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昭华女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洛裟
楚昭能明白姜参的意思,明白但是不等于认可。
“先生想多了,楚家子孙知武事,知军人守国不易,知文武并重,如此才不会重文轻武。”楚昭说明她为什么坚持让楚宸进武堂的原因,“将来阿宸走的路,也会是阿满要走的。”
姜参不敢明言的担心楚昭清楚,无非是怕楚宸光芒太显,将来楚操不如楚宸。
论起来,楚操是楚昭的亲儿子,楚宸只是侄女,姜参是怕楚昭并无私心,反倒是让楚宸长成了如她一般,到那时,楚操与楚宸的岁数差得有点大,有些危机,应该掐死在萌芽状态。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楚昭是不准备改主意,姜参也是不肯轻易放弃的人,唤了一声“陛下。”
“你们先退下!”楚昭发话,一干人立刻知情知趣的退下了,独独留下姜参。
没有了外人,楚昭走到了姜参的面前,“先生。”
伸手要扶着姜参坐下,姜参苦口婆心的道:“陛下当真不懂老臣之意?老臣不是怕公主殿下懂得太多,臣只怕将来大皇子长成,若是公主与大皇子相争,陛下该如何是好?大昭又该如何是好?”
“先生觉得我会亏待了自己的儿子,还是亏待阿宸?”楚昭直问姜参,姜参道:“臣知道陛下不会亏待大皇子,也不会亏待公主,正因如此,臣怕陛下把大皇子跟公主的心养大了,到时,陛下该如何场?”
“朕不会。”楚昭肯定地告诉姜参,“皇家虽非常人,朕一直都希望先生能保持当初的心态,对阿宸,对阿操一视同仁。”
姜参有些不明白,“大皇子是陛下的嫡子,陛下如今大力扶持公主殿下,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公主成为大皇子最大的敌人。”
“为什么先生要为了可能而歧视阿宸,因为阿满是我的孩子,他就注定叫天下人都为他牺牲?”楚昭问着姜参,想要他给一个答案。
“陛下何必明知故问。臣也只是为了大昭的稳定。太平不易啊陛下!”哪怕他们是师徒,但是关系着子嗣传承,下一任的皇帝,一切就不能轻易说出。
楚昭道:“无非是先生觉得阿满将来会是朕的继承人,阿满会是大昭的下一任帝王,所以阿宸就该安安份份的当一个公主,养尊处优地依靠着阿满,而不该成为阿满的对手。”
姜参没有吭声,然而那一副你都知道又何必多说的模样,叫楚昭冷哼一声,“先生难道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与先生直说,阿满将会是我唯一的儿子。”
“陛下,子嗣延绵,亦是关系江山稳定。”姜参一听楚昭的直白,赶紧的要劝,楚昭毫不犹豫地将他按下,“先生以为,生而不养比起不生来要好?”
“多子多孙,那才是大福。”
“大魏皇帝的儿子少吗?结果如何,他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里,为什么?因为他先拿了儿子当敌人,其次才当那是他儿子。我不希望楚家的子孙落得与项家一般的下场。况且,我是女帝,与男帝原本就不同,先生难道不懂?”男帝只出力,生孩子的是女人,然而楚昭却是要十月怀胎,更是半只脚踏进鬼门关的。
“作为朕唯一的儿子,大昭唯一的皇子,昨日龙舟上先生已经看到了,在朕没有意识之下,朕的儿子已经有了朕能主宰苍生万物的想法。孩子原本就像一张白纸,你往上面涂了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多少人想要在阿满的身上动手脚,先生觉得此时是该防着阿宸的时候,还是该教阿满明辨时非?”
