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李相国
龙且闻言,甚是敬佩道:“将军英明!只是末将当若何?”
“随本王擒英布,所料不错的话,英布李迈定会兵分两路,待时你我各追一处,定然不会有失!”项羽胸有成竹地说道。
楚营事定,待到丑时左右,所有将士已经围住定陶,而英布等人却浑然不知,西门乃是司马寅和项羽进攻,最为迅猛。
定陶宫殿内,英布刚收拾好所有事宜,还未入睡,便听到外面嘈杂的声音,甚是烦闷,恰在此时,李迈突然闯了进来。
不待英布开口,李迈当即高声道:“启禀将军,楚贼快要破城了,吾等为之奈何?”
英布慌忙穿上战服,神情颇为镇定道:“南门被攻,那就从西门逃走,此城难守,出城迎战,方可四散而逃,最后大梁回合即可。”
听到英布这般说,李迈脸色却没有半点改变,“将军有所不知,那东西南北各有楚贼进攻,定是项羽见我军士卒不足,故而派人围城,今西门最甚,倒是东门,将士还能勉强守住。”
原来那东门乃是吴苪的士卒,当初会稽楚帝虽然召来了一万士卒,皆是老弱病残,而今又长途跋涉赶到定陶,走的走逃的逃,剩下的不过七八千,而且士气最差。
英布闻言,心中暗喜,“我军还有多少人马?”
“至今尚有两千骑兵,三千刑徒士卒,若是强冲出去或有一线生机,今深夜,出城灭火,楚贼亦无法!不知将军愿行否?”李迈考量道。
然而除了这种办法也没有其他选择了,“且随汝言,召集士卒,从东门逃走,然后绕道大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只要到了大梁,一切皆好办,彭越尚在,决不容有失。”
两人商议完毕,片刻便召集五千士卒,英布率先上马,部队转向东门,而这时的吴苪似乎也没有攻城的意思,在他看来,西门和南门才是重点,故而只是一些士卒在下面扔石头放弓箭,虚张声势罢了。
然而不到片刻,东门兵力大涨,随即城门打开,霎时间数千兵马一冲而出,消失在黑暗之中,丝毫没有恋战的迹象。
吴苪在城侧,见状心中大惊,立即喊道:“汝等且去追,快去通禀霸王,贼人遁去,莫要攻城了!”
诸将四散,前往另外三门,而这时西门的司马寅和项羽正在强攻,只是城楼上的士卒陡然少了许多,不过城门却有攻破之势,剩下的秦军都是一些自愿留守以及本地城中百姓。
项羽本是义军,肯定不会杀害这些人,就在项羽欲要策马进城的时候,东门士卒急忙赶来。
项羽认得东门江东士卒,见状有些惊讶,随即开口问道:“汝不认真守城,何故来此?难不成东门破了?”
那士卒有些颤颤巍巍地说道:“启禀大王,英布率军冲破东门遁去,还望大王早些追去!”
众人随之茫然,龙且回身策马,“大王速追,陈余在道,或许可擒住英布,稍等片刻,悔之莫及!”
项羽茫然惊醒,“汝所言是也!司马寅先去安顿定陶,本王去追贼人,大批士卒难以遁走,况大梁定陶几十里的路程,皆是平原,须急追之!”
言罢,率领本部兵马一万,与龙且沿途追击,出城十里,项羽见不到火光,不知所往,只得与龙且兵分两路,分别从正道和小道拦截。
而此刻陈余正在黑暗之中埋伏,忽听到马蹄奔走之声,亦无明火,便知识定陶秦军,当即命人列好阵仗,成鱼鳞状,乃平原鱼鳞阵也,十人一组,以绳为障。
来者的确是秦军,然英布断后,率先绊倒的乃是秦军精兵,李迈在其中发现异样,立即勒马而停。
奈何速度太快,竟被绳索绊倒,当即持戟与楚贼搏动起来,“诸位勿慌,乃楚贼埋伏,可与之战!”
后方秦军得知消息,立即明火,果有楚贼埋伏,李迈嘴上喊着与之战,哪知道转身又上了战马,向着前方冲去。
陈余在后方,知其是副将,哪里愿意放跑他们,率军径直追了上去,英布见李迈引走陈余,慌忙率领士卒从一旁逃走。
恰在这时,项羽与龙且也追了上来,见到前面的火光,便知道此处发生了战事,两人不到片刻,便追上英布等人,毕竟这些士卒都是步行。
“黥面贼,休走!”
