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杨队长摆摆手,以示他站到那里。

    “韩傻货,你媳妇最近都干了些什么?”杨队长问道。韩傻货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这个半疯子媳妇抢先说道:“我要生娃娃,哈哈哈,我要生娃娃……”

    这位疯婆子的话一出口,差一点把在座的人笑喷。

    其实,这话并不可笑,她说的也许是实话。

    听村里人风言风语传说,最近韩傻货像年轻人一样,喜欢和老婆睡觉,就是年龄太大了,使不上劲儿了。

    去年伏天的一天,天气非常炎热,当地气温足足可以达到三十九度,韩傻货和别的社员一样,为了多挣工分,去地里承包了队里的一大片萝卜地,和他一个地块的有三四个中年人,他们一边锄草定苗,一边讲起了村里的男女故事。

    因为讲的时间长了,故事多了,荤味儿浓了。韩傻货竟然无意间起了强烈的**。这可咋办呢?平时多少次都不好使,看来这次一定行。

    他开始蠢蠢欲动,心里起了矛盾。回去早了,他怕社员们笑话他懒汉,回去晚了吧,又怕这次错过了大好时机。

    这可咋办呢?他当时心急如焚。于是他抬头看了看太阳,也还行,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了,估计到不了晌午也差不多了。

    他估计着,做饭早的家里,肯定开始做饭了。这里距离村里又足足有三里地,等回去了,也差不多就晌午了。

    于是,他扛起锄头,急急忙忙往回赶路。在路上几次差点和赶车的碰了头。

    等到了村口,村口站岗的还要翻看一下你背的背筐里,是不是有生产队里的东西,然后才能放行。他感觉路太遥远了,再不及时往回赶,这次肯定又要黄了。

    他干脆给翻看背筐的民兵撂下一句话:“背筐先放在这里吧,我得先回家了。”话音还没有落下,早已经不见了人影儿。

    他进了院子就大声叫喊着:“林花,快点上炕,林花,快点上炕!”

    当时攀林花在炕边放着一张案板正擀面,两只手沾满了面粉。他一进屋就把媳妇抱在炕上,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次又是只打雷不下雨,彻底失败了。

    他这么一折腾,把一向温和,配合默契的攀林花惹恼了,把两手面粉擦了他满脸都是,随手拿起笤帚疙瘩把他追到了街门外头。

    这时下工的都进了村,来到了大街小巷,韩傻货这一副德性,让大家都看到了,结果传遍了整个南丘村。韩傻货知道,这是老婆攀林花第一次对他动手,估计还是嫌弃他太笨,太不中用了。

    谁都知道,韩傻货从地里白捡了一个小媳妇,媳妇比他小十多岁,他六十多岁了,他媳妇才四十多,正值风韵盛开的黄金时期。

    杨队长察言观色,看出了他们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于是,做出了带走攀林花的决定。

    这一决定一出来,韩傻货立刻跪了下来,赶紧给杨队长求饶。后来看杨队长态度坚定,又跑到了老支书梁鸿信那里求情。

    “这个问题,我说了也不算,韩傻货,你就让你媳妇跟我们走一趟吧!”梁鸿信劝阻韩傻货说。

    韩傻货看着一切无望,只好换了求救方式,他说:“你们等着,我出去一趟就来,你们今天谁也别走了,都在我家吃了饭!”

    梁鸿信对这一套是最最不感冒的,别说在你家吃饭喝酒,就是在我党支部书记家里,也照样不使小恩小惠。当干部的要都照着这样做,那不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吗?

    长期在外下乡驻村的杨队长更是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对这一套,你韩傻货就省了吧。

    韩傻货只管自己说话,没有人理会这些,只管拉着她媳妇往门外走。

    这下可完蛋了。韩傻货心里想。他不怕别的,她最担心的就是怕她有神经障碍症的年轻媳妇吃了亏。

    这次工作队和村干部非要带她到大队部,那可如何是好啊!他思来想去,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他只好说:“好吧,那就去吧,我也和你们一起去!”

    为了不让自己的媳妇在精神发作的时候吃亏,韩傻货无奈地和老婆一起,跟在工作队和村干部后面,乖乖的往大队部走去。

    两个工作队员手里分别提着一只野兔皮和一只狸猫皮,走在杨队长和老支书梁鸿信的前面。

    这时天色已晚,在救命河大坝工地施工的民工开始收工回村,和去农田里做活收工回来的社员们一起,涌进了南丘村的大街小巷。

    许多人看到了工作队和老支书,带走了韩傻货和他的年轻神经媳妇攀林花……




第一百七十章 错乱
    杨队长这边有了这些牛皮纸和狸猫皮的证据,就把韩傻货夫妇带到了大队部审查反思,为的是让他们积极交代。

    为了避免出现漏网之鱼,杨金宝队长决定,继续挨着给第六生产队开会。南丘村共有六个生产队,到现在已经分别开会完毕。

    今天晚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夜晚,这个晚上要对过去十几天来每一个会议的一次重要梳理和总结。

    主要问题有三个大项:

    一、工作队发现有价值信息5条。韩傻货家两条——牛皮纸1卷,狸猫皮1件;韩小夏狸猫皮1件;韩小冬狸猫皮4件;赵大锤牛皮纸3卷;半拉眼牛皮纸2卷。

    二、韩家人仍然没有一家承认与放火、投掷牛皮纸有关。

    三、群众提供信息五条。第一,第一次五队牛棚起火时,有人发现一女性曾经从五队牛棚南边围墙路过,而且很快消失不见。估计应该是躲在了路南厕所。

    第二、四队麦场起火时,有人发现一女性曾经在麦场附近逗留,随后消失在夜色中。

    第三、烧死女孩的那次火灾属于人为点火。有死去女孩的邻居证明当时是从他们家里拿了刚出坑的新鲜萝卜,烧伤男孩供述,自己饿了,想与女孩分享女孩手里拿的几颗萝卜,属于男孩从自家拿火柴烧烤萝卜所引起火灾。

    第四、四队牛棚失火,经过公安消防分析鉴定结果,属于死灰复燃引起火灾。因为当天蓬州中学援助南丘村点播棉花,中午在油坊做饭引起。

    第五、在村里间隔性起火和给老支书家投掷牛皮纸卷的同时,先后有三家也发生类似事件。这三家是,刘二丑家被扔了一次包着马粪的报纸团,冯虎家里被扔了装有死小猪的破竹筐、高老脏家里被扔了一只生锈的破铁锄。

    冷静分析后他们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一、第一个问题所涉及的物证肯定和本次案件有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继续进行下一步审查。初步推算,赵大锤的牛皮纸和半拉眼的牛皮纸都属于红白事上留下来的,根据平时他们的为人,应该不属于侦查范围。

    二、根据两轮谈话和走访,韩家人态度坚决,口径一致。这里可以确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个是可以肯定,他们韩家早已统一了口径,反侦查能力很强,故意抵赖,一个是可以肯定,这次事件本身的确跟韩家没有半点关系。对人家的怀疑,纯粹是人为臆断,没有事实依据。

    三、这是最关键的信息,还应该继续追查是底,直至查出问题,查出嫌疑人。从反映的情况看,四队麦场、五队牛棚失火一定是人为纵火,并且跟发现的这位女性有关。因为失火时间比较接近,又同时发现了女性线索,初步判定为同一名女性所为。

    四队牛棚失火可以说基本已经明朗。首先可以排除他人有意放火的可能。因为蓬州中学来了很多学生援助四队到棉花田里点种棉花,这是公益活动。在牛棚里做饭也无可厚非,只能说做饭人员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烈,另外,最关键的这里是油坊。

    假如换一个地方做饭,这场火灾很可能就会避免。问题是油坊本身到处是油津津的,油本身燃点又很低,很容易燃烧,做饭剩下的稍微一点点火星,就会引燃。

    所以,四队牛棚失火跟有意报复老支书没有任何关系。

    出现烧死烧伤的这场火灾,根据当事人——那个被烧伤的小男孩供述,应该和这次故意纵火区别对待。这次失火可以断定完全是小孩由于无知造成的。

    如果不是小男孩饿了,想吃熟萝卜,又在一个相对低凹,相对封闭的房顶上的柴火堆跟前烧烤,这次火灾就不会发生。因此,这次火灾可以排除在侦查之外。

    四、最后这种情况,纯属个人恩怨,和老支书家投掷的牛皮纸卷完全是两码事,可以帮助群众继续侦查,消除群众心中疑惑。

    工作队和村干部对上述问题和结合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满意的。基本可以描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看来,我们工作队对这次谈话、走访和侦查是用心的,是积极行动,是值得肯定的。

    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从攀林花和韩傻货嘴里套出真实情况来,问题就会水落石出。并且还可以洗刷韩家的冤屈。问题是目前攀林花夫妇语无伦次,没有半点逻辑思维,或者说是前言不搭后语,无从谈起真相。这可是当前最大的障碍和阻力。

    为此,他们最后研究了下一步工作重点,突审攀林花夫妇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尽快把五队牛棚火灾和四队麦场火灾搞清楚,把老支书家投掷东西的人弄出来。

    其次,暂时不能放松对韩家的监视和侦查。不过从总体上看,经过这么多次开会、谈话、走访、调查,每一次都没有发现和韩家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是抓紧时间,尽快破案,尽快消除广大群众紧张的情绪,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尽快还群众一个清白,当然也包括韩小夏、韩小冬他们韩家人,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一个晚上下来,大家都熬得精疲力尽了。杨金宝队长提出必须休息,以保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继续干好工作。大家很快散了会去休息。

    大家走了之后,梁鸿信也和平常一样准备上炕休息。

    可是,他躺在土炕上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再次爬起来,从桌子上摸到火柴,点上煤油灯,从烟袋荷包里狠狠的挖了一袋旱烟猛抽了几口,一下子精神头儿又上来了。

