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李相国
“还请将军听我一言,陛下向来谨慎,项羽亦是不知陛下所踪,不如小子亲自去寻,然后散步士卒去寻,不可大张旗鼓,被楚军发觉!”蒙文哀声道。
英布缓缓颔首,“也只有如此了,定要找到陛下,否则吾等罪不容诛啊!”
:。: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27章 咸阳城缄口不言
蒙文悄然离开大梁,便踏上了寻找胡亥的路程,而冯正就不一样了,他回到荥阳的时候,着实把李由吓了一跳,身形狼狈,士卒无几。
都是三公之子,李由和冯正从小便相识,冯正平常称李由为兄长而已,当日李由见冯正来荥阳郡守府,命人换上干净衣衫,方才在客厅内搭话。
冯正的面色一直阴沉,李由见状,只得首先开口问道:“贤弟,多日不见,听说你身为陛下侍卫,为何成为这等面目前来?莫不是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安好否?”
“如今士卒已经妥善,兄长莫要多心,剩下的事情我会咸阳禀告,烦请兄长送我一程,不知兄长意下如何?”冯正缓缓地说道。
李由心神不宁,眉头微皱,“贤弟,是不是前方战事出了问题,我听说最近曲遇被攻打,终究是小城,大梁应该会派去兵马,故而并未前往,如此说来,陛下在大梁才是,难道你将曲遇城丢了?”
旁边的冯正也不反驳,颇为沉声道:“着实如此,事不宜迟,如今食毕,还请兄长背马,时不我待!”
“也好,军营马厩内有千里马,你可前去。”不待李由将话说完,冯正便匆匆走了出去,使得李由有些无奈地叹息一声,真的是越大越毛躁啊。
冯正并未将陛下失踪的消息告诉李由,便径直向着咸阳赶去,如今扶苏为相国,李斯虽然不身居高位,有些事情扶苏还是会去请教的。
整个咸阳城中,叔孙通治礼仪,陈平、王陵、栾步辅佐政事,平常也会去前线,不过蒙毅倒是可蒯彻来往颇密切,蒯彻为人爱占小便宜,故而不讨好,但蒙毅知晓他有才华,便不忍心将其冷落,免得离开咸阳,被他国利用。
相国府中,扶苏正在批阅政事,忽听到士卒前来,扶苏闻声当即起身,正好看到士卒身后的冯正,本就是有要事之人,两日不到,便从荥阳来到咸阳。
扶苏看着冯正,眼神疑惑,有些茫然地屏退左右士卒,“冯正,汝不在大梁照顾陛下,为何匆匆赶来,莫非陛下不久便要回宫?”
冯正这会儿迟迟不语,眼神颇为恍惚,扶苏也是察觉不妙,有些皱眉地问道:“到底何事!你倒是说啊!”
只听扑通一声,冯正直接跪在了扶苏面前,“启禀相国,是微臣不对!还请治罪!臣甘愿受罚!”
“赏罚后说,且言陛下情况!”扶苏颇为着急地说道。
冯正根本不敢抬头,颇为低声地说道:“启禀相国,当日我与陛下前往曲遇救援,谁知项羽竟率领六万大军包围曲遇,某与蒙文陛下三人各带两千人从城中逃出,陛下至今下落不明,还望相国决断。”
听闻此言,扶苏有些麻木的愣在原地,许久方才说道:“这个事情其他人知道吗?”
“除臣一人,未曾被他人得知。”冯正丝毫不敢高声。
“如此也好,你从蓝田大营挑选一千士卒,从咸阳分散,速去寻找陛下消息,不可有半点懈怠,咸阳诸事尚且稳定,汝不必多虑,待到陛下回来,一并治罪!”扶苏断断续续地说道。
冯正这才缓缓起身,有些不情愿地补充道:“启禀相国,陛下还有一事安排。”
“还有一事?”
“若是陛下有闪失,相国可称帝,不可因此耽误大秦再一统之愿望。”冯正颇为认真地说道。
话音刚落,扶苏当即摆手道:“绝对不可能的,汝速去办事,本相绝对不会称帝,十八向来吉人自有天相,不可乱说,速去办事,速去办事!本相想静一静。”
冯正见状也不再多言,毕竟胡亥还不知道他的情况如何,故而还不能这么早下决断,赶紧保密去将陛下找回来才是。
相国府中,扶苏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岁,踉踉跄跄地走回客厅之中,“父亲,你嘱托十八为帝,诸事顺利,奈何孩儿不能保全啊!”
