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未知
体内龙吟虎喷
“斩关而出,正子时一到,亟当发真火以应之。”这个才 叫做“正子时”来了,这里不是“活子时”,是真正自己生 命当中的“正子时”,一y来复,一y初动。那么,要“发 真火以应之”,这就难了。假火是物质之火,我们身上的火 在哪里?佛家有时候叫“三昧真火”。“三昧”是定中的境 界,这个真火发动了。有些修密宗观想火光,结果观得一身 都发烫,以为自己拙火动了,那是很糟糕的,是病相。究竟 什么才是真火呢?我首先给大家讲别家的批注你就了解了。 《楞严经》上说“x火真空,x空真火”,就是这个东西。所 以“真火”就是“真念”,上面不是用真意吗?这个地方叫 真火,就是有念无念之间出来的那个火力。这个火力,叫他 热力也可以。火力哪里来的呢?你看到打铁的拉风箱,用风 去吹动那个火,所以这个时候,有形的来往,就是练气了。 “霎时乾坤阖辟,龙虎j争”,那个境界大得很,整个的 下部、头顶都在动,那硬是动!都打开,全身都有震动的现 象,山崩地裂一样,怕人得很。胆子小一点的话,在这里就 倒了,这叫修逃,赶紧逃避了。很多人打坐有一点境界就吓 死了,不敢坐了。“乾坤阖辟”,“阖辟”就是一吸一撮一样, 开合很大。“龙虎j争”就是有争战之相。
“便有龙吟虎啸之声”,“龙吟虎啸”,自己内在硬是有龙 吟,声音大得很,但是坐在旁边的人不知道。里面的声音如 雷,有时脑子像打雷一样,整个的震动了,会吓死你,人都 昏了。下面的气也在动,上面又龙吟,这些都是实在境界。 现在有些人打打坐,脑后听到煮饭水烧开了一样吱吱叫,那 个不算,不过已经不错了。伍柳派的道家叫做“脑后鹫鸣”, 这个没有什么了不起,是气脉通过后脑玉枕,没有走通的关 系,那个不是“龙吟虎啸”。现在回转来讲“龙吟虎啸”,那 就大了,这个时候所谓真火发动,“故曰,炎火张于下,龙 虎声正勤”,这是一步一步工夫,他讲到这里又停掉了。所 以丹经道书之难懂,他不告诉你;不是不告诉你,是你自己 会了,所以下面不讲了。你说他讲了没有?
文火武火配合烹药
“大药初生,用文火以含育之”,这个时候念头要清净, 用文火了。文火就是小小的火慢慢地炖。先用文火,再用武 火,“方得升腾而出炉”,这个时候才能由下向上走。这中间
好像没有答复,但又答复了你,里头很多问题。为什么这些 古人所谓祖师们,写到这里好像都很舍不得讲一样?因为很 难形容,很难讲!任何一个字下错了都害死人,后人都会执 著那个境象,所以不愿把人家教错了路,宁可简化而不宣。 不像现代人的著作都是吹牛的,自己还没有三分成就,就讲 成十分八分了,都是乱骗人。古人不会的,尤其这些叫做传 天地的正道,绝不敢乱来。但是刚才我讲过,你要熟读丹书 才懂,因为他散开了,在别的地方已经说了。
“大药既生,用武火以煅炼之,方得结实而归鼎。故曰; 始文使可修”,开始用文火烹炼,“终竟武乃成”,到了真y 之炁一动,就要武火来了才成功。“此中火候,不可毫发差 殊”,这个火候差一点都不行,难之又难。“当用文而失之于 猛,则火太炎矣”,如果该用文火的时候,你用武火来,把 它烧焦了。“当用武而失之于弱,则火太冷矣”,应该用武火 的时候,你结果用文火,太冷。其实不要说这个,平常大家 打坐做工夫修道,也要文武双全的。有时候要动,不一定死 坐的,所以我叫你们要运动,太极拳太文火了,有时候要少 林拳武火一点。有时候,你该用文火的时候就要静,一动一 静之间要能掌握好。印光法师是讲净土宗念佛的,但是他警 告后人的话倒蛮对,“动以修身,静以修心”。
