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来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奇怪,总不能是下了活物进去吧……

    突然。

    “嘭”的一声巨响,那白壁无瑕的马桶猛然碎开,白釉瓷片洒了一地。

    古铭定眼看去,却见地面上,一只手湿漉漉的手正握着个锤子来回摇摆。

    这位太原将军瞬间被吓得愣在那里。

    下一刻,那只手从洞里收了回去,“咚咚咚”又大力敲了几下,接着,地上被敲开一个大洞,一个人探出头来。

    “你……你是谁”古铭惊喝道。

    “呸,这味儿可馊。”那人啐了一口,方才扇着鼻子道:“我叫魏黑崽,乃是寒盟大将。”

    “寒盟大将”古铭诧道:“林启让你来的做什么”

    “盟主让我问问古爷您,觉得跟着晋王有没有前途”

    “有前途又如何没前途又能如何”

    “若有前途,我们寒盟也想投靠晋王这棵大树呗。”魏黑崽大大咧咧说道。

    投靠晋王呵,来拿老子寻开心

    古铭揉了揉眼,只觉得眼前这个身上沾着臭水的黑矮汉子分明生得一幅老实八交的土气样貌,此时却透着一股欠揍的感觉。

    这次主导雁门关入寇的是驻守辽国西京的节度使萧当。

    萧当入关之后便领着两万人马不停蹄地去攻瓦桥关,另外留下了八千人帮助晋王造反。

    这八千人由辽国都指挥使耶律明全率领。

    耶律明全击败了任常恭后,指派了两千人负责追赶,自己则是领兵回了太原。

    负责招接他的是晋王世子萧珍,如今是正朔朝的太子。

    这位新任的太子对耶律明全颇为上心,接待得颇为体贴小意。

    “耶律将军,只带八千辽军助我们去攻京城,是不是有些不够”萧珍亲自为耶律明全倒了杯酒,问道。

    耶律明全道:“你们自己又不是没有兵马。”

    “我们梁人的兵士如何能与大辽壮士相比”萧珍笑着奉承了一句。

    “哈哈哈哈,也对,你们梁军正应了那句话,土鸡瓦狗罢了。”

    “是是是,将军之勇,昨日小弟见了,真是吃惊不已。”萧珍道。

    耶律明全蒲扇大的巴掌在萧珍肩头拍了拍,道:“太子你放心,如今梁军大数出了关,中原空虚。老子八千人攻下你们京城,够够的了。”

    “是是,只要攻下京城,我们父子与贵国以黄河为界,分而治之。”萧珍道,“小弟只是担心将军的人去的少了,到时候抢来的金银珠宝和女人细软不好带。”

    耶律明全听着这话虽觉顺耳,对萧珍却有些鄙夷,随意笑了笑,道:“这不用你操心。我听说你们太原治下有个文水县,县令叫胡牧,可有其人”

    萧珍笑道:“这等芝麻大的官,将军打听他做什么”

    耶律明全冷笑起来,道:“我二弟便是死在这芝麻小官手中。”

    如此一说,萧珍便想起来自己也听说过这件事:辽国暗探耶律明丰在文水县打探消息,被县令胡牧亲自杀了,人头在城门示众了一个月,传得沸沸扬扬。

    当时自己还奇怪胡牧居然敢擅启边衅,如今想来,当时他便赌定那昏君要与辽开战。

    萧珍便道:“小弟派人去将这胡牧提来便是,不须将军跑一趟。”

    耶律明全道:“文水县有个叫李平松的商人与我们辽人做生意,明丰出事后,他便再未派人出过关,想来必是他出卖了我二弟。”

    萧珍正要开头,忽然有随从禀报道:“世子……太子,陛下派了人来请您。”

    萧珍点点头,辞过耶律明全往外走去。

    出了院子,他转头瞥了那报信的随从一眼,冷哼道:“不知道改口的蠢东西,给本宫打死了




第317章 君明臣贤
    晋王萧铣造反之后,便暂时将原先议事会客的地方改作文德殿,当作正朔朝处理朝政的地方。

    此时殿上除了正朔朝的一众文武官员外,果然有一个少年,手里还押着个大汉。

    萧珍与俞孝宿先向萧铣行了大礼。

    萧铣便道:“太子与丞相都看看,那被擒之人可是任常恭”

    “回禀陛下,确是任常恭。”

    “回父皇,正是他。”

    任常恭看着这些人端着架子在自己面前装模作样,实在忍不住,便嘲讽道:“你这假皇帝管的地界虽小,假模假式的繁文缛节倒是挺齐全,怎么,过家家很好玩吗”

    萧珍听了火冒三丈,怒叱道:“嘴巴还挺硬!”

