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陈安野
闹得最后,眼见离城越来越远,徐珲气急下丧失了理智,竟以齿啮郭虎头颈肉,郭虎头吃痛,犹不放手,脖颈间很快便血淋淋起来。
郭虎头强忍剧痛,半步不停,与十余名兵士护着徐珲踩着厚雪,一直躲入林中,及再也听不到沔县城中传出的喊杀声,身心两疲的徐珲才在又一次的绞痛中晕了过去。
等军报传到城固的赵营老本营,已是一日后。
据报,薛飞仙在城中起事后,躲藏于城南山坳中的孙显祖即刻率兵来合,两下夹攻,使得堪称赵营之锋刃的前营全线溃败。所幸紧要关头白旺拼死支援,以不及伤亡的代价,终于护得千总徐珲无恙。而最后陆陆续续退聚到褒城的前营兵马加在一起,只剩千余,竟是死伤近半。宋司马的那一千人因为距离前营较远,伤亡倒不算大。
赵当世震惊,接着,自觉悔恨。
在他原本的计划里,攻下沔县后,可与褒城以及城固的老本营形成个三角,互为托庇,在这个冬季可保全军无忧。他哪里想得到,一夕之间,局势天翻地覆,沔县眨眼又归了官军,且自己最为倚重的一员大将也险些在这场风波中殒命。
出现在他脑海里的第一个失误,就是放出了薛飞仙。闪舞www本来,因为不信任骄横的薛飞仙,他明里暗里对其以及手下近千骑兵都很提防,从来不外放执行任务,安营扎寨时也布置在营盘的最外侧。怎知千算万算,还是防不住薛飞仙暗中勾结了孙显祖。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当机立断,将这一心腹痼疾彻底解决。
孙显祖与薛飞仙是老乡,这也是赵当世后来才知道的。陕西的官兵与贼寇,虽处不同阵营,可很多都是同乡亲友。平日里打起仗来,人情味也很浓,相互间谈判、交易、劝诱的例子比比皆是。流寇需要官军给便利讨生活,官军也需要通过流寇来攫取更多的利益。借用唐代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的一句话,“朝家多负人,有危难,不爱惜官赏,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贼,为富贵作地”,可窥见这些朝廷武人养寇自重之心,而这也是流寇屡剿难尽的原因之一。
薛飞仙在赵当世手底下过得不如意,自然就会萌生去意,独立发展。但眼看着就要入冬,且汉中四塞,一时也寻不到好去处,思来想去,就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想法,偷偷派人前去联络孙显祖。孙显祖也正处于兵力不足的窘境,薛飞仙此举,正合他心意。你有情我有意,一来二去,便勾搭上手了。
徐珲退到褒城的当日,孙显祖就和薛飞仙挟势而来,看他们的意思,是想着在兵勇未竭的时候,一鼓作气,将褒城也拿下来。
前营编制残破,在没有重新整编前,已经没有了作战能力,褒城县主事的是武大定,他在徐珲最初败来时心甚慌乱,以至于有了将徐珲等绑起来送给孙显祖的想法。
徐珲昏迷不醒,白旺权且
19天星(三)
过天星惠登相与满天星周清都是陕西清涧人,虽同乡里,但二人的关系并不很好。简单说来,就是边兵出身的惠登相瞧不起土坷垃周清。若非闯王高迎祥等巨寇相继离陕,陕西只剩三家相依为命,这惠、周二人是怎么也扯不到一起。
洪承畴为了剿寇焦劳昕夜,在他的全力督促下,左光先、曹变蛟、贺人龙、孙守法、赵光远等陕地官兵无不全力以赴,李自成虽强,但在这些官兵一心一意的围剿中,终究难以支持。
两月前,洪承畴派遣副将赵光远、贺人龙自邠、乾州而南,攻击才从汧、陇一带溜出来的李自成等,复败之。满天星周清此前好几次想要投降官军,都因李自成的阻挠不了了之,这时候明白过来洪承畴真正要整的其实是李自成,所以不愿意陪着李自成无谓地送死,找了个机会,脱离了出来。
惠登相也看出其中关窍,同样离开了李自成。他俩之后从庆阳府一直溜到巩昌府,果真都未遭到官军强力地阻击——陕北的官军现在洪承畴的督领下一支专心追打李自成,另一支则应付重新为乱陕地的蝎子块拓养坤,并无力再抽人手来管仓皇流窜的惠登相与周清。
