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横流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逢不识
被赵氏硬拽着迈进大门,迎面就见到几张熟悉的面孔,那位苍发鹤然的老夫人,正是岳鹏举的母亲,老人家容光泛发,显得愈发精神了。
见到这位,朱璃不敢怠慢,连忙上前长揖一礼,拱手道:“见过岳老夫人。”
能教养出岳鹏举这样品质的优秀人才,岳老夫人显然也不简单,对于朱璃的大礼,她自然地侧身让过,一脸微笑地开口道:“使君客气了,不要折煞老身,一直承蒙你们照顾,老身还没有上门道谢呢。”
“应该的,应该的。”朱璃连声客套。
岳老夫人身边傍着一位妇人,年纪和她差不多,端庄娴雅、祥和质朴,应该就是宋韫的夫人吧,朱璃对着她,同样大礼一拜,十分尊敬。
宋夫人出身书香门第,待人接物,十分谦和得体,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就获得了朱璃等人的好感。
站在岳老夫人右边的,是一位秀丽无比的女子,年约二十六、七岁,正是岳鹏举的妻子刘氏,
她的怀中,还抱着一个大胖小子,应该是岳鹏举的第二个孩子吧。
而宋老夫人身边,同样傍着一位女子,年约二、九年华,清纯秀美,还留着丫鬟髻,虽然朱璃第一次见到这位,也一下子就猜出了她
的身份,这位应该就是宋福金,杨再兴的心上人。
紧挨着宋福金的还有一位少妇,年约二十一、二左右,娴雅秀美、端庄恬静,应该就是苦命的宋福银吧。
对于这些娘子,朱璃忙不迭地一一拱手致意,这些人可都是曾经共过事的故人,虽然其中有的人,朱璃连面都没有见过,但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情分。
除了一众妇人娘子,还有一位少女,和一位少年。
少女年约十来岁,跟朱凝儿差不多大,依稀可以看出,正是谭二虎的女儿,那位名叫谭昙的小娘;至于少年,是一个年约七、八岁,负弓昂扬,十分壮硕的小郎,正是岳鹏举的儿子岳云。
看到青春活泼、精致白皙的谭昙,朱璃真想问问谭二虎,这是你亲生的吗,怎么和父母一点都不像呢?
“谭昙小娘子,还认识叔叔吗?”朱璃微笑地看向谭昙,逗弄道。
谭昙倒是不怕生,更何况她们一家人,当初还和朱璃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闻言立刻开心道:“朱璃叔叔,你是来看我的吗?”
“嗯,嗯。”朱璃连忙小鸡啄米般的点头应道。
“哈哈,太好了,告诉你哦,我现在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喽,我们先生还夸我写得很好看呢。”谭昙傲娇地开口道,似乎还记得朱璃以前逗她时的戏言、笑她连名字都不会写的事情。
“哦,这么厉害,那能不能写给我看看啊。”朱璃顺其自然地怂恿道。
“嗯,好”
谭昙连忙找了一根树枝,就这样当着大家的面,在地上迫不及待地写了起来。
只见她屏气凝神、下笔有锋、沉着有力,字未现,气势却十分饱满,就连郭奇佐、郭崇韬、严可求三人,看到她这副神情,都暗暗点头。
朱璃看着,同样颔首不已,好奇道:“谭昙小娘子,是在哪个私塾读书的?”
