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大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食萍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出拳
也就是说,现在自己的手上握着的是一位天仙的道果。
“等等,真人说要得到这玉圭认可的人,才能发挥出它的力量,那刚才在那刺客刺杀我的时候,我用它挡住了刺客一击,是否代表这……”
陆青萍纵然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太实际,却仍是期待的问道。
孙慈真人也是难以确定,但同样为陆青萍刚才借助玉圭挡住刺客一击的事情感到震惊,此时捋须思索道,“世子现在可否再试一次”
如果真的是世子能被这玉圭承认的话,那么这可能将是一件引发儒门内部动荡,更是牵扯以后陆王府和儒门关系的大事。
陆青萍此时也有些紧张,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望着手中的玉圭,尝试像之前那样,用意念去沟通这件至宝。
孙慈真人也在云光中认真的注视着少年的动作。
然而,少年闭目……
一个呼吸,两个呼吸……
直至十个呼吸过去。
一片平静,毫无丝毫波动。
陆青萍睁开眼睛,若有所失的道:“刚才它能出现保护我,现在却无法沟通了。”
孙慈真人叹息,道:“可能,是有别的原因吧。”
陆青萍回忆了一下自己得到玉圭前后,再想到之前自己的生死一刻,自嘲笑了笑:“我明白了,这件东西本就是别人托付给我,要我通过另一位神秘前辈移交给儒门的信物,应是这玉圭这么多年早有灵性,怕我死了就无法将它带回儒门,所以才在那万分之一的关头显威保住我一命。”
“是别人托付世子要转交回儒门吗”孙慈真人若有所思,再看了一眼那少年手中死寂不动的玉圭,摇头苦笑道:“怕是的确如此了,这儒门九大玉器的确都是有灵之物,有了几分自己的思想,是夫子所为……”
若九大玉器不是通灵之物,那也不可能让儒门后辈得到认可,从而承接天仙之力入体啊。
所以它的确是有灵性的事物。
“不过这件东西竟然是别人托付给世子的,这玉圭身为九玉之一,向来是那孙静芝玉不离身之物,居然会将他交给世子殿下,可是那孙静芝出了什么事情”老真人直言问出。
儒门礼经有云:“自古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更何况是这儒门九大传承信物之一的玉圭了。
这一代执掌玉圭的孙静芝虽然不是什么有大学问的高儒,却也不是一般之辈,也是元神真人中的佼佼者。
他出了什么事
“孙静芝死了,临死前将此物交给了我,托我转交儒门……”
陆青萍面色平静,随口胡诌了一场和孙静芝的相遇,反正在北唐十年那么长的日子无法考证,自己有什么事情无法解释,全都推到那十年就行了。
闻言后,孙慈真人沉思半晌,喃喃自语:“香山书院多变之秋啊,老院主朱乘黄已经八十有九,将西去的耄耋之年了,已经有风声传出他血气亏败,无法久留人世,所以最近肯定是要选出下一代院主,值此时刻,作为执掌香山三玉之一的孙静芝,竟然也因故离世,看来近日儒门将有一场大变啊。”
陆青萍闻言心中动念。
三大书院之一的香山书院,老院主朱乘黄寿命无多,即将寻找接班人,这是否是孟寒蝉在轮回殿中留言提到的“儒门盛典”呢
如果是的话,也就说的通了。
这等大事,如果儒门不想要外人知道,自然不可能传得太广,也只有孟寒蝉这等三教圣地的核心弟子,或才知道,被邀请与会。
“到京城之后,先找机会去一见那位轮回老前辈李春风,这件儒门圣物,我肯定是私吞不了的,到时候转交给他完成孙静芝的托付,也能顺便请教一下轮回后的隐秘。”
陆青萍心念打定。
一老一少路上不再多说话,专心赶路。
本来少年从北境六州游至武当山,就已经靠近隋都洛阳了,如今再有这位元神大真人驾驭云光,速度超绝,仅是半日功夫,便带领陆青萍朝游北海暮苍梧,到了洛阳城外。
一座奠定了隋国八百多年江山的神都,辉煌大气,充满着古韵。
陆青萍拥有在长安的记忆,知道北唐的京城是如何繁华鼎盛,但此刻再见到南隋的京都,心中生出两国京都不分秋色的感慨。
到了京城外,自然不能再驾云光飞行,这是对庙堂皇权的尊重。
陆起早就安排好了人来接引。
一行人没有太声张,很快就到了陆起入京后的王府别院。
这座王府是前朝“穆王”赵沉的府邸,后来他夺嫡失败,下场凄惨,却留了一座堪称京城内极尽豪华的王府别院,这座别院一直都是赵柬为陆起所留。
一路进了如今已经姓陆的王府之中。
陆青萍还没来得及欣赏王府内的假山花草布置,就听到了一道男子关切之声,脚步声急急走近:
“听说吾儿在那死胖子旌阳王封地遇刺了,快过来让为父看看,伤到哪里没有”
陆青萍的眼中出现了熟悉的那位高大亲和男子身影。
陆起目光关切的将儿子从头审视到脚,而后长出了一口气:
“幸好有孙慈在,不然,你要是有半点差池,为父一定要去旌阳郡好好找那死胖子算账!”
