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大头三人负责的事情较为繁琐,但长生和杨开也不轻松,江淮完全在孙儒的掌控之中,二人此番属于孤军深入,不但要摸清江淮境内倭寇的情况,还要找到倭寇停放船只的具体位置,要知道江淮境内有大片区域东临大海,倭寇并不一定会将大船停靠在码头上。
二人眼下位于山南东道,距江淮所在的淮南道和江南东道有将近两千里,距离着实不近,动身之后二人少有交谈,抖缰策马,疾行向东。
赶路时虽然作不得什么,却可以趁机思考,长生此番想的是如何快速作法,随着越来越多妖邪鬼魅的出现和参战,单靠武功应对已经显得有些吃力了,娴熟的使用法术成了当务之急。
勤加练习,熟能生巧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设法缩短作法所需要的时间,作法最重要的步骤有三个,一是掐捏指诀,二是念诵咒语,三是画写符咒,前两个步骤是无法缩短时间的,如此一来能否快速画写符咒就成了能否快速作法的关键。
不过想要快速画写符咒难度很大,因为画写符咒需要用到朱砂,而朱砂必须用酒水调和才能化开,此外符纸的存放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先前画好的一些符咒放在腰囊里没来得及使用,事后被弄的皱皱巴巴,最好能打造一个既能大量储存符纸,关键时刻又能快速画写符咒的器物。
长生并不擅长造物,思前想后也想不出这件器物应该如何打造,无奈之下只能另寻他法,开始推敲提前写好并妥善保存的方法,但这一想法也很快被他自己给推翻了,想要随身携带符咒只能自衣服内衬里缝制布兜,但龙虎山常用的符咒就有几百种,总不能自衣服内衬里缝上几百个口袋。
退一步说即便可以缝制这么多布兜,临阵对敌时还需解衣释怀,多有不雅,搞得跟想要非礼谁似的。
将小布兜缝在中衣上?也不成,衣衫褴褛,跟要饭的一般。
思虑良久,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他此番赶往江淮本不想再回舒州,不过为了得到一件趁手的画符器物,只能再回去一趟,李中庸精通机关造物,只能拜托他操心打造。
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令长生多有郁闷,不过转念过后也就释然了,自己年纪尚轻,不可能出道即巅峰,什么事情都做到极致,武功修为需要不停的修炼提升,随身器物也需要逐渐添置完善。
次日中午二人赶到了舒州,午饭与巴图鲁等人一起吃的,先前走的仓促,此番便免不得冲李中庸和陈立秋解释先前仓促离开的原因,之前为了不让众人担心,只说是发现了倭寇的踪迹急于前往阻截,但此时已经尘埃落定,便与三人说明了真相。
没有人喜欢被人欺瞒,哪怕是善意的欺瞒也不例外,长生很巧妙的移花接木,只说阻截张墨的那些妖怪与倭寇多有往来,如此一来既说出了真相,又不会令李中庸和陈立秋心中不快。
饭后长生与李中庸说出了自己的需求,李中庸满口应承,只道小事一桩,一定为其打造出一件趁手的画符器物。
二人有急事在身,不能多做滞留,申时便动身离开,继续东行。
二更时分,二人距江淮已不足三百里,为了隐藏行踪,二人便避开官道,专挑林中小道行进。
江淮地界温湿多雨,四季如春,虽是初春时节,山中的树木却是枝繁叶茂。
行出几十里后,黑公子突然减速转头,看向南侧密林。
黑公子天生阴阳眼,白日里左眼圆睁,右眼微眯,到得夜间则反之,见它突然减速转头,长生只当它看到了什么阴魂鬼魅,不过循着它的视线看向林中,却并未发现什么阴邪之物。
侧耳细听,隐约听到了马匹打喷嚏的声音,凝神再听,的确是马匹在打喷嚏,而且不止一匹马。
有马匹自然就有人,担心遭遇伏击,长生便冲杨开做了个手势,后者会意,急忙勒缰减速。
二人翻身下马,借着树木的遮掩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悄然移动。
待得走进密林,却发现林中密密麻麻的拴着大量马匹,目测至少有上百匹,马背上都安放有马鞍,有些马鞍上挂着小包袱,而有些马鞍上则放着换下来的衣物。
长生走上前去拿起一件衣服定睛打量,看罢一件又看一件,转而冲杨开低声说道,“都是倭寇的衣服。”
杨开点头过后出言说道,“这些马匹被拴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有些嘴角还有没消去的唾沫。”
长生皱眉点头。
“看样子他们不是冲着咱们来的。”杨开说道。
“对。”长生再度点头。
“他们换下衣服做什么去了?”杨开转头四顾。
“不清楚,不过他们应该就在附近……”





长生 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为怀
由于二人眼下正处于密林之中,视线受阻,杨开四顾张望并未发现任何异样,而长生侧耳细听,也并未听到人类活动所发出的异响,这便说明倭寇虽然就在附近,但是离拴马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
观察过周围的情况,杨开转头看向长生,虽然没有开口,意图却很是明显,在征求长生的意见,眼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置。
长生没有立刻开口,而是自脑海里急切思虑,二人目前所在的这片区域并不在江淮地界,倭寇出现在这里无疑是偷偷潜入的,一百多匹马说明来了一百多个人,这一百多个倭寇来做什么?