项羽喊吧,扬起马鞭,径直追了上去,英布见其追来,反而放慢了速度,似乎欲要与之一战,以报辰时之辱。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17章 彻夜终归大梁城
周围火光通明,英布缓下身行,取出自己的长枪,当即向着身后的项羽甩去,项羽猛然勒马,右手持枪挥开挡下。
陈余去追赶李迈众多的骑兵,英布所率领的士卒也与楚军相战于大梁二十里外,由于数木遮挡,大梁守军根本看不到此处的情景。
项羽见英布回头,不免有些惊讶,转而嗤笑道:“辰时不敌于我,弃断戟而逃,今日战于我,欲嬴乎,本王直言,汝不敌也!”
听闻此言,英布怒甚,不再与之答话,上前就是重击,项羽素有膂力,自然不惧,两人趁着火光你来我往几十回合,不分胜负。
但是秦军与楚军力战不敌,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英布似乎也是发现有些不对劲,只得回身策马,示意士卒撤退。
英布边退边打,项羽紧追不舍,而人缠斗到阴暗之处,英布再也不管后方的项羽,径直向着前方跑去。
项羽脸色谨慎,以为有诈,只得止住战马,恰在此时龙且也从后方赶了回来,面色谨慎,“启禀大王,所有秦贼四散逃去,陈余等人已经去追李迈,不知英布?”
“追,若不擒住英布,如何服众!藏荼竖子三番四次嘲讽与某,皆因英布,定陶虽得,本非吾意!英布悍勇,得之损秦兵力!”
龙且在旁自是不敢反驳,随即率领诸将追了上去,英布单枪匹马,身后并无士卒,因此心中也无所顾忌,趁黑而行。
反观李迈骑兵甚快,不过一时便赶到了大梁城外,此刻大梁城门紧闭,仅有数名士卒把守,毕竟在定陶之后,把守略显松懈。
城门楼上的士卒见有人赶来,不免有些疑惑,当即喊道:“汝乃何人,卯时将近,待时城门自开,稍等片刻。”
李迈闻言,颇为皱眉道:“吾乃定陶副将李迈,如今定陶失守,速速打开城门,稍有差池,你可担待的起?”
守将在上方,见李迈衣衫褴褛,心中有些恍惚,随即摆手道:“打开城门便是,汝等好生把守,小心惊动陛下!”
旁边的士卒这才小心打开城门,放入这些秦国残兵,本来胡亥想在荥阳休息一番,由于知道事情紧急,便与冯正,蒙文带领一万铁骑前来。
李迈进的城中,便有士卒认出其乃副将,故而不敢耽搁,带其径直向着大梁王宫走去,“彭越现在何处?”
前面带路的士卒缓步而行,闻言有些认真地说道:“昨日晚间陛下前来,魏侯已经住在偏殿了,不知您找魏侯何事?”
“什么?陛下来了你的意思是援兵到了?”李迈欣喜若狂地说道。
“带领一万铁骑,剩下的今日午时方能赶到。”侍从满脸茫然地说道。
两人说话间,不觉来到了大梁正殿,而此刻的胡亥正在睡觉,前殿的冯正见李迈衣衫褴褛,直接将其挡下。
“这位将军,还请稍等,陛下尚在休息?”冯正面色陈沉稳地说道。
李迈上下打量着冯正,当即正色道:“冯家小子,安知国事!英布将军尚在城外与楚贼缠斗,若是误了时辰,敢问你作何交代,陛下向来为国为民,岂会因为此等事情治罪于你,还是快快让开才是。”
“敢问您是”冯正被李迈震慑住,有些不解地问道。
“某乃李迈,隶属于前任王贲将军部下。”李迈故意大声道,果然后面的胡亥听到前方语音嘈杂,有些睡眼朦胧地走了出来。
打着哈欠向冯正问道:“何事如此喧哗?不过卯时而已?”
冯正与李迈见胡亥出来,当即上前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既寿永昌!”
胡亥眯着眼摆手道:“都起来吧。”说着揉了揉双眼,这才看清眼前的竟是李迈将军,瞬间来了精神。
“李迈?你怎么会在这里?那英布将军何在?”言语间尽是担忧。
“启禀陛下,英布将军尚在城外,且不知情况,乃微臣之过,望陛下发兵救急,而后治臣玩忽职守,率军先逃之罪!”李迈甚是沮丧道。
胡亥在旁,心中大惊,沉吟片刻,方才对着冯正说道:“你速去通知彭越,带兵五千,前往救援,务必将英布带回来,李迈,汝且下去休息,之后再做定夺,贼人无常,汝无碍即可,国之如此,不可治罪。”
“臣多谢陛下!”李迈颇为感激道,说实话,他确实是自作主张逃回来的,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冯正领命而下,李迈也是被侍从搀扶着走了下去,胡亥稍微伸了一个懒腰,“这个时候,也该起床了。”
“蒙文何在?”胡亥这才反应过来,跟着过来的还有武侯之子,这会儿竟然没了人影,只见案牍前露出衣角,正是蒙文在酣睡。
胡亥有些不情愿地走到案牍前,“咳咳咳!”