“十八向来足智多谋,还望父亲在天之灵保佑十八平安,作为兄长就算死也能瞑目了。”此刻除了大梁诸将与扶苏知道此事,咸阳现在也看似一片太平。
扶苏闻言,只是强忍着不被别人知道,每日依旧照常办公,冯正回来分散一千士卒的事情,仅有章平、扶苏两人得知。
秦诸事不提,且说当日胡亥被夏侯婴追杀,也算是躲过一劫,夏侯婴追了二十里不见踪影,便命人撤军,回去复命。
胡亥则是连着诸多个日夜,来到了阳夏,自从做了皇帝之后,胡亥根本就没有受过这种罪。
身上的服饰早就脱掉换成了布衣,还都是从路人手里乞求的,毕竟是夏初,天气不算寒冷,不过多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使得胡亥的胃很不舒服。
走一步停一步,胡亥总算是来到了阳夏郊外,确实有几户人家,被树林遮住,看样子是为了避免战争,才在此处避灾祸的。
“总算可以活下来了。”胡亥嘴里念叨着。
见到人家,胡亥也是瞬间来了精神,大步上前去,那户人家正门一间客厅,两旁各有三间草屋,门口一条小窄路,路边便是五六亩良田。
胡亥一时没有注意,竟从田里走了过去,眼看就要走到门口时,却被一名二十五左右的年轻人拦下,面色颇为不善。
不待胡亥搭话,那人直接开口道:“小兄弟,这麦田将收,汝何故踏来?”
胡亥长舒一口气,“待朕、、某以后还你便是,整日劳累,还望好人,先给口水喝,有话屋里再说。”
那人见胡亥说话丝毫不见外,到觉得有些意思,当即笑道:“看汝穿着滥衫,然相貌温和,不似平常人家,不知是哪位人家的少爷啊?”
“你先通报姓名,某便通报。”胡亥着急喝水,随便说道。
谁知那人直接开口道:“某姓韩名信,暂无字,寄居朋友屋下而已。”
话音落吧,惹得胡亥有些发愣,心里想道“这绝对不可能是韩信,这会儿应该在彭城抄书才是,怎么会跑到这里,不过看这年龄相貌,倒也有几分相似。”
“小兄弟,怎么称呼?”韩信整日在麦田内,见有个小兄弟前来,自然想要戏耍一番。
:。: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28章 路遇韩信张子房
胡亥正在发愣,被韩信这么一问有些茫然,有些不知所措地答道:“某曲遇逃来,乃是冯家子辈冯正是也,还请担待。”
“莫非朝中冯劫孙儿?”韩信自己琢磨着说道,同时上下打量着胡亥。
胡亥颔首,“实话讲,某就是咸阳过来的,路遇楚贼,逃难至此,汝莫非是淮阴韩信?看你这等样貌,倒也有几分相似。”
韩信倒也爽快,直接称是,胡亥无语,这怎么说也是黑历史,他竟然还这么爽快地应承了下来,“韩兄,某渴至极,不如先赏口水喝如何?”
“且随我来,这房子不是某的,其中有兄妹张良张子房、张芸儿两人,那子房是个文雅人,进去可别乱说话。”韩信有些皱眉地说道,随即将其拉进了院内。
那院内正有两人和一名老仆,一人品茶,一人赏花,男儿二十四五,姑娘十五六岁,面色皆是温瑞如玉,见韩信带人进来,那姑娘有些羞涩,缓步进入闺房,倒是那男子神情疑惑,“韩信,汝住在此处便是了,为何还带人进来?”
韩信还没有答话,胡亥便恭敬地走上前去,“阁下张子房,鄙人冯正仰慕已久,是时,天下纷乱,六国心有恨而不敢发,子房兄以一人之力而逆暴秦,勇气可嘉,某实在佩服,今日路过贵地,子房兄看我衣衫褴褛,难道无恻隐之心乎?”
张良见其油嘴滑舌,倒也来了几分闲心雅致,随口问道:“韩信,何不带其打扮几分,换身衣服,再来与我说话。”
两人闻言都是一愣,不待胡亥多言,韩信便将其扯走,“子房说的是,且进去洗漱打理一番,身为君子不可衣衫不整。”
胡亥颔首,只得随着韩信过去,半个时辰胡亥方才将发饰衣衫整理完毕,皆是韩信的东西,当初韩信从楚国逃走,还是有些家当的。
这边胡亥刚将衣服穿好,便看到韩信拿着自己的外衫看个不停,“冯正,汝为冯劫孙儿,依照礼仪该穿这种衣衫吗?”