仔细想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偷袭,二是破坏,但这片区域他之前曾经来过,附近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城池,而此处离同尘驻兵的营地也有很远一段距离,倭寇此行的目标是什么?
一时之间想不出所以然,长生只得暂时搁置,“不管倭寇意欲何为,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全身而退。”
听得长生言语,杨开默然点头,转而垂手拔剑。
杨开的佩剑名为工布,出自铸剑大师欧冶子之手,如假包换的绝世神兵,不等剑身完全出鞘,杀气便飘溢显露,近处的几匹马本能的察觉到了危险,开始躁动嘶鸣。
长生见状急忙将杨开的长剑压回剑鞘,“不用杀马,我有办法处理,你先将马背上的衣服尽数收走。”
杨开点头过后前去收拿挂在马背上的包袱和搭在马背上的衣服,而长生则自那些马匹近前快速走过,催动纯阴灵气逐一封点马匹的环跳穴。
不止人类有穴道,异类也有,蛇虫鼠蚁的穴道不易确定,但马匹的穴道却不难寻找,环跳穴就在马屁股外侧,封点了环跳穴之后马匹察觉不出什么异样,但是发力奔跑就会痉挛抽筋儿。
此外,之所以要在封穴之时灌注少许纯阴真气是为了不惊动马匹,如果不灌注纯阴真气,点穴之时马匹就会感觉到疼痛,而灌注了纯阴真气之后马匹只会感觉到些许冷意。
长生封穴之时一直在小心的控制纯阴灵气,因为练气之人使用灵气时都会有气色显露,灵气催动的越急,气色就越明显,而轻微的调用少量灵气,气色纵然外露也极不明显。
长生虽然在封点马匹的穴道,却也注意到杨开收走的那些衣服不止有外衣,还有中衣,这一发现令他越发疑惑,这群倭寇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寻常的乔装改扮只需换下外衣即可,这些倭寇怎么连中衣都脱了?
倭寇留下的衣服太多,没过多久杨开就收了一大抱,担心就近隐藏被倭寇寻到,只能将其捆扎在一起送出林外,转而调头回来继续收取。
长生逐一封点了所有马匹的环跳穴,随后便与杨开一起收走倭寇留在马背上的衣服,就在此时,突然自地上发现一件破衣服,拿起细看,千疮百孔,满是补丁,几乎不堪穿戴。
凑鼻闻嗅,气味刺鼻,很是酸臭。
长生曾经流浪多日,接触过太多的灾民和乞丐,熟悉他们身上的气味,这件破衣服无疑是灾民和乞丐的穿戴。
短暂的沉吟过后,长生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他们脱下自己的衣服,扮做了乞丐。”
杨开此时正抱着一堆衣服往林外走,听得长生言语,急忙止步回头,“他们要嫁祸丐帮?”
长生抱着一捆包袱走了过去,“不是,他们是想假扮灾民,偷袭运粮的粮队。”
杨开不明白长生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便用疑惑的眼神看向长生。
长生抱着包袱和衣服往前行走,与此同时出言说道,“前段时间我重伤昏迷,醒来之后问起江淮战事,据大头所说同尘所率大军围城不攻,想要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结果遭到了倭寇的偷袭,死伤了五六千人不说,还被倭寇烧掉了粮草。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同尘没了粮草,朝廷肯定要加急调运。”
长生走到路旁扔下抱着的包袱和衣服,转而手指东北,“你看到没有,二十里外的官道上是不是有火把光亮?”