蒙文被惊醒,见胡亥站在身前,慌忙起身行礼,“拜见陛下,臣失礼了,本欲让冯正叫醒,所以贪睡了会儿。”
“无碍,明天尚有重要事情,不可累坏了身子,日后你与冯正轮流值守即可,朕要去城门楼,汝随之?亦或休之?”胡亥抱着袖子问道。
“微臣愿往。”蒙文颔首道。
彭越接到命令之后,随即与冯正带兵出城,这会儿英布策马逃了一夜,为了甩开楚贼,在定陶与大梁之间饶了许多圈。
而后面的项羽犹如豺狼一般,紧随不舍,跟在英布身后的将士不足百人,看着前方的大梁不过十余里,然战马奔跑了一夜,哪里还有力气。
“将军且去,吾等与之战!”这时后面与英布会和的秦军苍然道。
英布虽鲁莽,依旧是忠义之人,见状当即喊道:“且逃,勿与之战!若不行,某与之战!汝等回大梁搬救兵!”
项羽在后方,手持长枪,心中甚喜,“英布莽夫,速速下马受降,城池尚远,左右无援,何必这般!”
“哼,忠臣不侍二主,义将不言投降,吾受恩于秦,岂可入贼窝,仁义何言!”英布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
恰在这时,一名小将突然从两边的树林中窜出,随即千军杀出,项羽脸色惊讶,立即策马与之战。
来者正是冯正,接到命令之后,便马不停蹄前来支援,彭越尚在其后,没能立即赶来,英布见人支援,脸色舒缓了许多,策马向着城中奔去,正好与彭越打个照面。
“前面小将何人?”英布依旧好奇地问道。
“乃冯劫之孙冯正,汝且回城面见陛下,后事交于吾等!”彭越言罢,随即带兵上前。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18章 稍论秦楚兵之势
龙且见有秦军突然从林中杀出,倒没有太大的惊慌,随即对着霸王喊道:“启禀大王,今靠近大梁,恐秦军绕道埋伏,此军或为牵制,望大王定夺!”
“此言有理,本王断后,汝与陈余回合,不容有失,今未擒英布,真乃憾事也!”项羽却这番感叹道。
冯正在前方与项羽相遇,冯正身长八尺有余,气势丝毫不亚于项羽,这倒使得项羽有几分重视。
“汝与冯劫有几分相似,莫不是其族下子弟,既然这般速速退走,免得伤你,留下污名。”项羽到很镇定地说道。
冯劫王绾虽然是秦官,但是在四海之内素有威望,按照几位反贼的意思就是,以后攻进咸阳,还要他们几个老东西安抚百姓呢,所以这也是项羽给他面子的原因,也防止以后生出祸端。
冯正闻言,似笑非笑道:“汝乃楚贼,秦之寇将,安敢如此,今日伤我乃是汝之本领,若是被吾伤,休要怪我无情!”
项羽在旁脸色阴沉,当即举枪上前,“后生无礼,当斩之!”冯正用铁枪,身体甚是灵活,见项羽上前,随即侧身躲开。
转而反手向着项羽背后袭击过去,项羽只觉耳边生风,当即右手横档,硬生生接下冯正这一棍,紧接着抓住铁枪,欲要将冯正拽下马。
冯正眉头紧锁,与项羽形成水火不容之势,项羽左手还有一枪,见到冯正这般模样,嘴角微笑,随即猛然向前打去!
冯正哪里跟得上这等迅捷之势,只得低首拍马,借助马力将铁枪拖回,项羽快速松手,险些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恰在此时,彭越等人赶来,项羽知道此地离大梁距离太近,若是逗留必会有危险,只是不知陈余和龙且汇合没有。
彭越等人还未来跟前,项羽便将心中的顾虑便烟消云散,虽然陈余没有抓到李迈,但是已经和龙且回合,向着这边赶来。
彭越就在大梁这边,见到楚军回合,嘴角冷笑,随即上前,数万兵马没有丝毫逗留,项羽见状,立即命人向龙且挥旗。
陈余等人立即会意,丝毫不愿与彭越有交集,便向着定陶赶去,项羽则是带领几千人马断后。
项羽人高马大,容貌伟岸,乌骓在前,昂首而立,丝毫不惧怕前方的秦军,彭越心中颇显无奈,只得亲自冲锋。
冯正则是紧跟在彭越的身后,两人一齐向着楚霸王刺去,“纵使雄兵百万,有何何惧,诸将且战!务必拿下此将人头!”