这两人关系不好归不好,非常时期为了自保,也只能捏着鼻子联营而动,他们研究了一下局势,认为现在陕北与关中都是官军目光聚集的焦点,要想获得喘息补血的机会,僻处南边的汉中府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在陕北躲了太久,消息不通,他们只知道老闯王高迎祥没了,但并不知道现在赵营的情况,等抵达了汉中最西面的略阳,才从当地泼皮口中得知赵当世才是目前汉中府流寇中的第一人。
赵当世
惠登相与周清起初都颇感奇怪,只是在奇怪过后,两人的心理的变化几乎是背道而驰。
与反复而无节操的周清不同,惠登相还是非常刚强的一个人。他当过兵,见识过明军中的黑暗腐朽,故而起事至今,心中笃定一点,便是大明朝已是行将就木,绝无再兴之理。再说透一些,惠登相相信天命,他认为,天命的下一次轮转已到,但不再由病入膏肓的大明朝所掌控。
人心中坚定的信条会在很多方面影响一个人的决策,惠登相也不例外。因对大明朝已不抱什么希望,他这些年来,无论处境陷入到何种险恶的境地,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利用自己的奋战,打破桎梏、扭转乾坤。可与惠登相不同,周清一开始就是乡中的二杆子,没什么眼界也没什么信念,他从贼,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讨口饭续口命。故此,他能够放下所谓的礼义廉耻,一次又一次在困难时向官军乞降,又一次次背叛离开。流寇中常有谚语“陕北洪老爷,清涧周大人”,便是讥笑周清待在官军制下的时间不比当流寇时少。这也是惠登相不屑与周清为伍的重要原因。
从庆阳摸到汉中,二者虽未遭到官军成建制的袭击,但于路也没少被堡寨团练等地方武装偷袭,再加上雪虐风饕下粮秣难觅,所以损失了不少部曲,目前二营的人马加起来也不过三千。没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实力,仅凭这么点人,自然很难让惠登相与周清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也因此,在得知汉中府现下是官军与赵营对峙局面后,惠登相觉得应该联系赵当世,但周清则认为应该向孙显祖投递降表。
“陕北那会儿都没降,你现在倒成了软脚虾,臊也不臊”惠登相一手撑着柴门,满是轻蔑。他的嗓音极为沙哑,有些像拉扯破布的声音,要不熟悉的人,或许都难以分辨出清晰的词句。
黑不啦叽的周清似乎已经习惯了惠登相无时不在的鄙夷,低着脑袋,瓮声瓮气道:“在陕北还有老李扛着,到了汉中,你我加一块不到四千人,拿什么和官军斗”
惠登相冷峻地瞧他一眼:“赵当世,你忘了”
“赵当世”周清干笑两声,“我出头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里吃奶。”
算起来,周清资历比惠登相还老,是崇祯元年在关中起义的宿老,当时还名列结营东山的才勇十头领之一,名列第八。他瞧不上“暴发户”赵当世,确有几分底气。
惠登相“哼”一声道:“可人家初出茅庐,就干翻了曹文诏,中斗星与番山鹞也都是他的手下败将,现在在这汉中与官兵势均力敌。你看不起他,就以为他看得起你吗”
周清头摇得像拨浪鼓:“这种人我见得多了,那个什么兴也勃……来得快去得也快。闪舞www你别瞧他现在意气风发,只怕寒冬一过,就要遭到各路官军的猛攻,汉中的孙显祖、柳绍宗都不是善茬,你觉得他能支持下去”说到这里,不忘加言,“更闻前段时间他屡遭败绩,颓势已显,和他结交,不是长久之计。”
惠登相“哈哈”假笑道:“什么长久之计,你未免太也把细,过一时算一时罢了。”
周清的白眼球在漆黑的脸上骨碌碌转了转,道:“听说沔县的孙大人求贤若渴,近期内招徕了好些义军,咱们好歹也算是有点名气,去降他,必得重用。”
惠登相朗声大笑:“老周你真也可爱。有名气那是咱们还为义军,放到官军中,你算个屁!”接着又道,“陕中事急,孙显祖自然要延揽义军暂为缓冲,待北面事平,洪承畴他们南下,你看这汉中还有没有咱们落脚的地儿!”
