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是我一时口快,没想到这一节,”对方十分干脆,立刻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你这人倒还有点见识。就是忒不利落了些!真要看上那女子,直接要过来不就成了?上次来看你的那个什么军副,不是说有一支府户军依然会听你的话么。难道连这点事都做不到?用得着在这里长吁短叹?”
“自然是做得到的,但问题不在这里,”周惠叹了口气,“这件事情。其实是家伯的主张,我身为后辈,在这件事情上却不好违背他;强行行事,势必会大大折损自家的声名,也于我现在的处境不利。细想只好就此作罢……可如此一来,却不免辜负了那张家娘子的情意,故而才会有这番嗟叹。”
“你这人倒还是个重情重意的人,但总归还是不够利落,过得太不自在!”对方不以为然的说道,“堂堂大丈夫,若有所好,自取便可。何必管什么长辈。管那些烦死人的臭规矩?”
“足下说得倒是利落,然则又为何进了这廷尉大牢,关得满心不耐?这难道就是足下想要的自在日子吗不跳字。周惠反问他道,“况且,足下和博陵崔氏相邻,想必是冀州士族。如今却关在这洛阳,想必犯案不轻。难道就没想过会拖累自家声名、牵连家中长辈么?”
他的这句话,似乎正说到了对方的痛处。让对方沉默了好一阵。半晌之后,他再次哈哈一笑:“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但求行事酣畅,念头通达,哪能顾得了那么多?不过,有所为有所不为,倒也是君子之风,刚才算我高昂错看了你,现在给你赔个不是罢!”
“高昂?”周惠诧异的反问他,“渤海高氏的高昂高敖曹?”
“没想到你也听过我的名声,”高昂笑道,“不错!我就是渤海高氏的高昂,朝廷的通直散骑侍郎、武城县伯,也是纵横河北的马贼!”
……,……
洛阳宫北的华林园内,已界七十四岁高龄、即将归老还乡的司徒公杨椿杨延寿,正在向元子攸奉表辞别,并为之前赐下的朝服几杖,安车驷马、给扶传诏等仪仗拜谢天恩。其弟侍中、司空公杨津杨延祚,其子散骑常侍、镇东将军杨昱杨元晷,其侄黄门侍郎杨侃杨士业、通直散骑常侍杨愔杨遵彦,嫡孙员外郎杨孝邕,侄孙秘书郎杨师仲,尽皆肃立在其身后,一同向元子攸拜谢。
对于这位忠于魏室、功勋卓著的六朝元老,元子攸是实实在在的舍不得。他走了以后,还有谁能够为他制约元天穆?可是,杨椿的年龄也确实大了,身体也不太康健,还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也实在无法继续留在朝中。前年担任关西大行台、负责平定整个关内时,就因为生了暴疾不得不辞任,结果朝廷不得不赦免兵败的齐王萧宝寅,接替他担任关西大行台的职务,然后就有了萧宝寅叛魏称帝之事,整个关内也因而更加混乱不堪。
国难思能臣啊!杨椿这一走,能够辅弼朝政的重臣又少了一位,尔朱党羽的气焰势必会更加嚣张。想到这样的处境,元子攸走下御座,执着杨椿的手潸然泪下:“司徒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但高尚其志,决意不留,朕既难相违,深用凄切。”
“昏老之人,蒙陛下如此看重,老臣实感惭愧。”杨椿扶着鸠杖,准备跪地叩拜,却被元子攸强扶着,免去了他的这一礼仪。不仅如此,元子攸还再次赐下绢布,令羽林卫五十人送杨椿回乡,让身后的杨津、杨侃等人尽皆感激涕零,纷纷拜谢天子的恩惠。
然而,杨椿之子杨昱却向元子攸请求辞职,理由是要照顾年老的父亲。元子攸自然不会答应,他还要依靠这位曾经的徐州刺史、东南道大都督,制约现任的三徐大行台尔朱仲远呢。
“卿家四世同堂,阖家百口,且上下敦睦,当世莫不钦羡,难道还担心司徒公没人照顾吗不跳字。元子攸抬手扶起杨昱,“朕知道,卿还为之前屈身元颢的事耿耿于怀。这其实大可不必,朕完全能够理解。现任御史中尉高卿道穆,乃是第一位随朕北狩的近臣,其侄不一样是依附元颢?朕问他当初为何没有带子侄随行,他直言回答说‘臣家百口在洛,须其经营。且欲其今日之来,知京师后事’,朕亦毫不怪罪,仍授其侄秘书郎中,转通直散骑侍郎……朕既没有怪罪道穆叔侄,卿又曾于荥阳血战,朕怎么会苛责呢?”未完待续。。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六章:白衣还乡(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陛下仁厚,微臣铭感五内,”杨昱也颇为元子攸的大度所感动,“当日荥阳之战,麾下诸将尽皆死于王事,微臣每思及此,未尝不惜之愧之。有西门守将、巩县子王建,曾击退夜袭,出城求援,如今因微臣及太府卿臣宽的推举,擢升从六品厉威将军,以勋臣子弟用为太府寺丞;然另一守将周惠,其品性和才能尤为可观,如今却还系于廷尉监牢。陛下既有容人之量,又有爱才之心,何不遣之用之?”