    他为什么睡不着呢?主要原因是,他这个人是一个好人,干事非常认真。他不愿意冤枉一个好人。

    从今晚的情况汇总和分析发现,这次大家从一开始的侦探方向就发生了错误,也许这才是最大的误导。

    大家都是从以往的恩怨分析开始的,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可以说是有些冤枉了人家韩家人。

    他正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够圆了这次事件。最后他初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看来我们做工作,判断问题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够从感情恩怨开始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不能主观臆断。



第一百七十一章 披彩
    经过昨天晚上的分析和总结,老支书梁鸿信心里稍微豁亮了一些。尽管昨晚没有休息好,可是,他看上去仍然很有精神。这精神主要来源于心情的放松。

    杨队长和梁鸿信的心情完全不同,他本来眉头就绷紧,因为几天来突审不见效果,眉头越发暴出更高,眼睛里都是血丝,嘴上也起了燎泡。

    如果这里突审失败,或者否定了这对夫妇,那就很可能成为无头案。那样的话,老支书的心情又该收缩的更难受了,眼前救命河大坝竣工在即,这难道非要在竣工的大喜日子里,再带上突审失败的遗憾,那这庆功大会上恐怕也不得安生啊。

    所以,杨队长的心揪得更紧了。尤其是最近这些天,根本看不到他脸上有半点舒展。随后的几天里,梁鸿信也变得郁闷起来。

    更难受的是戎队长,他现在已经被韩家和攀林花夫妇架在了墙头上,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

    韩家人对他意见一天比一天大,甚至想动起拳头来。而且,原来的党支部书记冯贵堂,开始出面调停。他开始阻止戎队长再次进入韩家和韩家的亲戚家。

    这让戎队长既没有面子,又无法突破。他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扮演了一个不十分光彩的角色,似乎是自己在给他们韩家和韩家的亲戚家栽赃陷害。是非要给人家带上无须有的帽子。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甚至开始和冯贵堂磨起了嘴皮子,打起了嘴官司。

    “戎队长啊,我也观察很久了,自从你一开始盯上韩家,韩家就一直没有承认和案件有关,对不对?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承认了吗?你找到他们家的证据了吗?”原支书冯贵堂的一连串问话,戎队长一个都无法回答。

    这样的情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这时的戎队长真是无地自容啊!

    其实,真正的难看还在后边呢?韩家人经过这场风波,已经团结一心,正准备抽出一个空余时间,集体向戎队长发难,以此了解这桩不该由他们承担的罪责。

    原支书冯贵堂的出现,其实是在阻止这场闹剧的发生,是在给戎队长铺平道路,免得真的危机来了,大家都不好收场。

    这个时刻也可以说是千钧一发。

    戎队长的压力是难以承受的,其实包括老支书梁鸿信在内,现在都为他捏一把汗,生怕节外生枝,再捅了什么篓子,出了什么问题。

    就在这种相持之下,杨队长那里传来了绝好的消息。

    攀林花终于吐口了。原因是,杨队长采取了声东击西战术,采取了心理战,从而瓦解了他们夫妇之间的最后防线。首先隔离他们,然后,软硬兼施,再从心理上进攻。给他们夫妻来回捎话。

    这中间还穿插了苦肉计,扮猪吃虎计等,最终撬开了他们的嘴巴。一旦突破了这个点,这两口子便口无遮掩,痛痛快快全部承认了犯罪事实。

    这下,可真把戎队长解救了。戎队长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老支书梁鸿信也倍感振奋,终于没有冤枉了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一个坏人。

    原来事情是这样:自从攀林花得知梁鸿信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之后。在清醒时她知道,她本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心里十分郁闷。但是,她又苦于被人误解为神经病人,疯女人,她的话是无人相信的。

    无奈之下,她自己想出了这样的下下策,她认为这样才可以引起村里的足够重视,她的问题就会有着落。

    那么她是怎么想起仍东西呢?因为,在她不正常的时候,只要她看到猫狗之类的,她都会拼命去追捕厮杀。狸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打死并剥皮的。

    精神兮兮的她,经常游荡在大街小巷,拾了一堆牛皮纸,于是,她就把牛皮纸包住剥了皮的狸猫,然后再捆绑起来。

    因为她家大闺女是梁鸿信老支书的房后邻居,也就是对脊梁邻居。她就利用去闺女家的机会顺手将裹着狸猫的牛皮纸卷扔给了老支书家里。

    本来就神经有问题,等她在清醒的过程里,发现老支书那里仍然没有半点动静,觉得这个动作可能是太小了,引不起老支书梁鸿信的足够重视,所以,就大胆地来了新的策略,这就是放火。

    这个弄得整个南丘村紧张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得了间歇性精神病的中年妇女所为。

    真相大白了,韩家人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老支书梁鸿信和工作队杨队长、戎队长,对韩家人和韩家亲戚,都进行了分别走访慰问和安抚。

    当梁鸿信了解到攀林花是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生时,简直吃了一惊,当了解到攀林花冤案时,及时向上级反映了情况。很快有了回信。

    鉴于她犯有这些罪名,她又属于间歇性精神病,除了由其家人严加看管和治病之外,判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刑期过后再按照平反程序解决攀林花问题。
1...7374757677...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