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荣华路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华卿晴
“傻孩子。”
崔夫人不认同。
崔夫人是说道:“我倒是觉得这没什么不正常的。你的年岁比着伯爵爷也就大了三岁,女子大三抱金砖。这不算大多少。”
其实吧,这是崔夫人安慰了女儿。在心底,崔夫人也是觉得女儿嫁个年岁小的夫君,将来总有碍难处。
这女子的青春少,总是容易老。
将来女儿老了,伯爵爷还是正值风华盛茂,这真真叫崔夫人一个愁?
可未来的事情,还遥远了。崔夫人总不能为未来担忧,就不干事情了吧?
“听娘你这么一说,女儿就是踏实了。”崔玲珑笑起来了,那更美了。美的就似乎是星星为她坠了光芒一般样子。
崔玲珑的美,让人惊艳了。
可最终惊艳的是平乐伯爵刘叔玉。至于君王刘长石也罢,奉国公爵萧仲玉也罢,都是没被惊艳了。
这只能说,各花入各眼。情人眼中出西施。
这美啊,也是千万种美的一种,人人欣赏的角度不同,喜爱不同罢了。青菜萝卜,各有喜好。便是金银,也还有人嫌弃了铜臭味,俗、俗、俗、俗不可耐嘛。
汉京城,王宫。
刘长石忙碌了一天,又到母后的宫中用膳。
说是陪同父王、母后一起用膳,不如说,刘长石来享受了家的味道。除了父母,还有兄弟,还有他的一双儿女。
两个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了,刘长石眼中除了欣慰外,还是欣慰的。
在膳食罢后。
消食时。刘长石借着时间,也会跟父王刘之烨一起考校了弟弟们的学问。
“等来年二弟你大婚后,倒不用去书房进学。也是可以给兄长分忧,在朝堂上办差了。”刘长石这么一说时。
刘叔玉的眼睛都亮了。
“王兄,那弟弟呢?弟弟大婚后,是否也像二哥一样办差了,不用进学了?”刘叔玉表示进学什么的,长年累月的太磨人了。
刘叔玉好想快点办差,他一点也不想进学。
倒是旁边的刘季玉表示进学不错啊,当了混世魔王的他一点不觉得进学有什么烦恼的。当然这一位安乐伯爵也没想着,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刘季玉更多的时候,还是乐意练一练武艺。
至于学业?
那能吃吗?
“等你大婚了,与你二哥一样。”刘长石给了三弟一个饼。那一个画饼,看着并不遥远啊,所以,刘叔玉这位平乐伯爵爷是乐滋滋的吃下了。
刘叔玉如今就是盼着快点大婚了。
这一回考校后。
萧仲玉、刘叔玉的课业都不错。唯有爱偷懒的刘季玉那是考糊了。哪怕有长兄的放水,还是糊了。
这让刘之烨这个亲爹都是恼火了。
儿子不学无术,在刘之烨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刘季玉当着侄女、侄儿的面,被亲爹给罚了打手板。这让刘季玉好生的丢脸了一回。
当然,刘爱宗懂得的打板子。可周岁半的刘宗赐哪懂了什么?一个小奶娃,连看热闹,都没看完了,就是有些打磕睡,让奶嬷嬷给哄了寝殿去歇了。
这一晚。
三个弟弟早早告退了。
刘长石是瞧着了女儿、儿子睡下后。又是与父王、母后谈了话。
“伯玉,关于你的后宫,你是何等的打算?”
荣娘在夫君的示意,还是开口问道:“你尚年青,后宫虚悬,不了人心的窃视?母后已经听了太多的碎言碎语……”
荣娘说到这儿,没说了下去,又是一声的叹息。
刘之烨便是接话了。刘之烨道:“伯玉,父王和母后自然是依了你的心思。你祖母那儿就是一直在问了,来年可选秀,后宫可选纳了贤惠的妃子?”
刘长石听得长辈的问话。他先是沉默,似乎思考了片刻后。
刘长石回道:“父王、母后,儿子不会纳了妃子。儿子没想纳了一群的妃子,让每一天的宫中,全是一群的女人在算计。”
妻贤妾美?
姐妹情深?
