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舟自横
“你们师兄虽在外不曾归来,但是也难得五人相聚,元夕,备宴,今日我陪你们喝个痛快。”
游鸿吟其实很高兴,这辈子的徒弟虽然教导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却都各个成才,与自己感情不错。
回想起林怀那个不孝子,心中一塞,可见不是自己教育水平有问题,而是林怀被他那几个叔叔伯伯宠坏了。
“如今你也算是有了一些基础,下一步打算怎么做呢。”陈喜全兴致勃勃的问。
第190章名士风流(十七)
后续有何打算?
游鸿吟思考了一下。
“若是直接举反旗,怕是折戟沉沙,将会在太过弱小的时候,就面临过大的压力。”游鸿吟道。
“但是若是没有旗帜,想必前来投靠的人才有些少。”陈喜全道。
陈喜全虽然是个现代人,但是最向往的却是乱世出英雄的三国时刻,不过叶公好龙,当他真的自己置身于乱世之时,他反而很清楚的看清,自己当真不是一个做雄霸一方或者一统天下的主儿。
如今见游鸿吟雄心,自然是乐得一道感受这争霸过程,心中还好生感念,这所谓的“量身定制,现场指导,亲身示范”的人生赢家培训课程当真服务周到。
“只要真实的政绩出来,明眼人自然能看得出来,看不出来的,本事有限,也就不必理会。”游鸿吟道:“不过高密的确地处偏僻,怕是消息难以传出,那扬名就迫在眉睫了。”
“那何以扬名?”陈喜全问:“若是你继续以文扬名的话,倒也不差。”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71
“文名的确能引来众多士族投靠,但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的是在民众的名气,需要未来有人丁同时征兵更方便。”游鸿吟道:“而这一点,只能靠商队和鸿雁来散播了。”
乱世称雄,其他不用说,兵丁最重要。
“看来,舆论战你玩的很溜么。”陈喜全说道。
和几个徒弟吃完晚宴,在郭堡住了一晚,游鸿吟便单独见了沈源和于朝宗。
“师尊。”沈源年岁比游鸿吟还大些,但是早已被折服,所以向来都是口呼师尊:“这两年未见,师尊在此将高密治理的如同世外桃源,源当真欢喜。”
“一回来就戴高帽,说吧,可是有事讨饶。”沈源是几人当中性格最为跳脱的,可能和他一直都是被人照顾的那个有关。
沈源和于朝宗原本是一对表兄弟,战乱时和家人冲散了,那时候年纪还小,在外头流浪不知吃了多少苦,一直都是稍微年长的于朝宗照顾他,保护的太好了便将他养成了如今这种性子。
后来兄弟两人流落广陵,饿了个半死,便狠心自插草标,卖身为奴。便被游鸿吟买了下来。
沈源绘画和数学天赋均是超群,便被游鸿吟培养成了制图师,他自己也喜欢做这种事情。而于朝宗历经苦楚,又于世故,虽说对游鸿吟这个老师尊敬感激,但要说他最看重的,依旧是沈源这个表弟。
游鸿吟便干脆让他陪沈源游历天下,顺便建立鸿雁,搜集地方风俗,民间万事。
“怎能说是戴高帽,师尊将我想的太市侩了。”沈源笑嘻嘻的凑上来:“就是想放个半年假期啦,表哥这么些年陪着我跑,又要操心鸿雁的事情,很是吃了不少苦。”
“小滑头。”游鸿吟失笑;“原来是替你表哥请赏来了。”他沉吟了一下:“鸿雁之事不可暂停,但是你们二人的确建得大功,不可不赏。”
于朝宗立即行礼道:“主公不要听源儿歪缠,他不过是撒娇而已。”
然后被沈源恶狠狠的瞪了一眼。
游鸿吟道:“朝宗无需如此谨慎,赏罚分明方是御下之道。尔等应当清楚,我从未将你们师兄弟们当做家仆,将来都是要得大用的。”
沈源喜上眉梢:“我们自然明白师尊苦心,不会妄自菲薄的。”
“鸿雁之事不可暂停,不过在高密休息一段时间倒是无妨。”游鸿吟道:“你们二人我已经在高密城中准备了住处。仆役一干人等元夕也都配备齐了,不过,说是休假,可不要以为当真无所事事。”
和徒弟交流完感情,游鸿吟在郭府住了一夜,第二日,除了胡危继续留下训练部曲之外,其他人均随游鸿吟回了高密城。
沈源在外头流浪了好几年,所说一直都有表哥陪着,终究是吃了不少苦,如今有了自己的住所,也就表示师尊正式承认自己和表哥的身份不再是‘家奴’了。
这其实就是他邀功的主要目的。
和胡归胡危对仆从身份不在意不同,沈源和于朝宗出身良家,虽然家中算不得大富大贵,却也并非奴隶,两人自然对这身份十分愧疚,觉得有愧于先祖。
