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寡人有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马来福

    自明军开始突袭弗朗机雇佣兵之时起,便又有听到铳声的明军队伍不断靠近。到最后的时候,包围弗朗机人的明军已经足有三千余人。

    弗朗机人因为莫库最后开了一铳,面对明军的弹雨又倒下了数十人。这下子可好,四千人现在能完好的,不到三十人。剩下还活着的,更是足有数百伤号。

    明军缓缓上前,将弗朗机人全部缴械,交给跟来的一部分孟养军看押。而后明军又一次分散成百人队,往太公城的方向搜索而去。

    即使歼灭了四千弗朗机人,明军也不敢保证,这些人就是全部。大军在外征战,怎么谨慎都不为过。若是有漏网之鱼,使明军的辎重粮草受到重大损失,只怕哭都来不及。

    远在数百里外,顾寰也正与郑氏父子的安南军对峙。

    对于安南军,顾寰很是慎重。这些安南军虽然在他眼中战力并不怎么样,但毕竟人数要比明军多。整个广西的明军,都被调到了安南边界,也不过是四万余人。而安南那一边,却已经聚集了十余万人。

    郑检对于明军是又恨又怕,恨的是自己摆脱不了大明的阴影笼罩,怕的是打不过明军自己败亡。

    因此郑检命手下的军队,对于大明各处边境,不停的展开袭扰与进攻。

    开始之时,确实给顾寰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可是随着明军几次十几次的将安南军击退,顾寰也有了许多底气。原来火器如此好用,而安南军人多也没多少用处。

    在边境之地被袭之初,顾寰责令各县组织村镇壮丁自保,若有安南军越境来犯,便要及时上报军中求援。安南军绝大多数都是冷兵器,唯一的一支火铳兵还在正面的镇南关与顾寰对峙。因此除了镇南关这里,其余袭扰明境的安南军都是冷兵器,并不能造成多大的损失。

    而明军也派出数十支上百人的队伍,在边境各地支援边民,打退了许多安南军的袭扰。

    在这种乱战之中,安南不仅没能占到便宜,甚至还吃了不小的亏。被派出渗透进入明境的安南军,在明军小股火器军队的打击之下,损失极为惨重。这使得郑检不得不改变战术,集中兵力退守边境。

    到了这个时候,郑氏父子两人对于明军没了办法,不得不在一起商量对策。

    “父亲,明军的战力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郑桧脸色不太好看,对着郑检道:“而且顾寰十分狡猾,他似乎早就知道我们会派人攻入明境。因此提前便在境界做了准备,否则我们的兵马不可能攻不进去啊。”

    “事已至此,先与明军对峙一阵子吧。若是事不可为,便退兵求和,向大明进顺表请罪。”郑检老奸巨猾,已经在想后路了。

    郑桧却并不这么想,“父亲,请罪怕是也不管用。如今的大明与以往的大明有些不同,不再宽容,而是变的更凌厉了许多。”

    &n




第352章 买卖的是国家
    郑氏父子两人当时就吃惊不已,看来顾寰真是胆大包天,居然真的擅启边衅,他竟敢攻入安南境内!

    顾寰当然不是擅自行动,这早就得到了朱载坖的指示。

    只是由于京城相距广西路远,可由顾寰自行决定如何行动,只是要时时汇报所为即可。这是朱载坖有意的放权给下面的武将,使其放开手脚。

    当然,朱载坖也不是完全放权下去,在军中还是有情报部的人存在的。

    对于顾寰派兵攻打广源州,郑氏当然不会轻易答应,立时派了三万人马支援广源州。

    双方在广源州外一场大战,安南的三万兵马被一万明军击溃。只用了一天时间广源州便落于明军之手。

    广源得手之后,顾寰又派了一万明军攻打苏茂州。这次也一样没有例外,将安南军一举驱赶,轻取苏茂州。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大明与安南之间的形势骤然一变。顾寰所领的明军,分成了三个方向,左路广源州,中路思明州,右路苏茂州,将郑代父子所在的谅州,给半围在了当中。

