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陈安野
不过武大定最后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当即释放郭虎头,与刘孝竑约定,等赵营攻下了褒城、沔二县其中之一,再将人交付。同时他也承诺,郭虎头在自己这里绝对不会再受到任何刁难侮辱。
刘孝竑见好就收,未能立刻要回郭虎头其实也在他和赵当世的预料之中。因此,他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一来是帮助赵营稳固在汉中的脚跟,二来也算是武大定纳的个投名状。
这个要求很简单,便是在小红狼败退到城固县以西后,武大定需要派兵协助赵营对其众进行夹击。而至于为什么小红狼会退到这里,刘孝竑没有细说,但从他胸有成竹的表情上看,赵营似乎已有万全之策。
与来时不同,刘孝竑离开武营时颇为风光,武大定甚至亲自出营依送别老友的规格送他出十里方归。刘孝竑脸上淡笑,心里实则对武大定的为人着实鄙夷,在武大定转马驰离后,他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
刘孝竑出使的这两天,赵当世一直呆在徐珲大营中等候。徐珲此次西进,收获颇丰,除却俘获了华清郡主这样一条大鱼外,还抓到三个特殊的人。赵当世细问下才知,这三个都是附近卫所世代负责制造火器的军匠。领头的一个三十来岁,胡子拉碴,头大身圆,徐珲知火器事,与他聊过,觉得此人有些门道,便趁这时引荐给赵当世。
这领头的军匠叫陆朴一,赵当世从他右面颊上密布的麻点就看得出此人绝对是操持火器的行家。两人略略交流,赵当世发现陆朴一果然对火器的造诣颇深,一问之下,竟是自学成才。明代户籍制度严苛,匠籍与民籍、军籍相若,亦是强制世代承袭,而且地位较之其他,多有不及。
人有七情六欲,兴趣也不尽相同,被禁锢着的匠户大多只是无可奈何着做着上头摊派的任务。他们有技术,但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因为没有主观能动支撑,对于技术的探寻,其实进展很小。基本上人人都是靠着老本,得过且过,能完整继承下上一辈的手艺已是不俗,再言进一步去探寻研制技术上的新可能,那对他们来说,没那个必要,也没那个兴致。
但总也有些非主流的人,这陆朴一就算是其中一个。他天生对火器的制造很感兴趣,在别人固步自封的当口,他如饥似渴通读钻研过许多火器著作。毕懋康的《军器图说》甚至徐光启翻译的《火攻神器图说》他都有涉猎。这在当时的明末匠人中,是极少见的。
赵当世试探着向他提出燧发枪的概念后惊奇地发现,陆朴一居然很早以前就曾经根据一把身毒古里传来的火器,动手制作过“自生火铳”。在赵当世的前世记忆中,身毒即印度,此间正值莫卧儿时代,其军备发展同时受到奥斯曼帝国与西欧方面的影响,比起东亚,并不逊色,有些方面更为先进。陆朴一能从这方面着手,至少说明他的眼界很高。
可惜的是,陆朴一做过的那把“自生火铳”很早以前就因炸膛毁坏了,他脸上盖在浓密的毛发下的一道疤痕就是那时候落下了。赵当世通过他的述说大体上能够确定他所做的就是一种撞击式的燧发枪,这种生火方式不但比火绳枪优越,比起簧轮式的燧发枪也更先进。