“必相其宽猛之宜,调其寒温之节,方能得中。”这个 “相”字要当动词来看,不是现象那个“象”。“相”是辅助, 他的意思是这个时候,我们要辅助自己的工夫。“宽猛”,拿 政治来比方,有时候法网要管理得严,这是猛;有时候要宽 大。这“宽猛之宜”,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修整的时候修
整。“调其寒温之节”,该冷该热,等于冷气要晓得调整,不 然太冷了,得了冷气病也不对。晓得调整,“方能得中”,完 全对的时候,就中节了。
“故曰,候视加谨密,审察调寒温。子时从尾闾起火, 应复卦,一y初动,是为天根。”为什么讲子时呢? 一y来 复,y是从下部发生的,“从尾闾起火”,实际上就是从海 底、尾闾、会yx这个地方发生。“应复卦”,拿《易经》的 卦象来讲就叫做复卦,一y来复。“一y初动”叫做“天 根”,从下面来。我们修道人的x命就是静到极点时从下部 动。其实何止修道,每个人也都是这样,生病就要休息,常 常中医、西医都不管这一套了。我看到人家生病,第一个吩 咐注意这个问题。有人生病躺在医院快要好时想回家,因为 精神好了,x的欲念冲动,要回去玩玩了,都是这样死的。 有些病也是那么得的,有些人,我问他怎样得病的,他说不 知道。其实就是在做a时得的,这叫高兴快活的死,就是这 个道理。
自身yy要调好
修道也是一样,你看普通人精神一旺,欲念跟着来了, 即使没有欲念,也漏掉了。所以万人修没有一个人成就的, 在这第一关就过不去。这第一关纵然给你守住了,这一步一 步的工夫,又来了一y来复,每一关你都过不去。y气一来 的时候就想y了,异x相吸,自然的道理。本身的yy怎么 配合是你的本事,这是智慧功德,否则你就过不去。那么你 说,我绝对守戒律,又有问题来了,因为“孤y不生,孤y 不长”。那你说八九十岁还去结婚配对吗?不是这个,是你 本身的yy调配,不晓得调配就没有用,那也是孤y不生, 孤y不长,这个道理非常难了解!
“一y初动,是为天根”,道书只讲一y,后面都没有 讲;所以一般人百~万小!说时只抓住一y初动,活子时,接下去子 丑寅卯一步一步要跟上来的啊。y有六个,y也有六个,y 极了y生,要第二节再上。拿地支来讲,子丑寅卯辰巳是六 节,到午时一y来了。午时以下六节是下半天,所以y有六 爻,y有六爻。身体也是这样。就拿背脊骨来说,由下面发 动,差不多到了胸这里,你们有些打坐做工夫,慢慢腰酸背 痛,那不过是第二y要动以前,因为你这一部分有病,还没 有冲过关,所以有腰酸背痛的现象,不是打坐出了毛病。要 到“直至六y纯乎乾”,y气充满到顶了,“动极而复静矣”, 动极就又静了,y是动是放s,y是吸收是归纳。
yy多变化
“午时从泥丸退火”,到了静态来又下降了,“应妮卦”, 妮卦有一y,天风娠(圍〉,外卦还是乾卦,乾为天;下卦 是巽卦,巽为风。上面五爻是y的,只有下面一爻y动,这 五y里头一y多可贵!等于复卦五y里头一y。我常常讲你 们不懂《易经》,什么叫yy?那个复卦是五女一男一起在 孤岛上,孤?
