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时隔久远,朕当真想不起来了。”假皇上缓缓摇头,神情坦然。
“此人可是范景明?”长生进一步确认。
假皇上不明所以,只当长生在诈他,急忙摇头说道,“爱卿莫要说笑,范景明乃庆阳节度使,如何会做……”
不等假皇上说完,长生就五指抓握,猛然用力,生生抓断了此人的左肩锁骨。
“啊!”假皇上吃痛不住,发出了凄厉惨叫。
柳天林等人并不知道长生已经问出了真假,眼见假皇上受伤惨叫,无不紧张焦急,纠结是否上前护驾。
长生抓断了此人锁骨却并未就此放手,而是一直将那截断骨抓在手中,令那假皇上剧痛锥心,与此同时出言说道,“皇上当日派去召我的正是御前侍卫范景明,那时范景明尚未出任庆阳节度使,你已经败露了,不要再装了。”
“爱卿,爱卿,爱,哎,哎,啊……”
长生手上用力,“我知道皇上还活着,而且就被你们关在宫中,我数三声,只要你说出皇上的下落,我保你九族不诛,也会求皇上给你个痛快,三声过后你若还是不说,千刀凌迟,九族尽诛。”
“一。”长生冷声计数。
眼见自己已经暴露,假皇上猛然张嘴吐舌,想要咬舌自尽。
长生早就防着他这一招儿,不等其牙关闭合便封点了他脸上的颊车穴,令其咬合无力。
“二。”长生用上了纯阳灵气,火气入体,彷如炮烙。
“啊。”假皇上负痛惨叫。
“别以为你死了我们就查不出你的宗族,”长生阴声说道,“护国真人在此,寻根探祖易如反掌,你便是死了,魂魄也不得解脱。”
长生言罢,最后计数,“三。”
得知死也不能解脱,假皇上彻底崩溃,急切高喊,“我说,我说,日化门西侧第三间厢房下面有密室。”
假皇上此言一出,大殿里的禁卫立刻向殿外跑去。
“站住!”长生发声高喊,“禁卫之中必有其同党,全部留在原地!张真人,烦劳您与柳将军和杨将军前去解救皇上,我们在这里等候。”
张善点头转身,快步疾行,柳天林和杨开急忙后随,三人出得大殿也不走路,直接施出身法,飞掠向南。
长生将假皇上拽下龙椅,随后封点了其几处穴道,令其体不能动,口不能言,担心其殿内同党杀人灭口,便凝神戒备,严密保护。
日化门离上朝的大殿很近,没过多久柳天林便背负着皇上在张善和杨开的随行保护下疾行来到。
皇上此时只穿了一身单衣,由于被囚禁了许久,白色的单衣已经污秽不堪,身形消瘦,头发散乱,眼神之中既有死里逃生的后怕,亦有被囚受辱的愤怒。
眼见皇上出现,大殿内外的羽林禁卫纷纷跪倒,待柳天林进入大殿放下皇上,长生急忙拎着假皇上离开高台,上前见礼,“微臣救驾来迟,还望皇上恕罪。”
“朕,朕,”皇上抓着长生的双臂浑身颤抖,“好,好,朕果然没看错人,长生,朕险些就见不到你了。”
不等长生接话,皇上便回过神来,察觉到喜极而泣有失皇上威严,急忙强行忍住,眼见假皇上瘫倒一旁,气急指点,“天杀的恶贼,你可想到朕能重见天日?来人,将这个偷梁换柱,鱼目混珠的恶贼拖下去,立决腰斩,千刀万剐。”
“皇上,此人定有同党,就此杀了,恐有漏网之鱼。”柳天林出言劝阻。
皇上虽然怒火中烧却仍然冷静纳谏,“立刻收监,严加看管。”
柳天林高声领旨,命羽林禁卫将那假皇上拖了出去。
“余一,大头,”长生高声点名,“禁卫之中恐有反贼同党,你们与禁卫同去,亲自审问此人,寸步不离,严防反贼杀人灭口。”
余一和大头应是领命,余一弯腰领命之时抬头看向长生,长生知道余一为什么看他,便冲其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此举旨在制造她滞留皇宫的假象,今晚外面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与她无关。
“还是英勇亲王想的周全,”皇上点头赞许,转而冲柳天林高声下令,“快带人去后宫缉拿丽妃,其身边的太监宫女也一并拿下。”
柳天林郑重领旨,亲自带兵前去拿人。
“杨开,释玄明,你们一起去。”长生再度下令。
待柳天林和杨开等人离开大殿,先前被吓的躲到角落的几名近侍太监快步上前,试图搀扶皇上上座龙椅。
不曾想他们的到来令皇上暴跳如雷,“滚,都给我滚,瞎眼的东西,连自家主子都认不出来,狗都不如,狗都不如!”