姜参动了动唇,“陛下心中一直都觉得皇位该是端敬皇帝的。”
楚昭一眼看了过去,姜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陛下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44
做得隐晦,别人不敢想,也想不到,臣却知陛下向来不管不顾,只要是陛下心中认定了,陛下就一定会做到。”
“朕只要求将来的继承人可以撑起这个天下,不会让朕与阿兄的毕生心血付之一炬。所以有些话为时尚早。”
姜参已经睁大了眼睛,“陛下果真,果真有此打算。”
楚昭能跟萧其陈说得直白,因为萧其陈从骨子就是个离经叛道的人,萧其陈能明白楚昭的打算,但是姜参就不一定了。
“先生,朕说了,一切还是未知之数,朕的天下,只交给有能力撑起的人,不管是阿宸还是阿满,朕会给他们同样的待遇,长成如何,就看他们自己了。”楚昭还是没有说死。
“先生总不会厚此薄彼,先偏了心吧。”楚昭问姜参,“要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先生是天下大儒,先生如果有失公允,未叫他们比试就偏了谁,我会重新看待先生的。”
姜参再次看向楚昭,楚昭话中的警告意味十足,也让姜参摇摆不定的心定了下来。
楚昭已经说了,她只会让有能力的那个人当这天下之主,楚昭是说话算话的人,今日她能为了楚宸而诸多打算,将来必不会亏待了楚操。
然而,楚昭选了他做楚宸的先生,如果今日他不能公平地对待楚宸,那么楚昭就不可能会让他有教导楚操的机会。
楚昭虽然说了让楚宸和楚操公平竞争,然而楚昭从不希望他们反目,自然,一切挑起他们反目的人,楚昭必不能容。
“陛下之心,臣明白了!”楚昭话已说白,姜参又不蠢,之前只是他没有想过楚昭会存了那样的心,不得就偏向了楚操,如今楚昭发了话,楚参自然要公平对待。
“先生饱读诗书,满腹经伦,我有今日是先生之功,我希望,先生能教出与我一般心存仁厚王者。”所谓王者,可控天下者。
“阿宸和阿满,无论将来他们怎么样,谁胜谁负,朕都不希望他们骨肉相残,仁厚,无可厚非。”心中有仁,必不会对至亲下手。他们之间的争斗,非你死我活不是。
姜参轻轻一叹,“此事,臣当尽力。”
皇室相争,殃及无辜,姜参活到这把年轻,看得太多,自然清楚楚昭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想达成,难,太难了。
“天下行事本不易,寻常百姓有寻常百姓的苦,士人有士人之苦,天子有天子之忧,皇室子弟,生来比寻常人好得太多,教不好他们,是朕之过,亦是诸公之过。”
寻常人家的孩子都能教得父子相亲,兄弟和睦,有那么多名士大儒教出来的人皇族偏偏骨肉相残,这是什么问题,不过是太多的人想要从他们的争斗中得到权势。
“臣只盼公主与大皇子能如陛下一般通透。”楚昭看得分明,姜参心里高兴,只盼楚宸与楚操能及其一半。
第233章满载归来
护城河上发生的刺杀,随着韦尚任的介入,全归于柴家的暗卫。
世家都知道,因为此事,柴景命悬一线。随后更是大肆清洗柴家的暗卫,柴太尉已去多年,到如今竟然还有人执行柴太尉的命令,这无疑是给柴景敲起了一记警钟。
尤其他与楚昭的关系,与楚操的关系,柴景从来没有跟任何一个人提起过,柴家的暗卫里竟然有知道的,只要一想到这里,柴景更是如坐针毡。
“柴景啊柴景,你有没有想过,虽然柴太尉是你的祖父,但他已经死了那么多,竟然还能让暗卫为他效忠至死,你呢?活着的时候你逃不过他的手掌心,如今死了也是一样,你要过的是这样的日子?”楚昭单独召见了柴景,细细地问了柴景是如何处置忠于柴太尉的暗卫,末了说了一句。
虽然柴景默默不语,楚昭也并不是要从他的口中得到答案,“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此事,就此掀过。”
所谓掀过便是从此不会再提,这件事在楚昭这里划上了句话,但于柴家而言,只是开始。
韦尚任重回朝廷,楚昭说动了姜参,楚宸如愿地转入武堂。
如今楚宸的身份已经曝露,楚昭让她光明正大地用她原本的名字。
周宸与楚宸的差别,该让楚宸亲自经历一番。
同样是父母双亡的孤女,不知名的世家孤女和当今天子的侄女,其中的差距大得叫人只能仰望。
赵摇是个聪明的人,以前没有机会学习,她不懂得书中的知识,家中有楚昭给的嬷嬷指导,大明宫里有大儒教导,还有楚宸给她开小灶,叫赵摇一跃从目不识丁的小娘子,愣是考进了太学,甚至拿到了黄阶的前三名,这一次,更是随着楚宸考天班,成绩也是不错。
楚宸的伴读里,赵摇是最让人轻视的,不仅因为她出生商贾之家,更因她目不识丁,这叫一群自小熟读诗书的人们,不得对她带上几分异样的目光,更有甚者如楚荟,直接表明了对于赵摇的不屑。
然而,他们不喜,楚宸却极喜于赵摇,或许是因为赵摇是伴读里唯一的女孩,楚宸大部份的时候都会带着赵摇,对赵摇从头到尾都影响巨大。
“殿下去了武堂,那我是不是也要跟殿下一起去。”瘦了许多,个子也长高的赵摇,依然喜欢红衣,总算看起来不那么不忍直视。
“我们都考进了天班,往后你们都会在天班上课,我去武堂不是学习。所以,你们不用跟我去。”直问楚宸的是赵摇,另外四个伴读也在旁边听着,楚宸干脆地告诉他们。
赵摇点了点头道:“殿下以前去过武堂,你觉得武堂怎么样?”
