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长生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为臣之道
长生和大头愁的焦头烂额,要知道钱从来都不是粪土,而是活命的衣食,打仗的军需,养活百姓需要钱,养活士兵也需要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老百姓如果没饭吃,后果是很严重的,只能造反且一定会造反,王法再可怕也没有饿死可怕。
长生当过户部尚书,知道从哪儿能弄到钱,但思前想后能弄到钱的法子也只有大头先前所说的那几种,要么去跟倪倬借,要么打仗抢,要么挖坟凑。
下策,这三个办法全是下策,去跟倪倬借他抹不开这个脸,倪倬当日是被皇上逼走的,怎么好意思再去跟人家借钱,最主要的是人家出走时将大部分的家产都留在了大唐,作为商人,能做到这一点着实不容易了。
发兵抢夺难度也很大,同尘之前一直吃败仗,随后假皇帝又下旨让他按兵不动,孙儒有足够的时间调兵布防,这时候攻打江淮势必事倍功半。
盗挖前朝王陵?不成,绝对不成,别说道士了,就算是普通人也知道挖坟掘墓大伤阴德,陪葬之物都属于阴物,取之不祥,用之更不祥。
见长生束手无策,忧心愁恼,大头于心不忍,出言说道,“王爷,您也不用太过忧心,俗话说破船还有三斤钉,除了倪家分散在各州郡的零散产业,咱手里还有一些银钱,在长安还有几处宅子,咱们在海上还有一艘船,之前您让我寻人暗中打造一艘大船,这笔钱也能省下来,我刚才大致计算了一下,一千万两应该能凑出来。”
长生没有接话,一千万两对于某个人或是某个衙门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七千多万人口且正在兴兵打仗的国家来说,这笔钱无疑是杯水车薪。
大头想了想,又道,“王爷,祸是皇上闯的,不能让他跟没事儿人一样,宋财他们走的时候,您不是送了一千万两给内务府吗,让皇上把这笔钱吐出来。”
“你以为朱全忠能把这笔钱留在内务府?”长生苦笑摇头,“早些时候我看过三省六部的公文,内务府的一千多万两也被运往洛阳了。”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好生气恼,“这群官员脖子上顶的都是夜壶吗,这么多钱全都运走了,以后他们喝西北风啊?”
“皇上下旨,谁敢不从?”长生摇头说道,“他们哪知道皇上是假皇上。”
“唉,可气死我了,”大头气的直跺脚,“人家屙屎,咱擦屁股,这事儿真他娘的窝火儿。”
“行了,别说了,封你做大将军的时候怎么不见你窝火?”长生除了苦笑也只能苦笑了。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心中怨气稍减,仔细想来皇上对他们还是很不错的,加官进爵,一升再升,而今朝廷有难,他们理应为君分忧。
二人说话之时,余一匆匆回返,冲长生郑重道谢,“多谢王爷。”
“我什么都不知道。”长生转身迈步。
大头和余一跟随在后,大头好奇问道,“杀了几个?”
“一个。”余一面无表情。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个老不死的……”
不等大头说完,长生就回头瞅了他一眼,他支持余一报仇,却不赞同余一迁怒无辜。
大头自然知道长生为什么瞅自己,急忙闭嘴歪头,看向别处。
三人去到后殿的时候殿里的灯烛还亮着,除了柳天林的一众禁卫,杨开和释玄明也守在殿外。
令长生没想到的是周公公也站在殿外,由于春夜寒冷,周公公被冻的瑟瑟发抖。
见长生进院儿,周公公急忙一溜小跑儿迎了上来,他知道大头等人是长生的亲信,也不曾避讳他们,到得近前拱手作揖,“多谢王爷庇护,多谢王爷保全。”
长生不曾接话,也不停步,只是转头旁顾,暗示周公公此处人多眼杂,不必表现的太过亲近。
周公公立刻心领神会,抬高声调出言说道,“王爷,皇上一直在等您。”
“皇上精神如何?”长生随口问道。
“不好,”周公公摇头说道,“多数时候都在发愣,不时失神惊厥,满头大汗。”
长生点了点头,皇上被囚禁了一个多月,每日朝不保夕,饱受折磨,别说平日里一直养尊处优的皇上,就是江湖武人遭此磨难也势必胆颤心寒,惊惧后怕。