听到韩信的话,胡亥这才反应过来,虽然身上的衣服都是从农人家捡来的,但是还有几件衣服是自己的,而韩信手中拿的正是自己在朝所穿服饰。
胡亥顺着韩信的手指处看去,上面正是秦瑞兽麒麟服浅印,“那个什么不是你想的那样,今天下纷乱,我冯家誓死效忠大秦,此乃秦皇所赠服饰,自然每日都要穿戴身上,还请兄长不要见谅。”
“原来如此,日后称呼我为兄长也好,然见子房定要称之为先生,个人性格,某只是提醒你一下而已。”韩信放下衣衫认真地说道。
胡亥稍微颔首,他没想到张良竟然还有这种爱好,不过细细想来,先生听着确实比较文雅。
“我说兄长,你有时候能送我回大秦吗?楚国不行,某觉得秦二世倒还不错,为人温良谦恭,继位不久便免除诸多苛捐杂税,开荒巴蜀,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救下大秦而已,兄长这般年纪总不至于留在此处终老?亦或是著书立说吧?”胡亥颇为认真地说道。
韩信面色微变,许久方才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天下有变,确实需要另择贤主,某倒是听说九江刘邦为人和善,想去拜访,只是战争不断,便将此事搁下了。”
“我说兄长,你去了九江又能怎么样,没人知你才华,去了也未必重用,倒不如随我前往咸阳,我爹定会举荐你到二世身边。”胡亥循循善诱道。
“难道去了咸阳就有人知我才华耶?”韩信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知兄长有大才,否则的话那张良也不会让你居住在此处这么久,他家小妹倒是不错,配兄长有些小,但是与我正合适呢。”胡亥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韩信当即上前拍了一下胡亥的脑袋。
“汝言轻浮,真不知三公之子为何会如此!”韩信有些嘲讽地说道,或许两人都是寄人篱下吧,倒是愈发的熟悉起来。
正在这时,那老仆在外面轻声扣门道:“两位公子,我家先生有请,不知诸事是否完毕?”
胡亥听到张良有请,脸色显得有些不自然,韩信率先喊道:“知道了,告诉先生,我们马上到,望先生见谅。”
随即又对着胡亥低声道:“怎么,你害怕?”
胡亥连忙摆手,“汝难道不知先生曾经谋划刺杀始皇帝,虽以失败告终,难道其心不仇秦人,故而心中恐惧。”
“无妨,当初先生亦是年幼,做事莽撞,现如今在下邳学习兵法多日,倒是比以前稳重多了,你有何担忧,难道杀了你不成?”韩信打趣道,先出房去,胡亥颇为忧心地跟在其身后。
而此刻的客厅中已经摆上三杯清茶,张良很是端庄地坐在中间,眼神凌厉,韩信先进客厅,见到张良这种表情不免有些惊讶。
“先生,你这是?”韩信有些惊讶地问道。
只见张良稍微摆手,示意其坐下,胡亥紧随其后,亦是恭敬地坐在韩信对面,张良见人来齐,便支开老仆人。
胡亥只觉得客厅内的气氛异常尴尬,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喝茶也不是,说话也不是,就在胡亥进退两难之际,张良终于开口了。
“你真的是冯正?”
这句话说得韩信和胡亥都是一愣,韩信先反驳道:“先生,他都自保家门了,这般苦苦相逼,恐怕有些不妥吧?”
哪知道张良面色严肃,丝毫不去看韩信,依旧沉声问道:“汝为何人,休要隐瞒,虽你来时衣衫褴褛,但其上瑞兽,纵使三公未必能随时穿在身上,如今兵荒马乱,汝却有此服饰,况且这些天,某也听闻冯正蒙文已经不在咸阳,尚在他城佐助二世,汝之言可惑韩信,于我而言,未必行得通。”
胡亥见张良咄咄逼人,只得低声道:“还请兄长、先生莫怪,某乃大秦二世皇帝是也,流落在外,为安全起见,故而用冯劫孙儿之名,还请见谅。”
话音未落,韩信早就惊掉了下巴,倒是张良稍微抿口温茶,微微一笑,“应该如此,某虽恨秦,乃是恨暴秦,而非今日之秦。”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29章 张良有意留二世
胡亥见事已至此,便开门见山道:“外多楚军,故而来此,毕竟楚之地最为安全,只是不知先生是否愿意收留我,宿眠多日,自会离开。”
“况且先生也言,恨秦并非秦,乃是秦制、秦暴,某虽不才,并未步入先帝后尘,还望先生成全,感激不尽!”胡亥言语间尽是无奈。
不待张良搭话,韩信眉头微皱,有些怀疑地说道:“子房,这小子应该不是吧,身为皇帝怎么可能会到这种地步,按照道理讲,当有左右护驾才是,岂会孤身一人?”