见皇上如此愤怒,那几名太监吓的面无人色,纷纷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担心皇上盛怒之下迁怒无辜,长生急忙出言宽慰,“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皇上被困多日,心中满是愤怒,看谁都不顺眼,唯独对长生和张善无比感激,“患难见真心,国乱显忠臣,危急关头谁都靠不住,唯有二位爱卿挺身而出,擎天保驾。内侍,传旨三省六部,日后谁再敢妄言诋毁英勇亲王和护国真人,离间我们君臣情义,一律问罪下狱。”
“遵旨。”太监颤声应是。
“皇上言重了,这是我们份内之事,”长生伸手搀住了因为太过激动而浑身发抖的皇上,“皇上,您刚刚脱险,请往后宫休息。”
“后宫我还敢去吗,”皇上情绪激动,惊怯四顾,“除了你们,我还敢相信谁?”
见皇上惊魂未定,后怕紧张,长生只能一边好声宽慰,一边搀着他上登龙椅。
待皇上落座,长生便想离开高台,不曾想刚刚转身,皇上便一把将其抓住,“别走。”
长生无奈,只能暂留高台,站立一旁。
见张善还在台下,皇上急忙说道,“赐座,赐座,快给护国真人赐座……”
长生 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后
听得皇上旨意,近处的内侍太监立刻抬来座椅,但张善并未落座,而是稽首道谢,转而沉声说道,“皇上刚刚脱险,心神不宁,还请暂歇回神。”
“没事,没事,朕没事。”皇上强作镇定,摇头摆手。
见皇上衣裳单薄且蓬头垢面,长生便弯身开口,“皇上,还请沐浴更衣,进些饮食,稍后再议善后诸事。”
“哦,好。”皇上连连点头。
听得皇上言语,一旁的太监便想上前搀扶,但不等他们上前,皇上便摆手撵人,“滚,离朕远点儿,瞎眼的狗东西,三十三天哪,你们竟然真假不分,瞎眼如斯。”
皇上不让别人近身,长生只能亲自动手,搀着皇上离开龙椅高台,与张善一起出得大殿,在诸多禁卫的簇拥之下去往皇上安歇下榻的后殿。
没走多远,长生便看到周公公与一群内侍太监自西侧廊道匆匆走来,皇宫里有许多太监,三班轮值,周公公等人是另外两班,惊闻变故便赶来候旨。
皇上此时对身边所有人都充满了失望,看谁都不顺眼,不等太监们近身便抬手大骂,“滚,都给朕滚,狗奴才,狗东西。”
眼见皇上暴跳如雷,一众太监吓的纷纷跪倒,长生快速思虑之后出言说道,“皇上息怒,我去与他们说几句。”
言罢,转身走向那群太监,伸手指点吩咐差事“你们快去给皇上拿更换的衣物。还有你们,快去给皇上准备饮食,越快越好。”
听得长生吩咐,太监们立刻分头行事,长生趁乱冲周公公低声说道,“将三十三天之内侍寝妃嫔的名单取来,那些不曾记录在册却有侍寝之实的嫔妃名单也整理出来,尽快送往后殿。”
周公公虽是太监,却聪明非常,眼见皇上如此狼狈,亦猜到皇上被人偷梁换柱,听得长生言语,瞬时对其感激的五体投地,但人多眼杂,他也不便多说,只是感激的看了长生一眼,然后快步离去。
吩咐完差事,长生快步追上了正在与张善说话的皇上。
皇上睡觉休息也并不是只能去后宫,办公的书房和小憩的偏殿都可以休息,众人陪着皇上来到后殿,刚刚进门柳天林等人便前来回报,丽妃所居住的丽安宫已经人去楼空,禁卫没抓到丽妃,只抓回了丽安宫的宫女和太监。
听得柳天林禀报,皇上一把推开了正在为其擦脸的宫女,转而冲柳天林高声说道,“杀了,全部杀了。”
眼见皇上要大开杀戒,张善冲长生投来眼神,示意他出言劝阻。
皇上此时正在气头上,这时候劝谏可不明智,长生急切思虑之后略加变通,“皇上息怒,这些宫女和太监可能知道反贼的线索,待得审问过后再杀也不迟。”
“也对,押下去,关起来。”皇上纳谏。
听得皇上言语,柳天林立刻命令禁卫将那些宫女和太监押了下去,然后高声下令,通知羽林军全体出动,封锁城门,搜寻反贼。
待皇上重新落座,一旁的宫女再度小心翼翼的上前给他擦脸。
被人冒充的本质是鹊巢鸠占,皇上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所有试图靠近他的人,皇上都会下意识的想到他们也同样伺候过那个假皇上,盛怒之下一把推开为其擦脸的宫女,“狗奴婢,滚开。”
