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蚍蜉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陈安野

    “小的姓刘,大名黄郎。几位兄弟若不信,这里军牌为证。”庞劲明对此早有准备,解下腰间的军牌递上去。

    那小头目接过细看,形制上没发现什么破绽,就叫过蹲在城门洞子里一个瘦猴般破落户打扮的闲汉,道:“七郎,你来看看。”

    这闲汉是城中的混混,平日里没事就喜欢到东南门这边与一众守城官兵插科打诨,他本焉着脑袋摸着身上的跳蚤,这时一听召唤,立刻精神焕发,点头哈腰赶上来道:“三爷什么吩咐”

    “你识字,看看军牌上的字。”那小头目傲慢地将手摊开,口吻酷似命令。

    这闲汉全靠有这帮官兵在背后撑腰才得以于城内长脸作威,有这个机会与他们套近乎,怎会放过,一面拿过军牌,一面满脸谄笑道:“小的不过认识几个字,全靠三爷抬举。”说完,恭恭敬敬端着军牌,眯着脸,皱着眉,极力辨认了好一会儿,才道,“上面似乎写的是,刘啥郎,万历二十八年生,面白,瘦高,嘴角有,有,有痣!”

    那小头目闻言,一把夺过那军牌,装模作样又看了一遍,接着端详起庞劲明,边看边道:“嗯,上头说你面白,你却这般黑”

    庞劲明忙道:“误会,小弟家里有三个哥哥,父母疼爱,自己也不争气,早年没干过啥体力活,少出屋宅,是以面白。这几年入衙门做事,风吹日晒多了,就长糙了。”

    那小头目疑惑道:“上面说身形瘦高。我看你高是高,却颇壮实,哪里显瘦了”

    庞劲明苦着脸道:“年轻时气血旺,自然瘦。这衙门里伙食好,长壮些也不是小弟情愿。”

    “那么痣呢也长没了,还是给风吹了”

    “大哥有所不知,此前小弟曾外出公干,半路上与贼寇遭遇,搏斗中脸上给削了一刀。你瞧,这里就是刀疤。这刀锋最后掠到嘴角,却恰好削去了那颗痣。”庞劲明极力辩解,还怕几个官兵不信,撩起为雨水所冲盖着右颊的湿发,那里果然有着一道不显眼的疤痕。

    那小头目将信将疑,将军牌翻到背面,发现还有一行小字,就又交给那闲汉,道:“念!”

    那闲汉愁眉苦脸辨认了半晌,方不确定道:“三爷,上面,上面刻的似乎是籍贯,是,是河南,什么,什么氏……”

    “河南卢氏。”庞劲明赶紧接着他的话道,“小弟是河南卢氏人,母家在陕西,所以陕西话也说得不差。”卢氏靠近陕西,两边经常来往。而庞劲明当初避雨时曾在闲聊中套出那人不少消息,那人的籍贯只是其中之一,不想这时候就用上了。

    “原来如此……”那小头目眉毛挑动,斜着眼瞧来,若有所思。

    这时候,旁边一个伴当小声提醒他道:“县令大人似乎就是卢氏人。”

    &




3虚实(三)
    庞劲明入屋掩门,一股浓郁的陈旧气息首先钻入他的鼻腔。幽暗中,那老汉点了一盏昏明的油灯,使狭小的室内勉强亮堂了一半。

    “地方小,那里打个地铺,你将就将就吧。”那老汉说着,就慢步走近一个橱柜,找寻被褥,“你运道不错,这里刚好有一床被子,嘿嘿,我还道它没了用处,过几天当了去……”

    庞劲明道了声谢,抬头环顾室内,只见这里头地方虽小,堆积的东西却不少,一面墙上,甚至还挂有一把硬弓。

    “看不出,阿翁还会射箭。”庞劲明打趣道,想要以此拉近二人的关系。

    那老汉边扯着被褥,边道:“我哪会什么射箭。这弓本是我大儿往日练习臂力的,他拉得轻松自在,我试过,却是拉不开分毫。”这话本为自嘲,但是提到“大儿”,那老汉却无自惭之色,反而满脸骄傲。

    庞劲明顺着他话问道:“哦令郎是行伍中人”

    “那可不。”那老汉铺下被子,伸头道,“他在川中侯帅部下为将,掌有百十人哩!”

