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舟自横
但是游鸿吟却目不斜视的骑马而过。
“哎哎哎,”那渔夫见人已经行远,不跺脚:“之前听那农人吹嘘,这郭太守大家出身,怎的行事与旁人如此不同,如今这样,吾该如何搭话。”
这渔夫打扮的人姓曹,名霖,字书始,取自“春王正月,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当然,他家和魏国曹家,除了姓相同外,并没有什么关系,家中历代务农,略有薄产,供他读书。
但是数年前鲜卑南掠,曹家一家皆亡,曹霖不得不回到家族故居青州东莱,投靠从兄曹嶷,从兄家中亦不富裕,却很爽快的接受了他,兄弟二人着十几亩薄田过活。
半月前,听闻从兄好友东莱县县令刘伯根谈起高密太守招贤,说郭溪此人乃洛阳郭氏之后,自己倒是可以前往一试。
曹霖虽不自负,但是却早早看清天下大乱将至,自然不肯随意投个主公,故而十日前便已到了高密郡,想看看这太守到底是个真人才,还是个真愚材。
他倒也不是一定要找个能安定天下的主公,只是到底不能烂泥扶不上墙,所以看看这位治下如何,便也几乎能看清楚其为人了。
若说高密比其他地更为繁华,那是骗人的,路过几座城,均是低矮不堪,可是,偏偏此地商队络绎不绝,倒是很有一番气像。
除此以外,田间黄金的麦穗照耀的人眼睛酸痛,到处都是农人在割粮食。除此以外,那一道道硬邦邦的灰白色沟渠让人瞩目。
曹霖好不容易在他人警惕的目光下打听到,这白色沟渠就是水渠,是高密太守去年秋冬之时兴劳役所建。
“哦,你们不觉得这种做法太劳民伤财了吗?”曹霖忍不住问。
如今平民劳役兵役繁重,特别是修路修渠,都算是苦役,怎的这些人就没有抱怨。
虽然说本朝言论控制严厉,普通百姓也不敢随意乱说话,但是真心欢喜和忍受怨恨是不一样的心态,曹霖自然分得清。
“哎,你这人,乱说话。”被问的农人有些生气的说:“太守是个顶好顶好的官,服役之前看那些贪官污吏克扣我们这些役工饭食,很是生气,砍了十几个呢。我们服役每日只需要做五个时辰,每个伍的工作量都是定好的,提前做好不仅可以早早安歇,前三名的还有炊饼可领,”农夫咂咂嘴,似乎在怀念炊饼的味道:“白面做的,可香。”然后他继续说:“更何况,这做工又不是像以前那样,去建什么宫什么殿,这白渠修好之后,你看,我们高密都有了大丰。这劳役我们大家都没有一丝怨言,只有感激。”
虽然农夫不知道府衙到底如何运转,但是这太守一件件办下来的事情却都惠及大众,让一位田间普通农夫都能说得出来。
曹霖一大圈走了下来,心中便有了数。这位郭太守是个心系百姓之人,政治手段高超,再有那远超陶朱公的运筹眼光,在此人手下做事,应当不差。
而他也打听到,这郭太守乃洛阳郭氏之后,从学陈堪公,乃名门出身,所以按照常理,曹霖替自己心设计了一套出场方式。
古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今有曹书始高歌引贤良。
可惜,那人居然做事不按常理,自己都如此卖力了,却置之不理!