    说着,他抬起脚便要去踹任常恭。

    却见那押着人的少年挡到前面,笑道:“殿下息怒,这等事情怎须殿下亲自动手,在下替殿下来。”

    说着,他俯下身,在任常恭脸上重重摔了两个巴掌。

    “殿下满意了吗”

    萧珍并不觉得解气,冷笑道:“你又是个什么玩意”

    “在下不是什么玩意,是特意来投奔陛下的。”

    投奔

    萧珍一愣。

    这语气怎么听着怪怪的,像我们这里是什么土匪窝似的……

    萧珍还未说话,却见那少年已然转向萧铣,正了正衣冠,神情庄重地开口说话。

    “今有东京伪帝昏聩无道,残贤害善、肆虐忠良,使天下民不聊生、百姓流离思所。今幸听闻陛下布召登基,实乃拨乱反正大快人心之举。因此下臣特来投奔,愿为陛下效死!”

    萧铣反应了一会,才明白他说的‘伪帝’是指隆昌帝。不是他理解能力差,实在是他知道隆昌帝确实是正统,暂时来说自己才是造反的那个。

    但此时笔直地立在殿前的那个少年却是神情肃穆,眼中带着诚恳而狂热神情。

    这让萧铣难得的有些感动,也有些羞愧起来。

    这个少年好像是自己造反到现在,第一个诚心诚意觉得自己做的对的。

    这,实在难以让人相信。

    萧铣摸着胡子问道:“你因何来投效朕”

    冠冕堂皇的理由,朕不信。朕要听实际的。

    “臣父忠心耿耿,却受伪帝迫害,无辜下狱,此千古奇冤不白,臣心中意愤难平。”

    萧铣道:“令尊是”

    “臣父,林述。”

    “你便是林启”

    只见殿中一名老者迈了两步出来,动容惊问道。

    林启转头看去,见这老者相貌清癯,眉眼间颇有些愁苦之态,身上也是穿了高官紫袍,却不是太合身,显得有些宽大。

    “学生确实是林启。”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林启”老者问道。

    一时间,文德殿上窃窃私语不停。隐隐听到‘他便是林启’的低语声。

    林启只好苦笑不已。

    “半阙词唱哭魏老,一声喝骂醒江南。近日常闻你的大名,没想到如此年少。”老者上下打量着林启,喟然叹息了一声。

    林启道:“老先生过誉,不知先生是……”

    “老夫公冶圭。”老者应了一句,说话间又向林启走了一步,目光颇有些灼热。

    林启虽未听过这名字,但想来应又是个德高望重的大儒。

    这种事向来难不倒他,他拱了拱手,极是有礼貌地说道:“久仰久仰。”

    “这是我朝左丞相。”

    “下臣见过公冶相公。”林启连忙道。

    却见这位元朔朝的左相公冶圭虚扶了林启一把,很是有些激动地道:“不必如此行礼,若以才华相论,老夫甘为你的后辈……”

    萧铣再看林启,目光已大有不同。

    这小子看着年纪轻轻,居然是个名士!

