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还请允宣兄指教。”元整拱了拱手。
“因为这支军队现在驻于内城,而且掌握在你这位宗室手中……你想必知道,那些忠于皇室、不愿附从尔朱党羽的宿卫军,前一阵大都归顺了北海王,如今不是战死,便是被遣散,余下台军则尽归尔朱党羽。所以,这支出自河南、颇有战斗力的城内军队,就成了陛下能够动用的少数可靠力量之一,也是陛下希望争取到的,”周惠叹了口气,“只不过,陛下不该表现得这么明显。毕竟城卫军本来就是临时设置,因你的投效之功才得以保留,如今得到陛下的这般看重,很可能会遭到尔朱党羽的忌讳,轻则被调出城外,重则被遣散回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七章:白衣还乡(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这匆忙之间,我哪能想到什么办法?”周惠摊手道。
“或许事情到不了那一步?”陆康沉吟着说,“咱们除缇骑外,就这千余士卒,又身负关防重任,怎么会调出或遣散呢?依我看,允宣兄是多虑了!”.
周惠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他可没有陆康那么乐观。
……,……
隔着城门寺不远,太府寺衙门附近的一间酒肆之中,夏侯敬、田颖二人,也在向厉威将军、太府寺丞王建辞别。
“你俩真的决定弃官回乡了?”王建颇为遗憾,“好不容易才获得从七品官衔,就这样辞去,为免太过可惜。剩下我一个人在这洛阳,这日子也是没味得很。”
“没味?当这个劳什子荡寇将军才叫没味呢!”田颖最近牢骚满腹,如今当着好友的面,很痛快的全部倾泻了出来,“上头掌权的重用的全是河北人,从来不把咱俩当一回事;同僚则大都出身洛阳六坊,看咱们俩就跟像看乡里猴儿似的!咱们自己手下没有一兵一卒,还不许轻易出营,结果每天点卯后,就只好睡他娘的死猪觉……这无聊的日子,还不如回家孝敬老娘,找世裔一块耍子来得痛快!”
王建沉默不语的举起了酒樽。和两位好友比起来,他自己的处境又能够好多少呢?
魏朝的太府寺,前身即秦汉时九卿之一的少府监,曾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帝室供养,职权颇为重要。然而自汉武帝设立尚台之后,九卿的职权便弱化了许多。何况如今天子大权旁落。朝廷赋税和京师府库尽在尔朱氏手中,太府寺能够做的。不过拱手画圈而已。连太府卿杨宽、太府少卿李苗如今都无所事事,牢骚满腹,他这小小的从六品绿袍寺丞又能做得有多愉快?
当日杨宽持天子诏招降李苗,奉元天穆之命率军渡河,王建满以为能够跟着立下恢复京师的大功,或者衔尾击破南军,替好友樊迟报得大仇。可是尔朱荣得知杨宽暗中和天子暗通款曲后,立刻让元天穆将杨宽从台军中调离,升为有职无务的太府卿。他们三人作为杨宽的亲信,自然也没有了什么前途。只是分别给了从六品厉威将军、从七品荡虏将军、荡寇将军的杂号将军空衔。
好在王建有一个巩县男的袭爵。还曾经担任过杨昱的长兼行参军,因而得以按照勋臣子弟的旧例,安置到太府寺中担任寺丞。这个职务虽然没什么权力,却好歹让他有了一点盼头。否则的话,他王建现在的处境。也就和夏侯敬、田颖一模一样。
“我算是看出来了,如今尔朱氏当政,咱们这些河南人,无论是在朝廷上还是台军中,都很难有什么前途,”夏侯敬感叹着,向王建提出了建议,“仲立兄,你现在是从六品。再升一阶,便可以担任下郡太守、上县县令的职务。到时候,你不妨请杨府卿替你谋取一郡,然后我和子聪就可以去投奔你,大家一起建点功业出来……我俩都有从七品资历,给你当郡丞、郡尉还是够格的。”
“这主意不错!”田颖立刻表示赞同。“到时候让宗德当郡丞,我就当郡尉带一两千郡兵玩玩,哈哈!”