那宫女被皇上推倒在地,不知如何自处,长生见状急忙上前自其手中拿过面巾,亲自为皇上擦拭头脸,此时后殿内室少有外人,皇上便放松下来不再硬撑,随即开始浑身发抖,难能站立。
虽然皇上显露疲惫虚弱,长生却没有因此而小看他,因为他能想象出皇上被囚禁的这段时间都经历了什么,皇上一直养尊处优,这一个多月定然过的生不如死,不曾神智错乱已经很不容易了。
“皇上,变故发生自上月初八?”长生根据皇上先前骂人时所说的三十三天倒推计算。
皇上疲乏萎靡,无力点头。
长生随即看向侍立门外的柳天林,“柳将军,立刻前往三省六部,命他们将上月初八至今的所有奏折全部搬来后殿供皇上御览。”
“好。”柳天林点头,转而冲属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前去办理。
“还有,”长生又道,“命在京五品以上文武百官前往前殿候旨。”
此番柳天林没有立刻应声,因为搬奏折和召集文武百官可不一样,他必须获得皇上的同意。
见柳天林不接长生的话,却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皇上瞬时火冒三丈,“看我作甚,快去。”
柳天林高声领旨,本想吩咐属下前去召集文武百官,却听得皇上在内室高声大骂,大致意思是鱼目混珠的假皇上的命令羽林军都全部遵行了,擎天保驾的英勇亲王所说的话竟然还在犹豫。
听得皇上叫骂,柳天林不敢再从门外候旨了,皇上现在不止看人不顺眼,看什么都不顺眼,这时候待在他身边可不明智,于是便亲自带人前去通知文武百官。
为皇上擦脸可以,但梳头长生不会,只能由宫女代劳,但宫女心惊肉跳,一不小心揪到了皇上的头发,原本萎靡不振的皇上吃痛,瞬时怒目斥责,吓的那宫女浑身发抖,面无人色。
长生见状只能亲自动手,他哪会梳头,屡屡揪到头发,但皇上现在只看他和张善顺眼,便是揪到了头发也不吭声。
不多时衣服送来,长生又亲手帮皇上更衣,中衣一去,长生看到了皇上身上密布的针眼和多处淤青,他精通岐黄之术,自然知道自什么穴道下针会有什么效果,通过皇上身上的针眼不难看出倭寇曾经对其使用过了类似于催眠法术的针灸技法,这也是那个假皇上能知道诸多细节的原因。
长生和张善都没有急于追问详情,一来皇上刚刚获救,心神不宁。二来皇上肯定不愿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这时候追问详情等同伤口上撒盐。
长生精通医术,在皇上吃饭之时便为其推拿各处,缓解疼痛,惊魂未定之时感觉轻松舒服不啻于雪中送炭,皇上感动非常,若不是碍于张善在旁,怕是会抱着长生哭出声来。
吃过几口莲子米粥,皇上略有回神,便出言询问二人都领兵在外,如何知道他遭遇了危险并回援救驾。
张善年纪大,不愿趁机表功,但长生不管那些,直接添油加醋大肆表功,只说张善关心皇上,每日观星祈福,由于皇上只是被抓却并未遇害,故此之前一段时间便没有发现异常,近段时间发现紫薇星飘忽不定,且有天狗暗藏,便猜到皇上有难,故此离开军营,回京救驾。
而赶到皇宫时遭遇到了不明真相禁军的阻拦,张善不惜硬闯皇宫。之后在见到假皇上之后,也是张善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假皇上身上毫无龙气,如此这般方才用刑威逼,审出了真相。
皇上原本是想抱着长生哭的,听完长生讲说,又想抱着张善哭。
说到自己时长生则是意简言赅,只说得到了神女的告警,说皇上有难,自己便将所有事情全部放下,带领大头等人回来救驾,并在大殿上抓断了假皇上的锁骨并用纯阳灵气焚烧其皮肉。
得知长生狠狠的折磨了那个假皇上,皇上大感解气,连声叫好……
长生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忠似奸
见皇上连声叫好,长生便再接再厉,只说那假皇上在受到自己纯阳灵气焚烧时的痛苦惨状,以此宣泄皇上积聚心中的怒气。