我说参同契 第 25 部分
螅〉扔诟簇晕逡趵锿芬谎簟n页3=材恪∶遣欢兑拙罚裁唇幸跹簦磕歉龈簇允俏迮荒幸黄鹪凇碌荷希铝懔愕模涝恫幌没夭换氐萌ィ庖桓瞿腥耍∥甯雠硕记溃幌枚啾螅鞘歉簇浴d葚郧n∠喾矗∥甯瞿腥嗽诠碌荷希挥幸桓雠耍馕迥卸荚谧罚镆韵 ∥蟆k匝А兑拙芬谩把糌远嘁酰踟远嘌簟保狻⌒┑览矶际钦苎В览砗苌睢4幽嗤韫窒陆怠坝δ葚浴保≌飧觥澳荨弊炙纬烁牡模淳褪墙绘诺摹版拧保信c拧l瞥郧肮婀婢鼐赜谩版拧弊郑纬庑├硌by芴帧⊙幔殴壹倜婢撸衔飧鲎植淮蠛每矗桶阉某伞 澳荨薄x恕?br /
“一y初静,是为月窟”,这个“月窟”实际上是倒转 来,上面空了,下面充实。天根是下面空了,y气向上走, 两个颠倒。宋朝有一个有名的邵康节,他讲修道的诗:“天 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到这个境界时,天根、 月窟就是这里所说的,讲天根正是月窟,讲月窟正是天根; 说y的正是y在里头,讲y的正是y的在里头。所以天根从 下到上,月窟反而从上到下。“天根月窟闲来往”,上下都打 通了,“三十六宫都是春”。
“直至六y纯乎坤,静极而复动矣”,所以,到了静极纯 y的境界时,静极又y生了。“故曰,周旋十二节”,“周旋” 就是转圆圈,轮回,旋转。“十二节”是十二个节,一年是 二十四节气,六y六y,一天十二个时辰。“节尽更须亲”, 他一节一节完了,一个阶段到一个阶段,修道由一个程序到 一个境界,每个境界都不同,所以我讲这是科学的,一步有 一步的工夫。“此乾坤大j的法象也”,这是讲乾坤大j的 境界。
顺其自然的锻炼 身歧彻底转变 道来时的现象 脱胎换骨之后
顺其自然的锻炼
我们今天继续讲还丹的法象,法象就是说那个情形,当 修持用功到达还丹的境界时,是一种什么现象。
“动静相生,循环不息,炼之又炼,r逐抽铅添汞。久 之铅尽汞g,y消y长,方得变种x为真x,化识神为元 神。”上次讲到这个乾坤大j,从顶上下来,并不是说到达 这一步是到家了。有些学佛学密宗的,感觉顶上放光,乃至 顶门开了,认为这样到家了,那还差得很远!那不过是乾坤 j感的开始,还要变化。这个变化用“动静相生,循环不 息”八个字形容。有时候身心乃至经脉骨节,每一个细胞都‘ 有震动;有时候静下来,感觉身心非常宁静,如此一往一来 的循环,并不是伍柳派所讲的从背脊到前面这样转来转去叫 循环,那是最粗浅的感受。到乾坤大j时感受到“动静相 生”,这个循环是一升一降,有时候是静态,有时候动态。 那要经过多少时间呢?不一定了。所以它的原文是“炼之又 炼”,是怎么锻炼呢?就是说这个现象要听其自然。
诸位假定将来到达这个境界,记住老子的一句话,“道 法自然”,不要做它的主,让它自然。拿佛家在《金刚经》 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不执著不要管它。可 是怎么样不管它呢?是要看住它不理它;等于皇帝坐在那里
不动,满朝的文武百官跪拜举动他都知道而不动。以禅宗讲 法,有时候要像主中之主,有些境象是宾中之宾,宾主是有i 分的。 ;
这些境象还算是外来,不要认为了不起,其中的变化还 很多,因此“炼之又炼,r逐抽铅添汞”。汞是水银,流动 不拘的,“抽铅”就是把实质的东西空掉。什么是实质?感 觉这里有一块,那里有个境界,这些身心上的,要尽量空 掉。“添汞”就是流动x,心灵的宁静增一些,这一念知觉 的作用,自己做主的,稍微加重些,但仍在静定中。到达这 个时候,不要睡眠了,那不是失眠,而是昼夜长明,白天夜 里都清醒的,可是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也不是完全没有睡 眠,而是不像普通人固定睡眠多少钟头。也许过了好几天又 想睡了,一睡也许睡很久也许睡很短;睡眠时一点梦境都没 有,非常宁静地就睡了。