“为这罪人周惠,卿还要和朕顶上一场么?”元子攸无奈的叹道。.
上次将周惠转入廷尉监牢的时候,元子攸本想将其家族黜落士籍,本州大中正杨昱却坚持认为,周惠既然有从五品的资望,还执掌过京师,其父也曾立功受爵,家族就应该留在士籍之中。临淮王元彧得知后,也引用九品律令替他申辩,说士籍系于门资,与功过无关,如南朝谢晦、沈攸之据荆州反叛,陈郡谢氏、吴兴沈氏依然为士族;本朝扰乱三齐、受到三十万台军征伐的刑杲,其出身的河间刑氏,不也没有黜落士籍?结果元子攸拗不过他们,只好打消了那个心思。
不仅如此,连刚刚致仕的杨椿,闻言也扶着鸠杖向元子攸解释:“陛下,老臣曾经教导过家中子弟,令他们多多奖掖后进,勿要交结权臣,故而犬子虽忤圣意,却也是奖掖后进、为朝廷揽才的意思,这一点请陛下明察……老臣也听说,那周惠执掌京师的时间不长,但处事明晰,治政有方。很好的维护了京师的稳定;还有他所举荐的城门司马和城门丞,都是忠于朝廷的宗室勋门子弟。正是他们守住宫室府库,将其移交给朝廷麾下的官军。由此想来,京师能安定的回归朝廷手中,其实颇赖那周惠的维持和荐人功劳。”
“司徒公所言甚是,”元子攸点了点头,“不瞒司徒公,前河南尹、现廷尉卿天水杨机,也是引其治政和维持之功,只判了罪人周惠监禁三个月的刑罚。如今既有两位卿家替他分说,朕索性就免了那罪人剩下的刑期。将其遣送回乡罢!”
……。……
周惠自然不知道,杨椿和杨昱父子,已经在华林园替他免去了罪责。此时的他,正与渤海高敖曹海阔天空的闲聊着,聊到兴致盎然的时候。连之前与张家娘子无缘的失落心情,也因而冲淡了许多。
对于渤海高家,周惠自然不会不知道。渤海高家势力极大,名声极高,当初葛荣肆虐河北,河北的不少世家大族率乡闾避往三齐(古青州分出的青州、齐州和济州),朝廷在三齐侨立河北州郡,其父高翼就是理所当然的渤海太守,并兼东冀州刺史职务。而当时的河间刑杲。家门和声望颇不如高氏父子,因朝廷论及资荫,将河间太守之职另授其堂侄刑子瑶,愤而掀起反乱,结果就闹出那么大动静,引得三十万台军征伐。所以朝廷对高氏父子极尽拉拢。虽然他们在河阴之难后附从葛荣,但一旦重归朝廷,即刻封高翼为乐城县侯,别封次子高敖曹为武城县伯、通直散骑侍郎,授长子高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兼武卫将军。到了高欢崛起时,为了拉拢高乾、高敖曹兄弟,派嫡子高澄前往拜见两人,以叔祖相称呼,也就是他高欢自居为两人的子侄。
至于高敖曹这位“马槊绝世”的名将,那更是鼎鼎有名,被时人视为项羽一般的人物。他的性格甚至行为,也和项羽十分接近,年少时最烦读,长大后结交北地豪杰,颇有纵横天下之志。因而在河阴之难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起兵受了葛荣的官职;后来尔朱荣被诛,又再一次起兵保境自守,得知其兄想投靠高欢,起初极为不忿,送去女子裙钗以示羞辱,直致高欢派嫡子高澄来拜,他才勉强赞同,成为高欢手下的第一重将,死前麾下已经统率着七十六部都督。
此外,高敖曹还是个坚定的汉族主义者。高欢虽自承鲜卑人,每申令三军皆用鲜卑话,但只要他在,就必定改为汉语,以照顾他的心情。高欢起家时的好友,鲜卑大将刘贵,只因说了句“一钱汉,随他死”(汉人只值一钱),他便怒得拔刀相斫,然后鸣鼓会兵攻其大营;还有高欢的门仆,只因轻视他为汉人,不许直入府内,他便当场将其射杀,而高欢知道了这一严重冒犯行径,也丝毫不加怪罪。
以高敖曹的籍贯和行径,与周惠本来很难有什么交集。然而如今却正是他落难的时候。前时尔朱荣平定葛荣,由于过往的私怨,以及其兄高乾与元子攸的交情(元子攸为长乐王就藩冀州时,高乾与之颇有结交),于是以曾经附从葛荣、不宜居于中枢的理由,将他兄弟俩罢职还乡。还乡后高乾颇为安分,他却阴养壮士,又行抄掠,这次尔朱荣召集河北众军,为防他在后面捣乱,令冀州刺史将他诱捕,送到晋阳看管起来。继而晋阳六镇镇民骚动,又把他带到身边,入洛后就监禁在这廷尉监牢之中,由元天穆严加看管,连朝廷发布大赦也没将其开释。