赵氏闻言,连忙道:“六要书斋。”
“六要书斋?”朱璃疑惑地抬头看了赵氏一眼,可惜赵氏不知他的用意,朱璃无奈,只好又看向郭奇佐。
郭奇佐会意,解释道:“自从当年,使君决定兴办私塾,属下自然不敢懈怠,随着政策的颁布与施行,很多文人涌入云朔,现在各州县,无数的私塾拔地而起。”
“就在这鄯阳城中,就有三家非常出名的私塾,分别是洞庭学堂、六要书斋、以及秋夕文苑,六要书斋有位非常出名的先生,名叫荆浩,此人不但擅书,而且擅画,是个才华横溢之辈,想必谭昙小娘子,就是他的学生吧。”
“嗯,嗯,我家小娘的先生,正是荆先生。”赵氏连忙肯定道。
荆浩,朱璃闻言心中一惊,荆浩这个名字,也许当代人感受不到他的伟大,可是在后世,这是一个画圣级的人物,墨宝无价。
根据后世的记载,在唐末,水墨山水画行家,就有南孙位、北荆浩之说,荆浩,就是北方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荆浩曾言:“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这等豪言,他不但说了,而且做到了,
所以,他的山水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残留的作品,在后世,无一不是瑰宝。
堂堂大画家,跑去做个私塾先生,是不是太屈才了,朱璃暗暗地将这件事情,记在心中。
就在朱璃、郭奇佐说话的功夫,谭昙已经写好了自己的名字,只见横平竖直、锋锐隐现,虽然力道不足,却也有了一丝名家的韵味。
这一幕,倒是让众人看得惊叹不已,看到女儿这么厉害,旁边的赵氏,可开心得嘴都合不拢了。
“哈哈,小娘厉害,这字写得好极了,加油哦。”朱璃忠心地夸赞道,谭昙写得确实很好,起码朱璃在她这个年龄,写出的字,给人家小娘作陪衬都不够格。
得到朱璃的夸奖,谭昙异常开心。
蹦蹦跳跳,一溜小跑,就去到了岳云的身边,双手拉着云小郎的手臂,使劲地摇晃道:“岳云大兄,看到没,朱璃叔叔都夸我的字写得好,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学写字呢?”
小岳云闻言,摆起酷酷的小脸,冷哼道:“诗词文章皆小道,大丈夫要学,就要学那纵马沙场,保家卫国的本领。”
这小家伙,一句话说得,就连严可求的脸都黑了,这是彻彻底底地鄙视纯文人啊。
谭昙闻言,冷哼一声,显然很不爽,显摆没成功,她能高兴才怪呢,扭过小脑袋不理岳云。
看着这一幕,朱璃感觉十分好笑,这小岳云毛都没长齐,还大丈夫,于是接口逗弄对方道:“纵马沙场,保家卫国,小郎好志向,不知道,你学到了这种本事了吗?”
一见朱璃质疑自己的本领,岳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十分傲气地道:“阿郎传授我的箭术,我已经练得百发百中了;还有他教我的三十六路轰天锤,我也练熟,书院很多人都不是我对手,不过......”
好似意识到了什么,傲气的神情,突然扭转直下,变得沮丧起来.。
“不过什么?”朱璃好奇地问道。
岳云鼓着两腮,欲言又止,不过他倒是个实诚的孩子,最终还是道:“可惜上好的大锤太贵了,我买不起,平时只能用短棍来代替。”
“唔”朱璃闻言点点头。
俗话说穷文富武,就在这里,古代的冶炼技术比较差,上好的武器十分昂贵,若不是朱璃幸运,正好碰到了师傅武悼,以他的出身,那个时候,他也买不起钢矛。
岳云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朱璃那个时候强多了,但若是说到练武的条件,就根本没法和后者相比。
武悼那是一件兵器、接着一件兵器拿出来,让朱璃随时都有趁手的武器使用,不仅如此,还有药浴供应,还有山海经辅助;岳云冲天了,也就每天打磨完武艺,能泡泡药浴罢了。
岳鹏举虽在范阳当差,有俸禄可拿,可他还有家人要养活的,朱璃当初赠送给他的金子,一到了朔州,他可就一丝不剩地,全部上交给郭奇佐了,这个人的修养,有点好得让人无语。
不过凡事有两面,岳云的这种情况,正好可以引导他奋进,如果让一个男孩觉得什么都来得比较容易,反而会毁了他。
山海横流 第一四零章 将门虎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一念至此,朱璃想了想就开口道:“那你的箭术也不错喽?”
