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有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马来福
由这两件事,便可看出这位朱子半圣是个什么东西了。对于精研朱子的这位李滉,王直也不会觉得对方有什么好德行,最多不过是装出来的德高望众罢了。
只不过此事不好揭穿,否则岂不是显得自己小气。
织田信长一行人的动静,已经被书院中的人听到。房门打开,从里面出来了几位年轻的读书人。
“你们是何人,为何擅闯陶山书院”一名年轻士子质问道。
另外一名士子,看到织田信长及其手下的打扮,就是一愣,“倭人”
一个朝鲜通译急忙从织田信长身后出来,喝斥道:“不得无礼,这位是东瀛征夷大将军,织田信长大人,还不行礼!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对面的两名年轻士子,这个时候面面相觑,由于朝鲜军不堪一击,他们甚至并不知道东瀛已经入侵。
织田信长一摆手,“好了,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只问他们陶翁在哪里,我要见一见。”
通译急忙对着织田哈腰陪笑道:“是。”
“陶翁可在,将军大人此次拜山,就是专门为了要见陶翁的。”通译喝道。
一名年轻人嗤笑道:“陶翁何能高洁之人,怎么会见什么东瀛将军,还是请回吧。”
“你们就这么闯进来,连拜贴都没有,如何能与陶翁相见,有失礼数。”另一名年轻人道。
通译将这几句翻译给了织田信长听,织田信长哈哈一笑,“我此来,就不是讲道理的,何必做那种惺惺扭捏之态来人,将这些士子都给我绑起来!”
立时在织田信长身后的众武士,冲上前去便将这些朝鲜士子捆了个结实。
王直笑道:“织田君可是要以他们的性命相胁迫那位陶翁”
织田信长点头道:“我读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知道明国有一句俗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若是与这些读书人磨嘴皮子,我恐怕不是对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简单直接一些。”
“将军为一代霸主,自然只需尽展王霸之气即可。”王直赞同道:“若不可助将军霸业,弃之如何。”
噔噔噔!从里面跑出来一个小书童,对着织田等人行礼:“我家陶翁请将军手下留情。”
织田信长阻止了上前抓人的武士,问道:“
第356章 还是算了吧
李滉这就是半推半就,假装被强迫着答应了下来。
儒家讲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在朝鲜就是这一堵危墙。眼看着就要倒了,李滉自然要改换门庭。
何况这还是被织田信长,用自己弟子们的性命相要挟,他便顺水推舟而已,谁也说不了什么。最多只能说他有妇人之仁,为了自己几个弟子的性命,便弃名节于不顾。也说不上是褒是贬,总之算是一块遮羞布。
织田信长看到李滉答应,立时便大笑起来。
他将面前的茶杯举起,对着李滉道:“陶翁莫觉委屈,这三千里的江山,还要陶翁主持大局。”
王直也笑了笑,端起茶杯道:“陶翁可与自己门生弟子去书信,劝他们早日归附。一为保全百姓,使之少受流离之苦。二为保全士林元气,勿使徒然反抗东瀛大军。若朝鲜平稳落于大将军之手,则百姓安居乐业,而士林一样兴旺。天不曾换,地也不曾换,不过是换了李家一姓之人罢了。”
李滉点点头,也伸手拿起面前的茶杯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李某本是个性喜闲散之人,却不知这一下山,能为百姓与读书人,做多少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当然有功。”织田信长将茶水一饮而尽道:“或有一时骂名,却会百世流芳。只要我东瀛与朝鲜不被拆分,陶翁便是大大的功臣。”
“希望如此吧,老臣为尽心尽力,替大将军维持朝鲜局面。”李滉也饮了茶道。
王直微笑着喝了茶,却没说话。
尹元衡兵败,直接逃回了汉城,面见李峘。
“大王,我军集结仓促,多为老弱之兵。在全州一战,虽守城却依然崩溃。”尹元衡顿首哭诉道:“请大王速调北疆能战敢战之兵,南下御敌!”
李峘一听大急道:“这怎么可以,北疆之兵还要抵御女真人,若是抽调过来。女真人岂不是长驱直入,我朝鲜也一样会亡!”
