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大头点头应是,接过树枝纳于怀中。
此时乃是初春时节,山顶风大,甚是寒冷,众人便离开山顶,来到东面官道生火取暖,同时也利用烟雾为即将来到的杨开指明方位。
长生先前曾经去过汉中,知道张善正在统兵攻城便有心前去帮忙,不过细想过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张善是统兵主帅,即便己方众人赶去,也不能替代他的位置,而且老天师可以元神出窍,大行之前应该见过张善,该交代的想必都做了交代。
此外己方众人昨夜刚刚经历了一番血战,无不身心俱疲,不宜连番作战,而且大头等人都被毒蜂蜇的鼻青脸肿,这副模样过去帮忙实在有失体面。
等到辰时,杨开终于赶来,不但带来了众人的坐骑,还带来了众人的包袱和行李。
这条路余一早年曾经走过,知道哪里有驿站,便带着众人往驿站落脚,而大头则骑乘白姑娘升空南下,去往业洲的峨山县。
众人虽有灵气修为,终究是肉体凡胎,入住驿站之后便各自躺卧休息。
昨晚动身之前长生画了不少符咒揣在怀里,但临阵对敌之时却一张也没用上,宽衣休息之时自怀里掏出了一大把。
睡到中午时分,长生醒了,起身收拾桌上的那些符咒,一边铺展整理,一边回忆罗天秘法里记载的种种法术。
罗天秘法记载了龙虎山的所有法术,长生早已将各种法术的指诀和真言熟记于心,包括符咒的画写也尽数记下,但此前疏于演练,临阵对敌便不得随心施展。
他此时已经拥有居山修为,又有混元神功和自创的近身相搏,对付寻常对手绰绰有余,但面对妖邪鬼魅就显得不太够用了。
通过回忆昨夜对战的细节,发现有些时候若是施展法术会比使用武功效果更好,倒不是说法术比武功更厉害,两者实则并无高下之分,只是用途有所不同,若是能够相辅相成,临阵对敌之时便能多些胜算和从容。
罗天秘法里记载的法术有数百种之多,想要尽数演练娴熟并随心使用并不容易,由于长生此前一直浸霪武功,此番再用法术便显得有些另辟蹊径,尤其是许多厉害的法术不但需要掐捏指诀和念诵真言,还需要画写符咒才能起效,起效缓慢,颇为繁琐。
凡事皆有利弊两面,法术虽然施展繁琐,却也有其长处,最大的特点就是法术可以借用阴阳二气,很多霸道的法术威力极为惊人,移山动岳,扭转乾坤,远非灵气和武功可比。
不过这些霸道的法术平日里却极少被道人施展,一是施法的道人授箓级别不够,二是自身灵气修为不足,再有就是有些法术威力太大,违逆阴阳,不合天道,贸然施展轻则反噬自身,重则折损阳寿。
任何的得到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点在法术的施展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威力越大的法术就越难驾驭,付出的代价也就更大,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也没有事半功倍的取巧,更没有少付出多得到的占便宜,实则世上压根儿就没有便宜可占,任何的占便宜都伴随着不为人知的失去……





长生 第四百零一章 回山祭奠
就在长生推敲法术之际,外面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不多时,有人敲门,长生起身开门,只见外面站着驿丞和一些地方官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手拎食盒的丫鬟。
长生是亲王,如假包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管去哪儿,地方的最高长官都要亲自出面迎接,而且招待的规格也仅次于皇上。