“此事我也曾经想过,而且以我现在从六品朝官的职衔,若是自请出外,担任正六品郡守也够格了,”王建叹了口气,“可是,下郡一般都在边地,辖区不过一两县,计口不过两三千,哪来一两千郡兵?有哪有什么功业可建的?别说建功,面对边境的混乱,恐怕连自保都成问题。咱们的父兄,不都折在南荆州了么?还有宗德,你不是也在南荆州见识过吗不跳字。
“说到郡兵,我倒想起了咱们在荥阳的那支军队,”夏侯敬叹了口气,“仲立兄,子聪,你们想必还不知道,那支军队做了哪些事?他们投靠北海王后,被拨到李少卿手上驻守河桥中渚,然后被允宣要去守北中城,随他击破中渚起事的夏州乡兵,又跟随允宣进了城门寺,现在已经是堂堂的洛阳城卫军了!”
“还有这回事!”王建讶道,“城卫军的地位,虽然不如台军羽林、虎贲两部,却比一般的府户军更高啊!可允宣不是已经罢职下狱了么,他麾下的军队怎么还能留在城门寺中?”
“这我就不清楚了,”夏侯敬摇了摇头,“但是我听人说,允宣身边的周忠依然在军中担任着军副,可见允宣的影响还在。”
“我说呢!允宣那小子,难怪敢率军出城支援,原来是有这么一支旧部在手中!”田颖一拍酒案,“仲立,当日你是统军,允宣不过是你的副手,现在能不能想办法调到城门寺,把那支军队拿过来?那么我和宗德就不用辞官了,直接在里面担任幢主职务,比在台军中混日子要强得多!”
“这恐怕不行,”王建沉吟道,“城卫军直属城门寺,主官城门校尉是正四品,我现在还远远不够格。况且,城门寺职权紧要,现任假城门校尉元整,乃是立下献城投效之功的宗室,正得天子眷顾,非等闲人可以替代。”
“那就没办法了!”田颖听王建说得艰难,一下子泄了心气。
夏侯敬却似乎想到了什么:“照仲立兄这么说的话,或许有一些机会……”
“什么机会?”田颖连忙问道。
“我也说不好,”夏侯敬摇了摇头,“其中涉及到朝局,涉及到朝廷大臣,我对那些一点都不熟,便是有机会,又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握呢?”
“是啊!咱们都是寒门出身,能够借着这次从军的功劳,擢升有品阶的朝官,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王建叹了口气,顺势劝阻两人,“所以你们再忍耐一阵如何?或许会有什么机会也说不定……就这么辞官回乡,我认为是非常可惜。”
“仲立你不用再劝,我和宗德已经想过很多!”田颖断然拒绝,“在台军里面的那种日子,我是一天都不愿再过的!”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八章:谁之机遇(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如夏侯敬、田颖辞官之事,在台军中并不少见。辞官者也多是河南之人。正如田颖所说的那样,掌握台军实权的将领都出身河北,下层将吏和普通士卒,大部分都是洛阳六坊的世袭兵户,自有他们的小圈子,其他郡县的人很难融入。也就是说,他们不仅得不到提拔,还要受到同僚排挤,自然就无法在军中久呆。
作为魏朝台军主力的羽林、虎贲,出自昔年迁都时从驾的鲜卑、敕勒等部的部落军,以及作为其后裔的洛阳六坊子弟,向来是自成系统,居洛阳为中枢常备军。若有大规模出征,则征召河北府户军补入,合计总规模可达五十万人。除此以外,便再无任何军队能够进入台军之中。
即便是当年投靠北朝的薛安都、裴叔业叔侄、夏侯道迁等人,虽然各自率有部曲,并且安置于洛阳,但都没被纳入台军之内,而是解除兵权转为文职。先后内附的大阳蛮桓诞、田育丘两部十万八千余落,虽然按照当年安置后燕、胡夏、北凉降户的惯例和方式,被朝廷编为河南府户军,但主要任务是守备南线,对抗南朝,大致也和台军无缘。