到这个境界还是初步啊!等到“铅尽汞g”,身体内部 气机的变化,这些感受没有了,整个身体空灵。“汞g”,妄 念杂想也没有了,这个时候“y消y长”,身心的y境界没 有了。所谓y要参考佛学的五y,上次提到过,就是s受想 行识。“s”包括了身体四大,“受想行识”是感觉状态思想 等等。这时“y消y长”,完全达到禅宗的真正清净无念, 不是我们生理上偶然感受的清净无念,真正清净无念是没有 身体的感受,也没有心念的感受,整个身心是圆融一体。
身义彻底转变
“方得变种x为真x”,什么是“种x”呢?他引用了佛 学的名称,譬如烟灰缸是玻璃做的,有玻璃的x,毛巾是棉 纱做的,有棉纱的x。人也是各人个x不同,这个不同的个 x叫做种x,是前世带来的种x。明心见x是把种x完全净 化了,然后才到达真x的境界。真x就是本来的清净自x, 所以说“化识神为元神”。“识神”两个字从佛学变过来的, “元神”是道家名词。佛学的唯识学把心x分成八个识,所 谓思想是第六意识,所以你想把后天的思想空了完全清净, 做不到,必须要到达“铅尽汞g”这一步,“方得变种x为 真x”,经过变化才能把后天的“识神”变成先天的“元 神”。
“y滓尽除,则尸气灭而命根猝断。y神成象,则凡体 死而魂魄俱空。”到这个境界讲得很明白了,这五y境界 “y滓尽”,成为纯y的境界。“尸气灭”,r体上的尸气没有 了,我们出的汗和口腔一切的味道,都是尸体的气味。不过 现在我们没有死叫做活死人,我们活一百年就是一百年在等 死。尸体净化了,身上的所谓寄生的三尸虫也没有了。所以 到这个时候,身心的五y滓子就g净了。后天的命根“猝 断”,一下子断了,断了不是没有命了,是后天生死的这个 命根断了。
“y神成象”,成为纯y之体,这个“y神”不是道书上 画的,出来一个婴儿,那是想象的境界,实际上那还是独影 境界。你们看《楞严经》就知道,叫做“法尘分别影事”, 是一个意识投影,没有思想。因为人有我相我见,这个我相 我见在清净的时候的一种投影,叫做y神。
那么“y神”是什么东西呢?是不是身外有身呢?可以 有,但是真正的y神不一定有身。这一步工夫要到时候才知 道,现在只告诉大家一句,不一定有身,也可以有身。道家 一句话形容,“散而为炁,聚而成形”。一念要它有身就有 身,要它空就空,所以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到这个境界才 是“y神成象”。“则凡体死”,于是我们凡夫的这个身心x 命死了,“魂魄俱空”,凡夫生命的魂魄都空了,也就是心理 精神的灵魂,与r体四大的精力的魄空了。
“故曰,气索命将绝,体死亡魂魄”,修道到达这个境界 时,智慧不够、定力不够、魄力不够的人,就有“气索”之 象,好像自己断了气要死了,自己都吓住了。所以如果不是 真正有道之士,往往在这里失败了,这个是“气索命将绝”。 所以有时候觉得是入定,其实是昏沉;有时觉得空,有时觉 得像是死亡,其中的界限,yy之差别就在于智能的抉择。 “体死亡魂魄”,这个r体凡躯空掉了,魂魄在j换。
道来时的现象