胡亥对韩信颇有好感,当即摊手道:“当日我与冯正蒙文在曲遇城中,被项羽六万大军包围,实属无奈,故而分兵三路,各去一方,毕竟君臣有情,吾岂能让他们轻易去为吾卖命,实情如此,望先生指教。”
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韩信有些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张良见状,也不忍心言否,直接颔首道:“在此处居住可以,但是自身周全还需谨慎。”
胡亥瞬间明白其中意思,当即叩首道:“多谢先生收留,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没事,韩信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另外东边乃是我小妹闺房,莫要轻易过去,她怕生,且你本富家子弟,礼仪虽周到,行事略显浮夸,另外其他的事情与我商量即可,无须多言。”张良稍微思量道,便不再多说。
胡亥句句谨记,不敢有半点马虎,诸事吩咐完毕,胡亥长舒一口气,小步出门,大步出院,韩信亦是紧随其后。
隔窗的张芸儿见到胡亥出门,碎步进入客厅,有些羞涩地问道:“兄长,刚才那人说是秦二世,可信否?”
“有何不可信,我见他身披瑞兽服应该不会有差,不过某曾经刺杀过始皇帝,他却是这种态度,着实有些蹊跷。”张良抿茶思索道。
张芸儿眼神微亮,颇为得意地说道:“如今他虽为二世,但终究寄居屋檐之下,如何敢不敬重兄长,另外芸儿觉得此人尚且温和老实,未必不是贤君。”
张良在旁眼眉目抖了抖,有些怀疑地问道:“小妹,你会心悦此人吧?”
“哪有,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小妹就退下了。”张芸儿耳根微红,缓缓向着自己的闺房跑去,倒是张良有些无奈地笑笑。
怎么说张良和秦国也算是国家之间的仇恨,如今胡亥亲自送上门,张良心中自然想永除后患,但胡亥能够流落此地,分开将士,肯定将自己不能回咸阳的消息带了出去,因此张良杀害胡亥并无多大的好处,若是因为一己私欲,未免有些太小人了。
而且自己的妹妹真对他有意思,事情就比较难办了,想到这里,张良只得叹息一声,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吧,当初黄石公赠书就是为了自己有一天能够平定乱世,不过突如其来的胡亥却打乱了他的计划,一切还需要从新谋划。
而这会儿胡亥出了房门直接在路旁伸了一个懒腰,见到后面的韩信,胡亥有些无奈地说道:“张先生真临危不乱,我都有点怕他了。”
韩信倒是看得开,有些低声地安慰道:“张先生就这样,你也不必往心里去,虽然表面上高冷,实则温和如玉,大概就是指的他吧。”
胡亥缓缓颔首,“我说兄长,你为什么也会在这里,倒不如随我回秦,建立一番功业如何,我觉得兄长和我志趣相投。”
这些话很明显就是胡亥拉近两人关系随便说说的,而此时的韩信也是刚从楚国离开没有多久,正因为自己受过胯下之辱,除了钟离眛和范增,整个楚国竟无一人待见他。
今日胡亥这番话正好使得韩信有些精神,有些打趣地说道:“某若去秦,有何指教?”
胡亥有些发愣,这显然是答应去了啊,随即仓促道:“我还未想好,兄长有意,某自然不会亏待,然秦乃军功制,无功恐难高待,不过兄长放心,我言汝行,汝必行!”
言语多少有些动摇,但让韩信去秦的心意却为减少,韩信眼神微眯,“公子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要兄长愿往,封侯拜相有何不可,不过兄长觉得张先生会过去吗?”胡亥小心翼翼地问道。
韩信在旁却冷笑一声,“你知足吧,他未曾想杀了你,已经很不错了。”
胡亥闻言,心中一惊,“这应该不可能吧,刚才不是说的挺好吗?”