“射箭吗?”岳云疑惑道,毕竟箭术、剑术有时候会混淆。
“对,若是你的箭术能够让我满意,你需要什么武器,我来帮你搞定,怎么样?”朱璃引诱道。
“啊”岳云惊喜莫名,不过仍旧征询似地看向祖母和阿娘,岳夫人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使君,等鹏举攒够了钱,再给他打一副就是了。”
“是啊,使君,不必惯着孩子。”月老夫人也帮腔道。
“哈哈”朱璃大笑一声,摆摆手肃然道:“无妨,我可是要考验他的,若是他能通过,这就是奖励,老夫人、岳夫人,二位不必介意。”
一听朱璃这么说,岳老夫人、岳夫人全都沉默了下来,彼此对视一眼,心下自有思量,岳飞现在虽然效力于范阳,可说到底也是朔州刺史府的决定。
他们此来朔州,就是为了投奔朱璃的,既然是上有所命,岳鹏举这么做,只是依命行事,仍旧算是朱璃的麾下。
若是云小郎真有出息,将来肯定也是要为这位使君效力的,岳家的男子,绝不是那种朝秦暮楚的劣档货,既然使君有意培养,那就不能拂了他的好意。
有了这个考量,岳老夫人、岳夫人,也就不再阻拦了,一见阿娘,祖母没了意见,岳云神气了起来,高兴道:“请使君出题。”
朱璃一见岳云斗志昂扬了起来,就环顾了一下四周,不得不说这个院子非常大,比常人家的府邸,至少要大两、三倍。
听郭奇佐说,当初考虑到他们有三家人,就打算每家人,分给他们一套院子的,可是岳鹏举考虑到朔州的情况,坚持只要一套。
无奈之下,郭奇佐就命人将三套院子的隔墙打通,合三套院落成一座,将这套重新构造的大院子,送给了他们,难怪看起来这么大。
在朱璃的观察下,突然发现距离众人聚拢的所在,大概五、六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方小池,池畔的假山旁边,有一颗手腕粗细的柳树,迎风矗立在那里。
时值六月,正是杨柳依依、扶风摇曳之时,浮动的柳枝,犹如情人惜别时的离情,婀娜而依依不舍。
这一幕让朱璃眼神一亮,就指着那颗柳树,对着岳云道:“你站在我这里,只要射中,那棵柳树随风摆动的柳枝,就算你通过考验,怎么样,敢吗?”
对于岳鹏举的儿子,朱璃不敢小觑,故意出言相激。
“那有何难,使君可不要后悔哦。”岳云生怕朱璃反悔,连忙走到朱璃身边,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道。
“后悔?我岂会诓骗你一个小郎,你就射吧。”朱璃微笑道。
“好。”岳云一见朱璃确定,就连忙腰板挺直,摘弓搭箭,双眸直视前方。
恰在此时,有风拂过,柳枝飘舞、摇曳不定,岳云并没等风停下,几乎弓满弦绷之时,就立刻松手,只听“嗖”的一声,利箭破空,一如流星掠天。
身为一名武将,朱璃的听力十分敏锐,只听一
道细微的“咔嗒”声,倏然传来,随后又是“噗哧”一声响起,一箭双响,一根柳条应声而落,飘飘扬扬,一如鸿毛。
“好”朱璃毫不吝惜地大声称赞道。
“好”史俨同样大赞道。
场中只有他们二人是武将,也只有他们知道,射中飘动的柳条意味着什么,这是弓术初成的标志,七、八岁的小郎,就将弓术练成,当得盛赞。
朱璃一脸赞赏地望向岳云,双目之中尽是赞叹的神色,岳云能在这个年龄,能在五、六十米远的地方,一箭射断柳枝,就不愧将门虎子之誉。
而好事的史俨,一见朱璃打赌输了,就一脸兴奋地跑了过去,准备从假山的乱石堆中,捡回那支箭矢,可是跑到近前,尚没有俯身捡箭,就突然发出一道惊叹:“靠,这是真的吗?”
