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女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洛裟
第236章楚昭论民
虽然一直都清楚楚昭不是个好说话的皇帝,然而撕破脸的说话,话里话外问着是不是盼她死,谁敢接。
“臣等绝无此意。”那上折的人真心要被楚昭吓死,赶紧的跪下来说明自己没有半点盼楚昭死的意思。
“所谓没有此意,是指没有盼朕死的意思?还是没有觉得朕这个皇帝当得不好?”楚昭不肯放过,一问到底。
纯属是为楚昭着想的人吓得一个激灵地道:“陛下,臣都没有。”
“既然没有,你急吼吼的让朕立太子做什么?太子是什么,是储君,是天子之子,也是下一任皇帝。你既不盼着朕死,也不觉得朕当这个皇帝当得不好,那你催立什么太子?”楚昭一张嘴吐出的话真要把人逼疯了。
作为史官虽然已经见识过楚昭的毒舌,但是记下楚昭这话,回头一看,完全能感受到跪着的人那种生无可恋。
“臣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50
,臣只是想让陛下早日定下太子人选!”那位臣子颤颤地回话。
“朕还是那句话,为什么要立太子?”楚昭是随便让人转移得了话题的人吗?必须的不是。
“陛下,臣,臣……”完全被楚昭绕进去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答。
“陛下正值当年,原不该思虑太子人选,只是陛下膝下只有大皇子,太子立与不立似乎没什么不同,陛下何不早颁诏书,也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后继有人。”这次说话的是依然是御史之列,楚昭看了看,看向了韦尚任,这可是韦家的人。
韦尚任一接触到楚昭的目光,脸已经沉了下来,一个个都不省事。
“既然你说朕膝下只有大皇子,立不立太子并无不同。所谓朕后继有人,难道需要太子来告诉天下?朕这个皇帝就那么没用,比一个稚子不如?”楚昭直问,太久没说话了,一个个都不省心。
“也罢,得你们再为此事说三道四,朕会在这个牌匾后面放上一道传位诏书,用匣子锁着,钥匙朕有一把,另一把必在七相之中。什么时候放上去朕不会告诉你们,但是,朕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就让人打开这牌匾后面的匣子,里面自然会明写传位给谁,如何?”秘密立储制,那是跟雍正帝学的,用起来不错。
“若是有人胆大妄为换了匣子里面的诏书,那该如何?”韦尚任不愧是廷尉出身,立刻想到了最阴暗的可能。
“诏书会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匣子里,一份放在朕的身上,两份诏书对上了,诏书才作准。”楚昭回答了韦尚任,这下韦尚任没话说了。
下面一阵私语,“对此,诸位没意见。”
私语而没有反对,证明楚昭的提议不错,这可是雍正皇帝发明的,自那以后,清朝避了皇子争储,稳定了政权,楚昭如今先用了起来,还能不比明立太子好?
“臣附议!”姜参第一个同意,余下的六相也一个个表示赞同,六部的尚书都是楚昭的人,当然跟着表态同意。
七相与六部尚书都同意了,下面的人还能不同意?
立太子一事就这么被楚昭解决了。世家们听说了楚昭这主意之后,个个是恨得咬牙切齿,“楚昭真可恶。”
楚昭还能不知道这些人提议立太子打的什么主意,楚昭就楚操那么一个儿子,捧杀这个词楚昭清楚着,一但楚操被捧得不知天高地厚,由此而得利的人是谁?
这点小心思,楚昭不管不代表她不知道,从龙之功太大了,虽然楚操眼下是楚昭唯一的孩子,明摆着就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依然还是让人想在楚操的心中留下个好印象。
楚宸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那还是萧其陈特意跟她说的。刚听到的时候,楚宸还愣了一下,随之看向萧其陈,“先生为何特意对我提起此事?”
“如今公主殿下要学的不再是书上的知识,而是天下,朝局,更是人心。”萧其陈是正式下楚宸为弟子的人,他也是最清楚楚昭打算的人,知道,但他从未露出过半点痕迹。
“人心难测,朝局多变,我现在在看姑姑早先年在冀州所作所为,我一直都觉得奇怪,当初的魏帝怎么会同意我阿爹在冀州募兵救民的?”楚宸问着萧其陈,也在问自己。
萧其陈道:“殿下想明白了吗?”