本来楚军就是劣势,秦军几乎是楚军的两倍,经过楚霸王这么一喊,气势顿时高涨许多,每个出兵犹如虎狼一般冲了过去。
胡亥站在城门楼上,见到楚军气势如虹,心中大惊,有些皱眉地问向蒙文,“爱卿且看,那楚军竟比秦军勇武,乃是为何?”
蒙文虽是武侯之子,却颇有几分儒将风范,见到胡亥发问,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陛下,所谓士卒,皆为军之羽翼,所谓将军,皆为军之首位,羽翼躯体不过首之所驱,故而士卒勇武不在士卒而在将军。”
“项羽乃楚国无二之将士,虽战日夜,仍无疲劳之状,士卒见此,心中钦佩,三言两语说服士卒拼死而战,自然不是难事。”
“反观秦军,一夜休息,自恃无敌,恕微臣之言,骄兵虽多,其难取胜,今项羽若退走,不宜深追,当回城再做筹划。”
胡亥在旁,略微颔首,“爱卿之言甚为有理,武侯之子并非庸才,虽不及武侯之勇,着实有武侯之智啊。”
蒙文被胡亥夸奖,脸色平静,颇为谦虚道:“吾等臣子,拥兵谋划略微明白,不及陛下忧虑四海,况各地皆是贼寇,天下纷乱才开始,有识之士还未出现,故而父子有名,实为虚名也。”
不知道怎么回事,胡亥听罢蒙文的话语后,心中颇为沉重,看了一会儿前方的战事,才缓缓开口道:“有识之士?有识之士!”
“吾所惧者,三杰也!”
“陛下所言三杰所谓何意也?”蒙文有些疑惑地说道。
胡亥没想到这话被蒙文听到,不觉有些慌张,“爱卿所谓三杰,正是天时地利人和,楚战地利人和,刘邦占据天时地利,至于人和,不久将有之,他国不足虑也。”
蒙文略微明白,“陛下所忧却为实言,不过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先将楚军退去,再行大事。”
胡亥也正想扯开话题,见到蒙文这般,胡亥便顺坡下驴,随即看向远方道:“爱卿过会儿见机行事,不行就摇旗撤军。”
“诚如陛下所言。”蒙文亦是面色认真道。
大梁城下,彭越冲在最前面,冯正紧随其后,与项羽三人片刻便缠斗在一起,刚才冯正虽然与项羽平分秋色,这会儿彭越和冯正两人还略占下风。
两军缠斗半个时辰,不分胜负,这时龙且与陈余也已经离开大梁十几里,项羽也不再恋战,随即挥旗撤退。
彭越战意正浓,见项羽离开,哪里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当即策马追了上去,蒙文在城楼上早就看出事情不对劲,立即撑旗摆动。
冯正在彭越身后,听得小兵汇报,转而看向城门口,果然是撤退的信息,只是这会儿彭越已经追出去百十米。
“汝等速回,我去追彭将军!”冯正说罢,亦是策马上前。
项羽的乌骓马日行千里,又有楚军断后,彭越根本追不上,好在后面的冯正不消片刻便赶到了彭越面前。
“冯后生,快快追去,此乃项羽葬身之地也!”彭越着急道。
冯正心中无奈,当即扯住彭越的马鞍,“陛下有令,速速撤军!”
“贼人就在眼前,撤军有何用!不如一鼓作气,将其拿下。”彭越快速道。
“将军!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现如今陛下就在眼前,若是违抗,必有所失,万望将军三思!项羽不除,陛下心忧!难道不甚与将军啊!”冯正喊道。
彭越默默颔首,随即撤军归队,前往城中与胡亥等人汇合,但是胡亥已经看到彭越如此,心中颇为不悦。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19章 祭陵墓心生妙计
城门楼上的胡亥随即示意蒙文将旗帜放下,语气阴沉道:“日后行军打仗,摇旗三下,若不撤军,皆按照军法处置!不得有误!”