心中既觉得委屈,又觉得有挑战的曹霖兴致勃勃,决定去太守府守株待兔。
胡归策马护于主公左侧,见主公不理那人心中奇怪,主公最近正苦恼手中人员不够,高密府衙之人虽都已经理顺,这些人才高可入主公眼者,却仅有范先生一人。所以才特意贴出招贤文令,期望能寻得些可用人手。
“阿归可是觉得奇怪,”游鸿吟边赶路边问:“为何我不曾停下来与那人攀谈。”
“是,无论此人是故作玄虚,还是有真才实学,按照主公脾性应该都会谈过之后才判断。”胡归道:“如今主公麾下虽有我们这几个弟子,但是我们处理主公身边事务偏多些,高密政务如今日益繁多,仅仅靠范先生怕是忙不过来。”
“我最不喜清谈之风,也不喜放浪形骸的贪杯之人,所以就不见那人了。若是他真心投靠,自然会来再见。”游鸿吟笑了笑说:“我对自己倒是很有信心,那人怕是舍不得我这么好的主公呢。”
果不其然,三天之后,游鸿吟巡视完高密各县终于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65
返程,回到太守府时,那位不知名的渔夫已经换了一身衣物,正在太守府大门口守株待兔。
“不知可是太守座驾?”曹霖显然接受了一开始钓鱼失败之事的教训,上来便先声夺人。
“正是。不知先生是?”游鸿吟见他文人打扮,便口称先生了。
“在下胶州人士,曹霖,听闻使君招纳贤才,特来一试。”
游鸿吟见他说话直接迅速,心中好笑,不过面上未曾露出一丝一毫,口中说道:“原来先生为纳贤而来,那,入府详谈吧。”
进了府中,奴婢奉茶,胡归带护卫回住处修整,游鸿吟对曹霖说道:“曹先生先稍坐片刻,某满身尘土,换身衣服再来。”
“使君自便。”
“请。”
等游鸿吟拾妥当来到末殿大堂,曹霖正对着那套青瓷茶具好奇不已,眼中满是赞叹。
这青瓷也是游鸿吟刚试制不久,比起瓷,青瓷虽不及瓷那么绚烂夺目,但是比瓷更受那些自诩风流的豪族喜爱。反倒是在匈奴,瓷更为受欢迎,游鸿吟如今麾下差不多有百名骑士,所用马匹便是一件瓷换来的。
“使君果真是世家出身,日常所用之物皆如此珍贵。这便是那些商贾所说的冠绝天下的瓷吧。”曹霖说。
如今并不流行什么领导勤劳肯吃苦才是好领导,寒门之人反对清谈,却从不曾抱怨过豪族世家奢靡,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人讨厌好日子,自己奋力拼搏,就是想过上这样的生活而已。
所以,扭转社会风气,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需要游鸿吟一辈子去努力做。
“难道君投某而来,便只看到这瓷么。”游鸿吟问。
曹霖说:“吾在渡口击节而歌,使君却是理也不理,是否纳贤之心并不迫切?”他倒不是耿耿于怀此事,只是好奇而已。
“吾虽出身豪门,但幼时家贫,故而未有清谈之习,见惯了洛阳高门酗酒行散、放浪形骸之人,看清他们背后的腐烂和得过且过,便不喜酗酒之人。”游鸿吟道:“若是先生无法习惯规律生活,怕是你我无缘。”
曹霖见状,不由大笑:“原来高门之中,还有使君如此子弟。还请使君放心,渡口之举不过是在下效仿姜太公,虽未成功却令吾更坚定报效之心。”
“那,先生有何教我呢。”游鸿吟问道。
曹霖言:“使君想来,志不在高密吧。”
游鸿吟道:“不错。”
第186章名士风流(十三)
“那使君招贤可是觉得手中人不够用,不仅是管理人员不够,做其他事情的丁壮也不够?”曹霖道。
“的确有此种感觉。不过某一直都在安置流民,想来这种情况很快就有所缓解。”游鸿吟道。
曹霖言:“吾观高密安置不少流民,以高密郡过往财力,想要安置此等数量流民必然是使君贴补自己家财。”
游鸿吟道:“吾之财多取于豪族,贩卖瓷、盐、煤等均换了粮食以及绢布,如此再反哺民众。”
曹霖弯腰施礼道:“使君高义。”
这是他第一次行此大礼,显然真心臣服。
曹霖直起身,继续说道:“但是即便如此,高密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流民多被其他郡县拦截,到此处者甚少,使君想要多增人口,怕是艰难。”
对于城镇来说,流民有利又有害。若是城中粮库存粮不多,就算是有心安民也无力去做,这就是为何陈喜全带领家人流浪数月却一直没有城市留的原因。而青州各郡战乱较少,故而尚能结余些许存粮,且相比他处,的确算得上地广人稀,有能力留流民。这也是为何天下流民都喜欢往青州徐州跑的原因。
