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鱼肉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宁远
大荒之年所有人手头都不富裕,谢家自上而下也都节衣缩食,落到花匠母女手里的钱少之又少。已是孟冬时节,她阿母还是穿着三年前阿父还在世时攒钱买的薄袄。这件薄袄已经打满补丁,阿来劝了她好几次让她给自己置办件挡风的皮袄子,她总说好好好,却从来没有真正这么做。省吃俭用的钱全给阿来了,让她吃饱穿暖,无忧无虑。
想到阿母白天干活夜里双腿痛得整夜整夜睡不着,阿来鼻子发酸,这两文钱不能随便花了。可是就算不花,一直拿在手里也没有意义,两文钱除了买几个蒸饼外买什么都不够。
阿来走在通往市集的路上,前方车马声大作,一队头戴银盔的骑士骑着赤马在前方开路,之后好几辆金顶马车紧随其后。百姓惊叫着被骑士驱赶到一旁,阿来在人群之中艰难地看见马车的四角吊顶摇摆着致的铜兽。
车马队穿过市集,往城东郊外的方向去了。
马蹄踏着雪泥招摇而过,因马车装饰陌生,周围百姓都在猜测这群是哪里来的达官显贵。阿来若有所思地扭头,往市集深处挤去。
即便荒年,歧县集市也还是有商贩摆摊叫卖,只是客人不多生意冷清。阿来灵活地穿过人群,找到了熟悉的蒸饼摊。
今天蒸饼摊的光叔似乎不在,只有他十岁的女儿小九一个人守着摊子。
天气太冷,小九的麻布衣衫嗖嗖透风,一张黑黑的小脸硬是被吹出两抹皲裂的红晕。乱糟糟的头发顶在脑袋上,她不太在意地抹把鼻涕,用稚嫩的嗓子尽力招揽生意。
“小九!”阿来跑到她的推车前,撑在竹编前。竹编里装满了蒸饼,为了给蒸饼保温上面盖了一层棉被。阿来太饿,隔着棉被都能闻到蒸饼软软甜甜的面香。
“你阿父呢?怎么就你一个人。”阿来问她。
“他昨天下田埂的时候摔断了腿,今天来不了了。”
“断了腿?找大夫看过了吗?”
小九摇了摇头,失落道:“哪有这闲钱,你也知道我家的钱全都给我阿母治病了。现在连阿父也一块儿病倒了,我、我……”
小九说着就开始吸鼻子,阿来跟着她急:“你先别哭啊。”
阿来知道光叔和小九非常勤快。光叔的妻子卧床好些年,家里全靠光叔和小九两个人忙活。之前两人合力耕出了两亩地,按照当今农律这两亩地由他们开荒便归他们家所有。光叔和小九起早贪黑地耕作,辛苦经营着小小的蒸饼摊,就是为了能给小九的阿母治好病。没想到赶上荒年,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却出了意外。
“我昨晚一晚没睡,只做了这么一筐蒸饼出来,就算全部卖完也不够我阿父阿母的药钱。阿来姐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阿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思绪在脑中飞快流转。
身后路过不知谁在哎哟哎哟地叫唤,说刚才躲闪不及被那队马车踢个正着,把腰踢错位了,站都站不起来。阿来回头看那老妇,握着两文钱的手紧了紧,忽然一道斑斓之光从她脑海中一闪而过。
阿来转回头问小九:“你信我吗?”
听她这么问小九立刻不哭了,大眼睛里还挂着眼泪,好奇地问道:“我信你啊。姐姐你有办法吗?”
“你平时蒸饼卖一文钱三个,对吗?”
小九点点头。
“我有两文钱,你卖我十二个,回头我给你赚一块大银铤回来。”
小九被她吓了一跳:“十二个蒸饼能换块银铤?这怎么可能。”
小九还在磨蹭的时候阿来已经将两枚铜币丢了给她,用布兜了十二个蒸饼,扒着她的摊位上上下下。
“你在找什么。”
“你这儿有桶可以借我用吗?”