如今一切均是主公所赐,铭感五内不敢忘,不过能恢复自由身自然更好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效忠,也不可能有人一点私心都没有。游鸿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来不曾在这方面过于苛求,该给的待遇还是要给的。
“师尊当真了解我们,居然将我们两个人的住处安排在一起。”沈源笑嘻嘻的和于朝宗说。
于朝宗无奈道:“还没新鲜完吗?你都里里外外转了好久了。”
沈源说:“以前是我们两人流浪,后来是和师尊一起寄人篱下,然后再是这几年和表哥你四处游走。准确来说,我们两人已经快有十年不曾有过一个自己的家了。”
于朝宗摸了摸沈源的头,被人躲开也不在意,兄弟两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这么多年,越相处越了解对方,举止亲密些很正常。
“哎,这次见面,就感觉胡危变得很多。”沈源和于朝宗讲起八卦:“总觉得师尊将一个好好的胡人,不知教导成了什么阴险样子。”
“不可对师弟无礼。”于朝宗说。
沈源与胡归脾气相投,和胡危虽谈不上针锋相对,但是的确有有些气场不和。当然,这种东西大家彼此心理清楚,也仅仅是看不顺眼而已,但是再看不顺眼,师兄弟一起读书,一起习武,一起被师尊责罚,感情总归是深厚的。
“不是无礼,只是感觉啦,他好像比以前更奸诈了。”沈源说。
于朝宗说:“执掌鹤鸣,若是不明点,也帮不了主公。”
“表哥你也执掌鸿雁啊,也并没有改变太多啊。”沈源嘀咕。
于朝宗没有接话。
自己到底变得如何只有自己清楚,又何必说出来吓唬源儿呢。
“哎,这次又未见到大师兄。”沈源不知突然想到什么,大大叹了口气:“我看师尊那么忙,若是有大师兄在身边,必然能轻松许多。表哥,你可知道大师兄到底去哪里了。”
于朝宗说:“大师兄最得主公看重,这几年不出现,自然是有重要事情做,你画好地图就好,不用管这么多事情。”
沈源应了,然后便又忙不迭吩咐仆从准备此间午膳,打算亲眼看看外头到底被师尊治理成何等模样,即便可以从书信上看到,却总归没有自己亲眼看来的好。
谁知沈源不过晃荡了三四天,便有新的任命下来。
他变成了高密郡的教谕,负责建立‘扫盲班’。
“师尊真是太讨厌了!”沈源没忍住抱怨了一句。
于朝宗脸上有了一丝微笑,说:“主公年岁与你相仿,平日里成熟稳重,心若沧海,但是偶尔还是会冒出些少年脾气。你都说他如此繁忙了,怎有可能让你真的悠闲晃荡上半年。”
沈源欲哭无泪的开始用功。
写计划书。
他们师兄弟做事都有这个习惯,做某事之前先将所有事情都计划好,然后详细考虑各种问题,得到解决方法之后,填补各方遗漏,然后再去正式开始做。
其实这个扫盲倒也不是让所有人都识字,而是自由报名,教导些常用字和算数。
于朝宗看了一遍沈源嘀咕来嘀咕去,涂涂改改写出的东西,心下一凛。
对于比自己年岁还小些的主公,于朝宗是十分钦佩的,但是似乎在某个时刻,自己这种钦佩会更进一步。
教以效化;民以风化。
这种思想是儒家所提倡的,在如今世家垄断知识的大环境下,这种举措简直就是与世家为敌。
更何况,就算是儒家,崇尚的也是‘以礼教化’,而不是授之以渔。开启民智就代表着民众不再好骗,不再好统治。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72
可是,这对最底层民众是最有好处的。
想当初,他兄弟二人和家人失散,原本也不会沦落到饭都吃不起,却是因为不识字,被人欺骗,将身上钱娟和值钱的东西都拿走了。
若是当初自己二人识字,便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了。
他如今只能浅显的看到这个好处,至于更深一层的,可能等自己人生经历更为丰富的时候,才能明白吧。
主公真乃一心为民的天下雄主。
游鸿吟不知自己所作所为到底给两个徒弟带来了什么震动,他正在翻看一本记录。
他其实很早就在做一件事了,只是接管高密郡之后,这件事自己无法亲力亲为,所以便安排了两个识字的仆役在做。
集天气、雨水量、星象数据,详细记录境内水位高低等等。
如今他正在翻看这些记录,意识到,自己之前所猜测的‘天灾’可能不远了。
入冬以来,雨水减少过多,再结合各方情况,怕是入春将会出现天下大旱!