楚宸勾起一抹笑容道:“有别于太学的活泼。”
显然对武堂很有好感,赵摇道:“文武并重,是陛下之意,殿下不可不知武事,因大昭无军而不立。”
“你这几年很是勤奋。”从一个胸无点墨的人长成了一个出口成章的人,其中但凡懒怠半点都不成。
“是殿下教得好。”赵摇不留余力地拍着楚宸的马屁,楚宸摇了摇头道:“我教得再好,若不是你自己勤奋,你又怎么会有今日。”
“那殿下知道吗?我祖父快要回来了。”严肃的话题随着赵摇转换而变得轻松了,楚宸自然是知道赵括的,更清楚赵括干什么去了。
楚宸道:“是什么时候要回来?”
“三天后。”赵摇赶紧的把确定的时间说出来,楚宸想到了楚昭,赵括是奉了楚昭的命令带着一支墨军离开大昭的,一眨眼两年过去了,也不知道赵括有没有做到楚昭吩咐他做的事。
赵摇将祖父的消息告诉楚宸,那头楚昭也同样到了赵括的信,看到了确定的回朝时间,再有信中提到的获颇丰,楚昭笑了,“看样子我是要发财了。”
楚昭之生财有道,天下谁敢不认。早先在冀州时的盐利,后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45
来是琉璃,自盐充官营,足以支撑起整个大昭国库之利,可想而知楚昭之富。
阿醒是不知赵括去了两年会给楚昭带回什么,听到楚昭说要发财,立刻就笑了,“陛下还差银子不成?”
“朕虽然不差银子,但是赚了来的银子,还不够朕花。”楚昭私库的银子,几乎都充为国用,太学武堂还有刚办的女学,哪样的支出不是靠着楚昭撑着。
当初建大昭时,楚昭说过三年不税,但是大昭人口还没恢复过来,楚昭就算要,也的是零星半点,若没有盐利,连朝廷的官员都要养不起。
打农民百姓的主意税不成的,楚昭早就想到了商贾,国无商而不富,大昭朝里,除了一毛不拔的世家,最富的就是商贾。
打劫商贾是不成的,何不借商之利,以富天下。
想就做,楚昭向来如此,一腾出手来,瞧楚昭不就让赵括带上一支墨军,去开拓商道了。
此道若成,楚昭赚的不仅仅是大昭商贾们的银子,更是整个世界的银子。
“陛下拿着私产当国库用,再多的银子也嫌少。”阿醒吐槽着,楚昭道:“没办法,谁叫大昭国库没银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孟于也知道楚昭已经把家底都用到国库来了,这不从来不敢跟楚昭吭过一声国库没银子嘛。
“不过,赵括一回来,国库也能进好大一笔。”私库有进,国库有进,赵括的荷包也获丰盛,此谓一举三得。
这样的好事叫楚昭的心情一直很好,下头的人就显得有些诧异了,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叫楚昭如此的高兴?
有人打探了出来,然而多是不以为然,但是,当赵括带领着墨军押着几十辆大军走进长安城时,百姓纷纷围观。
许多他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就那么摆在他们面前,栩栩如生的白玉象,闪烁着五光芒的琉璃珠等等等等。
楚昭得知赵括把好东西都摆了出来让人见到后,笑得夸赞道:“赵括其人,商之奇才也。”
有楚昭的墨军镇守,没有人胆敢抢他的东西,既然如此,广而告之,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赵括带回了不少大昭没有的东西,想要的,就等着他出价。
所以,明显瘦了一圈,黑了不少的赵括跪在楚昭面前时,楚昭道:“此一行颇是辛苦,叫你都瘦了。”
赵括道:“瘦了好,瘦了好。”
没出口的话是,用这点肉换了那么多的银子,再多点他也愿意。
他不说,楚昭就不知道了,“用你这一身肉换几大箱都装不下的银子,多划算。”
要不说赵括喜欢跟楚昭做生意呢,聪明,通透。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赵括赶紧的拍着楚昭的马屁,楚昭道:“来跟朕说说,这一趟的获如何?”