朱璃闻言,疑惑地看向史俨,史俨正好回头望来,眸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恰好被朱璃看了个正着,只见他连忙向着朱璃招手道:“使君,快来看,你来看看这小家伙,他都干了什么。”
朱璃闻言,疑惑不已,不过仍旧伙同众人,向着小池岸边走去,众人来到近处,放眼一看,只见一支羽箭,齐头插进了假山中的一块石头中,羽箭的箭头完全没入石中,一点包钢都看不到。
“一箭穿石”
几乎同时,众人的心底,不由自主地全都冒出了这个词来,就好像约定好似的,刷的一下,一起回头望向跟在众人身后的岳云,神情说多惊讶就有多惊讶。
谁能想到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孩子,竟然能做到一箭穿石,即便是在军中,一些二、三流的武将都做不到吧。
其中神色最复杂的就要数史俨了,这种程度的箭术,他也是刚刚达到,史俨可是一直以齐射名扬军中的,可他箭法的准头早就够了,但力量始终没有达到,也是在不久前,才刚刚达到这等程度的。
就在今天,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郎,达到了自己拼命奋斗五、六年才达到的程度,他的心情不复杂才怪呢。
“你用的弓,可以给我看看吗?”朱璃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看向岳云,征求道。
“哦”岳云没有迟疑,连忙将手中的长弓递了过去。
朱璃接过长弓,用力一拉,面色瞬间变得惊异了起来,这起码也是二石弓啊,这小家伙竟然用二石弓,朱璃一脸便秘的神情,望着岳云惊叹不已。
古人形容武将勇猛,在箭术上有一个不成文的对比,那就是看这个武将能开多少石弓,虽然各个朝代,对应的弓石力量不一,但也相差不是很大,就是查遍所有记载,也很难找到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开双石弓的人吧。
更何况,唐代的一石弓,可代表着一百一十八斤气力,双石弓就是二百三十六斤气力,一个七、八岁的少年,双臂之力,竟然高达两百三十六斤,这不是耸人听闻是什么。
苦笑了一声,朱璃递回长弓,温和道:“小郎,你赢了,你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具体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对我说了。”
这是一个绝代猛将的坯子,但凡不是二百五的主君,都知道培养,朱璃又何吝钱财呢,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永远都是人才。
朱璃在朔州兴办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才,现在突然发现一个武道奇才,他岂能不倾力栽培。
岳云一看朱璃准备兑现诺言,连忙道:“使君,我想要两把大锤,很重的那种。”
“大锤,很重,需要多重?”朱璃耐心地问道。
岳云毕竟是个少年,犹豫了一下,小心道:“正好适合我用就好了。”
这话一说,朱璃就皱起了眉头,不过他突然想到了武悼,曾经朱璃跟随武悼习武,武道每次给他配备的兵器,都是恰好适合他用,这种神奇的能力,朱璃可不会,看来得去麻烦师傅武悼一趟了。
想了想,朱璃出声道:“好,你这段时间,就好好读书练武吧,过段时间,我带你去个地方,到时候,就可以给你配备适合你的武器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岳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雀跃得犹如撒欢似的的狼崽子。
“对了,你的长弓,是你阿郎给你制造的吗?”
岳云的长弓,朱璃看过了,这把长弓,粗略一看,非常普通,就是一把一石弓。
只有用力拉开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双石弓,显然有着迷惑的作用,而且制作上非常精巧,反正朱璃制造不出来,军中更没有如此怪异的双石弓。
朱璃答应了岳云的要求,让岳云现在看向他的目光,十分顺眼,一听他询问,就连忙道:“这可不是我阿郎制作的,是莘先生帮我特制的,哦,对了,他让我不要乱说,使君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莘先生,朱璃好奇了起来,环顾郭奇佐、郭崇韬一眼,发现二人同样一脸迷惑,就开口道:“他是什么人,是铁匠吗?”
“不是,他是教我读书、识字的先生啊。”岳云坦诚道。
“你不是在六要书斋读书的吗,难道你没有和谭昙小娘子在一起?”朱璃比较诧异。
“原先他们两个是一起的,可是云儿说那里小娘子太多,就跑到莘先生那里去了。”岳夫人闻言,接过话头回答道。
一听岳夫人这么说,朱璃就迷糊了,一个教书先生,竟然有这等制作弓弩的手艺,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教书先生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此人怕是不同凡响吧,有空要去拜访一番,也好给自己弄把好弓,朱璃暗暗决定道。
朱璃是这么想的,就连身为武将的史俨,听到这个消息,神色也显得跃跃欲试起来,若不是他还要陪着朱璃继续拜访官邸,估计他现在就拽起了岳云,让小家伙带着他去拜访这位莘先生了吧。
哪有大将不爱弓马的,只要身为武将,无不好上这么一口。
“岳家嫂子,这位莘先生住哪里?”朱璃拱手向着岳夫人问道。
“就在东城稷下书院。”岳夫人爽快地回道。
朱璃点点头,记下了这件事情,转而问起了宋韫来。
山海横流 第一四一章 尉迟信找上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宋韫身为宋福金的父亲,宋家的当家人,竟然没有出现在这里,倒是让朱璃十分好奇。
而杨再兴作为宋家的准女婿,宋福金的心上人,竟然也没了踪影,同样让他不解。
朱璃回来后,杨再兴自然就被放假了,也该让他休息一下,将近一年的四处奔波,也累得够呛,更何况他的心上人就在这里,他就不趁机温存一下吗?
