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岸易通易岸
班主任秦老师后来在巡查宿舍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第二天早读时,严厉地批评了这种现象。他说,学习必须以提高学习效果为前提,而不是靠延长时间,打疲劳战、消耗战。
如果你一时在夜间延长了一两个小时学习,也许当天多一些收获,但是,总体来说,你的精神状态就会差,这样一定会耽误你第二天一整天学习,这样你就得不偿失了。
朱友康经常把书本上的作业,和老师留下的作业重复做三遍,甚至有的试题达到了一看便知的程度,以后像类似的这些内容,他基本都不需要在看。
这样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率,常常使他无书可读,无题可做,学习上常常处于饥渴状态。
班主任老师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在联系了新华书店之后,终于找到了一套《中学生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套六本,共计17.68元。
书店的这些书是综合了高初中版本的内容,许多高中学生也纷纷购买。书很快就要卖完了,眼看就要失去了购买机会,朱友康心里焦急万分。
因为自己手里一分钱也没有。距离家里又很远,拿钱也不方便。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他着急的满头大汗,心痒麻乱的。面对这么多同学和老师,他张不开口借钱。心里十分想念他的心上人何海云。他想,要是何海云还在高中上学,买书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但是,时间不等人,图书不等人啊。为了自己的学习和前程,他在心里憋了一天之后,终于发出了借钱的信号。他首先想到了班里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贺国昌、刘新亮、刘桂、刘鹏、秦思、万俊平等同学。
他先后共借了八个同学的零钱,凑够了17.68元,这才购买了一套6本书的《中学生数理化自学丛书》。
有了这套新书,他更加废寝忘食,专心攻读。
对于有难度的试题,经过思考研究能够做出来的试题,心中不免有些自信不足,就与秦老师讨教。
这一讨教,秦老师才发现,好几道试题都已经是高中内容的试题,但是,朱友康通过自己思考研究,都能够做出来,而且答案非常正确。
秦老师在班里对朱友康的钻研精神进行了及时鼓励和表扬。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还积极帮助马俊卿、高敏英、张梅梅、刘丽萍等同学。在帮助同学的时候,还得到了蓬州县委组织高部长的亲切接见,得到了蓬州县石油公司张总经理的款待,以及原蓬州中学校长,现任教育局刘副局长的赠书馈赠。
朱友康已经脱颖而出,先后被评为优秀学生或干部、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荣获新长征突击手和三好学生。
在学习上,先后荣获初中部语文竞赛第一名、作文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数学竞赛新州赛区一等奖、数学竞赛蓬州中学第一名、英语竟然第三名、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第二名,以及蓬州中学公益活动先进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在高中招生之前,马俊卿、高艳军、刘新亮、秦思和万俊平5人考上了新州市中等体育学校,被学校提前录取。
就在朱友康紧张学习阶段,提职不久的文化局副局长何树坤,注意到了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进入1981年以来,不断出台各种文件,加强文物管理和保护。
何树坤是一个聪明人,尽管是一个老学究,但是他的政治敏感性很强。他已经闻到了文物事业春天的气息,他预测文物事业必将迎来一个温暖的春天。
1月12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文物博物馆干部培训座谈会,对今后文物培训工作提出了“全面安排,重点掌握,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总体要求。开启了文物事业管理的新里程。
1月1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中提出在全国开展文物普查等意见。文物普查工作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
2月22日至24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北京召开革命纪念馆调度工作会议。三天的会议,足见国家对革命纪念馆的重视程度。随后出台了一系列通知、办法、细则、意见等。
会议之后的2月28日,国家文物管理局、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做好文物古迹、风景园林游览安全的通知》。