大头个子矮,周公公走在他身旁时搭在手肘的拂尘扫到了他的头脸,大头经常给长生打扫房间,见过他包袱里的拂尘,眼见周公公的拂尘与长生的拂尘不太一样,便扯着尘尾好奇打量。
太监所用的拂尘尘尾较短,更像民间的鸡毛掸子,属于皇家礼器的一部分,而且也不是所有太监都拿拂尘,只有陪王伴驾的太监总管才有资格持拿。
到得后殿台阶下,柳天林也迎了过来,与周公公一样,他也是过来道谢的,皇上被调包整整一个月,他这个羽林军统领愣是没看出来,亏得长生先前派他去解救皇上,给了他雪中送炭的机会,如若不然,皇上事后势必追责怪罪。
柳天林对长生的态度异常谦恭,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虽然柳天林没有明说,长生却知道他希望自己别提此前他们自宫门外阻拦张善一事,张善千里救驾,却被他们挡在门外,此事若是被皇上知晓,他们几个谁也不得好过。
柳天林不明说,长生也就不主动表态,实则他对柳天林是有些成见的,因为当日还在长安的时候,周公公前去宣旨封王,私下曾经跟他说过皇上将一份奏折扔到了柳天林脸上,据周公公所说,皇上当日说的是‘再不可妄言自夸,他若有心谋反,你们拦得住吗?’由此可见柳天林曾经怀疑过他有不臣之心。
长生与柳天林说话之时,周公公上前开门,轻声通报,“皇上,英勇亲王来了。”
“快请。”殿内传来了皇上的声音。
听得皇上说话,长生便冲柳天林点了点头,转而随着周公公进入后殿。
殿内灯火通明,皇上并未躺下,而是裹着被子坐在床上,两个小太监站在内室门口,大气也不敢喘,由于过度紧张,皆是满头大汗。
皇上的眼神一直是迷离的,见到长生之后方才有了些许神采,不等长生走近便下旨赐座。
看得出来皇上有很多话想对长生说,但是待长生坐到自己的对面,他却欲言又止,多有踌躇。
长生能够猜到皇上心中所想,皇上大难不死,心有余悸,迫切的想要与人倾诉,寻求慰藉,但身为皇上,乃天下共主,九五之尊,在臣子面前显露脆弱会大失威严。
知道皇上的顾虑,长生便主动开口,“微臣护驾来迟,让皇上受惊了,好在皇上乃真命天子,自有吉星庇佑,有惊无险,遇难成祥。”
长生言罢,皇上不知如何接话,只是急切的吩咐周公公给长生奉茶。
长生又道,“张真人乃玄门高人,精通阴阳易术,先前微臣曾与张真人说起过此番乌云蔽日之事,据张真人所说皇上乃千古明君,天赐圣主,但命中注定有此一劫,正所谓不入九幽阴曹,难登天宫云霄,而今皇上劫难已过,往后必当否极泰来,中兴盛世。”
听得长生言语,皇上眼中有了一丝神采,“张真人真有此语?”
长生旨在宽慰鼓励,所说并不属实,实则张善说的是尽人事,听天命,但此时皇上锐气受挫,信心全无,必须令其振奋精神,重燃斗志。
“当真,”长生点头说道,“张真人乃神仙人物,单是夜观天象就知道皇上有难,不似微臣愚笨,是经地支神女提醒,方才知道皇上蒙尘遇险。”
长生这番话自然也不是真话,事实上张善这次是回来追讨军需米粮的,而自己则是为了回来营救西域老兵,什么夜观天象,什么神女提醒,纯属一派胡言,但架不住二人运气好,急三火四的赶回来,竟然真的救下了皇上。
“承天地护佑,神灵保全,神授二位爱卿急赴京师勤王护驾,若不是二位及时赶来,朕必不得活命全身。”皇上好生后怕。
“皇上吉人天相,自有神佑。”长生并不居功。
皇上此时惊魂未定,思绪不清,长生便反客为主,再度说道,“启禀皇上,那鱼目混珠的恶徒负隅顽抗,拒不招供,大头和余一气怒之下动用大刑,烙烫剥皮,抽筋宫刑,不曾想那恶徒吃不住痛,受不得刑,竟然肝胆俱裂,惨死狱中。”
说话有三重境界,自说自话,语无伦次,词不达意,连自己的想法都无法精准表达为一重。
表述精准,吐字清晰,意简言赅,能够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二重。
说话的最高境界是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方爱听的,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只有知道对方想听什么,才能有的放矢的投其所好。