“没有,只有几个大碗。”
“行,大碗也行,正好。你的扁担也得借我,一个时辰之后回来找你。”
阿来向她借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挑着扁担就走。
难道她要去卖货吗?可是就十二个蒸饼和几块碗,如何能换回一块大银铤?小九不太相信。
阿来迎着寒风挑着扁担去市集三里开外的山中暖泉盛了几碗甘甜的泉水,平放在扁担里盖上棉被保温,踏着湿滑的山路小心翼翼地下山,朝着城外东郊去了。
赶到东郊果然看见方才招摇过市的马车车队停在不远处,一片荒废的田埂里站着几位披着大氅的男人。大氅之内的
我为鱼肉 分卷阅读8
长袍赫然纹着虎鹤,那是官袍。几位骑士手持利剑守在田埂四周,警觉地环视,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布满阴冷杀气。
虽然骑士和马车都算低调,并没有什么扎眼的装饰,可阿来还是从马车四角挂着的铜兽上看出了端倪。
大聿的官车四角都有铜兽来代表官阶品级,她家府君的马车兽饰为鸿漱,代表郡太守一级的地方官员。而这一行金顶马车铜兽分别为白鹇和山雀,不用说,里面坐的是刺史和县里的其他官员。
阿母曾经说过,每当荒年的时候从天子到各地太守甚至是县令都要亲自田耕,以祭五谷之神,祈祷来年有好成。每当田耕之时,天子倒是不辞辛劳地亲耕,各郡刺史也会下来巡查,但地方官们却多是敷衍。陪同监察刺史吃喝玩乐一通后到郊外随意做做样子,到最后还是农户们拾残局。
这不,又在装模作样了。
阿来将摊摆好,一边撕着蒸饼等待大鱼上钩,一边惦记起了阿熏姐姐。
不知道这回和谢公一块儿去宴州办事是否还顺利。
时值寒冬,天冷风大又极其干燥,这群成日坐于碳暖房里办公的达观贵人们,在田里刨了两柱香的时间就口干舌燥苦不堪言,被凌烈的西北风一吹单薄的身子摇摇欲坠。可监察刺史都还在盯着,也不好马上走人,只能再撑一会儿。
贺县丞已经年过五旬,寒门出身,没有高升的念头,只在歧县管管治安混过余生便罢。他身体虚弱抡一锄头咳三下,此时正又渴又饿两眼昏花,他的下属见他这样实在着急。为了做出个艰苦的样子好在监察前博个美名,贺县丞故意少带了水和吃食,方才就全贡献给了长官们,现在落得自己捞不着一口水喝。东郊荒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上哪儿找食物去?
“找找、找找!”贺县丞扶着老腰气都顺不过来,喉咙里冒烟,在下属耳边气若游丝道,“去外面找找!远点儿的地方看看还有人家没有!哎哟,找口水喝也好啊,真是要了命了……”
下属也是为难,这郊外荒无人烟的,就算找到人家也都揭不开锅,总不能去夺百姓活命的口粮吧?驾车回城的话一个来回最快也得半个时辰,只怕回来时人都撤了。
县丞的命令也不能不听,下属们只好到附近搜刮一通,碰碰运气。
运气还真就这么好。
大老远的他们看见有个小娘子正坐在一棵秃树下大口吃蒸饼大口喝水,爽快劲儿让他们看得都有些馋。上前一看,小娘子居然是个卖蒸饼的,扁担两头挂着竹编,竹编上盖着棉被,掀开的一角隐约能看见被里藏着一大兜的蒸饼和好几碗水。
属官们上去问她蒸饼和水怎么卖,他们全要了。小娘子居然还不肯给。
“我阿母说了今天卖剩的十二个蒸饼都得给我阿翁阿婆送去,少一个就要打断我一条腿的。这几碗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山野暖泉,现在还热乎着呢。我要一块儿送去,不能卖给你们。”
属官们瞧着小娘子语态娇憨不好笑,区区几块破饼她还当成宝了。
“多少钱卖?”
“多少钱都不卖!”
为首的属官蹲到她面前,从怀里掏出两枚晃眼睛的大银铤:“看见这个了吗?可以买你一整个蒸饼铺了。你拿着这两枚银铤回去给你阿母看,她别开心得晕过去,定不会打断你腿的。水也留下,你可以走了。”
阿来似懂非懂地握着银铤看,属官们把扁担整个挑走。贺县丞一口一个蒸饼配温泉,吃得感天动地。
银铤晃过小九的眼睛,让她下巴都差点儿掉下来。
“啊?这是真的吗!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完整的银铤!”小九捧着银铤大惊小怪,“阿来姐姐!你好厉害!怎么做到的!”
小九缠着阿来让她传授十二个蒸饼换回大银铤的经验,阿来被她连拉带扯衣服都歪了也没开口。她阿母再三告诫她不许在外面惹事,这件事如果传到她阿母的耳朵里恐怕又是一顿好打。阿母虽然腿脚不便,可是手上的力气出乎意料的大。她曾经亲眼看见柴刀裂了没法使,阿母直接用手刀劈柴的场景。每回被阿母揍都教她印象深刻,所以小九怎么纠缠都没用,她就是不说。
小九问累了,看她守口如瓶得很坚定,也就不再追问,只一个劲感谢阿来,泪花在眼眶里转着:“我阿父阿母都有救了!”