也是多亏了皇帝的提醒,他才会专门派孙慈再去护送接应,果然不出所料,有人想对他儿子下手,让他在京城分心。
“刺杀我的刺客,您心中有数吗”陆青萍看着陆起问道。
“先进院,爹给你留了这王府里最好的院子,秋水院。”陆起拍着儿子的肩膀,带着陆青萍先进院子,边走便沉声道:“刺杀你的刺客,你不必担心,爹心中知道是谁,很快就能确定到底是哪一家,到时候这帮吃了狗胆的,谁也跑不脱,爹会把他们一一清算!”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这尊神魔一样的男人,眸中闪过浩瀚威严。
陆青萍没有接着多说,直到进了他的小院。
院内有一株桃树,此时正是开花的时候。
站在桃花树下,仰头看着满树的粉色花瓣,少年开口道:“其实我这次过来主要想有一个修行上问题,是关于《吾道杀拳》……”
闻言,陆起早就看见了儿子的修为已经突破到了筑基圆满,双手插袖笑道:“你的修为爹一直也很关心,也收到了他们的回报,你这么快就能筑基圆满,爹甚至高兴,明白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陆青萍看着这树桃花,想起了武当山上的那株相思树,轻声道:“吾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在武当山上问过了张老神仙一次,他说吾道在路上,要我慢慢去找,不着急……”
陆起转头看向了武当山方向,笑了,“是能修成武道人仙的人眼光不差,没错,我们陆家的武道传承,重要的是道,而不是拳……”
陆青萍此时认真地
第一百三十九章 陛下驾到
早在孙慈带陆青萍前往京城的时候,陆起便已经告知了皇帝,言及儿子要提前来京。
皇帝立刻大笔一挥,传下去一道折子,叫礼部按陆青萍的行程将国宴提前。
接风国宴,若不是接风,迟了十天半月,那有何意义
所以,当世子殿下在小院中仅仅住了两天之后,今日就是国宴的召开之日。
陆王府的人出门了、
一队的兵马簇拥着两辆马车。
陆起之王驾在前,世子殿下在后。
在陆青萍的马车之中,还坐着王府中的谋士文臣郭孝仁,主要给陆青萍讲述接下来的国宴之安排以及各种程序:
“这次的宴会之召开乃是与民同乐,设立在紫微城外部大殿,还邀请了京城中的百姓以及各大名门望族,为世子你庆贺洗尘,意为上至群臣,中至各家名流,下至百姓人家,都喜迎“国之少年英雄”归来。”
闻言。
陆青萍心中动念,这一路走来,有了诸多经历,他自己分析出了大概。
知道这国宴不是简简单单为他接风这么简单。
于是少年便问道:“这次国宴所谓的与民同乐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别的什么,现在郭先生可以告诉我了。”
郭孝仁看着少年殿下,不由露出无奈笑意,“世子聪慧,自然瞒不过你……”
接下来,从这位王府谋士的口中,少年了解到了这次宴会真正的目的……
“这位皇帝玩弄人心,借势借力的帝王权术,可是真有一套啊。”
陆青萍闻言后心道。
…………
“是武成王和世子的车驾!”