在高敖曹而言,这是他第一次入狱。以前兄弟几人虽然长期四处劫掠,却是来去如风,官府怎么也捉不着,只能拿几人的父亲高翼顶罪。故而在河北大乱之前的好几年中,高翼几乎一直在冀州监牢里面渡过,只有每次大赦后才能短暂的回家,然后必定又会被几个儿子的恶行拖累下狱。高翼对此忧心忡忡,曾向乡人抱怨道:“我四个儿子都是浪荡货,等我死后,哪里找人给我盖上一锹土呢?”
对于父亲的委屈和抱怨,高敖曹并非没有感觉。后来他父亲去世后,因他的功绩,被高欢扶起的朝廷追赠为使持节、侍中、太保、录尚、六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文宣。他特地回乡祭父,把坟茔堆得高高的,在坟前跪拜道:“老爹!您生平害怕死后得不到一锹土,今天被压这么深,应该了解我的孝心了?”
因此,之前周惠指责他牵连家中长辈,高敖曹难得的没有反驳,并且向周惠赔了不是。然后随着话题的深入,两人鉴于对尔朱荣、对北地鲜卑的共同恶感,又都被关在监牢中闷了这么些时日,于是就聊得更加畅快和投机。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六章:白衣还乡(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高敖曹素来桀骜不驯,之前周惠从陈庆之驻守北中,抵御河北五六十万官军,甚至平定中渚宇文莫纥,绝掉河北军破局的大好契机,这在诸多朝臣看来,是屈身事贼、负隅顽抗,可高敖曹听了之后,不仅不以为罪,反而赞叹不已,对周惠更加高看,认为是大丈夫张扬之气的行为。谈到如今的局势,他更是直言世道已经混乱,无论是朝廷重整山河,还是英雄趁势而起,都需要费上许多工夫,只要是有勇猛或者智谋的人,都不难得到发挥能力、获取功名的机会。
“允宣老弟,你这两月做的事情,朝廷上许多大臣一辈子都未必能赶得上。可是陛下却不知拉拢,将你罢官革职,关在这鸟地方,真是他娘的浪费人才啊”他叫着周惠的表字,为周惠鸣不平道。
“那高老兄你呢?”周惠顺势问道,“陛下不也把你关在这么?”
“我的情况和你不同,关我的是尔朱一党,不是陛下,”高敖曹虽然说话粗鲁,心里却是明白,“除非我父兄向尔朱家屈服,或者陛下决心摆脱尔朱家的控制,不然我就只好继续待在这鸟地方……唉,要是我父兄再果断些,我自个也多长点心眼,哪能落到尔朱家手中?如今我高昂三十有七,家中骁勇过千,却没能建立一点半点的功业,还要在这里浪费时日,想来真他娘的憋闷”
说到这里,他重重的摇晃着牢门,以发泄心中郁结的闷气。
周惠沉默不语。各人各有各自的际遇和难处,他也知道高敖曹说的是事实。历史上直到次年元子攸诛杀尔朱荣后,才将他从监牢里放出来,以抵御尔朱世隆的进逼。于是他“推锋径进,所向披靡”,“帝及观者,莫不壮之”,即刻授予直阁将军。不久他长兄高乾驰赴洛阳,元子攸见之大喜,以高乾兼侍中,加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镇河北;又以他为通直散骑常侍、平北将军,让他和长兄一同回去,招集部曲乡闾,与洛阳为表里形援。
好一会之后,他才斟酌着安慰高敖曹道:“高老兄莫急。如今河北诸州皆为尔朱党羽,其从弟尔朱仲远又占据了淮北淮南,关内则为贼党所盘踞,朝廷还能收得上赋税的,只有这河南一地,而且也同样受制于元天穆等人。陛下虽然魄力有所欠缺,但在尔朱家的这般进逼之下,早晚都会有所动作。届时以高老兄的家族势力,以高老兄的一身勇武,还有令兄与陛下的交情,自然不难脱离牢狱之灾,并且得到朝廷的重用。”
“但愿是像老弟所说的这样吧”高敖曹闻言平静了些,“只是,陛下真要有所动作,靠朝廷上那帮没骨头的人是不行的,必须找一批敢和尔朱家作对、自个又有能力的人帮忙。像老弟这样的人,陛下本该倾心接纳,现在却还被关在牢中……”
他的话音未落,牢室大门忽然开启,身服绿袍的卫尉丞手持文书走了进来。在两名皂衣狱卒的带领下,他径直走到周惠的监牢前,上下打量了周惠一番,与文书上的描述核对后问道:“可是居于巩县的义兴周惠?”
