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红楼]娇女迎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这也是赵家老太爷的明之处。虽然做了一辈子的老农,可是老人家脑子却不糊涂,不止赵敬妃的父亲赵德江在地方上做官的时候老人敲打过儿子,就是后来当今皇帝登基赵敬妃仗着生了一个儿子水涨船高的时候,老人也敲打过儿孙。也因为这位老太爷的存在,使得赵家一点都不露山不显水,甚至连二皇子和四皇子两个都不曾注意过。可以说,如果不是这次的省亲别墅,只怕赵家也不会暴露。
是的,这也是赵家老太爷唯一弱点。做了一辈子的佃户、老农,老人家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房子、地。如今他们赵家已经是皇子的外家了,儿子也做了高官,大房子有了,田地也有了,老太爷当年心心念念要做地主,如今他们老赵家在原籍已经有了老大一片田地,在京里也有了一大片宅子,可以说老人一辈子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因为梦想已经实现了,老人这才会在省亲的诏令下达之后在老伴和家人的撺掇下决定给孙女儿修省亲别墅。原因依旧还是在于老人对可以传家的房舍田地的执着。
留些许田地做传家,让儿孙们将来更容易些。
房子和田地是儿孙们衣食无忧的真正保障。
在老人朴素的观念里面,只有留下房产地产田产,才是对儿孙们真正的爱。加上虚荣心,因此才把手里能够动用的银钱,还有那些投靠过来的商户、土财主手里的银钱都略略拢,又让儿子在工部某工程上挪借了些银子,把这省亲别墅给造了起来。
因为手段做得巧,而且去年已经还了一部分,估计今明两年秋粮上来的时候,各处的孝敬送到,就可以把账给平了。
这原是赵敬妃的父亲赵德江在地方上早就做熟了的。而且,一般来说,只要没有人告发,有吴家和周家两家用了三百万修建起来的省亲别墅在前面顶着,应该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才对。可是谁会想到,有人攻击贾家和贾琰,然后形势突变,竟然把他们赵家也给拉扯了上去。
赵老太爷当然知道这是多大的罪过。挪用公款,就是赵德江是皇子的亲外祖父,被人告发出来,也是落不着好儿的。
想到自己儿子的十年寒窗、十年宦海沉浮,最后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时虚荣心而葬送,老人这心里就跟刀割一样,从他醒来到现在,老人的嘴里就只有一句话:
“都是我的错啊~!”
amp;





[红楼]娇女迎春 分卷阅读194
#160;赵德江连忙道:“父亲,父亲,这不是父亲的错。这原本就是有人看不得万岁信赖贾淑妃因此寻了借口想败坏贾淑妃的名声,却不想被贾淑妃给识破了而已。”
“什?什么?”
赵老太爷依旧没有反映过来。
赵德江挥手,让那些丫头婆子们都推下去,就连儿媳妇们也退到了门外,这才答道:“父亲。依儿子之见,这段时日,京里到处都在攻讦贾淑妃,说贾淑妃欲效仿隋炀帝,其实都不过是空穴来风。而这动手之人,毫无疑问,非竺贵人和竺家莫属。”
虽然有人说过当今皇帝是个真性情,可朝廷上的那些文武百官们却不这么想。至少,在经历了十几年宦海沉浮的赵德江的心中,当今皇帝能够赢过一干兄弟最后登基,这一个结果本身就是对皇帝的厚黑水平的最高评价。所以,后宫的那些妃子们相信皇帝对竺贵人是真爱,可对于赵德江这些臣子们来说,哪怕那个竺贵人再可人,对于皇帝来说也比不上他的江山。赵德江坚信,皇帝宠爱竺贵人完全是因为竺贵人有个能征善战的哥哥。
在赵德江看来,皇帝既然能够为了江山把竺贵人捧得这么高,他自然能够为了江山去捧第二个女人。别的不说,当初如果皇帝有心,直接把这个红薯的功劳拿过来又如何?贾淑妃还能够跟皇帝争吗?皇帝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贾淑妃压下去,就注定了今天贾淑妃的超然。
竺贵人显然也看出来了这一点,因此才会乘着皇帝不在京里的时候想办法破坏贾淑妃最大的倚仗,也就是毁掉贾淑妃的名望和民心,从而维护自己的地位。而贾淑妃也看穿了竺贵人的恐慌,只是她懒得直接跟竺贵人争斗,因此才会借着这个薛家的呆子把事情给捅破了。
也就是说,贾淑妃什么都没有做,就把他们赵家,还有吴家、周家,以及他们三家的娘娘都给拉下了水。
这次的风波如今已经不再是竺贵人和贾淑妃之间的争斗,这次的风波已经变成了身为三贵之首的贵人娘娘和六妃之四之间的争斗。赢了,竺贵人不再是皇帝的心坎子尖尖,在宫里也不会继续超然清高下去,输了的话,法不责众,难道皇帝还能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失去母族了不成?