“比起当初完全能与魏帝抗衡的世家来,我阿爹跟姑姑过于弱小,魏帝是万万都想不到,我阿爹和姑姑就靠着那么一点星星之火,燎烧天下。”楚宸将自己看到了,想到的说了出来,萧其陈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楚宸笑了笑,“姑姑当初随阿爹到冀州之时才只有八岁,我如今都快十二岁了,比起姑姑来,我远远不如。”
“陛下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殿下有陛下呵护是殿下之幸,也是殿下之不幸。幸之因有至亲爱护,不幸之谓失去了长大的资格。”萧其陈说着,楚宸道:“姑姑已经想到了,所以,武堂这一年会是考核我的一年,之后何去何从,看结果。”
萧其陈并没有细问楚昭对于楚宸的打算,楚昭一直让楚宸加紧学业,给予楚宸的压力极大,但萧其陈不明白楚昭为什么那么急着让楚宸完成学业。
他不知道的显然楚宸很清楚。楚宸道:“姑姑是不会亏待我的,阿满是我的弟弟,天下必将是楚氏的天下。”
末了的这一句,引得其萧陈看向楚宸,楚宸对他露齿一笑,笑得萧其陈一顿,“三师三保,我同样有。”
话到这里,萧其陈完全愣住了,楚宸并不蠢,楚昭一直是怎么教她,又是怎么为她创造环境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楚昭曾经问过她想要将来过什么样的日子,她当时是怎么说的。
“我不愿意当一个享受荣华富贵的公主,我愿像姑姑一般。”以前的楚宸就这样说过,她不愿意当一个平庸的公主,而要像楚昭一样。
楚昭,是靠自己的双手当上的女帝,如果她有本事,将来她必然会和楚昭一样!
自此,楚宸像海绵一样吸着楚昭、钟氏、萧其陈的教导。他们已经开始将朝中发生的事告诉楚宸,让楚宸去思考,想清楚事情发生时,各方的联系,各方获利的,受损的都有谁。
天班开学,楚昭在第一天去了天班,楚昭上的第一节课是论民。
被天班录取的只有十二人,卷是楚昭批的,最后更由七相作证,内容通过后发下录取。
不用说,楚宸的几个伴读均是榜上有名,另外还有六位幸运儿。
楚昭在黑板上写下论民二字。然后开始提问,“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心目中的民。”
楚宸先来,“民者,衣食住行也。”
大局观,楚昭点了点头,楚荟道:“陛下曾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用楚昭的论来概括,不能说说得不对,但是未圆滑而没有想法。
萧衍道:“民不可欺,欺民者,民必怒反。”
一眼看着萧衍,颇有萧其陈的风骨,又看了一眼楚宸,脸上的笑意不减,让其人继续。鲁末答曰,“民者,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余下的一个个答上来,楚昭点了点头,“你们说的都不错。在许多人眼里,百姓轻贱,愚昧,甚至蠢。但是在朕的眼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朕的今日。”
“为官为君,皆为民,无为民之心,必欺于民。朕第一节课给你们提了论民,是因为朕希望你们牢牢记住,记住你们将来要为的是谁。你们从天班出来,将来的起点会比别的人高,因为你们是天子门生。但是,天子亦为民,你们也一样,倘若将来你们丢失了为民之心,你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楚昭带着几分警告地说来,叫他们的心都紧了起来。
楚昭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51
道:“哪怕你们心中对百姓再不屑,记住,不要让朕看出一点,否则,朕也绝不会允许你们出现在朝廷。”
一眼掠过下面的人,楚荟的心被提了起来,他能感觉到楚昭在他的身上停了半响。显然他的回答让楚昭并不满意。
“百姓不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又是最实在的人,他们要求的不多,食能裹腹,衣能裹体,能有一片屋瓦遮风挡雨。如你们之中,高晦、鲁末是寒门出身,最能体会百姓不易,朕盼你们能记住自己曾经最深的盼望,能让许多百姓都能跟你们一样过上他们所盼望的好日子!”
