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大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鹿食萍
周家家主周敦煌暗自咬牙,
第一百四十二章 隋国必将大出天下!
龙椅上,赵柬站起了身子,走到了九重玉台之前,面对台下数万人,面对天地,一字一句道:
“前车之鉴,各国之殇,国弱民亡,这都是春秋法制的代价,所以……十年前隋必须变法!”
百姓们听到皇帝有力的声音,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大刀阔斧变法的时候。
群臣们也似乎看见了那个时候身体还不是如此情况的皇帝。
皇帝此时看向天空,眼前浮现十年来一幕幕变法的场景,轻语声传出:
“十年,青萍和青羊为大隋换来的十年和平,也是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也是……我隋用来变法革除春秋弊病的十年!”
这一刻,陆青萍陡然发现皇帝的气质变得更加凌厉。
铿锵如铁的四句话从赵柬口中道出:
“奖励农耕以富民,激赏军功以强兵,开凿运河以通商,解放民智以利工。”
“四纲之下,各有法度,举国同法,令行禁止!”
群臣心中这一刻都不由激荡了起来。
终究这朝堂之上还是有不少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个古国的臣民。
九重玉台上皇帝的声音,传入他们耳中,铿锵有力,叙说着十年的成果:
“终于……”
赵柬眸光大亮,将臣民们的记忆拉回到今天:
“十年变法,流血牺牲,换来了今日之成果,百姓衣食可果腹,商户通行以贸易,兵士为国而战,更是为军功而战,战力提升数倍,民间巧匠能工辈出。”
“我们的北方,唐将自己从春秋小国便为如今的天下强国,用了多少年”
“三百年!”
他顿声道。
“他们在北方以骑射起家,擅长以战养战,用了三百年将唐变成了大唐。”
“我们呢,我们即便是灭蜀之时,也只是隋国,而非是大隋。”
“但我们今日却可称之为大隋!称自己为强国!”
“只是十年时间!”
“唐用了三百年将自己变为大唐!”
赵柬目光注视下方众人,语气沧桑且自豪:
“我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便将一个国羸民弱,国力不振的大隋,变成了今日国富民强,兵精粮足的大隋!”
“十年前,我们与唐一战,一定会国破人亡。”
“但我们只用了十年,就将这必定会败的局势逆转!
让如今的北方大唐,纵然南下,也是胜败难说。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有资格与唐竞逐天下。”
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可与唐竞逐天下!
只用了十年。
他们好像走过了数百年的沧桑。
大隋面貌一新!
皇帝这一道道的话语,如同惊雷般炸响在隋人百姓和群臣的心中。
他们个个心情激荡。
陆青萍也是心潮复杂,不得不说自己被这位皇帝的话语感染了。
就连世家宗族中的某些人,也心中生出一丝感动和激荡,情绪不由被牵引了。
龙椅上,赵柬对于百姓们的欢呼,平静总结道:“这十年,非朕一人之功,当首推青萍与青羊两个孩子,若无这两个孩子,便无这十年国祚,次推武成王和丞相,若非丞相十年来励精图治,提出变法新案,武成王坚决拥护新法,便无今日的大隋。”
“所以,朕赐赏青萍,封赏这十年来最大的四位功臣之二,乃是按有功必赏之法制来,有何不可”
这一刻。
所有人情绪都被带动了起来。
他们完全沉浸在了赵柬这一番话语构筑出来的理论中。
“陛下圣明!”
“吾皇英明,武成王与小爵爷当受此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武成王,小爵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声如海浪般从百姓于被感动的群臣身上传来。
一些人甚至在激动的大吼。
他们的情绪安全被带入进去了。
几大世家宗族的人心中发寒。
丹霞福地席间,孟寒蝉瞪大了眼睛。
她不敢置信这一幕。
连叶沧海都被震撼到了,她匪夷所思的看向了那高台上的明黄色龙袍男子。
她察觉到了这位皇帝言语间,好似有一股魔力。
陆青萍也在头皮发麻。
“这就是这个皇帝的个人魅力,操纵大势能力,牵动情绪,操纵人心所向,引导舆论……”
他看着台下已经几乎已经有九成百姓和群臣被这连番话语牵动了情绪,激动的站了起来。
陆起也在看着这个台上几十年间生死与共的陛下。
在这几乎轰然的万华宫中,在万众一心情绪高涨的群臣百姓之时。
赵柬再次给被他点燃的烈火上,浇上了烈油,并说出了他铺垫至今的真正政治意图。
“臣工们,子民们!”
赵柬身躯站立笔直,肃声道:
“如今我们站着的地方,是我们变法带来的大隋。”
“这也是青萍的十年牺牲为我们换来的大隋。”
“他而今归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大隋的变法之路,就此止步!”
“隋人当继续变法,赵柬当继续变法,大隋当继续变法!”
“只有变法才能强国,富民,直至革除所有春秋弊病,令官吏无贪,庶民无私,国通一体,朝野酿成一股浩然正气,使我大隋在这天地间不怒自威!”
 
第一百四十三 亦当横空出世!