鉴于这种军制,出身河南府户军的夏侯敬、田颖等人,进入台军后没有任何基础和依靠,当然会受到孤立和排斥。
先后投效于魏朝的荆州蛮族,除了大阳蛮的这两部外,还有另一部也颇具规模,被称为南阳蛮。但是这一部并非主动内附投效,是在孝文帝南伐时,攻陷新野、南阳两地后所征服,因此他们没有像大阳蛮一样安置在河南,而是被迁到魏朝故都平城戍守。
很显然,在朝廷的心中,那支南阳蛮的地位是和大阳蛮没法比的。这一点,从首领获得的封赠很容易看出来。大阳蛮的桓氏,被封为襄阳开国郡王,太和年间降爵后依然是郡公;而南阳蛮的樊氏,爵位乃是没有任何封邑的归义侯。
然而到了今天,两方的地位却倒转了过来。
大阳蛮这边,由于桓诞之子、襄阳郡公桓叔兴南叛,麾下的河南府户军陷于溃灭,等于是名存实亡。之后六镇起事,河南府户又和六镇兵户一起,被朝廷转为了普通编户。直到上次元颢来袭,河南极度空虚,朝廷无奈之下,才重新召集河南府户军。结果这支府户军不愿附从河北的尔朱氏,大部分都投靠了元颢,成为他重建台军的重要班底,又随着元颢的败灭而纷纷逃散。
另一支南阳蛮则迁到晋阳,则成为尔朱家的麾下,其首领樊子鹄,代替曾任平城镇长史的父亲樊兴为尔朱荣效力,被封为都督府仓曹参军,不久代尔朱荣前往洛阳,得到胡太后的亲自接见,被封为直斋将军、南和县开国子,回晋阳后又得到尔朱荣的擢升,担任行台郎中,行上党郡事。至尔朱荣入洛拥立元子攸,他奉命都督河东军事,击败晋州(当时称唐州)刺史崔元珍,得以担任晋州刺史职务,晋爵永安县开国伯。两月前又因为抵挡元颢的功劳,晋封中都县公,然后奉命进京担任抚军将军,协助领军将军元天穆掌握台军大权。他留下的晋州刺史之职,由尔朱荣手下另一大将高欢继任。
樊子鹄长于应变,进入台军之后,很快就得到元天穆的欣赏,代替出外的贺拔岳,成为元天穆最为倚重的臂助。
这一天早上,尚书台收到了西道大都督贺拔岳的飞书告急,声言周边有蜀贼(自蜀地迁入关内的流民)作乱,恐将流入他的防区,而他兵力有限,希望台军尽快作好支援准备。
贺拔岳的性格,元天穆非常清楚,如今他发来这封文书,证明事情十分急迫。因此,元天穆毫不怠慢,立刻召来抚军将军樊子鹄一同商议。
把文书交给樊子鹄看过之后,元天穆径直向他问道:“子鹄,你是跟随天柱多年的行台旧人,在京诸将,你比我更加熟悉。依你之见,如今该派何人为将,领兵支援贺拔岳呢?”
樊子鹄并未直接回答。他沉吟了片刻,反过来针求元天穆的意见:“大王心中可有人选?”
“是有两个人选,正要让你斟酌,”元天穆点了点头,“一个是武卫将军贺拔胜。他的能力极为出众,之前担任中山道大都督时,无论是挡住北边韩楼,还是南下攻击元颢,都做得非常出色。而且他是贺拔岳的亲兄长,如果让他率军出征,必能与贺拔岳精诚配合,一举平定蜀贼。”
“贺拔胜的能力的确足够,可正由于他是贺拔岳的亲兄长,因此不能够让他出征,”樊子鹄立即表示反对,“昔日末将在晋阳时,天柱曾经说过,贺拔三兄弟皆是雄才,不可安置一处,因而遣贺拔允为刺史外镇河北,又遣贺拔岳入京协助大王;如今贺拔岳出外为西道大都督,才留贺拔胜在京为武卫将军……这一点请大王务必留意。”
“既然天柱有言在先,那就换其他人吧!”元天穆想了想,“太府少卿李苗如何?他出身蜀地,昔日曾以尚书左丞为西道行台,讨平汾、绛蜀贼,在关西颇有威名。”
“李苗是南人,南人向来只忠于天子,很少投效天柱和大王。以他掌军平乱的话,恐怕会大涨天子的势力。”樊子鹄直言不讳的说道。
两个得力人选都被驳回,元天穆摇了摇头。好在他脾气一向很好,并未因此而感觉受到了冒犯:“你说的都很在理,看来是有一番考虑。那么你倒是说说,让谁去比较合适?”
“大王觉得末将如何?”樊子鹄拱了拱手。
“你要率军出外?”元天穆立刻摇了摇头,“这样不妥,你担任抚军将军,是我的得力臂助,怎么能够轻易离开京师?”
