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怪诞的表哥
任常恭却不敢小瞧了眼前这个孩子气的少年,以一种颇为尊重的口吻问道:“不如我们真的投靠了萧铣他人其实不错……”
突然。
林启猛然操起地上的锅,狠狠砸在任常恭头上。
第325章 开平司的新成员
汴京。
北面的战事与晋王的造反其实都没有给这座城池带来太多的不安。
大梁开国以来,哪一年没有战乱哪一年没有天灾**岁贡也好、改朝换代也罢,人若连眼下的日子都快过不下来了,谁会天天关心那些远在天边的事。
杨复刚出征的时候,京中百姓们确实也激动地议论纷纷,仿佛每个人都有一颗报效朝庭的赤胆忠心。但时长日久之后,大家便暂时将这件事忘在脑后了。
倒是前阵子从江南传来了几首好词,在青楼楚馆中传唱了一阵,据说是叛臣林述之子写的,很有些才华,私下里也得到了那些文人的同情。但这些词不够婉约,唱了一阵子之后便没有歌女再唱。
至于晋王之乱。
呵,乡巴佬一个,攻得到汴京城下吗
于是汴京城中这几日茶余饭后的话题便落在今年高中的那些新科进士身上。
“听说今科的榜眼傅世元,乃是枢密院使傅斯年的长孙,才二十四岁便中了一甲,啧啧,这前途……”
“若我是院使的长孙,给个状元也做得,这傅世元还是谦逊了些。”
“嘘,这种事你心知肚名便好,枢密院院使的长短你也敢议论。”
一干人便换了个话题,有人便道:“听说了吗西市口赵员外去榜下捉婿,和人打起来了。”
“听说了,二甲第十六名是个叫卢子雍的士子,年轻英俊,有不少人抢,闹哄哄地打作一团。”
“真他的让人羡慕啊。”
“知道更有趣的是什么吗二甲十七名也是个年轻英俊的,赵员外前一个没抢到,便去抢下一个,又挨了顿打。”
“这我也听说了,这个进士姓李,名叫什么之来着”
“李荣之。”
“若我能中个进士就好了……”
与此同时,这些话题的主人公之一卢子雍正穿过一条巷子,进到一个不起眼的落院当中。
屋中已有一老三少共四个人,一名老者正与一名青年盘坐着对弈。陪坐的另外还有两个青年。
卢子雍笑了笑:“若我不来,四位正好可以推几局牌九。”
没有人笑。
显然这四人都颇为无趣。
卢子雍只好道:“有些尾巴要甩掉,故来得迟了些,见怪见怪。”
接着,他恭恭敬敬向那老者先行了一礼,唤道:“学生见过傅老。”
“见过傅兄、李兄、陆兄。”
李荣之本是在下棋,站起身来,郑重回了一礼:“卢兄。”
陆君安涩然一笑,道:“卢兄年长小弟两岁,不敢当你一句‘陆兄’。”
傅世元板着脸道:“今日这样的聚会还是少些的好。”
傅斯年则是端坐着受了卢子雍这一礼。
此时座中五人分别是:
枢密院使傅斯年;
新科榜眼、傅斯年的长孙傅世元;
新科进士李荣之;
新科进士卢子雍;
泰王府属官陆君安。
这样一老四少五个人,坐在一起,颇有些怪异。
“还是要有些仪式感的。”卢子雍向傅世元应道,“而且万一被人看到了,也只会当成是科举舞弊者的密会。”
傅世元冷冷道:“你去了趟江宁,倒是轻佻了不少。”
“在江宁遇到一个人,跟他学的。”卢子雍道,“我发现,我挺喜欢他的风格。”
“闲话少叙,开始吧。”傅世元淡淡道。
“是。”卢子雍点点头,转向李荣之。
“李兄,我替你引见一下。”
“这位是开平司副指挥使,傅斯年大人。”
“这位是开平司二处都知,傅世元大人。”
“我与君安,皆是二处总旗。”
李荣之捻着手中的棋子,一时愣在那里。
纵使以他心志之坚,此时也有些错愕。
卢子雍已经与他接触了一段时日,对开平司他已不是一无所知,今天过来,看到傅斯年,他便已经知道开平司能量之大远超自己所想。
但此刻,真正让他惊住的,却是一个‘副’字。
堂堂枢密院院使,天子心腹,掌大梁一**机的傅斯年,居然,只是开平司的一个副指挥使。
若不是在鹿鸣宴上见过卢子雍与傅世元,李荣之几乎以为自己进了一个骗局。
纵使心中惊骇,他还是完完整整地向傅斯年执了一礼方才问道:“学生可否向傅老请教一个问题”
&
第326章 地雷火
“老夫终究是老了。”杨复叹息了一声,又向颜恪道:“但你还年轻。”
屋中的烛光很弱,一老一少眼里却有坚定的光。
“将军老当益壮,饭量倒比下官还要大些。”颜恪笑了笑。
杨复道:“如今兵粮已绝,饭量大的只怕要先饿死。”
“只要事情顺利,谁都饿不死。”颜恪道。
“事在人为,你既已布置妥当,老夫放手去干便是。”杨复说着站起身来,身上盔甲轻轻的响动着,他摆手意示颜恪不用起来相送,又道:“明日若败,老夫会安排人想办法送你回梁境。”
颜恪摇头道:“不会败的。”
“思来想去,老夫也未发现破绽,但不知为何,心中隐有担忧。”
颜恪道:“若是败了,下官与老将军共死便是。”
杨复一笑,转身向屋外走去。
“老夫刚说过,我已老了,但你还年轻。往后的大梁朝可以没有杨复,却不能没有储相颜恪。”
颜恪还想再说些什么,然而杨复已然出了屋子。
他只好看着昏暗的屋顶,有些百无聊赖起来。
过了一会,有人推开门进来,手上还端着药。
来人是亲卫兵士打扮,个子却颇有些瘦小,将药放在案上,烛光中便映出一张极秀气的脸来。
这兵士却是个女子。
颜恪倚坐在床头,张开嘴喝了药,转头看着步采苓这一身打扮,脸上便又泛起笑意来。