    郑检与郑桧父子两人看到形势不妙,只能带着十几万人后退到升龙城,以摆脱眼前不利的形势。

    顾寰顺势进驻谅州城,并命广源州的一万明军远袭宁远州。

    郑检回到升龙城,便急召儿子郑桧议事。

    “桧儿,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顾寰他手下的明军战力甚强,我们怕是无力与之正面决战。”郑检有些丧气道。

    “父亲莫要灰心,我觉得这顾寰是想利用我们赚取军功。”郑桧分析道:“与我安南交战,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不敢瞒报。只不过,他定不会说自己在其中的算计。”

    郑检听得连连点头,“不错,桧儿你接着说。”

    “在大明的皇帝那里,顾寰定是上奏,说我安南野心勃勃。可是我安南却是被他利用,用来赚取军功的。”郑桧愤然不已,却不想想本来就是他们父子两人利令智昏,“我们可从海路派出使者,直接上本于大明皇帝。示之谦卑,赠以厚礼。并诉顾寰擅岂边衅,却倒打我安南一耙。若是大明皇帝看了我们的本章,想必即使不治顾寰的罪,也定会命其退回界外。”

    “说的好。安南距大明京城足有数千里之远,顾寰竟接到我等的顺表而不上报,便提兵来犯,定没得到大明皇帝的首肯。只是这私自用兵一条,便让他顾寰不好解释。若是明皇震怒,怕是将他拿回治罪也说不定。”郑检思索道:“只是来回路远,怕是时间上要久一点。”

    郑桧道:“父亲不用忧心,这个儿子也已经想到。若是明军来攻升龙城,我们便将这升龙让给他们。北边大山连绵,我们派些人进去,不断的袭扰明军,便可使之不厌其烦疲惫不堪。顾寰想正面决战,而不可得,日久则退兵矣。”

    “也只能如此了。”郑检点头道。

    父子两人派出使者出海,前往大明京城送信送礼。而郑桧则亲自挑选精兵,派往明军所在的驻地渗透骚扰。

    这天朱载坖正在宫中逗弄自己儿子朱翊均,便看到黄义捧着几本奏折前来。

    令乳母将朱翊均带到一旁,朱载坖拿起一本折子看了看。

    这居然是安南送上来的顺表,其中言辞极其卑微,恳求大明放过他们。隐隐约约,在于顺表之中还提起顾寰阻拦安南顺表,擅自提兵攻入安南等事。

    朱载坖将安南的折子扔到一旁,对黄义道:“命人起草诏书,就说安南妄为反复小人,连灭数国而犯我边境。如



第353章 卿可自御之
    王直这样说,根本就是在哄骗织田信长。就是要卖,也只是先卖朝鲜再卖日本,朱载坖才是那个幕后的大买家。

    织田信长看着自己所带领的船队,很是得意,“先生,我的这些船队,并不比你的船队弱了吧”

    “这是自然,我不过是一介商人,最终的力量还是不如织田君这样的一国之主。”王直笑着道:“无论是数量还是大小,都比不上织田君的船队。”

    嘴上这么说,但是王直却根本就看不起织田信长的这些船。王直现在所用的船,都是一些旧船。若是大明的船队来了,才会让整个东瀛都震颤不已。别说宝船那样巨大的船只,就是一般的大海船,也比织田信长现在的座舰大了许多。而且大明船上的火炮,更是东瀛船上所不具备的,双方根本就没有多少可比性。

    东瀛军还没到朝鲜,便已经派出使者先一步渡海去了汉城。

    此时的朝鲜国王李峘听到东瀛来使,还不知道对方是何意思,便命人宣入宫中接见。

    那使者是织田信长的手下大将稻叶一铁,此人有勇有谋,乃是有名的美浓三人众之首。当初刚刚投靠织田信长之时,因为受到猜忌,被织田召于茶室议事,而室外则埋伏着剑客。

    稻叶一铁虽然知道室外有剑客埋伏,可是却看着茶室墙壁上的一幅画,吟出了唐代韩退之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雪拥蓝关马不前。’旁边从人不解,稻叶一铁逐句给其解释,并借此表明心迹。这时织田信长才出现,并将剑客也召了进来,与稻叶一铁逞相见,由此对之敬重。