被点名的高晦和鲁末难掩激动,他们的父亲,祖父是朝中重臣,平日里在家中就被洗脑,打从心底里觉得楚昭是最圣明的君王,有机会能随这样的君王建功立业,是他们毕生最大的荣幸。
楚昭是善于鼓动人心的人,一节课听下来,个个都被她说得感染得振奋不矣,现在就算是让他们为楚昭肝脑涂地,他们绝不会皱下眉头。
至于楚宸,她虽然同样受到感染,却没有其他人陷得那么深,反倒是通过这节课,楚宸又学到了新技能。
“人心难测不假,人之欲逃不过爱恨情仇,对于权势的渴望。你要懂得看一个人想要什么,你给了他们想要的,他们也会给你想要的。利,才是永远的盟友。”楚昭给楚宸说白了为什么她的话能引得那么多人的共鸣。因为她知道他们想要的,给了他们想要的,她就能得到她想要的。
“你还得要记住,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想要得到一样东西之前,不要吝啬你的付出,想要空手套白狠,天下没有白吃的晚餐。”楚昭继续教导楚宸大气。
楚宸连连点头,“姑姑说的我都记下了。”
“接下来我会再上几节课,你要注意听,更要注意观察和你坐在一个教室里的人,这些,将来都会是你最得用的人。”
“姑姑,依楚荟的心性,他不该入天班。”楚宸提了一句,楚昭看了她一眼,“过了那么多年,你依然不喜欢他。”
楚宸道:“我依然不喜欢他,但是我正视他,就像我问姑姑的话,他的心性不该入天班,而不是他的能力。”
“对,就是这样。不管喜欢不喜欢,你该正视一个人,他的优点和缺点,你要心里有数。”楚昭极喜欢这样的楚宸,“不枉我用楚荟来磨砺你一场。”
楚宸听着一笑,“我让姑姑操心了。”
“姑姑付出的不是已经得到回报了吗?”楚昭用着刚刚教楚宸的话一说,楚宸一顿,随之又高兴了。环住楚昭的腰,“姑姑,阿宸必不忘初心,大昭的江山是我们楚家的,任何人都不能动摇。”
随着楚宸长大,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抱着楚昭了,楚昭的手落在她的肩上,“大昭的江山更是天下百姓的,楚氏只能代续百姓之意。你要记得,将来也要这样教导你的孩儿,只有百姓安,江山才能稳固。”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这句话,你要牢牢记下,绝不能忘!”
握紧楚宸的拳头,楚昭叮嘱楚宸,楚宸难掩心中的惊叹,“姑姑。”
“你小时候我就问过你想走什么样的事,你既然走了,前面的路我能告诉你该怎么走,后面如果你自己走得不好,与人无尤。”楚昭眉目显出了前所未有的凌厉,“大昭的承继由我来决定,朕要的是一个可以撑起这片江山的人,文治武功,容人之量,哪一样都不能少。阿宸,我给你机会,能不能捉住在你。”
紧紧地握住楚宸的拳头,楚昭对着楚宸同样坚定,楚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姑姑放心,阿宸一定会努力的。”
从前这些话楚昭说得隐晦,但到今日,楚宸亲耳听着这一句,心中的大石算是落下了,此时此刻的她想的更多的是,将来的路,她究竟该怎么走。
“阿宸,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你,做你认为对的。”楚昭的声音再次响起,落在楚宸的耳间,让原本拿不定主意的楚宸心中升起了对于前路的明确。
“等天班的考核过了,我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楚宸笑着和楚昭说,楚昭并没有问,伸手抚过楚宸的头,“知道就好!”