但赵当世的兴奋劲儿并没有持续太久。据陆朴一所言,当初他之所以放弃了继续对燧发枪的研制,主要考虑到了两个方面:第一,成本太高。这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成本,人力上的成本也很巨大。完成火绳枪的一系列击发最多七八个组件就能胜任,而撞击式燧发枪少说也得二十来个组件才能运作。制作这些组件的物料价格昂贵,而且因为需要精密贴合,这对于工匠的做工技术也是极大的考验。第二,击发率不尽如人意。火绳枪虽然笨拙,但只要不是在风雨中,点火的效率基本上可达百分百。比起这个指标,目前的燧发枪的击发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已经很不错了。这对于需要投入实战的军队来说,太不可靠。
私人的武器与军队的制式装备是应该严格区分开的。陆朴一很有大局观,在认定目前大规模投产燧发枪不是明智的选择后,他很快转换了研究思路。以至于两三年都没再去碰燧发枪。
赵当世头脑很清醒,作为一个先知先觉的人,他迫切希望能运用自己的远见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但事实是,目前就连西欧也未曾将燧发枪作为常规装备,一个没有人才储备,更没有生产力支持的赵营,拿什么去追求新科技
燧发暂不可行,赵当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膛线。现今明军所使用的火器,清一色都是滑膛,若是能将铳管内壁加上膛线,都不需螺旋形那般,只要有直线的沟槽,势必能让火器的射程与准确性大大上一层楼。
然而陆朴一的话还是给他当头浇了一盆凉水。首先,给枪上膛线,并不仅仅是枪管自身的事,同样关乎所使用胆丸的翻新。这就意味着,一单赵营使用了新式的线膛枪,那么从今往后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所有现成的弹丸都成了废物。这极不划算。
其次,无论是批量生产新式火枪还是弹药,都离不开生产力的支持。只说制造火器所需的钢铁与煤炭,赵营完全无法提供。而且别说造枪造炮,就造一个炼铁的坩埚方炉或是挖个煤井矿坑,对于现在无根之木也似的赵营来说,都难如上青天。
明代的炼钢技术其实就当时来说,并不逊色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生熟铁转化以及量产方面。炒钢法比起传统的灌钢法可以极为有效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但高于熟铁的钢来,甚至熟练的炒铁手有机会炒出高碳钢。但仅仅这些还不够,因为用钢条或熟铁卷成的枪管无可避免,都存在衔接的缝隙,这就为日后容易炸膛埋下隐患。同时,当代摒弃了唐宋以木炭为燃料的方式转用煤炭,然而大明境内铁矿石与煤炭中的磷硫含量偏多,燃烧的热效率不高,难以在有着人畜力鼓风的开放式炼铁炉的条件下有效聚热与留热。这也是造成炼出熟铁或钢的
118三营(二)
刘孝竑回到赵营的当天,就下起了大雨。但瓢泼般的雨势并没有影响到赵当世的心情,武大定愿意合作他自然高兴,而更令他高兴的是,刘孝竑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通过这一次出使,正式融入了赵营。
大喜之下,他给予了刘孝竑许多赏赐,但无一例外都给婉拒退回了。刘孝竑对金银玉帛并不在乎,只希望能继续在徐珲大营的缴获中寻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提醒赵当世切不可忘了之前关于军纪方面的几个保证。
赵当世尊重他的风骨,没有再多说什么。与武大定的合作既然已经敲定,那么下面要做的,就是依照约定,将小红狼等部向西北方面驱赶。有了这一战略为指引,东南方面大军事目标也水到渠成。赵当世在次日就差快马,向屯在洋县东面的郝摇旗发出指令,让他即刻南下,与荞麦山的覃进孝与孟敖曹会合。同时将侯大贵与王来兴的中、后二营以及韩衮剩余马军全召集过来,与此间的徐珲左营一并集结。
