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杨开言罢,长生眉头大皱,他此前还没将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仔细想来杨开所说确有道理,不过钱钟林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就不是为君分忧,而是自毁长城了。
事关重大,刻不容缓,长生也不迟疑,立刻翻身上马,“走,回去……”
长生 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
沈州位于河北道,而长安则在京畿道,两地相距足有数千里,一来一回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这令好不容易抢回些许先机的长生众人气恼不已,怒火中烧,此番回去就算顺利解决了西域老兵一事,也必定会对寻找保护地支一事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此时是正午时分,和风煦日,但众人心情差到了极点,便是艳阳高照,清风拂面,也感受不到丝毫的轻松和愉悦,有的只是满心的愁恼和满腔的怒火,这都是一群什么狗屁同僚,屁大点儿的忙帮不上,添乱坏事儿一个顶俩,要是这些蠢驴自作自受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蠢驴闯的祸需要他们来承担后果,户部的钱粮是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那可是打仗救命的钱,如果真被败光了,这仗就没法儿打了。
还有那些坚守孤城几十年的老兵,长生之所以将他们带回来,其中固然有同情成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士兵服从命令,克己尽忠,在经历过黄巢叛乱之后,大唐迫切需要重塑民风,凝聚士气,而这些士兵就是最好的榜样,现在倒好,被别有用心之人吹毛求疵,恶意诋毁,功臣直接变成了死囚,世人会怎么看,百姓会怎么想?
由于太过愤怒,长生连呼吸都感觉带着灼热的火气,策马疾行的同时将钱钟林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他并不怀疑这个老东西对大唐的忠诚,他痛恨的是这个老不死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不管这个老家伙出于何种目的,挪用户部钱粮和问罪西域老兵都是极度愚蠢的行为,后果根本就不是这个老东西能够承担的。
除了钱钟林,长生连皇上也没有放过,自心里一起骂了,皇上心智是足够用的,怎么会任凭钱钟林这么胡搞,钱钟林忠诚是真,但此人愚蠢也是真,怎么能只是因为此人对自己忠心耿耿没有任何威胁,就如此信任器重,要知道将大权交给这种人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此人会怀着满腔的热忱和无限的忠诚将大唐给毁了。
烦心的事情长生遇到过不少,但这么上火的事情还是头一回遇到,人不怕自作自受,就怕别人作自己受,好不容易清除阉党稳住了局面,绞尽脑汁的筹集了点钱粮,刚走没多久就让别人给败光了,最要命的是钱钟林一党只有屙屎的本事,没有擦屁股的能耐,这群蠢材闯的祸,接下来还得己方来善后收场。
不止长生上火,大头等人亦是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前期大部分事情他们都有参与,不管是清除阉党,整顿吏治还是筹集钱粮他们都是出过力的,外人不明白其中艰辛,他们却是知道的,这下倒好,己方众人刚走,朝廷的那群蠢材就在败家闯祸,折腾家底儿。
一口气跑出数百里,大头驱乘白姑娘低飞说道,“王爷,要不咱们还是别回去了,让他们折腾去吧。”
大头说出这番话长生也不感觉意外,因为他也有这种想法,由他们瞎搞去吧,反正己方众人能做的都做了,那群蠢材自己找死就让他们死好了,反正败的也不是他们的江山。
但有这种想法可以,却不能真的这么做,还是得尽量补救,总不能赌气不管。
见长生不接话,释玄明也接话说道,“王爷,大头说的对,咱们有自己的差事,现在回去,他们会不会又怀疑咱们想谋反?”