跪拜参见之后,地方官员随即向其汇报本地的政情民生,长生虽然关心百姓疾苦,但眼下却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也不能为一县民生太过分神,只能耐着性子听了一阵儿,又随口褒奖了几句,然后便撵走了那些地方官员。
酒食既然送来了也只能留下,荤素冷热几十道,他自己肯定吃不完,便招呼己方众人过来一起吃。
余一和释玄明先前都被毒蜂蜇伤,虽然敷了草药,毒性却未彻底清除,此时二人的头脸肿胀的越发严重,别说吃饭,连说话都有些大舌头了。
见此情形,长生只能取出针包为二人放血祛毒,随后又命驿卒前去代为抓药,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半边莲都可以医治蜂毒。
正在忙碌,大头也回来了,与余一和释玄明一样,大头的头脸也是严重肿胀,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见大头狼狈模样,长生心中多有自责,不该在这时候将大头派出去,奔波辛苦不说,最主要的是这般模样前去见太平道人,实在是很没面子。
哪怕长生精通岐黄之术,为三人解毒也着实费了一番工夫,又是放血又是针灸,又是外敷又是内服,一直折腾到傍晚时分三人方才解毒消肿,而此时一桌子饭菜早已冰凉。
大头等人倒是没说什么,但长生自己却是多有后怕,蜇伤三人的都是小毒蜂,已然令三人如此狼狈,若是被巨蜂蜇到,怕是直接就没命了,己方众人先前经历的那些战事虽然每次都是大获全胜,但每次都是自鬼门关走了一遭,死亡离己方众人并不遥远,稍有不慎就会损兵折将。
对于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长生本想说点儿什么,却又感觉溢于言表流于肤浅,踌躇过后最终作罢,只是以纯阳灵气将饭菜加热,然后招呼众人同桌吃饭。
虽然长生没说什么,但大头等人却猜到他心中所想,菜过三巡之后大头率先端杯说话,“王爷,您千万别担心我们,我们既然跟着您吃肉,就不怕跟着您挨揍,更何况我们也没挨揍,来,我敬您,没有您当初的提携,我一个三寸丁不可能入仕为官,更不可能有今天这般风光。”
“言重了。”长生端杯浅酌。
“大头言之有理,”杨开随后开口,“当年若不是您仗义出手,我和师父……”
不等杨开说完,长生就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别说这些见外的话。”
“不是见外,”杨开摇头说道,“是我的心里话,先师浑噩多年,我一直陪在身边,您可知道那时我是何等心情,若不是您出手救治,先师势必浑噩至死,抱憾终身,怎能一雪前耻,快意恩仇?”
杨开言罢,余一接口说道,“是啊,师门蒙难……”
长生再度摆手,“打住,谁也不准再说了,再说就生分了。最近一段时间咱们接二连三的自鬼门关打转,搞得我心有余悸,多有后怕,类似的情况以后肯定还会出现,都保护好自己。”
“您就放心吧,来,喝酒。”大头举杯。
众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转而各自端碗,夹菜吃饭。
“哎,王爷,咱们要不要去汉中帮帮张真人?”大头随口问道。。
“不用,”长生摇头说道,“张真人应该能够拿下汉中。”
“您为啥这么肯定?”大头追问。
长生说道,“那群妖怪来自天荡山,而天荡山在汉中地界,它们肯定是杨守亮请来的帮手,之所以自此处偷袭张墨,无疑是想抓住张墨逼迫张真人退兵。”
“有道理,”大头点头,“如果杨守亮稳操胜券,没必要出此下策。”
长生说道,“汉中咱们不用去,吃完饭你们都好好休息一下,老天师驾鹤,我得回龙虎山一趟,余一和我同去,今晚我们就能赶回来。”
待众人点头,长生又道,“之前我养伤耽搁了半个多月,倭寇已经抢了先机,咱们也不能再耽搁了,明天咱们就动身赶往江淮。”
众人再度点头。
长生包袱里一直收着一件道袍,饭后自去内室换上了道袍。
长生换衣服的时候大头等人一直在外屋等候,眼见长生穿着道袍出来,大头眉头微皱,“王爷,您穿道袍回去合适吗?”