“在下正是。”周惠不卑不亢的回道。
“奉陛下口谕:罪人义兴周惠,先从南贼,再从叛党,其罪实深,即有赦令,亦当监禁三月,以儆效尤。姑念其治政有绩,荐才有功,特加恩免去监禁,着即开释,遣返本乡。”卫尉丞手捧文书念道。
真的就这么开释了?周惠心下大喜。看来这当今天子元子攸,如今就已起心和尔朱党羽较量一番了啊而他既然获得加恩,显然已经被元子攸记在心上,复起之时、重用之日恐怕也不会太过遥远。
他恭敬的拜倒在地,向北面致谢道:“罪人叩谢圣恩”
“周世兄请起,”宣完公文,卫尉丞令狱卒打开牢门,笑着将周惠扶了起来,“在下是天水杨纾,伯父既是现任卫尉卿。往常曾听伯父说,周世兄为洛阳令、假城门校尉,处事明晰,治政有方,深得吏民敬服。如今一见,果然风采可观。”
“哈哈”斜对面的高敖曹也笑道,“允宣老弟,看来真给咱们说中了这么一来,我也不用再忍耐多久,很快就能离开这晦气的廷尉监牢……哈哈”
听高敖曹出言不逊,杨纾皱起了眉,正要呵斥两句,周惠却止住他道:“这位渤海高敖曹,是北地有名的豪杰之士,素来壮气过人,杨世兄莫要苛责。”
“既有周世兄代为分说,我不与他一般见识。”杨纾点了点头。
“怎地?我高昂还怕了你不成”高敖曹大声喝道。
“高老兄,我知你的胆力和委屈,却也犯不着和廷尉寺斗气,”周惠收好《春秋左氏传》和张家娘子所赠的长袍,抱起前时家中送来的其余衣物用度,全部送到高敖曹的监牢前面,“如今天气渐凉,牢内阴湿,高老兄大有为之身,自己要多加保重。若不嫌粗陋,这些衣物和服被,就都送与高老兄御寒吧”
之前的时候,周惠隔着走道和几间监牢,就隐约发现高敖曹身上仅穿着单衣,在这仲秋时节非常惹眼。想来是因为他被诱捕时正值盛夏,身上便是这般装束,而他的家族远在河北冀州,且为尔朱家所忌,因此不方便来洛阳探监,自然也没有能够给予关照。
借着这个机会,他总算看清了高敖曹的形容。和他设想的不一样,高敖曹虽然体格魁梧,相貌却长得十分俊秀,豪侠而有风神。这也难怪,他乃是世家子弟,兄长高乾“美音容,进止都雅”,他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对于周惠的好意,高敖曹毫不客套,立刻便接了过来。
“好,我高昂承你老弟的情,”高敖曹目光炯炯,向周惠拱手道,“等到脱离牢狱,我一定去寻老弟大醉一场”
“敢不奉陪”周惠笑着和他作别,转身离开了这间牢室。(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七章:白衣还乡(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出得廷尉监,门前便是东阳门内御道。周惠望着御道旁落叶飘零的槐树,以及对街不远处昭仪尼寺中透出来的秋景,想着这一个多月的监禁生涯,心中不禁有恍然隔世的感觉。
起初他自投卫尉寺监牢,本以为只需待上几天,等到河北军入城便可出狱。没想到却被关了这么久,甚至差点被判三个月的监禁。但不管这么说,当前这一难关他是过去了,虽然丢官去职,但是名声和资历都在,自家还意外的保住了士籍。
在监牢的这一阵中,他除了读书之外,也想过自己今后要走的道路。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好想的,既然他不愿附从尔朱一党,那就只能依靠朝廷。尽管他曾随元颢与河北军作对,但是和相当部分的朝臣一样,对元子攸并不怎么排斥,只是不满他身后的尔朱党羽,同时也希望在乱局中有所作为。
元子攸肯定也明白这个关键。因此一旦他和尔朱荣生出嫌隙,便会大量起用这些黜落的朝士,而他也能够义无反顾的为元子攸效命,进一步光大自己的家族,经营自己的前程。