“大王,末将之所以主动请命,正是为了辅佐大王安定京师、安定河南地方啊!”樊子鹄连忙向元天穆解释,“大王认为,这河南地方,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京师之中,又有什么隐患?”
“依你之见呢?”元天穆顺势问道。
“是河南府户军!”樊子鹄毫不犹豫的回答,“当日元颢入洛,重建十万台军,便是以留在洛阳的六坊子弟、还有重建的河南府户军为班底。如今我方掌握洛阳,六坊子弟尽在控制之中;但是府户军却散于河南郡县,一旦骚乱起来,或者被有心人所用,恐怕会于朝局不利。末将与这部府户军颇有渊源,因此自请为行台尚书,将这些府户军召集起来,纳入朝廷的掌控,然后率他们前往西面平定蜀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八章:谁之机遇(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自请为行台尚书?召集河南府户军平定蜀贼?
元天穆抬眼望了望樊子鹄。他心里明白,樊子鹄的这个提议颇有私心在内。
魏朝的行台,全称行尚书台,是临时设置的机构,按方位分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道。这八道与魏朝初期的八部颇有渊源,最初只任命诸道大使,担负监察、宣慰、屯田等单一任务;后来国家多事,各地纷扰,又以道为单位,任命都督、行台总管一方军政(加大则管理区域更大,如西道行台管理三秦,西道大行台则可管理整个关内,称关内大行台)。这两职的区别,在于行台可以自行募兵,并且一般都兼任地方刺史,因而能更加有效的行使职责,是魏朝在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
樊子鹄要求的行台尚书,在诸行台中比较特别,管理的不是地方,而是中枢河南地带。由于京师位于河南,所在有朝廷尚书台,因此只能任命行台尚书,但同样有自行募兵的权力。是以樊子鹄要求这一职务,以方便他召集河南府户军。
可是,如果让樊子鹄把河南府户军掌握到手中,他的力量势必大大增强,个人的地位也会更高。这种情况,是元天穆不愿看到的;而对于樊子鹄本人的私心,他自然更加不赞同,甚至还感到有些厌恶。
“河南府户,不是都转为编户了吗?之前的好几年里,他们根本没有一点骚动,若非元颢没有来袭,朝廷强行征召,也就那样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了。怎么如今在你的口中,就成了河南的问题?还扯到什么京师的隐患?”元天穆皱着眉头说道。
“大王,末将这么说,自然是有原因的,”樊子鹄看出元天穆的不悦,只能继续加码,“之前河南府户的确很安稳,可是这次被朝廷征召后,大部分人都曾效忠于元颢,与咱们河北府户军作对,其中颇有死伤;有些立义投效的将吏,尽管得到朝廷的封赏,进入台军之中,但都受到排挤,最近纷纷辞职离开……大王认为,这些人是否还会继续安稳下去?”
“你说的是有点道理,”元天穆微微点了点头,“但这和京师又有什么关联?”
“自然是有关联的,”樊子鹄稍稍压低了声音,“大王还记得前几天在西林园校猎时,天子特旨召来的城卫军么?那支城卫军,便是以河南府户军为骨干,曾经协防北中城,平定中渚起事的夏州义兵,并且将洛阳移交给尔朱车骑。可以说,那支军队的战力相当不俗,几次都在战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这支军队驻于内城,掌握在宗室手中,而且已经引起了天子的注意,如果不加以防范的话,很可能被天子拉拢过去。到时候,天子在内城有了倚仗,岂是咱们的福分?说不定还会想到召集河南府户军对抗咱们,或者起用那些离开台军的河南将吏和咱们作对。”
“子鹄,你这就多虑了!”元天穆笑了起来,“召集河南府户军?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租赋和府库,都掌握在咱们手中,天子哪来钱粮召集军队?更何况,天子性格向来柔弱,全赖天柱和我等之力,方能登上帝位,镇压四方乱局,不可能有这样的决心。”
“……大王英明。”樊子鹄无奈应道。他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借机收编河南府户军、扩大自身权势的主意算是泡汤了。
“但你说的城卫军,的确是个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的,”元天穆微微一笑,“还是继续说平定蜀贼的事吧……既然你有意为朝廷分忧,我就请陛下任命你为镇西将军、西中郎将,率两万台军支援贺拔岳如何?”