长生知道大头为何有此一问,因为皇上先前已经下了圣旨,命其还俗,若是自己此时穿着道袍回去奔丧,无异于抗旨欺君。
早在众人入仕之前余一就已经在大理寺当差了,知道那些京官都是什么德性,亦出言劝道,“王爷,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定有言官弹劾参奏。”
“王爷,老天师乃玄门泰斗,三山领袖,驾鹤之后前往吊唁的人肯定不少,人多眼杂,您还是穿龙袍回去比较合适。”大头又劝。
长生沉吟过后点了点头,转而回到内室,换上蟒袍,披上披风。
待长生准备妥当,余一立刻施展正眼法藏开启虚空玄门,将其送至山下的上清古镇。
现身上清古镇,再见熟悉景物,彷如隔世一般,远眺西侧的天师府,已是白布素裹,灵堂高搭。
虽然已是入更时分,天师府外的广场上却是人头攒动,老天师德高望重,前来吊唁的不止有道门教众,还有居士信众和地方官员。
余一随后现身,四顾之后出言说道,“王爷,我是佛门中人,不便前往,您自己去吧,我在近处等您。”
长生点头过后迈步西行。
此时龙虎山自家道众正忙着迎来送往,但凡入府吊唁之人,知客道人都会高喊通禀。
长生穿的是亲王蟒袍,披的是青龙披风,穿戴甚是显眼,刚刚走进广场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一众前来吊唁的地方官员最先认出他来,急忙跪地见礼,“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千岁。”
眼见官员突然跪倒,等候吊唁的信徒和民众也反应过来,尽数跪拜参见。
广场上跪倒一大片,余下的道门中人亦发现了他的到来,长生所到之处,道人纷纷稽首见礼。
长生没穿道袍,便不能稽首回礼,只能颔首点头。
走到府外,知客道人迎了上来,双手递上唁布的同时提气高喊,“英勇亲王前来吊唁。”
长生没有接拿唁布,而是伸手扯下了知客道人腰间的白麻缠于自己腰间,转而迈步走向天师府。
携唁布者为宾客,捆白麻者为主家,见长生以主家自居,知客道人欢喜非常,急忙提气发声,“子婿李长生回山……”




长生 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
长生在知客道人的高喊声中拾阶而上,迈过门槛走进了天师府。
天师府的院子里正在操行法事,与殡葬常见的超度法事不同,老天师乃玄门大德,得道真人,此番驾鹤大行,龙虎山众人为其举办的是上清法事,气氛肃穆庄严,少有哀丧悲伤。
法事自院子正中进行,主家自左侧行走,宾客自右侧通行,长生绕行左侧,在众人的注目之下径直来到正北灵堂。
俗人故去都会于正堂停灵,但道人驾鹤却禁止吊唁的宾客瞻仰遗容,故此老天师的遗蜕依旧留在山顶的无极观,并不在山下的天师府,灵堂之上只供奉有老天师的尊号牌位。
按照礼数,前来吊唁的宾客在祭拜过后,家主都要回礼答谢,由于张善统兵未归,家主的位置就只有张墨一人。
张墨早已听得知客道人的呼喊,知道长生来到,见他腰系孝带进入灵堂,心中多有感动,但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便多有显露,只是看了长生一眼,冲其微微点头。
青龙披风乃大红底色,虽是御赐之物,此时此处却不合时宜,长生进入灵堂之后解下披风递给一旁的道童,转而走到灵位前双膝跪倒,三番叩首。
吊唁也是有规矩的,三叩只适用于至亲,所谓至亲就是父母以及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也包括正室妻子的至亲六人,除了这十二人,其他任何人都不适用于三叩,叔伯舅父两叩,其他长辈一叩,外人长辈鞠躬。
长生与张墨虽然没有圆房成亲,但皇上圣谕赐婚,名分已定,身为子婿,理应行孝子孝道。
跪拜过后,长生走到张墨上首,取代了张墨的位置,“你下去歇息片刻。”
张墨已经站了许久,纵有紫气修为,站上一天也免不得疲惫非常,听得长生言语便轻轻点头,转身退下。
此时最重尊卑,长生乃大唐亲王,所有前来祭拜的宾客身份都没他尊贵,到得家主道谢环节,不管来宾是何辈分,是何身份,他都只需微微点头,不用似张墨那般稽首还礼。
俗话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长生也不例外,他本是龙虎山三字辈道人,而张善张墨都是罗字辈,他与张墨之间差着辈分,虽有皇上赐婚,私下里却也免不得遭人非议,但此番他身穿蟒袍肃立灵堂,年纪轻轻便紫气加身,再加上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虽垂眉低头却不怒自威,竟无一人敢抬头直视。
那些诋毁污蔑之人也只敢暗中腹诽,乱嚼舌根,真见了正主儿,往往胆战心惊,噤若寒蝉。
长生为老天师执孝子之礼主要是因为与张墨的关系,除此之外也有对老天师的由衷感激。