按着之前军议上定下的计划,一日后,荞麦山覃进孝与郝摇旗合军完毕,开始向西进军。赵当世接到他们的动向后,也开始将兵力沿着汉水展开,向南缓步推进。同时,为了防范汉中官军有可能的趁火打劫,赵当世让韩衮带着马军向褒城、汉中一带穿插,以作为疑兵。
崇祯九年十月的汉中府,随着赵营的到来,顿时战云密布。
同一片垂卷的阴云下,距离城固县赵营主力百余里外的汉中府治所南郑城内,分巡关南道道臣刘宇扬的脸色与黑沉沉的天空一样难看。
年届不惑的刘宇扬生平从未像今日这般惶惶不安,他出身四川绵阳望族,很年轻就中了进士。而他的两个哥哥刘宇亮与刘宇烈现在一个为吏部右侍郎,一个则在登莱为官,还有几个族兄弟也都大大小小在中央或地方担任官职,可谓一门显胄,门楣光耀。官途对他来说本就如同康庄大道,闭着眼都能顺利走下去。然而,近年来陕西的贼乱,却使一向自诩平步青云的他陷入无限的愁苦。
自打担任了陕西关南分巡道道臣之后,军政两方面的压力都让他几乎如牛负重。汉中不比他处,乃是整个陕南的核心,更是控扼川陕的要途,贼乱以来,每年祸乱汉中的流寇大大小小少说也有数十股。一开始,贼势不大,他还能应付,但到了后来,流寇实力越来越强,数量越来越多,他的策略也随之从清剿转为了自保。而且,从一开始还可以勉强联合附近县城寨堡互相呼应,到了而下仅仅坐困南郑,对下辖各县鞭长莫及,浑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孤立无援。
本来,有着“三亲藩”瑞藩所在的汉中是官军重点布防保护的对象。可是自打崇祯七年五省总督陈奇瑜被罢免后,陕西官军受制于局势,开始将重心倾斜向陕北以及陕豫交界,汉中府的兵力一度空虚。以至于去年连小红狼这般的流寇也打起了攻克汉中的主意。
不过,最让刘宇扬感到寒心的还并非流寇带来的压力,而是汉中府内其他三个重量级人物对于战局的态度。这三个人,分别是瑞王朱常浩,临洮总兵孙显祖以及甘肃总兵柳绍宗。
作为比汉中城还重要的瑞王,朱常浩似乎对于城外的遍地流寇所视无睹。数月前高迎祥入寇,围困汉中,刘宇扬千求万乞,都无法说动如铁公鸡一般的朱常浩拿出一分银钱资军。最后直到城池差些被破的紧要关头,朱常浩才紧张起来,万般不愿地拨出一些钱粮作为城内临时招募乡勇费用。而且一等高迎祥退走,瑞王府便急不可耐放出大量家奴,开始全城寻找那些收受的招募费的百姓,重新将钱敲诈了回来。朱常浩有多少资产,具体数目刘宇扬想不出,但他看惯了瑞藩一掷千金兴建大量佛寺,因此敢肯定,战时拨出来的这些钱粮,绝对还不到瑞王家业的九牛一毛。故此朱常浩的吝啬,令他感到无比震惊。
除了一毛不拔外,作为名义上汉中最大的领导人和实际上经营汉中的第一受益者,朱常浩完全没有半点主人翁意识。刘宇扬本想着若抬出瑞王作为汉中城防的号召,一定能使城内外的乡绅、军士、百姓等精神振奋,重固战意。可任凭他说破天,朱常浩对于这个提议也还是毫无兴趣。这位王爷甚至恬不知耻说自己素信释教,不愿多涉俗世,更不愿参与到与杀戮有关的事务中来。当真将一腔热血的刘宇扬气得七窍生烟。
瑞王指望不上,刘宇扬也不好强迫,就把目光转向了孙显祖与柳绍宗二人。以他一开始的想法,这二人都是武人,且为沙场宿将,就战情交流起来应该会比较顺利。
哪料这二人对于战事的消极态度比之瑞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宇扬相信,要不是这二人的职责明确于剿贼,他俩的积极性恐怕连瑞王也比不上。说起来,孙显祖也是在辽东打过鞑子、山西追过巨寇的悍将。然而,也不知是不是因着年事已高,孙显祖对于御寇早已没了昔年的激情,每次开会都是以年老多病为借口百计推脱,刘宇扬自己估计就这三个月,除了本月初在大街上撞见其人的车驾外,竟是再没与之谋面过一次。