    庞劲明奉承一句:“要得,要得,在侯帅帐中效力,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那老汉笑了笑,脸上却忽现落寞神情,庞劲明心细,轻声唤道:“阿翁”

    “嗯”那老汉从思绪中抽出身,手上重新开始整理被角,“唉,你说这官呢,当得当不得”

    庞劲明不明就里,问道:“什么当得当不得”

    那老汉说着,微微摇头:“几年前侯帅来汉中府招兵,我那大儿就是那时候投的军。我有三子,这大儿算是最听话孝顺的了,可是投军后,却再也没来过褒城,只是隔三差五托人捎带来一些银两。你说我这么大把年纪了,每天吃一顿咸菜稀粥就够过活,要那么多银子做甚哎呀,这些银子越积越多,我花不出去,心里实在着慌……”

    庞劲明这时插话道:“阿翁,你我素昧平生,既容我居住,又坦露这等消息,就不怕我是歹人吗”

    那老汉将被角抚平,叹口气道:“眼下那还分什么歹人不歹人的,咳咳,这个不提罢了。后生,我瞧你不似个奸滑之徒,怎么就做了贼”

    此言一出,庞劲明心中登时巨震,不由将手搭在了刀柄上,沉声道:“阿翁缘何无端污蔑于我”

    那老汉连连摇头道:“我老归老,眼却还使得,你在小镜巷扒去的那身行头,我已替你埋了。那里看似荒僻,却有几洼菜畦,常有人去打理,给他们瞧见报了官,说不得就要来搜你。”

    庞劲明冷汗直冒,勉强镇定,道:“原来都给阿翁瞧见了……”说着,右手紧紧攥住了刀把。

    那老汉瞥他一眼,幽幽道:“后生,你不必紧张,我若要告你,你早前就被逮了。我领你进来,没有相害之意。”言罢,竟是不顾庞劲明随时可能的暴起,开始继续整理被褥。

    庞劲明听了,又见他确不似心怀恶意,略略安心,但经此一遭,心绪起伏,无法再装作坦然,压低声音道:“阿翁既然知道晚辈身份,为何又肯施以援手”

    那老汉这时候忽然抬头,额上的横纹在幽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分明,他半是苦笑,半是无奈道:“贼也好,官也罢,对我来说又有何异后生,我方才说我那大儿在侯帅帐下为将官。你却不知,我那二儿亦在别处为‘官’哩!”

    庞劲明听出此话中有他意,肃道:“哦请阿翁明言。”

    那老汉干笑着道:“他在红贼手下为寇,盘踞数县,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啊”庞劲明闻言讶异,红贼即小红狼,在汉中是人尽皆知的恶贼。同为一母所生,大儿为官,二儿为寇,这倒端的稀罕。

    “我那不肖的二儿从小就游手好闲,不事产业。唉,也怪我教子无方,最终竟让他跟着那一群狐朋狗友坠入邪道……不过,他倒是时常偷翻城垣,摸进城来看我,我劝他弃恶从善,却终归徒劳。到底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我总不能去衙门里告了他去,对外只推说他早便死了……嘿,旁人倒也没有理会……”那老汉铺好了地铺,掸了掸上头的灰尘,站起身来,背着光,瞧不清脸上神情,但从他的语气可以听出,他对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俱是爱恨交加。

    “我瞧他来时,每每饥寒交迫,虽恶他德行,却也不忍,故而他来一次,我便将大儿捎来的银钱都塞给他。既望他过得好些,也盼他得了这些补助,少去祸害其他人。”那老汉断断续续说着,庞劲明则默默听着。官贼二字的距离,曾经在他看来是那么的遥远,可是,在这老汉口中,却恍如一线之隔。

    也许是受到了老汉情绪的感染,庞劲明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胸口闷闷的,他话本就不多,这时候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讷讷无言,对着那老汉发愣。

    “后生,你说,该不会有一天,我这两个孩子会在战阵上遇见吧”久之,那老汉笑着说,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庞劲明却能感受得到其中透露出的无比强烈的忧虑与悲戚。那样的场景,光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而从这样一位父亲的口中说出,又包含了多少沧桑冷暖。

    骨肉相残的事,庞劲明从前只听说书人说起过,但这一幕就极有可能真真切切发生在这个老汉的两个儿子身上。他无法想象,这个干瘪瘦弱的身躯已经遭受了多少日日夜夜精神上的折磨,但他相信,在将大儿的钱交到二儿手上的那一刻,一定就是这个老汉最痛苦也最无奈的瞬间。