阿来抓了个蒸饼垫肚子,将剩下的一枚银铤小心地揣入怀中,心里已经在计划该怎么分批花掉以至于阿母不会发现。隔壁摊的两个女子在激愤地哭诉着什么,起初她没在意,直到“流民”二字非常清晰地钻进了她的耳朵里,她撕着已经变得硬邦邦的蒸饼和乡里乡亲一块儿围了上去。
及锡国的流民入城之后被安排到了清水寺暂住,人数众多以至于这座百年古刹承根本载不下,寺中的僧侣们为了给流民们腾出休息的地方,全都搬到了上山居住,为此冻病了好几人。虽说由官家发放粮食物资,奈何流民数量实在太多,那点儿粮食又哪里能够?他们开始趁夜溜出寺庙,到附近的民居寻找食物。歧县民风淳朴乐善好施,看这群流民中有不少老弱妇孺实在可怜,就在睡觉前将食物放在门口供流民们取食。
那俩哭诉的女子就是施舍流民食物的其中两户人家。她们说自己就住在南山清水寺脚下,一家几口人常年受佛法熏陶,家里公婆丈夫也都是信佛之人,常将慈悲为怀挂于心中。原本那些流民得了食物还会感激涕零地说些好话,可渐渐地,这些放在门口的零星食物满足不了流民的胃口,他们开始在夜间强行闯入民居抢劫还糟蹋粮食,好好的麦饭吃一半洒一半,蒸饼浪的比吃掉的还多!养来下蛋的鸡直接被夺走宰杀,看家护院的黄狗只留下一颗血血淋淋的狗头,更别说耕地的黄牛和养来卖钱的山羊了。居然还有人家丢了孩子甚至被强暴。家中没有年轻壮丁,根本无力反抗。一开始还愿意施舍的百姓马上关门闭户,谁都不愿意再救济灾民了。
说到这里两个女子哭得更伤心,她们一个丢了孩子一个险些被侵犯。周围的百姓听到这种事都是一阵低声哀叹,面面相觑,心酸担忧害怕更不知所措,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他们偷孩子做什么?”
“莫非……吃人?”
“别说了!这帮畜生!怎么能放他们进城呢!孙明义是不是傻了!蛮夷匪类,他们都是只会烧杀掳掠的野蛮人!进了歧县的城池分明就是狼入羊窝!让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怎么活!”
阿来和小九站在人群里心里砰砰直跳,都被恐慌的情绪揪住了神经。
“不能让他们再这样害人下去!走!找孙明义去!把这群蛮子赶出去!”一群人慷慨激昂地就要往县衙去,阿来和小九也
我为鱼肉 分卷阅读9
要跟着去造势,去的路上听着他们继续议论:
“两万的流民小小的清水寺怎么可能装得下?孙明义莫不是疯了!”
“听说不是县尊的主意,他带着士兵在城头守了三天三夜,最后是谢太守家的大公子插手将人放进来的。”
小九看了阿来一眼,阿来红着脸低下头。
“听说还有流民往咱们这儿来呢,清水寺已经装不下流民,他们现在都往别的寺庙去了。”
“别的寺庙?歧县就两个寺庙,一个南山清水寺,一个城北桃源寺。”
“对,他们去桃源寺了。桃源寺还好点,周围没什么民居。可这么着也不是个办法啊,若不将这些胡贼赶出去,咱们歧县难有安宁之日!”
桃源寺?
阿来心里一慌,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阿来?”小九见她脸色一瞬间变得煞白,担心地问她。
“糟了。”阿来低喊一声,“糟了!”
她迅速拨开人群往外跑,奔了两步又拐回来,双手夹着小九窄窄的肩膀,警告的话当头敲在小九脑门上:
“这段时间你储备好粮食待在家里不许出门!闩好门谁敲门都别开!最好备两根能打人的棒子,保护好你父母!记住了!”
没等小九反应过来阿来便再次调头,往桃源寺的方向狂奔。
第6章神初六年
孙明义听着县衙外面要求驱逐流民的吵嚷声烦不胜烦,重重地将手中的碗摔在桌上,哼了一声道:“谢家这乳臭小儿,自己有多少本事何不以溺自照?捅出来的篓子倒要我来给他填补!”