“笑什么”步采苓道。
“谁能想到此番出关,偏偏是我颜恪偷带了个女子”
步采苓嗔道:“什么叫偏偏是你颜恪,多了不起似的。”
颜恪道:“世人称我储相,其实便私心里已认定我是个古板无趣之人,却没想到我其实最是出格。这便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
“这词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说到这刻板印象,有时也有些作用。僻如说,此次我中箭受伤,便淡出所有人的视线,自然不会有人再提防我……”
步采苓听着忽然有了些恼意,急问道:“你莫非是故意受伤的”
“那倒也不是。”
“所以你现在为你受伤之事在找补喽”
“哈,被你看出来了。”
步采苓没好气地扶他躺下来,又给他按好被角,嘴里低声说道:“有人说这场仗我们打不赢,但我就是不信的。去年从相州那个修罗场里走出来,我就知道没有你做不到的事。”
“实话实说,相州那一仗,如不是无咎来援,我们确实是赢不了的。”颜恪笑道:“但今天这场仗,确实会是你夫君我打赢的。”
“只是订了亲,算什么夫君。”步采苓轻嗔了一句。
颜恪却只是笑。
“等等,你是说我们要赢了不是都要断粮了吗”
颜恪伸手拉过她的皓腕。
“今天先不要走,陪我等到三更,一切便有结果。”
步采苓便坐在颜恪床头,时不时拿手探探他的额头。
颜恪的箭伤虽不致命,但也导致身体虚弱,又染了风寒,这几天便有些高烧。
步采苓甚至觉得,说要打赢了什么的是颜恪烧傻了说的胡话。
这些日子以来,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梁军士气低迷,被辽人围追堵截,好不容易才跑回涿州,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便打赢了
大不了就和他一起死在辽境——她私心里如此想着。
突然。
“轰隆隆……”
巨响声轰然响起,大地震动不已。
如地龙翻身,屋檐上不断有灰尘落下来。
远处有剧烈的厮杀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声势极为浩大。
步采苓转头看云,只见窗外时不时有白光亮起,恍然如白昼忽临,又瞬间暗下去。
下一刻,又是轰隆隆的巨响与亮光。
颜恪挣扎着下了床,赤着脚站在窗边。
他的身体依然很虚弱,脸上却露出一个极爽朗的笑容来,张开嘴说了些什么,却被巨响声盖下去。
“你说什么”步采苓大声问道。
“我说……”颜恪在她耳边大喊道:“我们要赢啦,到时候……”
“
第327章 败局
火光,刀光。
浑身浴血的杨复勒住缰绳。
耳畔厮杀震天,他却极为快意。
一生征战,能在垂暮之年大破敌酋,死而无憾矣。
此时士气已振,杨复便不打算自己继续再追,他收了刀便转向沈光明,正要开口说些什么。
脸上笑意正浓。
沈光明亦是满面笑意。
突然,一把长刀从杨复胸腹间透出来。
只见杨复缓缓倒了下去,他身后的高彦士缓缓显现出来,下一刻,高彦士松开手中的刀。
“你……”沈光明脸上的笑意凝固下来,还还不及悲伤,也来不及震惊,他愣在那里,嘴唇抖着,只觉得嗓子里像堵住了一般。
高彦士眼中闪过一丝悲悯,有那么一瞬间,他摊了摊手,显得有些无奈。像是在说,你看,我也没办法。
“杨将军!”下一刻,高彦士俯身抱住杨复的尸首,嚎陶大哭起来。
“杨老将军阵亡了!”他悲声恸哭,脸上涕哭横流,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而真正伤心的沈光明却只有一口气血堵在嗓子眼里,哭也哭不出来。
“沈将军,是高彦士杀的杨……”一个亲兵此时才反应过来,刚才场面虽乱,但他还是看到是高彦士刺出了那一刀。
下一刻,沈光明一刀劈在那亲兵身上,脸上俱是冷意。
高彦士则会在杨复怀中探出一个小包裹,丢给沈光明,低声道:“你先回京,自有人接应。”
看着沈光明的身影消失在人海中,高彦士方才放下杨复的尸体,高声大喊起来:“撤!杨将军阵亡了!”
顺安军的人马便往后撤去。
紧接着,唐靖的铁骑马军也开始掉头撤去。
再然后,无数人转过身,向后溃逃着。
唯有杨复的中军振武军还在向前冲着,用身躯挡在杨复的尸体前与辽人拼杀。
没有主将的命令,他们不会撤。
但他们也知道,再也无力回头了。
如同陷入了一个魔咒,梁军再一次败给了辽军,就像是永远都赢不了……
徐峰眼睁睁地振武军在面前如飞蛾扑火般一点点消亡。
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混乱中,有辽兵不断向前,抢了杨复的尸体。
徐峰大喝一声,策马向前冲去,逆着人流迎上去,举刀将那几个辽兵斩落。
他低头看去,杨复的苍老的面容依旧,双眼圆睁,眼神中还带着期翼。
看着这个须发皆白、一身甲胄的老人,徐峰不由悲从中来。
“啊!”
徐峰仰天长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