之前他结交杨昱,举荐元整和陆康,其实都是在为此布下伏笔。而且在河北军进城前,元整去卫尉寺监牢征求他的看法,他还为他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借陈留王元宽之名交出洛阳,从而实现了京师的平稳过渡,也让元整、陆康大大的长了一回脸。上次元整探监时,就已经担任着通直散骑侍郎、假城门校尉的职务,陆康也被擢升为员外散骑侍郎,领城门司马,协助元整掌握城门寺和那支城卫军。
以元整如今的职司,以及和廷尉卿杨机的渊源,想必会得到他出狱的消息吧
周惠目光一转,果然看到了元整和陆康两人,此外还有城卫军军副周忠。三人各自牵着马,身后还跟着另一名牵马的军士,正等候在廷尉寺门前不远处。
看见周惠出来,三人尽皆上前相迎,纷纷笑着恭贺周惠脱离牢狱。周忠把自己的马交给身后的军士,从他手中牵过备用的马匹,拉着马嚼子牵到周惠身旁。
“二郎君,请上马。”他恭敬的向周惠说道。
“允恭,你现在也是族中子弟,又比我年长,直接称我的表字即可,”周惠笑着纠正了他,然后向元整问道,“子肃兄,城卫军的情况如何?虽然我现在已经是白身,不该再过问军中事务,但他们随我守过荥阳和北中两城,维持过洛阳治安,还在中渚打过一战,我心里很是挂念。”
“好教允宣兄得知,他们现在都很好,陛下也对这支驻守京师的军队十分看重。前日陛下在西林园校猎,城卫军也奉诏参与,而且表现不错。允恭还因练兵之功,以及之前担任洛阳县尉的资历,得了个从八品宫门仆射的兼官。”元整笑着回答周惠说。
“哦?倒要恭喜允恭了”周惠向周忠拱手致贺道,心里颇为安慰。
看来当初在履历上,将他列入家中子弟,还真是做对啦否则,依然背着家仆的身份,周忠别说得到冗从仆射的兼官,便是那城卫军军副也当不长久。
“二郎君可别寒碜小人,”周忠连忙摆手谦辞道,“其实小人本不想受那个兼官的,但在众军之前,却不好忤了陛下的口谕。可是接受之后,心里也颇为不安,毕竟二郎君刚刚丢掉了官职……”
“允恭你这就想错了。以允宣兄的名声和资历,难道会长时间蛰居么?”陆康翻身上马,对其余三人笑道,“咱们先回城门寺再说吧允宣兄刚刚出了监牢,也需要休息一阵,仔细修饰一番。”
“那倒是,”周惠抚着嘴边参差不齐的髭须,“入狱近两月,是该修饰下才行。”
“我倒觉得这样不错,”元整大大咧咧的说道,“允宣兄毕竟是带过兵、当过将军的人,何必学尚书台那些少年郎官?那些人啊,个个都以年少自傲,精心修饰仪容,闹得像大户人家里的娈童似的……”
“哈哈”周惠瞧着陆康白皙无须的面孔,忍不住感到好笑。这元子肃的话,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贼秃么而陆康也笑着摇了摇头:“子肃兄你啊……”
几人就这样一路谈笑着,很快就越过廷尉、卫尉寺诸署,到了半从属于卫尉寺的城门寺前,旁边则是太府寺下属的太仓署和导官署等机构。元整令属下牵走几人的马匹,把周惠请入后院叙话。
随意聊了些近期的情形,元整把话题转向了几日前的西林园校猎。正是在那场校猎之中,周忠得到了从八品冗从仆射的兼官,而元整作为这支城卫军的军主,则受到了元子攸的亲自召见和宣慰。
得天子如此看重,元整可谓是志气昂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也对举荐他、提点他的周惠满怀感激。然而周惠听了他的转述,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子肃兄,照你说的情形,恐怕很有些不妥。”他直言不讳的向元整说道。
“有何不妥?”元整不解的望着他,“陛下看重这支城卫军,不是我等的幸事吗?便是允宣兄,有组建这支军队的往日功绩,今后也能多几分起复的把握啊”
“话是这样没错。可子肃兄想过没有,陛下为什么会看重这区区一千军队?”
1...293031323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