤,是昨天擒拿的时候弄伤的,不信这位老爷你可以问他们。”

    “老夫问你们,你们二人年轻力壮,为什么不在家中务农,反而来做这有违王法的事情。”

    皇帝原本以为这两人会知错求饶,没有想到一个人开口说:“这位老爷,我们田土都没有了,怎么务农这村里百亩良田都是他人的,我们要去种,反而被恶奴鞭打。”

    皇帝听到这话,脸色一沉,对着他们说:“你们是何处人士国朝有明文,严禁勋贵地主侵占民田。”

    “是的,国朝的确有这个令,但是去年家乡发水,一年收成全都没了,这为了活下去,这位老爷,我们不卖田靠什么活下来,难道以吃泥土为生吗”

    皇帝听到这话,神情缓和了不少,继续说:“这水灾不过一岁收成,你们难道没有余粮支撑到来年吗”

    &n



第一百一十四章谈笑治国
    说到这里,皇帝高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哉,帝力于我何哉。”

    虞慧儿有些向往地说:“若是虞帝真的能够开盛世,致太平的话,那么也倒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不过这件事,似乎太难,三代以降,民心不古,想要回到上古,恐怕很难了。”

    皇帝兴致来了,告诉虞慧儿说:“这治国有三道,你可知道是哪三道”

    “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些,不过老丈要赐教的话,那么小女子洗耳恭听。”

    “三代以降,实行的是王道,说是王道,其实是王霸相杂,就是我说君王来教化的,所谓的王道荡荡,王道平平就是如此,不过真的能做到王道荡荡的也只有曹文和宋文两位皇帝了。不过这王道是最下等的,毕竟王道要靠王来推行,一旦君王昏庸,就不能推行王化。”

    “这王道上面就是礼运,在那个时候,天下不是以君王为准则,甚至没有准则。在冥冥之中,凭借礼来运行,礼经的礼运篇说的很透彻了。到了那时候,就没有君王了,所谓官员都是选出来,所谓选贤举能,而不是再靠王册封,不过王道已经难得,更不用说礼运了。”

    虞慧儿兴趣来了,询问说:“那么在那上面,又是什么呢”

    “便是洪范,礼运尚需礼来运行,而洪范却不会再有冥冥之中的力量推动,那是天地本源,大道之根,凡夫俗子不能明白,虽然有洪范的文章传下来,不过这千百年来,却没有人能够读的明白,读的透彻。”

    虞慧儿见皇帝语焉不详,也就不在追问了,然后询问说:“既然如此,那么礼运可不可实现呢”

    “能够实现,其实有些东西,已经是礼运了,比如葬礼,历代葬礼都不同,但是人死了之后,却还是要守孝,就是礼运的作用。”

    虞慧儿诧异地说:“守孝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上古之时可是没有守孝的,你知道弓的来历吗”皇帝也没有等虞慧儿继续回答,继续说:“这弓起源于弹弓,这弹弓发明也是因为古时候,人们不埋葬自己父母,丢在山中,一个孝子,不忍心见自己父母遗体成为鸟兽粮食,于是就发明了弹弓,保护自己父母遗体。这个虽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可见上古之人,不埋葬自己父母,更不用守孝了。”
1...3536373839...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