    此次织田信长派稻叶一铁出使朝鲜,也是因为稻叶一铁智勇双全之故。

    稻叶一铁见到李峘,先恭敬问好,“我家征夷大将军织田信长,派我来向大王问好。”

    李峘对于东瀛人并无半点好感,这数十年来,倭寇可没少光顾朝鲜。那些家伙穷报极恶,见什么抢什么。抢不走的就是烧杀毁掉,毫无半点人性。

    只是碍于礼节,李峘勉强对稻叶一铁道:“大将军有心了,不知派使者前来,所议何事”

    稻叶一铁跪坐,上身挺的笔直,沉声道:“我家大将军说了,欲从朝鲜借道攻明,建不世之基业。然攻明海路遥远,兼风波无定。以朝鲜登岸,走陆路而直抵大明京城,最为稳妥。只不知大王,可肯借道于我东瀛”

    李峘就是再傻,也已经听出来对方话里的野心。借道是假,意欲吞并朝鲜才是真啊!

    他被稻叶一铁的话惊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稻叶一铁道:“你可知道你的话有多狂妄别说大明国力雄厚,就是我朝鲜也不是好欺的!”

    “大王说的哪里话来,我东瀛最是讲道理。”稻叶一铁不为所动道:“若是朝鲜肯借道于我东瀛,待攻下大明,自然也会与大王一块疆土。中原或者不太可能分与大王,但是辽东还是可以的。”

    李峘心中微微一动,可是这只是妄想。眼下边境的建州女真还与朝鲜正在争夺会宁,若大明出手,朝鲜早就完蛋了。

    “使者说笑了,你可知道大明的国力之强疆域之广,根本不是你这种井底之蛙可测度的。”李峘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他看着稻叶一铁道:“东瀛自称大国,国土最长不过千余里,人口不过数百万。而大明东西南北宽广皆为万里,岂是小小东瀛可比”

    稻叶一铁哈哈大笑:“明国虽大,可其兵马懦弱。数年前我东瀛的流浪武士,都曾杀的大明东南沿海哀鸿遍野。若是我家将



第354章 陶山书院
    朝鲜王李峘还没收到了朱载坖的回信,就先得到庆尚道的消息。

    东瀛大举来犯,十万人以上的军队在庆尚道登陆。分兵两路,一路杀向全罗道的罗州牧,一路杀向庆尚道的庆州府。

    朝鲜君臣立时就慌了,东瀛人此来兵锋甚锐,许多朝鲜兵马根本就不堪大用,只是稍一接触,便全数溃败。此时倭人的攻势势如破竹,几天之后,便又有消息传来,庆州府被破,罗州牧也被破。

    两道的府城都被破,这代表着庆尚道与全罗道,有过半之地已经落入了倭人手中。

    李峘急召尹远衡,命其带领十万人马进驻尚州牧,抵抗东瀛的兵马进攻。

    尹元衡不敢怠慢,得到了李峘的命令,便立时带着拼凑出来的十万人马出发。

    而这个时候,织田信长与王直两人,却在庆尚道一同登山。两人很是轻松随意,一点也没有战争的紧张感。

    王直对于织田信长带自己来到礼安县的安东,很是不解,“织田君,你做事雷厉风行。到这里登山游玩,向来不是你的风格,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织田信长大笑,点头道:“果然还是瞒不住,知我者先生啊。”

    “可是来寻访隐居名士,请其出山相助”王直又问道。

    “哦,先生连这也能猜出来不成不错,这里陶山书院,居有一位朝鲜大儒,名为李滉,字退溪,号陶翁。朝鲜上下,能让本将军尊重的,也就这么一位学问大家了。”