杨开循着长生所指举目远眺,此时刚过中旬,天有残月,火把的光亮在月光的映照下并不显眼,加上距离较远,看的很不真切。
“那里是官道的所在?”杨开问道。
长生点头,“对,咱们现在走的是小路,那里就是官道,这些倭寇扮做灾民,为的就是偷袭粮队,同尘此时急需粮草,如果这些粮草再出了意外,十万大军怕是连安全撤走都成问题,孙儒一定会趁机追杀,大肆围歼。”
此时林中还有不少衣服不曾拿走,杨开便转身往林中去,“既然他们已经知道了粮队的行进路线,直接骑马杀出岂不更好,进也快速,退也从容,为何大费周章的扮作乞丐?”
长生跟在杨开身后,“同尘也不傻,都被烧过一回了,肯定会提防敌人故技重施,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粮队一定有大量高手随行保护,倭寇之所以要扮作乞丐,为的就是接近粮队,近距离偷袭押运粮草的高手。”
见杨开眉头微皱,长生知道他心中存疑,便再度说道,“和尚慈悲为怀,与人为善,见到乞丐流民势必施舍救助,倭寇利用的就是他们的慈悲和善心。”
“利用和尚的善心偷袭加害,何其卑劣。”杨开冷声说道。
“我不是头一次领教了,”长生点头,“咱们的对手很可怕,无所不用其极呀。”
二人说话之间收走了剩下的包袱和衣服,回到林外之后杨开再度用询问的眼神看向长生。
长生看了看面前的这堆衣服,又转头四顾,眼见附近没有合适的藏匿地点,又不得点火焚烧,无奈之下只能摆手说道,“捆扎带走。”
“时间来得及吗?”杨开远眺东北。
“来得及。”长生说道。
片刻过后,二人带着大包小包骑马上路。
“咱们一旦露面,倭寇会知道咱们来到了江淮。”杨开说道。
长生点了点头,杨开提醒的很有必要,对方来了一百多人,即便在马匹上动了手脚,想要全歼敌人的难度也是极大,而一旦跑掉了几个,势必走漏风声。
但是明知倭寇要偷袭粮队,总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急切的思虑过后,长生说道,“你从北面绕过去,提前通知押运粮草的官兵和佛门高手,我继续往东,你看到东面那个小山丘没有,山丘东面就是官道的必经之路,我藏在那里见机行事。”
听得长生言语,杨开缓缓点头,转而抖缰催马,疾驰北去。
长生继续向东,随着距离的临近,担心马蹄声会惊动敌人,长生便勒马减速,借着山中树木的掩护逐渐靠近东面的山丘。
这是一处小土丘,山顶的树木并不多,不过足够长生隐藏身形,俯望官道。
居高临下,官道上的情况一目了然,在距山丘不远处的一片空旷区域,一群灾民正围着几处篝火取暖休息,其中不但有成年男子,还有老人和妇人,其中几个妇人竟然还抱着襁褓,襁褓里的孩子竟然还在啼哭。
长生对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可谓恨之入骨,但他却丝毫不敢低估敌人的心智,因为好人不一定聪明,坏人不一定愚蠢,山下这群倭寇所携带的孩子无疑是抢来的,为了误导那些僧人,这群倭寇可谓将细节做到了极致,不但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甚至还搞来了几辆破旧的木车。
此时粮队先锋离此处已不足两里,那些倭寇已然进入状态,并不低声交谈,而是装出一副逃难之人的无助和茫然。
长生身在高处,可以看到西北方向的情况,杨开已经骑马回绕,这说明杨开已经与粮队打过招呼,告知他们随后遇到的这些灾民是倭寇假扮。
粮队不比军队,行进的速度很是缓慢,眼见黑公子正在近处吃草,长生便走过去将大包小包卸了下来,还它轻松。
不多时,杨开绕行回返,与长生会合一处。
不等长生发问,杨开便低声开口,“除了朝廷派出的两千士兵,还有三百僧兵和两个紫气高手,我已经与他们说明情况。”
长生点了点头。
此时粮队已经来到近处,距倭寇休息的空旷区域不足百丈。
对于粮队的到来,那群倭寇假扮的灾民表现的很是慌张,惊怯的看向粮队出现的方向。
可能是得到了杨开的示警和提醒,两个身穿红色袈裟的中年僧人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其身后是大量手持戒棍的僧兵。
五十丈,二十丈,距离逐渐缩短,直至相距不过十丈,押运的僧人始终没有动手的意思。
杨开疑惑的看向长生,长生没有说话,僧人没有动手可能是因为距离尚远。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想错了,因为那群僧人一直来到倭寇假扮的灾民近前仍然没有动手,为首的两个僧人在打量过那群倭寇之后竟然紧皱眉头,疑惑对视。
“你有没有告诉他们你是谁?”长生低声问道。
“说了,为首的两个和尚知道我受你指派。”杨开说道。