朱云y祖师形容,“关尹子所谓一息不存,道将来契, 正此时也。”关尹子是老子的第一个徒弟,当时老子骑青牛 出函谷关到西域去,就是现在所讲的丝路。他要出关时是偷 跑的,也买不起马,骑了一条青牛。关尹子是函谷关的官 员,早晨起来向东方看见有紫气东来的瑞相,知道今天定有 圣人过关。结果看到一个老头子,眉毛胡子头发都白了,骑 的青牛也不肥,也没有出境证,他就把老子扣留了。老子为 他写了一部《道德经》。关尹子得了这一部书,也没有辞职 就走了,去修道了。在后来关尹子的道书中讲,“一息不存,
道将来契”,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一息不存,断了气一样! 11:他说这个时候道才来,契就是契合。到了真空的境界,杂念 ‘‘ 自然也空了,自己的呼吸停掉了,就像死掉一样,这时拿j 毛或很薄的纸,放在鼻孔下都不会动。朱云y批注“正此时 也”,他说关尹子讲的这两句话,就是描写“道将来契”时 候的境界。
这一段是乾坤大j,上面坎离相j讲过了,修道到这个 境界还早得很呢!现在的人有一点工夫就不得了啦,好像马 上变成圣人了,我讲那是“剩”人,多余的那个剩。我觉得 学佛修道先要学做人,以儒家的东西为基础。儒家注重敬, 而得少为足,一点工夫一点见解就自满了,这是不敬,对自 己不尊重。不敬的人就不会谦虚,敬谦是连着的。
“至于伏炼久久,绝后再苏,心死神活,而鼎中之丹圆 满,光明塞乎太虚矣。”这一段学佛的朋友要注意,好像道 家与佛家不同,其实是一样的。佛在《楞严经》上有几句 话,“脱黏内伏”,脱开了,解脱了,“伏归元真”,归到一切 都没有了,静下来了,“发本明耀”,才能够明心见x。有些 青年同学喜欢参禅,禅宗不是随便谈的,也是要真工夫的, 到达这个时候明心见x,自x的曙光才流露出来,也就是道 家这一段。这里所引用的,多半也掺杂了佛家的语句。“伏 炼久久”,伏归元真锻炼,所谓锻炼就是修持,再修下去, “绝后再苏”,大死一番,这个阶段人就像死了一样。所以这 个时候需要闭关,闭关就是任何外缘都断绝了。“心死神 活”,凡夫的妄想心死掉了,一切欲望求名求利的各种心思 都没有了,男女饮食这些凡夫俗念,也统统死光了。先天的
元神比后天的心神还要灵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就是 飞 “心死神活”的情形。 询
这个时候,我们这个父母所生的躯体当然没有死,但是 ;、、 每个细胞都变化了,整个脱胎换骨,这时的躯体就叫做鼎。 “而鼎中之丹圆满,光明塞乎太虚矣。”所谓精气神都改变 了,怎么讲法呢?大概就是这样吧!反正我不是神仙,也不 知道,只好根据字面来讲。这个所谓“丹”并不是有形的, 说它无形嘛,它有这个作用,硬是像有个东西,看不见摸不 着。你说它空啊,它是有!你说它有,它又是空的!这是真 实的“丹”的境界。完全圆满了,“光明塞乎太虚矣”,也不 是有相的光明,但是也不是无相的光明,所以一讲空啊有啊 都不对了,连老子也讲不清楚,佛也讲不清楚,只好说不可 说不可说,不可思议。最后也只好如此了。这个时候真空妙 有,妙有真空,落到一边都不对;只好说中道,可是你拿到 一个中道又错了。
所以他下面说,“岂非s转更为紫,赫然称还丹乎”,这 两句是《参同契》的原文,他说这个时候,颜s转变了,并 不是真的紫s。我们晓得颜s到了最高是变紫,紫过了就变 黑。红橙黄绿蓝錠紫到了最后,又变成黑,黑尽又变白了。 所以讲到奇门遁甲,讲到九宫的变化,有一派学yy看风水 的叫做看紫白,一白二黑三碧四绿等等,紫就是代表最高的 y九之数。“赫然称还丹乎”,“赫然”这两个字形容y气, 古人所谓“至y赫赫”,赫赫是光明,太强烈了,你看到都 要害怕的;“至y肃肃”是古文形容y境界,到了真正的y 境界也是非常庄严的气象。所以至y至y都是了不起,不过