2月28日至3月5日,国家文物管理局在京召开各省市自治区文物(文化)局长会议。会议研究贯彻执行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加强文物工作的请示报告》,布置开展文物普查和编写文物志工作。
3月11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颁布《直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和《直拨经费财务管理细则》。
4月20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财政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文物失窃的意见》。
4月29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颁发《文物工作人员守则》。
5月7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印发《不要匆匆忙忙将佛、道庙观交给宗教部门的通知》。
6月26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古建筑防火工作的通知》。
7月17日,中宣部召开全国思想战线座谈会。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颁布《文物商店工作条例(试行稿)》。
何树坤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绝妙的文物复苏兴起的强烈信号。由此,他判断他的文物古迹事业又将迎来一个辉煌的时期。
更重要的是,他的女儿何海云非常爱好这一事业。但是她既没有大中专学历,更没有进修文物专业。
他要为女儿在文物事业寻找新的机遇。
于是他开始为女儿的学历进修做准备。首先搜集整理了许多相关书籍供女儿何海云学习研究,然后又多处打听,给女儿找到了一所文物研究的南方地区中职学校。
经过考试,何海云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文物专业学习,进入了学习新阶段。
与此同时,1978年7月12日至7月14日,朱友康高中招生考试以388.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新州师范学校。
第一百七十五章 抉择
朱友康在蓬州中学的三年学习中,经常使用何海云在他入学时,送给他的那个日记本。
这个日记本是粉红色的,属于32开、硬皮、精装封面。
这是何海云花费了半天功夫,精心为他挑选的。之前没有做过详细介绍,现在可以补充一下。
这个粉红色日记本非常精致,也非常厚重,更是非常珍贵。朱友康在这三年上初中时间里,差不多已经写满了页面。
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粉红色日记本,记录了朱友康青春岁月的人生轨迹,见证了朱友康健康成长的点点滴滴。
这个本子,有一个成人大拇指的厚度,封面设计了生动活泼的字画。封骨处留有足足一公分的天蓝色边缘线,剩余封面的封底都是粉红色。
封面的左上角竖着镶嵌了四个字:“边疆之春”——其用意是,青年人志在四方。
“边疆”二字的字体,有大衣纽扣那样大小,为黄白相间的阴影隶属体;下面“之春”二字的字号要比“边疆”二字小了至少两倍以上,是草书字体,十分秀气,显得,落落大方,轻松自然——预示着只要你勤奋努力,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在封面的右下角,是占据整个封面三分之一多的画像。
画的是一位坐在小板凳上,头戴银灰色礼帽,穿一身银灰色连衣裙,弯曲着两条细腿儿,从连衣裙下边露出两只小脚丫,踩在草坪上的苗条少女。
她右手在上,超过了帽檐,掌心朝下,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根细线,小拇指向上弯曲着;左手在下,掌心向上,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根带线的银针,中指和无名指向上微微弯曲,两手之间用一根银线相牵。
少女微微低头,眼睛专注地盯着眼睛前方左手里的针线;右膝的右前方,站着一只撅着短小尾巴,两只耳朵朝着主人竖起,抬起头,眼睛看着针线的银灰色小山羊。
少女的左前方,放着一个小小的银灰色针线筐;左后方,放着一个同样精美的银灰色景德镇紫砂壶,稍有缝隙的壶盖上边,还冒着三两缕稀疏的热气儿。
在针线筐和紫砂壶的左边,是三只银灰色小山羊。
里面的一只,探着长长的脖颈,刚要去吃青草,它后面的一只,用头在蹭它的尾巴,显得十分淘气;最外面还有一只,它昂起头颅,翘起尖尖的鼻梁,隔着吃草的那一只,张开鼻孔,在嗅着从紫砂壶里刚刚冒出的缕缕热气儿。
翻开扉页,上半页是一幅“油茶花开”的南方妇女们,采摘油茶的生动画面。下面空白处写着七行娟秀的钢笔字体。
文字的内容如下:
赠朱友康同学(粗字体):
“人活着,就是要奋斗!
个人的奋斗,只有和时代的要求,
人民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才有真正的意义!
中丘中学何海云赠!