一说到正事,赵括更高兴了,赶紧的把随身带着的账本给楚昭送了上去,“陛下,大昭之外,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各国均有他们的特产,臣取了他们国家有,而大昭没有的东西带了回来,不如,臣让人把东西搬进来让陛下过过目。”
楚昭翻看着账本,“看就不必了,你与朕说说,这一趟,能挣多少?”
问到利润,赵括高兴得都要按捺不住,冲着楚昭比划了一个手势,楚昭扬了扬眉,显然并不是特别的满意。
“比朕预算的要少。”楚昭实在地告诉赵括,赵括忙道:“陛下是不是误会了,臣说的是这个数。”
已为皇商,赵括也有资格在楚昭的面前称臣了,赶紧跟楚昭报了一个数,楚昭听着眼角抽抽,“你果然是生财有道。”
“陛下不知,大昭的东西在别国看来,亦是奇货可居。”赵括赶紧的夸大昭啊,正是因为东西好,所以他就趁机抬价,以价高者得,然而再用最便宜的价钱,买了他国最便宜而大昭没有的东西。
如此之中的差价,每每让赵括算来都暗自高兴,偏偏他还不能跟人说。现在好了,里面的利润终于是可以跟人说了,想必楚昭听说了也一定会高兴。
“你很好!”楚昭由衷地夸赞赵括,一个生财有道的人,就是擅于把握商机,看中了商机就直接下手。
“你弄回来的东西,就按之前说好的处置,除了纳税之外,所得你八朕二。”楚昭不贪,她没有力就得了那么多银子,对她而言已经是极好的。
赵括连忙摆手道:“不成,不成,陛下拿得太少了。”
“行了,你在各国的花是自己出,一路上打点墨军也不少,朕不心也不力地拿了你两成,不少了。”楚昭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数目一算就知,她要这两成只是拿了她该得的。
她这不贪,赵括就显得有些别扭了,“臣听说陛下将臣家的摆摆教得是极好,陛下为臣一家子心,臣给陛下再多些都是心甘情愿。”
倒是说的实在话,楚昭微微一笑道:“朕做的也不全是为你。你为朕尽心尽意办事,朕不会亏待了你,自然也是为了大昭。如今朕与你君臣得宜,你愿意给朕多些,但是,这将会是定制,所以,就按朕说的办。”
听到定制这两个字,赵括哪里还敢迟疑,楚昭是开国之君,她所立之制,除非大昭亡,否则后世子孙,岂敢有违。
“多谢陛下。”赵括拜谢,从楚昭的话中也明白了楚昭想的不仅仅是一时之利,而是万世千秋。
“趁着你这一回露了脸,趁热打铁将东西都处理出去。”楚昭吩咐赵括,赵括得了大便宜,立刻连连应下。
“你办事,朕放心,退下吧。”该问的已经问了,要知道的也都知道了,楚昭让赵括退下。
赵括想了想道:“陛下,不知何时臣再走一趟?”
乍听这话楚昭一顿,随之明白了赵括之意,“才刚回来就急着出去?朕倒是不介意,不过,你一去两年,也该抽些时间与家人相处。”
如此体贴的皇帝,赵括心里高兴,高兴了不得笑意更深了,“陛下,臣老了,怕是也只能再跑个三两次,等臣将来走不动了,多的是时间陪伴家人。”
不趁着还没有人意识到商道的好处多占点便宜,等将来的人都回过味了,再想像现在这样吃那么多就难了。
楚昭很快明白了赵括何以心急,“把东西卖了出去,该备的东西都备好,你想去就去。”
“谢陛下,不瞒陛下,臣早在准备回来长安之前,已经让臣手下的掌柜把臣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赵括说了一句,并不想让在楚昭的面前落下一个心急而无准备的印象。
楚昭指着赵括道:“果然是老谋深算。朕就让你多占几回便宜。”
言外之意,赵括也听懂了,赶紧的拜谢楚昭,“谢陛下!”