长生的这番话就达到了最高境界,假皇上冒充皇上,窃据本该属于皇上的一切,包括后宫的妃嫔,皇上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必须让皇上知道那个假皇上临死之前受到了极为残酷的折磨,甚至连闯祸的家伙都被切了,只有这般,皇上才会解气,那些被关押在牢狱里的无辜妃嫔和宫人才有可能活命。
果不其然,听得长生言语,皇上长出了一口气,“甚好,此等大逆不道的恶贼死有余辜。”
待皇上说完,长生立刻趁热打铁,“皇上,那恶贼亵渎天威,秽乱宫闱,微臣斗胆提议,趁风声尚未走漏,将下狱的妃嫔和那些宫人尽数斩首,以此掩人耳目,杜绝口舌。”
“也好。”皇上点头。
见皇上竟然点头同意,长生直接愣住了,他的本意是坏人自己来当,好人交给皇上来做,自己提议全杀了,让皇上做个好人,主动退一步,以此凸显自己的胸襟,不曾想皇上竟然没有按照他预想的那样赦免众人,而是同意将那些妃嫔和宫人全部杀掉。
这可怎么收场?皇上究竟是被怒火冲昏了头脑,还是魂不守舍乱了神志,他刚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为了掩人耳目,杜绝口舌,但皇上应该知道这时候杀了那些人也于事无补,因为事情早就传开了。
自己提出的建议,总不能随便推翻,事已至此,长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行,随即放下茶杯,站立起身,“事不宜迟,越早越好,此事不宜假禁卫之手,由微臣亲自带人……”
这次长生赌对了,皇上这时候哪肯放他离开,急忙摆手说道,“算了,放过他们吧,此事已然朝野皆知,便是杀了他们又有什么用,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听得皇上言语,长生如释重负,却不得不佯装气愤,“皇上慈悲仁德,实乃吾辈楷模,但这些人决不能流落民间,当立刻迁出宫外,命他们为僧为尼,禁足寺院诵经礼佛,以谢皇上天恩,以消自身罪孽。”
“准奏。”皇上点头同意。
“皇上乃真龙天子,这些不洁之人自宫中多留一刻都是亵渎。”长生走出内室,经外室出后殿,命余一和释玄明领羽林军连夜将牢里的妃嫔和宫人押送出城,送到寺院剃度出家。
余一和释玄明隐约猜到长生此举是为了保全那些妃嫔和宫人,但对于长生此举还是多有腹诽,原因也很简单,长生自己是道士,却把这些烫手的山芋塞进了佛门,这都是些什么人哪,除了妃嫔就是宫女,还有一大半儿是太监。
“将他们集中看管,由户部拨银供养,所有人终生不得出寺,违者斩首连坐。”长生故意大声说话,目的不是为了向皇上邀功,而是为了让皇上放心,此事对皇上打击太大,万一皇上对这些人不放心,可别哪天心血来潮把他们拖出来给杀了。
吩咐下去,长生重回后殿,此时皇上已经疲态尽显,昏昏欲睡,长生见状正色说道,“皇上安心歇息,户部匮缺的钱粮由微臣来想办法,您无需分神。”
长生这番话令皇上精神一振,“有法可想?”
“只要皇上安在,微臣心里就有底,时候不早了,皇上早些安歇。”长生将一直没喝的茶水一饮而尽,转而谢座谢茶,随后躬身告退。
皇上感动非常却无言以对,也是真的累了,便让周公公送长生出殿。
长生与皇上说话时周公公一直侍立在旁,此前他与长生打交道并不多,直到今天才知道长生究竟有多厉害。他陪王伴驾多年,见过无数的官员,集忠心不二,智勇双全,敢于担当,会拍马屁于一身的,长生是唯一的一个。
长生走出后殿,柳天林立刻迎了上来,他修为精深,耳目清明,长生先前与皇上的谈话他都听得一清二楚,长生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及张善自宫门外遭遇阻拦,等同帮他掩盖了此事。
“王爷,您受累了,还请往禁军公所略做歇息。”柳天林和声说道。
“多谢柳将军,此举不合规制,”长生摆手说道,“我自回王府,皇上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柳天林连道份内之事,然后目送长生带着大头和杨开大步离去。
大头也听到了长生先前与皇上的谈话,待得离开后殿大院儿,便急切问道,“王爷,您这大包大揽的,还不用他操心,咱上哪儿弄钱去呀?”