长生深深呼吸,稳定情绪,“不止你们生气,我也快气炸了,咱们辛辛苦苦盖房子的时候他们什么忙帮不上,咱们一走他们就点火烧房子,但咱们必须回去,西域老兵的事情倒还好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户部的钱粮哪儿去了,要是真的被他们挪用了,那大唐就全完了。”
实则大头和释玄明也只是说说气话,总不能真的袖手旁观,听长生这般说,二人便不再说什么。
策马狂奔的同时长生一直想要努力冷静下来,进行前瞻分析,奈何心中怒火久久不得平息,一直处于狂怒状态,如果事情容易补救,他也不至于如此上火,关键是倘若钱钟林真把钱弄没了,就没法补救了。
众人先前是自营州登陆,动身北上时天还没亮,路上的乞丐饥民并不多,此番回返是中午时分,沿途到处都是逃荒的饥民,这说明朝廷真的征收了冬粮,而朝廷除非真的揭不开锅了,否则绝不会这么做。
整个下午长生都处在暴怒之中,一直到夜幕降临方才冷静了下来,所谓冷静也不是彻底冷静,只是相对冷静,勉强可以进行前瞻思考。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回去的理由,己方五人眼下的任务是寻找并保护金龙和地支,突然回朝总得有个理由,为西域老兵讨还公道这个理由不够充分,因为单就刑律而言,这些西域老兵的确妄议朝政,定他们个谋反罪虽然有些小题大做,却也勉强说得过去,回去兴师问罪有些师出无名。
回去确认户部钱粮用到了什么地方?这个理由也不行,因为他们现在属于外派武将,户部怎么花钱他们没资格干涉。
当务之急是想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不然就这么气冲冲的杀回去,又会被钱钟林的清流党诟病有不臣之心,这群文官正事儿干不好,内讧找茬,污蔑诋毁却无比在行。
想在愤怒状态下保持冷静是很难的,长生此时的头脑并不完全清醒,一直到下半夜方才想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己方众人找到了其中一个地支,地支提醒己方众人皇上有难,己方众人此番回朝旨在告警救驾。
想到这点,便说与众人知道,以免回去之后各执一词,出现分歧。
长生所说的理由纯属虚构,因为己方众人连东北密林都不曾去到,又从哪儿寻到地支并得到地支提醒,不过大头等人对长生的说法皆无异议,实则在他们看来连这个理由都不需要编造,直接杀回去兴师问罪就成。
黑公子可以一直跑,但汗血宝马不成,虽然也可以长途奔袭,但它们的血是热的,跑到一定时候就会大汗脱水,四更时分只能暂停休息,五人趁机解手小憩,一个更次之后再度动身上路。
怒火中烧之时,哪里还顾得隐藏行踪,一路绝尘飞驰,终于赶在午后未时赶回长安,自东门进城,直奔户部。
长生并不是不关心那些老兵,而是他知道轻重,户部的钱粮可是大唐的命根子,要是钱粮没了,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去到户部的府衙门口,长生等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户部门口停着几辆本部马车,一些官员正指挥差役往车上抬人,抬的不止有哼唧喊痛的户部官员,还有受伤的衙役和卫兵。
见长生等人策马来到,原本正在抬人的官员和差役吓的面无人色,纷纷后退闪躲。
“干什么?不认识我了?”长生翻身下马,皱眉发问。
听得长生言语,门口的官员和衙役这才战战兢兢的上前行礼。
“高郎中,这是怎么回事儿?”长生指着受伤的众人高声问道。
被长生点名的户部郎中壮着胆子拱手答道,“回王爷,他们被人打伤了。”
“这还用你说,我又不瞎,”长生心情很差,“被谁打伤的?”
高郎中遭到训斥,吓的打了个激灵,再听得长生发问,懦懦四顾,不敢回答。
“快说!”长生挑眉瞪眼。
“回王爷,是,是,是……”
见此人吞吞吐吐,长生恨不得上前踢他两脚才好,“说!”
“是,是,是护国真人。”高郎中说道。
听得高郎中言语,长生陡然皱眉,糟了,户部的钱粮真的出问题了,不然张善不会离开军营前来长安,更不会打伤门口的卫兵和户部的官员。
在长生皱眉之时,高郎中战战兢兢的说道,“护国真人刚刚来过。”
“他什么时候走的?”长生急切追问。
“刚走不久。”高郎中回答。
“不久是多久?!”大头挑眉喝问。
高郎中被大头吓的浑身发抖,“当,当,当有半炷香。”
“去哪儿了?”大头追问。
“当是去了皇宫。”高郎中说道。
大头等人此时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看向长生,等他拿主意。
长生原本还想进户部查账,见此情形连账也不用查了,张善虽然脾气不好,处事却颇为沉稳,能令他暴怒失态,必然是户部的钱粮出了问题,军中严重缺粮。
长生翻身上马,刚想抖缰催马,突然想起一事,“吴雨生呢?”