人在受到他人的恩惠和帮助之时无不是满心感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激之情就会逐渐淡去,更有甚者甚至会彻底忘记他人的恩情,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但长生不是如此,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被困义庄之时老天师元神出窍,前往援救。更不会忘记老天师以上清天师的身份恢复了师父罗阳子的道籍,让他齐全孝道,了无遗憾。
此外师父死后同门四散,自己孤苦无依,如果没有龙虎山的庇护,丐帮绝不会放过他,那些垂涎他手中秘籍的江湖中人也不会放过他,不等他羽翼丰满,就会被这些人擒拿扼杀,岂能有今天的荣耀和成就。
张墨短暂的离开之后便回返灵堂,焚香上贡,值夜守灵。
老天师驾鹤的消息是上午发出的,不少前来吊唁的宾客都是远道而来,虽是深夜却依然络绎不绝,长生一直肃立灵堂,行孝子之举,执孝子之礼。
老天师虽然是上清天师,但三清同气连枝,玉清和太清的道友也纷纷闻讯前来吊唁,一直忙到五更天师府依旧人来人往。
黎明拂晓,张善终于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老天师驾鹤之前应该与他见过面,回来之后张善没有多问也没有多说,捆上孝带站到了长生的上首。
与张墨的悲伤难过不同,对于老天师的离去张善表现的很是平静,倒不是孝心淡薄,而是他悟道已久,境界高超,早已看透了生死。
“辛苦你了。”张善趁答谢的间歇冲长生说道。
长生不知道张善此言具体指什么,便微微摇头,没有接话。
张善又道,“那群成精的异类之所以拦截张墨是为了拿了她要挟我退兵,亏得你及时赶到,不然我们势必受制于人。”
“战况如何?”长生问道。
“不好,”张善低声说道,“汉中城大墙高,兵多将广,本就难攻,杨守亮又遍寻帮手,搞了许多妖邪鬼魅充当帮手,此战我们死伤三万有余,却也只是攻下了汉中城下的几处瓮城。”
听得张善言语,长生陡然皱眉,张善手下只有十万兵马,一场硬仗打下来就死伤了三成,还没有拿下主城,接下来岂不是更加难打。
“大哥,天道浩然昭彰,六道各有归属,那些成精的异类和鬼魅阴魂竟敢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便不怕招致天谴?”长生低声问道。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善说道,“只要受人邀请,它们便可以下山出世,参与人间是非。”
不等长生再开口,张善便再度说道,“想要攻克汉中,必须先拿下那群妖邪鬼魅,治丧过后我会率龙虎山本部道众赶往汉中。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专心对付那些倭人,我与同尘有书信往来,据他所说那些倭人之中多有绝世高手,你要多加提防,千万不可轻敌大意。”
长生皱眉点头。
“这里的事情交给我,你不要在此耽搁了,赶紧走吧。”张善说道。
长生转头看向张墨,张墨冲其使了个眼色,二人离开灵堂,来到西侧偏室。
这里有座位,还备有简单的点心和茶水,二人对坐,张墨提壶为长生倒茶。
“我知道你有要事在身,喝口水,早些走吧。”张墨说道。
长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转而放下茶杯出言说道,“不知为何,我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莫名心慌,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以身涉险。”
“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自己,”张墨柔声说道,“我们虽然不在一起,我却一直在关注你的消息,年前你们仓促出行,途中遭遇了四大山庄的埋伏,此后又于舒州与倭人厮杀对战,战事发生的太过频繁,而且每次你们都是血战险胜,后怕心慌在所难免,不要着急,平心静气,梳理调整。”
长生虽然聪明过人,却终究年纪小,心性不稳,多有起伏,听得张墨言语,心里踏实许多,虽然二人已经定下了名分,但张墨是他的师叔,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别人的话他可能不听,但张墨的话对他影响很大。
待长生点头,张墨又道,“你在长安待的久了,突然离开必然多有不适,心慌茫然实属正常,慢慢调整。”
长生再度点头,四顾之后没寻到适用之物,便伸手拔下了张墨头上的发簪,灌注灵气之后重插发髻,“若是遇到危难,一定及时通知我。”
张墨自然知道长生做了什么,微笑点头,“放心。”
长生再度端杯喝茶,转而放下茶杯站立起身,“好了,我先走了。”
“我不送你了。”张墨起身。
长生点了点头,移步离开偏室,解下孝带,重披披风,离开天师府,自回上清古镇……




长生 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两路