“就算我不大包大揽,这事儿也落不到别人头上,再说了,你就让他操心,他能干嘛?”长生苦笑。
“关键是咱上哪儿弄钱去?”大头追问。
“就按你之前说的办吧。”长生叹了口气。
“我之前说了三个法子,您指的是哪个呀?”大头不解。
长生没有接话。
“借?”大头问道。
长生摇头。
“抢?”大头又问。
长生摇头。
“挖?”大头再问。
长生点头……




长生 第四百五十八章 殚精竭虑
见长生点头,大头心中多有酸楚,因为不久之前长生曾经亲口说过挖坟掘墓大损阴德,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长生绝不会行此下策,且不说此举会大损阴德,只说那挖坟掘墓的千古骂名是一定会留下的。
知道长生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大头并未表现出沉重,而是立刻表示赞同,“还是这个办法好,人都死了,还他娘的不舍财,带去地下干嘛,还不如挖出来给活人用。”
杨开也知道长生心理压力很大,待大头说完,立刻出言附和,“大头言之有理,只要不破坏尸身,将随葬金银取出来用之于民也不伤天和。”
长生焉能听不出二人在宽慰自己,“有些事情做得,有些事情做不得,咱们要做的事情在世人眼中就属于后者。你们还不了解当下的这些言官文人吗,他们治国安邦狗屁不是,诟病诋毁一个顶俩,这事儿一定要捂住风声,可不能让他们知道,不然还不知道他们会怎么骂咱们呢。”
长生言罢,大头和杨开连连点头。
长生行走的同时转头看向大头,“刚才你说咱们还能筹一千万两?”
大头点头说道,“倪家在各大州郡的产业都让您送给张真人补贴军需了,咱们手里留的很有限,全部加在一起勉强可以凑到一千万两。”
“尽快变卖折现,”长生说道,“送内务府五百万两给皇上解燃眉之急,余下的全部入库户部,维持三省六部正常开销。”
“咱自己一点儿不留啊?”大头咧嘴。
“不留。”长生摇头。
“那不成,得留点儿花费开销。”大头连连摇头。
见长生皱眉,大头急忙解释,“王爷,咱就这点儿钱啦,要是一点儿不留,以后咱用啥呀?”
“留一百万两在王府吧。”杨开说道。
杨开平日里很少表态,见他开口,长生也就不再反对,“这事儿交给你们负责,明天我出去一趟。”
“王爷,您去哪儿?”大头追问。
“我得去两个地方,先去一趟峨山的太平观,”长生说道,“然后再去一趟舒州。”
大头疑惑问道,“去太平观干嘛?您不是让我把您的灵气信物送过去了吗,要是那个老鳖经历天劫,会用灵气信物请您过去的。”
长生低声解释道,“太平观的太平道人的确是鳖类成精,在其凝聚内丹之时曾于无意之间生出鳖宝一枚,此物极为神奇,可探知深埋地下的金银珠宝,眼下我还不知道那个鳖宝只能太平道人本人使用,还是他人随身携带也能使用,如果是前者,我就只能请它本人出山。如果是后者,我想借用鳖宝,用来探查寻找地下的金银宝物。”
“哎哟,还有这种宝贝,”大头大感有趣,“若是能寻得无主财宝,也就不用挖坟掘墓了。”
长生摇头说道,“眼下是初春时节,春耕播种需要钱粮,赈济青黄不接的灾民需要钱粮,供给军需军饷也需要钱粮,单靠鳖宝寻找财宝远远不够,我还得去一趟舒州,我师父当年曾经带着几个师兄探寻过无数古墓,当日他们只取走了墓里的古籍,没动里面的金银财物。”
听得长生解说,大头恍然大悟,“您想请您的三位师兄干这事儿?”