蒙文有些茫然,“陛下,彭越本来就是武夫,这等事情应当原谅才是,况今已撤军,不必追究才是。”
“朕是怕一而再,再而三呐。”胡亥认真道。
就在这时,彭越等人也是回到了城内,胡亥瞬间变脸,笑嘻嘻地迎去,蒙文则是大为惊讶,这脸变得真是比大臣还要快啊。
“蒙文,你刚才看见什么了吗?我觉得你父亲的官职还行吧。”胡亥转身对着蒙文说道,眼神颇为犀利。
“启禀陛下,微臣什么都不知道!还请恕罪!刚才一直在命令秦军撤退,无暇顾及其他而已。”蒙文脸色惶恐地说道。
胡亥这才颔首,“汝比武侯多了一丝圆滑,不过既然是为国,自就不必多说。”说话间彭越与冯正早已下马来到跟前。
“启禀陛下,未能擒住楚贼,是吾等失职,还请陛下恕罪,臣日后定会竭尽全力,将那叛贼剿灭。”彭越很是认真地说道。
胡亥站在一旁,脸色微笑,他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这,而是他已经命人撤退,而彭越还在前方追敌,虽勇却不忠,若非真有能力,胡亥或许当场就命人按照军法处置了。
不过非常时期自然是非常对待,听到彭越说完,胡亥缓缓上前,将彭越扶起,“将军为国杀敌,甚是辛苦,朕岂会因一贼未擒而责一将。”
“楚贼虽退并未走,现如今英布、李迈等人皆已回城,诸事还需从长计议,暂且回去休息,明日再战未尝不可。”
言语甚是宽慰,彭越颔首退下,片刻间城门楼下仅剩下冯正、蒙文几名小将,胡亥望着前方的彭越。
脸色阴沉道:“此将乃臣服,易生变,汝等须防之。”
“臣等遵命!”冯正与蒙文异口同声道。
大梁城诸事不提,且说项羽率领龙且进城的时候,城内诸事已经让钟离昧安排妥当,项羽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祭拜相国。
项梁的陵墓安置在西门,而且还有几名楚将把守,不是项羽派来的,而是英布将擒来的楚军安排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守灵。
龙且等人紧跟在项羽身后,不敢打破沉寂,项羽手持酒杯,颇为恭敬地放在了项梁墓碑前。
“叔父,侄儿来拜您了,这些天埋在秦人之地,让你受苦了,孩儿发誓定陶从此之后,便是楚地,不会再有人打扰您休息了。”
身为楚霸王,竟有这般柔弱脸色,着实难以罕见,项梁从小抚育项羽,犹如亲生子女,如此思念自是人之常情。
项羽在项梁墓前低头思考良久,方才摆手道:“今日定陶拿下,稍作筹划,攻打曲遇!”
龙且和钟离昧在其身后都是大惊,其他人皆是面面相觑,“诸事回到营内再叙,只是不知藏荼这匹夫是何意!”
计划再好,也得有人手在旁边帮忙不是,项羽现在担忧的就是这些将军心高气傲,不配合自己攻打秦地。
钟离昧上前有些无力地说道:“若是攻打大梁,这些人或许会同意,但是攻打曲遇的话,会不会有些冒险,且三面秦地,拿下也无益啊。”
“哼,汝不知,曲遇可攻荥阳,这一样就够了,我倒要看看二世如何守荥阳,如何守大梁,两地之兵如何调度,另外陈留无主,看似我军劣势,实则占尽先机。”项羽很是自豪地说道。
钟离昧还要说什么,却被一旁的龙且拉住,转而抢先道:“还请大王回营商议,诸将已经全部回来。”
“走,去看看。”项羽脸色高兴地说道。
他在项梁墓前站了许久,一方面是为了多陪会项梁,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对付胡亥,没想到还真想到了办法,而且还是险计,颇像釜底抽薪之计。
定陶大殿内,各路大将分别坐在左右,唯独主座空下来,可想而知,此乃霸王之位,纵使长沙王吴苪也要向后站。
藏荼在殿中央,有些不悦地说道:“今定陶城乃是必得之物,英布未擒到,还恬不知耻地召集诸将,当真可笑。”
田横在旁,听到此言,脸色大惊,当即拍着藏荼肩膀道:“此非燕地,又非齐国,诸事当谨慎,免得惹祸上身。”
“就算有兵权,被霸王摆布,不过是小事而已。”
田横的声音很小,但句句在理,藏荼只得放下心中的抱怨,努力恢复平静,稍微抿了一口温茶。
这会儿项羽刚好从外面进来,龙且钟离昧跟在左右,项羽故意多看了一眼藏荼,有些可惜地说道:“没有擒住黥面贼,让诸位见笑了。”
1...3233343536...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