刘宇扬忍无可忍下曾经借由朝中关系,托人弹劾过孙显祖几次,岂料这孙显祖的背景也很硬,北京城里替他说话的大有人在。而且考虑到西北方面将帅乏人,又是局势紧张的时刻,临时易一宿将,弊多于利。朝臣皆怯于担责任,皮球踢来踢去,最后不了了之。孙显祖后来似乎也听说刘宇扬背地里说自己的不是,态度更为冷淡,干脆连前几次抵御流寇攻城的守城战都不出现了。
柳绍宗几个月前受到洪承畴的委托率甘兵来援,并与守军联手击破了巨寇高迎祥的围困。可是此人虽比孙显祖年富力强,却是个胆小鬼。当日能够击败高迎祥,只是胜在闯营侦查不利,将所有兵马都投入攻城而未曾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柳绍宗侥幸得胜,却比输了还害怕,一入城就安安心心当起了缩头乌龟,任刘宇扬如何劝说,再不肯挪一步。且明言北面“洪老爷”兵不来,绝不浪战。
他们不肯实心任事,要刘宇扬再撂挑子不干,那这个汉中就真没指望了。好在
119三营(三)
当瑞王苦着脸说出华清郡主失踪的情况后,震惊之下的刘宇扬与孙显祖、柳绍宗三人,没有一个还能安坐凳上。
他们自无胆量直接诘责瑞王在汉中府这样险峻的局势下还纵容郡主外出,只能用长大了嘴,瞪圆了双眼的表情来展示自己的惊愕之情。
“眼下小女一行杳无音讯,据那玉皇寺的师父们说,那夜贼寇里应外合,杀了主持,破了寺院,死了不少人。小女的尸首倒没寻到,以此想来,十有是给那天杀的流贼掠去了。”一向心宽体胖的瑞王很难得流露出惶恐畏惧的神情,刘宇扬等却无心品鉴。
他们的焦虑不比瑞王少,郡主遭难,上头怪罪下来,最后的责任还不是他仨担这等严重的失职之过足够三人结伴下诏狱了。是以刘宇扬等现在一面慌乱惶惧,一面也都在不断腹诽瑞王与郡主的胆大妄为。
“城外流寇遍地,路不太平,王爷怎么就放心让郡主独自出城”柳绍宗径直询问。他到底是武人,又没有孙显祖的老谋深算,想到哪里是哪里,急切之下也忘了顾及瑞王的面子。
“这,这……”瑞王心乱如麻,没有介意柳绍宗的态度,不安地搓着手,“王妃年前曾在玉皇寺许愿,前段时间却不幸染了风寒,至今未愈。华清一片孝心,替母还愿。唉,唉,我还道孩子的孝心难得,玉皇寺又离府城不远,不会出什么岔子,谁料,谁料……”说着,又是一声长叹。
柳绍宗眉头结成一个川字,扭着脸道:“那什么百里之堤,溃于蚁穴。我等军健除了斥候,平日里也鲜有离城十里以上者,王爷此番,可真是太大意了!”
刘宇扬听到他说“鲜有离城”四个字就来气,正想借题发挥,那里孙显祖看到他脸色微变,连忙插嘴道:“是啊,旬月前关中流来一股贼寇,异常凶悍,现在正盘踞府城北面不远。王爷在此风口浪尖上放松确有不该。”他看到瑞王焦急下似乎方寸大乱,便也学着柳绍宗,加重口气试探。
瑞王显然没有心思顾及什么礼仪敬意了,接连又叹了几口气,看上去无比懊悔,孙显祖与柳绍宗则对视一眼,不经意间嘴角微露笑意。
刘宇扬没注意到他俩的神色,也和瑞王一样十分焦急,道:“北面新来的贼寇叫做‘赵营’,此前没什么名气。不过近年来先害了曹总兵,又败了秦夫人,风头正劲,不可小视。”
孙显祖亦昂首道:“是呀,更闻这赵营在省府南面收编了闯贼余部,实力大涨,他来我汉中,定然是为了与小红狼等贼同流合污,谋我城池。想之前咱们对付小红狼等辈都觉吃力,再来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唉,其势危矣,其势危矣!”