楚宸昂起头看着楚昭,余之一生何其有幸,能遇到这样的姑姑,这样的大昭皇帝。
第237章开创蹴鞠
天班第一节课后,楚昭每隔七日往天班授课一节,萧其陈几个有幸听过楚昭的课,听完之后皆是受益匪浅。
女帝纵然年轻,见解气魄,远非他们能比,这也是楚昭能成为大昭皇帝的原因。
至此,昭华五年渐然逝去,迎来了昭华六年。
大昭在数年的休养生息下,渐渐散发了蓬勃的生机,长安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马,街道四周的店面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甚至还能看到一点异族服饰的人穿插其中。
“赵家上一次的拍卖会赚得真是不少。”
“区区的拍卖会只是零头,你看赵家的店铺,各色各样的异族东西,哪一回不是刚拿出来就被抢售一空。听说赵括又离开大昭了,这一次也不知道能带多少东西。”
对于日渐繁荣的长安城,商人也渐渐拢聚,纷纷寻常新的商机,不得的就提到了如今商人中最最有名的赵括。
此人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但是多年前遇见了楚昭,从代售盐开始,此人的产业不知翻了多少倍。
再到今日,作为皇商,盐由他从朝廷拿出来,拨分各州,他从不管谁来拿盐,他只要求售盐之价必须要照楚昭制定的价格,只能低,绝不能高。
当然,眼下最值得称道的是赵括在墨军的护送下,开通的这条通往大昭以外各国的商道。楚昭曾提过丝绸之路,如今隐隐已有人将那商道称之为丝绸之路。
商人对于银子最是敏感,赵括出去两年带回来的东西,所得绝对是暴利,以至于有人也想分一杯羹。
“如今的大昭,陛下一言而定,盐务是陛下所提,皇商一选出来,能够看出陛下是有兴商之意。无商不富,想要大昭繁荣,岂能没有商人往来,不如,我们结伴也出去一趟?”商人们坐在一块,他们没有赵括的好运气,有墨军亲自护送,但是,富贵险中求,他们是该想想怎么去争一争。
“好,我正有此意。”有心要赚银子的何止一人,立刻有人附和。
“陛下,按之前龙将军随赵先生一行所画下的据点,沿途的据点都已经安排了人把守,在大昭境内,保证绝对没有一个人敢打来往商人的主意。”商人蠢蠢欲动,楚昭所谋之远,更非他们所能想像。
“建好的据点拿来给朕瞧瞧。”郭承拿着一张地图摊开摆放在楚昭的面前,那修筑得极其像样的据点,各处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52
的驻守兵马,都写得一清二楚,这让楚昭很是满意,赞道:“做得不错。”
郭承眉开眼笑了,“陛下夸赞了。对了,陛下还记得小女吗?”
“你的女儿,郭染染。朕记得她该从武堂毕业了,以她的身手才学,怎么,你莫不是想把人随便嫁了?”楚昭问了一句,郭承连忙摆手道:“没有,没有,臣的儿子没一个能及小女,这才多大的孩子,臣哪里会急着把她嫁出去。是这样,臣看公主殿下身边没个得力的侍卫,陛下瞧着小女去当公主殿下的侍卫如何?”
楚昭一听一顿,“侍卫,堂堂武堂第一名毕业的人,去给阿宸当侍卫,未太大才小用了吧。”
“不会,不会。臣女跟臣一样,只想好好为陛下分忧。”郭承赶紧的说,一点不觉得让自己的女儿去给楚宸当侍卫有什么不好。
但是,郭承不觉得不好,楚昭是不可能随便答应。武堂第一名毕业的人于大昭是何意义,让这样的人当楚宸的侍卫,只会叫人看轻了武堂,楚昭恰恰是不容任何人看轻太学跟武堂的。
“侍卫是不能让她做的。阿宸渐长,倒是该到开府的时候了。”楚昭突然地说,郭承双目发亮,“陛下。”
“你女儿想当阿宸的侍卫,是你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意思?”楚昭一问,郭承赶紧地道:“是小女之意,臣也觉得小女跟着公主殿下挺好的。”
楚昭看了郭承一眼,“你这女儿倒是集尽你郭家之灵秀。既然是她想的,回去跟她说,她要是愿意就再等等,等着阿宸从天班毕业。”
“殿下从天班毕业后,陛下要给殿下开府了?”郭承随口地问,楚昭并不回答,“你只要回去说这一句就成。”
“哎,臣知道了,谢陛下!”郭承赶紧谢恩。
楚昭一下一下地敲着桌子,“这条商道的安全必须要给朕保证。你有什么好人选?”
“陛下若是有意让人总领此事,臣举荐马飞将军。”郭承对手下的人还是挺了解的,楚昭一问,他即答了上来。
这个名字一提起,楚昭的记忆里就浮现了关于此人的点点滴滴,“他是世家出身。”
“虽是世家出身,并无世家的浮躁,最要紧的是懂事知礼。商道往来的人形形色色,若是不知礼的人,守护商道不成,反倒给陛下惹事,岂非不美。”郭承一番话说来,倒是叫楚昭刮目相看。
“大将军如今也知道说些文邹邹的话了。”楚昭打趣地说着,郭承甚是不好意思,“有赖陛下教导。”
楚昭一直致力让墨军们脱离文盲,启蒙读书从不间断,郭承原本是不想读的,最终被下面的士兵一刺激,再加上家里的女儿念叨,也跟着学了起来。
“让马飞觐见,朕瞧瞧。”楚昭打趣完又说起了正事。郭承应下,“臣这就去办。”
还没等楚昭这边定下由何人前往商道负责大昭境内的安全,商道上倒是出了事。
赵括带着许多的奇珍异宝出入各国,见到大昭的好东西,引得各国的人对大昭神往,波斯国的一队商人直奔大昭,在接近大昭的境内,一群土匪跑了过来,杀光了商人的护卫,便要抢他们的东西。
还好楚昭早得了墨军的据点还有赵括的提议,商道一路上都设了兵马,土匪出现时,墨军已经奔救而来,千钧一发总算是把这队波斯商人救下了,如今正护送着他们进长安。
楚昭点头笑道:“这件事办得不错!来者是客,不远万里前来大昭的客人,大昭若是护不住,将来还有谁敢来大昭。”
礼部尚书武平之上前一拜,“陛下,他国客人远礼,是否该设宴款待?”