这话用在了后宫的女人们身上,骗鬼的话,鬼都不会相信的。
刘长石是一位君王,他自然懂得利益是最永恒的。而且,刘长石真心没有了曾经的心动,他更多的心血想用在了开疆拓土之上。
刘长石膝下有继承人,王太子若是仔细的培养,他年必然是合格的储





穿越之荣华路 分卷阅读278
君。百年之后,刘长石没觉得有什么遗憾了。
刘长石的志向,刘长石的热枕,全部给了他的大业。
后宫有,后宫无?
刘长石完全不在意。
他讨厌了,在睡觉的地方,还要被人算计了。
“至于中宫?”关于继妻的人选,刘长石一直在考虑的。他想的,只是有一个主持了后宫中馈的女子。
王后的宝座,想来是诱惑人的。
可刘长石暂时不想再有新的继承人了。至少,在太子年幼时,不想有人威胁了太子的位置。
对于嫡长子嘛,在刘长石的心中自然是有不一样的重要性。
“儿子会册封一位合适的中宫,挑一个懂得分寸的继妻。”刘长石说明了他的态度。
荣娘和刘之烨对视了一眼。
“你心头有数,父王、母后自然就不多提了。得你以为父王、母后是老了,就爱唠叨了。”荣娘笑呵呵的说了这话。
刘长石眼神温柔一些,他回道:“父王、母后是儿子最亲近的人。你们亦是爱关了儿子。儿子全然懂得。”
亲人的爱护,刘长石心头是有数的。
第195章
宣文十年,春,三月。
三月初一日,荣娘过了四十二周岁的寿辰。三月初三日,刘之烨过了三十七周岁的寿辰。
这一年,于东屠国的朝廷而言,更注意了天下局势。
不管是大魏朝,又或是更北方的草原胡人,这两方似乎在开春时就是大战连连。这些战火更是波及了高丽国。
元气大伤的高丽国,如今更是苟言残喘的利害了。
那些投奔了大魏朝右丞相的黑山北水之间的小部落,自然是时不时就是越过了疆域的边界,来高丽国中打一打秋风,打一打粮垛。
这让高丽国很受伤,高丽王已经连连求援。可大魏朝的大皇帝连这些奏章都不会看到的。区区高丽国不在大魏朝的视线之内。
谁让高丽国与大魏朝的统治中心,还差了太远太远。那黑山白水的阻隔,让高丽国在大魏朝堂的重臣眼中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至于左丞相?
左丞相在享受了和淑这一位美人儿后,如今草草的弃如敝履,高丽国在左丞相眼中已经完全遗忘了。毕竟,谁让高丽国没油水。
没好处的事儿,像左丞相这等贵人自然是不会花时间记住的。
刘长石这一位东屠国的君王自然非常的高兴,高丽国的走入了王朝的末期。这是先失疆域,如今更是人心涣散了。
至于南韩国?
南韩国在宣文六年的秋,让东屠国给掳走了王室成员后。这旁系的出生,肯定镇不住场子。这三年半以来,在东屠国的一些预谋之中,已经是国内动乱连连。
刘长石觉得是时候把南韩国吞入腹中。
小小的南韩国若是让东屠国也入了疆域之内,半岛之上将剩下来一个势力,那就是东屠国。作为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觉得若是沉下心来,好好的经营一些年。
那么东屠国的实力必然翻几翻,到时候虎入中原未尝不可。
当然,在入中原前,黑山白水间的小部落肯定要打一打,拉一拉,顺者昌,逆者亡。刘长石是稳打稳扎之人。
他觉得东屠国一定得有一个稳固的后方。
便是入了中原的战局,至少,那是一线作战。这后方的稳定是利于人心的。同时,战于敌境,国内的发展还会继续。
这是开疆拓土,而非是战火燃于东屠国内。
那些战争,那些胜利,自然是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所期盼的。
夏。
七月初一日,万寿节。
