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过了一会,韩眉却摸了进来。
“盟主,我听说瓦桥关被辽人攻下了,我们不是应该去接应徐大哥和两个军师吗”
“是啊。”林启半眯着眼倚在床头似要睡着了。
“那为何我们还来太原”
“不然呢凭你的两千新军出关”
韩眉鼓了鼓腮帮子不说话。
过了一会,她还是忍不住好奇,问道:“那你想怎么做”
“用晋王的人马去接应武定军。”林启道。
“哈”韩眉探头过去看了一眼,见林启已经完全闭上眼,身子也往下躺平了些。
小姑娘只好自己支着头想了半天,却依然没什么头绪。
“不管怎么样,都要把晋王父子咔嚓掉吧”
她手轻轻在空中一斩,又问道:“我们可以通过下水道,把他们做了。”
见林启不答,她只好说道:“你放心,我刚才看了,没人偷听。”
“你出去。”
“为什么你平时从来不这么早睡的。”
林启坐起身,颇有些火大的样子:“知道吗这个正朔朝,寅时便要上朝了。”
“唔。”
难得看到林启发火,却是因为早起这种事,韩眉只好撇了撇嘴出了屋子。
寅时。
夜色正深。
正朔朝新任的礼部侍郎屋中烛火亮起。
若从屋外看去,能看到屋中人想试着将头上的长发扎起来,但试了好几次之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于是他有些气愤地把帽子往头上一戴,又把散在外面的头发胡乱地塞了进去。
过了一会,门吱呀一声打开了,身穿官服的林启跨步出来,一路行到原先的晋王府,如今的皇宫。
林启本以为自己算是到得早的,来了之后却发现竟已站了不少衣冠楚楚的官员。
他还没来得及稍站,便有太监来传大家进殿面圣,林启不由暗道萧铣勤政。
萧铣的地盘虽小,事却不少。这个早朝首先要处理的无非是谁谁又负隅顽抗被杀掉了,谁谁又投效了正朔朝庭该如何封赏。
听起来正朔朝的事业发展得颇为顺利。
接着便是谈这边大军整备的情况,大概这两天便能出征。
林启官职不低,站的位置颇为靠前,因此也不好打个盹,只能打起精神听这些零碎的琐事,正觉得有些无聊,便听萧珍站出来对奏。
“儿臣连夜审讯,已招降了任常恭以及三万保义军。”
此言一出,殿中便是一阵窃窃私语。
“那等顽固不化之人竟也能被招降太子可真是能干。”一如此类的马屁不少。
萧珍心中得意,他昨夜以一句“林启如此跋扈,你若死了,谁来制他”直接就改变了任常恭的态度。
此时想来,他依然忍不住赞叹自己的才智,这对人心的巧妙掌握,简直是帝王之才呐。
可惜不好将这招妙棋分享出来,确实有些遗憾,萧珍只好道:“任常恭此人,可称得上是忠臣义士,好在儿臣费尽唇舌终于将他招降了。”
萧铣脸上便又露出那种表演痕迹很重的喜悦表情来,又吩咐人带任常恭去沐浴更衣,再上朝来受封赏。
接着右丞相俞孝宿便上前奏对,内容是:请征汴梁。
这便算是今日的重头戏了。
此事其实萧铣与俞孝宿已经商议定了,今天在早朝上提一提,宣布一下。
这算是一种仪式感,也是要振奋人心。
于是在一番慷慨陈词之后,萧铣便要一锤定音。
&nbs
第320章 东进
萧铣转到大殿后面,思索了一会,方才让人去把太子萧珍唤来。
“你去探探耶律明全的口气,看林启今天的建议到底如何。”
萧珍犹豫了一下,应道:“儿臣遵旨。”
“让任常恭来见朕。”萧铣踱了两步,又吩咐道。
……
“罪臣,参见陛下。”
当任常恭在萧铣面前缓缓跪下,萧铣便又摆出那幅喜得良臣的表情来。
两人稍稍演了一阵,萧铣便将两套行军方案摆出来向任常恭问计,却也不说向东行军是林启的提议。
任常恭略作沉吟,便道:“陛下真乃天纵英才,行军布阵如此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此计可行”
“可行!真定府已在辽军掌握,陛下大军一路向东毫无阻碍。到真定府转向南行,伪朝兵力空虚,定可一举功成。”
萧铣点点头,沉吟道:“如此说来,林启确实是个将才。”
“林启此策是他提出的”任常恭一愣。
萧铣微眯着眼,仔细观察着任常恭的反应,将他神情中那抹尴尬与嫉恨尽收眼底。
果然,策是好策,人却互相不对付。
好事!
他又勉励了任常恭几句,着人带他到大殿上准备参加朝议。
过了一会萧珍才回来,环顾看了看,见任常恭不在,才禀报道:“父王,耶律明全正大为光火,认为他那两千骑兵败得有蹊跷。”
“蹊跷”
“他不相信任常恭能全歼那两千骑,其中必有阴谋。”
“呵,狂妄。”萧铣冷笑道,“两个军略,他怎么选”
“他选东路。地势平坦,利于骑兵行军。又有萧当大军策应。”
萧铣点了点头,沉思起来……
当萧铣再回到大殿,这场朝会便继续下去。
行军策略的事没有被拿出来再议,萧铣却出人意料地宣诏了一项任命:
迁林启为兵部尚书;
封任常恭为兵部侍郎。
诏令一下,林启又是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的却不止他一人,整个大殿也是议论纷纷。
“陛下,不可啊。”公冶圭极是激动地上前叩首道。
林启摸了摸鼻子,颇有些心虚。
一日一迁,确实是太快太不靠谱了。
谁知公冶圭却不是针对他来的,高声呼喊道:“任常恭不过是一介武夫出身,何德何能居于六部高位,此例一开,天下士林失心,再无贤才愿辅佐陛下,于王业有损……”
任常恭听了,赶紧跪下,虎泪含泪地颤声道:“陛下君恩深重,罪臣铭感肺腑!罪臣愿为陛下牵马执鞭。不敢忝居高位。”
萧铣赶紧站起身,虚扶了任常恭一把,接着,以痛心疾首的声音道:“我大梁开国以来重文轻武,致国家百年积弱,疆域不过前朝半数,年年还要向异邦纳贡。但,如今不同了,朕承袭天命,欲一扫此沉疴痼疾!首件事,便是要唯贤是举,唯才以用。使知兵着治兵,知国者治国;使我大梁之威风远超秦汉!”