“对,”长生很不想叹气,但还是忍不住叹气,“我也不想让他们趟这湾浑水,但我也是实在没办法,咱们好不容易将倭寇的高手引回了日本,争取了一点时间,总不能全部浪费在筹钱上,我将筹钱的事情委托给他们,咱们还得尽快出去寻找地支。”
长生言罢,杨开接话,“王爷,朝廷眼下离不开您,实在不行就由我和余一释玄明前去寻找地支,咱们此番寻找无非是确定它们所在的位置并留下……”
杨开说到此处停了下来,因为他突然想到自己和余一释玄明都没有晋身紫气,在找到地支之后也无法留下灵气信物,而没有灵气信物,地支倘若在虚弱之时受到攻击,便无法通知己方众人前去加以保护。
长生出言说道,“此事必须我亲自到场,我乃天命之人,气数气息不同于常人,这是取信它们的唯一方法,如果我不到场,你们无法让它们相信你们是出于善意,它们很可能会攻击你们。”
长生说到此处略做停顿,转而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先前的调虎归山虽然起效,但倭寇不一定会将所有高手全部调回去,万一留下一些继续寻找,狭路相逢之时你们可能占不到便宜。”
长生言罢,大头和杨开没有接话,长生的顾虑并不多余,的确可能出现他说的这种情况。
临近宫门,三人停止交谈,负责西门防务的禁卫头领发现三人,急忙迎了上来,施礼过后告知长生柳天林原本命令羽林军将他们的坐骑送回王府,奈何他们留在南门外的坐骑不让外人靠近,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派人原地饲喂并加以看守。
离开皇宫之后,三人围着护城河绕到南门,羽林军果然派人在看守他们的坐骑,不久之前余一和释玄明已经骑走了各自的坐骑,此时留在南门外的只有黑公子和杨开那匹去年出生的汗血宝马,而大头的白姑娘则蹲在广场西南方向的大柳树上。
三人带着坐骑回到王府时已是下半夜,早些时候已经有人通知王府长生回到了长安,故此三人回府时王府众人都在门外翘首以待。
知道长生回来,王府也早已备下了食材,只待长生回来之后便起火烹炊,大头和余一吃过晚饭,但长生和杨开没吃,便随便点了几样,由厨下赶工烹饪。
饭菜做好,余一和释玄明仍未回来,长生便和杨开先吃。大头吃过晚饭便没有再吃,冲厨下要来生肉前去饲喂白姑娘。
吃完饭余一和释玄明还没回来,长生便命厨下将饭菜送到二人房中,随后三人才各回住处躺卧休息。
长生只睡了一个时辰就起来了,沐浴更衣之后换上朝服准备上朝,平心而论亲王的五龙蟒袍穿戴在身尊贵英武,青龙披风更添洒脱飘逸,但长生此时却全无年少得志,位极人臣的春风得意,有的只是恶劣局势,四面楚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世人都想当官儿,殊不知官儿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地位越高压力也就越大,甚至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来到前院杨开已经换好官服等候多时,皇上的话就是圣旨,皇上敕封四人为大将军之后三省六部都会接到通知,吏部会登记造册,户部会核发饷银,而官服佩饰则由礼部织造下发。
三品大将军的武将官服也很帅气,但杨开脸上却全无兴奋,一来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将军不好当,二来他已经没有了亲人,男人之所以努力拼搏并不是为了个人的锦衣玉食,更多的还是为了家人的尊卑荣辱,没有了亲人的陪伴,自己再成功也没什么意义。
长生和杨开刚刚离开王府,就看到余一和释玄明一脸疲惫的骑马而回,他们需要连夜将那些妃嫔和宫人自内府的牢狱里提出来并送到城外的寺院安顿好,一来一回需要很长时间。
与余一和释玄明简短交谈之后,长生和杨开骑马上朝,实则他们并不确定皇上今天早上会不会上朝,但哪怕皇上不上朝,他们也得进宫,皇上刚刚获救,惊魂未定,见不到他会心神不宁。
由于消息封锁的好,城内百姓并不知道皇上被人调包了,但他们却都知道昨天晚上门下省侍中钱钟林被人杀掉了,此时街头巷尾偷偷谈论的就是此事。
对于钱钟林,长生原本还将其视为愚忠,但此时却不那么认为了,文官与妇人一样,善妒,见不得别的官员受到重用,自己对皇上一片忠心,这个老东西不可能不知道,退一万步说,就算钱钟林真的怀疑自己有不臣之心,也不应该冲那些西域老兵下手,那些西域老兵都是他自西域大漠带回来的,惩罚老兵的确是在打他的脸,但此举也会令皇上背负言而无信的骂名,这个老东西真该死,杀晚了。
去到皇宫,所有上朝的大臣见到长生都纷纷上前见礼问安,经过昨日之事,所有文武百官都看清了两个事实,一是长生和张善是真正的忠臣,二是谁也不可能撼动长生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这些官员也不是傻子,对于钱钟林遇刺一事他们都知道是谁干的,但他们便是心里清楚也只能装糊涂,谁也不敢当着长生的面儿提及此事。
1...175176177178179...234
猜你喜欢