刘长石这一位君王明面上过的是二十七岁的生辰,实则是二十二岁的生辰。当然,这一天同样是刘爱宗这一位小公主四周岁的生辰日。
因为父女同一天的生辰,王宫的宴会自然是份外的热闹。
也是这一日里,太王太后似乎非常的高兴,饮了一些过量的酒,还是醉了一回。
荣娘是儿媳妇自然要照顾了婆母,侍奉一二。哪怕她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表示了一翻的晚辈态度。毕竟,在太王太后的身边,真正侍候的宫人和嬷嬷那更懂得了太王太后的喜好呢。
□□娘的态度,还是表达了出来。
许是因为醉了,在寝殿时。
太王太后对荣娘说道:“萧氏,你得跟大王好生讲一讲。这王后逝去都两年了。大王应该甄选了妃子,以充实后宫。”
荣娘恭敬的听着,她可没多话。
荣娘这会儿只是低头做了晚辈的姿态。
似太王太后这等喝醉的人,荣娘的态度就是洗耳恭听。至少答应什么?荣娘可不敢替长子伯玉答应了。
东屠国的君王是长子,荣娘觉得她一个长辈还是不指手划脚的引了晚辈们的讨厌。人啊,总要端正了自己的位置。
“萧氏……”
太王太后又唤了一声。
荣娘应了,道:“母后,儿媳在。”
“哀家与你说,你得跟大王好生提一提,后宫岂能一直无主?”太王太后似乎恨铁不成刚,继续叮嘱道:“大王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得多劝一劝。”
“母后,大王是孝顺的。”
荣娘回了一句实在话。然后,她不讲了旁的。
在太王太后面前,荣娘更乐意装了闷葫芦,至于有什么沟通的问题?荣娘觉得可以跟夫君刘之烨讲一讲。
由夫君跟婆母谈了,这更合适的。到底儿媳妇在婆母心中的地位,肯定比不了亲儿子在亲娘心中的地位。
荣娘一直是看得清楚,她自己的位置。
最后,似乎是太王太后倒底醉糊涂了,还是让侍候着歇在了榻上。
在太王太后睡觉了以后,荣娘吩咐了太王太后身边的嬷嬷和宫人仔细照顾了。这又是吩咐了御膳房那边备好了解酒汤。这之后,方是告辞离开。
荣娘没回了寝宫。
她去了自己的亲娘那儿。
奉国老夫人这会儿都要准备歇一歇了。荣娘到了,奉国老夫人还是笑得开心。
“女儿刚从婆母那儿离开。”
荣娘在亲娘面前,自然不隐瞒了什么。她道:“看来婆母还是一门心思的,关心了伯玉的后宫之事。”
荣娘挺无奈的。
荣娘了解她的儿子,诸子之中可谓是伯玉最有主意了。旁人想拿了他的主意,那是万万不能的。
“荣华耀眼,有时候,迷失在了富贵中。”
赵春花这位奉国老夫人给了这样一个评价。荣娘听后,想一想,还是点点头。她道:“可不是嘛。娘你看的清楚。咱们如今的富贵,哪有什么人家比的?”
“这一切还不是伯玉挣来的?何苦去逆了伯玉的心思,真是




穿越之荣华路 分卷阅读279
伯玉恼了,让伯玉伤了心才是得不偿失。”荣娘表示了感情这一回事情,甭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那也是需要了经营的。
“你摆得正位置,娘就放心的了。”
奉国老夫人瞧着女儿的神色,笑着说了此话。
“娘,今个秋,要操办了仲玉的婚事。到时候,您可等着喝了孙媳妇的茶。”荣娘转移了话题,说到了开心事。
奉国老夫人一提到了孙儿仲玉的婚事,那是笑得更开心了。
“盼啊。就希望时间更快些。”赵春花说道:“一眨眼间,这似乎都是好多年过去了。”
奉国老夫人是真感慨万端的,她说道:“当年啊,哪能想到了如今的富贵?那些往事里,全然不敢想像了了今天天的一切……”
幼时的贫穷。少时的茫然。
不管是吃不饱的幼时记忆,还是少女时期为奴为婢。那时候赵春花哪敢想像了未来是什么样子?