周清白了他一眼,自顾自道:“诈降之事,我又不是没做过。就如你说,得过且过,到孙显祖手下,也比到赵当世那里来得安担。”
惠登相摆摆手,不以为然:“就是你之前反复太过,才更不可轻易投官军。孙显祖老谋深算,你以为进了他的彀中,是那么容易脱身的”
周清坚持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最近那薛飞仙还有那什么覃什么的都投了他,都混得风生水起。薛飞仙是什么东西我比他差孙显祖总不会有眼无珠到这个地步。”
“远交近攻,拉小并大。薛飞仙这种小鱼小
20天星(四)
一朵大而晶莹的雪花轻飘飘地钻入了郝摇旗的领口。闪舞www他忍不住打了个激灵,顿住了脚步。跟在后边的一名兵士只顾埋头走,不防撞上了他结实的后背,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到了积雪上。
“狗日的,没长眼啊!”郝摇旗回头一瞪,吓得那名兵士一阵哆嗦。
“别吼嘛,怪吓人的。”后边杨招凤走上来,扶起那名跌倒的兵士,拍去他裤腿上的雪,让他先走。
“我这不是提醒他嘛!”郝摇旗委屈地说道,他天生嗓门大,吓着人是常有的事。
杨招凤咧嘴笑了笑,朝前望去,道:“定军山不远了。”
郝摇旗白白眼道:“是不远,走还得走半晌。”他们一众人受赵当世指派出城前往定军山,并不远的路,因为这没膝积雪的缘故,走了已有大半日,却还只走了一半。
“嘿,定军山。”杨招凤嘴里念叨着,突然狡黠地朝郝摇旗看了看。
郝摇旗也回看他一眼,说道:“你小子,嘴上不说,在肚里挤兑我”边说,一巴掌不重不轻拍在杨招凤的脑后,“我虽然斗大字不识一个,定军山的故事也是听得耳朵都起茧子的。”
杨招凤揉揉脑袋,笑嘻嘻道:“小弟怎敢。”
郝摇旗大步迈了两下,忽然停步,回头定定看着杨招凤,叹道:“凤子,你说你好端端的,怎么就弃武从文了呢我看以你的能耐,比马军营姓孟的豁牙,姓廉的马脸都厉害不少……”
杨招凤微笑道:“千总没听说‘人各有志’再说,小弟本来就是学文出身,先天条件就不及千总你这样咬铜嚼铁的硬汉。到马上讨生活着实是迫不得已呀,现在从文,适得其所。”
郝摇旗摇头道:“不对,不对,我看你小子的眼神气态,就算是读书的料,也没有读书的命。我看呀,有朝一日,都使还是会把你调回武职。”
杨招凤一本正经道:“若是营中有需,那我自当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郝摇旗闻言,嘴角微扬,轻轻拍拍他的肩头,继续走了。杨招凤跟在后面,透过风雪声,隐约听见郝摇旗叹了几声,嘴里也说着什么“可惜”。
由郝摇旗带领着的这支军队忍受着寒冷的侵袭,一路无话,俟近傍晚,偷偷摸到了指定地点。
这是定军山麓的一处高地,正中一块凹陷的平地正好用于休息。向东北方眺望,是连绵无边的雪白平原,向西面,则是层层掩映着,白下隐绿的松林山峦。
兵士们默默清扫着积雪,在苍莽的雪林中努力开辟出暂时的营地。郝摇旗正坐在一块圆石头上休息,前司把总宋司马踩着厚雪,“吱阿吱阿”一步一住,慢慢挨到郝摇旗面前。
郝摇旗瞅他一眼:“干啥”
宋司马请示郝摇旗道:“千总,咱们何时行动。”
杨招凤走过来道:“没有军令,就原地待命。”
宋司马脸上皱纹多,所以稍稍细微的心理变化都会引起表情的更替,当下他几处皱纹全都堆到了一起,条条道道,活脱脱像只老猢狲:“千总,咱们右营此来,为了轻装简行,每人兜里只携带了三天的干粮。而且这又是大风刮又是大雪落的,弟兄们耽搁不起。我怕拖延太久,弟兄们会炸。”
郝摇旗当即就怒了,牛眼一瞪,龇牙喝道:“谁敢炸让他来老子面前炸一个试试。”说着,啐骂,“他奶奶的,没老子军令,谁也不许走动一步。就屙屎,也给老子屙裆里!”