“有些事情你可能不清楚,这些年先生一直逃难,直到始皇帝驾崩,也就是你父亲安息之后,方才在此隐居,在此之前,四海游走,八方避难,其原因不过是刺杀始皇帝未成,而今始皇帝驾崩,天下大乱,先生才居住此地,公子什么样的人某不敢评价,然汝父先为六国一统呕心沥血,心愿始成,而后暴秦初起,毁誉参半,恕不多言,今在先生家中,正如先生所言,还需事事谨慎才是。”韩信缓缓地说道。
胡亥则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转而对着韩信说道:“有兄长在,我觉得无忧,粮食将熟,我逃来时有些碎金,走,带兄长换酒喝去。”
“我这副模样估计也没有人认出来,玩耍几天也无碍。”胡亥说着便将韩信拉到集市中,胡亥无非就是想赌一把,看是楚人先找到他还是秦人先找到他。
总的来说,楚人并不知二世模样,只当胡亥是个富家子弟,与韩信两人买了诸多东西,日落西山方才往家中赶去。
其中还带了许多糕点,胡亥手提着食盒,眼神尽是风情,“韩老兄,你说这些东西芸儿会喜欢吗?”
韩信有些嘲讽地瞥了一眼,“相信我,绝对不会有错,女人除了胭脂水粉便是食物,芸儿她喜欢清淡,绝对可以,只是你身为皇帝,竟无妃子,这点我韩信有点怀疑啊。”
胡亥当即摆手,“年纪尚且不大,况天下未定,自然没有心思娶妻生子,最主要的是没有心悦之人,今日见芸儿当真不错,还望兄长助我才是。”
“自然可以,且进去吧。”韩信先一步跨进木门道。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130章晚归心念张芸儿
胡亥刚进门便看到老仆脸色不善第望着两人,“汝二人每日都不让先生放心,如今这么晚了才回来,莫非觉得自己是个清白的人?”
两人陡然被老仆说落一番,有些无奈,胡亥随即从袖中掏出一点碎金子,塞到了老仆手中,“老人家,该多休息才是,吾等定然不会打搅到先生,放心便是。”
老仆接过碎金,心中大喜,也不再多说,直接恭敬地送两人过去,倒也体贴,当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韩信则是有些鄙夷地看了一眼老仆。
“如此年段,何以如此不堪,半生操劳,只做仆人,亦是庸人尔,见财起意,日后莫要与他搭话。”韩信自顾自地说道。
“韩老兄,穷人爱财,况是我与他,无碍,只是我这手中的糕点如何送与芸儿啊。”胡亥抛却烦闷之心,颇为奉承的问道。
见到胡亥这么大方,韩信倒是还有点不相信,许久方才回答道:“汝心中不闷,何以被无能老者所驱使耶?”
“哎,韩兄这是什么话,若是和这老者一般见识,又何以执掌天下,况兄当年忍辱负重,何至于此等小事还萦绕心中?”胡亥颇为无奈地说道。
“算了,你且将糕点放在芸儿闺房外吧,没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去睡了,门扉暂且不关,快去快回。”韩信摆手道,心中好像有什么事情,想要说出来,只得全部咽下。
当初的韩信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大,那时候不忍受没有办法,毕竟是真的拿地痞流氓没办法,而如今力所能及,何故屈人之下,所以心中烦闷。
且说胡亥提着糕点便来到张芸儿的房钱,里面的烛火微亮,依稀可以见到张芸儿在临摹字体,颇为认真。
外面的胡亥心中也不好意思打搅,只得将糕点放在门外,但又怕张芸儿吃不到,随即轻轻扣门两声,转而向着闺房一侧躲去。
张芸儿颇为惊讶,毕竟这么晚很少有人来扣门,只得缓缓走到门前,“是兄长在外面吗?”见到无人搭话,张芸儿心中胡乱猜测,纠结着将门打开。
然而门外什么人都没有,仅仅一盒糕点摆在身前,张芸儿见状面带微笑,“何必躲在暗处,出来答话何妨?”
胡亥闻言,耳根微红,只得含羞地从一旁走去,张芸儿见状,颇为打趣道:“汝为君王,何至于犹如女孩家,雄姿英发才是。”
“初见姑娘,不敢如此,这是我刚买的糕点,姑娘可品尝,若无他事,我就先去了。”胡亥本来想好了许多说辞,没想到见到芸儿之后,言语颇为有些语无伦次。
见到胡亥跑走,张芸儿面色含笑,缓缓将糕点拿到房中,而在那案牍之上,张芸儿临摹字画下面正是胡亥的容貌,自是郎有情妾有意,然无人牵线而已。
韩信此刻正在屋内看着书法,胡亥却匆匆忙忙跑了进来,“韩老兄,为什么诸多说辞,见到她之后,却不能畅所欲言?”
“看来真的动情了。”韩信说着便递过去一杯温茶。
胡亥片刻方才回神,有些无奈地看着手中的杯子,随即转移话题道:“韩老兄,你墙上挂着的宝剑是干什么用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