    “这些话,这几年我不敢与旁人透露分毫,只对你一人说过。”那老汉讲了许多,口气突然轻松了不少。可以料见,这样的担忧如山般积压在他的心头,若不找个人倾诉倾诉,实在是难受得紧。即便说出来于事无补,可也减缓了许多压力。

    这老汉只不过是大明境内千千万万的黎庶之一,可以想见,像他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绝不会是个例。无数的个人与家庭在乱世之中挣扎在精神与身体的双层炼狱中,发出最卑微



4虚实(四)
    进入十月的下旬后,冷风骤起,隔三岔五就是一场大雨,而小雨淅淅沥沥几乎就没有停过,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年的冬,恐怕会比以往更早到来。然而,对于小红狼来说,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今冬的白雪了。

    当日在荞麦山、盐井连败后,小红狼等打定主意要避开赵营之锋芒,前往宁羌州固守。怎料兵行至汉中府南部,官军却落井下石,截断了通向西南的道径。小红狼等腹背受敌,心中惶惶,在又败于柳绍宗之手后发生了内讧,一条龙、猛虎等皆为小红狼所杀,部众哗乱,焦头烂额下,小红狼只得暂向看似空虚的西北退却。

    他慌不择路,意欲与武大定会合,重固势力,却想不到此举正中赵当世下怀。赵营北面集结的数千人马备战已久,双方大战于城固县,小红狼被重创,一直支持他的铁杆盟友上天龙也为炮轰而亡。连战连败下,小红狼部上下离心离德,最后坚守在他身边的不足千数。可他仍抱有幻想,希望通过西北的武大定北上出汉中府另寻发展。怎料人心不古,武大定见事态发展果如当日刘孝竑所言,心中已然为赵营折服,毫不犹豫地选择给予自己这个昔日的老友、战友最致命的一击。

    而这时候,和着细雨,小红狼五花大绑,被压着跪立在高台上。他的双眼直似要喷出愤怒的火焰,同时也透出些许绝望。湿润的发梢胡乱粘结成条条盘踞在他的额头鬓角,更添悲怆。

    “赵当世,老子与你无冤无仇,何苦死死相逼!”小红狼仰天哀嚎着,沙哑的嗓音响彻整个寂然的校场。

    赵当世坐于高台正座,面色刚毅,面对小红狼死前的质问并没有半点波澜。他向身边一个传令兵吩咐了几句,那传令兵很快就跑到台前,摇晃了三下手中的三角令旗。几乎是伴随着他的动作,分列在台上两边的十余名兵士异口同声,向台下静静站立观看的数千名喊话。这些兵士都是从各营临时抽选出来的,声音都较常人响亮,按着早前的安排,他们洪亮的喊声汇成一股瞬间贯彻全场——

    “我赵营自起兵日起,即怀赤诚之心。无辜之人不害,无罪之人不杀。今当天对地,数罪渠小红狼三罪,报与将士们知晓。一罪,去岁我营入川,尔不思援助,却屡行同袍倾轧之事;二罪,心怀不轨,指使部众害我把总;三罪,久霸府中,欺凌荼毒百姓,天人共愤。以此三罪,人见必杀之,我营替天行道,既获其人,无有不杀以谢天地之理!”

    这一大段话,那十余个兵士愣是一口气喊到底。他们的声音之大,以至于收口住嘴后,余音尚在细雨中回荡偌大的校场多时。有他们帮助扩音,在场的数千名将士,才得以每个人都讲话真真切切听个明白。

    “绝不走流寇的老路。”

    这是赵当世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目标。他见惯了杀戮暴虐,但这些却没有使他麻木,反而令他心生警惕。他有心改变军队,尤其是在纪律上。如果说军规的确立是一种强手段,那么像这样隔三差五,无孔不入灌输观念,则算是软手段。赵当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让营中的将士们逐渐意识到赵营并不是一支只会杀戮流窜而没有理想的军队。像今日这般强调“兵出有原,杀人有因”就是一种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小红狼孤独地将头靠在桩上,心如死灰。这里数千人,没有一个是他的朋友。他的朋友、部曲都已化为了刀下鬼,或者像那个武大定般,站到了另一面。想想看,他确实没有继续苟且于人世的理由了。