长生曾经主政户部和御史台,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异姓亲王,可谓年少得志,风头无两,到了他这个高度,是很难不受到皇上猜忌的,但长生却做到了,而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不眷恋手中的权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尺度和分寸拿捏的非常好,与皇上相处时并没有因为自己能力过人忠心不二就轻易忤逆顶撞皇上,能顺着绝不拦着,能说好听的绝不说难听的。
文武百官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有能力的忠臣,二是没能力的忠臣,三是有能力的奸臣,四是没能力的奸臣。
忠臣往往自诩清高,不愿阿谀奉承,貌似顺着皇上说话自己就是马屁精,就不高尚了,故此在和皇上的相处过程中只说自认为正确的话,全然不考虑皇上爱不爱听。
殊不知所有人都喜欢听好话,皇上也是人,自然也不能例外,皇上不爱听就不纳谏,久而久之就会慢慢疏远,到得这时,那些以忠臣自居的臣子就会满心委屈,认为自己忠心报国,是皇上有眼无珠。
而奸臣往往擅长揣摩圣意,为了讨皇上欢心,全然不顾后果,无底线的顺着皇上,各种迎风拍马,搞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只要细心总结就能发现,其实皇上喜欢的并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而是谁能让他感觉舒服,皇上就喜欢重用谁,这其实完全符合人性,因为谁也不喜欢跟那些自己一看见就烦的人待在一起。
故此,真正的忠臣除了忠心和能力,还得有跟皇上愉快相处的技巧,不能成天以清高自居,以风骨自诩,放不下颜面,弯不下身躯。
实则不止是皇上与臣子,普通人的相处也是这般,空有一腔真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时刻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得做对方希望你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是真心对别人好,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对方长久相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最终结果就是自己掏心掏肺的对人家好,结果却惹得人家反感疏远,而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委屈的捶胸顿足,痛哭流涕的骂人家没良心,全然不会反省自己之前做的事情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完全没考虑对方的感受。
长生说话的同时一直在帮皇上推拿,这一幕若是被朝臣看到,定然会骂他是个马屁精,一个堂堂的亲王竟然给皇上捏胳膊推背。
很多时候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普通人只看到长生在给皇上捏胳膊推背,但张善却能看到长生在推拿之时用上了些许灵气,在缓解皇上痛楚疲劳的同时令皇上始终保持清醒,不至于因为劫后余生的放松而睡过去。
皇上获救之后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但这时候绝对不能让皇上睡过去,因为直到这一刻皇上还不知道这一个多月都发生了什么,必须让皇上尽快知晓并及时做出补救措施,如果让皇上卧床休息,怕是这一觉得睡上个几天几夜,什么事儿都耽误了。
不多时,周公公来到后殿门外,他是三个太监总管之一,平日里见皇上是不需要通报的,但此时情况特殊,周公公也被禁卫拦在了殿外。
听到周公公的声音,长生明知故问,“何人自殿外喧哗?”
“回王爷,奴才周顺,有要事启奏皇上。”周公公自殿外回话。
皇上此时对身边的所有人都充满了怨气,听得周公公言语,下意识的想要发火,但不等其开口,长生就抢先开口,“进来吧。”
长生既然开口,皇上自然不会驳他面子,周公公得以进殿。
皇上原本是满脸不耐烦的,待得看到周公公手里拿着的文簿,方才随口问道,“你拿的什么呀?”