刘宇扬听出他话里意思有异,颇为不快道:“孙总戎此言何意昔时闯贼数万精锐围攻我城,都惨败而归,今赵营不过闯营余孽,小红狼等更是乌合之众,纵彼等相合,又有何惧”
柳绍宗这时说道:“刘大人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当初闯贼肆虐,我府城乃至周围县城多被侵犯,许多地方兵死殆尽、城防尚未修缮完毕,赵营锐气方张,若来相斗,难说我等稳操胜券。”
他强词夺理,明显是为声援孙显祖,刘宇扬本对孙、柳懈怠避战的态度不满,这下又见二人沆瀣一气,大为光火,正想斥责“一派胡言”,却又生生咽了下去,绷着脸道:“安远伯未免太灭自家威风。”柳绍宗的祖上是明成祖朱棣帐下悍将柳升,永乐时被封为安远侯,到他这一代降爵袭承安远伯。刘宇扬身为文官,地位上本超柳绍宗,但碍于对方勋臣之后,言语上还是得客气几分。
柳绍宗性子急,还想较劲,瑞王出言打断道:“哎呀,二位暂且罢了争执,管他闯营也好,赵营也罢,本王只要能救回女儿回来,便心满意足!”
孙显祖倒出来圆场,点头道:“正是,闯营、赵营又有何异,一丘之貉罢了。如今当务之急,是得救出郡主!”这话本是说给大家听的,然而说到最后,却转向了刘宇扬,不声不响将皮球踢了出去。
“王爷,敢问郡主受困已经多久了”刘宇扬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是全心全意将这件事看作了自己应当尽力的方面,在孙显祖的询问下,还是决定先了解情况。
瑞王愁眉不展道:“已过了三日。说来惭愧,本王伊始,本是不欲劳动三位大驾。可思来想去,那赵营俗称狡黠,手下又有虎狼无数,单我一人,未免势单力孤。三位都是社稷肱骨之臣,当能为本王分忧。”这话听着像是乞求,可刘宇扬等听到“社稷肱骨”四字无不心中有数,瑞王这是旁敲侧击抬出了当今圣上这座大靠山。言下之意是三人答应帮忙,那么郡主陷贼之事暂可不上报,否则一本劾奏参上去,三人绝无好下场可言。婉转中的威胁意味非常明显。
刘宇扬手下不过一两千临时招募起来的乡勇,守城巡防尚可,野战则提都不必提。所以,当下汉中城防,还是孙显祖与柳绍宗部的五六千人作为主力,怎么安排,还得听他俩的意见。
按着这两人一贯推诿卸责的尿性,刘宇扬本来都准备好了今日就在瑞王面前与他们舌战一番,谁料孙显祖当下却像是转了性,爽快道:“老夫驻扎在城中,就是为了保境安民。郡主千金蒙尘,无有坐视不理的道理。”柳绍宗见他如此说话,也学着信誓旦旦保证出力。
瑞王喜上眉梢,连声道:“二位将军果然是社稷之臣,堪称我朝栋梁!”
刘宇扬一头雾水,正摸不清二人为何态度大变,此时,孙显祖却重重叹了口气。
瑞王见他面有忧愁,问道:“孙总戎何故叹息”末了加问,“可是见对方是赵营,怕没有胜算”
孙显祖闻言,将胸一挺,毅然道:“王爷未免太小觑属下了。属下虽年暮,却也有廉颇之志。往日里,强如闯贼、献贼等还不是给属下追着屁股打,想那赵营什么东西就他没设计陷了郡主,属下也不会容此丑类在我府城咫尺逍遥法外!”他老归老,身形还是颇为壮大,更兼声音洪亮有威,这样一番话从他口里说出来,信服力十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