所以,在赵德江看来,这次的事情,是贾淑妃无子因此不想直接跟竺贵人对上,这才拉上他们赵家还有吴家和周家。而这次也是他们三家等待已久的机会。
赵老太爷一听,立刻就神了:“儿子!你的意思是说,没事儿?”
赵德江压低了声音,答道:“自然无事。就是有御史闻风奏事,也有吴家和周家两个在前面顶着呢。不过,父亲,儿子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够把挪借工程款子的事儿给抹平了。所以,您一定要好好的。”
听儿子这么说,赵老太爷心中大安。
吴家和周家的根基也不比他们赵家深到哪里去,他们在省亲别墅的花上还超过了三百万呢!
竺贵人用奢靡两个字攻击在行宫上总共花不过八十万两银子的贾淑妃,又何尝不是在指责他们三家呢?那么,他倒是要看看,事情闹到皇帝面前的时候,当今皇帝仅存的四个儿子,其中三个的母族都犯了错,反而是竺贵人的娘家干干净净的,而且她的娘家还是手握重兵的大将。
赵老太爷就想看一看,皇帝会是什么反映。
第144章
后宫的清凉殿中,皇后坐在窗下练字,窗外,高大的荼蘼树直指苍穹,即便无风,粉色的荼蘼花瓣依旧纷纷扬扬,就好像是一场妖娆的粉色的雪,又好似每个女子少年时有过的粉色的梦,但是,高大的荼蘼树,虽然落英缤纷妩媚妖娆,却更像是女子坚韧的脊梁,挺直而不屈。
当一片粉色的花瓣飘落到皇后面前的时候,皇后停下了笔,看着面前的花瓣良久,忽然说了一句:“开到荼靡花事了。”
一直侍立在边上的宫正司最高女官凌尚书忽然心中一震,立刻把头更加低了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来了传来宫人的通禀,却是承恩公府太夫人递牌子求见。
皇后眉头微皱。
她很清楚她的母亲进宫为的是什么,如果可以,她真的一点都不想见,可是她更不想被人看了笑话。
心念电转间,皇后还是放下了笔:
“宣。”
只有熟悉皇后的诸位女官还有内侍们明白,皇后不动神色的表象下,是对娘家的种种不耐。
承恩公府太夫人韦氏进殿之后,先对皇后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这才在边上坐下,然后听皇后道:“母亲怎么会想到来宫里看我?”
韦氏已经不年轻了,眼角的皱纹,还有鬓角星星点点的白发,都一一记录着她的年龄。韦氏一坐定,就微微向皇后这边探着身子,道:“娘娘,您可听说了?”
皇后微微勾起嘴角,道:“母亲此话何意?”
韦氏十分惊讶地道:“娘娘竟然不知道吗?外面都快翻天了!”
说着,不等皇后制止,就吧嗒吧嗒地说起外面的事情来,内容么,自然就是外头如何说贾琰奢靡无度,然后贾琰又把吴家周家和赵家拉下水云云。
皇后素来是知道的,自己的母亲并不聪明,却从来没有想过,她的母亲竟然会为了这样的事儿进宫来。
有心说两句,可是母亲到底年纪大了,而且如果说这里头没有自己的弟弟、弟媳妇的意思,皇后也不相信。
皇后可是很清楚的,她的弟弟没有什么本事,是个眼高手低的人物,加上这些年自己压着弟弟,只怕这个弟弟早就跟自己离了心了。更不要说,弟媳妇也是个有野心的。母亲虽然是自己的亲娘,可偏向弟弟、想为弟弟多弄个一点,是天底下所有做娘的




[红楼]娇女迎春 分卷阅读195
都会为儿子做的。
虽然是从母亲的耳朵里面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情,可皇后根本就不什么脑子就看透了这里头的事情,只可惜,她的亲娘却看不透。
因此,皇后道:“母亲,您今天来,就是告诉我这个,希望我下懿旨斥责淑妃吗?”