“天道酬勤,朕当不得你这一谢。”赵括想抢占先机,多挣点银子,在她面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46
前攒足了好感,楚昭呢,也觉得开通这样一条商道,想让天下的商贾都相信这一条商道,并不是一时能办成的事。
比起未知之事,楚昭更愿意让赵括拿出事实来让天下的人看清楚。
她这个大昭的皇帝提议的这条商道,并不是摆设,此路,通往各国,必须成为一条繁荣昌盛的贸易之路。
赵括心满意足地退下,脸上的笑意一直没减。
果然碰上一个好皇帝不容易,赵括觉得,当初他在冀州搭上楚昭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
因为有着前期的好基础,如今楚昭将各国的贸易叫他独占,这样的独食必不能长长久久,然而在可以的情况下,楚昭允许他独占,赵括也不是个蠢人,有什么不明白楚昭的宽容。
“老爷,怎么样?”踏出宫门,跟了他多年的老仆迎上来忙问,赵括高兴地道:“还能怎么样,都好,以后也会都好!”
老仆一听高兴了,“那可好,夫人已经派人来问了几回。”
“那赶紧回家去,我也急着问几个兔崽子有没有把我交代的事办好。”赵括同样心急回去。
他在楚昭的面前撂了话说已经安排了人准备东西,他也不确定交代下去的事,下面的人有没有办好。
“哎,老爷你坐好了,咱们这就回家去。”老仆扶着赵括上马车,冲着赵括高兴地说。
赵括坐在马车上,同样难掩高兴,“大昭,真是好啊!”
第234章拍卖竞价
“姑姑,摆摆的祖父赵皇商回来了,听摆摆说,赵皇商带回来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正准备要开一个拍卖会。”
赵括的归来,带给整个长安城极大的轰动,毕竟那么多稀奇古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太让人向往。
物以稀为贵,赵括是个经商奇才,也不知他是怎么想到的,竟然弄出了一个拍卖会来,一度让楚昭快怀疑他是不是也是穿来的。
然而跟赵括打交道不是一两回了,赵括是土生土长的人,绝对没有楚昭的奇遇,能想出拍卖这样的方式,只能说是赵括奇才。
“怎么,你有喜欢的东西?”楚昭询问楚宸,楚宸摇头道:“不是,我是想去看看所谓的拍卖会,姑姑,我们也去看看好不好?”
楚宸难得有感兴趣的东西,楚昭点点头道:“行,想去那就去,你是想跟姑姑一块去还是你们几个单独?”
如此体贴叫楚宸乐不可支,抱住楚昭道:“姑姑,你怎么那么好呢。你要是不介意,我就自己玩去。”
“你有摆摆,摆摆出面要一间房,赵括也不敢不给。所谓我们去看看,并无意带上我,对吗?”
楚宸抱住楚昭的手臂道:“姑姑,我也长大了。”
可不是长大了,连喜欢的人都有了,想跟喜欢的人一块出去,也没什么不好的!楚昭点了点头,“行,放你一天假,想怎么去就怎么去吧!”
“谢谢姑姑!”楚宸高兴地跟楚昭道谢,楚昭一指弹在她的脑门上,“没什么事就出去吧,我还要看奏章。”
指了旁边一大推的奏折,楚昭让楚宸自个玩去,楚宸高兴地道:“那我走了,姑姑忙着。”
目的达到了,再打扰楚昭就不好了,楚宸福了福身退去。
楚昭看着楚宸离去的身影,“四喜,悄悄去一趟赵家,让赵括给朕备一间既可以看到拍卖楼所有角落,又靠近阿宸的房间。”
四喜在一旁一听,立刻应下退了出去,楚昭的手轻轻地敲着桌面,一下又一下的,楚宸的情窦初开让楚昭有过惊讶,惊讶之后更多的是下一步该怎么做?
到了现在,楚昭还没下最后的决定。
“陛下也要去看拍卖会,那太后跟大皇子也要去吗?”三珠突然问了一句,将楚昭的思绪拉了回来,楚昭笑了笑道:“让阿宸带上阿满,至于阿娘吧,宫中寂寞,叫上皇后。”
齐冶自入宫以来,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难得出去,那就带上他。
“奴去告诉皇后一声。”三喜听到楚昭的安排,笑着要去通传。
“让皇后悄悄的,叫人知道了反倒不美。”要是她也去看拍卖会的事传了出去,只怕那天的拍卖要落得惨淡的下场了。
大昭建朝尚短,于楚昭看来百废待兴,世家们个个都装着惨,花银子这样显摆的事,做也要悄悄的做。
“陛下放心,奴会让皇后守口如瓶的。”三喜已经习惯了齐冶这样的皇后。以前齐冶的单纯是叫人纵出来的,贵为皇后的齐冶,再次被皇帝和太后的纵容养得天真无邪。
1...106107108109110...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