“吴大人上个月已被调往了工部。”高郎中说道。
听得高郎中言语,长生如坠冰窟,吴雨生是他在户部培养的接班人,负责保障新军军需,吴雨生被调走了,说明户部已经失控了,之前辛苦积攒下来的钱粮也一定被挪用了。
“王爷,快去看看张真人吧。”大头催促。
长生皱眉点头,抖缰催马,“快走,去皇宫……”
长生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态恶化
长生策马先行,大头等人疾驰在后,此时是午后未时,街道上行人不是很多,但白姑娘身形巨大,振翅低飞还是引起了路人的仰望围观。
到得街道拐角,杨开抖缰追上了长生,“王爷,咱们现在去皇宫合适吗?”
杨开平日里寡言少语,一般不会轻易开口,听他说话,长生便勒马减速,等他继续往下说。
杨开说道,“王爷,张真人乃得道高人,老成持重,若不是被气的乱了方寸,绝不会对户部众人动手。而今张真人正在气头儿上,若是进宫受到阻碍,怕是也会忍不住动手,咱们在这时候赶去皇宫,会不会被人诟病与张真人联手逼宫。”
长生原本也在气头儿上,没想那么多,听杨开这般说,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急忙勒马减速,皱眉思虑。
见长生停了下来,释玄明也出言说道,“杨开说的有道理,以钱钟林为首的文官一直害怕咱们跟张真人联手谋反,张真人原本在汉中打仗,而咱们远在东北沈州,竟然同一时间回到长安,换成谁也不会相信这是巧合,都会认为咱们跟张真人暗中联络,一起回来逼宫问罪。”
高处的大头也听到了杨开和释玄明的话,“他娘的,这事儿怎么搞的这么别扭呢,咱们要是也去了皇宫,的确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他们本来就诋毁咱们跟张真人穿一条裤子,咱们要是去了,就把罪名坐实了。”
钱钟林是杀害十方庵众尼姑的幕后凶手,余一对此人恨之入骨,若不是担心给长生惹乱子,她早就将钱钟林给杀了,而今听大头等人瞻前顾后,便没好气儿的说道,“咱们已经回来了,就算不去皇宫,也无法避嫌了。”
众人说完各自看法,长生没有立刻接话,大头等人说的都有道理,此事的确太过巧合,竟然在同一天与张善都回到了长安,而且都是怒气冲冲回来问罪的,换成任何人来看,这事儿都像事先商量好的。张善和自己都是外派武将,平日里不在皇上身边,以钱钟林为首的文臣私底下一定没少说二人坏话,正所谓三人成虎,皇上本来就多疑,再加上文臣接二连三的说坏话,时间一长,肯定也会怀疑自己和张善,这时候若是与张善一起赶去皇宫,等同告诉皇上自己和张善的确是一伙的。
换成旁人,此时无非是两种选择,一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直接跑去皇宫声援张真人。二是暂压怒火,旁观避嫌。但这两种选择都有弊端,急切思虑之后,长生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拉缰转向,“走,去刑部。”
虽然长生并未向众人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去刑部,己方众人却都明白他为何要去刑部,张真人来户部无疑是因为营中粮草不续,而己方众人去刑部则是因为西域老兵获罪被斩,双方虽然都回到长安,为的却不是同一件事情,事后就算传扬出去,也有合理的说辞。
大唐官吏延续的是前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在皇宫里办公,而吏,刑,兵,户,工,礼六部都在内城办公,各衙司之间相距并不远,穿过几条街之后一行人便来到了刑部衙门门口。
六部每天都有大量公文自各地送到,驿卒和邮差都是骑马赶路,故此在听到马蹄声之时刑部门口的衙役还在议论哪里来的邮差,如此不懂规矩,竟然策马疾行,但是待长生一行人来到门口,他们立刻明白来人不是邮差,因为邮差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坐骑,而且几人的气势也远非邮差可比。