郭奇佐一见朱璃问起了宋韫,就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襟,解释道:“使君,宋公现在出任这鄯阳的县令,他现在一定在县衙,很多事情属下没来的及向你汇报,等回去之后,属下在详细跟你说说。”
什么情况,宋韫竟然当了县令,而朱璃竟然不知道,闹了个乌龙,搞得他连想要询问杨再兴的念头都打消了。
既然正主都不在,朱璃同几位妇人寒暄一番,让牙兵送上礼物,就此拜别离去。
趁着今天,他还要拜访曹狮雄、王重隐、李重霸、孟绝海等人的府邸,还要看看刘知俊、尚让、李罕之等人,看他们是否被安置妥当,有什么需要没有,每家府上都要看看,送上礼物,寥表一下心意。
路上,朱璃问向郭奇佐、郭崇韬二人,出声道:“那个六要书斋,真有一个教书先生叫荆浩的?”
二人不明所以,连忙齐声道:“是的,使君。”
“他从什么地方来的?”
郭奇佐闻言,连忙道:“好像是从太行山来的,那时候新政刚刚颁布不久,他就来了,一开始只是四下走走,后来,就在城中当起了教书先生。”
一听这个荆浩是从太行山来的,朱璃就觉得这个荆浩,应该就是名传后世的那个荆浩,被誉为北方水墨山水画名家的大画家。
出生于这个时代的文人,很多能人志士,有感于大唐的日益衰落,虽然一心想要为国出力,却不得门径,久而久之,很多人不是遁入了空门,就是隐居在了山野之中。
传闻荆浩出身士大夫之家,在战乱四起、烽烟满地的唐末,为了躲避战乱,就隐居在太行山,精研绘画,这才有了那么大的成就,名字、出处都能对上。
笃定其人的身份,还必须落实,若真是那个才子,朱璃自然会给他留有门径,更何况,朔州最缺的是什么,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啊。
郭奇佐、王璟、郭崇韬三人主政朔州时,一直致力于发展教育,三年多来,培养的基层文吏勉强够用。
像中坚、和高层的文官,缺口依然很大,朱璃出身太低,古人看重出身,兼且他现在还顶着叛逆的名头,虽然节制一方,可你再厉害,人家看不上你,根本就不来投奔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那洞庭学堂、秋夕文苑,还有什么特别的教书先生没有?”朱璃略有所思,继续追问道,这个时代,有门路的,肯定不会选择投靠朱璃,朱璃能得到的,就是那些有才、却被埋没的人。
“这个都有记载,这两家私塾比较
有名,他们中比较有名的教书先生,自然声名在外,洞庭学堂有个叫许棠的教书先生,文采斐然;秋夕文苑有个叫张乔的先生,诗才锦绣。”郭崇韬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毕竟教育这一块,郭奇佐插手的比较少,以前主要还是他和王璟负责的,因此知之甚详细。
“许棠,张乔?”朱璃感觉整个人都有些止不住震颤了起来,不会这么巧吧,这二人同样都是名人。
唐末文人,比较出名的就是“咸通十哲”,巧合的是,许棠、张乔正好名在其中。
许棠一生求官无门,最后潦倒而逝。
张乔好点,好像中了进士,不过由于黄巢起义,他最终也只好隐居于九华山,直至老去。
若真是这二人,就十分好理解了,毕竟他们都有一腔报国的热忱,在中原四处碰壁、一头血包,而朔州的新政、大力提倡教育,让他们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毕竟在整个大唐天下,如此提倡教育的,朔州这里都是首例。
最不济,朔州这里,至少还能让这些文人,凭自己的能力混口饭吃。
若许棠、张乔二人,果然是历史上的那两个人,朱璃同样会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量才取用。
“对了,郑从谠不是来到了朔州了吗,他人呢?”可以说,在整个朔州,除了郭奇佐、郭崇韬、王璟、严可求以外,郑从谠就是唯一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就这么几个宝贝疙瘩,朱璃自然要问。
“郑公现任代州刺史,早就上任去了。”郭崇韬随口回道。
当了刺史了啊,朱璃了然,以经国济世之能来看,郑从谠比起郭奇佐等人,要差上老大一截,对于各州事务的处理,自然不能如郭崇韬、王璟这么得心应手。
经过一番询问,朱璃终于打听清楚了,现在王璟坐镇夏州,河套七州的内政,全是他一人在遥控;至于二十四州之地,被武悼攻克的桑干地区,庞家娘子都快成了武媚娘,所有政务,全都由其一言而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