青州原本就是一个多石少雨的地方,历来涝灾不多,旱灾却能要了普通百姓的命,有时候,不用说种植庄稼了,就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游鸿吟一上任,排除万难,首先处理的就是水渠、水井等相关公共设施,就怕遇上旱灾。
哪个知道,怕什么来什么,旱灾看这种情况,已经是不可避了。
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第191章名士风流(十八)
人定胜天在某个时刻就是废话。
在面对天灾之时,任何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唯有团结起来,可能才有一线生机。
游鸿吟开始思索,该如何应对。
青州大旱,其他州自然也跑不了,那么两年征战又多征赋税,怕是普通百姓根本活不下去,如今这种各自为政局部有战的情况可能会打破,到时候必然是天下流离,祸乱四起。
首先是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自然要做好抗旱准备,然后便是趁着这个时期,大肆壮大自身实力了。
该怎样做,还是要多思考思考。
游鸿吟吩咐侍婢:“请曹长史和范先生过来,就说有事相商。”
曹霖很快就来了,他自出使各郡拢流民之后,倒是并未有再大动作,如今高密郡一直都是高速运转,若是再强加其他任务,怕是会出乱子,此刻一动不如一静,曹霖便开始多留意各方情报,除了协助范无涯处理内政政务外,更多的时候都在分析各方情报。
“主公急招所为何事?”曹霖心下奇怪。
他这位主公处事能力极强,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少,也不太召集手下商讨什么问题。大多数时候,主公行事就好似心中早有宏图,一件件一桩桩按照顺序做来,很少遇到难题。
虽然说这样作为臣下容易失落,可是有个能力强的主公总归不是坏事。现在高密这块地方范围较小,杂事琐事都被范无涯处理掉,需要主公自己决定处理的并不多。等未来地盘儿大了,情况自然会越变越复杂,事情会越来越多,那时候才是自己真正为主公分忧的时候。
“是有些问题,书始先坐下喝茶吧,等子季来一同商讨。”游鸿吟说。
子季便是范无涯,很快,他便也过来了。
等两人落座,游鸿吟也不卖关子,很快就将事情说清楚。
“大旱!”曹霖和范无涯两人同时喊出声来,面色都不太好。
如今天下不稳,又逢天灾,是个人的脸色就不会好。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主公从何处得来的消息?”范无涯问:“难道是哪位天文大家传出来的消息吗?这个消息又有几分把握?”
“这个消息准确度大概有七分。”游鸿吟并没有多说其他。
曹霖说;“那主公是召我们来商量抗旱政策的吗?”
“一半儿一半儿吧。”游鸿吟道。
范天涯对于当地民生、风俗等等都很了解,此地多年之前也经历过的干旱,所以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便开口:“若是消息有这么高的准确度,那么我们的确要开始做预防工作了。”
“子季可有良方?”游鸿吟问道。
“好在主公之前便已经修建了沟渠,这些沟渠能够避水流渗入土地,减少水量损耗。又一直坚持打造深井,想来就算是大旱,至少百姓用水应当不成问题。”范无涯说。
游鸿吟不置可否,范无涯虽然办事能力强,人又细心,创造能力却很弱,也不喜欢打破旧例,就喜欢一成不变。所以,他能做一能吏,却无法独当一面。
范无涯见游鸿吟神色不动,便继续说下去:“明年若是府衙周转的过来,可以稍微减赋税。”
然后又说了些常规举措,算得上是不好不差,符合他主簿的能力。
等范无涯说完,这厢曹霖方接口:“下官记得主公是有商队在手的?”
