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奇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虞太史令
万全伯坐在知府左下首,然后小伯爷站在万全伯后面,目光望向人群之中,见到虞慧儿的时候,不由高兴伸出手指着说:“父亲大人,就是那个女子,就是那个女子。”
万全伯不悦地皱眉说:“安静,这里是知府衙门,你看到那两块虎牙牌了吗安静。”
小伯爷顿时收声,这时候围在虞慧儿身边的捕快对着虞慧儿说:“姑娘,请进吧。”
虞慧儿点点头,走了进去,对着知府抱拳行礼说:“小女子见过知府大人,不知道知府大人有何吩咐”
知府见到这个情况,惊堂木一拍,对着虞慧儿说:“大胆犯民,见到本府还不跪下。”
虞慧儿冷笑一声,这时候皇帝走了进去,知府是科举出生,金鸾殿试的时候,他是见过皇帝的,如今见到这个情况,想到昨天大内侍卫到来,心中就明白过来。
他准备行礼的时候,皇帝笑着说:“老夫作为一个外人,见到如此情况,实在看不下去,这女子尚未没有犯罪,怎么能成为罪民呢府台,你说是吧。”
知府也是一个明白人,明白皇帝这话的意思,连忙说是是,也不追究虞慧儿跪不跪的问题。
他心中几番思索,见虞慧儿姿色过人,有倾国之貌,不由明白过,为什么皇帝要帮忙了。
这种事情他曾经在史书上见到过不少,很多自诩名士的皇帝都有这个风趣,既然皇帝都出面了,他也只能选择得罪万全伯了。
他看了看万全伯,转念一笑,这万全伯过了今天,还是不是伯爷都是一个问题,自然不用考虑。
知府心中盘算完毕,对着万全伯说:“伯爷,这件事还请小公爷出面讲述一番。”
万全伯点点头,让自己的儿子走到公堂之上,跪在地上行礼说:“府台大人在上,小生那日在历下亭游玩,谁知道遇到这个女贼,见小生穿着华丽,是有钱人家子弟,于是逞武行劫,抢了小生一袋钱囊,还打伤了小生几个手下,就连小生的手都被她弄脱臼了。”
听到这话,万全伯对着知府拱手说:“这件事本伯也不相信的,一个小女子怎么有这个能力,如今看到这个女子腰间佩剑,进入公堂之上都不解剑,老夫怀疑她就是一个暴客强徒,绝非好人家(虞朝的好人家特指乡绅勋贵)的儿女。”
虞慧儿冷笑地说:“伯爷,你这话就好笑了,小女子的确不是好人家的儿女,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能证明小女子是暴客,若不是好人家的儿女,就是暴客,那么公堂外,怕人人都是暴客,都是乱民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天地人三碑
皇听到这话,也开口说:“老夫也有耳闻,万全伯是一位道学先生。不过老夫不明白,这件事和你案情有什么关系。”
“这自然有关系,这圣人之训,以夫妻义为大,诗以关雎为首,易上以乾坤,下一咸丰恒。足足明证,义者宜也,男子为阳,为刚,女子为阴,为柔,若是性子不相宜,则家庭不宁。父母兄弟,皆是上天注定,改不得,就算如同重华那样的圣王,也会有愚父,妒母,傲弟。”
万全伯说到这里,觉得离题有些远了,然后转回来说:“本伯的儿子自然选妻慎重,这女子要托付终生,这男子也要托付终生。且不可能以为可以休妻而不慎重,君子慎小,慎独。这就算休妻了,岂不是祸害了别人一生。”万全伯说到这里,正气凛然,让外人不知道底细的人以为这真是一个有道君子。
若是放在以前,皇帝还会相信万全伯这一套,不过如今听到这话,他只想笑。万全伯若真的一个道学先生,现在应该是为虞慧儿脱罪,或者是让知府来审理,问一个青红皂白。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把自己儿子说的这么无辜,将一切罪责推过虞慧儿。