1978年9月6日(以上为宋体字)”
扉页上一丝银色的丝线书签,整齐的自上而下划了一道竖线,给扉页本身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再往里面翻去,首先看到“丰收在望”的画面——华北平原上七八个头戴草帽的农民,满脸的幸福和微笑,站在丰收的金色麦田里,仔细端详着颗粒饱满的滚滚麦浪。
何海云在图画的下边空白处写道:
寄语朱友康(粗字体):
“不要追求那徒有其表的虚荣,要献身那伟大壮丽的事业。
虚荣并不能给予人民什么,唯有事业,才能使人民幸福。
不要企求别人颂扬我们的名字,要多让别人享受我们的劳动。
从虚荣中解放出来,生命的价值就会增大。
朋友何海云”(以上为斜体字,没有落款日期)
第二个可以看到“农村晨曦”的画面——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高压电线高塔下面,一排农民头戴毛巾,腰扎围裙,在广袤的农田采摘棉花。
何海云在图画上面空白处仍然写道:
寄语朱友康(粗字体):
“宁愿做紧守时间的‘吝啬鬼’,也不做任意挥霍时间的‘慷慨家’。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若在惊涛骇浪面前降下风帆,
谁就可能中途沉沦。
朋友何海云”(因为空白处大,何海云竖着写了两段文字。以上为草体斜体字,没有落款日期)
后面还有“机械喷药”、“棉花丰收”、“上海天文台佘山观象台外景”及“番瓜龙新住宅”等几幅图画。
在每一幅图画的空白处,分别写着何海云精心挑选的各种不同思考下的钢笔字留言。
在这些留言中,字迹很讲究艺术性,个别重要字眼儿,字迹很大,非常突出。
每一个图画上的留言字体也各不相同。
何海云根据图画分布情况,灵活安排字体的写法。
有竖着写的,有横着写的,有宋体字,有草体字,还有斜体字,粗体字等等。把整个本子装扮的非常漂亮。
这些励志留言,给朱友康以强大的学习动力,朱友康能够表现得如此优秀,不能不说与何海云的留言鼓励,精心安排相关联。
这个本子的最后几页写着这样的内容:
蓬州县1981年高中招生
准考证
考点:蓬州中学
考场:第三考场
报名号:211
姓名:朱友康
时间表
7月12日上午(8:00——10:30):语文
下午(3:30——5:30):理化
7月13日上午(8:00——10:00):数学
下午(3:30——5:30):政治
7月14日上午(8:00——9:30):外语
高中招生考试在7月15日成绩就出来了。蓬州县教育考试工作做得严密无缝,快速高效。
朱友康从考试成绩榜中,抄录了他的各学科考试成绩:
语文(满分100):80
数学(满分100):88
政治(满分100):91
理化(一张试卷,满分100):83.5
外语(满分30):26.4(按照满分100折算,实考88)
总分合计:368.9分
当年录取分数线为:334分,远远超出了录取分数线。顺利被新州师范学校录取。
这一年在高中招生考试之前,谁都知道,没有别的出路,唯一出路就是考高中上大学。
令人意外的是,临考前蓬州县教育局才通知蓬州中学,新州师范学校从今年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36名优秀考生。另外,新州外语学校也同时招收8名初中毕业生,新州中专技术学校招收的是5名商品粮初中毕业生。
朱友康和其他同学们一样,本来打算雄心勃勃,上高中考大学。结果出现了这么一个意外。令他内心里十分的纠结。是上师范还是上高中呢?
第一百七十六章 轰动
朱友康考上新州师范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整个南丘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珍珍真是有福气,这不,三金在这小子成了咱们村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名秀才。”一伙人聚在村子十字口,开始七嘴八舌地侃。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似乎有些眼红地这样说道,这个人就是梁秋根的媳妇韩小云。
有人说,她之所以眼红,就是因为,她也曾把自己的小姑子给朱家介绍过。按说她的小姑子要比珍珍长得漂亮得多。不仅个儿高,模样好看,而且心灵手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