“那先生有何妙法?”游鸿吟当然清楚这种事情,这也是他苦恼的,若是光明正大从邻居家抢人,就吃相太难看了。
曹霖一笑:“这便是使君之盲点,使君觉得民众乃强盛之基,觉得善待民众方有人耕种得粮草,有人丁来源得士兵,却不知其他地方对待民众如牲畜,更是只喜欢自扫门前雪,不知未来劫。其实若非青州刺史乃山简大人,各郡各县头官均想讨好山简大人,怕是根本不肯安置流民。而有些郡县就算安置,却也一直嚷着钱粮困难,府衙县衙中的钱粮进自己腰包还不够,怎么可能好好安置流民。”
游鸿吟听闻此语,便明白曹霖之意了。
“先生是要游说诸郡?”游鸿吟说。
“正是。”
游鸿吟叹息一声,他一直有个错误认知,觉得流民不过来是因为那些郡县也准备拢人丁,抵御未来乱世,却不知是自己将那些人想的太聪明了。
游鸿吟道:“是吾未曾想到此事。先生大才,某府中长史之位尚悬,不知先生是否肯屈就。”
“曹霖拜见主公。”曹霖跪拜。
“先生快快请起。”游鸿吟将人拉起。
“在下字书始,主公称我书始便是。”曹霖道。
“书始先生何时动身?”游鸿吟问。
“即刻。”曹霖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
“去请阿归来。”游鸿吟喊来婢女如此言道。
然后转头向曹霖说:“阿归乃高密郡郡卫校尉,名胡归。如今青州虽比他处安定些,但是总归还是有些危险,由阿归护卫,我也放心些。”
“必不负主公之期。”曹霖道。
胡归平日里训练郡卫,但是他却一直没有卸下护卫主公之职,对于他来说,其他事情均不及主公安危重要。
郡军如今已经从曾经的三百人扩展到七百人,不是不想满编,而是兵源来源稀少,流民中的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丁壮很少,还有一部分被胡危充作部曲,难有人数补充进郡军。
但其实七百人高密郡就已经快养不起了,为何自古就有吃空饷之事,除了将领贪婪之外,便是军士吃一饷实在是不够。所以,这群人有一半儿依旧是游鸿吟自己掏腰包在养。
而伙食装备跟上去了,战力自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兼之游鸿吟曾授胡归胡危各种军法,由两人带出来的兵士战斗力定然比普通人更为强悍。
不过,秋之后就好了。
此次高密郡大丰,游鸿吟自己的庄园也不例外,并且等过了秋,农闲下来,游鸿吟便打算再征劳役,修建海港码头以及加固城墙。
胡归带着二十骑兵护送曹霖离开,游鸿吟也开始了自己紧锣密鼓的建造计划。
原本还担心人力不足,若是有新流民过来,自然就能加快速度了。
城阳郡交通最为便利,拢流民也是最多,曹霖第一站便将目标放置于此。
他看了一眼一直默默护卫不做声,好似一根木头般的胡归,心中有些气闷。
自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66
认了主公,他自然对这出生家奴却得主公信任的鲜卑人很感兴趣,但是口舌都说干了,这人也没透出一句话来,让曹霖有些怀疑自己的口才。
距离城阳郡还有数里地,曹霖便十分严肃的看着周围情况。
比起处于丰之中,商贾来往不断的高密,这城阳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一路上还是不断的有流民往这边赶路,人数要比寻常多很多。地里的粮食似乎早就拾干净了,也对,若是不曾拾干净,怕是早被流民抢来吃了。那些流民面黄肌瘦,蓬头垢面,长远的路程似乎耗尽了他们最后一丝力气。
而渐渐地,就看见流民充满期待的冲向城阳,却被兵士拦了下来,然后一脸欢喜的被领到专门划分出来安置他们的地方。
曹霖看了看那块聚集地,里面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窝棚,高度只够一人弯腰进去,且那窝棚还四处漏风,一个窝棚里可能睡着三四个人。
而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的流民都显得有些呆滞,目光一动不动,甚至比那些刚来的流民还更瘦。
曹霖仔细听城阳那些流民交谈,似乎每天,官府之人都会来这里施麦粥,就一顿,并且那麦粥还稀得一把麦子煮一桶粥,根本吃不饱。
他想起了高密主公治下流民的状况。