宋司马素知自己这个上司的秉性,这时候哪敢再捋虎须,他知道杨招凤在郝摇旗面前说得上话,就委屈地把目光转向杨招凤。
杨招凤难得板着脸,肃道:“宋把总,这是都使的指令。此次行动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就这三日,你与崔把总务必弹压好兵士,绝不能有半点变故。”
右营两个把总,前司宋司马,后司崔树强。
一般来说,各营中的参事,没有哪个军将真正放在眼里,最多只是碍着赵当世礼敬读书人的脾气客气一二。但这杨招凤不同,那可是真刀真枪在马上搏过性命的,功绩的大伙儿也有目共睹。更因为其兄长的阵亡而备受赵当世关照,所以在这右营,杨招凤的地位就是实打实,仅次于郝摇旗。
营中两个头面人物都这么说了,宋司马无多言语,答一声“遵命”,就下去了。通常的作战计划,在出征前,都至少会在把总以上军将中三令五申,但这一次,临行前郝摇旗半个字都没透露,只说是极为关键的行动,加上此时郝、杨二人坚定的表现,宋司马咽口唾沫,知道非比寻常,心中暗暗紧张起来。
身材极高的后司把总崔树强在另一边指挥扎营,见宋司马耷拉着脑袋走过来,靠近他问道:“千总那边怎么说”
宋司马苦笑着将方才听到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崔树强脾气很急,当即有些不满:“什么破计划,神神秘秘,连咱们也不能知会”
“不知。”宋司马摇着头,也无可奈何。
“个狗……”崔树强骂人话刚要出口,忽然想起要骂就骂到了赵当世头上,连忙刹车,“呸呸”几下,抿唇走了。
全军加班加点,终于在天黑前,搭好了简陋的营地。
吃饭时,崔树强向宋司马抱怨道:“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千总、参事却按兵不动,真不知他俩葫芦里卖得什么药。”说着,一口咬向自己手里的菜馕,骂骂咧咧,“他娘的,就这一小会,这馕子已经冻得险些磕坏老子牙口!”
宋司马抬头看看,确定郝摇旗不在边上,低声道:“你少说两句吧,千总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要被他听见,你又要吃苦。”
崔树强满不在乎,将剩余的馕往自己的大嘴里一丢,边嚼边含混道:“怕啥,上次的那顿大板子老子都捱过来了,害怕他抽几鞭子”
“唉!”宋司马看着崔树强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无可奈何,“你又不必和千总抬杠。我知道你心中不满,但千总他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崔树强闻言不语,而后小声骂骂咧咧了两句,骂的是谁,骂了什么,宋司马一个字没听清。他望着眼前不断飘飞的雪花,以及白茫茫一片的天地,惆怅下,不由自主叹出声来。
过了一日,郝摇旗那边毫无动静。宋司马与崔树强勉强按耐下冲动,努力维持弹压着军纪,他们不知道自己这帮人漫无目的待在这冰天雪地是为了什么。人一旦没有目标,就容易焦虑,宋、崔二人好歹也是赵营的老人,这点耐心与自觉还是有的,所以没说什么,极力说服着自己明日就将行动。
到了第二日,郝摇旗与杨招凤还是风平浪静。这时候,赵营保暖能力虽然到位,但山麓间寒风太盛,营地又偏于简陋,源源不绝的寒冷依旧侵袭着每一个兵士的身体。许多人的面颊都开始龟裂涨红,有些甚至腿脚都开始产生刺麻感。崔树强有些禁不住,他不知道自己待着这里受冻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下一步要迈向哪里,不满下挣脱了宋司马,径直去问郝摇旗。
郝摇旗只淡淡回他一个字:“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