两个感受的境界不同。这个形容词不能乱下的,所以这个时 候“赫然还丹”。
下面讲“金丹本乾家所出,还归于乾,故称还丹。s转 紫者,取水火二炁,煅炼而成也”。这两句话是解释魏伯y 的原文,道家为什么称为九转还丹?许多元明以后的道家, 把九转还丹只抓住一个“九”,打坐从背上通前面,转了九 圈了。学《易经》就晓得,“九”是y数之极,还丹并不一 定转九次,y极是转到了纯y的境界,回到本位叫还丹。现 在他解释什么叫还丹,“金丹本乾家所出,还归于乾,故称 还丹”,“乾”字代表宇宙代表x命本体,我们修道练出来的 自x光明,这个丹不是你修得来的,而是我们生命本来有 的,因为被后天的欲望、烦恼、妄想遮盖,所以要修道,把 这些后天污染清除,自x生命的本有就出来了,叫做还丹。
“s转紫者”,是颜s到了最高的变化,“取水火二炁”, 水火是代表乾坤,也可以代表有形或无形的,我们讲过很多 次了,“二炁”不是空气的气,也不是呼吸气,是生命上两 种互相对立的那个能,等于我们身体上有气有血,有红血球 也有白血球,一切都是对立的。这是把“水火二炁” “煅炼 而成也”。
他又解释“还丹有气无质”,他现在又用这个“气” 了。 这是后世印书的方便,应该还是用刚才那个“炁”字。这个 “气”是后来的人用的,容易看成有形象的气,而“炁”是 中国文化原始的火谓之炁,那是一种生命的能,不是这个呼 吸的空气的气。所谓还丹这个作用有气而无质,并不是有个 东西。“不啻如一丸之粉,一匕之刀圭,而其变化若神”,一 匕就是中药店里竹片削成的小片,挑眼药用的。刀圭就是药 店里用的刀,把药挑在上面。还丹就像一颗药一样吃下去, 整个身心内外变了。“而其变化若神”,这个变化神妙不可 测,是不能想象的,必须要修持到了才知道。
脱胎换骨之后
“已如此,从此脱胎换鼎,再造乾坤,子又生孙,神化 不测”,他说修道到了这一步境界乾坤大j的时候,整个身 心都变化了,不是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了,外表还是一样, 内部整个都变了。所以“从此脱胎换鼎,再造乾坤”,这个 生命巳经在自己的手里有把握了,不需要经过死后再投胎 了。但是还要练,一次一次还要练,还多呢!到了这一步, 我们这个r体生命可以说升华到了神仙境界了。虽是神仙境 界还要锻炼,“子又生孙”,就是一个生一个重重不尽。这不 是说神仙又可以结婚生子又生孙,而是自己的生命不要经过 两x关系,就可以不断地源源而来生生不已了。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矣”,所谓神仙修到这里,他告诉 我们过了这个境界,下面还有工夫他都不知道了。这是他不 愿意说,下面还有事,不是没有事,不过道书最高明的只说 到这里。文字的原文意你要弄清楚,不要认为看懂了,他说 “过此以往”,是过了境界后面还有;要再向前走,“未之” 是还没有到,“或知矣”,不可以推测或者说知道了。说知道 那你是假想,不要去假想。“未之”的“之”字就是“到”, 古文这个“之”同“到”是通用的,学过《易经》就晓得。 《易经》有个名称叫“卦之”,这个卦变成那个卦叫做“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