县衙主簿道:“县尊勿恼,为今之计需谨慎果决。及锡国虽是我大聿属国,可到底是一群胡贼,野蛮彪悍。加之流民数量又多,眼下若是不加以控制只怕是要生祸端。我们歧县一旦被打开缺口,周遭所有的流民全都会闻风而来,更不要说及锡国里还有十万的灾民,倘若都强渡恕河进我大聿的话……”
孙明义猛地回头,愤恨道:“我岂会不知开了城门的后果?谢家小儿满嘴仁义道德,却不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理!这才几天胡贼就已经不服管束到处惹祸!我看那竖子并非不知后果,他肯定也明白其中风险,只不过一心想着为谢家冒险争功罢了。”
主簿道:“看来只有将流民再次驱逐了。”
孙明义坐了下来,眉心犹如刀刻:“现在说要清出去他们哪里能肯?咱们的歧县的兵力也不过三千人,当初仗着城墙易守难攻还能抵挡,现在贼在城中若是将他们逼急了只怕到时候狗急跳墙,引起大乱!”
“临县兵力正在调配,谢公这两日也该回来了。县尊不若再劝一劝谢家公子,若是歧县乱了牵连的将是整个绥川,谢家自然逃脱不了干系。谢府若肯出借府中部曲或可缓解眼下流民之疾,等支援抵达一切就好办了。再不然能请谢府的云孟先生出个主意也是好的。”
孙明义想了想,烦闷地哀叹一声后站了起来,将破旧的袄子穿上:“罢了,我去趟谢府。”
谢随山听家奴报说孙明义求见,知道他定是为了流民一事而来的。
流民在歧县生出的事端也出乎谢随山的意料。
流民难训甚至威胁到了百姓的安危,到了如今地步他自然晓得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公仓的粮食早就被搬完,强征私粮差点儿引发官民冲突,最后根本没能征到多少。没想到歧县的百姓根本不愿意把粮食贡献出来给流民。这些人平日里看似淳朴团结,谁成想到了关键时刻居然这么吝啬。当日他在城墙之上夸下海口说流民之事他全权负责,如今这才几日工夫,如果出尔反尔将流民驱逐出城的话,他谢随山岂不是成了全绥川的笑柄?父亲知道了骂他个狗血喷头都算小事,肯定得将他绑去祠堂家法处置。而他妹妹阿薰呢,又能看他笑话。
谢随山脑子疼,挥了挥手,让仆人跟孙明义说他不在府里,赶紧打发走。
孙明义和主簿被拒之门外,气不打一出来,打算守在谢府门外等着逮这谢随山。
等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县衙的几名士兵跑来找他,说流民在城中到处乱窜,青天白日打砸抢劫,已经出了人命。孙明义一个头两个大,让主簿继续在此候着孙明义,选了个壮士兵让其快马赶去临县催调兵马,他则尽力集结城中兵力镇压流民。
阿来从市集跑出来往桃源寺去,没跑两步便看见前方一群人惊魂未定地迎着她而来,衣服凌乱,有些人甚至还带着血。
阿来抓住一位老妇问她出了什么事,老妇满头是汗气喘如牛,说流民闹到城北去了,不仅抢粮食还抢人,有人反抗就是一顿暴打甚至杀人,简直和土匪没两样。她就是从城北逃过来的,如今城北百姓全都跑光了。
果然是这样!
当初在流民被放入城中时阿来就有不好的预感。
及锡国那些腌凶残的发迹故事她从阿母嘴里听过不少,对这帮胡人没有一丝好感。及锡一族是有名的贪婪凶残的民族,其族中男子野蛮好战崇尚武力,女子地位低贱甚至不如牛羊值钱。从前还未归顺大聿之时就常常滋扰大聿边境,烧杀掳掠无恶不做。后来武帝出兵征讨,及锡虽投降称臣,可这群胡人依旧抢劫掳掠哪一样也没少干,尤其是抢女人。大聿女子在及锡国一个抵得上及锡女十倍的价钱,价格等于一匹上好的战马。近两年及锡依旧不安分,仗着是大聿属国便四处惹是生非。如今赶上灾荒又被另外三个小国联合攻打,大聿的援军还未到,及锡国的国民就溜了一大半,全涌到与大聿的接壤地绥川来了。
说是大聿属民,这城门也是万万不该开的。及锡人骨子里刻的是凶残成性贪婪无厌,与崇尚儒学饱读诗书的大聿百姓从来不是一类人。阿母就曾经教导过她无数次,见到及锡族人一定要多加提防。
阿来逆着慌乱的人群推推搡搡,始终没有见到四姨的影子。好不容易靠近桃源寺,远远地看到桃源寺石阶下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在晃动。阿来心里一跳,立即躲到树干之后,小心地露出眼睛往那处窥视。
是流民。
三个脏到看不清脸,衣不蔽体的流民正蹲在一起不知道在争抢什么。阿来屏气凝神眯着眼睛想要努力看清情况,却见一只发紫的手忽地从石阶上滚了下来,被其中一流民踩了个正着。流民低头一看,立即抓起来就啃。呲牙咧嘴时发黄的牙缝间全都是血。
阿来急忙捂住差点惊叫出声的嘴。
他们在吃人!