回到上清古镇时余一正在翘首以待,长生昨晚曾经跟他们说过会当夜回返,而此时已是黎明时分,她没想到长生会自龙虎山滞留这么久。
不过她虽然紧张担心,却并未追问详情,待长生冲其抬手示意,立刻捏诀念咒,施展正眼法藏开启虚空玄门。
长生知道以余一目前的灵气修为传送两个人到千里之外极为勉强,故此没有片刻的迟疑,银光玄门一开,立刻闪身而入。
余一随后进入,玄门随即关闭。
由于众人下榻的驿站离唐子山不远,而且汉中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长生便有些担心杨守亮召请的那些妖邪鬼魅会赶来察看情况,好在驿站很是平静,并无变故发生,大头等人也早已收拾好了行装,正聚集在他的房间里等他和余一回来。
驿站早已为众人准备好了早饭,众人围坐吃饭,长生趁机分析形势,分派差事。
由于之前受伤卧床耽搁了半个多月,又自此处耽搁了两日,倭寇肯定已经提前动手了,此时己方先机已失,很难赶在对方前头了,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调虎归山,抢夺倭寇的大船扬帆出海,造成东渡的假象,逼迫已经来到中土的倭寇回援本国。
之前在舒州时已经定下了大致的计划,此番要做的就是细化实施,接下来众人要兵分两路,大头是个侏儒,释玄明和余一是光头比丘,三人的形象太过引人注意,他们三个便结伴同行,赶去江南聘请船老大和水手船工,除此之外还得准备米粮菜蔬,所有出海远行所需要做的准备一样也不能落下,包括准备出海途中可能会用到的各种草药。
做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力求隐秘,因为大船在被己方抢走之后,倭寇一定会设法确定己方抢走大船的真实动机,说白了就是确定他们究竟是真的要杀去日本,还是只是虚晃一枪,届时倭寇势必会倒推众人抢船之前的行动轨迹,查找蛛丝马迹,如果己方在事前准备阶段搞的大张旗鼓,倭寇就能猜到己方是虚晃一枪,所以一定要力求隐秘,也不用担心做的太隐秘倭寇会寻不到踪迹,要知道己方若是真的杀去日本,肯定是冲着他们的皇帝去的,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赶来中土的那些倭寇绝不敢粗心大意。
粮食给养,包括喂养马匹的草料,所有这些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好并运到某处等候装船,装船的最佳地点就是苏州东面的江州,江州虽然离江淮很近,却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而且东临大海,届时己方准备好的东西都运到江州的码头,抢到船只之后立刻扬帆北上,赶到江州装上给养米粮之后东入大海
“王爷,江州应该也有船工水手,”大头说道,“咱们可不可以就近请人?”
长生曾经主政户部,对各地的情况多有了解,沉吟过后摇了摇头,“不成,江州的码头很小,停靠的都是内航船只,那里的船工怕是没有远航的经验,不过粮草补给倒是可以自江州采购。”
“要不这样,我们自江南请几个有远航经验的船老大和二把式,然后再从江州请一些船工水手?”大头商议。
“也好,”长生点头,“此事一定要做的隐秘,还有之前我交代你的事情,这次也一并办好。”
大头知道长生指的是为武田真弓暗中打造一艘大船之事,点头过后出言问道,“我们有几天时间进行准备?”
长生想了想,“五天够不够?”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三人面面相觑,不过三人虽然感觉太过仓促却并未提出异议,因为他们都知道眼下的情况对己方很不利,而且耽搁的时间越长对己方就越不利。
“够了。”大头重重点头。
一旁的余一出言问道,“王爷,我们准备妥当之后赶去哪里与你们会合?”
长生沉吟过后出言说道,“江州离江淮很近,不过四五百里路程,五日之后我和杨开会赶去江州码头,届时你们自那里等我们,我们议定细节之后再一起赶去江淮抢夺船只。”
担心大头会有所疏漏,早饭过后长生又拿出纸笔,将需要准备的东西写下了一份清单交给大头,然后五人兵分两路,分头行事。
离开驿站之前,长生通过驿站八百里加急给礼部发了个官文,让礼部将日本的海事图加急发往江州府衙,他并不打算真的赶去日本,但海事图却是真的需要,抢来的船只总得找个地方藏匿起来,藏匿船只的最佳地点就是东海的某个岛屿,而东海大部分的岛屿海事图上应该都会有所记载。
大头三人先行动身,长生在写好给礼部的官文之后方才与杨开骑马离开,二人此行的目的地是江淮,之所以与杨开同行是因为杨开的体态样貌不会引人注意,而杨开所骑乘的汗血宝马还不曾成年,个头也不是很大,不似余一和释玄明那两匹汗血宝马那么高大显眼。
1...154155156157158...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