“那么万全伯你的意思是,这位姑娘是诬陷你家小伯爷了”
“不是如此,难道是本伯要诬陷一个平民吗”
皇帝笑了笑,然后对着外面使了一个颜色,他七个护卫走了进来,拿着七张状纸,跪在公堂上说:“请知府老爷受理。”
知府亲自走下来,将七张状纸收了起来,他放在公案上一看,脸色一变,然后递给万全伯,万全伯看到这七张状纸脸色一变,身体晃动了一下,这时候知府把状纸拿了回来,拍着惊案说:“传。”顿时七户人家走了进来,状告这位小伯爷,强买强卖,强抢民女,纵仆行凶,讹诈良田,伪称衙门,勒索士绅等罪。
最后一条还是僭越无礼,告状的还是一位乡绅,说今年初三的时候,小伯爷在家中宴会上,穿了一件明黄衣服。
听到这话,小伯爷再次忍不住说:“那不是明黄,是暗黄。”虞朝建国推行木德,对于黄也不是那么忌讳,除了明黄,都可以穿着。
不过这暗黄也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虞朝乡绅勋贵都避免穿。
小伯爷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心想自己就算穿了又如何,这衍圣公一向不过问世事,除了衍圣公之外,尼山城就属于他父亲爵位最高,谁敢给自己穿小鞋。
知府听到这话,皱着眉说:“这件事暂且不论,衙门自然会查看。不过其余罪行,你是否认罪。”
小伯爷一时间想要狡辩,但事出突然,他又不是急智的人,喃喃半天,都没有说出个什么来。
知府见到这个情况,也难得理会了,这僭越无礼可有可无,就这些罪名就可以判小伯爷斩立决了。
万全伯看着堂下跪的人,一时也恼怒了,询问说:“这些罪行,你们为什么不早早告状,如今都冒出来了。府台大人,这背后一定有人……”
知府听到这话,又只能拍惊案,打断万全伯的话,对着万全伯说:“伯爷,小伯爷我们只能先关押了,若是你有什么不满,可以上奏朝廷,这秋官府的人,伯爷你比本官熟,如今案情重大,本官只能上奏禀告圣人了。”口里这么说,知府心里暗中说:“这状子就是圣人让递上来的,你还是早点回家,准备后事吧。”
虞慧儿见到这个情况,对着知府说:“那么大人,那么小女子应该可以离开了吧。”知府连忙说好,然后发现一旁的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连忙醒悟过来,脱下自己的乌纱帽,然后对着众人说:“关于严煌这件事,本府也责任,本府也会据实上奏。在朝廷没有处置下来的时候,本府就以戴罪之身,处理继圣府公务。”
皇帝这才点点头,对着虞慧儿说:“走吧,现在天色尚早,我们等下去逛一下文庙。”
虞慧儿还有一些不可置信,和皇帝一起离开这里,然后看着皇帝说:“老丈,是你让那个知府帮我的吧。”
“没有帮,你本来就是无罪的,何须人帮忙。可惜万全伯,枉读了圣人之书,却丝毫不明时务,可悲可叹。”
皇帝这个感叹倒是真的,他对于道学先生倒是颇为有好感,认为这些道学先生可以协助他矫人心,正世风。没有想到万全伯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伪君子。
看着皇帝有些闷闷不乐,虞慧儿询问说:“老丈,你有些不开心吗”
“是的,老夫再想,古人说眼见为实,可惜这天地这么大,老夫岂能一一看过来。这样难免会被小人蒙蔽。”
虞慧儿笑着安慰说:“这人世间,只要看清楚身边的人就好了,老丈你要将这万万人看完,恐怕有些难。”
皇帝点点头,和虞慧儿到了孔庙,皇帝看着孔庙,顿时来了兴趣,带着虞慧儿直接绕过大成殿,到了后面碑林之中,皇帝对着虞慧儿说:“这碑林虽然名家不少,但是最为著名的就是天地人三碑。”
说着皇帝对着虞慧儿说:“这块碑就是天碑《天文图》。
第一百一十九章兄弟