听得杨开言语,长生眉头大皱,和尚一直没有动手,说明对自己的判断多有怀疑,说白了就是不相信他。
就在为首的两个僧人面面相觑之际,几个妇人怀中的襁褓里先后发出了孩子的啼哭之声。
听得孩童啼哭,两个为首的僧人越发犹豫,见此情形,离他们较近的几个倭寇便跪地上前,悲声祈求,讨要米粮。
眼见那几个倭寇随时可能暴起突袭,而一干僧人仍在迟疑犹豫,杨开气急咬牙,“愚善腐仁,死不足惜。”
长生此时的心情与杨开全无二致,他知道倭寇的手段,此时为首的僧人已经进入倭寇的攻击范围,倭寇此时若是出手偷袭,二人便是不死也要身受重伤。
眼见一干僧众危在旦夕却不自知,收到警告却迟疑不理,长生气恼非常,顾不得隐藏行踪,延出灵气将倭寇的衣物隔空抓起,催发纯阳灵气引燃甩出,“还不动手?等死不成……”




长生 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
先前为了方便负载,倭寇的那些包袱和衣服都是捆在一起的,被纯阳灵气引燃之后,瞬时化作一个巨大的火球飘落而下。
山下的那群倭寇可不知道偌大的火球是他们的包袱和衣物,眼见火球由诸多小火球组成,且大小不一,形状怪异,还以为是什么厉害的火器。
长生虽然气恼僧人的妇人之仁,却也担心倭寇会抢在火球落下之前出手偷袭,情急之下只得高声再喊,“化骨剧毒,小心。”
长生的高声呼喊确有必要,山下的倭寇正在犹豫是抽身闪躲还是抢攻偷袭,听他高喊剧毒,心惊紧张,顾不得出手偷袭,纷纷施出身法,急退躲避。
长生的高喊不但吓到了倭寇,也吓到了僧人,在倭寇急闪后退的同时,为首的两个僧人也带着一众僧兵快速后退。
见此情形,长生和杨开同时皱眉叹气,倭寇不明所以,抽身闪躲也就罢了,但和尚刚刚收到杨开的告警,知道他和杨开藏身暗处,既然是自己人,怎么可能胡乱放毒。
似眼前这种情况,若是换成是大头等人,势必趁机出手,杀掉试图偷袭之人,要知道最先出手偷袭的人,一定是敌方的高手,事实也的确如此,倭寇后退闪躲之时使用了灵气,显露了气色,距离最近的两个都是居山修为的紫气高手。
凡事最怕比较,跟己方众人一比,和尚们的应对毫无默契可言,杂乱无章,进退失据。
纯阳灵气引发的火焰炙热非常,衣物剧烈焚烧产生了大量细小灰尘,与火球一同落向山下的人群。
由于长生先前曾经发声恐吓,山下的众人便信以为真,眼见火球燃烧的异常剧烈,而且在燃烧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片状灰烬,便有多疑倭寇用日语高喊示警,“当心有毒。”
事发突然,倭寇本就手忙脚乱,再听得己方有人高喊有毒,心中越发紧张,急切后退,慌乱躲闪。
就在此时,一名居山修为的倭寇灵气离体,隔空击向空中的火球,试图将其震向别处,不曾想此举直接弄巧成拙,不但没有将火球击飞,反而将其彻底震散,漫天火光伴随着大片烟尘铺天盖地,笼罩飘飞。
眼下倭寇一方已经乱作一团,己方若是此时动手,定然事半功倍,奈何那些僧人仍未趁机抢攻,而是自官道上拉开架势,凝神戒备,严密防守。
这一刻长生骂娘的心都有了,临阵对敌之时良机稍纵即逝,该出手时必须果断出手,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凡事操之过急固然不妥,实属轻率冒进。但遇事拖拉也不是老成沉稳,而是错失良机。
眼见僧人没有及时抢攻,杨开好生焦急,再度垂手拔剑,想要下山动手。
长生听到长剑出鞘的声音,转头看向杨开,与此同时伸手将其拔出一半的长剑再次推回了剑鞘。
杨开不明所以,疑惑看他。
“我们做的已经够多的了。”长生冷声说道,二人提前报信示警,在遇到倭寇之后,这群和尚本该立刻出手,抢占先机,但他们却并未在第一时间动手,而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确认,本质就是不相信他们的判断,既然这群和尚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那所有的后果就由他们自己来承担。
听我的,后果我负。
不听我的,后果自负。
虽然二人的出现打乱了倭寇的计划,但倭寇远道而来,功败垂成心有不甘,眼见僧人仍在暗器的攻击范围,便在躲闪的同时朝着那群僧人放出了大量暗器。
僧人们早有防备,眼见暗器袭来,纷纷挥舞手中的戒棍和禅杖阻截格挡,但敌方放出的暗器太多,虽然僧人挡下了大部分的暗器,却仍有几人受伤倒地。
长生见状眉头再皱,倭寇的暗器都是淬毒的,这几个受伤的僧人怕是凶多吉少,若是先前率先动手,抢占先机,倭寇哪有机会释放暗器?什么叫自作自受,这就叫自作自受。
就在此时,倭寇之中突然有人惊叫蹦跳,与此同时探手后抓,“不好,灰尘有毒!”