他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很是让人动容。
“吾皇圣明!实乃千古明君!”有人带头高呼道。
俞孝宿转头一看,见是林启,不由脸色一沉。
登时大殿上一阵歌功颂德。
公治圭颤着身子,还待再开口,却听萧铣又道:“此事便如此定下来,军情如火,不可延误,谁再敢提一句异议,担得了误了军情的结果吗”
大殿上群臣登时噤若寒蝉。
萧铣一拂袖,坐回龙椅上,看着殿中群臣的反应。
当他捕捉到任常恭盯着林启眼中闪过的那一丝嫉恨与不甘,便露出满意的神情来……
接下来,正朔朝的一等一大事便是萧铣要御驾亲征了。
太子萧珍留在太原监国,七万大军留下了两万人守备。
&n
第321章 河还没过就想拆桥
“杀出去!”
被困在瓮城中的辽军一股脑地向城门涌去,一把把刀砍在城门上。
但他们虽然都是身强力壮的猛士,却也不能对包着铁皮的厚重城门产生直正的损坏。
城门也不知被什么东西顶得死死的,猛烈的撞击中没有一丝震动。
于是五千余辽军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堵在这瓮城之中。
突遇这样的情况,耶律明全怒极,狠狠地咒骂着,手中长刀便指向瓮城中还未来得及出城的保义军。
“杀了他们!抢云梯!”
虽还没明白保义军要做什么,但杀了这些梁军又能如何。
却见城墙上的任常恭面色如铁,手中长刀一挥,一架云梯便缓缓倒下去。
“将云梯放倒,别让辽人上来!”
至此,辽军才确认保义军确实是反戈了。
此时还有八千多保义军兵士还未上墙,城墙上的兵士便有些犹豫,任常恭反手便是一刀,血溅了他一脸。
“放云梯!违命者斩!”
一座座云梯跌落下去,城墙下的兵士哭喊着,向任常恭哀嚎起来。
“将军……”
“城下的弟兄们,杀尽辽狗,方有生机!”任常恭喊道。
下一刻,他手一挥,喝道:“放箭!”
此时墙下的辽军已狼如羊群般在八千保义军中砍杀起来,同时,城墙上的箭雨不分敌我地也落在他们身上。
这八千人面临着辽人的砍杀、友军的箭雨,或悲嚎着,或抱头闪躲着,不停有人倒在血泊里,脸上的神情都是惨不忍睹。
若是平常,面对凶狠莫名的辽军,这些兵士早就转头跑了。然而此时此地,如同与猛兽关在一起,除了奋起一博,又有什么别的办法
终于,绝境中,有人疾呼道:“兄弟们,拼了吧!”
到这一刻,他们才彻底将逃跑的念头抛下,高举起长刀,带着对主将任常恭的无尽恨意以及对生存的渴望向辽军砍杀过去。
当第一次把刀劈在辽人身上,执刀的士兵还微微感到有些错愕,因为他突然发现,其实辽人也没有那么难打,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会被砍中。
当这个斗兽场中,有第一个辽人倒了下去,这些被遗弃在这里的保义军兵士仿佛打破了一个心中的传说,一个梁军永远打不败辽军的传说。
曾经,为了逃避与辽人作战,他们不敢去洺州。但命运没有放过他们,兜兜转转,他们被置于此处,与更凶猛的辽人作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是这一刻,他们嘶吼着,将自己也变成了猛兽。
“杀!”
……
耶律明全的五弟耶律哈布领着五百辽骑并未入城,而是呆在大军之中。
说起来是为了看着马匹,事实上是俩兄弟多年打仗留下来的习惯,万一城中有变故,城外也好有个接应。
盯着平定城看了一会,耶律哈布打了个哈欠,心知不可能有什么变故。
现在萧铣那老小子最倚重的就是自己这些大辽铁骑,肯定不敢有损耗大哥兵力的歪主意。
几万大军围着,能出什么事
但是下一刻,耶律哈布目光一凝,猛然变色。
只见古铭派了数不清的人将城门关上,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要干什么!”他大喝道。
梁军将士却并不理耶律哈布,反而迅速地将他这五百人合围起来。
同时,一队颇为精锐的人马包抄过来,手中的刀都已出鞘。
“上马!”
耶律哈布一声大喝,打算带着五百辽骑砍杀过去。
“将军这是要去哪里”
耶律哈布定眼看去,只见一个少年含笑而立。
这少年身穿紫色官府,头戴进贤冠,腰佩鱼符袋,看起来俊逸中带着富贵威仪之气,如天上谪仙。耶律哈布往年入梁朝劫掠,最喜欢抢的就是这样的人。
“你们要干什么”耶律哈布喝骂道,很是有些凶狠。
他知道眼前这人便是正朔朝新
第322章 忠臣
此时场上,五百辽军战亡已成定局。但耶律哈布决定捉住那个兵部尚书,寻求一线生机。
只要把城门打开,放出大哥。自己要踏平萧铣的营帐。
马蹄声如铁。
他策马冲向前,提起大刀,狠狠向林启砍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