    论身世,他是林述之后,遗泽深厚,同情他的大有人在;论名气,他几首诗词传唱大江南北,连公冶圭都要礼让三分;论才干,自己也听过他驰援相州之举……

    &



第318章 制衡之道
    “是。”这位正朔朝新上任的礼部侍郎便站出来,执了一礼后,侃侃而谈起来。

    “下臣被伪朝夺了兵权,便重新招蓦了五千新军,想来投效陛下……”

    他说到此处,萧铣的眉毛挑了挑。

    又有五千人果然是绿林豪强。

    “话说昨天,下臣行军到柏坡沟附近,只见火光冲天,有嘶喊声传来,便派人过去打探,才发现是保义军正在与辽人作战,还全歼了那队辽兵……”

    文德殿上又是一阵嘀咕声。

    “下臣当时便有些动容,心道保义军果然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好汉……”

    听闻此言,萧铣脸上颇有些尴尬之色。

    殿上几个大臣也是相互看了一眼,并不做声,心道林启怕是要得罪陛下了。

    却听林启接着道:“下臣便想过去结交,并想劝一劝保义军的将领一同投效陛下。谁知这任常恭却是个冥顽不灵的,对东京伪帝竟有几分忠心。于是下臣便与他打了一仗,将他拿下。为此,下臣损失了三千人马,实在是痛心疾首,恨不能诛杀此獠。但这等顽固之人,还是由陛下亲自处置为好。”

    萧铣眨了眨眼,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又看林启极为坦诚,心中实在惊疑不定。

    “那两千辽骑,被保义军全歼啦”

    “陛下神机妙算,竟知道辽骑数目。”林启道:“姓任的使了计谋,在柏坡沟放火,确实全歼了辽军。”

    众人再看向任常恭,便有些刮目相看起来:居然能打探出辽骑在正朔军中,还懂得佯败用计,是个将才啊!这样战果,放在前朝可以算是大功一件了。

    萧铣又向林启问道:“你以五千人之众,便击败了保义军,还生擒了主将”

    林启淡淡一笑,一指任常恭,道:“一年前他便是下臣的手下败将,如今也未有长进。”

    萧铣再看向林启,目光又是大有不同。

    这便是一路经略使的家教吗如此用兵如神……

    却见任常恭怒目盯向林启,破口大骂起来:“姓林的!老子你祖宗,你学文习武,一身兵法,却不思报国,反而投效逆王,助纣为虐,你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林启转身便是重重一脚踹在任常恭肩头,将他踹在地上。

    “败军之将,也敢大放厥词。”

    接着他把脚踩在任常恭的脸上,来回擦着脚底。

    龙椅上的正朔皇帝萧铣微眯着眼,看着自己新封的礼部侍郎这跋扈的姿态,也看着任常恭眼中择人而噬的怒气。

    他微微转过头,又看向自己的文武官员。

    右丞相俞孝宿眼观鼻,鼻观心,巍然不动。

    左丞相公冶圭看着林启,嘴里嚅嚅有声,似在背诗。

    云麾将军古铭目光游离,心思根本不在殿上……

    萧铣微微冷笑起来,沉声道:“将任常恭押下去。”

    他又向身旁的太监吩咐道:“给林侍郎寻个宅子安置。”

    “众卿家散了吧。”

    随着众人一个一个离开,文德殿很快安静下来。

    萧铣却不走,他在龙椅上坐得笔直,感觉着这份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帝王的孤寂与肃穆……

    太子萧珍却也不走,他显然有话要向萧铣说。

    “父皇……”萧珍说着,向前走了几步。

    萧铣的目光很冷,止住了继续向前的萧珍。

    萧珍只好停下脚步,道:“那林启没安好心,顶多是个投机的。”

    “朕知道。”

    “那父皇你为何还……”

    “昔年,曹操与袁绍大战,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是如何做的”

    萧珍一愣。

    父皇如今真是不同往日了。

    竟然……开口便是用典了。

    萧铣道:“曹操听说许攸来投,连鞋都来不及穿便出门相迎,才有了后来官渡之胜。曹孟德都能做到跣足相迎,朕为何给林启封个官的气量都没有”

    何况,我们正朔朝的官位本就是空着。

    &nbs



第319章 献策
    萧铣赐给林启的宅子不小,而且颇有些别致。

    据说这宅子的旧主人本是太原府某个官员,因不愿依附萧铣被杀了。

    院子里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也确实还有未干的血迹。

    林启也不在意这些,随意选了个屋子便歇下。
1...112113114115116...1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