游鸿吟点头:“不错。”
曹霖说:“那还烦请主公商队交易只取粮食。”
“为何?”游鸿吟没说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反而询问曹霖。
曹霖言:“若是真有大旱,还不知道会干旱几年,那么未来,最为珍贵的便是粮食。倒是天下流民,迫于战乱等等原因,定然会来到青州、徐州等地。只要粮食在手,主公就有平稳一方的能力。”
曹霖说的隐晦,其实意思就是说手中有粮,招兵买马就方便许多。
“我会吩咐下去的,还有呢?”
曹霖继续说;“高密境内,水资源最多者来自于潍水以及姑水,前者水势不足,怕是将来会水量大减,姑水来源高川,也许尚有可能支撑下去。那么潍水区域,便需要多建水车。”
潍水有源头,是不可能旱个一年,就干涸的,那样只要使用水车将水提到水渠之中,那么依旧可以灌溉农田。
游鸿吟点头:“善。”
“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范无涯说:“高密境内因经济不富,水库之事一直未曾落实。”
其实水库的使用,很早之前就开始运用了,只是水库并非任何地方都有的,一者需要地势原因,另外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后来三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措施,最后由游鸿总结。
“即日起紧急征工,于东武县修建水库。”游鸿吟摊开了高密地图,正是沈源带回来的。
无论是范无涯还是曹霖均吃惊于此图绘制详细清楚明白,不由得问:“主公此图何来?”
“此乃新上任教谕沈源这几年亲自踏遍山川,绘制而成。”
“原来是沈教谕,果然大才。”
“从地图可观,高密境内,能建水库之处,也只有东武和黔陬两处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73
,只是时间太过急迫,距离春耕没有多少时间了,便选在东武吧。”游鸿吟道。
曹霖赞同道:“有水渠贯连诸乡,东武就算位置稍微偏僻,但是储水量大,的确要比黔陬更合适。”
“水库修造,需要专业人才。”范无涯无奈道;“我高密地贫位偏,并无此等人才。”
游鸿吟当然不可能立即就给他变个出来,只能无奈道:“我通水利之事,会处理的。”
范无涯大喜,有个啥都会的主公当真不一样,但是随即便有些羞愧,这种事情还要主公亲自出手,是臣下的失职。
商讨结束水库之事,游鸿吟给自己拦了个大麻烦,心下塞塞,不过随即他开始下一项议题:“水车之事交由潍水经流诸县县丞去做,这需要子季相互协调,另外,若是大旱,春耕之时便不好再种植粟与菽,通广诸县,改种荞麦与芦粟吧。”
所谓芦粟便是高粱,荞麦和高粱都是耐寒的农作物,同时也可以填饱肚子,是最好的应对干旱的农作物。
另外土豆是一种产量高、抗旱、适合青州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生长周期短又能代替粮食的作物,但是很可惜,游鸿吟的船队如今只能前往高句丽,而这处,并没有什么土豆。
“主公放心,这些属下定然能办好。”范无涯明白,未来数月,自己需要多分担其他郡务,而主公需要花力修建水库。
“还有,”游鸿吟说:“此事需要告知青州刺史,又要劳烦书始了。”
游鸿吟对这件事不可能藏着掖着,不让其他人知晓,但是随意一封书信将消息卖出去又太便宜其他人了,更何况书信不正式,别人很有可能一笑了之,所以遣使是必要的。
曹霖点头:“这是属下的职责。只是,山简大人可能并不会那么轻易相信。”
游鸿吟道:“山州牧不信的话,就请书始与各郡郡守再打一次交道吧。”
曹霖言:“在下只怕,主公一番苦心,付之东流。”
“做了自己该做的就好,问心无愧是我的行事准则。”游鸿吟无奈说道:“两位还请多心。”
“诺。”范无涯与曹霖肃然道。