韦氏连连摆手,道:“娘娘,您才是皇后,应该要怎么做,这是您的事儿,哪里是我能够插嘴的呢?不过,臣妾的意思是,这贾淑妃还没有进宫,把吴贤妃、周德妃、赵敬妃都给扯下了水,独独放过了竺贵人。她可是把这诸位皇子的生母都给一网打尽了啊!”
皇后只得喝止了韦氏,道:“母亲,您以为,淑妃是这样的人吗?还没有进宫,就算计上了全部的皇子?在您的眼里,淑妃就这么疯狂?!”
韦氏立刻就支支吾吾了:“娘娘,可,娘娘,我,臣妾是说,这贾淑妃来势汹汹,您……”
皇后道:“母亲,贾淑妃献上了红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只要她没有犯下逆谋的大罪,就是万岁也不能把她怎么样,更何况是我?母亲,是谁在你跟前说了些什么吗?”
皇后的一双美目扫过来的时候,韦氏立刻就哑巴了。
红薯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真正的古人,韦氏会不知道?她就是因为知道,这才如此忌讳贾琰,因为在韦氏的眼里,这个小丫头就是冲着她女儿的位置来的。
可是韦氏并不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女人,至少,作为一个典型的闺秀,少年时候受到父母的庇护,出嫁之后又是嫁给自家表哥,表哥又十分洁身自好这么多年总共才两个通房丫头而且还是早早地灌了避子汤的,如今她的丈夫虽然没了,可女儿做了皇后,儿子是承恩公,可以说,韦氏这一辈子,从来就是顺风顺水的。她的人生经历根本就不需要她去点宅斗技能。她也看不到这背后的刀光剑影,她只知道,贾琰的崛起绝对会妨碍到皇后。
所以她针对贾琰。
看韦氏的表情,皇后就知道自己的母亲在想些什么。
皇后微微叹了一口气:“母亲,这宫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虽然韦氏坚持这是贾琰在谋算皇后的宝座,可皇后哪里看不明白呢?这次的风波看上去是贾琰甩锅结果把吴家周家赵家都拉下了水,可是只要略略有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是竺贵人跟贾淑妃之间的争斗结果一不小心就把其余三位妃子都给卷了进去。
但是在更高层次的人的眼里,好比说在皇后眼里,竺贵人名义是在针对贾琰贾淑妃,可实际上却是在谋求自己身上的这身翟衣。
谁让竺贵人是三贵之首多年来还宠冠后宫呢?她早就成了六宫的眼中钉。如果自己有嫡子,又或者竺贵人的儿子是诸皇子中的长子,那自然是没有问题。
可事实却是竺贵人的儿子不过是诸皇子中年纪最小的!
这也使得竺贵人不得不去争,而她争的方式,除了谋杀掉其余的三位更年长的皇子之外,也就只有自己的这个皇后的宝座了。
而自己行事从来是极小心的,也把竺贵人的行事都看在眼底。所以,竺贵人这是动不了自己就去撩拨自己的家人?
又或者,有人想要嫁祸自己,因此才利用了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皇后立刻调整心情,肃容道:“母亲,您会赶着递牌子求见,可是弟弟有什么想法不成?”
韦氏立刻道:“娘娘,你侄女儿今年也十六岁了,论理正是应该相看人家的年纪。不过,娘娘至今膝下空虚,我们便想着,把你侄女儿送进宫来,给娘娘做个臂膀……”
好吧,又是老调重弹。
这些话,皇后已经听了许多次了。过去的每一次,皇后都拒绝了,皇后一直以为娘家已经替这个侄女儿相看好了人家或者正在相看人家,可如今看来,她的弟弟弟媳妇根本就没这个打算!
原本皇后还想过,贾琰的哥哥贾琏前面的一桩婚事无效,自己侄女儿若是嫁过去就跟原配一样,这样她跟贾琰能够成为联盟,而且还不会被皇帝忌讳。如今看来,自己的母亲和兄弟怕是还看不上这门亲事呢。若是自己这会儿告诉了母亲对侄女儿的安排,只怕会惹来母亲和弟弟的不满。
皇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所以,这也是母亲的意思吗?”
韦氏见有门,连忙拉了女儿的手,道:“娘娘,您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您心里苦,我如何不苦呢?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女人啊,总是要有个孩子的,就是自己生不了,也可以借腹生子啊。你放心,欣丫头虽然是我看着大的,但是她到底与我隔了一层。我永远是您的娘。”
皇后听着,心里更难受。
在寻常百姓家,借腹生子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皇宫?自己的母亲也是大家闺秀,又怎么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可见这背后撺掇之人的厉害!竟然跟那控制人的心神的魔音差不了多少了。罢罢罢,既然如此,还不如遂了母亲和弟弟弟媳妇的愿,容她慢慢地把这幕后之人给抓出来!