衍圣公出口挽留,皇帝说自己出来不想被人知道,这要是在衍圣公府上待久了,难免会被人发现。
衍圣公见皇帝执意如此,唯唯诺诺地说着好,然后让皇帝离开这里,皇帝没有从正门出去,而是从旁边侧门走出去,因为后门是一个巷子,只能容两人行走,皇帝这一出去,迎面就见到一位道士往这边走来。
那道人低着头,鬼鬼祟祟的走过来,一个护卫抢先站到前面,呵斥说:“哪里来的道人,抬起头来。”
道人抬起头来,笑嘻嘻的看着他们说:“几位,老道就是来这里化缘的。”
“化缘吗这位道长不如和我附近的鲁水走一趟。”皇帝看着道人,悠哉地说。
然后对着护卫说:“你们先回去,告诉虞姑娘,老夫四处去走走,让他不用担心。”
护卫知道皇帝的脾气,也不敢多劝说什么,就离开这里。
皇帝走在前面,带着道人一起从巷子走出去,然后走到鲁水附近,看着浩浩汤汤的鲁水,皇帝对着道人说:“如今应该怎么称呼你”
“三毒。”三毒将自己的道号说了出来,看着皇帝,眼中流出了一丝复杂的光芒。
皇帝点点头,望着三毒说:“贪嗔痴,你一样都不占,又为什么要取这个为道号呢”
“你说笑了,我就是三毒未有除尽,才会用这个道号自勉自己。我想要得到很好多,也因为很多事情愤怒,更为一些不值得的东西而苦苦不忘。”
听着三毒的话,皇帝拍着他的肩膀说:“那么,你要的我都可以给你,这么多年,你都没有来要过,我想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要母后活过来,我想见父皇最后一面,我要问你母亲,为什么要让我孤苦伶仃十多年。我因为少府被赐死而愤怒,为那些因为我惨死的人而愤怒。我永远忘不了,那天万箭之下的惨死人。”三毒说着这些话,语气充满了平静,没有丝毫情绪,如同这话是从陌生人口中说出来的。
皇帝看着鲁水:“当初尼山就是站这里,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忧,父皇希望你这辈子无忧无苦,你又何必活在过去,你在民间苦,难道我在宫中就快乐吗你知道吗当我听到大姐死讯的时候,我心中有多么难过,这三十年来,我每次午夜梦回,都不敢再想。”
皇帝说到这里,深呼吸一下,对着三毒说:“父皇将江山交到的我们手上,我们不能辜负他的期望,我每次都想让人找你回来,让你继续当你的吴王,坐镇东南。”
“荣华富贵,对贫道来说,早就已经是过往云烟了,我们都不小了,这荣华富贵又能享用几年呢”
说着三毒开口说:“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皇帝接口念道:“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两人念着突然一时语塞,他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了,过往种种,都如浮云。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再次说:“你这一次回来是为了祭奠孝文太后吧。”
三毒点点头,然后询问说:“没有想到我们再次相逢,既然是这般情景,今天和那天是多么相视。”
皇帝也笑了起来,那时候他因为某些事情,而逃出宫里,去从事最为卑贱的职业,靠着折磨自己来过日子,他和自己弟弟相逢,就是因为在一个巷子里面,那时候还是三毒以三只手的身份来偷钱,结果他那时候穷的只有两分钱。
当时三毒骂着他说自己从事这行以来,第一次偷到这么穷的,皇帝也没有计较,最后两人就用这两文钱,去吃了一碗长春面。
想到这里,皇帝对着三毒说:“好久没有吃阳春面了,我们不如去尝尝吧。”
三毒点点头,两人回到城里,随便找了一个摊子,叫了一碗阳春面,那个老板看到这个情况,还疑惑看着他们,确定说:“两位就要一碗吗”