长生等人翻身下马的同时,大头自高处发声通报,“忠勇亲王驾到,刑部尚书萧存志出来见驾。”
大头喊了,长生也就不用自报家门了,听得大头高喊,门口的衙役瞬时慌了神,其中一人转身跑进去通报,余下众人则纷纷跪倒见礼。
长生冲守门的衙役摆了摆手,转而站立府衙门口,等待刑部尚书出来说话,与此同时自脑海里快速思虑,己方众人赶来刑部也只是走个过场,因为那些老兵的死刑核准并不是刑部做出的,而是上报给了门下省,最终由门下省核准的,但该走的过程还得走,总不能直接冲进皇宫将钱钟林拖出来。
六部堂官平日里都是坐镇公堂的,也只有长生在任时不着调,经常找不到人。
没过多久萧存志就带着一群下属跑了出来,原来的刑部尚书与杨复恭是一伙儿的,阉党倒台之后被问罪斩首,萧存志是继任者,上台之后曾与长生一同监斩钦犯,与长生也算半个熟人。
长生是亲王,即便是一品大员见到他也得行跪拜大礼,而刑部尚书不过正三品,行的自然是跪拜礼,“下官萧存志,拜见王爷千岁。”
面对刑部官员的跪拜,长生并未命他们免礼平身,而是冷声说道,“难得萧大人还记得本王。”
官员的品德好坏暂且不说,但凡能够入仕当官,心智一定是够用的,见长生神情冷漠,言语不善,萧存志立刻明白他为何而来,急切说道,“下官知道王爷迟早会来,请王爷与四位大将军入内奉茶。”
听得萧存志言语,长生心头略轻,萧存志的言下之意是知道他一定会来,也知道他为什么而来,既然还有脸让他进去喝茶,就说明此人肯定没有将事情做绝,不至于没脸见他。
“你们在外面等我,”长生冲余一等人说话,转而快步上前扶起萧存志,“萧大人,快快请起,诸位大人也起来吧。”
萧存志也不废话,起身之后立刻吩咐手下招呼余一等人,然后侧身抬手,请长生先行。
长生刚刚迈上台阶,便听得东面传来了一声闷响,虽然声音并不大,但他却能听出那是高手对掌所引发的气爆,皱眉东望,果然发现两道深紫气色一闪而逝。
气色出现的地方正是皇宫门前,两道深紫气色一闪而逝说明刚刚有两名太玄高手对了一掌,不过接下来二人并没有继续动手。
张善先前已经赶去了皇宫,不出意外的话刚才两道深紫气色有一道就是发自张善,由此可见张善未能进入皇宫,而是被挡在了宫门之外。
眼见张善已经与他人动上了手,长生心中多有焦急,快步走上台阶,与萧存志去往正堂。
萧存志也没有废话,行到无人处立刻低声说道,“王爷容禀,近些时日各地先后递来十几道与归德将军及其下属有关的公文,下官知道姚将军等人是王爷自大漠之中带回来的,也发现那些卷宗之中多有蹊跷,貌似有人恶意加害,故此便尽量拖延,试图拖至秋后。奈何门下省发文过问催促,下官无奈之下只能上呈转交,不曾想门下省竟然一律核准斩立决,回文转至刑部,下官也是能拖就拖,直至今日只下发了已经到得最后期限的两份死刑核准,一份发往东北道的沈州,一份发往剑南道的资州,余下十几道公文皆未发出。”
听得萧存志言语,长生如释重负,“多谢萧大人回环,实不相瞒我就是自沈州赶回来的,那七人我已经救下了,发往资州的回文是何时发出的?涉案几人?”
“上月初八发出的,涉案三人,此时怕是已经问斩了,”萧存志叹了口气,“王爷恕罪,下官人微言轻,当真已经尽力了。”
“萧大人言重了,便是这般,我也已经感激不尽了,”长生说到此处再度听到东方传来了气爆之声,“大恩不言谢,萧大人,我先去皇宫,剩下那些回文你先扣住,千万不要再下发。”
“好。”萧存志正色点头。
此时二人尚未进入正堂,正事儿已经说完了,长生也不继续往北走了,而是转身回返,快步疾行。
萧存志一溜小跑跟随在后,“王爷,近段时间朝局多有变化,您要多加小心哪。”
“钱钟林是不是重新主政门下省?”长生随口问道。
“是,”萧存志点头,“皇上对其信任有加,近段时间朝中大小事务皆由门下省办理,连迁都大事亦由门下省操办。”
听得萧存志言语,长生眉头大皱,止步回头“迁都?迁什么都?”