“世子在那辆马车里面……”
一路从陆王府出发,走了不到半刻钟,忽然陆青萍在马车中听到了外面人山人海的喧哗嘈杂声,以及热情如火般的口号,竟然是在提及他。
他面色平静的掀开了车帘子,只见到外面全都是人影窜动。
一条五六丈宽的大街两旁围满了人。
看见了少年揭开了马车帘子。
百姓们立刻更加激动,终于看见了这些日子王朝宣扬的那位十年来的国之功臣,民之救星。
“小世子千岁啊!”
“世子殿下,你回来了……”
“多亏了您啊……”
“您在北唐受苦了……”
男男女女,老少贫贱,全都激动的在朝着这边涌来,各种感激的话语大喊着。
十年和平来之不易。
十年来的岁月静好,国力倍增,百姓安居乐业,不会再有人被冻死饿死。
这些不是凭空出来了,是因为当年有两个只有四五岁的孩子为整个南隋挡住了十年的战火重担。
当年他们只有四五岁,却为南隋百姓官兵,乃是三教九流所有人换来了十年的幸福生活。
陆青萍有点被这一幕镇住了。
他拉上了马车帘子,看向郭孝仁,问道:“这些大喊的人,是托儿吧。”
郭孝仁笑着摇头,道:“是,不全是,朝廷大概只派了不到十分之一。”
陆青萍心中震动。
那也就是说,至少有九成百姓都是发自真心的感激“陆青萍”,为“陆青萍”欢呼,热情欢迎这个以自己十年苦难,换来了南隋百姓十年幸福的少年英雄归来。
郭孝仁听着两侧如雷震动的人声,传荡不绝。
他看着少年,欣慰的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有感恩之心,何况人乎世子和公主为南隋百姓们付出的十年,人们都记着的。”
这一代的南隋百姓,都是经历过春秋乱战的百姓。
他们深切恐惧战火滔天的乱世。
唯有生在乱世,才明白和平生活之不易,所以,作为知道如今这十年和平是从从何而来的百姓们来说,怎会不知道感激十年前两个只有四五岁孩童的付出。
他们用十年的青春去在他国遭受苦难冷眼,为南隋百姓换来了这些。
如今,英雄回来,百姓怎会不知感激
马车两侧的人群呼声,足足震响了半个小时,一直从东大街想到了入紫微城的门口。
陆起王驾之中,这位武成王聆听着两侧百姓对儿子的欢呼声中,他并没有丝毫骄傲和欣慰,只有深深闭眼后的心潮汹涌。
十里长街,两侧的呼声,若对他实施了半个小时的酷刑。
任何一种欢呼陆青萍为南隋换来十年和平的声音,都是对陆起的一种折磨。
他忍一时之辱,卧薪尝胆,换得了十年时间。
十年前,要是打起来。
他想保住儿子的性命,陆起连一成把握都没有,国都被灭,哪还有家
十年后,用换来的时间将王朝变法一新,将大隋变得强大起来,只有国家强大,才可以不惧外敌入侵,才可以真正的保住儿子的性命。
终于过了东大街,进入了紫微城中。
…………
“已至万华宫,请王爷世子下轿,群臣与各家名流及三千名百姓都已经等候多时了。”
软软的嗓子声音。
陆青萍一听就是个太监。
他先后和陆起下轿。
面前就是万华宫,金碧辉煌,大气华丽,其内隐约可以听见人声鼎沸。
此时,那两扇有六丈高的朱红大门缓缓打开。
陆王府的人开始进入万华宫内。
万华宫极大,有大小十八座殿宇,陆青萍几人是从正门承阳门进入。
而当那朱红大门打开后,早就等候在万华宫正殿广场上的百官群臣,名流百姓全都抬目望来。
一瞬间,有万千道目光朝着陆青萍看来,不一而足。
陆青萍跟在陆起身后,不惧的挨个打量了过去,随即一刻,他紧紧注视着大殿广场上一张桌子上的一
第一百四十章 世袭罔替
一声中气十足的高亢传声。
顿时,万华宫中肃静一片,数千余人全都站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