周敦煌眯眼看着这烈火烹油般的万华宫中的气氛。
“赵柬,好手段……”
这十多年来庙堂上的交手,他们早就已经将赵柬的本事见识到了。
并且也深切明白这位是大隋自开国以来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位皇帝。
当年他参与夺嫡于宫中生变的时候,就是硬生生凭借着一张嘴,说动了朝廷三分之一的群臣站在了他这一方。
若论操纵人心,玩弄权术,当世几乎无人能出这位皇帝其右。
而这十年来,在赵柬的手中,已经不只是画大饼的天赋了。
他甚至已经将他十年前开始变法的时候承诺一一实现了,也由此逐渐积累了日渐浓厚的威望。
“今日被赵柬借着国宴造势成功,接下来继续变法,他们就要对我们手中的权力下手了。”
文家主事看见此时在赵柬说完一番振奋人心的话之后,完成了他今日的政治意图,心中察觉到了危险。
这些年来变法逐渐改变了兵农工商四道,接下来轮到谁了,他们自然一清二楚。
不可否认今天赵柬为他的下一步变法开了一个好局,将下一阶段开启变法的主导优势把握在了手中。
他利用陆青萍英雄归来后,在百姓心中的盛大声望,落下了绝妙一子。
在今天这个万华宫的美名其曰国宴上,赵家通过一番热血说辞,成功的将陆青萍身上所代表的英雄声望,联系到了与变法有关的方向,在民心中凝聚成了一股大势。
让变法成为了接下来的大势所趋,民心之所向。
但察觉到了危险的世家宗族,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退缩的。
“万年以来的王朝势力格局,岂是你赵柬十几年来的努力就能撼动改变的,哼,多传承个几代还差不多。”
周敦煌心中冷静之后,冷哼一声。
他冷眼看着赵柬今天的举动,的确感觉到了压迫和危险,但不代表他们就不战言败了。
周家仍然对于万年传承下来的根深蒂固之王朝权力结构,怀有十足信心。
与他一样想法的世家宗族老狐狸不在少数,
这些人的心思几乎是大同小异。
他们认定了一件事。
就算赵柬、陆起、韩商等人再厉害,也不可能轻易拔起他们传承万年的家族根系,将权力彻地整合在皇帝一人手中。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情,需要经年累月的博弈。
而时间一长,则胜负难料。
之前十年里,兵农工商项变法成功了,并不意味着最后一道士子阶层也能成功。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这句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万年以来,不是没有王朝曾对世家出手过。
在阎浮大地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有雄心大略的皇帝都想要将权力紧握于一人手中,达到独断专政,政令通行,无有不达,国家凝聚成一股绳。
然而那那么想的皇帝都死了,没有一个例外,甚至连他们的王朝都腐朽了。
作为那些皇帝对手的世家,却仍旧不朽矗立在大地上。
这就是世家宗族们认定自己稳立不败之地的信心来源。
宴会上。
把握了王朝权力六七成的世家宗族中人,内心都冷酷起来。
赵柬等人的行动有多快,他们的反击同样就有多狠。
如今皇帝出招了,他们要想办法还击。
“早知道这陆青萍回来京都没有好事,专门我派人去刺杀他,没想到居然被孙慈那个元神真人救了,导致今日有了这样的变化,这小子英雄归来的身份,成为了赵柬借这股英雄之风凝聚变法民心的最佳工具。”
世家宗族之中,有位老狐狸眸光落在陆青萍身上,有些悔恨刺杀力度不够。
如果早就将陆青萍刺杀在途中,也就不会有今天赵柬能借这小子发挥的机会,更加不会让他们在赵柬说出这一番告臣民之言后,局势被动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世家宗族中,各种老狐狸的心中思索着反击之策。
之前一位老狐狸十分有先见的要去刺杀陆青萍,如果杀了就不会有今天的事。
“之前是之前,现在不能够刺杀陆青萍了,如果再接着刺杀陆青萍,不管成功与否,都会落入赵柬的算计,更加激化民心大势,陆青萍接下来不管是被刺杀死了或者受伤了,都会被赵柬借着机会挑起对幕后黑手的仇恨,这样反而会落入下乘,让民众转而继续坚持变法的心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见招拆招……”
有老狐狸想到了对策。
一时间好几双席位间的隐晦目光阴冷的盯向了陆青萍身上。
今日皇帝利用一场国宴,推出了陆起、陆青萍父子两个英雄,以此玩弄人心,目的再简单不过。
一个英雄能够让百姓对其产生崇敬,感激,仰望的心理,从而下意识的觉得英雄所站的位置就是正确的方向,蒙昧的追随着呐喊。
赵柬用言语的魔力,将从北唐归来的国之英雄和变法划上了等号。
百姓们感激陆青萍。
而陆青萍的背后,皇帝和陆起要坚持变法,所以一些民间百姓在感激这位以自身为天下换来十年和平的英雄之时,自然也会选择支持皇帝继续变法。
“成也陆青萍,败也陆青萍,这个十四岁的小子,他可能堪负这么厚重的声望吗,你把他推出来为变法造势,也正好给了我们以反击的机会。”
如果一个国之英雄变成了人人厌弃的人,大家都对他的品行都产生质疑的话……
这样一来,连变法十年中造就的英雄自己都立身不正,自然会让一些人对变法产生恶感,连带着对变法也不信任。
这是在人心上面的博弈。
赵柬不是要造英雄出来,聚拢民心,形成大势吗
那他们就反其道而行之,专门破他这一着。
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各种方面还不太成熟,太容易露出各种马脚,被他们设计针对了。
打垮了陆青萍这面塑造出来的英雄旗帜,自然就让赵柬营造出来的这股坚持变法的大势受挫了。
“听说陆青萍之前在湖州的时候,令麾下鹰犬霸道的打杀了金刚寺笑痴和南隋武林人杰吕听风。这两个人都是南隋武林中的佼佼者……他此举已然落了江湖话柄……”周敦煌心中思索。
武林人榜七十二位,按境界共分三个层次,武道筑基境界选二十四人杰上榜,天人玄关境再选二十四人杰,最后命火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丹武奇缘”事件后的契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