四镇将军与抚军将军同阶,名位略有过之;率军出征蜀贼,亦有功劳可得。然而,失去抚军将军的位置,也就是离开了台军中枢,这无疑是元天穆疏远他的表现。
看来,自己这次是操之过急了……樊子鹄心里略有些后悔,却只能顺从元天穆的安排。
“是!末将谨遵大王号令!”
……,……
回到家中的周惠,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虽然之前他被关在监牢时,乡里颇有些不好的流言,但如今他平安归家,流言自然全部平息下来,那些曾经恶意揣度的好事者们,也都不得不换上了几分敬畏的心思。
毕竟,他曾经在短短两个月内,从寒族白衣子弟升为绯袍朝官,以一人之力将家族抬入士籍,并且立有军功,执掌过京师防务。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畏的。如今就算赋闲在家,也有朝廷官员和世家子弟前来拜访,焉知不能得到起复,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之前听信流言、急着退婚的张家,如今是悔恨不已。然而家主周植已经断绝了两家往来,事情便再无挽回的余地。即使周惠本人有意于那位张家娘子,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能反对周植的决定,否则便是违背伦常。而且,经过这场风波,两家就算勉强结亲的话,不仅周家会大损声望,张家娘子也无颜在周家立足。
周惠明白其中的关窍,所以并未向周植提出任何意见,却在同时拒绝了重新考虑婚事的提议,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
好在家中一切顺利,无论是周福管理的作坊,还是周财管理的农庄,都经营得十分兴旺。由周禄等人接手的数十名部曲,都是出自家中收留的流民,虽然训练一般,但对家族的忠诚度颇高。此外,长兄周恕对他的态度改观了许多,一对侄儿侄女依然活泼可喜,这些让周惠心里都非常安慰。
转眼之间,十余天便过去了,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中旬。后世的这个时候,是家人团圆的中秋佳节,然而如今却还没有形成这一习俗。倒是在八月十四日,民间皆以朱水为孩童点额,名为“天灸”,替他们厌除疾病。周惠入乡随俗,自告奋勇为侄儿侄女点了天灸,又特地放了一天学假,驾着牛车带他们去希玄寺进香祈福。
等到傍晚时分回家,城门司马陆康却已等候多时。他见到周惠,仿佛是看到了救星,忙不迭的把他拉到书房内,拱手一揖到底:“允宣兄!城卫军的事,还真给你说中了!我这次来,是替子肃兄向你讨主意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五九章:谁之机遇(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费章节(8点)
听说是城卫军的事,周惠也十分关注。在他的设想里,那支军队迟早要回到他的手上,否则何以将周忠和其余三名家仆都留在军中?
他一把挽起陆康,示意他在案后坐下来:“士宁莫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录尚书事、领军将军、上党王元天穆!”陆康依言就座,把事情和盘托出,“元天穆似乎注意到了陛下对城卫军的看重,因而耿耿于怀。他特地向卫尉寺、城门寺发来文书,说京师防卫例由羽林、虎贲诸军轮流执勤,城卫军虽曾卫戍京师,并立有献城功劳,但毕竟只是出于从权,并非国家常制。如今叛逆既除,中枢已安,可解散城卫军,赐钱放还乡里……对此子肃兄自然不愿从命,眼下正为此犯愁呢!”
“此事的确比较为难。”周惠皱着眉头说道。
关于这件事,之前他曾经担心过。然而在家中闲居了十多天,习惯了平和的日子,心里倒是放松了许多。反正,无论元子攸是为了自保,还是想拿回权柄,手中都必须掌握几支随时可以动用的武力。在这位天子的身边,也不乏忠心耿耿的人,自然会替他出谋划策,保住这支城卫军。
“天子那里,是否知道这件事呢?”
“是。子肃兄已经把事情上奏陛下。但元天穆掌握台省,又以恢复常制为由,陛下也不好干涉他,只能够默许此事。同时陛下还安抚子肃兄,说一旦有了缺额,便提升他为直阁将军之职。”陆康回答道。
直阁将军是从四品,虽然带兵很少,却承值禁中,是不折不扣的天子近臣,而且比元整如今的从五品假城门校尉高了两阶。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个职务绝对是个香饽饽,向来以亲近宗室充当。去年担任直阁将军的宗室元肃,是名将中山王元英亲侄,也是尔朱荣正妻北乡郡长公主的侄儿,如今已被封为鲁郡王。因此,元子攸既然无法阻止元天穆,便把这一职务许给元整,以示看重和拉拢之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