这样想着,皇后抬起了头,道:“好吧,既然母亲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去求求万岁便是。只不过……”
韦氏原以为皇后会跟过去的每一次一样,干脆利落地拒绝,现在听皇后这么说,立刻笑容满面:
“您说,您说。”
皇后道:“国有国法宫有宫规,更何况我是皇后。我若是想要抱养皇子,必须经过万岁和内阁的一致点头。所以,侄女儿进宫之后,万岁不开口,侄女儿就不得提起把孩子抱给我的话。”
“这……”
“如果母亲不答应的话,我是不会让礼聘诏书送到承恩公府的。”
“依您!依您!”
韦氏满口应下,多年夙愿眼看着就要达成,她离开的时候,竟然是笑容满面、喜笑颜开了。
韦氏一走,皇后就狠狠地一巴掌拍在了扶手上。
“竺湘儿!”皇后在心里恨声道,“你清高了半辈子,也超然了半辈子,可实际上呢?你也不过是一俗人罢了。你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人呢你连贾淑妃这个自视甚高的小丫头都不如呢!”
在皇后的眼里,贾琰不过是因为有本事又有功劳,又被人捧惯了,因此难端着些,虽然不怎么讨人喜欢,但是只要你不特别针对她就能够跟她相安无事,因此放在宫里也不致于让人心生厌恶,可这个竺湘儿,却是明里一套背地里一套甚至还在背地里算计上了她,比起只想青史留名的贾琰,实在不知道可恶了多少倍。
在背地里撩拨自己的娘家,把自己的娘家一步一步推向歧路!泥人尚且还有三分气性,更何况她乃是当今皇后。
皇后在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第145章
宫廷里面没有秘密,当皇后的母亲进宫来




[红楼]娇女迎春 分卷阅读196
探望皇后并且笑容满面地离开没多久,远在弘徽殿的竺贵人就得到了消息。听孙尚侍说完,原本歪在贵妃榻上的竺贵人先是皱起了眉头,开始苦思。伴随着她的思考,她的额头上一根又一根暴起,衬着她宛如白玉一样的肌肤,显得份外渗人。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竺贵人呼地一下坐直了身子,道:“不好!只怕皇后娘娘此刻认为都是我做的了!”
一直在边上等候着的孙尚侍吓了一跳:
“娘娘,您,您是说……”
竺贵人道:“尚侍,莫要忘记了,我娘家修的省亲别墅一样花不菲,若是攻讦花还不如我娘家那个的一半的贾淑妃,岂不是把我自己也给绕进去了?”
不止是她竺贵人不会这么做就是她的娘家也不会这么做。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句话可不是他们竺家的行事风格。要知道,他们竺家如今就在浪尖风口上,一不小心就是成为别人的靶子的事儿,所以,他们竺家行事从来都是慎之又慎,就是怕他们倾尽全力之后被人在背后捅上一刀。
孙尚侍立刻明白这里头严重性:“娘娘的意思是说,有人在算计娘娘?”
“不错。”
“那么,会是谁?”
自然是谁的位分在某个等级以上然后花又比贾淑妃还少一多半的那个。
竺贵人忽然想这么说,可是话到了嘴边,她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不止是她,就是孙尚侍也是一脸惊恐。
在这个后宫里面,身居高位,在省亲别墅上又没有花多少银子的,可不是只有皇后一个了?这满宫里数得上号儿的妃嫔都回娘家省亲了,就是还没有正式进宫的贾淑妃家里也因为皇帝的诏令修了行宫。数遍了宫里,那些地位低微的、连婕妤都不是的妃子们肯定是不敢一口气就把她们这些上至三贵下至婕妤的诸位一网打尽了。细细数来,不考虑这些人,也只有皇后的娘家承恩公府没有修省亲别墅。
想到很有可能跟皇后相关,竺贵人第一时间闭上了嘴巴。
不管怎么样,她再得宠她也是皇帝的妾,哪怕是帝王之妾,跟寻常人家的妾不同,可是当今万岁是个极讲究法度的君王,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即便是她,也不能说皇后的不是。
这是皇帝的原则,后宫里无人敢犯。
竺贵人尚且不敢直指皇后,孙尚侍就更加不敢了。她只是挥手让给那些宫人们退出去之后,就那样敞着门窗,小心翼翼地背着人做了一个手势,并且用口型示意竺贵人:
那位?