处理了郡务,游鸿吟又唤来元夕,叮嘱了商队的运营方针变化,另外船队尽量多跑两次,从高句丽多运输粮食回来。
高句丽贵族最喜瓷器,近年来国内平和,粮食富余较多,游鸿吟自然是要多准备些粮食有备无患的。
很快,整个高密政治中心就迅速运转起来,一条条文书开始下达,下面的乡县反应迅速,很快就行动起来。
没办法,听话会做事的县丞还坐在位置上,不会做事或者不听话的那些,这两年里,已经陆陆续续被游鸿吟处理干净了。
只是劳役才刚刚征完,却又要开始,不有些怨言。但是听闻此次劳役是因来年会是个旱年,为了以防万一才修建水库,并且为了补偿劳工,此次服役是有铜钱可领的。
有钱可领倒让大多数人闭了嘴,实在是高密劳役待遇并不差,冬日无事也是在家睡大觉,干活能混个肚饱,省了家中口粮,又能赚些小钱,那些一年到头想着如何养活全家的小农又怎么可能拒绝。
如今的日子已经不知道比过去好了多少,再抱怨就是贪心不足了,更何况,那劳役建立水库,还不是为了自己这些种田的人。
很快,抱怨声没了,倒是一声声赞叹太守仁慈,心系万民。
游鸿吟自己也吃了一番苦头,东武乡修建水库是因为它背靠山丘,又是潍水末端,有一片大湖水泽,这测算、设计并不是动动嘴就可以的,时间又赶,熬了好几个通宵,把沈源扯过来,两个人埋头算了个天昏地暗,方作出方案,按时开工。
而就在此时,早早出门的曹霖回来了,他不仅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游鸿吟的大弟子,也是跟随他最久的人。
已经混进了青州刺史府做门客的霍青峻。
第192章名士风流(十九)
霍青峻其实并不是游鸿吟当初买来的仆役,而是自己找上门的。
当年游鸿吟还是个拜在陈堪名下不值一钱的三流世家旁系,名声也并不显眼。虽然可以依靠文会、清谈等等常规世家子出名方式积攒名声,但是时间不等人,游鸿吟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所以,他在广陵博得些许名声,一是靠着老师陈堪,另外却是靠着一手书法。
没办法,此刻诗词之道尚未大成,想搏名必须要靠着清谈或者展现文采或者干脆靠脸。
不不不,不能说是靠脸,是靠绝世无双的名士风度。
清谈游鸿吟并非不会,只是他与当世主流的清谈思想格格不入,三观不同的交流不是沟通,而是折磨,他实在是不愿虚伪符合。
至于名士风度,很不巧,郭氏之人向来容貌不出众,而郭溪这具身体容貌属于俊朗,而不是秀美,做不来病弱公子态,他更不想以后到哪里都往自己那张充满阳刚之气的脸上敷粉,所以这幅样子完全不符合当世的审美观,就算是想靠脸吃饭也吃不成。
最后,游鸿吟选择了以字出名。
这也是没办法,不弄些名声下来,他这个名字就不值一文,就算是有老师打点,也不可能博得高密郡一个郡守的位置。
霍青峻便是在他广陵略有薄名之时投过来的。
那时候,游鸿吟虽然已经购买了不少仆役,但是并未真正挑选出符合自己的条件的人,所以送上门来有基础却被人欺凌的饭都吃不上的霍青峻,便成了自己的大徒弟。
刚开始的时候,就和元夕一样,游鸿吟帮他处理的仇家之后,并未开口要霍青峻跟随,但谁知这家伙好似是赖定了他一般,死都不肯走。
游鸿吟这才开始怀疑,霍青峻的来历到底有什么问题。
结果最后发现,原来霍青峻是来自于一个富商家庭,家中原本腰缠万贯,吃喝不愁,又依附于当地大族陆氏,霍青峻也能进陆氏之中得老师教育,算得上前途光明。未来只要念书念出来,背靠陆氏好乘凉,定然是可以出仕做官的,就算是做不了大官也无妨,世家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还不是一代代积累传承下来。
可是,霍青峻的天资比陆氏子弟更好。
之后打压、嘲笑、陷害等等,就接踵而来,没办法,嫉妒这种情绪不会问你是不是士族,它随时随地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