到了今天这一步,赵春花觉得她得到了太多。
上苍已经够庇佑了她,所以,她从来不敢奢望太多了。
宣文十年,七月初二日。
太子刘宗赐满了两周岁的生辰。两岁的小孩儿,已经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团子。他会喊了人,会讲了讨巧的话。
没有了母后的太子,身边有最宠爱他的姐姐。以及疼爱他的父王,以还照顾了他的祖父、祖母。
可以说,除了失母之外,太子刘宗赐的人生,没什么不圆满的。
这一日。
王宫为在太子的生辰举办了小宴会。
君王刘长石出席了这一场的宴会。只是在结束后,领着了女儿、儿子的离开。
在付王后曾经的寝宫里,刘长石让女儿、儿子给他们母后的灵位上了香。至于君王曾是望着曾经的嫡妻的画卷,思绪陷入了回忆。
这一晚。
夜深人情时,君王没有睡觉。他走在了王后居住过的寝宫中,他一步一步用步伐仗量了过往。月光洒下来,朦胧了夜色。
“谁?”
君王的出行,哪怕再是简单了。肯定也是少不了保护之人。
在寝宫那个小小的花园的假山后面,近侍喊了话。
“出来。”
近侍的呼喊,让君王身边的侍奉之人,全是紧张了起来。毕竟,君王的安危为重,他们这些侍奉之人肯定是人人都明白。
不多时。
一个在夜光下,在灯笼的映照下,一位女官打扮的女子走了出来。
女子望着喝喊之人,又是看了君王的衣着装束后,忙是行了宫礼,道:“臣女拜见大王。”
“为何在此?”
刘长石问了一个问题。
刘长石此时已经认出了女官身份。说起来,君王的记忆不错,他当然记得这个付女官是嫡妻身边的信任之人。
据说,她出身付氏一族。
“臣女在祭拜了王后娘娘,臣女出身付氏一族,王后娘娘是臣女的姑姑。”付女官说这话时,声音是甜美的。那神情里表现了,她对付王后的尊敬。
“宫中自有规距。”刘长石说了一句后,微是停顿了一下。他倒底还是打算给了王后的体面,所以,说道:“今日看在王后的体面,便不罚了你。你当牢记,宫中不可私下祭拜。”
“臣女谢大王恩典。”
付女官谢了恩。那盈盈一拜,在这等月光与灯火的映照下,颇是有一些伊人之美,楚楚动人的感觉。
刘长石却是心如止水,完全没感觉到什么。
他只是摆手,道:“去吧。”
付女官微低了头,眼帘子里有些娇羞,又有些不舍,最终还是离开了。
第196章
这一个碰巧遇上的女子,刘长石并不搁在了心上。
于君王而言,他更在意了前朝的政务。后宫诸事,如今是太上王后在管辖着。至于说一些宫人的燥动的心?
刘长石混不在意。便是知道了,他只是会觉得这些女子在瞎想。
他刘长石岂是没规距,没分寸之人?
若真要寻了中宫的女主人,刘长石肯定是选秀,择了朝中重臣府第的嫡出女子。
名门出身者,自然会懂得了一些道理。那便是有些东西,君王给的,方能拿。
君王不许的,那要懂得了手。
至于付氏一族更在意了,付王后留下来的长寿小公主刘爱宗,以及王太子刘宗赐。认真说起来,肯定是太子刘宗赐是付氏一族的全部寄托。
付女官在王宫之中,未尝不是付氏一族的意思。当然,在堂姑姑付王后去逝后,若说付女官对君王不动心?
那是不可能的。
在付王后的身边,付女官见识到了,什么叫一往而情深。三千弱水,只取一瓢而饮。那等情真,那等情浓,那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许诺……
哪个女子不羡慕了这等有情人?