“嗯,一碗。”皇帝说完,然后摸了一下身子,看了看三毒,三毒笑着拿出两个铜板,放在桌子上说:“上一次是你请我吃,这一次就让我请你吃,不知道这一次是否有人会可怜我们,为我们添一个鸡蛋了。”
皇帝也想起了那个女子,一个洒脱潇洒的女侠,这位女侠和他们相同点就是穷,不过这位女侠那时候好歹还有十文钱,还是能请他们一个鸡蛋。
从那之后,他们三个就在西京城之中义结金兰,那段时间,皇帝才明白什么叫快乐无忧。
可惜这个快乐没有持续多久,随着他母后的行动,女侠也在万箭穿心之下,而自己弟弟也再也没有出现过在他的面前了。
他正想着时候,这一碗面端了上来,皇帝和三毒拿起筷子,就开始吃了起来。
他们如同少年时候一般,两人抢着吃,最后吃完面,他们一人一口,将面汤喝干净,这时候老板拿着
第一百二十章谈笑
三毒最后看了看皇帝,然后说:“今日一别,空我们日后再难生见,日后九泉之下,再当详谈。”
皇帝点点头,伸出手,紧紧握着三毒的手,然后拥抱了一下,就望着三毒离开了。
他知道三毒要的自己无法给他,自己不能让死人复生,过往重来。既然三毒觉得这样能够安心,那么他也不好再阻拦。
贤妃等到三毒离开之后,对着皇帝说:“没有想到无忧的内力这么高深,已经到了金刚不坏,半步金丹了。”
皇帝笑着说:“这个倒是自然,孝文太后临终前,将自己全身内力以灌顶的方式输给他,这天下就以内力而论,他是天下第一。若是他有心的话,也可以当一个江湖王,武林皇。”听到这话,贤妃笑着说:“你不准备留下他吗他是这一次东巡不错的帮手。”
皇帝摇头说:“朕欠他不少了,不愿意再欠他什么了。只是你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难。这东海四府人心思魏,无论士绅百姓,都觉得我朝得国不正,若非是曹王出卖,这东海四府未必会落在我朝手中。”
听到这话,皇帝沉默了一番,然后说:“看来这件事可不容易办了,若是王师来到,恐怕会激起民变。”说到这里,皇帝思索了一番说:“若是不平叛,迟早会酿成大患,看来对于这东海四府,需要刚柔并济。根据朕这些时日所见,多是因为灾害卖地而不能活,于是听信贼言,犯上作乱。”
皇帝说着,敲着桌子说:“这一批人倒是容易处理,只要重新划分土地给他们,就可让他们弃械投降,成为良民。朕比较难办的就是那群魏朝遗军,这些人忠义值得表扬,但可惜是忠于魏朝。除了杀了之外,别无他法。”
贤妃听到这话,小心劝解说:“圣人,若非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臣妾认为,不可妄动刀兵。关于东巡出兵这件事,臣妾本来向回京阻止的,得知圣人独自南巡,于是就亲自前来劝阻,还请圣人收回成命,祭岳也好,封禅也罢,不要动刀兵。”
听到这话,皇帝思索了一番说:“这不动刀兵,如何铲除这些叛逆。”
贤妃听到这话,对着皇帝说:“臣妾的弟子,定国公的女儿楚元凰有一计策献上。”
皇帝听到这话,对着贤妃一笑,然后说:“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她上来吧。”
贤妃点点头,躬身行礼离开,过了一刻钟之后,若水仙子到了雅间,跪拜在地上,山呼万岁。
“听贤妃说,你有计策,不废刀兵,就可以剿灭这群逆贼。”
若水仙子准备谦虚的时候,贤妃笑着说:“元凰,有什么话明说就好,无须吞吐。”
“诺,圣人,这东海叛逆虽然一直说着为了复魏,但多少人都是在圣朝出生的,他们对于魏朝的影响不过是父母的印象。如今魏逆的贼首,要不是已经到了知命之年,要就就是冠年。奴家认为自要擅加挑拨,他们就会自相残杀起来。圣人年前那一计,也可以瓦解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