尹元衡抬起头,看着李峘道:“大王不可意气用事,那建州女真所谋者,不过是会宁一城之地。而东瀛的织田信长,所谋者却是我朝鲜一国。此时应与建州女真早早谈判,将会宁城让与尔等。将精兵抽调过来,抵挡东瀛军队才是。哪怕无法击败东瀛兵马,只要拖得大明腾出手来,东瀛也一样不足为惧。”
“舅父,你觉得建州女真会满足于会宁一地之地吗”李峘也是没了办法,只得反问道。
尹元衡是李峘的舅舅,因此李峘才会在私下里如此称呼。
“这……也总比被东瀛灭国为好吧。”尹元衡叹息道:“至少建州女真有大明可以约束一二,而那东瀛野心奇大,竟对大明也有野心。我朝鲜替大明抵御东瀛兵马,无论如何,大明都不会坐视。”
李峘眉头皱起,心中不断的盘算着两边的利弊得失,最后只得点头道:“舅父说的有些道理,便依人所言。此次依旧有舅父领兵,稳扎稳打且莫再败了。”
尹元衡道:“可令北军直抵汉城驻守,忠清道的百姓都可彻往江原道与京畿道。待东瀛军前来,我们已经坚壁清野,使其不可就地取食。而汉城城高墙厚又有强军,当能一阻东瀛兵锋的锐气。待其兵疲师老,或可有反攻之机也说不定。”
李峘听的眼中一亮,这个办法倒也稳妥,“好,便依此行事。”
很快,尹元衡亲自为使节前往建州女真处,与王杲谈判。
&nbs
第357章 升龙城破
尹元衡可不敢答应王杲,让建州女真人帮着他们共抗东瀛兵马,只怕最后请神容易送神难。
王杲却不以为意,对尹元衡道:“你们出钱粮,我们出兵马。若是朝鲜不行了,仍可派人来会宁找我。”
这一次尹元衡只是笑了笑,并没再接对方方和话茬。
两人在赵国忠的见证下,商定了会宁城的交接方式之后,便各自返回。
赵国忠将双方之事,写成奏折上报给朱载坖,派人快马送入京城。
得到了赵国忠的汇报,朱载坖便有些盘算。建州女真如今也发展的有些强了,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对外展示的机会,怕是到时对于大明辽东会有些影响。
之前留着建州女真,便是要让其牵制朝鲜。如今建州女真确实将朝鲜消耗的不轻,但是也不能让他们闲下来。若是建州女真拥兵自重,大明对于这个向来比较顺从的部族,也不好强行改土归流。既然王杲有意派兵入朝,与东瀛作战,这倒也是个消耗建州女真实力的办法。
于是,朱载坖写了一纸诏书,责令建州女真伺机入朝。具体时间,可由建州女真首领王杲自行决定。
王杲接到了朱载坖的旨意,心中盘算,这位大明皇帝也不简单。对方如此安排,就是明摆着要消耗我建州女真的实力。可是这对于王杲来说,又非常具有诱惑力。
在王杲的眼中,大明是根本不能招惹的存在。要想让建州女真人壮大发展乃至立国,就必须要打下一块疆土来。大明的东北他连想都不敢想,一边是辽东重镇,一边是海参重镇。若是想要开拓领地,便只有去占领朝鲜。这就是朱载坖的阳谋,爱去不去,大明有这个底气。
这件事情,朱载坖也并没通知朝鲜王李峘,完全没必要。
而大明的西南,此时朱载坖也给戚继光与顾寰、李天宠三人去了旨意。他令他们稳扎稳打,打下一块州府,便要立时安排官员治理。以使百姓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
戚继光与顾寰两人,手中的兵力都差不多。
只是顾寰这一线,相对道路和交通更方便一些。一接到朱载坖的旨意,便立时大举推进,不到十日就已陈兵升龙城下。
郑检带着儿子郑桧登上城头,看着城外三万明军,父子两人忧心忡忡。
“桧儿,明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战力极强。”郑检皱眉道:“此战,怕是我们连升龙城也不好守住。”
郑桧远远的便看到明军的队列,除了整齐排列之外,还有一面旗阵林立似乎遮挡着后面的攻城器具。
“父亲,此战凶险。不如父亲先退回顺化,我在这里守城。”郑桧道:“顾寰手下人马虽然战力强,但是这是我安南境内,他们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占,也没什么好怕的。”
“桧儿,你想的太简单了。明军的火器之强,就是弗朗机人也自叹弗如,只怕这升龙城保不住,你不如与我一同退去,将这升龙城让与明军便是。”郑检却不答应,“明军虽强,但毕竟人少。若是引得明军深入,到顺化我们使可拖死他们。”
郑桧却摇了摇头道:“事情不是如此来算的,儿子若与父亲一同退走,则我郑氏在安南的军心民心尽失了。即使不能战胜,我也必须留在这里,与明军一战。”
“桧儿,父亲已经老朽,你若出了三长两短,我在又有何意义。”郑检老脸抽动道:“还是你走我留吧。与明军交战,本就是我犯下的大错,自当由我来承担。”
“岂能让父亲留于险境,这不是陷儿子于不孝”郑桧急忙道:“我若战死,对于安南军无足轻重。若是父亲有事,则三
第358章 不信明军不可战胜
顾寰拿下了升龙城,并且得知了郑桧已死,而郑检刚刚离去。便立时派出一队人马,去追赶郑检的队伍。可惜没能追上,被郑检逃到了清化。