竺贵人眯起眼睛,想了想,道:“未必,也许是有人蒙骗了那位想从中渔利罢了。”
“娘娘的意思,是”
孙尚侍又做了一个承恩公府的口型。
竺贵人沉重地点了点头。
孙尚侍忍不住捂住了嘴巴。
她们都知道,皇后娘娘无子,因此哪位皇子上位了都与她无碍,她只要继续做她的太后就可以了。因此,有皇子或者能生养的妃嫔们都不会太过防备皇后,毕竟,当今皇后从来不会做谋害皇嗣和残害怀孕妃嫔的这种事情,而且皇后本身又不会生养,因此谁都知道,皇后的地位尊崇、高贵,却也虚得很。如果当今皇帝是另外一个性子,万事不讲究的,那么她们这些妃嫔们就不用把皇后放在眼里,可当今皇帝对这个发妻甚为敬重,又有几个人敢惹当今皇帝的忌讳?
谁不知道,在这方面,当今皇帝十分古板,最是厌恶妻不妻妾不妾的事儿。当年吴贤妃和周德妃在潜邸的时候,不就是因为生了儿子对当时还只是皇子妃的皇后不敬,因此立刻失了宠爱么?
孙尚侍迟疑着,道:“可是,这可能吗?”
竺贵人道:“我们这位娘娘,有本事有眼光,行事更是厉害。可惜,命不好,哪怕是跟贾淑妃家里一样,哥哥不成器,若是能够上进、愿意体谅妹妹,那也不算太糟。至少教得起来。可是我们这位娘娘呢?家里有母亲,可是这个娘却一心想要她帮儿子弄个官职,却不管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这个能耐。兄弟呢,年纪不小了,被溺爱得眼高手低。我们这位娘娘处处帮着料理后事生怕他闯了祸,可是,你看那府里记恩了吗?”
孙尚侍一想,果然如此。
“可是,那府里有这样的能人吗?”
不是孙尚侍说,实在是,实在是承恩公府给她的感觉就是一群猪队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竺贵人眯着眼睛,异常平静地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没什么好奇怪的。”
“那娘娘的意思是……”
“事到如今,我们这些回家省亲的妃嫔们都被搅和进去了,最后的结果么……自然是看万岁的态度。若是万岁信赖,我们自然无事。可若是万岁不信,那就是失宠做冷板凳的下场。当然,也少不得一阵呵斥。反而是这个孟家……”
竺贵人说的自然就是皇后即将进宫的那个侄女。
这个大晋朝跟前朝不同,没有选美一样把大臣家的女儿当大白菜一样挑挑拣拣的事儿,因此,自然就没有指婚了。别说是指婚了,就是皇帝自己看中了谁家的女儿,也是先让相关官员的去户部查一下这个女孩子是否有婚配,如果没有则再请冰人上门,沟通之后才会下礼聘诏令。
也就是说,如果皇后的弟弟不想把女儿嫁给别人,皇后也没辙。因为她不能越过自己的弟弟给侄女指婚。
当然,皇后如果决意不让这个侄女进宫,皇帝也不可能不顾皇后的意见把皇后的侄女也纳进宫。
也就是说,皇后的弟弟最多也就跟姐姐僵持,然后耽误自己的女儿的青春罢了。
竺贵人相信,皇后就是以为有人在她的娘家安插了人手,因此才会点头,松口让娘家侄女进宫的。如果这个时候她去告诉了皇后,皇后很有可能会改变主意反正皇帝还在京外,她也没有来得及跟皇帝说,不是吗?
当然,竺贵人也可以让人告诉皇后,让皇后知道被自己的娘家人算计的事实。
第146章
皇帝就是在这样诡谲的形势下回京的,而令贾琰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銮舆还在城门外,皇帝本人竟然已经来了大观园!
贾母被吓得不轻,忐忑不安地带着合府女眷还有贾政在荣禧堂跪迎君王。不过,今天的皇帝也没有心情跟贾母废话,更别说跟贾政多嘴了。如今只不过是八品州判的贾政可没有进金銮殿参加大朝,更别说,换了别人家里,上头的父亲不在了,下面的儿子们出孝之后就应该分家,贾政搬出荣国府而贾母由贾赦奉养。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顾忌着贾母,贾政一家子早就应该搬出去了,根本就不可能跟之前那样,贾政王夫人竟然鸠占鹊巢地住在了荣禧堂里
1...5960616263...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