流民因与本土居民不同,安置之时暂时不可混居一起,故而主公也是划一地而予以流民居住。但是流民安置之地位置选择的很好,与本地良田不重合,附近荒地较多,可供流民开垦。
只是土地一时半会儿种不出粮食,流民的口粮是个难题,不过主公并未选择直接救济,而是安排流民劳力到主公名下作坊做工等等,以劳力换取粮食。
只这一举,便比他人高明许多。劳力换取粮食,同时也制造货物,这些能通过商贾贩卖赚来粮食。如此循环,只要流民撑过半年,熬到荒地有了成,便可养活自己。
而在去城中的路上,曹霖却听到两个小吏抱怨,那些流民越来越多,消耗的钱粮越来越多。
曹霖心中有了数。
一直沉默不语的胡归突然开口:“此人好名而无能,比之主公差远矣。”
胡归想起自己的过去,他本是并州九原人士,因为有鲜卑血脉,便与鲜卑某个部落聚居在一起,只是他们没有了牛羊和草原,只能学习汉人开垦农田,种植粮食。可辛苦一年,连自己的肚子都混不饱,若非他祖传弓技,留下一张弓,自己能偶尔入林猎些猎物,怕是早就饿死了。
原本这样的日子过下去就过下去了,懵懵懂懂的活一辈子。但是并州王抽壮丁,他成了浩浩然然的军中一员,拿着木质的棍子,被裹挟着冲向敌人。
然后兵败被俘,成了奴隶。
磕磕碰碰被贩卖至广陵,然后遇上了一生的救赎,还是个少年的主公。
如今主公个子蹿高,又故意摆出老成之态,怕是至今无人得知,一郡之首乃一位十七岁的少年郎。
只是遗憾再也看不见曾经十四岁的少年,面带微笑,充当老师教授文武的样子了呢。
“此间郡守乃一靠衣带而上的盲流,怕是字都认不全,哪里能将主公与他摆在一处相比。”曹霖不屑道:“你且看我如何为主公要得人并且要得钱粮。”
曹霖以为城阳分担压力为由,挑走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流民不说,还以安置的名头,带走了百石粮食。偏那个城阳郡守早已不耐安置流民之事,只是身边幕僚一直劝他以此为政绩可做邀功请赏之举,他才勉力为之,但是邀功请赏的文书已经到了刺史案头,这些流民便成了鸡肋,偏生无法处理,他一直很头大。
而如今有人出手分担部分,并且承诺后续也可叮嘱流民前往高密,不由得大喜,花百石粮食也都不心痛了。
达到自己目的,被城阳郡守拉着手称赞的曹霖谦虚的告辞,带着自己此次出使的成果浩浩荡荡的回到高密郡。
然后曹霖匆匆拜见了主公,和范无涯先生见了次面,稍稍做了些交流,便又带着护卫踏上其他青州其他郡。
只是临走之前,曹霖写了封信给他的从兄,并且劳请太守府的仆从送信至东莱。
“弟新随主公洛阳郭氏从越,实乃治世能臣,心志远大,善爱众民。其胸襟广,善纳谏,倚信下臣,谋略超群,善陶朱公之事。如今起于微末,麾下将才奇缺,弟想及兄长长于战事,故而已向主公荐兄长之勇武,邀兄高密一见。”
曹霖从兄曹嶷天生武力强大,在乡间颇有名气,且交游广阔,就连东莱县丞刘伯根也是其好友。因断文识字,心怀异志,很有建功立业之渴望。
曹霖这认了主公,肯定就向着主公,自然第一个就把自己这位从兄给卖出来了。
第187章名士风流(十四)
高密流民居住地之一。
如今大雪封路,原本应该是躲在屋中休憩,但是如今躲战乱而出的流民,哪里有这样的资格。这流民区中少见男丁,多是老弱妇孺躲在家中。
此处虽是暂居,但是屋子建的却不差,不同于南方泥土和着稻草碎糊起来的房子,而是石头搭配着木材然后使用‘水泥’糊起来的,等闲大雪绝对压不垮,还不透风,暖和的紧。
再加上太守以户为单位,租借了‘炭炉’,只要前往不远的黑石山挖些煤炭,干个三四天,便可以换些‘蜂窝煤’,若是卖力多挖些,换来的煤足够用小半个月的,如今这种天气,哪怕是进山也打不到柴火,他们这些流民也没有秋存留下的秸秆可烧。
这煤不仅不熏人,而且煮饭烧水方便的很,还能保持火种不灭,省着点用,一块煤可以烧一天,家中一天的饭食就解决了。
唯一可惜的便是家中关门的时候不能将这炭炉放在屋中,否则炉中的‘煤气’便散不出去,会把人熏晕。这样大家只能把炭炉放在门口,用的时候拎进屋子,把门半开,然后一家老小围着炉火,舒舒服服的烤一烤,就着炉上陶锅的热汤暖暖喝一碗,尽管会有冷风进来,却是大半个身子都暖着。
妇人一家本是带着不少家什逃出来,但是一路逃亡下来,那些东西早已丢弃典卖干净,也就剩下一副祖传的矛头小心存放。
这矛头不知经何等巧匠所铸,传世许久依旧锋利如新,一路上靠着着矛头,家中男人或是护人,或是充作利刀,很是得用,故而家中老小再困难也不曾将它拿出去交换。