郑检半路之上,便有快马追上队伍,告之升龙城已经被明军攻破,郑桧与城同亡。白发人送黑发人,自有一番凄凉。因此,郑检对于明军的仇恨,也让他失去了理智。
一到清化城,郑检便出动了半数以上的人马,四处搜罗壮丁驱赶入城。
许多壮丁只给发了棍棒,便被安南军驱使的着,去迎战追击郑检的明军。
一战之下,这些乌乌合之众便被明军打的死伤无数溃不成军。但是郑检却也在清化城,稳住了阵脚。
顾寰在升龙城稍事休息,便将这里一应事物,都交由李天宠所带领的文官队伍管理,自己则令军直扑清化城。
李天宠奉朱载坖之命,为中南巡抚。自然对于中南半岛的官员任命,与战后安定,要尽心尽力。
因为之前两个安南与洞乌的两个战场上,基本上都是对峙的情况,李天宠也没能有所建树。但现在则不一样,顾寰大军一战,便已经拿下升龙城,安南北部已经并入大明版图。
这里向来与大明接壤,百姓对于大明很是亲近。因此李天宠很快便划分了州县,并委派了官员治理。地方上,村镇则由安南本地的读书人为村镇之长,其官员任命与大明无二。
安南这几十年来,多有战乱。郑氏与莫氏互相攻伐,数十年来都不曾安定。因此,安南百姓大都向往稳定平和的生活。
李天宠抓住这一点,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并大肆宣扬大明皇帝陛下免税三年之旨意。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大明在收买人心。可是这政策是好的,大家还是依旧欣然接受。
即使有一部分人,不甘心归附大明,但是人心思定,却也掀不起浪花,安南北部很快便彻底平定下来。
顾寰带兵来到清化之时,郑检的军队人数已经突破了五十万人。
这个数量极为恐怖,几乎同围百里之内的壮丁,都被郑检派人抓到城中。
在郑检看来,火器战阵对决虽然安南吃亏,可是只要人数够多,一样可以阻拦甚至击败明军
可是他也是因为儿子郑桧之死,有些失智,忽略了一个问题。强征来的这些壮丁们,对于他郑氏本就不满,何提给他们卖命
因为知道城墙对于明军的火炮并无阻拦的作用,所以郑检要在城外与明军决战。双方摆开阵势,安南军向着明军缓缓压上。
顾寰这边却命令明军不动,先是两轮火炮轰击,再是火铳一排排的连续射击。安南军五十万人虽多,却是冲上前多少,就被打死多少。偶尔有一两个冲到明军面前的,也被刺刀捅死。
大战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安南军便一举崩溃。许多壮丁都扔了手中的粗劣兵器四散奔逃,转眼便逃散了三十余万人,只剩了数万安南精锐。
看到势不可为,郑检也没与明军继续大战,而是带着剩余的军队一路逃回老窝顺化城。
为了迟滞明军进逼的脚步,郑检一路上实行坚壁清野之策。不但将人口都迁往南方,而且其中的男丁不论老幼,都统统充军。从清化往南,一路尽是号哭着离乡的百姓,不曾断绝。
到了这个时候,郑检也已经完全失去了安南的民心。
演州、河静、广平、广治,这四
第359章 釜底抽薪
莽应龙父子两人所议之事,对于明军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现在明军所用的火铳,虽然比弗朗机人的火铳还要先进许多,但是还没能做到百分之百防水。若是火门的部位被雨水打湿,一样无法正常使用。
莽应龙父子两人,就是因为火铳火炮无法在大雨之中使用,才订下了这个办法。
木连城这里是块接近山区的平原,再加上这季节也已经是雨季。就在他们两父子商议了此事的第三天上午,天空之上便阴云密布。
莽应龙立时召来莽应里,“终究这雨是要下起来了,你速速带上三万人马,在城门外等候。一旦大雨下起,便立时出城攻打明军的营寨!”
对于这场大雨,莽应里也很是期待,“父亲放心,这场大雨之要下来,我定让这些明军尽数葬身于木连城下!”
此战的关系重大,这父子两人都很是渴望一场胜利。否则的话,洞乌上下的士气便会尽丧。若只是士气低落还没什么,怕的是打下的江山分崩离兮。原本就有许多地区还不安稳,时时会有义军出没。再接连吃败仗的话,后方定会不稳。
正当莽应龙想这些事情之时,外面阴沉的天空上劈下一道雪亮的闪电,雷声滚滚,如同惊天战鼓!
在城门处,莽应里则骑在马上,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雨点,随着雷声到来,也如同断线的珍珠般哗啦啦洒落。
“开城门,出战!”莽应里大喝一声道。
“喏!”万军回应,气势极壮。
木连城的大门轰然洞开,三万人马连绵不绝的出了城,杀向十里之外的明军大营。
虽然是大雨天,可是明军也并没松懈,对于木连城的动静也一样非常注意。对方的城门洞开,杀出来大队人马,明军第一时间便已经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