周公公双手呈举文簿,恭声回话,“回皇上,自上月初八奴才便发现皇上举止有异,不同往日,奈何奴才人贱位卑,便是心中存疑亦不敢妄猜打探,无奈之下只能用心观察,暗自留心,刚才听得羽林军缉拿反贼,奴才便赶来相见,这上面记载着那个大逆恶贼自上月初八至今所宠幸过的所有后宫嫔妃的名单,其中八位嫔妃并不在内廷官记之列,或许知道反贼下落。”
听得周公公言语,皇上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一群瞎眼愚妇,朝夕陪驾竟然真假不分,还不如你个五体不全的阉人,传旨下去,所有坏了名节的妃嫔连同宫女太监尽数杀了。”
不等周公公接话,长生便抢先开口,“皇上息怒,还是先抓起来吧,审过之后再杀不迟。”
“也好。”皇上长叹归座。
“皇上,您经络气血多有淤堵,我和张真人暂离片刻,为您配制一副定神活血的药汤。”长生低声说道。
“好,有劳二位爱卿。”皇上点头。
“皇上言重了,这是我们份内之事。”长生离开皇上,朝门口走去,到得周公公近处,长生接过其手中的文簿,转而出言说道,“周公公,皇上这几日多受风寒,快取温水与皇上暖脚。”
“是。”周公公正色应是,此时长生恰好挡在他与皇上之间,周公公便趁机冲其投来感激眼神,长生此举对他意义重大,从此以后皇上一定会对他无比信任,恩宠有加。
长生冲周公公点了点头,《太上感应篇》有语‘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意思就是不管什么结果,都是自己召来的。心存仁义,与人为善总会有福报,心术不正,总是害人也迟早会遭报应,他今天之所以庇护周公公,是因为周公公之前没少照顾自己,他对周公公的庇护不是凭空给与的,而是周公公自己换来的。
实则世间诸事皆是如此,全是自己换来的,好的结果是自己换来的,坏的结果也是自己换来的,情义是换来的,交情也是换来的,甚至亲情爱情也都是自己换来的,对人家不好,人家不可能对你好,可能这个换字不够温情,有些像交易,那就改个说法,真心换真心,这么说矫情脆弱的人就比较容易接受了,但本质还是个换。
长生与张善离开后殿,到得门口将周公公的那份文簿递给门外的禁卫,与此同时高声说道,“将名单上的人全部抓起来,所属的太监和宫女也抓起来,一个都不要放过,统统下狱,大刑伺候。”
长生是故意大声说话的,旨在让皇上听到,皇上此时正在气头儿上,做出的决定肯定很过激,这时候最愚蠢的作法就是劝皇上息怒,不要乱杀人,皇上一听,好家伙,被关起来折磨了一个多月的又不是你们,老子差点儿被人弄死,想发火解气,你们却跑出来当好人来了,一群什么玩意儿?
这时候最聪明的作法就是表现的自己也很愤怒,如此这般皇上才会感觉原来你也是关心我的,是真正跟我一伙儿的,等到皇上消气儿了,想到那些人实属无辜而且已经被大刑伺候了,心中一软,也就不想杀那些嫔妃宫女了,而且大刑伺候是救人的关键,如果没有大刑伺候,皇上心境难平,这些人必死无疑。
身为下属官员需时刻谨记,黑脸永远得自己唱,好人得留给上司当,如果总是让上司背黑锅,当坏人,你这个小官儿怕是很快就当到头儿了。
出得后殿,张善拍了拍长生的肩膀,与此同时叹了口气,他是龙虎山现任天师,也是天生的道士,悟道多年,早已明心见性,长生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里,也知道长生为什么这么做,这么说。除了满心的欣慰和由衷的赞许,他对长生更多的还是理解和同情,长生并不眷恋权势,费尽心机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民苍生,而长生之所以进入仕途,也是为了报答龙虎山对他的恩情,如果没有与龙虎山的交集,长生应该不是一个力挽狂澜的朝廷官员,而是一名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
虽然张善没有说话,但张善拍了他的肩膀,也叹了口气,不需说话,长生也能猜到张善心中所想,因为早在自己入仕之时张善就提醒过自己,一定不要愚忠清高,与皇上相处时千万不能惹皇上反感,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实则都是张善希望他做的,张善举动的无言之意就是‘委屈你了。’
默契是不需要说出来的,说出来也就不算默契了,长生明白张善心中所想,却并未矫情感慨,而是另开话题,“大哥,早些时候你去过户部,户部的那笔钱什么时候挪走的,挪给谁了,还来得及追回来吗?”
“半个月前发往洛阳,由朱全忠接收。”张善说道。
听得张善言语,长生长叹扶额,“完了,来不及了,朱全忠早有不臣之心,与江淮的孙儒一直暗中勾结,这笔钱到了他的手里肯定追不回来了。”
“户部尚未收到接收回执,那笔钱应该还在路上。”张善说道。
“大哥,您是南方人,不太了解北方的路况,而且您没主政过户部,也不熟悉押运流程,”长生摇头说道,“这批银两眼下肯定已经到洛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