    王直心中十分不屑,谁不知道你喜欢看三国最爱看的就是三顾茅庐这一段。

    心中是一个想法,嘴上却是另一个说法,“织田君可要三顾而请其出山,而后朝鲜可轻易平定。”

    织田信长连连抚掌,“就这么一点盘算,却都被先生看穿了。此人在朝鲜名满天下,门生故吏多有高官重臣。士林之中振臂一呼,纵有犹豫者,也可半数归附于我。”

    “朝鲜兵马并不可怕,若是朝鲜能迅速安定下来,想必织田君对于大明用兵之时,可以少了后顾之忧。”王直笑道:“如此,这位陶翁却要想办法请其出山,以助朝鲜安宁。”

    他们在这里上山,而另一路攻打下罗州牧的东瀛兵马,是由羽柴秀吉带领。这家伙极受织田信长的信任,足足领了十万人马。拿下全罗道的罗州牧之后,便将目光盯住了全罗右道的全州牧。

    尹元衡得知庆尚道的倭军占了庆州府便不再动,而全州牧被倭军左路所威胁之时,立时全军奔赴全州牧。

    就在尹元衡刚刚到达全州牧不久,羽柴秀吉便已经领兵到来。

    对于朝鲜军,羽柴秀吉极为鄙视,但并不轻视。看到对方已经有了守城的准备,羽柴秀吉并没有冒然攻城,而是派出人马四出,将周围散居的百姓都驱赶了过来。

    羽柴秀吉本身虽然不到三十岁,可是他却久经战阵,早就已经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

    将这些百姓驱赶到了全州城下,命其上前攻城。

    数百人一队,都推着撞车冲向全州城门,而身后则跟着一队队的倭军。

    两边会混杂在一起,城上的朝鲜军只要放箭,便会误伤百姓。

    尹元衡在城上看到这一幕,虽然心痛无比,却还是命人放箭。

    在箭雨的袭击之下,城下倒下了大片朝鲜百姓,哭喊声震天动地。尹元衡虽然亲自下的射箭命令,可是听到这些哭喊声,看到城下死伤遍地挣扎血腥的模样,也一样手脚冰凉。

    羽柴秀吉却不为所动,立时又派出另外的数队朝鲜百姓继续上前攻城。

    可是这些朝鲜百姓早被眼前的惨状吓坏,谁还敢再



第355章 大师级的戏子
    织田信长与王直两人走了进去,便看到一所干净的庭院。

    里面的房屋关着门,却从中传出来朗朗的读书声。

    “这真是世外桃源一样的环境,如果可能,我真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啊。”织田信长感叹道。

    “织田君,你身负家族希望与东瀛霸业,岂可偷闲。”王直笑道:“此次前来,这位陶翁也要被你请出山来相助。如此良辰美景,怕是要山空人杳了。”

    织田信长哈哈一笑,点头道:“希望是这样吧,只怕此人顽固,我请之不动。”

    王直却笑了起来,“李滉此人为理学大家,所谓操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织田君尽管一试便是了。”

    “哈哈哈哈,先生总是打机锋,这话说的两可。”织田信长长笑道。

    其实王直并不觉得织田信长说服不了李滉,因为朱载坖也曾对王直评价过理学朱子其人。朱载坖曾说,朱子虽为明皇本家,但是其人品行有亏。别管他写了多少理学著作有多少门生,都洗不白品行上的污点。朱熹曾经外出游玩之时看中了两保尼姑,最后硬是将两尼姑给办了,还纳为侍妾。

    除了这件事,朱熹还与一位唐大人有隙。为了攀污陷害这位唐大人,朱熹还让一个伎女来指证这位唐大人,但伎女不答应。结果呢,拷打三天三夜,伎女到死只留下一句:我虽是贱命伎女,却不能污了唐大人的名声。
1...96979899100...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