    赵当世身边有一张小小的椅子,上头坐着的是赵元劫,赵当世的意思是得让孩子尽早习惯杀戮。事实上,在赵营这样一座虎狼之穴中,牛羊般的弱者也没有可能继续存活下去。即便是身为赵当世的孩子,也必须目睹一次次的鲜血与死亡,用最短的时间适应这样的场面。

    这次行刑,用的是一把未开锋的钝刀,宽厚的刀背折射出了它的残酷。刽子手是一名极有经验的老屠夫,他将刀扛在肩上,右手不安地在身上摩挲。不时还会朝赵当世那边看看。

    小红狼看不到刀,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凡是斩首,用利刃的可能性不大,为了给予受刑者最大的痛苦,用钝刀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如这般几千人围观的场面,如此郑重其事,若一刀人头落地,可就太便宜自己了。

    所以,他苦笑着说道:“兄弟,待会行行好,一刀先干昏了我。”几步内皆无人,这话自然是说给背后那刽子手听的。只听那刽子手喉头“咕噜”响了响,也不知听到没听到。

    过了不久,赵当世手一挥,那传令兵手上小旗又是一挥,那十余名兵士齐声再呼:“斩!”这一次,不单是他们,台下观看的数千名将士也在同一时刻发出地动山摇的一声:“斩!”

    小红狼轻叹一声,紧紧闭上了双眼。

    赵当世明显感到身畔赵元劫瘦小的身子为这雄浑的吼声所惊,晃了晃,故而淡淡道:“这是喊给敌人听的,你却惊慌什么将来真到了战场上,擂鼓与号角的声音,比这还响不少。”

    赵元劫很倔强,皓齿轻咬,道:“孩儿不怕。”但是身子还是不由自主向内缩了缩。

    随着行刑的的号声大作,高台上,一声怒咆从那刽子手喉头炸响,紧接着,几乎是电光石火间,厚刀疾挥而下,重重砍在小红狼的后颈,他的身子顿时瘫软下去。

    赵元劫“噫”了一声,惊恐地将脑袋向侧立着的葛海山怀中蒙去,但葛海山冷酷地将他的脑袋推了出来。然后,他幼小的心灵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只见那刽子手一次又一次,连续不绝地抬刀又将刀砍下,每砍一次,伴随着他的喝声都有肉沫血水溅起,恐怕砍了将近十刀,那小红狼的脑袋才骨碌碌从桩上滚下来,他的颈部一片稀烂,与其说是被斩下,还不如说是被砸烂的。

    赵元劫想哭,然而巴巴张着眼,却是一滴泪水也流不出来。

    “不杀他,下次脑袋摆在木桩上的,就是你爹。”行刑完毕,赵当世也免了验看首级的步骤,起身离去,但在经过赵元劫时撂下了这样一句话。赵元劫睁圆了双眼,一直等到赵当世背影消失不见,泪水才不自觉地夺眶而出。

    &n



5拔城(一)
    华清郡主这几日的精神状态有所回复,赵当世与庞劲明等到时,她正由两个丫鬟伺候着练习书法。

    赵当世来得突然,华清郡主没有防备,等众人掀幕而入后才慌忙抛下笔,上来相见。因为这几日来赵当世等人对她的态度都颇为恭敬,膳食调理也很到位,所以华清郡主郡主对于这些人并没有流露出太大的敌意。

    “哦,惊扰到郡主了。”赵当世在距离华清郡主几步外停了下来,周文赫、庞劲明等人都自觉地排在他的身后。

    “无妨,无妨。”华清郡主淡淡笑着,黛眉如画。赵当世这时候才发现她今日居然有闲情上了些淡妆。

    “郡主在写些什么”赵当世好奇地走上去两步,华清郡主没有闪避,反而引着他绕到帐中的案台边上。

    “不过随意写了些字,入不得将军法眼。”她侧歪着脑袋,浅笑着,那模样在赵当世看来,竟是有些娇憨。

    覃奇功、穆公淳等文化人都不在,帐内众人除了赵当世外几乎没有人识字,而赵当世本人也对书画从无研究,所以也就不去现那个丑,在发现纸上写的俱是些单字后,便就撇下不管。

    “自上次见面后,将军倒有好些时日不曾前来了。”华清郡主轻轻说道,那口气不想是对一个敌人,更像是对一个经年未见的老友。

    赵当世虽知华清郡主是在强装镇定,但对方不过一个小女子,这份胆识勇气远远超过许多所谓的须眉男儿,却也不得不让人钦佩。
1...4647484950...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