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上山的唯一道路被流民占着,她不敢往正门走。有条弯弯绕绕的林间小路也能上山。平日里没人走,一些不守清规的和尚有时候会找娼妇消遣,被她不小心看到了几回。小路隐蔽,专门供娼妇
我为鱼肉 分卷阅读10
出入。
惦记着四姨的安危,她也管不了那么多。在衰败的林间薅了半天薅来几片枯叶和一大团的草。枯叶插在头发里别在腰间,草揉碎了多少挤出些绿色的汁水,全抹到脸上。简单易容之后,阿来娇小的身子往林子里一跃,打眼一看的确不易发现。
上山这一路阿来都提心吊胆,好几次和流民擦肩而过,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避开对方。
林间树杈无数非常妨碍她前进。阿来从腰带中抽出个事物,夹在双指间,灵活的手指飞速转动,快到看不清动作。手所到之处树枝被斩得一干二净,立即清出了一条路。可她实在着急,半砍半闯,一半的树枝是被她削去的另一半则是被她鲁莽撞断。看来这帮和尚近日也挺守规矩,小路有段时间没人走了。
好不容易来到桃源寺大门口,发现寺庙的门紧闭,上百流民闹哄哄地拍打大门,嘴里骂着听不懂的及锡语。
阿来沿着桃源寺外的野林子又绕了一大圈,犹如翻山越岭,浑身都是被树枝刮出来的小伤口,始终找不到进去的入口。
桃源寺所有的门都关得严严实实,无论外面的流民怎么叫骂它都像一口梵钟,巍峨不动。
坐在树上的阿来心下略宽。
既然流民进不去也就威胁不到四姨。可是,如果四姨已经离开桃源寺了呢……应该不会,她说了祈福繁琐要耗很多时间,应该还没结束就被流民围了寺庙。
但愿。
见无法撬开桃源寺大门,不多时流民便自行散了。毕竟城里的待宰肥羊不少,他们没必要在这儿浪时间。
流民一散,阿来从树上跳下来狂敲大门,希望大门开启时能见到安然无恙的四姨。
六娘睡了个回笼觉,懒洋洋地起床,肚子咕咕叫,饿了。
叫了婢女来伺候用膳,随意一问,发现四姨还没回府。
“还没回来?这都什么时辰了。”六娘打开窗子往外看,居然已经天黑。王家夫人向来不好客,她被阿母拖着去过几次,常常没喝上两口茶对方就拉了脸一副要送客的模样。难道今天阿母带去的绫罗还真讨了对方的欢心?
“什么?走了?”
双手拍门拍到红肿嗓子叫到沙哑,才有个小沙弥小心翼翼地将门打开一丝缝隙。阿来见是先前迎她们的那位,便赶紧询问情况。没想到对方说四姨插了几炷香捐了点香火钱之后叫了两位师兄帮她拿篮子,早走了。
“可是去了王家?”阿来焦急地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
完了。
完了完了完了!
阿来心里大叫不妙,又沿着小路滚下山去。她这满身泥泞一头杂草,路上歧县的百姓见了都绕着走,显然是将她当成了及锡来的流民。
到了王家巷口,还未等上前叫门就被两位护院给叉了出去。
“不长眼的瘟骚奴,竟敢来此撒野!”
阿来顾不上摔疼的屁股,连忙爬起来叫住他们:“我不是及锡人,我是谢府的花匠!”
听到阿来的歧县口音以及谢府二字,两位护院顿住脚步回过头来打量她,问道:“谢府的花匠怎么这副鬼样子?”
阿来急切道:“小仆随府中四姨出来敬香祈福,在桃源寺分开时四姨说要来拜访贵府夫人,小仆来的路上遇到流民才扮成这副模样。敢问二位大哥,我家四姨可曾来过?”
两位护院相互看了一眼,摇头道:“流民闹城大家都躲起来了,谁还出门寻灾祸?今日没人来访,更不曾见到你家四姨。我劝你还是回府里问一问吧。流民在北城生事,你家四姨可能已经回府了。”
听见两个护院的话阿来如遭重击,脑子一阵阵发胀。如今最后的一丝希望只能寄托于四姨改了主意真的早早回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