“皇上已经决定将都城由长安迁往洛阳。”萧存志低声说道。
“长安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迁都?”长生多有气恼,怪不得钱都没了,原来是用作迁都之用了,迁都可不是件小事,堪称伤筋动骨,所有的宫殿和衙门都需要重新修建,需要耗费海量银钱。
萧存志皱眉摇头,“下官不得而知。”
此时东面频繁传来沉闷的气爆之声,说明张善已经与皇宫禁卫交上了手,长生心急如焚,顾不得与萧存志多说,仓促告辞之后与大头等人急赴皇宫。
长生抖缰催马一直没有说话,大头等人也没有开口,身为曾经的御史台官员,众人熟知刑律,知道与皇宫禁卫动手是什么性质,禁卫负责保卫皇城,攻击禁卫等同谋反。
虽然眼下还不知道张善为何如此愤怒,竟然攻击皇城禁卫,但有一点众人却是知道的,那就是事情彻底闹大了,已经没有善了的可能了……
长生 第四百四十八章 进宫面圣
众人自街道上策马疾行,大头驱乘白姑娘飞在高处,由于身在空中,看的就远,“王爷,城墙上站满了手持弓箭的羽林军,张真人正在城门外与一名羽林将军动手。”
长生本就心急如焚,听得大头言语,越发着急,“你不要贸然靠近,以防他们开弓射你。”
长生言罢,反手抓过马背上的包袱,自其中取出御赐的青龙披风反手披挂,这件青龙披风底色正红,上绣青龙,是亲王专用的服饰,也是身份的象征。
见长生披上了象征亲王身份的青龙披风,大头等人也纷纷取出御赐的玄紫披风,披风上绣猛虎,非大将军不可穿戴。
此时宫门外形势紧张,己方众人披挂披风等同亮明身份,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片刻过后,长生等人自西侧进入皇宫门前的广场,不等羽林军出言发问,释玄明便提气发声,“忠勇亲王驾到。”
似这种亮明身份的事情多由大头来做,此番释玄明之所以抢先开口,乃是因为他练有佛门狮子吼,提气发声振聋发聩,声传四野,别说近在咫尺的皇宫,便是大半个长安城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此时张善已被一群身穿羽林军服的紫气高手围在当中,其中一名五十多岁的太玄高手正在与张善近身相搏,听得释玄明提气发声,双方同时停手,各自后退。
张善和那太玄高手虽然暂停争斗,但包围张善的一众紫气高手却并未散开,仍然分立各处,将张善围在中央。
长生直接策马来到宫门外,余一等人紧随其后,为了避免发生误会,大头便命白姑娘自离宫门较远的广场上敛翅降落。
眼见长生来到,张善和那些身穿羽林军服的紫气高手纷纷转头看他,张善神情冷峻,面无表情,而以那太玄高手为首的七个紫气高手则如临大敌,颇为紧张。
换做平时,见到张善长生一定会主动见礼,但眼下情况特殊,他不能表现的与张善太过亲近,而他贵为亲王,虽然张善为正一品,地位却仍然低于他,故此他也不宜主动向张善行礼,干脆不与张善说话,而是直接看向围住张善的七名羽林军统领。
这些羽林军统领多为皇上私下招募,长生并不全部认识,但他认识那个为首的太玄高手,此人为禁军统领,姓柳名天林
长生冷视柳天林等人,而柳天林等人也紧张的看着他,他们没想到长生会突然出现,亦不知道长生来此有何目的。
短暂的对视之后,长生突然提气发声,“柳天林,你要造反不成?!”
由于双方相隔不过三丈,长生突然发声,柳天林等人多有心惊,由于柳天林为禁军统领,其他六人便纷纷转头看他。
“王爷何出此言?”柳天林沉声反问。
“大唐礼法一陈三章,臣子面见君王当跪拜见礼,”长生正色说道,“本王乃大唐亲王,尔等皆为大唐臣子,见王不跪,大逆当斩。”
听得长生言语,柳天林等人惶恐大惊,他们都知道长生与张善的关系,先前张善想要闯宫面圣遭到了他们的阻拦,而今长生等人突然出现,他们下意识的以为长生要帮助张善,紧张之下竟然怠慢了礼数,此事可大可小,倘若真要深究,他们的确犯了大逆之罪。
正所谓人的名儿树的影儿,长生之前的所作所为他们都有耳闻,也知道长生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他们可能不怕张善,却不能不怕长生,眼见长生面色阴沉,柳天林哪里还敢迟疑耽搁,立刻撩起衣摆单膝跪地,“卑职柳天林,参见忠勇亲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柳天林为禁军统领,见他跪倒,余下众人纷纷跪倒,叩拜见礼。
长生没有立刻让柳天林平身,而是翻身下马,冲脸色异常难看的张善开口说道,“张真人,您统兵讨逆平叛,军务繁重,为何突然回返京城并与皇城禁卫动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