“尚未明了这些客人的来意,何必急着表现。”京兆府尹章玉成说了一句,楚昭颇是认同地道:“以礼待客是为主之道,不过,若是这些人来到大昭只是为了卖买,朕设下国宴以待,未让人觉得大昭急切,反落了下乘。”
武平之一想是那么个理,点了点头,“是臣一时心急了。”
楚昭道:“比起设宴来,朕倒是觉得平之该想想往后若是陆续有他国客人远礼,大昭该是何章程。”
这倒是武平之应该做的,武平之看向楚昭,听楚昭话中之意,这是觉得将来的长安城会成为各国商人汇聚之地?
楚昭注意到武平之的目光,扬了扬眉,武平之立刻应下,“是!”
“今日朕带天班学生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诸位想一起吗?”楚昭谈完了正事,突然提起了今天的安排,下面的人皆是一顿,不约而同地问道:“陛下是要做什么?”
“蹴鞠!”楚昭揭露谜底。蹴鞠一词对于众人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这是什么样的游戏?
楚昭也是看到楚操一个人无聊的踢球玩突然想到了蹴鞠,这可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必须发展壮大。
对于没见过的东西,楚昭还表明了要亲自上场,那必须要去看看。
然后,楚昭换了一身蹴鞠装,带着一群想看热闹的人去了马场。
楚宸几个人都已经拾好了,看到楚昭来,楚宸高兴地迎了上来,不忘与楚昭和后面的诸位大人见礼,道:“姑姑,诸位大人。”
“公主殿下。”楚宸受着诸臣之礼,楚昭道:“怎么样,上手了吗?”
“姑姑只管试试。”楚宸笑着昂头说,楚昭笑了,“那就来吧。谁跟朕一拨,谁跟公主殿下一拨?”
赵摇是连想都不想地站在楚宸的后头,萧其陈与高晦还有鲁末也一样,倒是楚荟却选择了站在楚昭的身后,这样的举动,楚昭与楚宸皆一笑置之。
“蹴鞠得要十个人,三喜四珠,你们多叫几个人一块来。”楚昭吩咐下,三喜道:“陛下,是要郎君还是女郎?”
“男女皆宜。”楚昭豁达地开口,三喜眉开眼笑的,“那奴也想下场试试。”
“想下场的只管来。”楚昭笑着说,四珠也乐着凑过来道:“奴也来!”
一会儿的功夫,两边各十人已经凑足了,楚昭冲着姜参跟萧其陈道:“有劳先生跟萧卿当当裁判,规则嘛……”
楚昭与他们解释了规则,萧其陈难掩惊叹,姜参摇头道:“都是陛下想出来的?”
“非也非也,只是照搬而来。”楚昭不敢将居功,姜参冷哼一声,楚昭眨眨眼睛,“先生,戏耍有益身心健康,不曾玩物丧志,何不能为?”
面对巧舌如簧的学生,姜参是莫可奈何,楚昭招手让人拿了球来,塞到姜参的手里,“有劳先生发球,辛苦,辛苦!”
这么不要脸的把球塞到姜参手里,姜参能把球甩出去吗?必须不能。
哪怕楚昭不是帝王也是他的学生,背后怎么训学生可以,当着外人的面是万万不能,更别说楚昭是帝王。
姜参就那么被楚昭赶鸭子上架,拿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53
着五颜六色的球到了中间,楚宸跟楚昭对面站着,楚昭看了一眼,“以大欺小哦!”
听个正着的姜参脸皮抽抽,萧其陈在旁边好想捂脸,原来楚昭还有这样的自觉,那还跟小朋友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