杨开听不懂此人在说什么,见其惊慌紧张,免不得疑惑纳闷儿,“那倭寇为何如此惊慌?”
“他以为自己中毒了。”长生随口说道。
那倭寇几番尝试,始终抓不到后背,情急之下只能急切的脱下了身上的衣服。
“当真有毒?”杨开追问。
“和尚在下面,我怎么可能下毒?再说了,事发突然,我上哪儿搞毒药去?”长生随口说道。
“那此人是怎么回事?”杨开追问。
“火星子落到衣服上了。”长生随口说道,那蹦跳脱衣的倭寇背南朝北,他便看的真切,一片尚带余烬的布片落到了此人身后并烧穿了衣服。
连杨开都怀疑那个倭寇是不是真的中毒了,其他倭寇更是吓的亡魂大冒,唯恐毒药沾附衣物内侵入体,又有几人忙不迭的脱衣避毒。
其他倭寇见此情形,立刻效仿,一瞬间所有倭寇都在忙着脱衣服。
此时无疑又是进攻良机,眼见一干僧人仍在戒备观察,杨开心急如焚,但长生不允许他参战,情急之下只能高声大喊,“快上前冲杀,不会中毒。”
听得杨开呼喊,领头的两个和尚对视了一眼,转而振臂高呼,率众前冲。
见僧人终于有所动作,长生长出了一口粗气,压抑的心情略有舒缓。
但是令他更加憋气的事情随即出现,一干僧人虽在前冲,却一直低着头,与此同时嘴里还念叨着罪过罪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那群倭寇为了避毒,已经将身上的灾民衣服尽数褪去,其中有些女倭寇只剩下裹胸底裤,多露皮肉。
长生冷笑的同时大口喘气,以此排解心中的怒气,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管非礼勿视那一套,这不是明摆着找死吗?
倭寇虽然褪去了灾民的衣裳,装有暗器的腰囊却仍然挂在腰间,眼见僧人冲来,随即又是一波暗器。
临阵对敌,理应紧盯对手,但这群僧人却墨守成规,恪守礼数,以君子自居,低头避嫌,结果可想而知,敌方一波暗器过来直接撂倒了二三十。
眼见己方僧众多有伤亡,为首的两个和尚气怒非常,率领僧兵疾冲上前。
就在此时,变故再生,那几个女倭寇捡起地上的襁褓,抓出其中受惊啼哭的孩童,高举要挟,“住手,再敢过来,我们就掐死这些孩童!”
和尚可能是好和尚,但他们却不是好士兵,眼见女倭寇以孩童要挟,一众僧人竟然又犹豫了。
长生此时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了,除了憋气还是憋气,除了窝火还是窝火,优柔寡断,轻重不分,这群人只适合关门念经,不适合下山打仗。
虽然知道贸然出手长生可能会生气,杨开还是忍不住出手了,但他并没有拔剑下山,而是抓起几枚石子儿扔了出去。他的目标也不是倭寇,而是倭寇高高举起的婴孩儿,几枚石子儿飞过,本在哇哇啼哭的婴孩瞬时没了动静。
倭寇和僧人都没想到有人会投掷暗器杀掉婴孩儿,心中惊愕,便仰头看向二人所在的山丘。
1...155156157158159...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