她看了看所在炉火旁眼巴巴看着锅中翻滚豆羹的两个孩儿,心中感念高密太守。
她家男人出门做工了,比较苦,就是挖煤的那处。这煤挖出来虽然好烧,却有太多煤气在里头,需要将这些煤要经过加工才能变成‘蜂窝煤’。这活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67
儿苦,可是干五天就能领一份口粮回来,一家老小便是靠这份工养活。
但是妇人一丝抱怨都没有,如今雪天有一屋可住,不用经霜冻严寒,自家在这里造名册盖房的时候,便已经领到了一块荒地,只是错过了播种季节,需要开春再种。
虽是荒地,必然比不过熟地,但是原本最为力的翻土工作在太守大人租借的新式耕犁下,要比过往省力不知道多少,并且早早得了太守大人手下农官传授冬灌和烧肥沤肥之法,那荒地来年成就算是比不上熟地,也必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养活一家老小必然可行。
有了土地就有了盼头,就算如今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刻,也能靠着做工养活一家老小。
不管怎么说,这个冬天一家老小算是挨过来了。
天色渐暗,上工的男人回来了,进门便说:“你这婆娘,还没等我回来呢,就开始开炉了。这煤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妇人上前,替他理了理身上残雪,道:“今日怎的回来的这么早。”
“港口那里又来大船了,专门我们煤炭坊的蜂窝煤,今日早早装完货,便早放了片刻。”
“阿弥陀佛,又换来了粮食,这下就不担心太守养不活我们了。”妇人还是有些见识的,高密郡太守是个善心好人,待他们这下普通平民十分宽和,但是这么多人,妇人也担心粮食不够吃,故而一直盼望着港口那些货船能多贩卖些货物过来。
“妇人之见。”这男人虽是做工,但是流亡了这么久,自问尚有几分见识:“那港口是秋之后,太守匆匆征徭役,赶工赶了三个月建起来的,虽然是集一郡之力,时间却不太够,到了冬灌停止劳役,也只是建了个大概,等来年开春慢慢着人修建,港口也只会越来越好。我们高密郡的瓷、蜂窝煤、盐等等货物,都走俏的很,怎么可能换不来粮食。”
妇人一想也是,遂喜笑颜开的掀开了火炉上的陶锅,准备一家人开饭。
他们一家恰巧是秋之后来到此地,之前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来到青州,觉得大家应该是有了活路,青州地方偏僻,至今尚未起战乱。但是到了富庶的城阳,的确蒙城阳太守着人留,可是,一天一碗冷水中飘着十几粒麦粒的粥,实在是活不了命,更不用说那四处漏风没处伸脚的窝棚,这样的日子过了半个月,还被官吏又打又骂,实在是生不如死。
抱着最后一股信念,他们一家继续走,来到了同样安置流民的高密。
一来,一家便被征招去服劳役,原本一家抱头痛哭,觉得算是交代了。但谁知道,这劳役并不苦。妇人和其他老人女子一起负责煮饭送水浆洗这些活计,也能领到些口粮,而男子则被征召去修建码头,虽是苦了些,却并无兵士打骂,每日也能混个肚饱。
如此,最艰难的日子便渡过了。
“我想去行伍。”男人喝完粥,突然说道。
妇人却一把扯住:“怎么可以?当初我们不就是为了逃避兵祸才逃出来的吗?”
男人说:“那些个官爷一层层刮地皮,这个税那个税,种一年反倒要贴粮进去。逃出来也只是因为被人抓壮丁,怕是只能做战场上的杂军,连武器都没有,自然就是送死,谁愿意被人抓走送命啊。”说到此处他突然升起一股豪气,说:“如今这郡卫就不一样,不仅伙食好,还会配备武器,日常操练教授真本事,可不是抓人去送死,再说,兵丁家中田地还可以赋税。”男人最后补了一句;“高密虽然暂时安全,但是万一某一天也有战祸起呢,我不想好不容易存下的基业,好不容易养大的孩儿,又来一次家破人亡。”
最后,妇人含泪道:“听你的。”
太守府。
游鸿吟正在批改公文。
虽然他将高密郡当做自己的地盘在经营,但是私产和公产他还是分的很清楚的,比如新修建的码头,便是属于高密郡的,花也是高密郡的税。至于交给朝廷的粮食税之类的,被他刻意忘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