更何况,情真者,情深者,还是东屠国的君王。这简直就是最耀眼的光环,让付女官都是心生了向往……
因为,她的母亲进宫时,还是提到了一些外面的传言。
那些传言里,那些族中的打算,付女官动了心,也属于合情合理的事儿。只是,君王的态度像一盆的冷水,浇了付女官一个透心凉,心里全是苦涩与不甘。
宣文十年,夏末。
君王出征,西伐南韩国。
这一次的出征,自然不是事出突然。而是东屠国早早的谋划。
南韩国这一块肥肉,东屠国目前已经忍不住了。而且,外部环境良好。哪怕高丽国再是不想了,东屠国吞并了南韩国,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以高丽国目前的处境,只有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屠国的迅速壮大。
君王出征,更多的想要胜利,要想揽了功劳。
当然,也是想让东屠国在半岛之上,建立起了真正的基业。
荣娘当然舍不得了儿子的出征,可长子伯玉这些年了,哪一回出征都是为了大事。这军国大事的,荣娘只能默默的祈福了。
唯一遗憾的,可能就是君王要错过了二弟萧仲玉的婚礼。
对此,萧仲玉倒是不在意的。
“王兄是为国出征,弟弟大婚事小,国朝大政为要。”萧仲玉还是一个明事理的好少年,对于长兄出征,只觉得可惜,他不能伴于左右。
哪个少年郎的心中,都有一个杀场征战的英雄梦。
虽然,少年心中的意气,跟实际上战场的关系,并没有直接的关连。
等大军离开了汉京城,离开了东屠国的疆域,开进了南韩国时。这一场的战争,其实,刘长石并不知道,在更南边,还是有关注者的。
只是那一位关注者,再是在意了,他也没法子插手。
至少,他没法子直接插手了战争。他可能做的,唯有




穿越之荣华路 分卷阅读280
阴谋的算计。那一位不甘于当了旁观者的,自然就是大晋朝的天子司马元曜。
建业城。
皇宫。
天子司马元曜最近比较烦,非常的烦。
他的皇后表妹怀孕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消息。一个让司马元曜都是惊得呆若木鸡的消息。这一位天子一直在避孕,他不想让有谢氏血脉的皇子诞生。
可事实给了天子司马元曜狠狠的一巴掌。
这打得叫一个生疼。
北边的东屠国又是飞速的壮大,天下的历史进程一直在变化。
司马元曜心中的隐忧,也是份外的浓重。
“表哥。”
谢皇后又给天子送来了她亲手煲的汤品。
司马元曜哪怕心头不喜欢,面上还是表现的亲亲热热。总之,似乎打从谢皇后怀孕了,这天也亮了,空气更清新了。
谢皇后脸上的笑容浅浅。
司马元曜还是哄了一回,笑说道:“表妹,可莫要累着了咱们的皇儿,你快坐下。”天子的哄,让谢皇后非常的受用。那等吃了蜜一般的甜,让谢皇后的脸上有些微微的红晕。
天子与皇后,自然是帝后和谐。
而太后谢蕴那儿,一直注意着谢皇后的一切。
这一位太后娘娘是知道了皇后的近况后,摇摇头,说道:“还是傻孩子。”
“算了,也算是成全她的一点心意吧。”太后谢蕴又说了这么一句,吩咐道:“让人仔细照顾好了皇后,若有差迟,哀家必不饶了。”
“诺。”
心腹嬷嬷自然是应了话。
太后谢蕴又是想了小片刻,最终是一声的叹息。
“那头也好好的照顾了,到底……”后面的话,太后谢蕴没讲,可心腹嬷嬷知道什么意思的。所以,恭敬的躬身应诺。
御书房内。
谢皇后在天子表哥哄了一场后,又是笑了一场。
最后,带着心满意足了,谢皇后才是告辞离开的。在谢皇后走了,天子司马元曜是招唤了亲近的心腹,吩咐了几句。
这时候,天子的眼神有些幽暗,那里面似乎是隐瞒了世间最狠毒的魔鬼。
天子司马元曜的心头,只有那些念头。那便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其余的,并不重要啊。
谢皇后回了寝宫后,她是笑得开心。
可开心之后,谢皇后又是眉头轻皱。
“嬷嬷,这般瞒了表哥,真的好吗?”谢皇后用一种心虚的口吻问道。谢皇后最信任的奶嬷嬷,一起陪嫁进了宫中的心腹。
这一位奶嬷嬷劝道:“娘娘,这是老爷、夫人的意思。您贵为中宫,自然也是当以自保为重。哪怕不是为了谢氏一族,为了娘娘您自身,您膝下都得护着一位小皇子。”
奶嬷嬷这般劝了。
谢皇后还是眉间轻蹙,她道:“可我……”
想到这儿,谢皇后抚了小腹,她心底是万般的难受。她说道:“想着将来要有一个不是亲生的儿子。我一点也不高兴。”
谢皇后怀孕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朝野。
1...8990919293...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